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部编版(2016)
>
九年级下册
>
第二单元
>
单元综合与测试
>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陕西版)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陕西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4
2
/14
剩余12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陕西版)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开幕式。学校开展以“丝路新乐章,美好新未来”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各题。一、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24分)【丝路·庆祝】小秦搜集了以下材料,为拟写开场白做准备,请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4分)“共建‘一带一路’走过了第一个蓬勃十年,正值风华正茂,务当昂扬奋进,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热情洋益的祝酒辞,与嘉宾们话成果、谈启示、望未来,激荡起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的强大信心与力量。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全球发展的诸多挑战,唯有顺应潮流、担当责任,才能攻坚刻难、铸就辉煌。坚守合作初心,牢记发展使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一定能焕发出时代光彩,建立利在千秋、福泽万民的长久之功!1.请确认加点字的读音。(2分)(1)奔向(A.bèn B.bēn)________(2)挑战(A.tiāo B.tiǎo)______2.小秦校对时发现材料中有错别字,请帮他改正。(2分)(1)洋益( )(2)攻坚刻难( )【丝路·交流】“一带一路”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延伸,它不仅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3.九年级(1)班准备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们介绍中国传统古诗文,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填空。(8分)读古诗文,就是读人的精神。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射天狼”14 中,我们读出了爱国者的壮志豪情。读古诗文,也是读人生经历。从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读出了人生的不如意;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的“杏花疏影里,__________________”中读出了人生的美好回忆。读古诗文,更是读人生观。从《鱼我所欲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读出了人生准则是舍生取义;从苏轼《定风波》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_”中读出了人生态度是旷达。【丝路·文学】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古代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越来越享有盛誉。4.九年级(1)班正在举行阅读积累活动,请你根据表格中摘录的文段,写出相应的人物。(3分)作品人物文段《儒林外史》(1)________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2)________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3)________十一二岁就会做一篇七千字的赋,天下皆闻。此时已将及四十岁,名满一时,他却闭户著书,不肯妄交一人。这日听见是这两个人来,方才出来相会。【丝路·艺术】2023年10月15日,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开幕式后,国内首部大型驻场观念演出《无界·长安》迎来首秀。14 5.有同学不理解“无界·长安”的含义,你是怎样理解的呢?请把你的理解写在下面。(4分)【丝路·宣传】为了庆祝“一带一路”第一个十周年,书法组举办了主题书法展。6.请赏析下面同学们的书法作品,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将其内容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1分) 【丝路·未来】7.阅读下面的语段,问答问题。(4分)①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②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③我们追求的______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______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④世界现代化应该是______的现代化、______的现代化、______的现代化。⑤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1)请提取第②句的句子主干,写在下面。(1分)14 (2)第③句需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写在下面。(1分)(3)请将下面的词语分别填在第④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2分)A.