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科学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12课)(2024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7

2/27

剩余2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2024秋)26 第一单元走进科学1.小小科学家【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回忆做过的科学活动,类比科学家的研究,知道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寻找问题的答案。[科学思维]能够举例说明科学家从事不同领域的研究。[探究实践]做滚小球实验,并能有所发现。[态度责任]通过像科学家那样提出问题,初步意识到好奇心很重要。【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教学难点】通过滚小球的实验体验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演示材料(多媒体课件,每组带有凹槽的可调节坡度大小的轨道1个,塑料小球1个,钢珠小球1个,带格子的绒布1条)。[学生]观察记录的贴纸两份,每组带有凹槽的可调节坡度大小的轨道1个,塑料小球1个,钢珠小球1个,带格子的绒布1条。【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提出要求: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了解什么是科学家。一、引发关注、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二、(课前相互认识,并和学生聊一聊你们认为什么是科学)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大家上一节科学课,你们上过科学课吗?2.你们在科学课上做过哪些事?(你们在幼儿园做过哪些和科学有关的事吗?)生1:看过花朵,——师:这是观察活动还有什么活动?生2:看乌龟,看蝌蚪,做肥皂泡泡等师相机小结:观察活动、实验活动、制作活动(板书:观察、实验、制作)这是我们在科学课上的常用方法。二、探索研讨、引导发现(预设30分钟)1.你们有没有做过这些活动?出示图片:他们在干什么?2.师生交流小结:你们做的这些事情都与科学有关。3.有这样一群人,和我们一样,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你知道他们在研究什么吗?他们对什么感兴趣?出示图片,学生交流4.提问:科学家小时候和我们一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长大后的科学家他们又研究了什么?出示图片小结:他们长大以后依旧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进行观察、实验,是为了什么?找到问题的答案。我们将这些人叫做科学家。三、整理小结,提升认识(预设3分钟)1.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做一名小小科学家?(想)我们先来认识一位大科学家——伽利略,听听他的故事。26 2.播放视频:伽利略滚小球实验伽利略发现了什么秘密?把小球放在斜面上,小球会滚下去。3.大家想不想也来滚小球,看看还能发现什么秘密?(想)4.出示材料:塑料小球、斜面支架、有格子的毛巾、师介绍材料:生自由滚小球,说说发现。5.师: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像科学家一样,通过实验来验证。注意事项:固定支架位置,不能移动;确定小球滚落时的起点(支架斜面标1号、2号);记录小球滚落的终点。(标签纸贴1号、2号)6.学生实验7.交流讨论:哪个小组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学生代表展示)小球从更高的位置上滚下能滚得更远。8.如果我们将塑料球更换为铁球,都从1号位置出发,又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再来动手试一试。9.学生实验,交流讨论:小球越重,滚得越远。10.小结:小朋友们太厉害了,就像科学家一样,会观察、会实验、会记录并发现了滚小球的秘密,你们都是小小物理学家。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四、深入家园、拓展研究(预设4分钟)1.除了有物理学家,科学家还有很多不同种类,他们研究什么领域呢?出示图片谈话:这些科学家在研究什么?(动物)我们称他们为动物学家。那他们呢?(水稻,植物学家,火山,地质学家,星空,天文学家)2.那你还知道其他哪些领域的科学家?3.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些科学家,知道了不同领域科学家会研究不同的事物。还像科学家一样做实验,经历了观察、实验、记录并有所发现的过程。期待各位小小科学家长大,发现更多自然的奥秘。【教学后记】2.小小工程师【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知道工程师是设计、发明、制造产品的人。[科学思维]通过交流工程师的杰作,意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程师的发明制造。[探究实践]能够从实际问题入手,设计制作铅笔加长器,并对设计制作的产品不断改进,力争做得更好。[态度责任]26 [态度责任]能够从实际问题入手,设计制作的产品不断改进,力争做得更好【教学重点】知道工程师是怎样工作的,经历制作一件物品的过程【教学难点】认识工程师的工作与科学家的工作是有区别的,工程师重在设计、发明、制造【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教师演示材料:各类工程师作品磁性图贴(建筑类:楼房、桥梁、道路;机械类:机械臂、盾构机;交通类:车辆、船舶、飞机、宇宙飞船;家电类:电视、洗衣机、电饭煲、点读机;通迅类:手机、电话手表、卫星[学生]自制铅笔加长器:短的铅笔头、吸管、小木棒、一次性筷子、废旧纸张、剪刀、胶带、橡皮筋等。【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提出要求: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了解什么是工程师。一、引发关注、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老师给每一组准备了一些积木,你们能用积木搭出什么来呢?请小朋友们动手试一试吧。(视频)2.你们用积木搭了什么?你能来介绍一下吗?(图片)3.小朋友们可真棒,用简单的积木搭建了多种房屋等建筑。那我们生活中的这些房屋建筑是谁设计建造的呢?4.对,是工程师设计建造的。5.我们刚才搭积木就和工程师们造房子类似,除了像刚才的搭积木,其实我们平时做的很多事情都和工程师的工作类似。你能说说你还做过哪些类似的事情吗?谁来说一说?6.小朋友们可真是太厉害了,堆沙堡、折纸飞机、拼装模型、测试赛车等活动其实就是小小工程师做的事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小小工程师。二、探索研讨、引导发现(预设30分钟)1.工程师还会设计制造各种物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这些物品可都是工程师们设计制造出来的。2.大家知道我们教室里还哪些物品是工程师设计制造的吗?电风扇是的,那工程师为什么要来设计制造电风扇呢?电灯也是的,那工程师为什么要来设计制造电灯呢?还有吗?小朋友们说的都是工程师设计制造的物品。3.工程师设计制造的物品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像天上飞的飞机、地上跑的汽车、家里用的电脑,都是工程师设计、制造出来的,是他们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它们就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求。三、整理小结,提升认识(预设3分钟)1.工程师会用他们的科学智慧,设计制作各种物品来帮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困难。最近刚上一年级的小华同学发现教室前面的讲台上有许多像这样用过的短短的铅笔头。2.这支铅笔可真是太短了,是扔掉呢还是继续用呢?小朋友们还想继续用。3.可这铅笔也太短了,为什么不扔掉呢?扔掉的话也太浪费了。4.你们真是勤俭节约的好孩子。可这铅笔也太短了,如果要继续用的话,怎么用呀,大家能帮他想想办法吗?(视频)5.对,我们可以制作一个铅笔加长器。6.老师给每组小朋友准备了短的铅笔头、吸管、小木棒、废旧纸张、剪刀、胶带、橡皮筋等材料。你们能使用这些材料制作一个铅笔加长器吗?同学们可以小组讨论一下。26 7.你打算怎么做呢?为什么你要这样做?生1:这样可以让铅笔更长,铅笔就好用了。你准备怎么做呢?生2:套上塑料吸管,再用胶带固定,这样更结实。真是个不错的想法。生3:你还准备在他们的基础上,在外面再包上一层彩纸。为什么你要在外面包上彩纸呢?你设计时不仅考虑到了好用,还考虑到了这样更好看,真有想法。生4:你准备直接用彩纸卷在铅笔头外面,用胶带固定。为什么?这样容易做。同学们都很有想法。8.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夸夸单。待会请同学们自制铅笔加长器,做好后再和同伴的比一比,看看谁的铅笔加长器设计好,有什么优点,可以在夸夸单对应的位置打星。9.开始之前老师还有一个友情提醒,制作铅笔加长器时如果要用到剪刀,一定要注意安全!现在开始动手做一做吧。(视频)10.小朋友们的铅笔加长器已经完成了,谁来展示一下,这是他们两个制作的铅笔加长器。你来夸一夸自己或者是同桌做的铅笔加长器有什么优点。11.