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0

2/30

剩余2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地理一、单项选择题(40题。每题2分,共80分)2017年2月23日,天文学家发现距地球40光年的一颗红矮星(TRAPPIST-1)有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行星,其中3颗位于宜居带内。下图为天体系统示意图和宜居带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红矮星“TRAPPIST-1”属于()A卫星B.行星C.恒星D.星云2.红矮星“TRAPPIST-1”所在的天体系统位于()A.②—太阳系B.③—银河系C.③—河外星系D.④—总星系3.材料中所说的“宜居带”具有满足生命存在的条件,依据可能是()A.有可供生命呼吸的大气B.体积质量适中,可形成大气层C.有丰富的矿产资源D.与恒星距离适中,有液态水的存在“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读下面景观图和我国太阳能地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4.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B.内蒙古高原C.长江中下游地区D.四川盆地5.“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A.增加本地区的太阳辐射B.抑制水中植物的生长C.降低土地利用效率D.提高水面温度 日冕物质抛射是指几分钟至几小时内,以每秒几十公里至每秒一千多公里的速度从太阳向外剧烈抛射出大量物体(等离子固结其中的磁场结构)的现象。回答下面小题。6.与日冕物质抛射现象相似的太阳活动是()A.黑子B.日珥C.耀斑D.太阳风7.日冕物质抛射现象易对地球造成()①中高纬度地区乔木的年轮疏密变化②地球无线短波通讯中断③信鸽的飞行受影响,甚至迷路④北极地区的极光频率增加⑤各地年降水量的减少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④⑤2021年5月22日,青海省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下图为此次地震部分地区烈度分布图。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烈度越高,破坏越强。完成下面小题。8.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软流层9.图中四地()A.甲震级最高B.乙烈度最高C.丙破坏最强D.丁震中距最大图示为云南省元阳梯田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包含的地球圈层有()A.水圈、生物圈B.水圈、岩石圈、生物圈C.水圈、岩石圈、大气圈D.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11.图中各圈层()A.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B.都是独立发展变化的C.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D.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辐射在陕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完成下面小题。12.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和该地质年代最繁盛的动物可能是()A.古生代、三叶虫B.中生代、恐龙C.新生代第三纪、哺乳类D.新生代第四纪、鱼类13.该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A.湿热的草原地区B.温暖广阔的浅海C.湿热的森林地区D.干旱的陆地环境乌尔禾魔鬼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佳木河下游,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区域,“雅丹”是维吾尔语“陡壁的小丘”之意,这里的小丘按一定方向排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形成雅丹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风力搬运作用D.风力堆积作用15.这里的小丘有规律排列的方向是()A.东西向B.南北向C.西北—东南向D.东北—西南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图中B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A.瀑布B.洪积扇C.三角洲D.溶洞17.图中①-②处的河流弯曲景象称为“蛇曲”。①-②处地形剖面图(阴影区为泥沙沉积物)正确的是()A.B.C.D.下图为“四个不同地区的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图示地貌景观成因中,具有因果联系的是()A.③④B.②③C.①③D.①④19.②③两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流水侵蚀、风力沉积B.流水沉积、风力侵蚀C.风力沉积、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流水侵蚀20.与②地貌类似景观可能存在于我国的()A.四川盆地B.云贵高原C.准噶尔盆地D.山东丘陵2019年热映的电影《中国机长》讲述了飞机在近万米高空挡风玻璃破裂后,我国民航英雄克服困难驾 驶飞机安全着陆的感人故事。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1.国内飞机起飞后爬升至万米高度的过程中()A.大气对流显著,云雨常见B.温度上热下冷,气流平稳C.空气密度极低,类似真空D.经过了电离层,通信方便22.万米高空自然环境恶劣,主要表现()①气温高②气压低③臭氧多④氧气少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23.大气垂直分层中①层的平均厚度为12千米,不同纬度分布的高度(厚度)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低纬度地区高度(厚度)为15~16千米B.低纬度地区高度(厚度)为17~18千米C.中纬度地区高度(厚度)为13~14千米D.高纬度地区高度(厚度)为6~7千米24.关于大气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有()①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②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氢③水汽和杂质集中在高层大气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A.