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学
>
科学
>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教案(共4课)(2020新版)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教案(共4课)(2020新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1
2
/11
剩余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6.测量距离和时间【教材分析】《测量距离和时间》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结合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距离和时间的问题,以探索测量距离和时间的为主线,帮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活动中,经历观察、测量等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在与同学相互合作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分享、交流。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问题“要想知道两地之间有多远,有哪些测量方法?”,提示学生准备材料:卷尺等。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思考的方向,揭示探究主题;指导学生为课上探究活动准备相应的材料。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此部分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量一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通过呈现分别用脚、用步、用庹、用木棒、用卷尺等方法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的图片。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并记录测量的结果,初步建立“距离”的概念。活动二:测一测跑一段距离需要多长时间。呈现了三名学生测量跑一段距离需用多长时间的图片。指导学生使用电子停表来测量时间。资料卡对电子停表的使用提供了方法指导。第三部分拓展活动:“了解精确测量距离的工具有哪些。指导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测量距离的工具有很多,大部分工具是比较粗放的,不能精确测量,提示让学生认识能精确测量距离的有关工具,了解精确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本课遵循从生活入手,从常用的方法入手,结出测量距离和时间的方法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并熟练掌握测量距离和时间的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对距离和时间的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初步的了解测量距离和时间的方法。但对如何精确测量距离和距离的相关概念,对准确测量时间的方法等还有不熟悉的地方,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理解和掌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测量距离和时间的常用方法和常用工具。[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对时间和距离进行测量。[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地参与交流和讨论。[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在了解测量距离工具的基础上,认识到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学重难点】测量距离和时间的方法。【器材准备】[学生]卷尺等[教师]课件、评价表等【教学过程】一、活动准备1.[PPT2出示]活动准备的图片。2.提出问题:要想知道两地之间有多远,有哪些测量方法?3.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交流如何测量两地之间有多远。提示学生准备上课时能测量距离的材料。二、导入新课11 同学们,你知道学校到家有多远吗?你每天来上学用多少时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测量距离和时间的方法。三、探究过程(一)量一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1.提出问题:量一量两棵树之间多远?可以有哪些方法来测量?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需要用到什么工具,用什么方法测量。小组间进行交流,确定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的方法和使用的工具。2.在校园内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3.[PPT3出示]用脚长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4.[PPT4出示]用步长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5.[PPT5出示]用庹长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6.[PPT6出示]用木棒长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组织学生用脚、用步、用木棒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并记录测量结果。7.交流测量的结果,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测量结果的不同。8.