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1-2022年江苏苏州太仓市六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部编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1-2022年江苏苏州太仓市六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部编版)积累与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xiūsèchóuyuànrìkòuxuányázhǎndīngjiétiě()()()()()qízhìshēnyíndǐyùjǔsàngbiéchūxīncái()()()()()【答案】①.羞涩②.愁怨③.日寇④.悬崖⑤.斩钉截铁⑥.旗帜⑦.呻吟⑧.抵御⑨.沮丧⑩.别出心裁【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涩、愁、寇、截、御、裁”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选择题。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土壤(rǎng)笨拙(zhuó)单薄(bó)一哄而散(hōng)B.衣襟(jīn)宾客(bīng)沧海(cāng)叱咤风云(chà)C.鸣啭(zhuàn)山涧(jiān)瞻仰(zhān)风靡全球(mí)D.蒙古(měng)妩媚(wǔ)政府(zhèng)惟妙惟肖(xiào)【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A项,“拙”读音为“zhuō”;“一哄而散”“哄”读音为“hòng”; B项,“宾”读音为“bīn”;“咤”读音为“zhà”;C项,“涧”的读音为“jiàn”;“风靡全球”的“靡”读音为“mǐ”。D项,正确。3.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雕刻干躁念念有词B.橡皮斑点忘乎所已C.疙瘩沙哑粉身碎骨D.点缀宣告暴露无疑【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汉字书写的辨析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知道要写的是什么,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字形。A项,有误。干躁应改为:干燥。B项,有误。忘乎所已应改为:忘乎所以。D项,有误。暴露无疑应改为:暴露无遗。4.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移舟泊烟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B.金沙水拍云崖暖(高耸入云的山崖)C.明月别枝惊鹊(另外的树枝)D.把酒话桑麻(泛指庄稼)【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字词的解释。C项,有误。“明月别枝惊鹊”意思是: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文: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别枝:树枝、旁枝。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B.他感到,只有在这里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技高一筹。C.抱着心爱的飞机模型,表弟心满意足地进入了梦乡。D.他刚取得一点成绩就忘乎所以,目中无人了。【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搭配能力。势不可挡:来势凶猛,不能抵挡。也作“势不可挡”。技高一筹:所具备的技能超越他人。心满意足:心里非常满足。忘乎所以:形容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事理常情。结合“只有在这里才能充分发挥自己”来看“技高一筹”搭配不当,所以选B。6.下列句子所运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B.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C.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D.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项:“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项:“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这句话写出了水位不断上升,形势越来越来紧张。“窜”写出水上涨十分快。“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运用了拟人的写法,把灌水疯狂凶猛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C项:“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这是比喻句,把小小的花苞比作衣襟上的盘花扣。D项:“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观看开国大典的人数很多,典礼空前盛大,更表达出人民对于新中国建立的喜悦和爱戴,对共产党的拥护!7.“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声音!”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这能是英雄的中国人民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声音吗?B.这不是英雄的中国人民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声音?C.这无疑不是英雄的中国人民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声音。D.这难道不是英雄的中国人民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声音吗?【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声音!”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A项,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后是:这不是英雄的中国人民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声音。B项,这是疑问句,表达疑问的语气。C项,“无疑不是”,这里因为无疑和不是并不都是问题的定语,所以不存在双重否定,这是拒绝的意思。意思相反。D项,反问句,表示的意思是: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声音!所以D选项正确。8.按要求写句子。1.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惊叹。改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望着如画的风景,使他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受检阅的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缓缓进场。