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语文
>
广东省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
广东省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3
2
/13
剩余11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评卷初二语文一、积累运用(21分)1.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古诗文的名句。(10分,每空1分,满分不超过10分)“一切景语皆情语”。白居易春游钱塘湖,挥笔描绘莺燕闹春的动态图景:“(1),”(《钱塘湖春行》),流露对西湖春色的喜爱之情。崔颢登黄鹤楼,眼见“晴川历历汉阳树,(2)”(《黄鹤楼》)的明丽春景,却勾起悲苦缠绵的乡愁。李白过荆门入楚地,借故乡之水的深厚情谊,表达思乡之情:“(3),”(《渡荆门送别》)。王绩登临东皋,遥望山野,吟咏“树树皆秋色,(4)”(《野望》)的静谧秋色,抒发惆怅孤郁的心情。王维出使塞上,勾勒“(5),”(《使至塞上》)的壮美意境,消融自己出使边塞的孤寂情绪。曹植看到百姓家园荒芜、狐兔出没,写下“(6),”(《梁甫行》)寄寓悲悯之情;陶弘景面对“(7),猿鸟乱鸣;,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的晨昏景象,倍感进入人间仙境之美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7分)回望半个学期的语文学习,我们领略了人民解放军击溃和歼灭一切顽抗敌人的____的气势,(1)yóuzhōnɡ()地敬佩革命先烈;我们看到了中国姑娘吕伟夺得女子十米跳台跳水比赛冠军的____,仿佛又听到了观众那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我们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心路历程,敬佩他为____人民于危难之中,笔耕(2)bùchuò(),(3)dānjīnɡjiélǜ()的不朽精神。通过语文学习,我们增强了道德情操,发扬了民族文化。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1)yóuzhōnɡ()(2)bùchuò()(3)dānjīnɡjiélǜ()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望风披靡雄姿 解救B.锐不可当雄姿 解救C.望风披靡英姿 拯救D.锐不可当英姿 拯救—13— 4.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语文学习,使我们陶冶了道德情操,发扬了民族文化。B.语文学习,使我们增强了道德情操,弘扬了民族文化。C.通过语文学习,我们陶冶了道德情操,弘扬了民族文化。D.通过语文学习,使我们增强了道德情操,发扬了民族文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4分)材料一中国日报东方网电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中国文化报社指导的2024潮汕非遗嘉年华活动于7月10日上午在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隆重开幕。据悉,活动期间,组委会精心规划非遗购物节、非遗文创产品展销宣传活动和形式多样的非遗知识问答、非遗技艺比赛等体验活动,通过多角度立体的形式,全面展示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浓厚氛围。材料二潮语古文吟诵俗称“读书歌”,是潮汕地区自古以来学子读书的方法,这种读书方法以潮汕方言乐音为韵律,反复涵咏品味,完成对古文的理解和鉴赏。据可考证的资料显示,潮语古文吟诵已经在本地存在870年以上,但由于社会、历史和教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潮语古文吟诵现在鲜为人知,濒临失传。潮语古文吟诵于2022年被列入汕头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该非遗项目的保护单位是龙湖实验中学,代表性传承人李楠是一位中学教师。潮语古文吟诵古时出自书斋,如今进入校园,古文雅韵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传承人李楠老师表示:“古时我们潮汕是‘自里中市井以至海滨,家家传诵周礼之书’,希望这古老的读书声重新响彻海滨邹鲁。”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这则新闻的内容。(2分)6.你所在的新闻小组计划采访李楠老师,请结合材料二完成采访提纲。(2分)采访对象李楠老师采访目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访方式深度访谈、文字记录、照片拍摄采访用具纸、笔、相机、录音笔—13— 采访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49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7~11小题。(18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①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②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慕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苏轼《游沙湖》)[注]①庞安常:当时有名的医生。