[PPT7出示]“为什么都是用脚测量、用步测量、用木棒测量,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结果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讨论为什么测量结果之不同,明确因为测量过程中脚长、步长、木棒长是不同的,也就是计量单位不同。9.组织学生手拉手展开双臂来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10.[PPT8出示]用庹测量时为什么各组之间测量的数不一样?学生思考由于不同学生展开双臂长是不一样的,所以各组测量的展开双臂数也就不一样。教师引导,不同同学不一样,哪么计量单位一样吗?把两棵树之间有多远记录合适吗?学生思考由于不同同学展开双臂长不一样,单位不统一,就不能记录两棵树之间有多少长。教师提问:怎样测量才可以把两棵树之间有多远记录为多少展开双臂数呢?学生讨论交流,一个人展开双臂的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就可以把两棵树之间有多远记录为多少展开双臂数。学生想出一个人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少展开双臂数的方法。11.指导学生比较用脚、步、木棒、庹测量的两棵树之间有多远,能比较谁测量的更准确吗?学生交流,明白由于脚、步、木棒、展开双臂数都不一样,所以不能来准确比较两棵树之间有多远。12.教师提问:用什么样的工具测量,才能准确测量出两棵树之间有多远呢?13.[PPT9出示]用卷尺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学生比较记录的结果,从而得出两棵树之间有多远,也就是距离。引导学生明确利用工具确定两棵树之间有多远,就是在测量。14.[PPT10出示]两点之间相隔的长度就是两点之间的距离。常用的距离单位有厘米、米、千米等。(二)测一测跑一段距离需要多长时间?1.[PPT10出示]电子停表的使用。教师演示电子停表的使用方法:先将电子停表归零,按下开始键进行计时,按下停止键停止计时。2.[PPT11出示]测量跑一段距离需要多长时间.记录两位同学绕操场一圈所用的时间。要求学生轮换使用电子停表进行计时,熟练掌握电子停表的使用方法。学生小组内整理自己的记录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比较。小结:时间的单位有时、分、秒。3.计时工具和计时方法的演变。11 在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在不同的时期发明和制造了各种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计时器。其中主要有圭表、日晷、水钟、机械计时器等。除上述几种主要的计时器外,还有其他一些计时方法。如,一炷香、一盏茶等。四、拓展活动1.[PPT12出示]了解精确测量距离的工具还有哪些?2.请同学们课下根据自己5秒钟走的路程和从家到学校用的时间,估算从家到学校的距。【教学后记】7.运动物体的位置和快慢【教材分析】《运动物体的位置和快慢》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节课结合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物体运动和静止以及运动物体的位置如何准确描述和物体运动快慢等问题,以探索运动物体的位置和运动物体的快慢为主线,帮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活动中,经历观察、测量等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在与同学相互合作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分享、交流。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问题“外出途中,你是怎样向他人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的?”,并提示学生准备材料:手表等。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生活情景,提出问题,揭示探究主题;指导学生为课上探究活动准备相应的材料。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此部分包括四个活动:活动一: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呈现了学生跳远过程的分解图,蜗牛在树叶上爬行、学生玩滑梯前后位置的对比图。指导学生描述物体在运动前后位置的变化。并在描述物体位置变化时,学会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作为标准进行描述。活动二: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呈现了学生活动的场景图,其中一个学生站立作为参照物,另一个学生在做运动,第三名学生在标记运动学生某一时刻运动到的位置并测量两个学生之间的距离。提示学生学会描述运动物体某一时刻相对于另一物体的位置。活动三:测一测,比一比谁跑得快。呈现了三幅学生在跑道赛跑的场景图,分别体现的是相同距离跑了不同时间、相同时间跑了不同距离、不同时间又跑了不同距离。使学生意识到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速度的大小来描述。速度的单位有千米/小时、米/秒等”的呈现,使学生知道用速度的大小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活动四:外出旅游,我们选择哪种交通工具更合适?呈现了自行车、汽车、高速列车、飞机图片及两个卡通人物说出的泡泡语“我从资料上看到,高速列车的速度是……”和“从北京到上海,我选择乘坐高速列车”。引导学生体验和比较不同交通工具的速度,出行时要选择合适的。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查阅列车时刻表及铁路沿线各地之间的距离,分析一下,说说你的发现。引导学生查阅列车运行时间及各地之间的距离,发现列车运行过程中的速度规律。本课遵循从生活入手,利用观察、测量、比较、判断等获得规律性认识,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并熟练掌判断运动物体位置和测量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对静止和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初步的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能初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但对如何借助参照物来建立静止和运动的相关概念,对准确判断运动物体的11 位置和精确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还不很了解,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理解和掌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2.