看来同学们自制的铅笔加长器各有优缺点。12.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几个买来的成品铅笔加长器,请你比一比自己做的铅笔加长器与买来的各有哪些优点?生:买来的铅笔加长器美观、结实、实用,但是自己做得环保、简单、省钱而且随时可以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出来。13.根据刚才的比较结果,你打算怎样改进自制的铅笔加长器呢?你准备让它变得更美观,你还想到了用超轻粘土装饰。看来小小工程师们制作的产品还能不断更新,变得越来越好呢!课后就请同学们继续改进你们的产品吧。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四、深入家园、拓展研究(预设4分钟)1.同学们,你知道工程师们还会做什么呢?哦,这个类型的工程师会设计制造各种飞行器,比如飞机、宇宙飞船等等,这些飞行器可以让我们探索更多的地方,我们把他们称为航空航天工程师。有的工程师会设计建造各种建筑物比如房子、桥梁和隧道等的,这些建筑物可以让我们有一个安全的住所,还可以让我们在里面学习、工作、娱乐等等,我们把他们称为土木工程师。2.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一下,工程师都从事哪些工作。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他们与科学家的工作有什么不一样。3.你知道哪些是科学家的工作?哪些是工程师的工作吗?谁想来挑战一下自己?4.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工程师会通过设计制造各种物品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5.你长大后,想成为一名工程师吗?你想成为一名从事什么工作的工程师?希望同学们可以朝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可以做到。6.老师要给我们的小小工程师们布置一个任务,铅笔的这头尖尖的,容易断还容易弄脏文具袋,课后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铅笔帽,小小工程师们,你们有信心做到吗。【教学后记】3.上好科学课【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知道科学课与语文课、数学课的不同之处。[科学思维]通过比较水的多少的活动,认识到科学课上要遵守规则。[探究实践]26 能利用身边的材料和简单工具比较两杯水的多少,参与制订上好科学课的规则,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则。[态度责任]通过经历具体的操作活动,意识到制订与遵守科学课规则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制订科学课的规则并在活动中遵守规则。【教学难点】在活动中有规则意识并主动遵守。【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高瓶子、矮瓶子、一次性杯子、塑料量杯、量筒、抹布、有颜色的水、贴纸、科学课公约表。【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提出要求: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上好科学课。一、引发关注、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1.导入:小朋友们,我想考考你们,你知道你正在上的是什么课?2.谈话:真聪明,我们正在上一节科学课。前两节科学课上,你做了哪些事情?(教师板书:科学课)3.学生回忆、说一说前两节科学课所学内容。4.看来你们已经对科学课有很多了解了,那今天我们就来继续“上好科学课”。(板书课题:上好科学课)5.交流:请你说一说,科学课与语文课、数学课有什么不同?6.追问:科学教室与平时上课的普通教室有什么不同?(1)桌子。(大桌子可以做什么?)(2)科学器材。(3)科学家的照片。(4)实验室守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5)水池。7.请你看看这几幅图说一说,科学课与语文课、数学课还有什么不同呢?8.小结:没错,在科学课上,我们不仅要动手实验、观察、种植、制作,还要通过这些方法,动脑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设计意图]比较科学课与语文课、数学课的不同,科学课需要动手又动脑。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突出科学课的独特性:科学课需要动手又动脑。二、探索研讨、引导发现(预设30分钟)1.大家看,这个班的同学也在上科学课,这些小朋友的行为对不对?如果你觉得他做得对,你就在他旁边贴一个笑脸贴纸,如果你觉得他做得不对,你就送他一个哭脸贴纸,并说说你的想法。2.学生分组讨论图片中小朋友们的行为,快速在记录单1上贴好贴纸,汇报并说明自己的理由。3.大家找到了很多做得对的小朋友,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在科学课上,如果都是这些做得不对的小朋友,我们的课堂会变成什么样子?4.我们的课堂会变得很可怕,看来想要上好科学课,遵守规则很重要,那你们说说科学课上我们应当遵守哪些规则呢?5.不如我们一起来制订科学课公约,请你们小组讨论,把你觉得上科学课时最重要的三条规则贴在公约上。6.学生在记录单2上贴上规则,或用水彩笔自己画一画、写一些,贴在黑板上说一说。7.教师总结并分类制订的规则,做好记录。(1)听课时(不说话、专心听、多思考)26 (2)实验前(方法清、分工明)(3)实验中(低声语、细观察、巧合作、勤记录)(4)实验后(理器材、擦桌面、听汇报)(5)下课后(送器材、清桌面、摆桌凳)8.教师可以编一些口令,带领学生一起读一读。例如:听讲观察静悄悄,实验讨论声音小,发言汇报全听到。9.我们都制订好科学课公约了,下面就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检验一下每组同学遵守公约的情况怎么样吧。[设计意图]通过辨析科学课上的表现谁对谁错,知道科学课上需要有规则,并亲自制订班级科学课规则。要上好科学课,首先必须制订科学课规则,避免科学课的杂乱无章。制定课堂规则的环节,分类讨论,制定规则,会让制定的规则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在日后的科学课学习中也更具有可操作性。三、整理小结,提升认识(预设3分钟)1.猜一猜(提出假设):今天我带来了两杯水,胖杯子我们叫它1号杯,瘦杯子我们叫它2号杯,你觉得哪一杯的水多?为什么?2.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测以及理由。3.想一想(设计方案):刚刚只是大家的猜测,接下来,我们要进行科学的验证。想一想,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比较出两瓶水的多少?你需要什么材料?3.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内交流,教师拍摄一些学生讨论视频。4.班级中汇报,教师相应点播。(1)找个和1号杯一样的瓶子,把2号杯的水倒进去,再和1号杯比较。(2)找个和2号杯一样的瓶子,把1号杯的水倒进去,再和2号杯比较。(3)找个有刻度的杯子(量筒或量杯),先倒入1号杯的水,在纸上记下有多少格水,然后把水倒回1号杯;再倒入2号杯的水,和刚才的记录的格数做比较。5.做一做(搜集证据):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方法。在做实验之前,老师想提醒大家要小组合作,选择合适的方法,比较出水的多少。你们能做到吗?6.实验要求:①选择的工具必须得用上。②如果工具被其他小朋友拿完了,那就换其他方法。7.学生领取材料,进行活动,教师拍摄一些学生实验视频。8.说一说(交流汇报):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来跟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的验证过程和结果呢?9.各小组汇报,教师引导学生适当点评并收拾实验材料。10.刚才小朋友们做实验时都很开心,我也为大家记录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11.(教师播放拍摄的做实验视频合集)你觉得他们在做实验时有哪些行为是好的、遵守规则的,请你给他们点赞,还有哪些行为是不符合规则、需要提醒他们一下的?12.学生观看视频,说一说视频中同学们的表现是否遵守了制订的科学课公约,在做得好的小组科学课公约上贴上点赞贴纸。[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意识到遵守规则很重要,可以提高实验效率和学习水平。做比较水的多少的实验,在实践中检验规则的遵守情况。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四、深入家园、拓展研究(预设4分钟)【教学后记】26 《走进科学》单元小结【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知道科学家与工程师的不同之处。[科学思维]通过滚小球活动,认识到同一地点出发,小球越重滚得越远;同一小球,出发点越高滚得越远。[探究实践]能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好看又实用的铅笔加长器。[态度责任]通过小组活动,意识到制订与遵守科学课规则的重要性。通过星级评价,反思自己的行为。【教学重点】科学家与工程师的不同之处以及了解他们做的其他方面的工作。【教学难点】在活动中有规则意识并主动遵守。【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实验单、笔、科学课公约表。