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1999年,在学术界努力下,学者们成功释读了大多数二里头陶文中的刻画符号,其中绝大多数与其后的甲骨文相对应(如表所示)。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二里头陶文与甲骨文对照表A.夏朝文化的历史遗存甚为丰富B.二里头陶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C.二里头陶文是中国文字的源头D.甲骨文是文字衍化发展的结果2.周公东征后,将殷都旧地封给康叔,建立卫国。周公反复告诫他,要实行文王“明德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在“商政”的基础上,加强周法的统治。这些措施()A.践行了儒家的民本思想B.利于商民对西周的认同C.促进了中央集权形成D.构建了家国一体的格局3.在春秋时代,尚存在着“尊王攘夷”的呼声。但是到了战国时代,“夷夏”高下之分,已经不足辨。孟子就直截了当地指出:“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这说明,战国时代()A.华夏文化的辐射力增强B.礼乐成为夷夏交往准则C百家思想呈现争鸣态势D.少数民族完成了封建化4.有学者在评价先秦某一思想家时说:“他的思想中不唯王道,还杂有法刑和霸道;尽管其主张性恶,但其根本目的是要‘化性起伪’。通过道德约束使人自觉趋向于良善,成为尧舜禹那样的圣人。"由此可知,该思想家为()A.荀子B.墨子C.韩非子D.庄子5.周朝时确立了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谥号”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为由,废除了谥法。秦始皇的这一做法目的是() A.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一B.确立皇权世袭,传至万世C.凸显皇权至上,不可僭越D.表明德高三皇,功过五帝6.秦始皇统治时期,调集了数十万农民、罪犯参与修建秦始皇陵。学者在对出土的相关劳役员瓦片墓志铭的研究中发现,劳役人员出身地点的地名共十四个,分别属于三晋、齐鲁和楚国故地。这一发现可用于说明秦朝()A.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B.社会治理较为残暴C.区域经济文化联系的加深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7.据史书记载,汉初出现“极权丞相”现象,皇帝见丞相时,要之起立行礼,而且“丞相有病,皇帝法驾亲至问病,从西门进入。”为改变此局面,汉武帝()A.设立中外朝制度B.颁布推恩令C.实行三公九卿制D.推行刺史制8.有学者认为,在学习《史记》时,除了要研读南朝裴驷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这三家注释之外,还应关注当代的考古发现。该学者意在强调()A.《史记》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B.考古发现有助于探求历史真实C.文献必须得到出土文物的印证D.文献价值有赖于当代学者阐释9.下表是两晋时期参与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表中的变化反映了()朝代高门士族占比寒门占比宗室、外戚占比西晋48%32.9%19.1%东晋78.4%14.2%7.4%A.少数民族大量南迁B.专制皇权的弱化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D.中央集权的加强10.南朝时期扬州地区人口较东汉中期增长4倍以上,而赣江特别是湘江流域的人地关系与东汉中期差别不大。官方记录的水旱灾害主要发生在扬州地区,而湘赣流域甚少。这说明()A.政局稳定促进经济发展B.南方得到开发和发展C.人口增长影响生态环境D.南方经济发展不平衡11.魏晋南北朝时期,谱牒之学十分兴盛,弄清楚人物的家族渊源,是人事工作的重中之重。南宋学者叶适曾说:“东晋权归王谢庾桓四族,而四族亦人才所自出。”据此可知,该选官制度是()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世卿世禄制12.舞剑作为自古已有的一项娱乐活动,随着剑的推广和应用,逐渐有了剑舞的艺术形式。唐朝时剑舞并 非仅仅流行于将军将士之间,在文人墨客中也广为流传。在军队中、宴会上、长安城的街道里随处可见持剑而舞的雄健风姿以及围观群众的兴高采烈。这反映出唐朝()A.崇尚武力的社会风气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D.文人士大夫的艺术追求13.如表反映了唐代江南地区润州、常州、苏州和湖州的户数变化。据此推论()典籍时间户数《旧唐书·地理志》唐贞观年间(627—649)72000户《新唐书·地理志》唐天宝年间(742—756)354000户《元和郡县制》唐元和年间(806—820)164000户A.政权更替扩大南北经济差距B.社会环境影响人口数量变化C.北民南迁促进江南经济开发D.土地兼并推动赋税制度调整14.唐朝实施集体宰辅制度,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皆为正宰相,临时差遣各类其他官职加封“参知政事”“参知机务”者为副宰相,正副宰相称号虽各不相同,然其在政事堂议政的发言权和职责是相同的。这一制度的实施()A.减少了行政摩擦B.迎合了加强皇权的需要C.扩大了选才范围D.确保了决策的科学合理15.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这说明在中国佛教()A.完全脱离了印度早期佛教B.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C.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D.与中国儒家伦理存在冲突16.下图为初唐画家阎立本的名作《步辇图》,表现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大臣禄东赞向唐太宗李世民请婚的场面,该画作反映了当时() A.开明的民族政策B.友好的中外交流C.文人的审美情趣D.西域的风土人情17.宋代在知州以外设“通判某州军事”一职,简称“通判”。知州的公文命令必须经通判的附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这表明通判的作用是(  )A.制约地方长官B.控制财政大权C.提高行政效率D.牵制中书门下18.如表所示是王安石变法的部分内容。由此可知,这些措施()青苗法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收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募役法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不愿服差役的民户,则按贫富等级交纳一定数量的钱,称为免役钱。官僚地主也不例外。A.强化了社会管控B.增加了政府收入C.实现了富国强兵D.抑制了土地兼并19.针对四川易成为割据政权这一难题,宋代通过条条机制把地方权力分割开来,将其分为四路;元代则将陕西行省的所辖区域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使四川这一四塞之地失去北面一塞。