知道用速度的大小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科学探究目标]1.能提出探索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2.在教师引导下,能从运动会上同学们赛跑场景的观察中,提出怎样比较运动快慢的问题。3.能依据各种交通工具速度的比较中,选择正确的外出旅游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1.喜欢大胆想象,乐于探求未知,对未知的事物能保持旺盛的求知欲;2.尊重证据,注重运用合作的方式展开探究活动。3.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思路、多样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通过了解运动物体的位置,了解科学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2.结合高速列车的速度提升,意识到人类的需求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重难点】判断运动物体位置的方法,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器材准备】[学生]卷尺等[教师]课件、电子停表等【教学过程】一、活动准备1.[PPT2出示]活动准备的图片。2.提出问题:外出途中,你是怎样向他人描述你所处的位置的?3.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交流如何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的。提示学生准备上课时用到的材料。二、导入新课1.[PPT3出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正驾驶飞机在2000米高空飞行,突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玩意儿在游动,他认为这是一只小昆虫,就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令这位飞行员惊诧的是,他抓到的竟然是一颗德国子弹。同学们,这个故事是真的吗?可能发生吗?本节课我们来揭秘。三、探究过程(一)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1.教师故意走动,问:老师现在在干什么?(走动)为什么说老师动了?(位置发生了变化)那么同学们呢?(没动)同学们的位置没有变化,这就是静止。同学们是怎样判断我是动了,而又怎样判断你们没有动呢?(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2.[PPT4出示]汽车行驶在公路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为什么这样说?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判断,并说明自己是如何判断的。3.[PPT5出示]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需要选择另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4.[PPT6出示]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5.[PPT7出示]跳远图片。6.[PPT8出示]蜗牛爬行和玩滑梯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图上物体位置的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做出判断。在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11 止时,教师指导学生多选择几种物体,多选择几种参照物,来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提高学生选择参照物和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能力。(二)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1.[PPT9出示]活动要求五个同学一组,一同学位置不变作为参照物;另一个同学带着计时工具按照一定路线行走,边走边报出时刻和自己相对另一个同学的方向,每隔一段时间报一次自己的位置,两个同学标记出报时时运动同学所处的位置,并测量出站立不动同学和运动同学之间的距离;另一个同学记录好报出的时间、方向和两个学生之间的距离。2.学生按照活动要求进行活动,记录好测量的数据,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依据记录描述运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要求小组内每一个同学都要描述,各小组之间相互补充,完善运动物体相对位置的描述。提示学生描述时,仿照教科书上“10时15分,小红在小明的南方,距离小明……”进行描述。4.[PPT10出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三)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测量跑的时间和距离(1)[PPT11出示]测量同学跑50米所用的时间。(2)[PPT12出示]测量同学8秒钟跑的距离。(3)[PPT13出示]测量同学用不同时间,跑出的距离。2.分析、比较谁跑的快(1)距离相同时,比时间。提出问题:50米跑是怎样决出名次的?谁能和大家说明一下?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在运动会上,我们确实是通过比较竞赛运动员所用时间的多少,来比较他们跑得快慢的。(2)时间相同时,比距离提出问题:跑相同时间怎样比较谁跑得快?学生发言教师总结:不错,在平时我们也经常通过比较运动员在相同时间所跑路程的长短,来比较他们跑得快慢的。[PPT14出示]距离相同比时间时间少的快;时间相同比距离距离长的快(3)时间、距离都不相同时,比速度提出问题:跑不同时间,不同距离,怎样比较谁跑得快?