(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渔夫和桑娜自己受些苦。他们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收养。(用关联词语合并为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②.望着如画的风景,他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③.部队进场。④.渔夫和桑娜宁可自己受些苦,也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收养。【解析】【分析】【详解】1.考查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的转换。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句子中要有两个否定词,如:“……非……不可”、“没有……不……”、“……不能不……”、“……不得不……”,变换前一定要先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要求把肯定词改写为双重否定词,并注意改变末尾的标点符号。2.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能力。首先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结合题干来看“使”的出现导致主语缺失,所以删去即可。3.考查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缩句步骤:第一,弄懂句子的意思;第二,标出应留词语(主干和必须保留的枝叶);第三,检查对错优劣。找出“的”、“地”、“得”,把“的”、“地”前面的修饰成分去掉,把“得”后面的补充部分去掉。4.考查句子的拆分合并。结合题干来看前后属于选择关系,所以在关联词搭配时也要用带有选择关系的关联词进行串联。如: 渔夫和桑娜宁愿自己受些苦,也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收养。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________,就像只用___________,不用___________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_________,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_________,又叫人_________,既愿___________,又想坐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古诗中有美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美丽的雨后景色;《过故人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美丽的山村风光;《春日》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具体描绘了春天的美景。3.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的斗争中,无数最美逆行者位卑_________________,他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坚守在抗疫第一线,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曹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些医护人员不幸被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这让我对诸葛亮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了新的思考。【答案】①.柔美②.绿色渲染③.墨线勾勒④.翠色欲流⑤.惊叹⑥.舒服⑦.久立四望⑧.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⑨.卷地风来忽吹散⑩.望湖楼下水如天⑪.绿树村边合⑫.青山郭外斜⑬.等闲识得东风面⑭.万紫千红总是春⑮.未敢忘忧国⑯.捐躯赴国难⑰.视死忽如归⑱.鞠躬尽瘁⑲.死而后已【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1.本题考查的是课文《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主要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主客联欢图这三幅生动的画面 。作者在最后引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原句内容是“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2.本题考查的诗歌是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全诗内容是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本题考查的诗歌是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全诗内容是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本题考查的诗歌是朱熹的《春日》,全诗内容是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3.本题考查的诗歌是陆游的《病起书怀》,全诗内容是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本题考查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三国曹植的《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意思就是抱着为国家为正义而死的决心奔赴国难,把死亡看得就像回家一样。表现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和崇高思想。捐躯:牺牲生命。捐:舍弃。躯:身体。本题考查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为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多用来形容人的伟大。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阅读理解。《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0.词的上片写了很多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以下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盛夏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B.词中运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既写景又写人,使整个夏夜充满诗情画意。C.上片写晴,下片写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描写了骤雨将至的景象,也隐寓词人退隐生活总内心的不宁静。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的意思是,踏着小路在溪桥处转了个弯,忽然出现了社林旁边曾经见过的那个茅店。