元代的区划设计旨在()A.践行山川形便的原则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力C.提高地方治理的效率D.促进各地的交流发展20.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960年1005年10381044112511271141 年年年年年北宋建立宋辽达成和议西夏建立宋夏和议金灭辽金灭北宋绍兴和议A.各民族始终处于战争状态B.金朝最终完成了国家的统一C.辽与南宋维持和平的局面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40分。其中第21题12分,第22题14分,第23题各14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材料二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1)依据材料一,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晋以来的政府多推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食和绢帛。至唐朝,由于经历了隋朝的暴政和农民战争,社会经济凋敝,武德年间,全国户数不过300万,约当隋盛时的1/3.黄河下游地区更是“崔莽巨泽,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为恢复生产,唐政府推出了租庸调制。政府依据授田纪录而向人民征收租庸调,每丁每年需要上交粟二石,称之为租。交纳绢、绵或者布、麻,称之为调。除此之外还需服徭役二十天,如果不服徭役的话,每丁可以交纳一定的数额的绢或布来代替,称之为庸。遇到特殊情况,如自然灾害等,租庸调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摘编自王晶《论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之租庸调制》材料二:建中元年正月,唐德宗在宰相杨炎的建议下,正式颁布“两税法”。规定:“唯以资产为宗……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两税法以地税、户税为基础,把其他各种杂税吸收进来,统统以两税的形式来征收,其中明确规定租、庸、杂徭等全部省掉,不再另行征收。两税法改变了租 庸调固定的收税模式,“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货币成为税收的主要方式。政府征发徭役也以和雇为主,松弛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使农业的产业经营具有了选择的空间。——摘编自张琦《浅析“两税法”改革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朝租庸调制产生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标准的变化并分析两税法的影响。23.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隋唐与魏晋南北朝时民族交融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没有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样频繁的民族迁徙,没有各族之间的争战、割据以及由此产生的各族之间的同化、融合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而是在统一政权下内地汉族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政令、措施,逐渐同化、融合周边各族,或周边各族与邻近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自然融合;汉化仍然是隋唐时期民族融合的主流。——周伟洲《试论隋唐时期西北民族融合的趋势和特点》(1)指出材料一中A、B所示地区(如图)的政权名称及创建者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这两个政权为民族交融所做的贡献。(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隋唐时期加强与周边各族交融的具体举措。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1999年,在学术界的努力下,学者们成功释读了大多数二里头陶文中的刻画符号,其中绝大多数与其后的甲骨文相对应(如表所示)。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二里头陶文与甲骨文对照表A.夏朝文化的历史遗存甚为丰富B.二里头陶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C.二里头陶文是中国文字的源头D.甲骨文是文字衍化发展的结果【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夏商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二里头陶文中的刻画符号绝大多数与之后的甲骨文相对应,表中二里头陶文中的这两个符号,从结构上看,它是“井”的象形字或会意字,与甲骨文中的“井”互相对应,这反映出文字的发展与变化关系,表明甲骨文是文字衍化发展的结果,D项正确;二里头遗址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但材料未体现其遗存的丰富性,排除A项;二里头陶文尚未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排除B项;在二里头陶文之前应该还有其他的文字,二里头陶文不是中国文字最早的源头,排除C项。故选D项。2.周公东征后,将殷都旧地封给康叔,建立卫国。周公反复告诫他,要实行文王“明德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在“商政”的基础上,加强周法的统治。这些措施()A.践行了儒家的民本思想B.利于商民对西周的认同C.促进了中央集权的形成D.构建了家国一体的格局【答案】B【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根据“在‘商政’的基础上,加强周法的统治”可知,周公告诫康叔要在“商政”的基础上加强统治,这有助于减少殷商旧民的抵触,从而有利于商民对西周的认同,B项正确;西周时期还没有出现儒家思想,排除A项;西周时期没有形成中央集权,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并不是家国一体格局,排除D项。故选B项。3.在春秋时代,尚存在着“尊王攘夷”的呼声。但是到了战国时代,“夷夏”高下之分,已经不足辨。孟子就直截了当地指出:“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这说明,战国时代()A.华夏文化的辐射力增强B.礼乐成为夷夏交往准则C.百家思想呈现争鸣态势D.