①④B.①③C.①②D.②④曙暮光又称“晨昏蒙影”,是指太阳东升前和西落后的一段时间内,天空呈现的微弱光亮。按其对地面照度的强弱分民用曙暮光、航海曙暮光和天文曙暮光(如左下图),其持续时间与纬度、日期有关。下 右图为6月22日某时刻全球昼夜状况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5.有关曙暮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曙暮光是太阳光被高层大气分子和尘埃散射形成的B.曙暮光的持续时间在赤道最短,随纬度增高而逐渐增加C.若天气晴好,在日出之前,会依次迎来民用曙暮光、航海曙暮光、天文曙暮光。D.通常,在民用曙暮光时段有足够的光亮,许多活动可以继续在户外进行。26.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北极附近还有极昼现象。考虑到晨昏蒙影,我国一些地方该日也会出现整夜不黑的“白夜”现象。下列城市最有可能有上述现象的是()A.海南三亚B.西藏拉萨C.江苏南京D.黑龙江漠河火山活动深刻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变化。1883年,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产生的巨量火山灰上升到高层大气中,导致随后一年全球均温下降0.6℃。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28.据图分析,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导致随后全球降温的主要原因是()A.⑤减小B.④增大C.③增大D.①减小29.大型火山喷发往往会伴随地震发生。为减少破坏性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人们准备应急救援包时,下列物品必备的是()A.高频哨B.身份证C.手机D.银行卡 农业生产中,常用塑料薄膜来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和某温室和地膜覆盖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0.对流层大气最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31.左图中与温室大棚增温原理最接近的箭头是()A.①B.②C.③D.④32.地膜覆盖农田可预防霜冻,主要是因为地膜能够()A.减少大气逆辐射B.减少地面辐射的散失C.增加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山谷风是一种常见的热力环流现象。下图为山谷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3.图中表示谷风的是()A.①B.②C.③D.④34.图中与“巴山夜雨涨秋池”中“夜雨”形成关系最直接的是()A.①B.②C.③D.④35.若图中山谷因蓄水而成为水库,则与蓄水前相比,蓄水后的山谷()A.白天谷风增强B.白天降水增多C.夜晚山风减少D.夜晚降水减少读世界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36.此时,甲、乙两地气压差可能为()A.25hPaB.28hPaC.35hPaD.36hPa37.此时,丙地风向为()A.东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38.此时,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差别大,其主要原因是()①甲地等压线比乙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②乙地等压线比甲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③甲地位于陆地,摩擦力比乙地大④甲地位于海洋,摩擦力比乙地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近地面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是自然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受到大气运动、植被状况、地形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时空差异。下图是北京市大气中CO2的浓度年变化(a)及4月日均变化(b)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9.北京市大气中CO2浓度最高出现在冬季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光合作用弱,吸收CO2少B.气候寒冷,降水少,CO2稀释少C.季风受地形的阻挡,CO2扩散慢D.居民生活取暖,工业能耗的增加 40.关于北京市大气中CO2浓度一天中出现最低值时刻的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强B.大气的对流运动显著C.交通工具、餐饮耗能少D.居民生活取暖耗能少二、非选择题(2题,共20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蜿蜒在中国西部边境的219国道北起新疆喀纳斯,南至广西东兴,全长超过一万千米,图a为219国道走向示意图,图b为新月形沙丘,是沿线①地典型地貌,在①地附近设置有草方格(图c)、防护林带等。(1)新月形沙丘迎风坡坡度较_________;新月形沙丘两翼的延伸方向指向_________风向。(2)在①地附近设置草方格、防护林带的作用是:增大_________、降低_________,达到阻沙、固沙的目的。(3)地处青藏高原的②太阳辐射_________(强/弱),解释原因_________。(4)图a中②处的地貌最有可能与下图中的_________(填字母),理由是_________。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热岛强度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的数值大小。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扩展,天津市的热岛效应逐渐增强。下图为天津市某年四季和全年热岛强度日变化曲线图。 (1)描述天津热岛效应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规律。(2)说明随着城市建设与扩展,天津市热岛效应不断增强的原因。(3)请在下侧等压面分布图上地面线上填写“城市”,并画出经过①②③④四点的热力环流。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地理一、单项选择题(40题。