首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乘法结合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四单元运算律第四课时乘法结合律教学内容:课本第54-5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2、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意义,能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3、学习“猜测—验证”的科学思维方式,经历发现归纳乘法结合律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类比、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的方法,发现现乘法结合律。 难点: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尝试练习,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计算式题。 (2×4)×3     2×(4×3)   (7×4)×25   7×(4×25)  全班齐练,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师根据生答板书。 (2×4)×3   2×(4×3)  (7×4)×25   7×(4×25)  =8×3=2×12=28×25=7×100=24=24=700=700师:仔细观察上面的式题,你发现了什么? 师根据生答(前后两个算式数字相同,但由于括号的位置不同,所以它们的计算顺序不同,但计算结果是相同的。)  引入: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也发现了第二种算法更简便,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三个数相乘都可以这样计算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索这个问题吧!(板书课题:乘法结合律)二、互动新授,探索新知 1、引发猜想,举例验证乘法结合律。 (1)让学生独立观察教材第54页情境图,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发现。     指名汇报自己的发现,师根据生答板书: (2×4)×3=2×(4×3)       (7×4)×25=7×(4×25) 师概括小结:每组的左右两个算式,数字相同,但由于括号的位置不同,所以计算的顺序不同,但计算的结果却是相同的。 (2)师追问:你能照样子再写出两组同样的算式吗? 学生独立尝试,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仿写的算式。 (3)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等式左右两边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指名汇报,师根据学生答归纳概括:等式左右两边运算顺序变了,但式题中的数学和计算结果都没有变。 (4)师启发:这是乘法计算中的一个规律。根据在数学上的探索和前面的学习,你认为可以给这个规律在数学上称为乘法结合律。 (5)四人小组之间简单交流:如果用a、b、c分别代表三个数,那么这个规律可以怎样表示?   乘法结合律:(a×b)×c=a×(b×c) (6)指名用自己的的语言说说乘法结合律,师归纳概括(课件出示):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与第三个数相乘,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所得的积与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2、理解运用规律。 (1)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中间情境图。 让学生独立思考每一种算法的意义,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师根据生答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2)师课件出示题:125×9×8=。 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指名汇报:你是怎样算的?说说你这样做的理由。 完善板书:  125×9×8          125×9×8      =1125×8              =125×8×9      =9000               =1000×9=9000             (3)启发:这两种算法,你认为哪一种算法比较简便?在什么情况下运用结合律简便?(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教材第55页“练一练”第3题。 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2、独立完成教材第55页“练一练”第4题。 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3、自主阅读教材第55页“练一练”第5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 1、通过探索活动,我们发现了乘法的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2、通过实际计算,我们理解了乘法结合律的意义,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计算简便。 板书设计:乘法结合律 (2×4)×3  2×(4×3) (7×4)×25 7×(4×25)  =8×3=2×12=28×25=7×100=24=24=700=700乘法结合律:(a×b )×c=a×(b×c) 125×9×8          125×9×8      =1125×8              =125×8×9      =9000               =9000教学反思:探索数学的规律是有一个过程的,对这个过程的认识,并不是教师传授的,而是需要学生自己体验、感受。对学生已有的体验与感受及时地进行梳理,是提高探索能力的重要一环。在本节课的最后,当学生已经概括出乘法的结合律后,教师并没有立即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练习,而是询问学生:“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发现乘法结合律的呢?” 通过学生对方方面面的反思,引出教师最后的概括。虽然,学生要真正理解教师所做的概括还需要大量的体验,但相信经历多次这样的过程,学生就能体会到探索的基本步骤。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数学
发布时间:2021-09-19 09:01:28 页数:4
价格:¥2 大小:133.71 KB
文章作者:鲸鯢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