少数民族完成了封建化【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春秋时期上存在“攘夷”的呼声,但到战国时期,夷夏之间已经不足以分辨,这说明战国时期华夏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的辐射力增强,A项正确;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礼乐并非夷夏交往准则,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华夏文化对周边民族的影响,并非百家争鸣,排除C项;华夏文化影响周边民族,并不代表少数民族完成封建化,排除D项。故选A项。4.有学者在评价先秦某一思想家时说:“他的思想中不唯王道,还杂有法刑和霸道;尽管其主张性恶,但其根本目的是要‘化性起伪’。通过道德约束使人自觉趋向于良善,成为尧舜禹那样的圣人。"由此可知,该思想家为()A.荀子B.墨子C.韩非子D.庄子【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该思想家的思想具有儒法结合的特征,虽然主张性恶论,但其实质在于通过道德教化实现人的发展,由此可知该思想家是荀子,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与材料思想不符,排除B项;韩非子主张法治,与描述不符,排除C项;庄子主张逍遥,与描述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5.周朝时确立了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谥号”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为由,废除了谥法。秦始皇的这一做法目的是()A.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一B.确立皇权世袭,传至万世 C.凸显皇权至上,不可僭越D.表明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中国)。根据材料“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谥号’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为由,废除了谥法。”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废除“谥号”,断绝了后人对前辈评判的渠道,这凸显了皇权至上,体现了皇帝独尊,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皇位的世袭,排除B项;秦始皇名称的由来是为了凸显秦始皇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排除D项。故选C项。6.秦始皇统治时期,调集了数十万农民、罪犯参与修建秦始皇陵。学者在对出土相关劳役员瓦片墓志铭的研究中发现,劳役人员出身地点的地名共十四个,分别属于三晋、齐鲁和楚国故地。这一发现可用于说明秦朝()A.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B.社会治理较为残暴C.区域经济文化联系的加深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秦始皇调集了大量人员至关中地区修建秦始皇陵、而劳工来源广泛、东到齐鲁、南至荆楚,如此大规模的远距离人口调动,正是秦朝国家组织能力强大的表现,D项正确;秦灭六国、中国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这些劳工的境遇,无法得出秦朝社会治理残暴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中的人口调动是国家组织的,与区域经济文化交流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7.据史书记载,汉初出现“极权丞相”现象,皇帝见丞相时,要为之起立行礼,而且“丞相有病,皇帝法驾亲至问病,从西门进入。”为改变此局面,汉武帝()A.设立中外朝制度B.颁布推恩令C.实行三公九卿制D.推行刺史制【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属于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可知本题为推断类选择题,时空是:汉武帝时期。“此局面”表明丞相权力大,对皇权造成威胁,汉武帝为此设立了中外朝制度,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A项正确;推恩令是削弱地方王国势力的措施,排除B项;三公九卿是秦始皇始设的,排除C项;刺史制是西汉在地方设立的监察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8.有学者认为,在学习《史记》时,除了要研读南朝裴驷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这三家注释之外,还应关注当代的考古发现。该学者意在强调()A.《史记》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B.考古发现有助于探求历史真实C.文献必须得到出土文物的印证D.文献价值有赖于当代学者阐释【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材料“在学习《史记》时,……应关注当代的考古发现”可知,该学者认为学习《史记》要将当代的考古发现作为重要参考,结合所学,考古资料在补史、证史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探求历史真实,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应该注重《史记》以外其他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的价值,而非强调《史记》本身的价值,排除A项;“必须”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学者的作用,而是强调历史研究应该参考多方面、不同类型的资料,排除D项。故选B项。9.下表是两晋时期参与中央决策官员出身统计表,表中的变化反映了()朝代高门士族占比寒门占比宗室、外戚占比西晋48%32.9%19.1%东晋78.4%14.2%7.4%A.少数民族大量南迁B.专制皇权的弱化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D.中央集权的加强【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晋时期(中国)。据表格数据可知,东晋时期与西晋时期相比,参与决策的中央官员中“宗室、外戚”、“寒人”的比例大幅减少,而“高门士族”的比例却大增,反映出士族对中央决策的影响力增强,专制皇权的相对弱化,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两晋时期,少数民族主要是内迁到内地,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高门士族维护自身特权的工具,材料恰恰反映了九品中正制盛行,排除C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是两晋时期参与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无法看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10.