12.孟浩然在《秦中寄远上人》中写到:“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然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同样写蝉,两位诗人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0. 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11.C12.辛弃疾写蝉展现了乡村夏季的景色,表达的是对于丰收的喜悦和对田园风光的喜爱;孟浩然写蝉,表达自己官场失意,内心的悲伤和落寞。【解析】【分析】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10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诗句的内容,写出夏天的声音有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所以声音的描写的可以衬托出气氛的欢乐以及以动衬静,表现出了夏天的宁静。【11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和辨析。本题中理解有误的是C项,“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特别是一个“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遥远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这两句并没有写出词人隐退生活内心的不宁静。【12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诗歌感情的分析和理解。 《秦中寄远上人》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诉说自己隐居的愿望和无力隐居的苦衷;颔联写自己北上求仕的违背心愿的羡慕跳出尘世的远上人;颈联写困居长安的境况,雄心壮志逐年衰减;尾联描写黄昏、秋风、鸣蝉,一派萧瑟景象,突出了客中的抑郁心情。全诗反映了作者当时困苦的境地和对仕途的失望,寄赠是表,抒发不遇之感是实。这首诗直抒胸臆,如画中白描,不加润色,直写心中的哀愁苦闷,感情真挚自然。《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此词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这两首诗前一首表达的是自己内心的孤独和落寞,后一首表达了辛弃疾的诗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和田园生活的赞美之情。课外阅读飓风中的两个瞬间2005年8月29日,飓风“卡特里娜”把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几个州变成了人间地狱,遭飓风袭击最严重的密西西比州90%的建筑已完全消失。飓风虽可怕,但人们的爱并没有退缩,爱心与奉献在这场灾难中演绎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飓风袭来时,有6个人刚刚从密西西比州首府杰克逊市的一个法院里走出来,他们刚才还是法庭上的原告和被告。为避灾难,他们情急之下不约而同地就近躲在一个立交桥的桥墩旁。当时的风力达12级,连小汽车也被刮到了半空,仅靠着光秃没有把手的桥墩的6个人,随时都有被刮跑的危险。怎么办?危机时刻,一个声音突然喊道:“快把手拉在一起!”喊声让人们恍然大悟,他们抛却了所有恩怨,围抱着桥墩,把手紧紧拉在一起。那一刻,他们感到别人的手对自己那么重要。结果,飓风也对这同心连手的6个人无可奈何,6个人逃过了一劫。飓风也使洪水泛滥成灾,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市由于地势低于海平面,80%的地区都被洪水淹没,有8个市民在洪水泛滥时坐在一条小船上逃生。但小船还没有走多远,就因为太重,在水里打转,并慢慢下沉,眼看着一船人就要葬身水中。就在这时,一位体态较胖的中年男子站起来说:“让我跳下去,大家就得救了!”听了他的话,其他几个人也纷纷要跳下去,要把生还的希望让给别人。但中年人向他们大声说:“谁也别争,跳下去的必须是我,因为我是所有人中最重的。”说完,他就跳下去了。小船停止了打转并开始上浮,船上的其他人眼看着这个不知姓名的人被洪水吞没,都失声痛哭起来。 这是美国有史以来遭遇的最大飓风。不可否认,灾难常常令人类狼狈不堪,灾难常会带来惨不忍睹的毁灭,但每场灾难都是对人类的严峻考验。就在这些考验中,我们会看到最光芒四射的美丽人生。13.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到恰当的成语填在括号里。(1)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2)形容非常窘迫、十分难堪的样子。()14.读短文,判断对错。(1)飓风“卡特里娜”使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几个州和密西西比州变成了人间地狱。(  )(2)体态较胖的中年男子坚持要跳下船去,是因为他觉得这样能让更少的人牺牲。(  )(3)飓风让刚刚走出法庭的6个人感受到了别人的手对自己的重要性。(  )(4)灾难会使人类狼狈,它也会使人类更团结、更坚强。(  )15.文章最后说:“就在这些考验中,我们会看到最光芒四射的美丽人生。”读完文章,你看到的“最光芒四射的美丽人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3.①.可歌可泣②.狼狈不堪14.(1)× (2)√ (3)√ (4)√15.在灾难面前,人们抛却了所有恩怨,团结一心,舍己为人。16.灾难虽然常常会给人类带来惨不忍睹的毁灭,但是只要人们团结一心,就有可能战胜灾难。【解析】【分析】【13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根据解释写词语。(1)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2)狼狈不堪:形容非常窘迫、十分难堪的样子。【1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1)有误。从“飓风“卡特里娜”把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几个州变成了人间地狱,遭飓风袭击最严重的密西西比州90%的建筑已完全消失。”可知,飓风“卡特里娜”使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几个州和密西西比州变成了人间地狱。说法错误。 (2)正确。从“就在这时,一位体态较胖的中年男子站起来说:“让我跳下去,大家就得救了!”可知,体态较胖的中年男子坚持要跳下船去,是因为他觉得这样能让更少的人牺牲。说法正确。(3)正确。从“那一刻,他们感到别人的手对自己那么重要。结果,飓风也对这同心连手的6个人无可奈何,6个人逃过了一劫。”可知,飓风让刚刚走出法庭的6个人感受到了别人的手对自己的重要性。说法正确。(4)正确。从“不可否认,灾难常常令人类狼狈不堪,灾难常会带来惨不忍睹的毁灭,但每场灾难都是对人类的严峻考验。就在这些考验中,我们会看到最光芒四射的美丽人生。”可知,灾难会使人类狼狈,它也会使人类更团结、更坚强。说法正确。【1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在这些考验中,我们看到光芒四射的美丽人性”中的“美丽人性”指的是在危难时刻人与人之间同心协力共渡难关、舍己救人的精神。【16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主旨的理解。飓风“卡特里娜”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肆虐的情景,飓风来临时的两个感人故事,告诉人们每场灾难对人们都是严峻考验,就在这些考验中,我们往往能看到光芒四射的美丽人性。