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t台金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1

2/21

剩余1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绝密★考试结束前浙江省t台金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距今3万年前的大冰期,即更新世冰期,陆地上是硕大的哺乳动物盘踞的世界。当时的北美大陆正处于貌似现代象的乳齿象、浑身披毛的猛犸象和佛罗里达洞熊的统治下。但是,它们的命运却和恐龙相同,短短的几千年间,就有33属大型哺乳动物全部死光。令科学家们长期迷惑不解的是,这些大型哺乳动物群,尤其是北美的大型哺乳类为什么几乎同时发生大规模绝灭。科学家们于1800年前后首次提出,这些大型哺乳动物的绝灭与气候的变迁有关。今天,科学家们又从各自不同的学科角度考虑气候变迁对北美洲哺乳动物所施加的严重而广泛的影响:动物的生境遭到毁坏,它们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锐减,从而被迫往北迁徙。气候变迁必然也杀害了不少新生的幼仔,因为幼仔比成年的动物在抵御天气突变方面的能力要弱得多。依照气候变迁学说的两位著名的倡导者——美国地质学家小伦德略和古生物学家格雷厄姆的说法,气候变迁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在动物生境方面。若气温变化相当急剧,植物——对于动物的食物源和栖居地均极重要——势必受到严重打击。由于植物不能很快地迁往气候适宜的地方,许多种植物就得死亡,随即代之以突然涌现的变种植物。动物不适应这些新的混合植物食料,被迫迁徙。然后,像剑齿虎这类以食草动物为生的食肉动物随即转移。譬如,在北美洲以杉树嫩叶为食的乳齿象,当气候转暖,导致杉树林大片死亡,而代之以阔叶落叶林时,必须迅速选择新的适宜环境。于是,原在蒙大拿州圣路易斯附近的杉树林中生活的乳齿象,不得不迁往相当于今日新英格兰的这个地区去寻找适宜生存的场所。为了生存而迁徙必然带来许多新问题。譬如,原先共享一处生境的几种动物会朝着不同的方向转移。如果有某种动物本来依靠另一种动物为食,迁居后可能发现新生境中没有吃惯了的食物而难以生存下去。与此相反,过去从未接触过的两种或几种动物被迫迁居到一处,有一些动物将会染上由别的动物携带来的疾病——它们未曾得过的传染病,这就要求它们具有超常的抗病能力。 这个学说的提出者列举理由来阐明大哺乳动物所遭受的气候变迁之害。大哺乳动物比小哺乳动物食量大,进食次数多,所以迁居新生境后所遇到的气候变迁的影响也比较严峻。同时,由于大哺乳动物繁殖的孕育期比小哺乳动物长,因此繁育季节的天气变坏也会较严重地危害到大哺乳动物的种的延续。赞成气候变迁学说的科学家们拿出许多证据说明北美各地区植物生长发育所遭遇的气候骤然改变。如有一类用显微镜观察经过强化学试剂处理的沉积物样品(目的是排除外来物混入的干扰)时发现的化石孢粉证据,可以用于鉴定那些绝灭动物所吃植物种类的化石动物粪便(即粪化石)等。科学家们还证明,有一些更新世动物当气候改变后,其生存范围有所变动。麝牛和驯鹿在今天仅生活在北方苔原。马从北美洲平原上消失了,却仍生存于欧亚大陆。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大型哺乳动物的绝灭应当与人类来到美洲这个事件同步。研究古代人的生活习俗的考古学家业已证明,迁来美国西南部的史前人口大概在1.15万年前达到高峰。这一地区的史前文化,由于1934年在新墨西哥州克洛维斯附近的发掘地点首次找到了形状独特的石矛——扁平、双面、有槽(可供装柄)的石矛,考古学家就命名为克洛维斯文化。人类首次出现于美洲大陆与早期哺乳动物走向绝灭大致同时,这是有关更新世动物绝灭事件的另一种学说——人们大肆捕猎大哺乳动物,使之绝灭——的立论基础。1967年,美国生态学家马丁提出,人类在几千年间使北美的大哺乳动物大量死亡。“过度捕杀”说的核心内容是马丁所说的,人们仅在大约1.2万年前才通过连结亚洲和北美洲的陆桥跨越白令海峡第一次到达美洲,因为当时冰川已融溶到足以在今天的阿拉斯加与美国西部之间打开一条无冰通道,但还不致使海平面抬升到漫过陆桥的程度。马丁认为,这批早期人群是些熟练的猎手,他们发现了成群的大哺乳动物。这些大哺乳动物过去从未见过人类,并不怕人,所以猎手易于靠近捕杀。马丁指出,克洛维斯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得他们所捕猎的哺乳动物群来不及恢复元气。按照这个学说,当猎手们在一个地区杀光了大哺乳动物后,这些早期人群就迁往新的狩猎场,继续捕猎。人们的足迹终于遍及整个大陆,消灭掉一些物种。当被捕杀的物种走向绝灭时,依赖捕食这些动物为生的食肉类(如剑齿虎和短颌熊)也随即面临食物短缺而死亡。许多科学家支持这个过度捕杀说,并且拿出证据来说明此说的正确性。北美洲许多化石产地发现的石矛与3种已经绝灭的大哺乳动物(猛犸象、马和骆驼)的骨骼在一起,或者发现时石矛尖端还刺在化石动物体内,而且常在一些古代水蚀洼坑(显然猎手曾在此卧地设伏,伺机捕猎)中找到石矛。此外,还有证据表明,早期人群曾恫吓驱赶兽群,迫使其跳崖跌伤,然后捕杀。譬如,古生物学家于30年代就发现丹佛以北大约32公里处的一个砂岩峭壁下面有3支克洛维斯石矛、一些散落的石球和12具猛犸象骨骼。科学家们推论,当时猎手们驱赶一群猛犸象,迫使它们跳越峭壁,跌落崖底,再锤击或矛刺以杀死这些负伤的动物。 对于上述两种主要的学说,科学家们都拥有一些证据可以证明,也有一些证据用于反驳,而且每一种学说都有不少的专家支持。这或许正像有的人所指出的,两者都正确。捕猎者杀尽了的,是一些早被气候变迁折磨得奄奄一息的物种。另一方面,别处也许有答案。我们可以期待科学家们提出更多的解答和搜集更多的证据。但是,古生物学面对的严峻现实是有关那些事件的充分证据产生的年代极为久远,很难取证。科学家们似乎还得费许多年的时光持续争论,1.1万年前的地球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当时的情景如何。(摘编自坦普尔·丹尼特《谁杀害了这些硕大的哺乳动物?》,苏宗伟译)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A.B.C.D.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四段中“与此相反”的“此”,指的是某种动物迁居后可能发现新生境中没有吃惯的食物而难以生存下去的情况。B.气候变迁不仅能够毁坏生境致使北美大型哺乳动物因食物锐减而迁徙,还会直接导致一些大型哺乳动物的新生幼仔死亡。C.研究动物粪化石能够鉴定绝灭动物所吃植物种类,科学家可以据此推知北美各地区植物生长发育所遭遇的气候骤然改变。D.作者认为,古生物学研究面对的一大困境是由于年代极为久远,研究者很难获取充分证据来探知当时发生的事情,有些研究,其证据的获取需要交给时间。