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消化与呼吸》教案(共3课)(2020新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四单元消化与呼吸13.食物的营养【教材分析】《食物的营养》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消化与呼吸》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引导学生在对食物有了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增加对事物的理性认识。通过开展一些简单的检测食物营养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同时知道维持人类健康的营养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教材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问题:我们的食物多种多样,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不同食物含有的营养成分一样吗?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做好资料的准备。同时准备馒头、花生、黄瓜、香蕉、熟鸡蛋等材料课上进行探究。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食物中含有人体需要的哪些营养成分,教材通过展示食物图片,学生的讨论交流,明确食物中含有糖类、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每一类营养物质对人体都有重要作用。通以过展示压一压,是否留下油渍,滴碘酒食物是否变蓝,烧一烧是否闻到烧焦头发的气味,分别检验是否含有脂肪、淀粉、蛋白质,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证精神。第三部分是拓展活动,查阅资料,了解哪些食物富含糖类、脂肪、蛋白质。目的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养成健康饮食的好习惯。【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食物的营养已经有基本的认识,对食物营养成分的探究也有浓厚的兴趣,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亲自动手实验检测这些营养成分,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蛋白质、脂肪、淀粉、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是维持人类健康的主要营养物质。2.知道这些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知道没有哪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科学探究目标]1.能借助资料设计检验食物营养成分的实验。2.能借助简单的器材对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并作实验记录;能用较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述对食物营养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食物的营养有着浓厚的探究兴趣,并乐于展开探究。2.在探究过程中,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善待生命,珍爱生命。【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验,知道食物营养成分的特征及某些食物中主要的营养成分。【器材准备】[学生]六种食材(食用油、花生、肥肉、馒头、米饭、土豆)、碘酒、棉棒、白纸若干、滴管、记录单。[教师]课件。【教学过程】一、了解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及各种营养成分的作用。1.[PPT3出示]出示某位学生的一日三餐。2.提问:为什么人一天要吃这么多食物?生:不同的食物带给我们不同的营养。师:这么多食物能给我们提供能量,我们干什么都有精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食物的营养。9 (板书课题:食物的营养)3.[PPT4出示]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食物中主要的营养成分及各种营养成分的作用,小组展示。组1: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我们可以从种类繁多的食物里获取各种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板书: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组1:蛋白质是人体肌肉和血液等的主要成分,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材料,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瘦肉、鸡蛋、牛奶等。组2:糖类也叫碳水化合物,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含糖丰富的食物有:面食类、米饭、水果、含糖的饮料。细节提问:水果、含糖的饮料都很甜,说明它们含糖,但各种面食和米饭不甜,为什么也含糖?组2:因为它们含有淀粉,淀粉也属于糖类。总结:糖类家族很广泛,淀粉、葡萄糖、果糖等都属于糖类。组3:脂肪俗称油脂,脂肪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提供热量。富含脂肪的食物有食用油、巧克力、肥肉等。脂肪的作用是提供能量,所以它也俗称人体的“小仓库”。组4:维生素也称维他命,是身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物质,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机能。大多数必须从食物中获得,仅少数可在人体内合成或由肠道细菌产生。人体每日对维生素的需要量甚微,但如果缺乏可引起一类特殊的疾病,称为“维生素缺乏症”。含有维生素丰富的食物:蔬菜、水果等。师补充:维生素在我们身体里含量很少,但是不可缺少,大家看资料。缺乏维生素A会造成夜盲症。组5:矿物质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的身体机能。大多数的矿物质都广泛分布于各种食品中,可以在平衡和多样化的膳食中得到充分补充。含有矿物质丰富的食物:食盐(含有极其丰富的矿物质)、蔬菜、水果、海产品等。师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一样,都是调节人体机能,同样不可缺少,大家看资料卡。缺锌会长不高,缺铁会得贫血,缺钙会造成软骨病等等。组6: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的重要性仅次于氧气,人体70%是由水构成的。人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水可以控制体温、维持血液、消化食物、排泄废物,如果失去水,各种生理活动就会发生障碍,甚至危及生命。二、实验1.[PPT5出示]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一些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做实验找出它们的营养成分,哪个小组介绍一下实验材料?生:我们组准备了六样食材(食用油、馒头、米饭、土豆、花生、肥肉),还有水、碘酒、白纸。师:其实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这六样食材的主要营养成分,哪位同学能再给大家说一下?生:食用油主要成分是油脂;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米饭主要成分是淀粉;土豆主要成分是淀粉;花生和肥肉主要成分是油脂。