面对灾难时,只有齐心协力,才能逃过一劫。阅读。铁路旅客乘车须知一、请按票面标明的日期、车次凭票乘车,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到站。直达票中途下车,未乘区间失效。通票中途换乘需中转签证。二、免费携带品:成人20千克,儿童10千克,长、宽、高之和不超过160厘米(动车组列车130厘米),超过规定需办理托运。禁止携带危险品及违章物品进站、乘车。三、车站要在开车前停止检票,进站安检、验证排队人数较多,请提前至指定场所候车。四、实名制车票需凭乘车人有效身份证原件,票、证、人一致方可进站、乘车。五、未尽事项请参阅《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如有疑问,请拨打12306客服电话垂询。17.判断以下说法正误。对的打“√”,错的打“×”。①小明的父母带他乘高铁去旅游,行李箱共48千克,肯定不需要办托运。()②老王从北京去上海,中途在济南下了车,不再乘坐,车票即失效。()③乘坐高铁时,不许携带烟花、油漆、打火机等危险品及违章物品。() ④旅客李刚忘记带身份证,他凭车票及身份证复印件是可以乘车的。()⑤列车马上就要开了,旅客小张为了能及时上车,可以拒绝安检。()【答案】①.×②.√③.√④.×⑤.×【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①本句话的说法是错误的。根据乘车须知第二条“免费携带品:成人20千克,儿童10千克,长、宽、高之和不超过160厘米(动车组列车130厘米),超过规定需办理托运。禁止携带危险品及违章物品进站、乘车。”可以得出本句话中行李箱共48千克,是需要托运的。②本句话的说法是正确的。③本句话的说法是正确的。④本句话的说法是错误的。根据乘车须知第四条“实名制车票需凭乘车人有效身份证原件,票、证、人一致方可进站、乘车。”可以得出凭车票及身份证复印件不能乘车的。⑤本句话的说法是错误的。根据乘车须知第三条“车站要在开车前停止检票,进站安检、验证排队人数较多,请提前至指定场所候车。”可以得出为了能及时上车,并不能拒绝安检。18.习作与表达。题目:童年趣事要求:回忆你童年时一件有趣的事情,将这件事写具体,做到语言流畅,情感真实,字数不少于400字。【答案】童年趣事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都有自己的童年趣事。在四年级的暑假里,天气实在太热了,在屋里开着空调也能感觉到一丝热气,我们小孩每个人头上都有汗水。后来爷爷就带着奶奶和我、姐姐、妹妹去游泳了,我们到了之后,我很快就换完了衣服,一看有很多的游泳池,只有一个是游泳的,其他的都是温泉,我很快的跑到了游泳的地方,没想到姐姐妹妹和奶奶早就到了,连游泳圈都租好了,我拿一个就赶紧下去了,“好凉快。”我喊道,她们听了之后也赶紧下来了,下来之后的我们也把爷爷叫了下来,奶奶不会游泳就去泡温泉去了,我在水里自由的游来游去,还看着别人打篮球。 妹妹突然想到了一个好玩的,就是跳水,上去之后我很害怕,可是妹妹都不怕我怕啥,姐姐第一个跳了下去,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妹妹也跳了下去,到我了,我还是害怕,我什么都不管了,直接跳了下去,我应该是浮着的,怎么沉下去啦,我一看游泳圈在上面浮着,突然有一个人把我拉了上去,一看是爷爷,姐姐和妹妹看见我都笑了,还好我会游泳。我现在想起来很真有趣。【解析】【分析】【详解】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结合题干来看这次是全命题文章,围绕“趣事”来写,所以在习作时要把“趣”的特点展现出来,事情交代要完整。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景物环境渲染气氛引出下文)。正文: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结合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附加题。19.《童年》是苏联著名作家__________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两部的名称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答案】①.高尔基②.在人间③.我的大学【解析】20.《童年》讲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  )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A.六岁到十二岁B.三岁到六岁C.三岁到十岁D.五岁到十岁【答案】C【解析】21.在阿廖沙遭到外祖父毒打时,他伸出胳膊去遮挡,在阿廖沙养伤期间,他亲切地去探望。他生性乐观、朴实,是外祖父家的工人,名字叫(  )。A.格里戈里B.米哈伊尔C.雅科夫D.小茨冈【答案】D【解析】课外阅读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②也。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茫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⑤其侄曰:“汝胡⑥不早问,致余忘之。”【注】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gòu):责骂。⑥胡:为什么。2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1)张丞相好书而不工。()(2)使侄录之。()23.翻译下列句子。(1)此何字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2.①.喜爱②.抄录23.①.这是什么字?②.张丞相看了很久,自己也不认识自己的字。24.应该责怪张丞相,因为这件事情是他好书而不工引起的,如果他工工整整地写字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解析】【分析】译文:张丞相喜欢写草书,字却写得不工整。当时的人们都讥讽嘲笑他,张丞相像原来一样不改。一天(灵感突发)想到好句,就拿起笔迅速地写下来,整张纸上龙飞凤舞。就让侄子来抄录。当抄到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侄子感到疑惑,就停了下来,拿着张丞相所写的字问他:“这是什么字?”丞相仔仔细细地看了很久,自己也不认识。于是责骂他的侄子说:“你为什么不早一点问我,我也忘记了。”【22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词解释,结合文段的内容和原句语境进行分析。“张丞相好书而不工”这句话的意思是张丞相喜欢草书但写不工整,所以“好”的意思是喜爱。“使侄录之”的意思是让自己的侄子记录下自己抄写的东西。所以“录”的意思是抄录。【2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翻译句子,结合整句话的内容以及上下文的语境进行分析。注意不要偏离文章的主旨和主要内容即可。第一句“此何字也?”的意思是这是什么字?第二句“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意思是张丞相看了很久,自己也不认识自己的字。【24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语段的理解和分析,结合译文对全文的翻译和理解,可以得出,这则故事中应该责怪的人是张丞相,因为这件事情是他好书而不工引起的,如果他工工整整地写字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01-26 14:25:02 页数:15
价格:¥2 大小:67.0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