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型哺乳动物食量小、进食次数少且孕育期短,因此在面对同样的气候变迁时,比大型哺乳动物受到的危害要小。B.如果没有考古学家对克洛维斯文化的发掘,就不可能产生解释北美大型哺乳动物几乎同时绝灭原因的过度捕杀学说。C. “当时冰川已融溶到……打开一条无冰通道”,这一事实既是人类进入美洲的基础,也可作为当时气候变迁的佐证。D.从文中“科学家们推论”一句可知,科学家在科学研究时,可以根据不完全的资料进行合理推断来开展科学探索。4.文章最后一段使用“或许”“也许”“似乎”等词语,请简要分析其作用。5.“论证,就是用某些证据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请从过度捕杀说的立论基础与证据入手,简要说明该学说在论证上存在的纰漏。【答案】1.D2.A3.B4.①这些词语标示作者对所阐述情况的揣测与不确定;②表现了科学著作严谨、准确的语言特点以及科学家严谨求真的科学精神。5.①人类首次出现在美洲与哺乳动物走向灭绝同时,并不能说明动物绝灭一定是人类捕杀导致的;②石矛与3种已经绝灭的大哺乳动物的骨骼在一起,只能证明3种动物遭到捕杀,不能证明这3种动物绝灭是捕杀导致的,更不能证明其它30属动物的绝灭是因为捕杀;③峭壁下石矛、石球与12具猛犸象骨骼在一起,只能说明北美早期人类的一次围猎活动,并不能证明所有猛犸象的绝灭是因为捕杀。【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因气候变迁、人类过度捕杀大规模绝灭”错。由原文“对于上述两种主要的学说,科学家们都拥有一些证据可以证明,也有一些证据用于反驳,而且每一种学说都有不少的专家支持”可知,这两种说法只是提出的假说,还有待进一步证实。B.“提出者”错。由原文“依照气候变迁学说的两位著名的倡导者——美国地质学家小伦德略和古生物学家格雷厄姆的说法”可知,应是“倡导者”,而不是“提出者”。C.“因新生境无惯食食物并染病而衰亡”错。由原文“譬如,原先共享一处生境的几种动物会朝着不同的方向转移。如果有某种动物本来依靠另一种动物为食,迁居后可能发现新生境中没有吃惯了的食物而难以生存下去。与此相反,过去从未接触过的两种或几种动物被迫迁居到一处,有一些动物将会染上由别的动物携带来的疾病——它们未曾得过的传染病,这就要求它们具有超常的抗病能力”可知,“新生境中没有吃惯了的食物而难以生存下去”以及“染上由别的动物携带来的疾病”的是不同的动物,而非“以食草为生的食肉动物”。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 .“此”指代内容错。结合原文“譬如,原先共享一处生境的几种动物会朝着不同的方向转移。如果有某种动物本来依靠另一种动物为食,迁居后可能发现新生境中没有吃惯了的食物而难以生存下去。与此相反,过去从未接触过的两种或几种动物被迫迁居到一处,有一些动物将会染上由别的动物携带来的疾病——它们未曾得过的传染病,这就要求它们具有超常的抗病能力”可知,“此”指的是动物“原先共享一处生境”的情况。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如果没有……就不可能……”错。原文“许多科学家支持这个过度捕杀说,并且拿出证据来说明此说的正确性。北美洲许多化石产地发现的石矛与3种已经绝灭的大哺乳动物(猛犸象、马和骆驼)的骨骼在一起,或者发现时石矛尖端还刺在化石动物体内,而且常在一些古代水蚀洼坑(显然猎手曾在此卧地设伏,伺机捕猎)中找到石矛”,对克洛维斯文化的发掘只能证明大型哺乳动物灭绝有可能与之有关,但“对克洛维斯文化的发掘”不是“过度捕杀说”产生的充分条件。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言特点的能力。①“这或许正像有的人所指出的,两者都正确”“另一方面,别处也许有答案”“科学家们似乎还得费许多年的时光持续争论”,“或许”“也许”“似乎”这些词语标示作者对所阐述情况的揣测与不确定。②因为大型哺乳动物灭绝的事件距离我们年代久远,正如文中说的“1.1万年前的地球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当时的情景如何”,还有待科学证实,因此这种表达表现了科学著作严谨、准确的语言特点以及科学家严谨求真的科学精神。【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①论据“人类首次出现于美洲大陆与早期哺乳动物走向绝灭大致同时,这是有关更新世动物绝灭事件的另一种学说——人们大肆捕猎大哺乳动物,使之绝灭——的立论基础”,论据不充分,人类首次出现在美洲与哺乳动物走向灭绝同时,并不能说明动物绝灭一定是人类捕杀导致的。②论据“北美洲许多化石产地发现的石矛与3种已经绝灭的大哺乳动物(猛犸象、马和骆驼)的骨骼在一起,或者发现时石矛尖端还刺在化石动物体内,而且常在一些古代水蚀洼坑(显然猎手曾在此卧地设伏,伺机捕猎)中找到石矛”,论据不充分,石矛与3种已经绝灭的大哺乳动物的骨骼在一起,只能证明3种动物遭到捕杀,不能证明这3种动物绝灭是捕杀导致的,更不能证明其他30属动物的绝灭是因为捕杀。③论据“古生物学家于30年代就发现丹佛以北大约32公里处的一个砂岩峭壁下面有3支克洛维斯石矛、一些散落的石球和12 具猛犸象骨骼。科学家们推论,当时猎手们驱赶一群猛犸象,迫使它们跳越峭壁,跌落崖底,再锤击或矛刺以杀死这些负伤的动物”,属于以偏概全,峭壁下石矛、石球与12具猛犸象骨骼在一起,只能说明北美早期人类的一次围猎活动,并不能证明所有猛犸象的绝灭是因为捕杀。(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小题。文本一:复活(节选)【俄】列夫·托尔斯泰聂赫留朵夫在监狱大门口拉了拉铃。他不知道玛丝洛娃今天情绪怎样,又想到她和她同监的人都对他保守着什么秘密,不禁提心吊胆,神经紧张。他向出来开门的看守说明要见玛丝洛娃。看守回去打听了一下,告诉他玛丝洛娃在医院里。聂赫留朵夫就上医院。一个青年医生,浑身散发着石炭酸味,在走廊里接见聂赫留朵夫,严厉地问他有什么事。这位医生处处体恤囚犯,因此经常同监狱当局,甚至同主任医生发生冲突。他唯恐聂赫留朵夫提出什么违章要求,就表示他对任何人一视同仁,还装出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这里没有女病人,这里是儿科病房。”青年医生说。“我知道,不过这里有个女人是从监狱里调来担任助理护士的。”“对,这样的女人这儿有两个。您究竟有什么事?”“其中有个叫玛丝洛娃的,我同她很熟,”聂赫留朵夫说,“我想见见她,我为她的案子要到彼得堡去上诉。我想把这东西交给她。里面只有一张照片。”聂赫留朵夫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行,这个可以。”医生态度缓和下来说,接着吩咐一个系白围裙的老太婆把助理护士玛丝洛娃叫来。“您要不要在这儿坐一下?到候诊室去也行。”“谢谢您。”聂赫留朵夫说,趁医生态度好转,就向他打听玛丝洛娃在医院里工作得好不好。“还不错,要是考虑到她过去的生活经历,应该说很不错了,”医生说,“喏,她来了。”