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提示:能不能把这个问题转化成第1个或第2个问题)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时间、距离都不相同时,人们确实是把这种问题转化成了第1个或第2个问题来解决的:A:比较单位时间(1秒钟、1分钟、1小时……)内物体通过的距离,物体通过的距离长的运动得快。计算方法:路程÷时间B:比较物体通过单位路程(1米、1千米……)所用的时间,所用时间少的物体运动得快。计算方法:时间÷路程人们通常是采用A:比较单位时间(1秒钟、1分钟、1小时……)内物体通过的距离,来比较物体运动得快慢的。这就是速度(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距离)。速度=路程÷时间[PPT15出示]运动得快慢的可以用速度大小来表示。速度的常用单位有千米/小时、米/秒。4.测速度的方法(1)学生讨论交流11 (2)教师总结:根据速度的计算方法,我们要想法测出物体通过的路程,同时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然后用公式“速度=路程÷时间”进行计算。常用速度单位有米/秒、千米/小时(二)交通工具的选择1.[PPT16出示]常用交通工具速度资料:人:4-20公里/小时(刘翔比赛中是30公里/小时!马拉松的平均速度24公里/小时!)自行车:10-40公里/小时(在比赛中最高可达60公里/小时)摩托车:30-100公里/小时(在比赛MOTOGP中可达320公里/小时)汽车:40-180公里/小时(在F1大赛中最高记录好像是380公里/小时)火车;80-300公里/小时(磁悬浮列车可达430公里/小时)机:500-1800公里/小时(某些高速侦察机可超过3600,相当于一秒钟跑一公里!!)在生活的一般速度可定为:人5公里/小时,自行车15公里/小时,摩托车60公里/小时,汽车80公里/小时,高速列车300公里/小时,飞机1000公里/小时。(2)提出问题A:北京到上海路程大约是1200公里,王明一家从上海到北京去旅游,你认为选择那种交通工具较为合适?李强有急务要从北京去上海,你认为该选择那种交通工具较为合适?请你简单说出理由。B:王老师家离学校10公里,你认为该选择那种交通工具较为合适?请你简单说出理由。C:16岁的小明家离学校1公里,你认为该选择那种交通工具较为合适?请你简单说出理由。(3)学生分组讨论,班内交流。(4)教师小结:交通工具的选择应当综合考虑任务需求、时间成本、财力成本等各方面因素,才能选择出最佳的交通工具。四、拓展活动1.[PPT17出示]课下查阅列车及铁路沿线各地之间的距离,分析一下,说说你的发现。分析各个车站之间的距离和列车在各个站点之间用的时间,计算列车在各个站点之间的运行速度,比较速度的变化。【教学后记】8.运动与力【教材分析】《运动与力》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节课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为载体,指导学生观察、描述物体的不同运动状态;学生尝试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知道这是力作用的结果。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问题“怎样让自行车动起来?怎样改变自行车运动的快慢?”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材料包出示学生需要准备的研究材料,提示学生提前准备研究材料,便于课堂探究活动的开展。第二部分活动过程,由三部分组成,①通过图片展示不同运动状态的物体,:荡动的秋千、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运动状态的变化。②怎样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学生分别尝试改变风车、空易拉罐、笔盒的运动状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体会到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给物体施加力。③通过现象推断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第三部分拓展活动,联系生活,,观察生活中运动的物体,了解它们的运11 动状态是怎样发生改变的。进一步感受到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给物体施加力。将探究延伸到课外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课通过简单的观察和动手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倾听、表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运动状态的变化。体会到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力。推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结论。【学生分析】物体的运动必然是力作用的结果,学生在学习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时,对力已有了初步的体验和感受。而且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力的经验,如风的力量可以推动风车转动,水力可以让小水轮转动,用力推桌子可以使桌子移动位置等。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学生并没有注意到力的存在,不知道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力的关联,进而寻找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激发学生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从中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使物体启动或停止;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引导下,能够依据证据运用推理的方法得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力的关联的探究表现出探究兴趣。2.