每题2分,共80分)2017年2月23日,天文学家发现距地球40光年的一颗红矮星(TRAPPIST-1)有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行星,其中3颗位于宜居带内。下图为天体系统示意图和宜居带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红矮星“TRAPPIST-1”属于()A.卫星B.行星C.恒星D.星云2.红矮星“TRAPPIST-1”所在的天体系统位于()A.②—太阳系B.③—银河系C.③—河外星系D.④—总星系3.材料中所说的“宜居带”具有满足生命存在的条件,依据可能是()A.有可供生命呼吸的大气B.体积质量适中,可形成大气层C.有丰富的矿产资源D.与恒星距离适中,有液态水的存在【答案】1.C2.B3.D【解析】【1题详解】天文学家发现距地球40光年的一颗红矮星(TRAPPIST-1)有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行星,行星绕着恒星公转,红矮星“TRAPPIST-1”属于恒星,C正确,B错误。卫星绕着行星公转,A错误。星云是基本天体,是看上去模糊一片的云状物质,没有行星绕转,D错误,故选C。【2题详解】红矮星“TRAPPIST-1”是恒星,不属于太阳系,A错误。距地球40光年,银河系半径约4万光年,所在的天体系统位于③—银河系,B正确。图中没有河外星系,C错误。④是总星系,不是该红矮星直接所属的天体系统,D错误,故选B。【3题详解】材料中所说的“宜居带”具有满足生命存在的条件,依据可能是根据天文观测,该行星与恒星距离适中,有液态水的存在,D正确。人类目前探测器不能到达太阳系之外的星体,不能判断该行星有可供生命呼吸的 大气、能形成大气层、有丰富的矿产资源,ABC错误。故选D。【点睛】天体系统是宇宙各星系的统称。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读下面景观图和我国太阳能地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4.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B.内蒙古高原C.长江中下游地区D.四川盆地5.“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A.增加本地区的太阳辐射B.抑制水中植物的生长C.降低土地的利用效率D.提高水面温度【答案】4.C5.B【解析】【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所以有大面积水域的地区以及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最适合大范围建“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长江中下游地区河网密布,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在四个选项中最适合,C正确;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降水少,缺少大面积水域,AB错误;四川盆地阴雨天多,太阳辐射弱,D错误。故选C。【5题详解】从材料当中可以看出“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阻挡了太阳光直接照射到水体,可能会降低水体温度,而不会提升水面温度,D错误;“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对太阳辐射没有影响,发展了多种经营,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AC错误;到达水面的光照减弱,影响光合作用,抑制水中植物的生长,B正确。故选B。【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低纬地区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2)地势:海拔高的地区,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3)天气:晴天多的地区,大气的透明度高,大气对 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日冕物质抛射是指几分钟至几小时内,以每秒几十公里至每秒一千多公里的速度从太阳向外剧烈抛射出大量物体(等离子固结其中的磁场结构)的现象。回答下面小题。6.与日冕物质抛射现象相似的太阳活动是()A.黑子B.日珥C.耀斑D.太阳风7.日冕物质抛射现象易对地球造成()①中高纬度地区乔木年轮疏密变化②地球无线短波通讯中断③信鸽的飞行受影响,甚至迷路④北极地区的极光频率增加⑤各地年降水量的减少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④⑤【答案】6.D7.C【解析】【6题详解】结合材料的描述,日冕物质抛射现象相似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太阳风是太阳爆发活动喷射的物质和能量从日冕层释放到行星星际空间,故D正确。太阳黑子,是指太阳的光球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暗的区域,它是磁场聚集的地方,A错误。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日珥是在太阳的色球层上产生的一种非常强烈的太阳活动,B错误。耀斑是太阳表面局部区域突然和大规模的能量释放过程,引起局部区域瞬时加热,向外发射各种电磁辐射,并伴随粒子辐射突然增强,C错误。故选D。【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日冕物质抛射现象的影响。日冕物质抛射是从太阳的日冕层抛射出来的物质,抛射出来的物质主要是电子和质子组成的等离子(此外还有少量的重元素,例如氢、氧和铁),加上伴随着的日冕磁场。当抛射物抵达地球时被称为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这可能会扰乱地球磁层,导致信鸽的飞行受影响,甚至迷路,此过程造成特别强的极光(常出现在北极的称北极光,在南极则称南极光)。日冕物质抛射事件伴随着耀斑,会破坏无线电的传输,造成能量耗损(断电),并对人造卫星和电力传输线造成损害。对植物生长速度和降水量的影响很小。故②③④正确①⑤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2、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3、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4、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等。2021年5月22日,青海省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下图为此次地震部分地区烈度分布图。