【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提出要求: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进行《走进科学》单元小结。一、引发关注、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1.导入:同学们,经过前面的学习老师相信大家对我们科学课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今天一起进入“单元小结”闯关活动。二、探索研讨、引导发现(预设30分钟)1.猜谜语:还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会根据人们的需要设计制作一些物品,来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你们知道是谁吗?(生:工程师)2.谈话:那你还知道有哪些方面的工程师?3.你们的知识面真广!那你能说说科学家和工程师有什么不同吗?(小组讨论)4.(生:)三、整理小结,提升认识(预设3分钟)1.你们真厉害,一下子能说出这两种职业的这么多区别!接下来老师要加大难度啦。请你将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做的事情,用直线连一连,比一比哪一组连得又快又好。(加入练习纸)生动手连,小组交流分享,在班内请同学希沃连线交流汇报。2.小结:同学们真是小马达呀,不仅速度快,准确率也很高。同时老师要表扬,个别小组在小组交流时做到了轻声细语,而且还能有序表达自己的观点。那同学们,你们在科学课上有做过科学家或者工程师的时候吗?(生:滚小球生:制作铅笔加长器)3.对于滚小球,你们已经非常熟悉了。老师现在想让小球滚得很远,你有办法吗?(看情况小组讨论)(生:同一地点出发,小球越重滚得越远;同一小球,出发点越高滚得越远。)4.刚刚还有同学说,他们做过铅笔加长器。你有办法帮徐老师做一个好看又实用的铅笔加长器吗?能把你的窍门分享给大家吗?(看情况小组讨论)26 (生:)5.总结: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设计意图]比较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不同,科学家对事物保持好奇心,观察想象,必要时会动手实验找到答案。工程师是明确问题、设计制作,实施方案后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改进完善,最终得到人们需要的产品。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四、深入家园、拓展研究(预设4分钟)1.同学们,你觉得刚刚的科学课上,你们表现得怎么样?你还记得我们的科学课公约吗?(生:)2.真棒!你们的记性真好!那针对上课的音量控制,你们觉得应该是怎么样的呢?请你连一连。(完成任务单)3.小组交流结果,请学生希沃展示。[设计意图]比较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不同,科学家对事物保持好奇心,观察想象,必要时会动手实验找到答案。工程师是明确问题、设计制作,实施方案后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改进完善,最终得到人们需要的产品。【教学后记】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4.认识感官【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知道感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科学思维]通过回忆、交流、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与比较一些植物,认识到植物是各种各样的。[探究实践]在感官观察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态度责任]学生了解感官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动物也有感官。【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不同感官观察事物,并用自己的语言与同学交流事物的不同特征。【教学难点】能用感官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并进行描述交流。【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26 [学生]布袋、塑料球、玻璃球、闻味盒(洋葱、葡萄、柠檬、香蕉)、各种声音片段、盲文纸、1元5元人民币等。【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提出要求: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探索我们知道的植物一、引发关注、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1、情境导入:谈话:今天我们的科学课堂上来了好多客人!老师这还有一位神秘的客人。你们看他是谁?瞧!它就是巧虎。它来邀请你们闯关探秘,要求是(1)课上我们要做很多活动,要听清老师的要求再进行活动,活动时做到不争也不抢。(2)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发言时要安静地聆听,自己发言时声音要洪亮。小朋友们你们能做到吗?那我们就开始探险咯二、探索研讨、引导发现(预设30分钟)第一关:秘密盲袋1.不透明的布袋里装着什么东西呢?不能打开的前提下,有哪些方法来帮助巧虎确定里面的东西?2.学生汇报自己尝试的方法(摇一摇、摸一摸、捏一捏、颠一颠等),追问分别能获得哪些信息呢?(耳—听声音、鼻—闻气味、手—皮肤—摸形状)3.同学们的意见不一样,那盲袋里的小球材质、颜色到底是怎样的呢?打开来看一看并把它画在记录纸上。4.学生汇报后总结:眼睛帮助我们确定了盲袋里的物品,它能看到颜色、形状、材质、是否透明、位置、运动等,获得信息最多。5.揭示概念:眼、耳、鼻、舌、手这些身体部位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它们就是我们的感觉器官,简称感官。第二关:神奇旅行1.谈话:神奇的小球开展了怎样的旅程呢,仔细听,有哪些声音?2.你是怎么知道的?3.认识耳朵的功能:在刚才的活动中,是我们的哪个器官帮助我们呢?耳朵有什么作用呀?4.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能听到哪些声音?第三关:新的体验1.谈话:小球继续旅行,噫?它遇到了一本特别的书,里面没有字。是什么呢?2.揭示任务:原来是一本盲文,戴上眼罩,我们来摸一摸桌面、脸蛋、盲文纸。说一说,你的感受。3.在刚才的活动中,是我们的哪个器官帮助我们呢?皮肤有什么作用呀?4.认识皮肤的功能:在我们的手、脚、全身的各个部位上都覆盖着一个共同的部分,那就是我们的皮肤,皮肤分布在我们的全身,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能感受冷、热、痛、痒等三、整理小结,提升认识(预设3分钟)生活中哪里还见过盲文。(做生活的有心人,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认识数字盲文,尝试摸一摸,区分1元、5元人民币第四关:惊喜连连谈话:小朋友们太厉害了,你们帮了巧虎的大忙,巧虎高兴极了,来到了超市,选购了一些食物。提问:瞧,它为同学们准备的美食就藏在盒子里,有谁能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知道里面装的什么食物?提问:气味应该怎么闻呢?介绍正确的闻法。演示:科学课应该这样闻:我们的鼻子要离要闻的物体大概一个拳头的距离,然后用另一只手往鼻子方向扇。这样,扇过来的风便可以把要闻的物体的气味送到我们的鼻腔里。学生示范闻,全班一起做闻的动作你猜测是什么食物呢?为什么是这种食物?并完成实验记录单。26 提问:刚才用什么办法猜出盒子里的食物呢?提问: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发现了我们的鼻子有什么作用呀?你还闻到过哪些气味?第五关:品尝美食怎样才能验证你们的猜测是不是正确呢?打开盒子看看着这些美味的食物,有人开始偷偷地咽口水了,想尝尝吗?提出要求老师有几个要求:a.每个盒子里都有四份食物,每人只能尝一份;b.吃的时候小心点,别让牙签扎到嘴巴;c.仔细品尝这些食物的味道,吃完以后和小组的伙伴分享;d.吃完以后,把牙签放进盒子里,盒子放进材料篮。交流尝的结果,在同学汇报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倾听。这次,又是哪个器官在帮我们的忙啊?(舌头)在生活中,我们舌头除了可以尝酸、甜、咸,还可以尝哪些味道?(苦)安全教育:刚才在老师的允许下咱们借助鼻子闻出了美食的气味,借助舌头尝出了美食的味道,科学课上,如果没有经过老师的允许,能不能随意地闻和尝呢?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四、深入家园、拓展研究(预设4分钟)1.看着聪明的我们一次一次地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巧虎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像今天这样有目的地运用感官获取信息就是观察。2.动物的感觉器官又有怎样的本领呢,视频播放:狗、老鹰等敏锐的感官。【教学后记】5.借助工具观察【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通过感官直接观察和借助简单工具观察的对比,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知道各种各样的观察工具延伸了人的感官功能。[科学思维]能描述用感官观察和借助工具观察所发现的不同细节。