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中图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中图版)(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中图版七年级(第1-3章占比43%、第4章1-3节占比57%)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6.难度系数:0.7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024年7月3日22时51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第二次出舱,完成了舱外巡检任务。如图为太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请按照范围由大到小给下列天体系统排序(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B.可观测宇宙—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C.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D.银河系—地月系—太阳系—可观测宇宙2.下列可以构成天体系统的是(   )①地球和太阳②牛郎星和织女星③地球和月球④仙后座诸恒星⑤地球与火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24年是中国极地科学考察40周年。在我国发行的极地科学考察纪念币上,呈现有科考站位置等极地元素。图为我国北极科考站位置示意图和极地科学考察40周年纪念币图案。完成下面小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的经纬度位置是(   )A.65.7°S,17.4°WB.65.7°N,17.4°EC.65.7°N,17.4°WD.65.7°S,17.4°E4.黄河站位于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的(   )A.西北方B.东北方C.西南方D.东南方我们伟大的祖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下图是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B.国土跨热带、温带和北寒带C.大部分国土地处中、高纬度地区D.属于北半球、西半球的国家6.与图中的俄罗斯、蒙古、菲律宾相比,我国的地理位置有很多优越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俄罗斯相比,我国气候更寒冷B.我国是四国中唯一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C.与蒙古相比,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D.与菲律宾相比,我国气候受海洋影响更显著预计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全国人口的1/3,“银发潮”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养老成为当下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朝阳产业”。2020年起多所高等院校陆续开设养老相关专业,2024年养老服务专业将迎来首批本杄毕业生。下图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7.“银发浪潮”反映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负增长B.人口分布不均C.人口基数大D.人口老龄化加剧8.应对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变化的措施,合理的是(   )①取消计划生育政策②出台延迟退休政策③扶持养老服务事业④提升全民教育水平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下图是某同学根据所学地理知识绘制的我国地形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9.下列地形剖面示意图中,可以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A.B.C.D.10.图中地势最低的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华北平原D.云贵高原11.我国地势特征的影响有(   )①有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陆,形成降水②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入海洋③有利于我国陆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④阶梯交界处水力资源丰富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山脉是地形的骨架。据图完成下面小题。12.图中所在地形区描述正确的是(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①内蒙古高原B.②华北平原C.③黄土高原D.④长江中下游平原13.关于图中地形区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①——崎岖不平,石灰岩广布B.②——聚宝盆C.③——千沟万壑D.④——平坦广阔读我国五种地形所占比例图,完成下面小题14.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形类型复杂多样B.山地面积广大C.各类地形交错分布D.高原多分布在东部地区15.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关于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山区风景秀丽,开发生态旅游B.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C.大量砍伐林木,以满足市场需要D.山区急流水能丰富,积极建设小水电站2017年11月某日中国天气网发布的“秋裤预警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图中“不穿秋裤”的城市是(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哈尔滨B.北京C.上海D.广州17.图中“秋裤分布”反映我国冬季(   )A.东西温差大B.气温从西北向东南递减C.南北温差大D.秋裤分割线与-10℃等温线一致18.影响“秋裤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因素B.海陆因素C.纬度因素D.植被影响集中供暖是指向建筑物供给热量,保持室内舒适温度的社会服务。图左示意我国集中供暖区分布,图右示意部分城市集中供暖起止时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我国集中供暖区与未集中供暖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   )A.400mm年等降水量线B.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C.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D.1月0℃等温线20.下列城市中最早开始集中供暖的是(   )A.呼和浩特B.哈尔滨C.乌鲁木齐D.石家庄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A.从北向南逐渐减少B.从东向西逐渐减少C.从西向北逐渐减少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2.图中甲区域与乙区域之间的地理分界线大致与(   )等年降水量线相吻合A.200mnB.400mmC.800mmD.1600mm23.广东省位于(   )A.湿润区B.半湿润区C.半干旱区D.干旱区“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在我国南方地区2、3月常出现。“回南天”产生原因是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升,容易出现小雨或大雾天气。完成下面小题。24.“回南天”时,当地天气预报最可能出现的符号是(   )A.B.C.D.25.关于“回南天”对生产生活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A.气温降低,适宜登山踏青B.降水量大,造成城市内涝C.万里晴空,适合晾晒衣物D.能见度低,影响交通出行26.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会对农作物造成低温冻害的(   )A.B.C.D.读我国气候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27.我国气候的特点是(   )①复杂多样        ②季风气候显著        ③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28.首都北京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读“我国东部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盘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29.四地的位置由南向北的排列(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30.图中④城市所属气候类型是(   )A.高原山地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第Ⅱ卷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资料一:胡焕庸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他提出的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被称为20世纪中国地理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胡焕庸线”东南侧以占全国43.1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93.77%的人口和95.70%的GDP;“胡焕庸线”西北侧地广人稀,受生态胁迫,其发展经济、集聚人口的功能较弱,总体以生态恢复和保护为主体功能。资料二:中国人口分布示意图。(1)请说出“胡焕庸线”的起止点(4分)(2)阅读图文材料,归纳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4分)(3)试从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交通、经济发展水平等角度中任选两个,分析其对中国人口分布的影响(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分)(4)许多学者围绕“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有人认为“胡焕庸线”永远难以突破,有人认为可以通过鼓励人口大规模迁移至西部来突破此线。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6分)32.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和气候都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结合图中的气候资料和我国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暑假期间,小明爸爸准备到B地旅游,请你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帮他分析要带哪些必需品,并说明理由。(6分)(2)说出C地和D地旱灾发生的季节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3)读哈尔滨和上海气候资料,比较两地降水特征差异。(4分)(4)读图可知,成都和上海纬度相当,但成都比上海冬季气温高,分析原因。(4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15CBCBACDBCCDCCDC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DCCDCDCAADCDCDC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答案】31.(1)黑河-腾冲(4分)(2)我国人口分布并不均匀,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南部人口密度大,西北部人口密度小。(4分)(3)①海陆位置:距海越近,人口越稠密;距海越远,人口越稀疏。②地形地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人口稀疏;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形条件优越,人口稠密。③气候:东部为季风区,气候适宜,人口稠密;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区,人口稀疏。④交通:东部交通方式多样,分布密集,现代化程度高,人口稠密;西部缺乏水运的自然条件,交通网络稀疏,人口稀少。⑤经济发展:东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西部经济发展较缓慢,人口稀疏。(任意选择两个角度,言之有理即可)(6分)(4)不会突破。“胡焕庸线”是由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造成的差异,只要自然环境不变,这种人口差异将长期存在。当自然环境发生改变时,有可能突破,但是自然环境的改变是十分缓慢的。西部地区由于生态环境脆弱,所以不能承载更多的人口,不能简单地进行大规模人口迁移。或者可以突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有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缩小地区差异,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创新发展,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未来的突破提供了可能。(6分)【答案】32.(1)氧气瓶理由:海拔高,空气稀薄,氧气含量少;防晒霜(或遮阳伞)理由: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保暖衣物理由: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6分)(2)C地春季(或春旱),原因:夏季风尚未来临,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风力大,蒸发旺;D地夏季(或夏旱),原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少雨(6分)(3)上海的年降水量大于哈尔滨,上海的雨季时间比哈尔滨长(4分)(4)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北有高大的山脉阻挡冬季风,受冬季风影响小;上海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受冬季风影响大(4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4-12-13 00:40:02 页数:9
价格:¥9 大小:2.19 MB
文章作者:zjl16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