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烈度越高,破坏越强。完成下面小题。 8.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软流层9.图中四地()A.甲震级最高B.乙烈度最高C.丙破坏最强D.丁震中距最大【答案】8.A9.C【解析】【8题详解】陆地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3km,青海当地的地壳厚度应更厚,震源深度17千米,所以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而非地幔(包括上地幔和下地幔)或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故选A。【9题详解】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四地震级相同,A错。四地中丙处烈度最高,破坏最强,B错,C正确。四地位于以震中为圆心的圆上,震中距相同,D错。故选C。【点睛】理论上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有时候不同地方测量存在误差,可能出现多个震级),但有多个烈度。图示为云南省元阳梯田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包含的地球圈层有()A.水圈、生物圈B.水圈、岩石圈、生物圈C.水圈、岩石圈、大气圈D.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11.图中各圈层()A.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B.都是独立发展变化的C.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D.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辐射【答案】10.D11.C【解析】【10题详解】元阳梯田中有水、岩石、生物、大气,因此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共有4个圈层。D正确,ABC错误。故选D。【11题详解】水圈连续而不规则的,其它圈层则不是,但相互联系,故A错误。图中的各圈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故B错误。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故C正确。外部圈层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内部圈层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故D错误。故选C。【点睛】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在陕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完成下面小题。12.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和该地质年代最繁盛的动物可能是()A.古生代、三叶虫B.中生代、恐龙 C.新生代第三纪、哺乳类D.新生代第四纪、鱼类13.该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A.湿热的草原地区B.温暖广阔的浅海C.湿热的森林地区D.干旱的陆地环境【答案】12.B13.C【解析】【12题详解】结合材料“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可知,该煤层形成时裸子植物繁盛,对应的地质年代为中生代,这个时代的代表性动物为恐龙,B对;A、C、D错误。故选B。【13题详解】根据材料“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树干”,煤是植物遗体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而转变成的沉积有机矿产,该煤层中出现银杏,银杏为高大的树木,生长在温暖湿润的陆地,所以该煤层形成时地理环境是温暖湿润的森林地区,C正确;草原地区很少有高大的树木,A错误;浅海不利于树木的生长,B错误;干旱的陆地环境水分少不利于树木生长,D错误,故选C。【点睛】古生代代表性植物为蕨类植物;中生代的代表性植物为裸子植物,动物为爬行动物;新生代的代表性植物为被子植物,动物为哺乳动物。乌尔禾魔鬼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佳木河下游,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区域,“雅丹”是维吾尔语“陡壁的小丘”之意,这里的小丘按一定方向排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形成雅丹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风力搬运作用D.风力堆积作用15.这里的小丘有规律排列的方向是()A.东西向B.南北向C.西北—东南向D.东北—西南向【答案】14.B15.C【解析】【分析】 【14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雅丹地貌主要发育在干旱地区的湖积平原上,由于湖水干涸,粘性土干缩裂开,盛行大风沿裂隙不断吹蚀,裂隙逐渐扩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演变成许多不规则,具有顺盛行风向平行延伸陡壁的垄岗(墩台)和宽浅不一沟槽相间的奇特地貌,B正确,ACD错误,故选B。【15题详解】雅丹地貌中,高起的风土墩即风蚀垄,呈长条形,排列方向与主导风向平行。据图可知,该地区为我国的西北地区,风口为乌尔禾魔鬼城西北方向,可判断这里的小丘有规律排列的方向是西北一东南方向。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图中B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A.瀑布B.洪积扇C.三角洲D.溶洞17.图中①-②处的河流弯曲景象称为“蛇曲”。①-②处地形剖面图(阴影区为泥沙沉积物)正确的是()A.B.C.D.【答案】16.B17.A【解析】【分析】【16题详解】图中B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水流速度变慢,搬运能力下降,其携带 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地貌,B正确;瀑布出现在陡崖等落差较大处,A错误;三角洲一般出现在河流入湖口或入海口处,C错误;溶洞出现在石灰岩广布的喀斯特地貌区,D错误。故选B。