②王逸少:即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念无与为乐者(2)遂至承天寺(3)因往相田(4)是日剧饮而归8.翻译选文中的划横线句子。(4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9.请用三条“/”给文中划曲线句子断句。(3分)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10.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文写作背景相同,都是苏轼被贬黄州赋闲时期,他刚刚经历牢狱之灾,万幸死里逃生。B.甲文“怀民亦未寝”表明张怀民心事颇多,与苏轼志同道合,于是共同赏月,感慨人生。—13— C.乙文明快地记叙了苏轼与庞安常的日常交往,特别是同游清泉寺的经历,读来趣味盎然。D.两文皆触景生情:甲文夜不能寐,月明心不静,情绪消沉;乙文于自然中流露欣悦心境。11.苏轼在【甲】【乙】两文中称自己为“闲人”“异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两个“自称”传达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小题。(10分)材料一(《摘编自“新华网”2024年3月14日)材料二国家疾控局发布的近视防控工作解读表示,下一步,国家疾控局将持续推进近视防控工作,继续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及影响因素的监测评估,推广近视防控适宜技术,加大专业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南、规范、标准的宣贯普及力度。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监督工作,督促学校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做好科普宣传,指导学生、家长和教师了解科学用眼和护眼知识,帮助儿童青少年养成良好用眼卫生习惯。(摘编自《北京日报》2024年3月14日)材料三①西安市中心医院眼科主任杜医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一些孩子在考学、选择专业时可能会因为近视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喜欢的学校或者专业。而且,近视度数越高越容易发生一些致盲眼病。因此,近视对广大学生而言绝对不是一副眼镜的事,家长、学校都应该重视起来。”②杜医生介绍,如果父母是高度近视尤其是病理性近视,孩子容易发生近视。—13— ③“后天的环境因素对近视发生的影响更大,包括用眼习惯、近距离用眼时间、睡眠、饮食、户外运动时间和方式等。”杜医生说,“以电子产品使用为例,现在,有些学习任务需要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工具,孩子较长时间处在近距离用眼状态,户外活动时间不够,远距离眺望时间很少,长此以往,眼睛很难得到充分放松,睫状肌紧张,晶状体处在调节状态,容易发生近视。”④据介绍,孩子不良的行为习惯也是发生近视的重要原因,比如写字看书坐姿不端正,不能做到“一尺一拳一寸”。另外,躺在被窝里看书、趴在桌子上写字、喜欢熬夜等,都可诱发近视。同时,爱吃甜食的孩子,相对比较容易发生近视,所以均衡饮食也很重要。(摘编自《陕西日报》2024年2月28日)材料四①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家长、学校和社会各部门要摘掉“近视眼镜”,树立“远视”思维,通过家校社协同预防,共同呵护好孩子们的“心灵之窗”。②中小学校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抓住了预防近视的关键。学校要打开思路、创新课间活动方式,确保中小学生课间正常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到户外活动,缓解视力疲劳。③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的近视与家庭的影响、家长的教育密不可分。家长要从孩子身心健康和教育成长的长远角度出发,以身作则,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和频率,多陪孩子参加亲子读书、运动、劳动等活动,尽可能减少孩子对“电子保姆”的依赖,营造一个阳光、健康、和谐、良好的家庭环境。④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开展近视防控相关产品质量执法,加大对近视防控相关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行为,依法从严查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误导性营销宣传行为。(摘编自《中国教育报》2024年3月14日)12.下列有关材料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这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引起了国家的重视。B.—13— 相关医学专家表示,近视往往受先天和后天两大因素影响,特别是父母患有病理性近视,孩子更容易发生近视。可见先天因素的影响更大。C.近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但不会影响他们的职业选择。D.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需要多方合力,只要学校、家庭及相关监管部门细化责任,树立“远视”思维,近视问题便迎刃而解。13.