共同繁荣 B.和平发展 C.互利合作二、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30分)西域是汉唐时期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催化剂”。(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8~10题。(9分)材料一:伴随着阵阵悦耳的驼铃和漫天的黄沙,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胡桃、胡葱等作物来到中国,葡萄和石榴的引种最为典型。葡萄最早为古埃及人栽培,后来被传到地中海沿岸。《史记》中“葡萄”写作“蒲陶”,就是希腊文Botrus的音译。当时中国不仅引进了葡萄,还带回了葡萄酿酒技术。石榴原产于波斯,中亚、南亚、西亚也都有悠久的栽种历史。古代波斯的女神阿娜希塔、西传地希腊的赫拉女神,都把石榴作为自己的圣物,而她们又都是生育女神。(摘自《地图上的中国史》,有删改)材料二:两汉魏晋时期,中亚地区小国林立。随着两汉政府同匈奴作战取得胜利,中原王朝的势力和影响也逐渐渗透西域,大宛、康居和大月氏等国与中原王朝关系趋于热络。南北朝时期,中原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西亚萨珊波斯在公元3世纪兴起后,导致贵霜帝国逐渐衰落。隋唐时期,随着中国国力强盛,与中亚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唐朝在中亚设立羁縻府州。中亚粟特地区正式出现的安、康、米等昭武九姓国家也频繁与中原王朝发生联系,嗣后因阿拉伯人向中亚扩张,及唐王朝与阿拉伯的势力在中亚交锋,这种联系更加密切。安史之乱后,唐王朝无力西顾,逐渐丧失对中亚的控制。(摘编自张国刚《中西文化关系通史》)14 材料三: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是‘一带一路’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但建设‘一带一路’不是我们一家的事……我们要在发展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多考虑和照顾其他国家利益。”“‘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8.根据材料一,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2分)A.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胡桃、胡葱等作物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胡桃和石榴的引种最为典型。B.当时中国不仅引进了葡萄,还带回了葡萄酿酒技术。C.葡萄原产于波斯,中亚、南亚、西亚也都有悠久的栽种历史。D.古代波斯的女神阿娜希塔、西传地希腊的赫拉女神,都把苹果作为自己的圣物。9.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唐时期西域地区国家发展的原因。(3分)10.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一带一路”的认识。(4分)“一带一路”、乡村振兴均为当今国家最为重要的发展规划之一,活动中第二小组推荐了下面的文章。(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1分)绽放的梨花14 李 汀①春风拂面,梨花仿佛一夜间绽开,满村弥漫着淡淡的梨花香。梨花摇曳处,几位老人在梨花丛里给花授粉,一手拿细竹签,一手拿花粉瓶。阳光下蜜蜂舞动,梨花颤动,好一派生机盎然。②我问:“老人家,辛苦吗?”老人从花丛里探出头笑呵呵地说:“授粉是轻松活儿,你没见老陈干的大家伙呢。”③老陈是谁?干啥大家伙呢?老人几步从梨花丛里跨出来,头发上还飘着两三瓣梨花:“走,去看嘛。”来到一处老院子墙壁边,老人指着站在墙壁钢管架上正在忙碌的另一位老人说:“这就是老陈,搞水泥画的,干的大家伙嘛。”④只见钢管架子上的老人一会儿弯腰,一会儿在墙上比画。我担心地问:“您多大年纪了?注意安全。”老人头也不回地说:“八十了,干习惯了,安全着呢。”⑤“八十了,还干这个呀?”我还是有些担心。老人直起腰,回转身子,笑眯眯地说:“八十咋了?这我都干四十年了。”⑥只见老陈先是在墙面上用铅笔勾勒出一棵树,又在树下添上几间茅草屋。我问:“这是画什么呢?”老人依然笑眯眯地说:“画迎客松呢。这家主人的儿子选好日子要结婚了,送点什么呢?就想着还是送他一幅水泥画。迎客是迎,迎新娘子也是迎,祝福婚姻像迎客松一样长青不老。”⑦说话间,只见老陈把草图改了一遍又一遍,已经可以看见迎客松的雏形了。他手上没停,嘴里念叨着:“涂在墙上的东西,不敢马虎,要精益求精呢。”我夸奖道:“已经很好了。”老陈说:“这手上的功夫,自己心里清楚,要过得了自己这一关。”⑧14 眼看草图已经打好,老陈把混合好的水泥砂浆,沿着墙上草图的线条开始一层层往上堆砌。树根处用抹刀一边涂抹,一边用刀尖抹出细致的根部纹路来。在涂抹松树树叶时,为了防止水泥脱落,老陈又在墙上钉上钉子,将堆砌好的块状水泥,用小抹刀一点点雕刻出茂盛的枝叶形状。抹刀在一堵墙上来回舞动,叮当作响。刀到,知深浅;刀到,景致出。水泥砂浆在他手里像是有了生命一样,一会儿变出满枝活灵活现的树叶,一会儿变成栩栩如生的蜿蜒树根。仿佛那水泥砂浆就是一砚浓墨,老陈是在用这浓墨泼绘。一会儿,一棵松树的古老坚韧气息和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便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这面墙上。⑨我惊讶地问:“这水泥砂浆是特殊材料吗?这么听话。”老陈衣服手上脸上沾着点点砂浆,笑着说:“啥子特殊材料?只是说水泥标号要高,沙子要用细沙。然后按比例混合好,就行了。”⑩老陈一边干,一边语气自豪地跟我介绍:“我们村有三件老物件。第一件就是这老水泥画,家家户户墙上都有一幅,有的是松鹤延年,有的是福禄寿喜,有的是柿柿如意,不重样。我爱上这水泥画也是偶然机会。大概四十年前,我所在的厂子获得省先进称号,厂长让我在大门上写上‘省先进企业’。为了留得久一些,我就想到做成水泥字。做成后,我就想,水泥能写字,那也能作画。从此,我就自己琢磨研究,爱上这水泥画了。这老手艺,村里几个年轻人也喜欢,跟我学上了呢。”⑪第二件是啥?我急于知道。