【17题详解】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处位于河流凹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水深岸陡;②处位于河流凸岸,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河岸较缓。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凹岸和凸岸是针对河流弯曲处来讲的,凹岸被侵蚀,凸岸沉积。不论河流流向,河岸向哪边弯曲,哪边的岸就是凹岸。下图为“四个不同地区的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图示地貌景观成因中,具有因果联系的是()A.③④B.②③C.①③D.①④19.②③两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流水侵蚀、风力沉积B.流水沉积、风力侵蚀C.风力沉积、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流水侵蚀20.与②地貌类似的景观可能存在于我国的()A四川盆地B.云贵高原C.准噶尔盆地D.山东丘陵【答案】18.A19.D20.C【解析】【18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①为黄海中的岛屿,其受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海浪作用,②为风蚀城堡,是风力侵蚀形成的,③为黄土高原的沟壑,是流水侵蚀形成的,④为黄河三角洲,属于流水沉积形成的。其中③为黄土高原的沟壑,是流水侵蚀形成的,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流水带走大量泥沙入黄河,黄河中大量的泥沙在河口堆积形成④黄河三角洲,故③④二者具有因果联系,A正确,其他景观的形成之间没有关联,BCD错误。故选A。【19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图中②为风蚀城堡,是风力侵蚀形成的,③为黄土高原的沟壑,是流水侵蚀形成的,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题详解】读图可知,②为风蚀城堡,是风力侵蚀形成的,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选项中的准噶尔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C正确。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及山东丘陵均位于我国季风区,降水较多,风力侵蚀地貌不典型,ABD错误。故选C。【点睛】流水作用包括流水侵蚀作用、流水搬运作用和流水沉积作用。它们形成的地貌都不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沟谷地貌、“V”型谷、河流上的瀑布,使坡面变得比较破碎。流水搬运作用和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河谷平原、河口三角洲、山前冲积扇。冰川地貌可分为冰川侵蚀地貌和冰川堆积地貌。冰川侵蚀地貌是冰川冰中含有不等量的碎屑岩块,在运动过程中对谷底、谷坡的岩石进行压碎、磨蚀、拔蚀等作用,形成一系列冰蚀地貌形态,如形成冰川擦痕、磨光面、羊背石、冰斗、角峰、槽谷、峡湾、岩盆等;冰川堆积地貌是冰川运动中或者消退后的冰碛物堆积形成的地貌,如终碛垄、侧碛垄、冰碛丘陵、鼓丘、蛇形丘、冰砾阜、冰水外冲平原、冰水阶地等。2019年热映的电影《中国机长》讲述了飞机在近万米高空挡风玻璃破裂后,我国民航英雄克服困难驾驶飞机安全着陆的感人故事。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1.国内飞机起飞后爬升至万米高度的过程中()A.大气对流显著,云雨常见B.温度上热下冷,气流平稳C.空气密度极低,类似真空D.经过了电离层,通信方便22.万米高空自然环境恶劣,主要表现() ①气温高②气压低③臭氧多④氧气少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23.大气的垂直分层中①层的平均厚度为12千米,不同纬度分布的高度(厚度)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低纬度地区高度(厚度)为15~16千米B.低纬度地区高度(厚度)为17~18千米C.中纬度地区高度(厚度)为13~14千米D.高纬度地区高度(厚度)为6~7千米24.关于大气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有()①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②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氢③水汽和杂质集中在高层大气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A.①④B.①③C.①②D.②④【答案】21.A22.B23.B24.A【解析】【21题详解】据图可知,国内飞机起飞后爬升至万米高度的过程中,一直处于对流层,该层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A正确;据图可知,该层温度上冷下热,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B错误;该层海拔越高,空气密度越低,但是还未类似真空,到高层大气,大气密度极小,才类似真空,C错误;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不在对流层,D错误。应选A。【22题详解】据图可知,对流层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故①错误;根据所学可知,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故②正确;臭氧分布在平流层,故③错误;对流层海拔越高,大气密度越小,氧气越少,故④正确。综上,正确的是②④,B正确,ACD错误。应选B。【23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的高度在低纬度约为17km~18km,在高纬度约为8km~9km,中纬度对流层的高度约为10-12km,B正确,ACD错误。应选B。【24题详解】大气组成成分中,二氧化碳可以吸收地面辐射,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还给地面,对地面有保温作用,①正确;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氮,②错误;水汽和杂质集中在对流层,③错误;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④正确。A正确,BCD错误。应选A。