玛丝洛娃穿一件条纹连衣裙,外面系着白围裙,头上扎着一块三角巾,盖住头发。她一看见聂赫留朵夫,脸唰地红起来,迟疑不决地站住,然后皱起眉头,垂下眼睛,踏着走廊里的长地毯快步向他走来。她走到聂赫留朵夫跟前,本想不同他握手,但后来还是向他伸出手,她的脸涨得越发红了。自从上次他们谈话时她发了脾气又道了歉以后,聂赫留朵夫还没有见到过她。他料想她今天的心情同上次一样。但今天她完全不同,脸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表情:拘谨,羞怯,而且聂赫留朵夫觉得她对他很反感。他告诉她他将去彼得堡,并且把装着他从巴诺伏带来的照片的信封交给她。“这是我在巴诺伏找到的,一张很旧的照片,说不定您会喜欢的。拿去吧!”她扬起黑眉毛,用她那双斜睨的眼睛惊奇地瞅了瞅,仿佛在问这给她做什么。然后默默地接过信封,把它插在围裙里。 “您在这儿好吗?”聂赫留朵夫问,“我很替您高兴,总比那边好一些。”“‘那边’指什么地方?”她问,顿时脸上泛起了红晕。“那边就是牢里,”聂赫留朵夫赶快回答。“好什么呀?”她问。“我想这里的人好些。不像那边的人。”“那边好人多得很。”她说。“我今天要上彼得堡去。您的案子很快就会受理。我希望能撤销原判。”“撤销也好,不撤销也好,如今对我都一样。”她说。“我不知道为什么对您都一样,”他说,“不过对我来说,您无罪释放也好,不释放也好,倒真的都一样。不管情况怎样,我都将照我说过的话去做。”他坚决地说。她抬起头来。她那双斜睨的黑眼睛又像瞅着他的脸,又像瞅着别的地方。她整个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神采。不过她嘴里所说的同她眼睛所说的截然不同。“您何必说这种话呢!”她说。“我说这话是要让您明白我的心意。”“这事您已经说够了,用不着再说了。”她好容易忍住笑说。病房里不知怎的喧闹起来。传来孩子的哭声。“他们好像在叫我。”她不安地回头望望说。“好吧,那么再见了。”他说。她假装没有看见他伸出手来,没有跟他握手就转过身,竭力掩饰她的得意神气,沿着走廊的长地毯快步走去。“她身上起了什么变化?她在想些什么?她有什么感受?她是要考验我,还是真的不能原谅我?她的心肠变软了,还是怀恨在心?”聂赫留朵夫问自己,却怎么也无法回答。他只知道一点,那就是她变了,她的心灵里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变化不仅使他同她联结起来,而且使他同促成这变化的上帝联结起来。文本二:安娜·卡列尼娜(节选)【俄】列夫·托尔斯泰【前情提要】为了追求爱情和自由,安娜抛弃了家庭,义无反顾地和渥伦斯基倾心相爱,但是面对安娜强烈的爱情,渥伦斯基却选择了逃避。在火车进站的时候,安娜夹在一群乘客中间下了车,她像躲避麻风病人一样躲开他们。她站在站台上,竭力思索她为什么到这里来,打算做什么。以前她认为很容易办的事,如今却觉得很难应付,尤其处在这群不让她安宁的人中间。一会儿,挑夫们奔过来抢着为她效劳;一会儿几个年轻人在站台上把靴子后跟踩得咯咯直响,一面高声说话,一面回头向她张望;一会儿,对面过来的人笨拙地给她让路。她想着,如果没有回信就准备再乘车往前走。她拦住一个挑夫,打听有没有一个从渥伦斯基伯爵那里带信来的车夫。 她正询问时,那个面色红润、神情愉快、穿着一件挂着表链的时髦外套、显然很得意那么顺利就完成了使命的车夫米哈伊尔,走上来交给她一封信。她撕开信,还没有看,她的心就绞痛起来。“很抱歉,那封信没有交到我手里。十点钟我就回来。”渥伦斯基字迹潦草地写道。“是的,果然不出我所料!”她含着恶意的微笑自言自语。“好,你回家去吧,”她轻轻地对米哈伊尔说。她说得很轻,因为她的心脏的急促跳动使她透不过气来。“不,我不让你折磨我了,”她想,既不是威胁他,也不是威胁她自己,而是威胁什么迫使她受苦的人。她顺着月台走过去,走过了车站。几个年轻人盯住她的脸,怪声怪气地又笑又叫,从她旁边走过。站长走过来,问她乘车不乘车。一个卖汽水的男孩目不转睛地望着她。“天哪,我这是到哪里去呀?”她想,沿着月台越走越远了。她在月台尽头停下来。几个太太和孩子来迎接一个戴眼镜的绅士,高声谈笑着,在她走过来的时候沉默下来,紧盯着她。她加快脚步,从他们身边走到月台边上。一辆货车驶近了,月台震撼起来,她觉得自己好像又坐在火车里了。突然间她回忆起和渥伦斯基初次相逢那一天被火车轧死的那个人,她醒悟到她该怎么办了。她迈着迅速而轻盈的步伐走下从水塔通到铁轨的台阶,直到匆匆开过来的火车那儿才停下来。她凝视着车厢下面,凝视着螺旋推进器、锁链和缓缓开来的第一节车的大铁轮,试着衡量前轮和后轮的中心点,估计中心点对着她的时间。“到那里去!”她自言自语,望着投到布满砂土和煤灰的枕木上的车辆的阴影。“到那里去,投到正中间,我要惩罚他,摆脱所有的人,摆脱我自己!”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年医生表现出的“严厉”和“怒气冲冲”,表现出他对囚犯的关照与体恤,以及对聂赫留朵夫的戒备。B.提到“那边”时,玛丝洛娃泛起红晕,是因为牢狱那边的生活被自己曾经喜欢的人提及,使自己很难堪。C.一个是字迹潦草的敷衍,一个是恶意的微笑,内涵丰富。这是安娜看信后对两个人情感的彻底绝望。D.“轻轻地对米哈伊尔说”,“说得很轻”,几个“轻”是情感“沉”的抑制性表现。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开篇设置悬念,写聂赫留朵夫因不知道玛丝洛娃的情绪怎样,不了解她们对他保守的秘密而紧张,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B.文本二中火车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场景,为下文安娜决定卧轨自杀埋下了伏笔。C.对玛丝洛娃的出场,作者细致地从肖像——动作——心理这种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的变化顺序依次展开描写,这符合普遍的认知规律。 D.“到那里去”反复强调,安娜企图报复自己爱过的人,以此震撼社会,是决绝,亦是解脱。8.聂赫留朵夫认为“她的心灵发生了重大变化”,结合课文和选文,概括并简要分析玛丝洛娃发生了哪些变化?9.托尔斯泰是心理描写的大师,请从文本一、二概括心理描写的多种方法并简要分析。【答案】6.B7.C8.①由堕落、庸俗变得有羞耻感,课文中玛丝洛娃面对有钱人媚笑,本文中却多次羞涩得脸红;②由麻木变得有爱心,课文中玛丝洛娃对丧子轻描淡写,本文中为孩子的哭声感到不安,说明善良和母爱被唤醒;③对聂赫留朵夫由冷漠怨愤转为信任。课文中玛丝洛娃对聂赫留朵夫的态度冷漠,文本中多次提到玛丝洛娃的笑、脸红,说明她对聂赫留朵夫的改观。9.①直接描写人物心理,多为作者的直接描述或人物的内心独白。如文段一“‘她身上起了什么变化?……聂赫留朵夫问自己,却怎么也无法回答”,这处描写就属于人物内心独白式的直接描写。②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暗示心理。“她一看见聂赫留朵夫,脸唰地红起来,……她的脸涨得越发红了”,不断通过玛丝洛娃的神态、动作暗示她此次和聂赫留朵夫见面时的拘谨、羞涩等复杂心理。③以环境暗示、烘托心理。