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六年前的回忆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6

2/56

3/56

4/56

剩余5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十六年前的回忆 有那么两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虽死犹生的革命前辈。谁能结合课前预习,说一说题目为什么叫“十六年前的回忆”?导入 李星华(1911-1979)李大钊的女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从事教学和民间文学研究工作。主要作品:《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十六年前的回忆》等。李大钊,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国共合作期间,在帮助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改组国民党的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作者介绍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过重要作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在党的二大、三大和四大,他都当选为中央委员。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北京一片白色恐怖。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写作背景 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顺利北伐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北京坚持革命斗争的李大钊同志,但李大钊同志毫不畏惧,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从事革命工作。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张作霖逮捕,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4月28日被敌人绞死,时年38岁。写作背景 12会读写课文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做斗争的事迹,体会光荣的革命传统。3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阅读目标 读读写写 被难(nàn):因灾祸或重大变故而丧失生命。幼稚: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含糊:不明确;不清晰。军阀:旧时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纷乱:杂乱;混乱。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残害而恐惧。重点词语意义 一拥而入:一下子全拥了进去,挤了进去。拥,拥挤。严峻:严厉;严肃。沉着:镇静;不慌张。怒气冲冲:形容满脸的怒气,异常激动。冲冲,形容愤怒、激动的样子。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确表达的意思。重点词语意义 读下面的句子,给加彩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qiǎngqiángjiàng)看了一遍,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多音字 1.思考:让作者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为什么永远忘不了?1927年4月28日  父亲的被难日被难日:因灾祸或重大事故而牺牲生命的日子。本课指李大钊被杀害的日子。整体感知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的?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整体感知第2段中的“那年春天”;第8段中的“4月6日的早晨”;第19段中的“十几天过去了”、“有一天”;第30段中的“28日黄昏”;第33段中的“昨天是4月28日”。根据这些时间词,我们可以梳理出作者回忆的四件事情。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 3.梳理文章结构整体感知第一件事情(第2—7自然段):写被捕前父亲烧到掉文件和书籍,以及工友阎振三被抓。第二件事情(第8—17自然段):写父亲被敌人逮捕的经过。第三件事情(第18—29自然段):写在法庭上我们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第四件事情(第30—33自然段):写父亲被害后,全家人无比悲痛的心情。 初读课文,按照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时间顺序理清课文脉络,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再读课文,圈画、品读文中描写李大钊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的语句深入体会李大钊对待亲人慈爱和善,对待革命工作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伟大精神,在敌人面前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体会李大钊被害后家人的悲痛,感受作者对父亲的敬仰和深切的怀念,最后找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读学指导 品读释疑品读“被捕前”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1927年春天父亲为什么而忙碌?早出晚归工作忙碌1. 品读释疑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北伐国民革命军,下令通缉李大钊同志。1927年春天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1926年春天必须争分夺秒工作局势危急 2.父亲做了什么?品读释疑早出晚归;焚烧文件。 3.局势越来越严重面对朋友和母亲的劝离,父亲是怎么说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品读释疑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品读释疑反问句:不是常对你说吗?我哪能离开呢?李大钊坚决不离开北京,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坚持到底忠于党为了革命工作,他早已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品读释疑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父亲对工作高度负责 4.说一说:被捕前的父亲是什么样子的?品读释疑对工作高度负责被捕前的父亲对革命高度忠诚 品读“被捕时”。5.画出文中刻画父亲的语句,表现出父亲怎样的形象特点?品读释疑对比敌人:虚张声势父亲:不慌不忙神态、动作描写: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就是一阵纷乱的喊叫。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6.作者是如何刻画“来的人”与“父亲”的?有什么作用?品读释疑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把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的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父亲来的人对比敌人:兴师动众父亲神态描写:从容镇定 7.说一说:被捕时的父亲是什么样子的?品读释疑坚定沉着;视死如归的革命大无畏精神 8.当我问父亲时,父亲的表现为什么与平时不一样?品读释疑 品读“法庭上”。9.法庭上,见到父亲时,作者怎样刻画父亲的?品读释疑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平静而慈祥的脸。暗示敌人对父亲施了重刑。表明父亲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充分体现了父亲对亲人的爱 10.