【点睛】对流层的三个基本特征: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流层的空气主要依靠地面的长波辐射增热,所以越近地面,空气受热越多,气温越高,而高度越高,气温则越低;2、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空气受地面不均匀的加热,产生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使高层与低层空气得到交换,近地面的热量、 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向上空输送,从而导致一系列天气现象的形成;3、气象变化复杂。由于受地表影响最大,对流层的温度和湿度分布不均,形成多变的天气现象。曙暮光又称“晨昏蒙影”,是指太阳东升前和西落后的一段时间内,天空呈现的微弱光亮。按其对地面照度的强弱分民用曙暮光、航海曙暮光和天文曙暮光(如左下图),其持续时间与纬度、日期有关。下右图为6月22日某时刻全球昼夜状况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5.有关曙暮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曙暮光是太阳光被高层大气分子和尘埃散射形成的B.曙暮光的持续时间在赤道最短,随纬度增高而逐渐增加C.若天气晴好,在日出之前,会依次迎来民用曙暮光、航海曙暮光、天文曙暮光。D.通常,在民用曙暮光时段有足够的光亮,许多活动可以继续在户外进行。26.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北极附近还有极昼现象。考虑到晨昏蒙影,我国一些地方该日也会出现整夜不黑的“白夜”现象。下列城市最有可能有上述现象的是()A.海南三亚B.西藏拉萨C.江苏南京D.黑龙江漠河【答案】25.C26.D【解析】【25题详解】曙暮光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有关,它是太阳光被高层大气分子和尘埃散射形成的,故A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曙暮光的持续时间与所在地的纬度有关,一般纬度越高曙暮光持续时间越长,故B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根据图中角度的大小判断,若天气晴好,在日出之前,会依次迎来天文曙暮光、航海曙暮光、民用曙暮光,而且会依次增强,故C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通常在民用曙暮光时段有足够的光亮,许多活动可以继续在户外进行,天文曙暮光时段则不适合户外活动进行,故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26题详解】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夏至日白昼时间最长的地区,受曙光的影响,可能出现整夜不黑的“白夜”现象,选项中黑龙江纬度最高,白昼最长,可能出现整夜不黑的“白夜”现象,D正确;海南三亚、西藏拉萨、江苏南京纬度都没有黑龙江的漠河纬度高,ABC错误。故选D。 【点睛】太阳直射点每时都在向西移动,每小时移过15度经度。在地理题的计算中可粗略取每天移动0.25度纬度。火山活动深刻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变化。1883年,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产生的巨量火山灰上升到高层大气中,导致随后一年全球均温下降0.6℃。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28.据图分析,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导致随后全球降温的主要原因是()A.⑤减小B.④增大C.③增大D.①减小29.大型火山喷发往往会伴随地震发生。为减少破坏性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人们准备应急救援包时,下列物品必备的是()A.高频哨B.身份证C.手机D.银行卡【答案】27.B28.C29.A【解析】【27题详解】一般认为岩浆主要来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B正确;上地幔一般位于莫霍面以下,而软流层应位于上地幔上部,B错误;下地幔大致在670千米以下,均不在软流层所在圈层,C错误;地核深度更大,D错误。故选B。【28题详解】据图分析,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③增大,C正确;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⑤增强,A错误;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④减小,B错误;①是大气层外的太阳辐射,不会受大气层影响,D错误。故选:C。【29题详解】为地震准备的应急救援包中,主要包括求援类物品、急救包和器具类等应急物品。高频哨可以用高频声音 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提示自己位置,A正确;身份证、手机和银行卡不是地震应急救援包的必备物品,BCD错误。故选A。【点睛】地震应急包主要包括三类物品。1、求援类物品。如救生哨子和应急手电等,救生哨子可以在需要救援的时候鸣哨,提示自己的方位,有效保持受困人员体力。应急手电可用于夜间救援使用。2、急救包。里面有急救物品,如洗眼液、三角绷带、医用消毒绷带、医用手套、剪刀、口罩、基本药品、针线包等。可用于受伤时包扎处理,避免伤口感染恶化。3、器具类,如防水火柴和5米长绳等。防水火柴的火柴头上有防水蜡封,胶盒包装可以防潮。5米长绳,可用于逃生和捆扎等多种用途,甚至可以捆在身上御寒。农业生产中,常用塑料薄膜来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和某温室和地膜覆盖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0.对流层大气最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31.左图中与温室大棚增温原理最接近的箭头是()A.①B.②C.③D.④32.地膜覆盖农田可预防霜冻,主要是因为地膜能够()A.减少大气逆辐射B.减少地面辐射的散失C.增加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答案】30.D31.C32.B【解析】【30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被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近地面大气要吸收地面辐射而获得热量,因此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④,D正确,ABC错误。故选D。