[探究实践]能使用简单的工具,观察物体的形态特征;知道放大镜、显微镜、听诊器的使用方法。[态度责任]乐于对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进行探究与分享。【教学重点】知道借助工具观察比用感官直接观察观察得更清楚。【教学难点】会正确使用放大镜、显微镜、听诊器等工具。【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放大镜、简易显微镜、听诊器、活动手册。[学生]放大镜、听诊器。26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提出要求: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学习如何借用工具观察。一、引发关注、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1.创设情境:娃娃健康中心。2.提问:你想给自己的身体做哪些检查?3.学生自由说想法。4.过渡:今天我们要进行两个项目的检查:指甲检查,心跳检查。二、探索研讨、引导发现(预设30分钟)龙娃体检项目一:指甲检查1.引导学生观察指甲。2.学生交流发现。3.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指甲。4.学生交流使用放大镜观察与直接使用感官观察的不同。5.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持显微镜观察指甲。6.学生填写体检单。7.学生交流使用显微镜观察与前两种观察的不同。8.小结:放大镜和显微镜放大了细节,可以帮助我们用眼睛更好地观察物体。三、整理小结,提升认识(预设3分钟)娃娃体检项目二:心跳检查1.指导学生互相听心跳。2.示范听诊器的使用方法。3.学生用听诊器听同桌心跳。4.指导学生填写体检单。5.交流直接用耳朵和用听诊器听到的心跳声有何不同。6.小结:听诊器的使用使耳朵的观察功能变得更强大了。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四、深入家园、拓展研究(预设4分钟)1.过渡:医生会借助工具来检查身体,不仅仅是医生,在生活中的其他地方,人们会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观察,这些工具和人的哪个感官有联系?2.学生介绍工具的功能,说一说联系。3.总结:今天的课我们学习了使用工具帮助感官观察,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观察工具,观察工具大幅提升了人们的观察本领。【教学后记】6.感官总动员【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知道动用各种感官认识生活中的常见事物。[科学思维]26 观察具体事物的基本特征,通过口述、文字等方式描述事物的外在特征。[探究实践]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并描述事物的外部特征,并对这些特征和现象进行简单的比较,具有初步地收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意识。[态度责任]在好奇心驱使下,对观察常见现象表现出兴趣,能如实记录观察到的信息,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乐于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重点】知道全面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教学难点】能动用各种感官观察并描述事物的特点。【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闻香盒3个,苹果片、萝卜片、洋葱片适量。[学生]每组闻香盒3个(1-3号贴好标签)、3个眼罩、3个鼻夹、蜡烛1支、学习记录单。【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提出要求: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学习感官总动员。一、引发关注、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1.T:上课前老师想跟大家玩一个小游戏,(出示身体图片)还缺少哪些身体器官?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耳朵是用来干什么的?眼睛呢?鼻子呢?舌头呢?(不能随便地闻和尝)(正确闻的方法)皮肤呢?2.这些都属于我们上节课认识的感觉器官。这些感官兄弟组合在一起,让我们感受到身边很多美好的事物。这节课,我们就挑战一下各自的感官,看看谁的最敏锐!(板书:感官总动员)[设计意图]游戏导入,能够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进入课堂氛围。让他们体会综合利用感官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和判断。二、探索研讨、引导发现(预设30分钟)1.活动一:品尝食物2.T: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中医吗?S:知道/不知道3.T:中医博大精深,中药材更是种类繁多,身边的很多食材都可以作为中药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种最常见的中药材:苹果、洋葱、萝卜,分别放在1、2、3号盲盒中,你有什么方法可以在不拆开盲盒的前提下判断出哪个是苹果片、哪个是洋葱片、哪个是萝卜片?4.S:闻一闻,它们的气味不一样5.T:是的,可是对于我们不知道的物体能不能随便闻?S:不能。T:为什么呢?S:(会中毒等等)6.T:非常好,因为这些物体有可能有毒,所以未知的食物不要轻易闻或尝哦。但是老师要告诉你们这三种食物是无毒的,可以闻。接下来就请大家闻一闻,组内小声说一说自己的发现。7.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注意闻的方法)8.6.分享自己的发现。(说出自己判断的依据)9.7.T:通过用鼻子闻气味,小朋友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一起来揭晓吧!(这里强调不能尝)10.8.T:除了气味不一样,他们还有哪些不同呢?11.9.S:我看到它们的颜色不一样,苹果是黄色的,萝卜是白色的,洋葱是紫色的。12.你用眼睛看到颜色不一样。13.10.T:你观察得可真仔细,我们通过看和闻知道了它们之间的不同,谁来猜一猜,还能有什么不同?14.11.S:我喜欢吃苹果,苹果甜甜的。追问:这是你用什么感官感受到甜甜的味道呢?15.S:舌头。T:非常好,请你完整地说一说:我用什么发现什么16.S:我用舌头品尝发现苹果是甜的。17.T:说得非常好,其他小朋友要来试一试吗?26 18.S:我猜19.T:苹果、洋葱、萝卜是不是像大家说那样甜甜的,辣辣的呢,那我们怎么证实呢?20.S:尝一尝21.T:是的,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材料都是安全的,一般情况下,在实验室中我们不能用嘴巴尝的方法辨别实验材料,包括实验材料中的食物,也不能随便用鼻子闻不认识的东西。因为小朋友们刚才在看和闻的过程中表现得非常棒,而且现在大家知道了尝的方法,所以老师想给大家提高点难度,小朋友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呢?22.S:有23.(大屏幕出示实验要求)T:那就请小朋友们一起听实验要求,听得最认真的小组可以优先得到实验材料。24.实验要求:1.小组分工合作:组长给三位组员戴好眼罩和鼻夹并检查。25.2.第一次品尝:组长分别给三位成员分发桌面的食材,组员尝一尝,记住它的味道,不能告诉别人。26.3.第二次品尝:组员摘下鼻夹,组长再次分发桌面的食材。(有些刺激性的食物只需舔一舔即可)27.4.小组讨论交流:品尝结束后,组员摘下眼罩,组内小声讨论说一说两次品尝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猜一猜自己品尝的食物并记录。28.16.T:听懂要求的请举手。29.17.T:既然大家都听懂了,老师就要考考大家了。请一个组长来说说。几个人尝?3个。30.尝几次?2次。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31.S:第一次戴眼罩和鼻夹,第二次只戴眼罩。32.18.T:老师还要强调一点,听老师的指令,按步骤来,每次品尝完要将自己的感受放在心里,两次品尝完之后组内小声讨论,猜一猜,你两次分别吃的是什么,并在记录单上打√,看谁说得最清楚、最仔细,组长不能揭晓答案哦。33.19.学生分步骤实验。适时表扬,指导学生实验时注意安静、有序。注意要等学生戴上眼罩再分发食材。34.20.T:哪位小朋友愿意来分享你的实验发现?35.S:第一次尝的洋葱不辣,第二次舔一舔就很辣。36.S:第一次尝不出来味道,第二次尝的味道很甜。37.T: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呢?S:因为捏住鼻子就闻不到气味了。38.第一次品尝只有哪个器官在工作?舌头。第二次品尝哪些器官一起工作?眼睛、鼻子、舌39.T:你真是一位善于发现的孩子。是的,我们在品尝的时候,通常是眼睛、舌头和鼻子是一起工作的。那刚刚的活动我们运用了哪些感官呢?S:眼睛、鼻子、舌头(也可请同学上来连线)40.总结:我们在品尝食物味道的时候,通常是舌头和鼻子一起工作的。[设计意图]品尝中药的过程是学生熟练利用感官进行观察和判断的过程,让学生发现在辨别一种东西时,有时需要两种感觉器官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感官才能获得更多、更准确的信息是活动的重点,要引导学生充分的感知、充分的表达,同时引导学生熟练使用科学的语言。41.活动二:了解中医42.T:小朋友们,除了苹果、洋葱、萝卜这些中药外,你还喝过其他中药吗?S:喝过43.T:中药苦吗?