老陈从钢管架上下来说:“别急嘛。这画正好需要时间沉淀。走,带你在村子里转一圈。”⑫村子四百多户人家,全是清一色的老房子。白色工字脊,白墙壁,红门窗,褐色线条勾勒……我有些惊讶:“村子里全是老房子?”⑬老陈笑答:“识货。这就是我们村的第二件老物件了。穿斗小青瓦、白墙坡屋顶的川北民居,凭着这,我们这的古村落名声在外呢。”⑭一处房子周围果树环绕,梨花李花正开,房顶爬满爬山虎。老陈有些自豪地说:“这房子就是我家的,冬暖夏凉。”他拿来木板凳,让我坐在几棵老梨树下。阳光从雪白梨花间透下来,亮亮的,暖暖的。我笑着说:“这第三件嘛,我猜是这老梨树了。”老陈不急不慢,点头应道:“这老梨树上百年了,村里这种上百年的梨树有两百多棵。除了卖梨子,还有不少人来我们这赏花品梨。这老梨树是我们当之无愧的老物件呢。”⑮坐在这绿树掩映、梨花绽放的老房子边,我不由回想起第一次进村的情景。景物浮现眼前,一时间,满眼是画,满眼是光。(选自2024年4月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补充材料】14 我的扶贫联系村,叫西溪村,一个古朴的小村庄。我第一次进村时,正是春天,站在山谷一处农家院子里,看到一山谷的洁白梨花盛开,照得天空异常明快高远。我感叹道,好美。一起工作的村干部笑着说,我们西溪村确实变美了,三年前栽下的千亩梨树如今都开了白蓬蓬的花,看着这花开得旺,村民心里美呢,再过几个月就摘果收钱了。(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1.本文脉络清晰,请结合全文,填写表格空缺部分。(3分)事件“我”询问的态度老人/老陈应答的态度A.________试探着问笑呵呵地说看见八十岁的老陈在钢管架子上画水泥画B.________笑眯眯地说询问水泥砂浆是不是特殊材料惊讶地问C.________听老陈介绍村里的三件老物件着急地问自豪地说12.有同学认为,文章的第①②段应该删去,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4分)13.请从下面语句中任选其一,按要求品析表达效果。(4分)(1)他手上没停,嘴里念叨着:“涂在墙上的东西,不敢马虎,要精益求精呢。”(从描写角度品析)(2)仿佛那水泥砂浆就是一砚浓墨,老陈是在用这浓墨泼绘。(从修辞手法角度品析)14 14.谈谈你对结尾“景物浮现眼前,一时间,满眼是画,满眼是光”这句话的理解。(5分)15.班级准备将这篇选文拍成微视频参加电视台举办的微视频制作大赛,有几个栏目可供选择,你觉得可以放在下面哪一个栏目里参选?说说理由。(5分)A.栏目一:乡村振兴 B.栏目二:最美乡村【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2分)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①。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②俱出陇西。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有删改)【注释】①郎:官名。②甘父:张骞的仆从,匈奴人。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乃募能使者________________14 (2)径匈奴,匈奴得之________________(3)传诣单于________________(4)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________________1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以其头为饮器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B.月氏遁而怨匈奴鸣之而不能通其意C.无与共击之何陋之有D.西北国始通于汉矣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1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2分)(2)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2分)19.请结合选文,说说张骞对国家的忠诚体现在哪些地方。(2分)(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0~21题。(4分)定风波苏 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14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20.“山头斜照却相迎”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试简析其表达效果。(2分)21.“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人借此想表达怎样的人生感悟?(2分)三、作文(5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写作任务。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连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请以“丝路精神”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14 答案一、1.(1)A (2)B 2.(1)溢 (2)克3.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四面歌残终破楚 八年风味徒思浙 吹笛到天明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一蓑烟雨任平生4.(1)范进 (2)严监生 (3)庄绍光5.示例:无界:打通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各地文化相互融合的“无限可能性”。长安:长安是十三朝古都、丝绸之路的起点,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长安”二字本身也表达了一个美好的祝愿。6.示例:7.(1)中国推进伟业。 (2)不是……而是……(3)B C A二、8.B9.