南朝时期扬州地区人口较东汉中期增长4倍以上,而赣江特别是湘江流域的人地关系与东汉中期差别不大。官方记录的水旱灾害主要发生在扬州地区,而湘赣流域甚少。这说明() A.政局稳定促进经济发展B.南方得到开发和发展C人口增长影响生态环境D.南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南朝时期长江流域与湘江流域人口分布不均,说明南方区域之间存在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D项正确;材料强调南方的区域差异,与政局稳定的作用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南方的差异,南方得到开发和发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强调南方的经济差异,没有体现人口增长影响生态环境,排除C项。故选D项。11.魏晋南北朝时期,谱牒之学十分兴盛,弄清楚人物的家族渊源,是人事工作的重中之重。南宋学者叶适曾说:“东晋权归王谢庾桓四族,而四族亦人才所自出。”据此可知,该选官制度是()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世卿世禄制【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弄清楚人物的家族渊源,是人事工作的重中之重”可知,重视家世的因素,结合所学可知,该制度是九品中正制,B项正确;察举制依据的是人的品行,排除A项;魏晋时期,科举制并未形成,排除C项;世卿世禄制是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2.舞剑作为自古已有的一项娱乐活动,随着剑的推广和应用,逐渐有了剑舞的艺术形式。唐朝时剑舞并非仅仅流行于将军将士之间,在文人墨客中也广为流传。在军队中、宴会上、长安城的街道里随处可见持剑而舞的雄健风姿以及围观群众的兴高采烈。这反映出唐朝()A.崇尚武力的社会风气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D.文人士大夫的艺术追求【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唐朝时剑舞并非仅仅流行于将军将士之间,在文人墨客中也广为流传。在军队中、宴会上、长安城的街道里随处可见持剑而舞的雄健风姿以及围观群众的兴高采烈。”,剑舞的流行反映出唐代崇尚武力的社会风气,A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耕战结合”这一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剑舞的演变是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果,但是材料没有体现出来的,排除C项;剑舞在宫廷、民间广泛流传,与文人雅士的追求无关,排除D 项。故选A项。13.如表反映了唐代江南地区润州、常州、苏州和湖州的户数变化。据此推论()典籍时间户数《旧唐书·地理志》唐贞观年间(627—649)72000户《新唐书·地理志》唐天宝年间(742—756)354000户《元和郡县制》唐元和年间(806—820)164000户A.政权更替扩大南北经济差距B.社会环境影响人口数量变化C.北民南迁促进江南经济开发D.土地兼并推动赋税制度调整【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朝初期到后期,南方地区户数先增加后减少,说明唐朝前期,社会繁荣,人口增加,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带来政治动荡,人口减少,B项正确;材料只提到唐朝,并未涉及政权更替,排除A项;北人南迁促进江南经济开发只能说明南方人口增加,材料并未体现,排除C项;材料强调户数的变化,并未体现对赋税制度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14.唐朝实施集体宰辅制度,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皆为正宰相,临时差遣各类其他官职加封“参知政事”“参知机务”者为副宰相,正副宰相称号虽各不相同,然其在政事堂议政的发言权和职责是相同的。这一制度的实施()A.减少了行政摩擦B.迎合了加强皇权的需要C.扩大了选才范围D.确保了决策的科学合理【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正副宰相称号虽各不相同,然其在政事堂议政的发言权和职责是相同的”可知,集体宰辅制度削弱了三省正宰相的权力,从而加强了皇权,迎合了加强皇权的需要,B项正确; 正副宰相称号虽各不相同,但在政事堂议政的发言权相同,会带来行政摩擦,排除A项;材料是集体宰辅制度,是议政的,不是人才选拔,排除C项;“确保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15.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这说明在中国佛教()A.完全脱离了印度早期佛教B.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C.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D.与中国儒家伦理存在冲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依据材料信息“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等可知,中国佛教深受中国本土思想文化的浸润,C项正确;完全一词过于绝对,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佛教并没有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佛教与中国儒家伦理存在冲突,排除D项。故选C项。16.下图为初唐画家阎立本的名作《步辇图》,表现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大臣禄东赞向唐太宗李世民请婚的场面,该画作反映了当时()A.开明的民族政策B.友好的中外交流C.文人的审美情趣D.西域的风土人情【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唐朝。根据材料《步辇图》体现的是吐蕃和唐朝通婚,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反映了当时唐朝的民族政策比较开明,A项正确。吐蕃和唐朝通婚是国内交流,不是中外交流,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文人的审美情趣,排除C项;吐蕃是在现在西藏地区,不是西域,排除D项。故选A项。 17.宋代在知州以外设“通判某州军事”一职,简称“通判”。知州的公文命令必须经通判的附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这表明通判的作用是(  )A.制约地方长官B.控制财政大权C.提高行政效率D.牵制中书门下【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宋朝时期。