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中图版)(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中图版八年级(第1-2章占比43%、第3章占比57%)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6.难度系数:0.7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日晷(gui)是古人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其原理是利用晷针的影子在晷面上移动的位置来显示时刻变化,计时方式近似于现代的石英钟。咸阳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校园内的日晷进行观测,并将晷针影子的变化绘制成图(下图所示),下图为晷面上晷针影子移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一天中,晷针影子方向的变化规律是(   )A.顺时针自西向东转动B.逆时针自西向东转动C.顺时针自东向西转动D.逆时针自东向西转动2.一天中,日晷影子朝向有规律的变化是由于(   )A.太阳的东升西落B.地球体积巨大C.不同纬度地区存在时差D.四季不停变化某学校的学生为了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分布,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活动内容是每组(10人1小组)抛10次地球仪,记录左手大拇指接触陆地和海洋的次数。结合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活动记录结果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接触陆地次数42331接触海洋次数687793.由探究活动结果可得出(   )①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②地球上海洋与陆地的面积之比是70:30③地球上海陆分布不均④无法判断地球上海洋和陆地面积的大小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4.图中的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南北半球的海洋和陆地,其中表示陆地的是(   )A.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丙D.丙和丁2024年1月14日,冰岛西南部雷克雅内斯半岛上的一座火山喷发。目前在冰岛境内共有33处活火山,是欧洲国家中拥有活火山最多的国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自然灾害与防御主题】5.冰岛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地带,这两大板块是(   )A.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B.亚欧板块、美洲板块C.亚欧板块、非洲板块D.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6.冰岛被称为“冰与火之国”,是因为(   )①纬度低,气温高,沙漠广布②靠近南极,风力强,气候酷寒③纬度高,气温低,冰原广布④地处板块交界的地带,多火山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读“等温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气温比较,正确的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8.若阴影部分为海洋,非阴影部分为陆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南半球冬季B.该图表示北半球夏季C.该图表示北半球冬季D.该图表示南半球夏季2024年夏季奥运会将于7月26日~8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左图为法国地形简图,右图为北京、巴黎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观众现场观看奥运会比赛期间,建议准备的物品有(   )①雨衣②氧气袋③厚羽绒服④短袖衣服⑤手持电扇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④⑤10.与北京气候相比,巴黎(   )A.气温年较差小,因为深居内陆B.冬季气温更高,因为纬度更低C.降水季节变化小,受海洋影响大D.冬季降水更多,受季风影响大中国提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根据材料,下列关于我国碳排放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30年前增长变慢B.2030年增长率达到峰值C.2060年后基本为零D.2030~2060年基本不变12.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主要目的是缓解(   )A.南极臭氧空洞扩大B.全球气候变暖加剧C.酸雨发生的频率D.雾霾发生的频率2023年7月,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相聚在此。下图是大运会三位运动员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甲图的运动员属于(   )A.黄色人种B.白色人种C.黑色人种D.混血人种14.下列四个地区,丙图的运动员最有可能来自(   )A.亚洲东部B.北美洲C.欧洲D.非洲南部15.环境对人种的形成有很大影响。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的人们,身体逐渐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特征。白种人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长,体毛稠密,这反映了原住地突出的环境特征是(   )A.炎热B.寒冷C.干旱D.湿润读世界人口数量和年增长率及预测图(左图)、世界人口密度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16.世界人口数量变化总趋势是(   )A.持续增加B.逐年减少C.保持不变D.先下降再增加17.对左图世界人口年增长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1960年最低B.1980年最高C.2020年为0.5%D.2030年后持续下降18.对人口增长情况的描述,说法错误的是(   )A.过快会导致水资源短缺、人均耕地面积减少B.过快易引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污染C.过慢会导致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就业难D.过慢会导致国家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19.对右图世界人口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的空间分布均匀B.欧洲西部、亚洲南部人口稀疏C.南极洲、大洋洲人口密集D.非洲北部、亚洲西部人口稀疏20.右图中甲地人口稀疏的原因主要是(   )A.地形崎岖B.气候湿热C.交通不便D.经济欠发达全世界现存2000多种语言。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1.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汉语B.英语C.阿拉伯语D.西班牙语22.英语是使用国家或地区数量最多的语言,下列国家的母语不是英语的是(   )A.英国B.美国C.法国D.澳大利亚23.下列不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   )A.西班牙语B.汉语C.俄语D.日语读下面宗教建筑图,完成下面小题。24.