【31题详解】温室大棚增温原理是太阳辐射穿过玻璃温室,地面增温,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而大气辐射不能穿过温 室,使得大气逆辐射③增强,起到了保温作用,C正确;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①、被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②、地面辐射④对温室的增温没有明显的影响,ABD错误。故选C。【32题详解】地膜覆盖,太阳短波辐射可以穿越薄膜,使地面增温,而地面长波辐射的热量被保留在薄膜内,减少了地面辐射的散失,B正确;由于地膜直接覆盖在地表上,地面与地膜之间的空间很小,里面的空气不足以形成大气逆辐射,A错误;地膜表面会反射部分太阳辐射,应该是减少了太阳辐射,降低了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CD错误。故选B。【点睛】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而具有保温作用。山谷风是一种常见的热力环流现象。下图为山谷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3.图中表示谷风的是()A.①B.②C.③D.④34.图中与“巴山夜雨涨秋池”中“夜雨”形成关系最直接的是()A.①B.②C.③D.④35.若图中山谷因蓄水而成为水库,则与蓄水前相比,蓄水后的山谷()A.白天谷风增强B.白天降水增多C.夜晚山风减少D.夜晚降水减少【答案】33.A34.D35.A【解析】【33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谷风是由山谷吹向山坡的风,由此可知,①符合该特征,A正确;②是由于山谷气温低,使高空气流下沉,B错误;③由山坡吹进山谷,为山风,C错误;④是由于山谷气温高,使地面气流上升,D错误。故选A。【34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升气流将水汽带到高空,使水汽冷却凝结易形成降水;而被下沉气流控制则不易形成降水,山风和谷风一般不会形成降水,由此可知,④气流代表上升气流,D正确,ABC错误。故选D。【35题详解】山谷因蓄水而成为水库,与蓄水前相比,白天山谷增温的更慢,气温更低,下沉气流更强烈,白天谷风更强,山谷由于下沉气流增强,降水的概率更小,A正确,B错误;夜间山谷降温降得更慢,气温更高,山谷夜间气温更高,上升气流更强烈,山风势力更强,上升气流更强,夜间降水增多,CD错误。故选A。【点睛】山谷风的成因主要为昼夜交替过程中山坡-山谷和山地-平原间的气温差带来了近地面大气的密度和气压差,气压梯度力推动气流由高压(低温)区域向低压(高温)区域运动。此外,夜间下坡风和山风的运动也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影响。读世界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36.此时,甲、乙两地气压差可能为()A.25hPaB.28hPaC.35hPaD.36hPa37.此时,丙地风向为()A.东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38.此时,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差别大,其主要原因是()①甲地等压线比乙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②乙地等压线比甲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③甲地位于陆地,摩擦力比乙地大④甲地位于海洋,摩擦力比乙地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36.B37.B38.C【解析】【36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等压线之间的差值为5hPa,甲地气压介于1030-1035hPa之间,乙地气压介于1000-1005hPa之间,故两地气压差介于25-35hPa,故B项正确,排除ACD。故选B。【37题详解】该图位于北半球,且丙点西侧的气压值大于东侧,因此水平气压梯度力由西部指向东部,且位于北半球近地面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风向沿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转30°-45°,故风向偏转为西北风,B正确,排除ACD。故选B。【38题详解】读图可知,乙地等压线比甲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①错误,②正确;甲地位于陆地,乙地位于海洋,陆地摩擦力大,海洋摩擦力小,③正确,④错误。故②③正确,故选C项。【点睛】图为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风的判读应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其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近地面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风向沿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偏转30°-45°。风速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越大,气压梯度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反之等压线越稀疏风速越小。近地面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是自然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受到大气运动、植被状况、地形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时空差异。下图是北京市大气中CO2的浓度年变化(a)及4月日均变化(b)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9.北京市大气中CO2浓度最高出现在冬季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光合作用弱,吸收CO2少B.气候寒冷,降水少,CO2稀释少C.季风受地形的阻挡,CO2扩散慢D.居民生活取暖,工业能耗的增加40.关于北京市大气中CO2浓度一天中出现最低值时刻的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强B.大气的对流运动显著C.交通工具、餐饮耗能少D.居民生活取暖耗能少【答案】39.D40.C 【解析】【分析】【39题详解】北京市大气中CO2浓度最高出现在冬季的主要原因是冬季人类生活取暖,工业能耗的增加,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多,D对。北京市冬季多数植物落叶,白天时间短,植物光合作用弱,吸收CO2少;气候寒冷,降水少,CO2稀释少;冬季风受地形的阻挡、CO2扩散慢不是主要原因,A、B、C错。