如文段二开头对火车进站的环境描写,写出周围的人头攒动与喧嚣鼎沸,渗透着安娜的特定心情,心绪不宁又难于回归平静。④以人物本身的幻觉写心理。如“几个年轻人盯住她的脸,怪声怪气地又笑又叫,从她旁边走过”“一个卖汽水的男孩目不转睛地望着她”“几个太太和孩子来迎接一个戴眼镜的绅士,高声谈笑着,在她走过来的时候沉默下来,紧盯着她”,这些描写更像是安娜的幻觉,安娜感觉周遭人物都以异样的眼神盯着她,从侧面表现出安娜此时恍惚、神经质的心理状态。【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是因为牢狱那边的生活被自己曾经喜欢的人提及,使自己很难堪”说法错误,玛丝洛娃脸红是因为她曲解了“那边”的含义,以为是巴诺伏——她和聂赫留朵夫曾经相爱相识的地方,误以为聂赫留朵夫要重提旧情,因而羞涩脸红。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依次展开描写”说法错误。文中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有交替,并不是“依次展开”。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 ①由堕落、庸俗变得有羞耻感。课文中“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您找我吗?’她问,把她那张眼睛斜睨的笑盈盈的脸凑近铁栅栏”,玛丝洛娃面对有钱人媚笑;本文中却多次羞涩得脸红“她一看见聂赫留朵夫,脸唰地红起来,迟疑不决地站住,然后皱起眉头,垂下眼睛,踏着走廊里的长地毯快步向他走来”“‘“那边”指什么地方?’她问,顿时脸上泛起了红晕”;②由麻木变得有爱心。课文中玛丝洛娃对丧子轻描淡写“‘赞美上帝,他当时就死了,’她气愤地简单回答,转过眼睛不去看他”;本文中为孩子的哭声感到不安“病房里不知怎的喧闹起来。传来孩子的哭声。‘他们好像在叫我。’她不安地回头望望说”,说明善良和母爱被唤醒;③对聂赫留朵夫由冷漠怨愤转为信任。课文中玛丝洛娃对聂赫留朵夫的态度冷漠“没有什么罪可赎的。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全完了”“‘何必提那些旧事,’她冷冷地说”;文本中多次提到玛丝洛娃的笑、脸红“她抬起头来。她那双斜睨的黑眼睛又像瞅着他的脸,又像瞅着别的地方。她整个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神采”“‘“那边”指什么地方?’她问,顿时脸上泛起了红晕,说明她对聂赫留朵夫的改观。【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①直接描写人物心理,多为作者的直接描述或人物的内心独白。譬如文段一“他不知道玛丝洛娃今天情绪怎样,……不禁提心吊胆,神经紧张”,“他不知道”就是作者在直接描述人物心理;再如文段一“‘她身上起了什么变化?……聂赫留朵夫问自己,却怎么也无法回答”,这处描写是聂赫留朵夫的内心独白,属于人物内心独白式的直接描写。直接描写人物心理,更利于展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②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暗示心理。譬如文段一“她一看见聂赫留朵夫,脸唰地红起来,……她的脸涨得越发红了”,这是神态描写暗示人物的羞惭;“她抬起头来。她那双斜睨的黑眼睛又像瞅着他的脸,又像瞅着别的地方。她整个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神采。不过她嘴里所说的同她眼睛所说的截然不同。‘您何必说这种话呢!’她说”,这是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暗示人物内心的快乐,言不由衷等。总之,不断通过玛丝洛娃的神态、动作暗示她此次和聂赫留朵夫见面时的拘谨、羞涩等复杂心理。③以环境暗示、烘托心理。譬如文段二开头对火车进站的环境描写“在火车进站的时候,安娜夹在一群乘客中间下了车,她像躲避麻风病人一样躲开他们“一会儿,挑夫们奔过来抢着为她效劳;一会儿几个年轻人在站台上把靴子后跟踩得咯咯直响,一面高声说话,一面回头向她张望;一会儿,对面过来的人笨拙地给她让路”,写出周围的人头攒动与喧嚣、鼎沸,环境的喧闹恰恰说明安娜此刻内心的烦乱,渗透着安娜的特定心情,心绪不宁又难于回归平静。 ④以人物本身的幻觉写心理。譬如文段二“几个年轻人盯住她的脸,怪声怪气地又笑又叫,从她旁边走过”“一个卖汽水的男孩目不转睛地望着她”“几个太太和孩子来迎接一个戴眼镜的绅士,高声谈笑着,在她走过来的时候沉默下来,紧盯着她”,这些描写更像是安娜的幻觉,其实这些都是很自然、正常的场景,但在安娜看来,他们似乎都在嘲笑他,安娜感觉周遭人物都以异样的眼神盯着她,从侧面表现出安娜此时恍惚、神经质的心理状态。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悦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1)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鸮飞入贾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鸮曰“鵩”。贾生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鳌①,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2)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减)【注】①釐(xī):胙肉,祭过神的福食;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加句读处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孝文皇帝初立A闻河南守吴公B治平C为天下第一D故与李斯同邑E而尝学事焉F乃征为廷尉。11.下列对文段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秀才,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唐初设秀才科,后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称呼,文中指优异的才能。B.超迁,越级提拔。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也有作降职远调的。古代表示官职提升的还有“拔”“擢”“陟”等。C.害,嫉妒,与《屈原列传》中“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的“害”词义相同。D.