根据材料“知州的公文命令必须经通判的附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可知,宋太祖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创设了通判一职,起到了制约地方长官的作用,A项正确;宋代设置转运使负责地方的财政大权,排除B项;通判对知州起到了制约作用,不利于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C项;宋代在中央设立参知政事牵制中书门下,排除D项。故选A项。18.如表所示是王安石变法的部分内容。由此可知,这些措施()青苗法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收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募役法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不愿服差役的民户,则按贫富等级交纳一定数量的钱,称为免役钱。官僚地主也不例外。A.强化了社会管控B.增加了政府收入C.实现了富国强兵D.抑制了土地兼并【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时期,通过青苗法和募役法等措施,政府既增加了收入,又缓和了民间高利贷盘剥的现象,解放劳动力,促进农业发展,B项正确;保甲法强化了社会控制,排除A项;王安石变法并未实现强兵,排除C项;宋朝推行不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B项。19.针对四川易成为割据政权这一难题,宋代通过条条机制把地方权力分割开来,将其分为四路;元代则将陕西行省的所辖区域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使四川这一四塞之地失去北面一塞。元代的区划设计旨在() A.践行山川形便的原则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力C.提高地方治理的效率D.促进各地的交流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根据“元代则将陕西行省的所辖区域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使四川这一四塞之地失去北面一塞”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元代的区划设计削弱了地方的独立性,不利于地方割据势力的增长,从而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力,B项正确;这一设计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践行山川形便的原则,排除A项;这一设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提高地方治理的效率和促进地方各地的交流发展,排除CD项。故选B项。20.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960年1005年1038年1044年1125年1127年1141年北宋建立宋辽达成和议西夏建立宋夏和议金灭辽金灭北宋绍兴和议A.各民族始终处于战争状态B.金朝最终完成了国家的统一C.辽与南宋维持和平局面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宋夏金元时期。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宋金时期,各民族政权之间既有和议的达成,也有政权之间的攻伐,所以体现了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力量消长,D项正确;“始终处于战争状态”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A项;金朝没有完成国家统一,排除B项;辽与南宋不在同一时期,没有形成对峙局面,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40分。其中第21题12分,第22题14分,第23题各14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1)依据材料一,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答案】(1)措施:分封诸侯王国。具体内容: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后果: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2)措施: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防范。【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初期。第一问措施,由材料“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可得出分封诸侯王国。第二问具体内容,由材料“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可得出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征收赋税。第三问后果,结合所学可知,郡国并行制下,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武帝时期。由材料“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及所学可得出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由材料“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可得出剥夺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由材料“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可得出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的防范。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晋以来的政府多推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食和绢帛。至唐朝,由于经历了隋朝的暴政和农民战争,社会经济凋敝,武德年间,全国户数不过300万,约当隋盛时的1/3.黄河下游地区更是“崔莽巨泽,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为恢复生产,唐政府推出了租庸调制。政府依据授田纪录而向人民征收租庸调,每丁每年需要上交粟二石,称之为租。交纳绢、绵或者布、麻,称之为调。除此之外还需服徭役二十天,如果不服徭役的话,每丁可以交纳一定的数额的绢或布来代替,称之为庸。