图中宗教建筑分别是(   )A.基督教的教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佛教的寺庙 B.基督教的教堂、佛教的寺庙、伊斯兰教的清真寺C.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佛教的寺庙、基督教的教堂D.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基督教的教堂、佛教的寺庙25.这三种宗教都产生于(   )A.欧洲B.大洋洲C.南美洲D.亚洲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26.结合图一“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聚落②聚落内部只能生活,不能生产③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④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与交通密切相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7.造成图中甲、乙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不同B.现代运输方式的不同C.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不同D.环境卫生优劣的不同28.与城市聚落相比,乡村聚落的主要特点是(   )A.居民点集中B.交通条件好C.居民主要从事农业产业活动D.人口密度大“象屋”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某部落的传统民居,房子以竹、草为主要用料,手工编织而成。其尖顶下方隆起似大象“鼻子”,是入口遮阳篷;两侧有两个供空气流通的孔,似大象“眼睛”。下图为“象屋”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9.“象屋”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对应正确的是(   )A.“头顶”一利于采光B.“眼睛”一防止风沙C.“鼻子”一防寒保暖D.“身体”一就地取材30.如今,“象屋”编织手艺面临失传,保护和开发该传统民居的合理措施有(   ) ①大力开发商业②传承营造技艺③保护民居特色④全部拆除改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第Ⅱ卷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31.读下列材料与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每年夏季,高温总会以各种姿态刷屏。2017年是以“火炉城市”话题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2018年8月有报道称,北极圈内出现罕见高温,甚至高达32℃,致使冰川迅速融化。2019年地球的温室效应越来越强。2020年全国总体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材料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图1)和三个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写出图2中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与图1中甲、乙、丙三地的对应关系。(6分)(2)其中B是什么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图1中的什么地区?(4分)(3)根据图文资料比较分析A,C两气候的类型及特点?(4分)(4)根据材料一分析,从全球气候背景看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缓解该原因导致的问题继续恶化,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6分)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受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历史等因素综合影响。(1)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角度分析人口稠密地区分布的共同点。(6分)【聚落与自然环境】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房屋在用材、房顶坡度、墙壁厚度、窗户大小和形态等方面,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关。(2)分析西亚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4分)【聚落发展与保护】萨那古城位于西亚地区,历史悠久,处在从印度洋经苏伊士运河到达地中海的咽喉地带,隔红海和曼德海峡与非洲相望。其老城区1986年就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古城的楼堂屋宇用石头垒砌而成,石墙上雕刻着精美图案和花纹,窗户上半部为圆拱形,镶嵌着彩色玻璃。清晰可辨的住宅塔楼、挺拔的宣礼尖塔,掩映在周围的群山中,组合成完美的整体,宛若仙境。(3)根据资料说出文中体现聚落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信息。(4分)(4)请你为珍惜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献计献策。(6分)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中图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15AAABBDBABCABADB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ADCDBACDBDCACDC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答案】31.(1)甲-A乙-C丙-B(6分)(2)B是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4分)(3)A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C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4分)(4)原因:全球气候变暖;措施:我们应该重视节能减排,生活中多选择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减少不必要的排放;减少碳排放量,如禁止野外焚烧,可以多植树造林等。(6分)【答案】32.(1)纬度位置:中低纬度地区;海陆位置:沿海地区;地形:多位于平原。(6分)(2)西亚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房屋多平顶;该地全年炎热,民居墙厚可以隔热;民居的小窗可避免阳光大面积射入屋内,同时减少热风进入室内。(4分)(3)清晰可辨的住宅塔楼、挺拔的宣礼尖塔,掩映在周围的群山中,组合成完美的整体,宛若仙境。(4分)(4)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保护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做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合理修缮;挖掘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开发特色旅游;加大宣传力度,提倡文明、环保旅游;控制游客数量等。(6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4-12-14 13:40:01 页数:9
价格:¥9 大小:4.93 MB
文章作者:zjl16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