所以选D。【40题详解】北京市大气中CO2浓度一天中出现最低值时刻是4月份的某日17时,应是下午时间。原因可能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强,A不符合题意。大气的对流运动显著,B不符合题意。17时交通工具、餐饮耗能不会减少,C符合题意。北方是春季,不需要再取暖,人类生活取暖耗能少,D不符合题意。所以选C。【点睛】北京市大气中CO2浓度最高出现在冬季的主要原因是冬季人类生活取暖,工业能耗的增加,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多。二、非选择题(2题,共20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蜿蜒在中国西部边境的219国道北起新疆喀纳斯,南至广西东兴,全长超过一万千米,图a为219国道走向示意图,图b为新月形沙丘,是沿线①地典型地貌,在①地附近设置有草方格(图c)、防护林带等。(1)新月形沙丘迎风坡坡度较_________;新月形沙丘两翼的延伸方向指向_________风向。(2)在①地附近设置草方格、防护林带的作用是:增大_________、降低_________,达到阻沙、固沙的目的。(3)地处青藏高原的②太阳辐射_________(强/弱),解释原因_________。(4)图a中②处的地貌最有可能与下图中的_________(填字母),理由是_________。 【答案】41.①.微凸而平缓②.下42.①.地面粗糙度②.风速43.①.强②.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径短,大气削弱作用弱。44.①.D②.图a中②处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冰川广布,地貌以冰川地貌为主。【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西北及青藏地区轮廓图及新月形沙丘和草方格沙障景观图为背景材料,涉及沙丘地貌的成因、土地荒漠化的防治及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和知识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新月形沙丘是风积地貌的一种,是平面如新月的沙丘。其纵剖面的两坡不对称,迎风坡凸面平缓,坡度在5°-20°之间;背风坡凹而陡,一般为28°-34°。新月形沙丘背风坡的两侧形成近似对称的两个尖角,称为沙丘的两翼,此两翼顺着风向延伸,即新月形沙丘两翼的延伸方向指向下风向。【小问2详解】在沙漠里设置草方格、防护林带可能增加地表的粗糙程度,一方面,增加了风与地表的摩擦力,可以起到降低风速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减缓地表水的流动速度,增加了地表水下渗的机率。【小问3详解】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比较洁净,尘埃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比较稀薄,水汽含量少,云量较少,晴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青藏高原海拔高,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径短,大气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青藏高原纬度较低,终年正午太阳高度平均较大,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辐射强。所以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强。【小问4详解】由图a可知,②处位于喜马拉雅山脉附近,冰川广布,冰川作用强烈,冰川地貌广布,选项中图D为冰川地貌;图C为沙丘,属于风成地貌;图B为河流三角洲;图A为流水侵蚀地貌,所以说图a中②处的地貌最有可能与下图中的D相符。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岛强度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的数值大小。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扩展,天津市的热岛效应逐渐增强。下图为天津市某年四季和全年热岛强度日变化曲线图。(1)描述天津热岛效应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规律。(2)说明随着城市建设与扩展,天津市热岛效应不断增强的原因。(3)请在下侧等压面分布图上地面线上填写“城市”,并画出经过①②③④四点的热力环流。【答案】42.夜间强,白昼弱;日出前后最强,午后2点前后最弱。43.人口密度增加,产业不断发展,生活、生产和交通活动向大气释放的废热增多;建筑物密度增加,对冬季风的影响增强;城市建筑物增多,地面硬化率升高,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多,向大气传送的热量多。44.【解析】【分析】本题以天津市某年四季和全年热岛强度日变化曲线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到城市热岛环流,主要考查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和阐释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天津的热岛效应夜间强,白昼弱;日出前后最强,12-16点即午后2点前后最弱。【小问2详解】 热岛强度的增强主要与热量的排放有关,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规模增大,人口密度增加,工业不断发展,生产、生活排放出的废弃热量增多;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建筑物增多,道路硬化面积增多,建筑物密度、高度的增加,对冬季风的阻挡增强,市区热量不易散失;同时建筑物增多,硬化地面增多,建筑物外墙及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多,增温增得快,向大气传递的热量随之增多。【小问3详解】城市增温增的快,气温高,空气受热,近地面形成低压,等压面凸向近地面,则④表示城市,城市的高空形成高压;郊区气温低。空气受冷,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空气的水平运动由高压指向低压,近地面由郊区吹向城市,高空由城市吹向郊区。具体如下图所示: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4-01-11 20:50:02 页数:30
价格:¥2 大小:2.88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