遇到特殊情况,如自然灾害等,租庸调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摘编自王晶《论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之租庸调制》材料二:建中元年正月,唐德宗在宰相杨炎的建议下,正式颁布“两税法”。规定:“唯以资产为宗……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两税法以地税、户税为基础,把其他各种杂税吸收进来,统统以两税的形式来征收,其中明确规定租、庸、杂徭等全部省掉,不再另行征收。两税法改变了租庸调固定的收税模式,“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货币成为税收的主要方式。政府征发徭役也以和雇为主,松弛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使农业的产业经营具有了选择的空间。——摘编自张琦《浅析“两税法”改革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朝租庸调制产生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标准的变化并分析两税法的影响。【答案】(1)背景:魏晋以来租调制的长期实行;均田制的推广;唐初社会凋敝,百废待兴;轻徭薄赋思想的影响。(任答三点即可)(2)变化:征税标准从人丁为主转为财产(资产)为主。影响: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了收税对象;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对后代赋税制度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任答三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属于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一“魏晋以来的政府多惟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食和绢帛。至唐朝,由于经历了路朝的暴政和农民战争,社会经济凋敝,武德年间,全国户数不过300万”得出魏晋以来租调制的长期实行;均田制的推广;唐初社会凋敝,百废待兴;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还有轻徭薄赋思想的影响。【小问2详解】本题属于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二“唯以资产为宗……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征税标准是从人丁为主转为财产(资产)为主。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两税法改变了想庸调固定的收锐模式,‘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货币成为税收的主要方式。政府征发徭役也以和雇为主,松弛了时农民的人身控制,使农业的产业经营具有了选择的空间”可知两税法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了收税对象;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对后代赋税制度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23.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隋唐与魏晋南北朝时民族交融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没有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样频繁的民族迁徙,没有各族之间的争战、割据以及由此产生的各族之间的同化、融合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而是在统一政权下内地汉族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政令、措施,逐渐同化、融合周边各族,或周边各族与邻近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自然融合;汉化仍然是隋唐时期民族融合的主流。——周伟洲《试论隋唐时期西北民族融合的趋势和特点》(1)指出材料一中A、B所示地区(如图)的政权名称及创建者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这两个政权为民族交融所做的贡献。(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隋唐时期加强与周边各族交融的具体举措。【答案】(1)A:北魏、鲜卑族;B:辽、契丹族。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期间大力推行汉化改革;辽:实行南北面官制。(2)史实:用军事击败东西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管理;通过与吐蕃赞普和亲,促进了汉藏友好交往;册封回纥、粟末鞣鞲等少数民族首领,加大了对西北和东北地区管辖。【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北魏时期、辽朝时期。根据“齐”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定都建康的是南齐,与南齐对峙的北朝政权是北魏。北魏时期为了民族交融而做出的贡献是进行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期间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根据“北宋”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定都上京、与北宋对峙的北方政 权是辽。辽朝时期为了民族交融而做出的贡献是实行南北面官制,采用不同的制度对不同的民族区域进行管理,加强了民族间的交融。【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隋唐时期。根据“在统一政权下内地汉族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政令、措施,逐渐同化、融合周边各族,或周边各族与邻近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自然融合;汉化仍然是隋唐时期民族融合的主流”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隋唐时期加强与周边各族交融的具体措施包括用军事击败东西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管理;通过与吐蕃赞普和亲,促进了汉藏友好交往;册封回纥、粟末鞣鞲等少数民族首领,加大了对西北和东北地区管辖。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01-07 07:55:02 页数:19
价格:¥2 大小:1.03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