①汉唐王朝势力的渗透和辐射作用(华夏文明的影响);②古丝绸之路的推动;③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亚欧之间,是各种文明交汇碰撞的中心;④物种交流,技术互鉴。(每点1分,写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10.示例:①“一带一路”兼顾各方利益和诉求,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②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③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④“一带一路”要做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多领域合作发展(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共4分)11.A.发现几位老人在梨花丛里给花授粉 B.担心地问C.笑着说(每空1分)12.不赞同。①第①②段通过授粉老人借话引出下文的主要人物老陈和故事情节,更加自然和真实、严谨。②此部队写出了授粉老人们虽年岁已高仍辛勤劳作,且乐在其中,老人们的精神状态与绽开的梨花相映成趣。③14 为后文作者写老梨树做铺垫。④通过环境描写渲染了温馨和谐、生机勃勃的气氛,与补充材料内容相对应。(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合理即可,共4分)13.示例一:(1)这句话运用了语言描写,(1分)通过写老陈在修改水泥画草图时的自言自语,(1分)体现了老陈虽年事已高,但对待工作仍兢兢业业、精益求精,表达了作者对老陈的赞美和敬佩。(2分)示例二:(2)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水泥砂浆比作浓墨,将老陈的创作比作是用浓墨泼绘,(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陈技艺的娴熟,也表达了作者对老陈的赞美和敬佩。(2分)14.示例:浮现在“我”眼前的是家家户户墙上的水泥画,是古村落清一色的老房子,是满村盛开的梨花,这些画面展现出乡村生活如画般的美好宁静。(2分)老陈等人对传统文化技艺的坚守与传承,使古村落的未来光明美好。(1分)结尾这句话表达了对像老陈一样坚守与传承传统技艺的人的赞美之情,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向往。(2分)15.示例一:选A,放栏目一。(1分)经过扶贫项目的帮扶,从第一次来到西溪村时的充满希望,到现在的幸福富足,证明了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符合乡村振兴的主题;(2分)传统老物件水泥画、传统川北民居受到了新时代年轻人的喜爱,重新焕发生机,符合乡村振兴的主题。(2分)示例二:选B,放栏目二。(1分)选文中西溪村栩栩如生的水泥画、白墙红窗的老房子、两百多棵百年梨树、千亩梨林增添了乡村的美景,(2分)而人们脸上的笑容展现出自信之美,符合栏目主题。(2分)16.(1)出使 (2)俘获 (3)到,往 (4)离开17.A 点拨:A项,均为介词,把。B项,连词,表并列,并且/连词,表转折,却。C项,代词,指匈奴/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D项,连词,与,和/介词,比。18.(1)张骞性格坚毅宽厚,为人讲信用,匈奴人很喜爱他。(2)当初张骞出发时有一百多人,离汉十三年,只有二人得以回还。19.被匈奴扣押十多年,持汉节不失;忠于国家,最终得以回归汉朝。【参考译文】张骞是汉中人,建元年间被任命为郎官。那时,匈奴投降过来的人说匈奴打败14 了月氏王,并且用月氏王的头颅做酒器,月氏人逃走了而且怨恨匈奴,就是苦于没有人和他们一起打击匈奴。汉王朝正想准备消灭匈奴,听说了这话,就想派人出使月氏,可匈奴国又是必经之路,于是就招募能够出使的人。张骞以郎官的身份应募出使月氏,与仆人堂邑氏甘父一起离开陇西。途径匈奴,被匈奴人俘获,被送到单于那里。单于扣留张骞十多年,给他娶妻生子,然而张骞仍持汉节不肯投降。单于死了,匈奴国内混乱,张骞便带着他的匈奴妻子以及仆人堂邑氏甘父一起逃跑回到汉朝……张骞性格坚毅宽厚,为人讲信用,匈奴人很喜欢他……当初张骞出发时(队伍)有一百多人,离汉十三年,只有二人得以回还。张骞以校尉的身份随从大将军(李广)攻打匈奴,他知道有水源和牧草的地方,军队能够没有物资缺乏……从此以后汉朝西北方向的国家开始跟汉朝互通往来(互通使者)。20.拟人。把斜阳当作人来写,表达了词人经历风雨之后,感受到雨后斜阳给他带来的温暖和无限喜悦的思想感情。21.人生何尝不会“栉风沐雨”?只要坚守自己的精神世界,顺境不骄,逆境不惧,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宁静和快乐。三、22.略。14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河北版)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宁夏版)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河南版)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辽宁版)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山西版)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山西版)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山西版)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山西版)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山西版)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陕西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12-25 08:00:01
页数:14
价格:¥3
大小:76.06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