无状,行为失检,没有礼貌,与成语“出言无状”中“无状”的词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贾谊十几岁时就因能诗善文闻名当地。为官之初,曾得到同僚们的肯定,也深得皇上的赏识,一度被破格提拔。B.贾谊奉命制定新的法令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遭到朝中绛侯灌婴等人的诽谤,说他年轻学浅,总想擅权弄事。C.贾谊被从长沙召回,当时皇上正在虔诚地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便详细地说明,使文帝夜半前席。D.贾谊因文帝分封淮南厉王子上奏疏,并多次陈述有的诸侯封地太多,不符合古代的制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2)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14.屈原和贾谊生于不同朝代,但是司马迁却将他们放在同一个列传里,请结合文本,试分析司马迁这样处理的原因。【答案】10.ADF11.D12.B13.(1)(贾谊)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自认为寿命不会长久,又因为是被贬谪而去的,心情抑郁(不愉快)。(2)(我)读了《鵩鸟赋》,看到(贾谊)将生和死同等看待,把离官去职或在朝任职看得很轻,又茫然若有所失了。14.①贾谊写过《吊屈原赋》,对屈原的人生遭际表示过深深的同情,将二者合传顺理成章;②贾谊和屈原在精神境界、政治遭遇、才干学识上都有相似之处;③司马迁将二者放在同一个列传里,寄寓了对自身命运的深沉感慨。【解析】 【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孝文帝即位之初,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为全国第一,而且旧时与李斯同乡,曾经向李斯学习过,(皇上)于是就征召吴公担任廷尉。“孝文皇帝初立”,是后文的时间状语,其后A处要断开;“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是动宾短语,其后D处要断开;“乃征为廷尉”,是“乃征(吴公)为廷尉”的省略句,是“乃”引导的表示结果的分句,要与前文表示原因的分句断开,即F处断开。故选ADF。【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B.正确。C.正确。句意: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句意:上官大夫和他官位相等,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D.“词义相同”错误。没有尽到责任/行为失检,没有礼貌。句意:贾谊认为这是自己作太傅没有尽到责任,非常伤心。/“出言无状”:说话放肆,没有礼貌。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贾谊奉命制定新的法令制度”错误,于文无据。原文是说“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是说后来各项法的更改,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去上任等,这些主张都是贾谊提议的,并没有提到“贾谊奉命制定新的法令制度”。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卑”,地势低洼;第一个“以”,认为;“谪”,被贬谪;“意不自得”,心情抑郁(不愉快)。(2)“同”,意动用法,把……同等看待;“轻”,形容词动用,看轻;“去就”,去职或朝任职;“爽然自失”,茫然若有所失。【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可知,贾谊写过《吊屈原赋》,对屈原人生遭际表示过深深的同情,将二者合传顺理成章;贾谊和屈原在精神境界、政治遭遇、才干学识上都有相似之处;从“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可知,司马迁将二者放在同一个列传里,寄寓了对自身命运的深沉感慨。参考译文:自从屈原自沉汨罗江后一百多年,汉代有个贾谊,担任长沙王的太傅。路过湘水时,写了文章来凭吊屈原。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诗作文闻名当地。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召他到衙门任职,特别器重他。孝文帝即位之初,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为全国第一,而且旧时与李斯同乡,曾经向李斯学习过,(皇上)于是就征召吴公担任廷尉。吴廷尉就向孝文帝推荐贾谊,说他年轻有才,非常精通诸子百家的书。孝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当时贾谊二十多岁,在同僚中年纪最轻。每次皇帝下令让臣子们讨论问题,各位老先生都无法应对回话,而贾谊就替他们一一应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各位老先生都认为贾谊很有才能,自己比不上他。孝文帝也非常喜欢他,破格提拔他,贾谊一年之内就升任到太中大夫。贾谊认为汉朝从建立到孝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国家安定,正是应该修正历法,变易服色,制定法令制度,确立官职名称,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他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黄色,遵从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孝文帝刚刚即位,多谦让而无暇变法改制。但后来各项法的更改,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去上任等,这些主张都是贾谊提议的。于是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让贾谊担任公卿之职。(而)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于是诽谤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纪轻而学识浅,只想独揽大权,把政事弄得一团糟。”此后,皇帝也就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就派他去担任长沙王太傅。