那你今天有没有学到什么好方法让中药喝起来不那么苦呢?44.S:可以捏住鼻子喝,就感觉不到苦了。T:看来你已经可以学以致用了呢!45.过渡:良药苦口利于病,中医在国内甚至全球都享有高度的认可和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你知道中医有哪些治疗方法吗?46.T:让我们通过一个视频了解中医的治疗方法吧。《望闻问切》47.T:通过视频我们知道中医有四种诊治方法:望闻问切,它们分别用到了哪些感官呢?48.S:眼睛、鼻子、听、手(皮肤)(可以通过连线加深学生对中医治疗手段的了解)[设计意图]26 利用视频资料使学生了解中医运用多种器官诊断疾病,让学生了解中医的治疗方法以及中医的社会地位,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进中医文化传承,根植文化自信。49.活动三:观察蜡烛50.T:中医除了以上的四种诊治方法,还需要借助其他材料进行辅助治疗,蜡烛在中医传统疗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小朋友们,你们观察过蜡烛吗?51.S:观察过/没有52.T: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蜡烛,你发现它有什么特点?53.(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粗细…说有什么特点?)54.T:描述蜡烛特点时,我们可以这样来表达:我用眼睛发现什么?那么除了用眼睛观察蜡烛,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感官来观察呢?对了!(鼻子、手)描述蜡烛特点时,我们还可以这样来表达:我用手发现什么?我用鼻子发现什么?可以将你们的发现用文字或者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55.学生小组观察,汇报交流。(学生汇报:用什么方法有什么感觉。)56.小结:要全面认识掌握事物的外部特征,往往需要动员多种感觉器官。[设计意图]蜡烛,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之一,但观察蜡烛,对于学生来说,很多时候却是陌生的,让学生调动身体各种感觉器官,亲身体验动用多种感觉器官可以认识事物更多的特点。同时初步养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的好习惯。渗透科学研究中应有的“记录”这一程序。三、整理小结,提升认识(预设3分钟)1.T:今天大家的表现特别棒,邓老师要奖励大家一个大西瓜,西瓜也是一种中药,夏天可以清热解暑,那你们喜欢吃西瓜吗?S:喜欢2.T:但是老师不知道怎么挑西瓜,可烦恼呢。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或经验啊,来教教老师。3.学生说一说。鼓励学生说出更多的方法。(看花纹、瓜蔓,摸手感要光滑。听声音,垫重量)4.T:看样子,就挑西瓜这件小事,我们都要看一看、要听一听,要摸一摸,要用到很多的感觉器官。5.(两个西瓜)请小能人帮老师挑一挑。6.学生挑西瓜,说说自己用的方法。7.T: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希望你们回家之后也将你们的发现讲给爸爸妈妈听。[设计意图]挑西瓜,孩子们多多少少都经历过,但怎么挑却是个问题,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挑一挑,这样他们对于感官的综合运用会有更多的印象,达到学以致用。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四、深入家园、拓展研究(预设4分钟)T:生活中很多事情和中医、挑西瓜一样,需要动用多种感官才能全面地认识,老师希望小朋友们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更好地利用我们的感官,同时也要保护我们的感官,不要轻易闻和尝哦。[设计意图]课后让学生继续在生活中寻找感官的应用,体现科学应用并服务于生活,同时将安全教育贯穿整节课。【教学后记】《用感官观察》单元小结【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26 知道可以利用感官和观察工具进行观察事物。[科学思维]通过从未见过的果子,让学生思考观察的方法,并思考都是可行的吗。[探究实践]能通过水果实物说出观察的方法以及观察工具的认识和作用。[态度责任]通过活动,强化学生科学规范实验,注意安全实验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感官名称和观察工具的认识和作用。【教学难点】对于野外观察野果子的规范性,产生实验安全意识。【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实验单、笔、苹果。【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提出要求: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进行《用感官观察》单元小结一、引发关注、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1.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水果,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出示黑袋子。那你怎么知道呢?猜的!真的像你猜的这样吗?你有什么方法验证吗?看一看,摸一摸---你真厉害,那请这两位同学来验证一下吧!二、探索研讨、引导发现(预设30分钟)1.提问:同学们你们猜对了吗?原来它是可食用的苹果!但是今天老师带来的苹果,它可不是普通市场上的苹果,它是老师在科研基地采摘的一种叫p1322的一种新型苹果,你能不能用一些方法去观察一下它,说一说它跟普通苹果有什么不同呢?---今天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这种果子,并且都是干净卫生的。接下来请小组观察,说一说你观察到了什么?3.分享:分享方法,说一说观察到了什么?比如:摸到了表面滑滑的,尝到了什么味道等等。看来,大家观察的很仔细,发现了新型苹果P1322的很多特点。4.提问:要想仔细观察p1322新型苹果,你有什么办法吗?---你真棒!很快就想到之前学过的“借助观察工具”的办法。5.提问:除了显微镜、放大镜,你还能在这些工具里面找到其他的观察工具吗?6.连一连:你观察的真仔细,观察工具在我们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谁来试着说一说呢?看来观察工具确实扩展来我们的感官的一些功能,你能试着连一连这些观察工具的功能吗?小组内挑战一下吧。---大家都同意吗?看来你对观察工具的作用已经充分了解了。[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对感官名称和感官的作用认识以及观察工具的认识及其作用,并且引导学生区分观察工具和测量工具。三、整理小结,提升认识(预设3分钟)1.提问:通过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很多观察方法,今天老师带来的p1322新型苹果是一种安全可食用的,如果我们在野外遇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果子,你会用什么方法观察?【学生答】---你会借助感官、你还会借助工具。2.仔细想想,这些方法都可行吗?都安全吗?太棒了!你很有安全意识。千万不能尝还不能闻,甚至还需要佩戴口罩保证安全,你真会思考。你想的真周到,摸的时候还需要佩戴手套!3.总结:所以在野外,要更规范更科学的观察。未知的东西千万不能随便闻和尝!!!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四、深入家园、拓展研究(预设4分钟)26 今天,同学们掌握了很多观察方法以及如何正确的观察,课后,同学们将学过的观察方法运用到生活当中吧!【教学后记】第三单元用大脑思考7.事实与猜想【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说出自己观察到的事实,表达自己的猜想。[科学思维]初步分清观点与事实。[探究实践]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都观察到事实做出有依据地猜想。[态度责任]愿意倾听别人的观点,乐于分享和表达自己观察到的事实与猜想【教学重点】根据信息获得的方法,区分事实与猜想。【教学难点】根据生活经验,有依据地进行猜想。【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阅读材料。【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提出要求: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学习事实与猜想。一、引发关注、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有一位小男孩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很喜欢观察周围的世界。让我们跟随他的脚步,看看他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1、清晨他在小区里看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追问:小男孩看到了什么呀?生:蚂蚁排着队去觅食(游玩、搬家、做游戏)2、你是用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个信息的呢?生:眼睛看(适度追问:眼睛看到他们在排队,那看到它们找食物呢?用什么方法?)师:你同意他说的吗?/同意他说法的举手(生举手),你观察到的是什么呢?/谁还想说一说?请你来说说看?3、看来大家都观察到蚂蚁排队这个现象了,我们把大家都能观察到的这个现象叫做“事实”,观察的方法有很多,除了用眼睛看,还能用什么方法呢?