请结合材料三,简述儿童青少年患近视的原因。(3分)14.班级将模拟开展关于初中生近视联防联控座谈会,同学们将分别以下列不同身份的代表参与座谈会。请你任选其中一种身份,结合上述材料,具体谈谈如何更好地解决初中生近视问题。(解决方案不可照抄原文)(4分)校方代表市场监管部门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身份:____________解决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小题。(15分)风景这边独好丁立梅①有一段日子,我在外租房住。我租住的小区,建筑都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楼高不过三层。我租住在三层的一个套间里。②我爱站在后窗口,往外看。我会看到笔直的杉树,高过楼顶去了,夏天绿着,秋天黄着。杉树上不时有鸟来造访,花喜鹊、白头翁、野鹦鹉、画眉、小麻雀……它们在杉树上聚会,亲亲热热地“啾啾”“叽叽”,彼此一点也不生分。把一方空气搅动得灵动起来,水一样的。鸟比我们人类心胸广阔。鸟不设防。③杉树的枝干上,有丝瓜的藤蔓顺势而上。夏秋的天,丝瓜把花朵开在半空中。一朵一朵的小黄花,在清风里,笑微微。对着它们看久了,我也忍不住想笑。④杉树的后面,有一排人家。翠绿掩映着,旧的房,透出优雅来。那些人家,喜欢捧了花被子出来晒。大朵的阳光,开在花被子上,让人无端地生出许多感动来。阳光多么慷慨,它善待这尘世中的每一个生命,公平,无有遗漏。我们人类若都能拥有一颗阳光的心,这世上该少去多少寒冷、阴霾和伤害。—13— ⑤下楼去。楼后就是一条小径,东西走向。小径两旁,有少许空地,那上面从来不会寂寞。一些住户,在里面种葱、种蒜、种青椒、种番茄、种其他小青菜。因空地有限,每样植物,也只种上一两棵,根本不够吃。他们不介意。本来种这些就不是为吃,而是为看的。每每路过,看到植物们绿是绿,红是红的,养眼哪!人生图的就是个乐趣。⑥花是少不了的。一串红和凤仙花、胭脂花为最多。这些花不用打理,自会去占领天下。它们见缝插针地长,毫无章法地长,把花开得东一朵西一朵的,倒有种肆意的美。路过的人,有的会停下来看一看,有的不会。花无所谓的,它们忙着呢,忙着扎根土地,忙着与清风嬉戏,忙着开它们的花。花不管闲事,花的精神,值得我们人类学习。⑦最赞的是那丛扁豆。当初,是谁丟下的一粒种子呢?它从一棵小芽芽开始,抽丝剥茧般地,一日一日葳蕤。在你根本还没留意的时候,它早已顺着树枝和电线,在小径的上空,搭出一条花的走廊,上面缀满紫色的小花。某天,你从那里过,你突然抬头,便看到头顶上方,绿底子紫花的花架子,明媚,深情款款,你有被珍重的感觉。你除了幸福,说不出别的。⑧我的朋友到过我租住的小区。她把小区逛了一遍,再一遍,很失望地对我说:“你这里没什么可看的啊,房子也旧,那些树和花草,也没什么奇特的,别的地方也有。”⑨我莞尔。她哪里知道,在我的眼里,从来没有寻常。所有的相遇,都是隆重的。所有的景致,都是独特的——风景这边独好。我以为,只有把我们相遇到的每一片风景,都当作唯一,去好好珍惜和爱,我们才能在平淡中,活出芬芳来。15.选文以____为线索,叙写了作者在______、_____欣赏小区风景的经历。(2分)16.请结合上下文,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17.第⑧段作者为什么要写“我”的朋友到访小区一事?(4分)18.为什么丁立梅说“所有的景致,都是独特的——风景这边独好”?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5分)三、名著(6分)19.小语正在制作《红星照耀中国》领袖形象梳理表,请你帮她完善信息。(2分)领袖人物主要事迹形象特点朱德(1)_________—13— 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2)_____他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中国。红军说,他可以手无寸铁地到全国任何哪个村子里去,向哥老会说出自己的身份,组织起一支部队来。英勇无畏,有卓越的领导才能20.做批注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阅读时,可以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等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请把下列选文批注补写完整。(4分)……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批注:这段文字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1)____________的情节,描写传神,值得细品:(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作文(50分)2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性地仰望那些光芒四射的人,却往往忽略了自己。野草虽然渺小,对于大地而言,它的光芒是可以装扮大地;绿叶固然平凡,对于鲜花而言,它的光芒是可以衬托鲜花;水滴即便微弱,对于溪流而言,它的光芒是可以汇成溪流。浩瀚星河中,不管是北斗星、牵牛织女星,还是无名小星星,都有属于自己的光芒。请以“我也有属于自己的光芒”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13— 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21分)1.(10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2)芳草萋萋鹦鹉洲;(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4)山山唯落晖;(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6)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7)晓雾将歇;夕日欲颓。