师:下面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一下。其实通过一张白纸我们就可以验证一下它是不是含有油脂,谁能动脑筋说一下,怎么验证?生:以前当油掉到我们衣服上,会有油渍,而且不好洗,所以我觉得如果食品在纸上留下油渍,就说明食物中含有油脂。师:大家同意吗?这位同学真是生活的有心人。他说的没错,如果我们的食物通过挤压或滑动,会留下油渍,这就说明含有油脂。同学们想一想,水果通过这种方式在纸上会留下水渍,水9 渍和油渍一样吗?生:不一样。师,等会做实验的时候仔细留心一下好吗?师:含有油脂我们能判断出来,含有淀粉呢?我们怎样验证?生:淀粉遇到碘酒就会变蓝色或蓝紫色。师:太棒了,这就是淀粉的独有特性,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动手实验吧。温馨提示:滴管的使用。(同学们做实验,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同学们的错误操作。)师:同学们都非常团结,分工明确,很好。[PPT6出示]师: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分享他们的实验?组1:我们用棉签蘸取食用油,在纸上滑动,会发现明显的油渍,说明食用油里确实含有油脂;我们拿着肥肉在纸上滑动,也发现有油渍,说明也含有脂肪;我们拿着花生在纸上挤压,发现有油渍,说明也含有脂肪。但当我们将馒头、米饭、土豆在纸上挤压时,没有出现油渍,挤压土豆时出现了水渍。组1补充:我们用碘酒分别滴在馒头、米饭、土豆上时,都变成了蓝色或蓝紫色。大家的实验结果和我们一样吗?其他组:我们也是。组2:我们在实验中发现了一些小细节。我们发现油渍和水渍是不同的,油渍透明,而且不易干掉,水渍不是透明的,容易干掉。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谁还有补充?组3:我们发现往馒头上滴碘酒时,馒头很快就会变成蓝紫色,但往土豆上滴时,它会过一会儿才会变成蓝紫色。这说明馒头里的淀粉含量比土豆高。三、科学与生活1.[PPT7出示]观察营养成分表。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但同学们想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去超市购买东西时,怎么知道要买的食物的营养成分呢?总不能拿着实验器材做实验吧?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生:可以看它们的营养成分表。师:(出示三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表)同学们自己思考,自己解说。总结:一种食物可能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但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合理搭配食物。2.[PPT8出示]营养搭配师:(出示幻灯片,让同学们自己讨论,最后得出合理结果)。四、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生:食物的营养成分等。五、课后拓展[PPT9出示]1.知道蛋白质的辨别方法,试着在家中和父母一起辨别。2.自己设计一份合理的营养午餐。【教学后记】9 14.食物到哪里去了【教材分析】《食物到哪里去了》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消化与呼吸》单元的第二课时。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问题“我们每天都要吃食物,吃下的食物到哪里去了”,同时,教科书以文字形式提出了本课探究活动需要的材料:馒头、淀粉等,为探究实验做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由三部分组成。①提出问题“食物在身体里是是怎样运动的”。指导学生通过吃馒头,感受馒头在身体中的运动,认识人体消化器官的组成,实验认识到唾液中酶的消化作用;②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对食物去哪里了进行思考,通过漫画的形式再次规范学生认识食物在人体中的消化过程。③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通过图片的形式,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明确保护消化器官的具体做法。第三部分拓展活动,了解吃早餐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本课以学生生活中感受吃馒头的实例切入教学活动,学生通过猜想、假设、实验验证的方法,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引导学生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并进一步搜集资料了解消化的意义、过程,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学生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完成猜想、设计实验、实验观察、得出结论等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并能够很好的进行合作学习。对于本课的学习内容,他们知道身体中部分消化器官及其作用,了解一些消化器官的功能,但是不全面或有误,没有形成消化系统这一概念,不知道保护人体的消化器官对健康的重要性。【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人体消化器官的组成。2.了解人体的唾液、胃液、胆汁、胰液、肠液等消化液的作用。[科学探究目标]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2.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3.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了解人体的消化系统。[情感态度价值观]1.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2.愿意合作与交流,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能够珍爱生命。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重难点】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怎样保护消化器官。【器材准备】[学生]有关人体消化系统方面的资料、37℃左右的温水、塑料吸管。[教师]课件、烧杯、试管、滴管、淀粉液、碘酒、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PPT3出示]我们每天都要摄入大量的食物,那么吃下去的食物到哪里去了呢?板书课题:食物到哪里去了二、探究活动(一)认识人体的消化系统。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画出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路线。9 学生小组活动、汇报。[PPT4出示]人体消化系统图。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小组成员对照人体消化系统图修改自己小组画的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路线。(二)探究食物的消化过程。食物在不同的消化器官中是怎样被消化的?我们先来进行一个活动。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让学生亲身体验馒头在口腔中细细咀嚼会感到甜,猜想其中的原因。是馒头本身有甜味还是馒头在口腔中变成了糖?(让学生想一想在咀嚼的过程中,口腔分泌最多的是什么?)设计实验证明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变成了麦芽糖。