(耳朵听、鼻子闻、石头尝、皮肤摸)用这些方法观察到的信息都是事实。4、那大家说的觅食、搬家、做游戏等,你们能用观察的方法得到吗?生:不能师:那这几个信息是用什么方法得到的呢?生:猜的/想的、推理26 概念:我们在观察之后,猜一猜、想一想得到的信息,就叫做猜想。刚才我们观察到蚂蚁排队是事实,蚂蚁要搬家、觅食等就属于猜想。二、探索研讨、引导发现(预设30分钟)1、谈话:小男孩继续前进,参观了一个农场,在那,他还观察到这些事实,你能做出什么样的猜想呢?(同时出几幅图)把你的猜想轻声地说给周围小朋友听。(1)小鸡打瞌睡(视频)(2)青菜叶子有洞(图片)(3)灯泡有一个不亮(图片)2、学生观察图片,提出自己的猜想3、观察小鸡仔,提出的猜想又是什么呢?4、小男孩对小鸡仔打蔫儿的事情又请教了禽类医生,他们专门给鸡、鸭、鹅等禽类看病,医生说可能原因有很多(鸡瘟、肠胃炎、温度不适、通风不畅、饮水不足、饲料质量不行)5、为什么禽类医生可以说出这么多的猜想,而我们这么多小朋友在一起交流也没能说出这么多猜想呢?生:他们是专家(有经验)师:是的,医生关于小鸡仔的经验很丰富,他们根据已有的经验提出了这些猜想。[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三个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等方式说出自己的猜想,对观察到的事实做出猜想。三、整理小结,提升认识(预设3分钟)过渡:小男孩想起,在来的路上还遇到一些有趣的现象,你能不能和小男孩一起,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猜想呢?1、观察图片,(地面湿了)会作出什么猜想?你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猜想呢?(下雨、洒水车、洗车、水产品运送)2、听到声音(狗叫)你会作出什么猜想?你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猜想呢?(饿了、陌生人靠近、撒尿)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四、深入家园、拓展研究(预设4分钟)1、回到家,小男孩打开电视,里面播放了恐龙的纪录片,说恐龙已经灭绝好久了,这时,他想,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呢?你能帮助他一些猜想吗?2、你可以上来表演一下吗?3、除此以外,科学家提出了这样的猜想。4、小男孩看到自己的书上有这样的一幅图片,请你说说看,这里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这位小男孩对周围的世界一直充满好奇,坚持研究,长大以后,他写了一本很有名的书《昆虫记》,你知道这位小男孩是谁吗?(法布尔)我们也可以像他那样,从小就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心,长大以后我们也可以称为法布尔那样的科学家。[设计意图]以小朋友喜欢的昆虫记贯穿设计全课,暗含小朋友也可以像科学家那样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持续进行观察和研究,渗透科学本质。【教学后记】8.从猜想到验证【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能举例说明想知道猜想对不对,最好的方法是验证。26 [科学思维]从观察实验的结果和其他证据出发,就因果关系对猜想进行判断。[探究实践]经历多个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能用证据验证自己的猜想。[态度责任]借助判断盒子里小球数量的活动,初步具备证据意识,在意见不一致时,多试试,多交流。【教学重点】指导用证据验证猜想是否正确。【教学难点】判断盒子里小球的数量。【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直尺。[学生]牛顿摆每组一个,记录单每人一张,暗箱每组一个。【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提出要求: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探索从猜想到验证。一、引发关注、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一个小客人,看,大家认识吗?柯南邀请大家去萌探乐园闯关,大家有没有信心?二、探索研讨、引导发现(预设30分钟)1.(出示图片)两条紫色的线都是直线吗?学生回答:直/弯2.这些都是我们的猜想(板书),要想知道猜想对不对,有什么好办法?学生回答:3.小结:先作出猜想,再想办法验证。借助工具观察,验证两条线都是直线。(奖励贴纸)三、整理小结,提升认识(预设3分钟)1.所有的猜想都能用这样的方法来验证码?现在我们来到第三关,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狼追兔子,兔子跑进了哪里?然后从哪里出来的?(课件出示图片)奇怪了,明明兔子是从一个洞口跑进去的,怎么从两个洞口出来呢?你们能猜猜这个山洞里可能是什么样?3.如果老师给你们这张兔子逃跑的图片,你们能在上面画出兔子逃跑的路线吗?学生分组交流绘画兔子的逃跑路线。学生展示交流,说出画路线的理由。4.兔子是怎么逃跑出来的,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山洞里面什么样我们直接能看到吗?那怎么办?我们能把这个山洞打开吗?(不能,这是兔子的家;也不方便打开,不能破坏兔子的家)。5.小结:对一些难以观察到的事物,如物体的内部情况,需要我们仔仔细细观察,搜集信息,再根据信息进行猜想。借助其他的证据来验证。1.出示盒子:这是一个打不开的盒子,盒子里有可以滚动的小球,你能判断盒子有几个小球吗?2.你是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的?(暗盒不能打开;想一想怎样让小球在盒子里滚动起来?动作快好还是慢好?用什么来感觉?做这个实验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出示记录单,讲解记录方法。)3.和同学说说你的判断。师生共同统计每种猜想的人数。4.你们判断的不一样,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试试小组内能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小组再讨论、再试试、再交流,猜想暗盒里小球的数量。5.小结:如果大家的意见不一致,没有关系,科学家研究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当我们运用的方法越多时,我们收集到的有用信息就会越多,就有更多的证据来验证猜想。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26 四、深入家园、拓展研究(预设4分钟)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像柯南侦探那样经历了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获得了观察、实验、寻找其他证据三枚奖章。柯南送给大家一个扭蛋,蛋里面有东西吗?是什么?请你用今天获得的贴纸上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学后记】9.探究秋叶的秘密【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通过观察,能说出常绿植物叶子与落叶植物叶子的不同以及一些落叶树的叶子会变黄。[科学思维]通过猜想和验证,知道银杏树叶是从弧形的地方开始慢慢变黄的。[探究实践]过探究银杏树叶是怎样慢慢变黄的,巩固用证据验证假设的学习成果。[态度责任]养成善于观察大自然的习惯,并对家乡的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学重点】组织探究银杏树叶是怎样慢慢变黄的。【教学难点】比较常绿植物叶片与落叶植物叶片的不同。【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视频材料、绿色银杏叶、正在变黄的银杏叶、完全变黄的银杏叶[学生]托盘、银杏树叶标本【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提出要求: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探索探究秋叶的秘密。一、引发关注、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1.回忆导入,描述秋天:小朋友们,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2.叙述变化,指向变色:同学们眼中的秋天真美。在秋天,许多树叶都会发生变化?能不能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它们都有哪些变化呢?怎么有的树叶变色了,有的没有呢?看来秋叶的秘密有很多,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究。(板书:探究秋叶的秘密)3.联系生活,具体举例:我们身边有哪些树的树叶变色了?4.制造反差,再次举例:有哪些树的叶子不会变色、掉落呢?5.小结概念:科学上,把在秋天叶子变色、掉落的植物叫做落叶植物;把不变色的植物叫做常绿植物。[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的认识以感性认识为主,因此通过描述秋天的景象,一步一步深入到本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在生活中的体验。通过描述树叶在秋季变黄的情景,指引学生关注树叶变黄的客观事实,聚焦研究对象,为下一步的猜想做好铺垫。二、探索研讨、引导发现(预设30分钟)1.