愿意倾听,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运动与力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给物体施加力。【器材准备】[学生]纸风车、空易拉罐、矿泉水瓶、核桃[教师]小球、小车、小铁锤【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我们来上一节科学课,这节课有好多玩具,你喜欢玩吗?生:喜欢![PPT3出示]师:出示纸风车。(拿出风车)这是风车,小组内玩一玩吧!想一想,是什么让风车转起来的?要想让它转得更快,可以怎样做?学生分组玩风车。2.师:请同学们来分享一下你的发现。是什么让风车转起来的?生:使劲吹气、用手扇风等。教师引导说出:用力;是力让风车转起来。师:那我们想让风车转的更快,你是怎么办的?生:加大力量。[PPT4出示]怎样让风车转的更快?3.师:对,看来,风车的转动与力有关。那么,其他物体的运动呢?是否也与力有关系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运动与力》。4.[PPT5出示]板书课题,同时课件出示课题。二、探究活动(一)观察物体的运动现象,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1.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先到生活中看一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PPT6出示]秋千和汽车的运动状态。然后描述一下这些物体的运动状态。11 [PPT7出示]教师播放荡秋千的视频。2.学生小组讨论。3.师生交流:荡秋千时,秋千开始时是静止的,推动秋千后,秋千开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有时快,有时慢,最后会慢慢停下来。骑自行车时,自行车有时会快,有时慢,有时……师:同学们非常善于观察,从生活现象中,发现这么多科学道理,那么你还能描述更多物体的运动状态吗?生:汽车行驶时,有时快有时慢,有时……生:扔铅球时,铅球……生:工人叔叔拉车时……4.[PPT8出示]师生小结: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或者运动快慢发生改变等现象,都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二)怎样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PPT9出示]师:同学们刚才描述的物体运动的状态都很好,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是怎样改变的呢?生:荡秋千时,我们一推它,它就动了。生:跑在路上的汽车,一踩油门,车就跑快了。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那么看来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一种神秘的东西有关,这种东西是什么呢?下面你们用手中的几种物品,自己试一试改变它们的运动状态,我看能不能找出这种神秘的东西。师:请你们拿出纸风车、易拉罐、还有铅笔盒,你们想办法让这几种物品都动起来,看看有什么发现。2、学生分别做实验,让这些物体动起来,改变它们的运动状态。3、学生汇报交流发现。师:通过活动,你们有什么发现?哪个小组给大家分享一下。生:纸风车静止时,我用嘴吹了一下,它就转起来了,我再用大力吹,它就转的快了。生:我用手推易拉罐,易拉罐就开始滚动,然后我用大力气推它,它就滚动的更快了,最后我用手阻挡它,它就停下来了。生:铅笔盒……师:那么你们找到这种神秘的东西了吗?生:是力。[PPT10出示]师:很棒!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通过这几个小活动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有力的存在才会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4.[PPT11出示]师生小结,课件出示结论: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力。(三)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吗?师:当我们给静止的物体施加力之后,物体就运动了,那运动着的物体是否具有能量呢?生:我觉得应该有。师:说一下理由,可以举例说明。生:我看到落下的雨滴落到水里会溅起水花,说明向下落的雨滴有能量。生:被踢飞的足球砸到感到很疼,说明运动的足球也有能量。生:……师:同学们先看一段视频,注意观察,这些一些运动的物体碰到其他物体后,其他物体有什么变化。1.[PPT12出示]课件出示视频:人们扔出的保龄球,将球瓶撞到的场景;快速挥动的高尔夫球杆将高尔夫球打飞很远的场景。师:同学们说说球瓶是怎么倒的?高尔夫球怎么飞出去的?11 生:保龄球滚过去后,就把球瓶砸倒了。生:挥动的杆子把高尔夫球打飞了。师:同学们观察的很好。下面我们也做几个游戏,看看有什么发现?1.学生分别做用小球砸矿泉水的游戏和砸核桃游戏。教师同时出示活动要求。师:同学们,我看你们都玩的很尽兴,你们通过这几个游戏有什么发现?哪个小组先给大家分享一下。生:我们发现扔出的小球,会把矿泉水瓶砸倒,说明扔出的小球是由能量的。生:我们将锤子举起来,向下砸去,核桃就碎了,说明锤子这时是有能量的。师:看来同学们都有重大发现。3.师生小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4.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像我们刚才这样,依据事实,推出结论,这就是在推理。课件出示:依据运动的球能把瓶子击倒、运动的锤子能把核桃砸开等事实,推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结论,就是在推理。三、拓展活动[PPT13出示]师:生活中,还有更多运动的现象,请同学们课下继续观察生活中运动的物体,说一说它们的运动状态是怎样发生改变的。【教学后记】9.运动的形式【教材分析】《运动的形式》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第四课时。本课设计了观察小球的运动、观察更多物体的运动、分析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形式等相关内容作为学生探究主题,从而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的物体有不同的运动形式。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教科书再现了一个生活中常见到的活动场景,即学生拿着纸风车奔跑,纸风车迎风转动的情景。