2.(3分)由衷;不辍;殚精竭虑3.(2分)D【解析】望风披靡:比喻在强大势力面前纷纷倒下,也比喻军无斗志,看到敌人气势强盛不战而溃。锐不可当:指锋利的不可阻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雄姿:勇武壮盛的意气或姿态;侧重于人的威武和雄壮,既可以用于男性,也可以用于描述自然景物、建筑物等,传达出一种力量、勇气和豪放的感觉。英姿:指英俊威武的风姿;卓越的天资、才华。侧重于人的俊秀和精神的方面,只用于女性,传达出一种青春、活力和聪明的感觉。拯救:侧重于从较大的危险或深重的苦难中将其解脱出来,有庄重的色彩。解救:指解除危险或困难,多用于比较具体的方面。4.(2分)C【解析】画线句子存在两处语病,搭配不当,应将“增强”改为“陶冶”,“发扬”改为“弘扬”。5.(2分)示例:2024潮汕非遗嘉年华活动于7月10日上午在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开幕。6.(2分)示例一:(1)了解潮语古文吟诵的传承情况(2)李楠老师,您是如何在校园中传承潮语古文吟诵的?/李楠老师,您对潮语古文吟诵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想法吗?—13— 示例二:(1)了解潮语古文吟诵的读书方法(2)李楠老师,潮语古文吟诵和潮剧有哪些不同?/李楠老师,怎样通过潮语吟诵表达古文抒发的情感?二、阅读(49分)7.(4分)(1)想到(2)于是,就(3)于是(4)这8.(4分)(1)庭院中月光像积水一样空明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2)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俩都是一时奇异的人。9.(3分)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10.(3分)D.“情绪消沉”表述有误。作者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的日常生活片段,同时也反映了他与友人的深厚友谊和对知音难得的感慨。既有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也有自我排遣后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11.(4分)示例:①甲文月下漫步,内心宁静,“闲人”是苏轼的自我嘲解,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以及自我排遣的达观之情;(2分)②乙文赞叹庞医师医术高超,遗憾身体有缺陷,正如自己性格怪异,遭人陷害,“异人”也是一种自嘲与乐观;(1分)③这两个“自称”皆表达了苏轼虽身处逆境,仍积极乐观、自信从容、超然洒脱(任选一词即可)的旷达情怀。(1分)【乙】【参考译文】:离黄州东南三十里是沙湖,又叫螺蛳店。我在那里买了田地,因为去看田,得了病。听说麻桥人庞安常会看病,是个聋子。就去他那里看病。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明超过一般人。我用纸写字给他看,写不了几个,他就能够深刻地懂得我的意思。我和他开玩笑说:“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俩都是一时奇异的人。”病好之后,我和他一同去游览清泉寺。寺在蕲水县城外两里左右。那里有个王羲之的洗笔泉,泉水很甘甜,下方靠近兰溪,溪水倒向西流。我因此作了一首诗歌:山下兰芽儿,短短的,浸在溪水里,松林里沙子路上好干净,没有污泥。傍晚的雨潇潇下,子规鸟正在—13— 鸣啼。谁说人老了就不可能再青春年少呢?请你看看那兰溪水吧,还能流向西,莫伤悲,不要在年老的时候感慨时间的流逝。这一天,我们开怀畅饮才回去。12.(3分)A【解析】B.不正确。根据材料三第②段“如果父母是高度近视尤其是病理性近视,孩子容易发生近视”和第③段“后天的环境因素对近视发生的影响更大”可知,近视往往受先天和后天两大因素影响,但后天的环境影响更大,而非先天因素;C.不正确。根据材料三第①段“一些孩子在考学、选择专业时可能会因为近视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喜欢的学校或者专业”可知,近视会影响学生的职业选择;D.不正确。根据材料四第①段“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家长、学校和社会各部门要摘掉‘近视眼镜’,树立‘远视’思维,通过家校社协同预防,共同呵护好孩子们的‘心灵之窗’”和第④段“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开展近视防控相关产品质量执法,加大对近视防控相关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可知,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需要家长、学校、社会等多方合力,但并非只要细化责任、树立“远视”思维,近视问题就“迎刃而解”,表述过于绝对;13.(3分)①家庭遗传的影响;②后天用眼环境不佳;③不良的行为、饮食习惯。【解析】根据材料三第②段“杜医生介绍,如果父母是高度近视尤其是病理性近视,孩子容易发生近视”可知,父母都是高度近视或病理近视,孩子很大程度会有遗传性近视,家庭遗传影响青少年近视。根据材料三第③段“以电子产品使用为例,现在,有些学习任务需要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工具,孩子较长时间处在近距离用眼状态,户外活动时间不够,远距离眺望时间很少,长此以往,眼睛很难得到充分放松,㫸状肌紧张,晶状体处在调节状态,容易发生近视”可知,如今孩子在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看电子产品,使眼睛难以充分放松是导致近视增加的原因,后天用眼环境不佳。