承前启后,提出问题: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的叶子有什么不同之处?试着猜一猜。2.展示树叶,引导方法: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种树叶,你见过吗?它们分别是杨树树叶和冬青卫矛树叶。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来比一比有什么不同之处?26 3.提出工具,学习进阶:除了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这种感官观察的方法,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工具——滴管,我们先来学一学它的科学的使用方法。你可以在叶子上滴几滴水再观察。4.小结:看来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的叶子有许多不同,这些不同,是叶子在秋天是否会变黄、掉落的重要原因。[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有观察植物的兴趣,但是在具体的描述方面还有待提高,所以这部分重视学生描述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观察过程中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思维,指引学生进一步聚焦研究对象,为银杏树叶变黄的猜想做好铺垫。三、整理小结,提升认识(预设3分钟)1.深入提问,引发思考:银杏是一种在秋天会变色、掉落的落叶树。银杏叶在秋天是怎么慢慢变黄的呢?哪里先开始变黄呢?2.发散思维,验证猜想:到底谁的猜想是对的呢?你有什么证据能够验证你的猜想呢?(我们可以去观察树上的银杏叶,看看它是怎么变化的。还可以捡起地上的银杏叶观察。)板书:直接观察树上的叶子收集落叶来观察3.展示图片,举证验证:老师给大家准备了银杏树叶的各种图片,请你们按照银杏树叶变黄的顺序1-4来排序。各小组展示实验记录单并进行交流。4.小结:银杏叶从边缘开始变黄。[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地猜测并给出验证方法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会寻找证据,并知道作出猜想后要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通过排序,让学生进一步感知银杏叶变黄的动态的过程,加深印象并让班级恢复安静的状态,学生能在思考中总结。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四、深入家园、拓展研究(预设4分钟)1.延伸拓展:今天,我们观察比较了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的叶子,还发现了银杏树叶是怎样慢慢变黄的。关于秋叶的秘密还有很多,你们还想探究哪些问题?2.布置作业:老师也有一个问题:常绿树会落叶吗?大家先猜一猜,再想办法在课后去找证据,下节课我们来一起交流。【教学后记】《用大脑思考》单元小结【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引导学生整合本单元主要内容,根据箭头思考并汇报。[科学思维]衔接前面内容,以盲人摸象为典型,提供辨析错误猜想原因的机会。[探究实践]通过盲人摸象故事知道不能从局部特征推理整体状况。[态度责任]积极动脑思考。【教学重点】1.区分事实与猜想2.有依据的猜想26 【教学难点】会依据证据验证猜想是否正确【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提出要求: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进行《用大脑思考》单元小结。一、引发关注、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1.回顾事实与猜想的关系,以及如何依据证据判断猜想是否正确导入:树叶变黄了(秋叶变色的事实)(1)出示图片,展现秋天树木景象(2)学生已经知道了银杏树叶会慢慢变黄,让其回顾探究的流程(3)完成“观察到的事实—猜想—寻找证据—得出结论”这一填空。二、探索研讨、引导发现(预设30分钟)1.迁移应用(1)出示盲人摸象故事(2)让一位小朋友介绍盲人摸象的故事,(3)分析现象,让学生判断对错,并思考为什么错?(4)得出结论,知道不能从局部特征推理整体状况。三、整理小结,提升认识(预设3分钟)总结:用大脑思考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四、深入家园、拓展研究(预设4分钟)【教学后记】第四单元用双手创造10.自然物与人造物【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意识到我们周围有一个由自然物构成的自然世界,还有一个由人造物构成的人工世界。[科学思维]利用观察、辨别、归类等方法,发现自然物和人造物的不同。通过讨论、推理等方法,发现自然物和人造物之间的联系。[探究实践]在动手做中实现从自然物到人造物的变化,能够在物品中体现自己的创意。[态度责任]意识到人工世界和自然世界密不可分,它们应该和谐共生。【教学重点】26 区分自然物和人造物,发现它们的不同。【教学难点】在用自然物制作人造物的过程中,体会人工世界的形成。【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石头,铅笔,丙烯颜料,分类卡片【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提出要求: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探索自然物与人造物。一、引发关注、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1.播放《中国超乎你的想象》宣传片同学们,我们美丽的中国山清水秀,地大物博。那你们从这些照片中发现了哪些物体?2.想一想这些物体从哪里来?你们能根据它们来源不同将这些物体分分类吗?请小组合作,将卡片进行分类,并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你们分类的理由。岩石,树木,太阳,云,熊猫,水,皮影,高楼,灯,风筝,塔,船3.学生汇报交流谈话:你们小组是如何分类的?为什么这么分类?小结:大自然中本来就有的东西是自然物,由人制造出来的东西是人造物。(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提炼并板书:自然物,人造物,来源,大自然,加工制造)4.那小朋友们都会判断什么是自然物,什么是人造物了吗?那我们来个小挑战,比一比哪位同学能又快又准确地说出黑板上哪些是自然物,哪些是人造物。出示:(编号)未加工的石头凳子,石臼,竹筒饭用的竹筒,松鼠,太阳等。小结:同学们都能正确区分,真厉害!人造物的原材料是自然物,鉴别人造物和自然物的重要标志是是否加工。[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卡片和分类判断的过程,让学生区分自然物和人造的主要标准:物品的形态、结构、性质是否根据人的意志和需求而改变。将物体分为两大类,为后续形成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奠定认知基础。二、探索研讨、引导发现(预设30分钟)1.谈话:人造物都是取材于自然物,如砖瓦取材于泥土,棉布取材于棉花。那你们知道这些自然物是怎么变成人造物的吗?小组讨论,尝试在记录单上画一画,写一写。2.交流:图片1中稻草最终被加工成什么?图片2中大自然提供了什么被加工成毛衣?图片3中树木被加工成什么,最终成为家具?提问:为什么要将自然物加工制作成这些人造物?学生小结:人的需求不同,利用大自然提供的各种原材料,将自然物加工制作成各式各样的人造物。(板书:→)3.出示石头画。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小礼物,你们认识吗?它们属于自然物还是人造物?4.你们想不想做一个独一无二的石头画?老师给每组准备了铅笔、丙烯颜料、石头以及姓名贴。使用这些材料你可以制作一个石头画吗?你打算怎么做?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并板书:观察石头的形状,发挥想象力,先用铅笔勾出草稿,再用丙烯颜料涂色,最后贴上姓名贴。5.制作要求:①先用铅笔勾出草稿,再上色。②制作过程中注意安全和卫生。6.学生制作。26 7.展示交流作品并相互评价或提出建议。[设计意图]通过制作石头画,巩固对自然物、人造物的理解。三、整理小结,提升认识(预设3分钟)1.大家的石头画都十分精彩。课后可以用这些石头画装饰我们的校园。观察一下我们校园,有哪些自然物?2.提问:由自然物组成的自然世界里有没有人造物?小结:在我们周围有着大量的人造物,它们组成了一个庞大,恢宏,绚丽的人造世界。自然世界与人造世界交织在一起。(板书:自然世界,人造世界)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四、深入家园、拓展研究(预设4分钟)1.出示图片:被污染的环境自然世界为我们提供了建造人造世界的各种原材料,那我们能为自然世界做些什么呢?我们先来观察这两幅图,你有什么感想?2.提醒[学生]1.爱护环境;2.节约能源;3.减少污染;4.尊重动物等。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共同建造美丽的生活家园。(板书:和谐共生)[设计意图]说明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在现实当中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树立爱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教学后记】11.