根据这一情景,导语提出了本课将要探究的方向:当拿着纸风车奔跑时,奔跑的人在做什么运动?纸风车在做什么运动?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活动一让小球动起来,让学生用图示的方式,将小球的运动轨迹画出来;活动二让更多的物体动起来,学生先想办法让物体运动起来,然后观察运动物体上标注点的相对位置变化,再用图示的方式将标注点的位置变化情况画出来。活动三探究运动的物体包含哪些运动方式,让学生明确物体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彼此关联的。第三部分拓展活动说一说运动的自行车包含哪些运动形式,通过对运动的自行车的观察,更好地理解运动的形式。本课学习内容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学生通过活动,进一步了解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学生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物体的运动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运动的形式,但他们对物体运动形式的认识却是肤浅的片面的,仅限于有限的生活经验,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认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能够列举并描述生活中物体的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运动方式;11 2.通过比较不同的运动,举例说明各种运动的形式和特征。[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引导下,能够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物体不同运动形式和特征的探究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重难点】1.通过比较不同的运动,举例说明各种运动的形式和特征。2.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器材准备】[学生]搜集关于物体运动的形式相关资料。[教师]小球、小木块、钢尺、风车、课件、记录表。【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PPT1出示]课题《运动的形式》。2.[PPT3出示]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玩具,看,这是什么?(出示风车)你知道怎么玩吗?(学生自由发言)3.请一名学生手持风车从教室前跑到教室后,让风车转起来。其他学生观察风车是怎么运动的,手持风车的同学又是怎样运动的。(学生观察汇报。)4.小结:生活中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是不同的,引出课题——《运动的形式》。二、活动探究活动一:让小球动起来1.[PPT4出示](出示小球)老师这还有一个好玩的玩具,请同学们按小组玩一下,在玩的过程中画出它的运动路线。2.学生活动:利用不同的玩法让小球动起来,并画出它的运动路线。3.展示汇报。4.小结:小球可以进行直线运动,也可以进行曲线运动。活动二:让更多的物体动起来1.[PPT5出示]教师出示木块、钢尺、风车,提出问题:怎么让它们也动起来?(学生小组讨论)2.汇报实验方案(1)在桌面上推小木块。(2)将钢尺的一端按在桌面上,另一端露出桌面并用手拨动后释放。(3)用嘴吹风车或拿着风车跑动。3.教师引导:为了便于记录它们的运动路线,在这些物体上标记两个点,用这两个点的运动路线表示该物体的运动路线。4.[PPT6出示]学生实验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5.小组汇报。6.小结: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等。活动三:探究运动的物体包含哪些运动方式1.[PPT7出示]教师出示购物车、电风扇、座钟等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这些物品工作时,哪些部位在运动?(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自由发言)11 2.提问:这些部位在运动时,是哪种运动方式呢?小组探究运动的物体各部位的运动方式。物品名称运动部位运动形式3.小组汇报。4.小结:一个运动的物体可能包含多种运动方式。三、拓展活动说一说运动的自行车包含哪些运动形式。【教学后记】11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教案(共3课)(2020新版)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物体的形态》教案(共3课)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太阳.地球.月亮》教案(共4课)(2020新版)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技术与工程》教案(共4课)(2020新版)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的本领》教案(共3课)(2020新版)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消化与呼吸》教案(共3课)(2020新版)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声音的秘密》教案(共3课)(2020新版)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动物王国》教案(共5课)(2020新版)
小学科学冀人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教案(共5课)(2022新版)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点(共5课)(2022秋)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小学 - 科学
发布时间:2021-09-12 09:00:11
页数:11
价格:¥3
大小:68.16 KB
文章作者:U-2009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