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PPT5出示]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唾液,并摇匀。将两支试管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过一会儿,分别往两支试管中加入一滴碘酒,观察现象。思考:为什么把试管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是让淀粉液接近口腔里的温度)向试管中加唾液时怎样加更好?(我们在加唾液时,可以用一根吸管插入淀粉液,然后使唾液顺着吸管流入淀粉液中。)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实验现象。(没加唾液的淀粉液变成了蓝色,加了唾液的淀粉液没有变色。)学生猜想加了唾液的淀粉液遇碘为什么没变蓝色?[PPT6出示]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师生小结:馒头进入口腔,经牙齿咀嚼,跟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混合,加上舌头的搅拌,馒头经历了初步的消化,一部分淀粉变成麦芽糖。所以我们把馒头多嚼一会儿就会觉得有点甜。2.食物在其他消化器官中的消化过程。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是隐形的,我们看不见。那么食物经口腔咀嚼吞咽后在人体的其他消化器官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呢?[PPT7出示]食物在消化器官中的消化过程。在胃里,吃进的食物经过充分的研磨、搅拌,同时通过分泌的胃液分解,变成了粥样的食糜状态进入小肠。小肠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是消化食物吸收养分的主要场所。肝脏分泌胆汁,胰腺分泌胰液,小肠分泌肠液。胆汁、胰液、肠液在小肠内会消化食物中的脂肪、蛋白质、淀粉等营养物质。食物在小肠内消化过程基本完成,只留下难于消化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大肠没有消化作用,仅有一定的吸收功能。食物残渣在大肠内被肠壁吸收了水分后,就变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师生小结:食物的消化一靠牙齿的咀嚼和胃的蠕动使食物粉碎;二靠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把食物中不溶于水的物质变成能被人体吸收的溶于水的营养物质。重新确定人体的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肝、胆、胰、小肠、大肠、肛门。(三)科学与生活。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了消化器官的重要作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怎样做才能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呢?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要定时定量;不吃变质的食物;吃饭时不要看电视;饭后不要剧烈运动等等。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健康的消化系统,愿同学们都拥有一个健康的消化系统,拥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9 [PPT8出示]出示健康饮食儿歌。小朋友,长身体,饮食天天要合理。一日三餐很重要,定时定量要记牢。偏食挑食要不得,暴饮暴食最不好。早餐必须要吃好,午餐一定要吃饱,晚餐别忘吃得少。从小养成好习惯,身体健康壮又高!三、课后拓展[PPT9出示]老师课下做过一个吃早餐的调查报告,发现一部分同学经常不吃早餐,俗话说“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科学证明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课下请同学们了解吃早餐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改变不吃早餐的习惯。【教学后记】15.我们的呼吸【教材分析】《我们的呼吸》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消化与呼吸》单元的第三课时。本单元是按照食物的营养→食物到哪里去了→我们的呼吸的顺序编排的。教材提出“我们的生命活动需要呼吸,我们呼吸时要用到哪些呼吸器官呢?”,目的是在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吸这一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唤起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让学生提前了解探究活动需要的知识。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问题:我们的生命活动需要呼吸。我们呼吸时要用到哪些器官呢?引发学生的思考。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①认识我们的呼吸器官,让学生知道人体的呼吸器官,了解人体呼吸的过程;②我们吸进和呼出的气体相同吗,指导学生猜想我们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探究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得出结论;③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指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让学生交流保护呼吸器官的措施,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改善生活;第三部分,查阅资料,了解吸烟对呼吸器官的危害,指导学生搜集吸烟对呼吸器官、对身体健康危害的资料,并进行分析、提炼、分享。【学生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较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通过之前的学习,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搜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最后进行实验操作,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虽然呼吸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做的事情,但是绝大多数同学没有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教学目标】.[知识概念目标]1.了解人体呼吸器官的名称、呼吸的过程、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2.知道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科学探究目标]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并作出猜测和假设。2.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能对实验收集到的数据比较与分析,理解对比实验的要求,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情感态度价值观]9 1.体会开展合作的乐趣。2.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珍爱生命,意识到保护呼吸器官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了解人体呼吸器官;人体呼吸过程及保护;实验探究人呼出与吸入的气体有何不同。