人工世界【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意识到人和动物的生活方式不一样,人类根据自己需求创造了人造物[科学思维]通过交流、推理等方法发现人造物满足了人类不同的需求,体会到人造物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探究实践]读图和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人和动物的生活方式不一样[态度责任]意识到人造物体现了人类的意志,是人类创造力的表现。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和责任心。【教学重点】比较人与动物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教学难点】区分不同的人造物满足了人类的哪些需求【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视频[学生]图片【教学过程】26 课前谈话,提出要求: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探索人工世界。一、引发关注、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1.同学们,课前老师准备了一段视频,请认真观看。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植物、动物是自然物,高楼大厦等是人造物。2.是的,自然物是大自然中原本存在的,而人造物是由人们设计制造出来的物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物和人造物,我们利用自然物发明了人造物。各种各样的人造物构成了人工世界,这堂课我们一起认识一下人工世界【板书:人工世界】。[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视频,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再次聚焦人造物。二、探索研讨、引导发现(预设30分钟)1.同学们,你们身边有没有人造物?今天我们就化身成小小寻宝家,找一找藏在我们身边的人造物吧,你们敢接受挑战吗?(敢)三、整理小结,提升认识(预设3分钟)挑战一:分一分2.课前,老师不小心把准备的图片材料弄乱了,你们能按照“衣食住行”的标准把它们分一分类吗?谁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分的?挑战二:说一说3.同学们都很棒,很快就把这些图片分好了。接下来,请每个小组的寻宝家们从衣食住行中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在小组内讨论图片上的问题:它们有什么不同,并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有没有人造物呢?小组汇报①动物与人的饮食的不同动物吃种子、鱼、竹子,人吃蔬菜、米饭、煮熟的鱼。提问1:听了他们小组的汇报,你有什么发现?提问2:我们会发现,动物吃的食物都比较单一,我们发现动物和人都喜欢吃鱼,它们一样吗?为什么人类可以吃到美味的、品种多样的食物呢?而动物它们的食物来源相对单一,大多是生肉、果实或者植物呢。2、总结:是的,人类可以加工食物,使用火烹饪食物,使得食物更加美味且易于消化。为了加工食物,人类又发明创造了很多器具,这些都是人造物。而动物没有,所以他们的饮食则主要依赖于本能觅食。②人与动物出行方式的不同提问1:人的出行方式和动物的出行方式一样吗?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另一个小组的想法。(动物的出行方式用腿、翅膀等,人类的出行方式通常还依赖于各种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飞机、自行车等。)2、提问:你们描述得真棒,是的,动物出行主要依赖他们的身体结构,那么我们也有腿,为什么我们还是选择坐车或者飞机交通工具呢?(快,省时)3、提问:看来为了提高人类的出行速度和扩大出行的范围,人类创造了这些交通工具等人造物,那么这些交通工具正常工作还需要哪些支持呢?(比如汽车想要动起来它还需要有油,那么就需要有加油站,很多汽车可以在公路上有序地行走,就需要有红绿灯,这些都是人类出行时的附属设备,他们都是人造物,他们的出现让交通更加的便捷。)③人与动物防寒避暑方式的不同(动物则主要依靠自身的毛发、皮肤等来适应环境,保持温暖。)1、总结:人类在御寒防暑方面,主要依靠衣物,如衣服、裤子、鞋子等,以保护自己免受寒冷、风雨等自然环境的侵害。而且,较为复杂和多样化。2、提问:除了刚刚提到的方法,人类还有其他防寒御暖的方法吗?(视频)④人与动物住所的不同26 1、动物则主要依赖于自然环境,如树洞、石洞等,或者通过挖掘、搭建等方式建造简单的住所。人类在住宿方面相较于动物更为复杂和多样化。人类可以建造各种房屋、住所,提供安全、舒适、温暖的居住环境。2、提问:动物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栖息地?3、总结:“动物选择栖息地是为了保护自己,而人类则根据自己的需要建造了各种各样的住房”,这里老师准备了一段人类住房的发展史,我们一起看一下(播放视频)。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四、深入家园、拓展研究(预设4分钟)结束语: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研究了人工世界,寻找到了人与动物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体会了人造物给人类带来的好处,课后,请大家可以继续找一找与清洁卫生有关的人造物吧!【教学后记】12.轮子的故事【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观察不同种类的轮子,了解它们由轮和轴组成。通过体验,感受到轮子省力的特点。[科学思维]通过对轮子的研究,学会如何观察、假设、实验和得出结论。通过比较,了解轮子演进的原因。[探究实践]在用手推一推的体验活动和给车子安装轮子的实践活动中,感受轮子的作用。[态度责任]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和责任心,激发他们对轮子的探究兴趣,体验轮子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它为生活生产带来的便利。【教学重点】了解轮子的作用和发明过程。【教学难点】给小车安装轮子。【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大字典、小木棒若干根;纸盒子、轮子、车轴、吸管、胶带、剪刀等【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提出要求: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探索轮子的故事。一、引发关注、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1.谈话:小朋友们是怎么来上学的?(坐车)不论是哪一种交通工具,它们都有轮子。轮子是非常重要的人造物,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轮子的世界,了解关于《轮子的故事》。(板贴)二、探索研讨、引导发现(预设30分钟)1.看一看:汽车博物馆里展出了一组车轮,仔细观察,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最外面是轮圈,里面是凸起的轴)(板贴)2.请学生上台指一指。3.找一找:小朋友们,你能找出下面这些轮子的轮和轴吗?请把它们标出来。26 4.请学生上台标出来。1.想一想:你们可真棒,准确找出了这些轮子的轮和轴。你还在哪里见到过轮子?只有车子才有轮子呢?2.学生举例。3.想一想:看来,轮子被广泛地运用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它们为什么都用到了轮子呢?4.学生回答。三、整理小结,提升认识(预设3分钟)探究:使用轮子是否省力1.想一想:使用轮子能省力,真的是这样吗?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这些材料(一本很重的字典、5根圆木棒),你有什么好办法验证你的猜想?2.小组讨论实验方案。3.小组汇报:先用手推字典,再将字典下面放圆木棒推,比较两次感受。4.小结:使用轮子能省力。阅读:轮子的历史1.想一想:其实轮子的历史很悠久,你能不能按照先后顺序为这些轮子排排序吗?说说你的理由。2.小组讨论。3.小组汇报。4.读一读:轮子的历史。5.小结:轮子真是个厉害的发明。实践:给小车装轮子让其跑起来1.想一想:今天,我们也一起组装轮子吧,让我们的小车跑起来。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以下材料和工具:盒子、吸管、轮子、车轴、胶带、剪刀,你准备怎么装呢?2.小组讨论。3.学生操作。4.想一想:你们的小车都跑起来了吗?(请学生上台演示)有两种安装方法,它们有什么不同呢?小车都能跑吗?5.小组交流与汇报。6.小结:原来,这里还有个机关——轴套,可以让轮子转动起来。生活中,汽车不会安装长长的车轴套,而是在轮子上安装了轴承,这样轮子在转动的时候就更省力了。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四、深入家园、拓展研究(预设4分钟)结束语: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研究了轮子,了解了关于轮子的故事,课后大家可以继续找一找生活中带有轮子的物品。【教学后记】2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科学
发布时间:2024-09-11 00:00:02 页数:27
价格:¥8 大小:202.00 KB
文章作者:U-2009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