贾谊辞别皇帝后前往长沙赴任,他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自认为寿命不会很长,又因为是被贬离开,内心非常不愉快。在渡湘水的时候,写下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贾谊担任长沙王太傅三年。一次有一只鸮鸟飞进他的住宅,停在了座位旁边。楚国人把鸮叫做“鵩”。贾谊为此悲痛伤感,就写下了一篇赋来自我安慰。 又过了一年多,贾谊被召京城拜见皇帝。当时孝文帝坐在宣室,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孝文帝因为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原本。贾谊就详细说明了鬼神形成的情形。到半夜时分,孝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时移动座席向前靠拢。听完之后,孝文帝慨叹道:“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超过他了,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孝文帝任命贾谊为梁怀王的太傅。梁怀王,孝文帝的小儿子,最受孝文帝的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才让贾谊当他的老师。孝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为列候。贾谊劝谏,认为国家祸患就要从此兴起了。贾谊又多次上书皇帝,说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但是)孝文帝不肯听从。几年之后,梁怀王骑马,不慎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留下后代。贾谊认为这是自己做太傅没有尽到责任,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死的时候年仅三十三岁。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为他的志向不能实现而悲伤。我到长沙,经过屈原自沉的地方,未尝不流下眼泪,追怀他的为人。看到贾谊凭吊他的文章,文中又责怪屈原如果凭他的才能去游说诸侯,哪个国家不会容纳,却自己选择了这样的道路!读了《鵩鸟赋》,把生和死等同看待,把弃官和得官等闲视之,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行香子·述怀【宋】苏轼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幽静的夜晚,如银的月色,满杯的美酒,词人陶醉于眼前的良辰美景,流露出对空阔寂静的月夜的喜爱之情。B.“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运用比喻写出了苏轼对时间消逝的感叹,《念奴娇·赤壁怀古》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C.词的下阕,既以感慨的语气表达词人不被知遇的无奈,也以明确的口吻表露自己退隐出世的意图和计划。D.本词不仅做到了写景、抒情和说理完美融合,而且用字传神精妙,如“一溪云”中的“溪”,比“一朵云”“一团云”,都更有意境。16.在苏轼心目中,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闲人”?请结合整首词分析。【答案】15.C16.①抛弃名利,不必为人生的短暂虚幻而悲叹;②保持纯真,不再为自身怀才不遇而郁闷;③归隐田园,在自然山水之中自得其乐。【解析】【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几时”是“什么时候”的意思,词人借“几时归去”想表达的是想要归去却不知几时可以归去的无奈,并没有“明确的口吻”。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根据词中“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可知,苏轼认为名利都如浮云变幻无常,不值得我们徒然劳神费力,由此可知苏轼所说成为真正“闲人”的内在因素:抛弃名利,不必为人生的短暂虚幻而悲叹。词中,“且陶陶、乐尽天真”的意思是姑且借现实中的欢乐,忘掉人生的种种烦恼,从中可以看出苏轼对于困境的态度是我们应从困扰、纷争、痛苦中自我解脱,并且可以在“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意思是“有琴可弹,有酒可饮,赏玩山水,就足够了”)中找到快乐。唯有这样,才能在心态上真正做一个“闲人”,而不是整天被内心的忧伤所烦扰。由此,可得出成为“闲人”的另一个内在因素:保持纯真,不再为自身怀才不遇而郁闷。从“几时归去”(意思是何时能归隐田园),可见诗人有归隐的想法,希望摆脱世事烦扰,成为一个在山水间自由自在的人。由此可知成为“闲人”的外在因素:归隐田园,在自然山水之中自得其乐。(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认为屈原能像蝉脱壳一样摆脱浊秽,浮游于尘世之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高度评价屈原的志向可与日月争光。(2)古人常常借助信使、邮差、飞鸽来传递书信,《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还提到人们可以通过大雁和鲤鱼来传信。(3)相隔四年,哈佛才女许吉如再次登上央视主持人大赛的舞台挑战自己,她的表现比四年前更加亮眼,却仍没能超越其他选手成功晋级,你会选用《老子》四章中的哪句话安慰并鼓励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不获世之滋垢②.皭然泥而不滓者也③.鸿雁长飞光不度④.鱼龙潜跃水成文⑤.胜人者有力⑥.自胜者强【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滋垢”“皭”“泥”“滓”“度”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全民深度触网时代,“网瘾”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形容词。据数据显示,近年来,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快速增强,截止到2022年12月,老年网民数量达1.53亿,不少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达到4.5小时。老年人何以产生“网瘾”?(1)。“空巢老人”日益增多,与子女缺乏交流,对飞快变化的外部世界的不适应,让老年人往往有着更加强烈的、不被需要的孤独感。