【器材准备】[教师]澄清石灰水、集气瓶、长导管、注射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PPT3出示]同学们,春天来了,夏天还会远吗?(稍停顿)炎热的天气,大家最喜欢的户外运动一定有游泳,对于学游泳的人来说首先要学的就是“憋气”,避免口鼻进水。今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练习一下憋气。请同学们听清游戏规则: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请全体起立,大家准备好了吗?开始。(过程中提醒学生:如果你感觉身体不舒服了,就请坐下,千万不要勉强。)师:请同学们说说刚才屏住呼吸的时候,有什么感受?生:难受。发晕……师:看来人不呼吸是真不行。没有人可以在停止呼吸的情况下存活很长时间,呼吸意味着生命的存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们的呼吸”。板书:我们的呼吸二、探究(一)认识人体呼吸器官。1.了解呼吸器官有哪些。师:[PPT4出示]经过了刚才的憋气活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好好地感受一下我们的呼吸。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伴着音乐,均匀的吸气、呼气。(播放舒缓的音乐1分钟)同学们感受一下吸气时,气体从哪儿进入,又经过了哪些器官?当我们呼气时,气体又通过了哪些器官呼出的呢?师:[PPT5出示]同学们请睁开眼睛,哪位同学说一下吸气时,气体从哪儿进入,又经过了哪些器官?生:鼻子、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师:哪位同学再来说一下呼气时,气体又通过哪些器官呼出的呢?生: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2.师:[PPT6出示]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准确。请同学们一起看屏幕,当我们吸气时,气体从鼻进入,又经过了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当我们呼气时,气体又通过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呼出。(课件展示呼吸过程)师:同学们一起看黑板,按照我们吸气时,吸入气体经过器官的顺序,大家一起说出这些器官的名称,老师把这些名称标注在这张图上。板书:呼吸器官简笔画图。3.师:下面我们一边指着自己身体的这些器官的部位一边说出呼吸器官的名称。生:……师:[PPT7出示]刚刚有同学提到用口呼吸,口腔是消化器官,但有些时候比如感冒鼻塞时、剧烈运动上气不接下气时,口腔也会代替鼻进行呼吸。那么,用口腔呼吸到底好不好呢?接下来我们一起通过一个小视频了解一下。师:看来用口腔呼吸是非常不健康的。(二)探究人呼出的气体是什么?1.师:同学们,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关于我们的吸气和呼气这两个过程,你还想到了哪些问题?同学们交流回答。9 2.[PPT8出示]师总结:通过刚才的交流可以看出,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们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3.师:同学们,我们吸进的气体是什么?生:空气。师:同学们猜测一下,我们呼出的到底是什么气体呢?生:交流各自的猜想。师:看来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哪位同学说说你的想法?生: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的量增多了。师:到底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事实胜于雄辩,还是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我们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的量是否增多了。在开始制定实验方案之前,我们先认识一下实验中要用到的一个实验器材:集气瓶。[PPT9出示]集气瓶:一种广口玻璃容器,瓶口平面磨砂,能跟毛玻璃保持严密接触,不易漏气。用于收集气体、装配洗气瓶和进行物质跟气体之间的反应。师:老师还有一个锦囊妙计要送给大家,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设计实验方案。锦囊妙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4.[PPT10出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制定实验方案。5.[PPT11出示]教师简单地加以总结,同时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6.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填写好实验记录单。7.[PPT12出示]生交流总结。8.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得出结论: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师:我们知道,吸入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占比是21%,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和吸入的空气相比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呢?哪位同学说一说你的想法?生:减少。师:[PPT13出示]氧气是怎么减少的呢?带着这个小疑问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个小视频。9.[PPT14出示]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小视频,我们得出结论: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三)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师:[PPT15出示]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呼吸可以帮助我们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也就说明呼吸器官对人体非常重要,那么我们就一定要注意保护呼吸器官,不要让它生病。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呼吸器官容易得哪些疾病?学生交流并小结。师:我们应该怎样预防这些疾病?生:[PPT16出示]学生交流并小结。师:吸烟有害健康,谁能说一说吸烟对呼吸器官、对身体健康有哪些危害?生:[PPT17出示]……师:介绍吸烟对呼吸器官、对健康危害方面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也将吸烟危害身体健康的这些知识回家告诉自己的家人,做到自己不吸烟,也不吸二手烟,健康呼吸每时每刻。[PPT18出示]老师还特地整理了一个“健康小贴士”,我们一起大声的读出来。(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相信大家一定有非常多的收获,哪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你的收获?生:……(同学们畅所欲言,教师适当补充。)三、拓展活动:我是健康小卫士[PPT19出示]师:老师希望同学们带着今天的收获,学以致用,回到生活中继续研究:吸烟和环境污染对我们呼吸器官的危害。并把你的研究成果告诉你的家人和朋友。9 【教学后记】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科学
发布时间:2021-09-11 20:02:29 页数:9
价格:¥2 大小:65.27 KB
文章作者:U-2009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