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思考:联系上下文说说父亲为什么“安定”“沉着”?品读释疑 品读释疑“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面对敌人严刑拷打不动摇面对亲人不忧伤。用“安定”“沉着”感染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因为所以 11.说一说:法庭上的父亲是什么样子的?品读释疑坚定沉着将生死置之度外 12.“被捕时”“法庭上”敌人和父亲各有怎样的表现?这说明了什么?品读释疑 13.在人们眼里,李大钊是一位忠诚的革命者;在他女儿的眼里,他又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呢?读一读画出相应的句子体会一下。品读释疑父亲是很慈样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14.说一说:“我”在法庭上为什么能表现得那么积极勇敢?品读释疑父亲平时对“我”的教育和熏陶。“我”看到了父亲在法庭上的表现。“我”从父亲那里获取了无穷的力量 15.说一说:女儿眼里的父亲是什么样子的?品读释疑 16.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根据文章内容具体回答。品读释疑 品读“被害后”17.读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过了好半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品读释疑 (1)课文两次提到父亲遇害的具体日期,为什么这么写?品读释疑两次提到遇害的日期,意在铭记这特殊的日子,同时强化了父亲的遇害给作者带来的内心创伤。(2)课文结尾部分与开头有怎样的联系?想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样首尾照应,不仅使文章结构严谨,对文章的中心也起到了强化的作用,表现了作者对敌人强烈的憎恨,对父亲的深切怀念,给读者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18.当全家听到父亲被害的噩耗后悲痛万分,母亲说:“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想一想这些句子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品读释疑表达出她们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同时表明她们没有在悲痛中倒下,要铭记父亲被难的日子,要向反动派讨还血债,要继承父亲的斗志把革命进行到底。 找一找课文还有哪些前后照应的句子,画出来,并说说前后照应的好处。合作探究 19.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除了李大钊,你知道为国牺牲的革命者还有哪些?品读释疑面对敌人残酷审讯,坚贞不屈的赵一曼 品读释疑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 品读释疑为了不暴露目标,在火中纹丝不动的邱少云 品读释疑宁死不屈的刘胡兰 品读释疑所有这些人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力量就是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关注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概念:语言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工具,外貌能反映人物的特征,神态、动作是人物思想性格的具体体现,因此,在阅读时,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描写,更有利于体会人物的品质。学法小结 阅读方法解密: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运用:本文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刻画父亲李大钊的形象,阅读时,抓住这些描写方法,分析其高大形象。方法:1.找出文中关于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语句。2.结合文中父亲与自己、与工友、与敌人的态度不同的对比,理解父亲的形象特点。学法小结 写法借鉴前后照应1.照应的内容要协调一致。前有因,后便有果;前有悬念,后便有落脚;前有伏笔,后便有交代;前面提出问题,后面便予以回答。2.照应的形式要灵活。可以是内容与题目相照应,可以是开头与结尾相照应,可以是情节之间相互照应,还可以是人物语言的照应。 写法借鉴课文第一自然段和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前后照应,使得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表达的中心也更加明确。本文运用“前后照应”的写法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写法借鉴大家试着写一写请运用前后照应的写法,选择生活中的一种场景写一个片段。示例:仰望苍穹,天空像打翻了墨瓶,被染得好黑、好黑。微弱的星光吃力地挣脱着。一块漆黑的乌云挡住了天空的那轮明月。我踱步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心中萦绕着那个画面,挥之不去。…… 写法借鉴她拿出一个粉红的礼盒,递给我。我颤栗着将它打开,一个美丽的水晶球,轻轻地卧在手心里。球内,是一轮皎洁的明月,两个无邪孩子纯真地笑着。“送你一轮明月。”她低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托起柳儿,指着天空。此刻,明月已挣脱了乌云的裹挟,幸福地注视着我们…… 结构主旨 课文主旨 独特感悟从本文中我们读到了李大钊同志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他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他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我们认识了一个对亲人充满慈爱,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对敌人顽强斗争、坚贞不屈的李大钊。让我们继往开来,把和平之花呵护得更好吧。孩子们,这样的革命精神一定还会继续发扬、继续光大,因为这样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这样的精神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必将永远不朽。因为中华民族向来就有这样的信念! 赞颂革命精神的四字词语:临危不惧舍生取义英勇就义宁死不屈正气凛然视死如归 勇往直前无坚不摧词语积累拓展积累 李大钊的名言:(1)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2)最珍贵的是今天,最容易失去的也是今天。(3)谁对时间越吝啬,时间对谁越慷慨。要时间不辜负你,首先你要不辜负时间,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4)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课外美句积累拓展积累 伟人的评价:李大钊同志是我真正的老师。——毛泽东李大钊同志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献给了党的事业。——江泽民李大钊同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在中国的胜利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和浩然正气。——胡锦涛李大钊同志开创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永远不可磨灭,他播撒的革命种子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习近平拓展积累 拓展积累《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最后一次讲演》《抗日英雄杨靖宇》《狱中联欢》美文拓展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07-19 19:00:01 页数:56
价格:¥3 大小:4.71 MB
文章作者:努力赚钱666666666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