人在网络,其实是在对抗孤独,寻求“归属感”。但“网瘾老年”的背后,并非全是孤独,也有老年人对新兴事物的好奇与探索。他们曾是网络世界的“边缘人”,互联网给了他们看世界的机会。社交沟通、学习新技能、知晓新闻时事……通过手机网络,他们获得一种(①)的生活体验。所以,对于“网瘾老年”问题,也需一分为二来看。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简单粗暴的戒断,而应关注到其背后真正的需求。(2)。于年轻人而言,既要尊重父母辈在网络空间里的探索,更要主动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多一些陪伴和关心。让优质网络内容成为一剂“良药”。网络内容虽多,但质量(②),假新闻、毒鸡汤、养生伪科学等粗制滥造的内容大行其道,侵蚀着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平台应当从关爱老人角度出发,(3),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老年人健康触网,仍需社会、家庭、个体等多方面(③)。真正关注、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帮助他们走出成瘾的那张“网”。这,也是我们为老人家们提供的网上“保健药”。(新华网《防老年人“网瘾”,需开好三张“药方”》)18.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写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加以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18.①截然不同(耳目一新);②参差不齐;③齐心协力(勠力同心,通力合作,精诚合作)19.数据显示,近年来,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快速上升,截止到2022年12月,老年网民数量达1.53亿,不少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达到4.5小时。20.(1)“孤独”也许是重要原因;(2)让亲情成为最好的“解药”;(3)提供适老的、健康优质的内容。【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语境指网络让老年人获得一种全新的,与以前完全不同的生活体验,可填“截然不同(耳目一新)”。截然不同: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令人感觉到很新鲜。形容事物的面貌有了显著的变化。②语境指网络内容质量好坏都有,可填“参差不齐”。参差不齐:原意是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③语境指让老年人健康触网,仍需社会、家庭、个体等多方面携手共同努力,可填“齐心协力(勠力同心,通力合作,精诚合作)”。齐心协力:形容思想认识一致,为了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勠力同心:形容齐心合力,团结一致。通力合作:不分彼此,一齐出力。精诚合作:双方诚心诚意的工作,共同努力,携起手来一同前进共同创造辉煌。【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句式杂糅,“据数据显示”可删掉“据”;搭配不当,“快速增强”应改为“快速提升”。【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1)此处探讨的是老年人产生网瘾的原因,由后文的“‘空巢老人’日益增多……不被需要的孤独感”可知,关键词是“孤独”,可填:“孤独”也许是重要原因;(2)上文谈到解决老年人网瘾问题的关键是“应关注到其背后真正的需求”,也就是让老年人情感不再孤独;由后文“于年轻人而言,既要尊重父母辈在网络空间里的探索,更要主动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多一些陪伴和关心”,可见应该让老年人得到亲情的陪伴,对应解决“网瘾”问题,可填:让亲情成为最好的“解药”;(3)前文谈到网络内容有侵蚀老人精神健康的内容,此处从平台角度提出要关爱老人,也就是要为老人提供适合他们看的、健康优质的内容,可填:提供适老的、健康优质的内容。(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劳动,是与大地肌肤相亲。在田地边,以裸露的脚趾触碰大地,小心地触碰。缩回,又伸展。伸展,再缩回。看稻们站立在一片白泱泱的水田中央,不跑,不跳,亦不缩脚,蓝天白云下,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我就感觉羞愧。人不如稻?试试,再试试,果然就不烫脚了。把两只脚慢慢地伸入水田,忍住,再忍住,如一棵稻秧把根伸进大地深处。田泥包裹,温暖如春,血脉相通。 我把铁耙举起,又放下。放下,又举起。沙地是一本大书,我一页一页,努力地翻阅脚下这一片沙地。泥土芬芳,沙地的气息让人陶醉。我一遍遍把大地的秘密翻开又覆盖,却不知道到底是在寻找什么。劳作,是我唯一的目的。我只是向前,不停地向前。我像父亲一样举起耙,像父亲一样把口水唾在手心,像父亲一样握紧耙柄,像父亲一样用泥土搓手。我感觉自己和父亲、祖先们,紧紧地连接在了一起。汗水是自发根出发的,沿额头,至鼻尖,绕到下巴,一步一步往下爬。今天,我所滴下的每一滴汗水,与父亲的,与先人的,也是一个模样。21.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改成“我像父亲一样举起耙,把口水唾在手心,握紧耙柄,用泥土搓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答案】21.①四个逗号将“出发”“沿”“至”“绕”“爬”五个动作分隔开来;②五个动作强化了汗水流淌的过程,具有视觉冲击力;③突出了劳作的艰辛。22.①原文多用整句,“像父亲一样”的句式形成排比,句式整齐,增强了气势,改句用散句,缺少感染力;②原文反复使用“像父亲一样”,写出了我像父亲一样在土地上劳动,突出了父亲对我影响之大,强化了情感,而改句只有一个“像父亲一样”,没有强调的效果,情感表达也更平淡一些。【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句子“汗水是自发根出发的,沿额头,至眉,到鼻尖,绕行至下巴,一步一步往下爬”中,五个逗号将“出发”“沿”“至”“到”“绕”“爬”五个动作分隔开来,叙述完每个动作后进行停顿,让读者能够想象出汗水流淌的“路线”和过程,逗号的停顿也强化了汗水流淌的过程;这样的停顿写出我在劳动时,汗水不停地流淌的样子,突出了劳作的艰辛,也体现了“我”像父亲一样在土地上劳动,突出了父亲对“我”影响之大,引人共鸣。