根据材料三第④段“孩子不良的行为习惯也是发生近视的重要原因,比如写字看书坐姿不端正,不能做到“一尺一拳一寸”。另外,躺在被窝里看书、趴在桌子上写字、喜欢熬夜等,都可诱发近视。同时,爱吃甜食的孩子,相对比较容易发生近视,所以均衡饮食也很重要”可知,写字看书坐姿不端正,躺在被窝里看书等不良的行为和爱吃甜食的饮食习惯都会导致近视的发生。—13— 14.(4分)示例一:校方代表。深入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切实保障学生在校户外活动时间,积极创新活动形式,打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课程。同时,在学校定期开展用眼卫生等相关知识讲座,强化学生保护视力的意识。示例二:市场监管部门代表。加大对近视防控虚假宣传的打击力度,严惩不法行为,打造良好市场氛围。示例三:家长代表。为孩子把好第一道关,以身作则,多陪伴孩子进行阅读、锻炼等活动,严格把控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和频率。此外,给孩子提供科学、合理、健康的日常饮食,保证营养均衡。示例四:学生代表。主动学习用眼卫生知识,提高保护视力意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改正不良的用眼习惯,多做运动,努力减少因娱乐而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15.(3分)地点转移;租房后窗口;小区楼后小径;16.(4分)此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慷慨”“善待”“公平”等词赋予阳光人的灵性,生动形象地写出阳光慷慨无私、普照万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阳光明媚的喜悦和对景物的赞美之情。17.(4分)此处用“我”的朋友到访逛小区的评价写出朋友对“我”所住的老旧小区满怀期待,结果大失所望的情景,体现出她对“我”对房子周围景致饱含欣赏之情的疑惑不解,与“我”的心境形成对比,为下文“我”揭示文章的主旨做铺垫。18.(4分)这句话的浅层含义是世间的一切景物都是独一无二的,有其自身独特的美;深层含义是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和感恩的心情去看待身边的一切,去发现寻常风景中的美好,生活才会更加幸福。三、名著(6分)19.(2分)平易近人,爱护部下;(2)贺龙20.(4分)(1)飞夺泸定桥;(2)示例一:“一个个”是“全部都”的意思,体现红军战士团结一心,无一退缩,临危不惧的形象,体现了红军战士英勇无畏、奋不顾身的革命精神,以及战士们努力争取和平的决心。示例二:运用一系列动作描写,细致刻画红军战士攀爬只有铁索的泸定桥,毅然破开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包围圈的情景,表现了红军战士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13— 四、作文(50分)【解析】审题:“我也有属于自己的光芒”这个题目强调了个体的独特价值和闪光点。“我”明确了写作的主体是自己,要从自身的经历、特点、才能等方面去挖掘素材。“也有”暗示可能曾经觉得自己没有光芒,或者与他人比较后觉得自己不够出色,但后来发现了自己的独特之处。“光芒”可以是各种优秀的品质、才能、成就等,比如善良、勇敢、坚持、有特长等。立意角度:①发现自我价值:讲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之处,发现自己的光芒,从而增强自信。②克服困难展现光芒:描述自己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如何克服困难,展现出自己的光芒。③平凡中的光芒:强调即使平凡,但也有属于自己的小光芒,如在日常生活中的小善举、小坚持等。—13—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题(11-13单元)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学期 期中模拟测试卷01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学期 期中模拟测试卷02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 专题07 作文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 期中综合模拟测试卷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道法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 期中综合测试卷
2024-2025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模拟卷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期中综合测试卷(四)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期中综合测试卷(一)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11-30 02:00:02
页数:13
价格:¥9
大小:134.84 KB
文章作者:zjl16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