【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采用“像父亲一样……”的相同句式,“像父亲一样举起耙”“像父亲一样把口水唾在手心”“像父亲一样握紧耙柄”“像父亲一样用泥土搓手”形成排比,句式整齐,增强了气势;改句用散句,缺少感染力;“我像父亲一样举起耙,像父亲一样把口水唾在手心,像父亲一样握紧耙柄,像父亲一样用泥土搓手”,反复使用“像父亲一样”,写出父子二人劳动的动作是一样的,写出了我像父亲一样在土地上劳动,突出了父亲对我影响之大,强化了情感;而改句只有一个“像父亲一样”,没有强调的效果,情感表达也更平淡一些。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老子认为“知足者富”“知足不辱”。鲁迅却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习近平总书记也说:“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知足以常乐,不足而奋进林逋有言:“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强调人生当懂得知足,才可安时处顺。而鲁迅先生却言“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他向我们指出了不满足的价值,可见,知足与不满足都是人生需要的境界,我们在知足中感受幸福,在不知足中砥砺奋进。知足是一种智慧,于知足中安身立命,方能常乐。对待外在的物欲,我们要懂得知足常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因为知足,颜回安贫乐道,获得精神的长久满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为懂得知足,陶潜在淳朴的田园生活中自足安适。“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因为懂得知足,苏子把流放生涯活成享受……人生的快乐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能否懂得知足。面对名利诱惑,多少贪官污吏迷失自我,多少有志之士忘记初心,有多少无知少年走上歧途。当押赴刑场的李斯与儿子抱头痛哭,发出“黄犬之叹”时,可知正是由于“不知足”而葬送自己的生命;当不知足的秦始皇野心勃勃修建阿房宫时,可知这聚天下之珍宝的寝宫,恰是国家灭亡的加速器……《好了歌》中唱到:“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外在的物欲就像个无底的深渊,越是去追寻,越是让人疯狂。唯有懂得知足常乐,追寻内心的丰盈,才能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保持内心的丰盈与淡定。不知足是一种追求,于不知足中奋进,方能突破。在物欲方面要懂得知足,但在人生追求上应当永不满足,不满足才能取得更大的突破。人类不满足烽火狼烟、飞鸽传书的通信方式,于是发明了电报电话;不满足只听到声音的状态,于是发明了视频通话;不满足简单看见平面的、已有的影像,于是发展出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不知足,推动社会的进步。2022年,已过30岁的徐梦桃不满足于27个世界冠军的荣誉,征战北京冬奥会。在决赛中,她敢于挑战难度系数最高的动作,拿下了108.61的高分,收获了职业生涯第一枚奥运会金牌。正因为不满足,所以拒绝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正因为不满足,所以让我们时刻充满危机感,永不停歇前进的脚步;正因为不满足,让我们勇于走出舒适圈,向着下一个高峰发起冲击。 祖父对冰心解释说:“有的东西,比如衣、食、住吧,虽然简陋素朴一些,也应当‘知足’;而对于追求知识学问和修身养性,就常常应当‘知不足’”。愿新时代的我们,能在“知足”中就能品尝到拥有的甘甜,在“不知足”中更能体味到奋斗的浓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材料由三则名言构成,三则名言阐述的是“知足”还是“不满”。第一句名言为老子所说的“知足者富”“知足不辱”指的是人要学会知足,珍惜已拥有的就是富贵。知道满足,不会受到屈辱。面对名利富贵不贪,不过分企求,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鲁迅说的“不满是向上的车轮”,是激励青年不要满足于现状,不断追求进步。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是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虽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还有很多艰难险阻,要激励全体人民积极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奋斗。作时对于“知足”和“不知足”的关系,可以做以下辩证思考:“知足与不知足”需要辩证看待,有时候,我们应该提倡“知足之足,常足”,因为人没有过多的要求就能时常觉得满足,而不容易误入歧途。而有时候需要“不知足”,对于个体而言,志士进取、开拓和超越的奋斗所需的信念和操守,唯不自足才能超越自我,做强做大自我;对于社会来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也就是要不知足,不知足才能不断有进步。因而,知足与不知足是两个不同向不同面的内涵思想,都需要,但各有所适,贵在选择。所以写作时不可绝对反对或肯定“知足”“不知足”,而是要辩证思考分析。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人生需要知足却不满足。接下来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一、面对苦难,知足让自己更加愉悦地去克服它。知足常乐,知足,苦难的止痛剂。二、面对苦难要知足,却不代表凡事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锐意进取,不满足于一点小小成就,才可能绽放人生的光芒。三、将二者兼容互补,凸显其共性价值——知足却不满足,让人生的麦田收获迷人的黄金。正是基于特殊性思辨,避开惰性思维产生的对立,于人生两面所需的统一中实现了“知足”与“不满足”的思想价值互补。立意:1.人要学会知足。2.知足——为人处世的智慧。3.不满足于现状,勇于追求进步。4.不骄不躁,积极进取。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01-13 14:35:02 页数:21
价格:¥2 大小:300.2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