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生物
>
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0
2
/20
剩余1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万源中学高2025届高二(上)期中考试生物学科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B.细胞外液约占体液总量的2/3C.激素受体都在细胞表面,其化学本质为糖蛋白D.胆汁、胰液、胃液在人体内属于体液【答案】A【解析】【分析】1、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组成。内环境的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C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详解】A、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分泌到体液中,随血液运输到全身,传递各种信息,所以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A正确;B、人体细胞外液约占体液总量的1/3,构成内环境,B错误;C、激素受体不都在细胞表面,也可在细胞内部,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C错误;D、胆汁、胰液、胃液在人体的消化道中起作用,属于外分泌液,不属于体液,D错误。故选A。2.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A.小红将酸奶饮入胃中B.病人点滴生理盐水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D.洗澡时耳中进水【答案】B【解析】【分析】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详解】A、胃直接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B、病人点滴生理盐水进入血浆,血浆属于内环境,B正确;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红细胞内为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D、耳与外界相同,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故选B。3.下列关于运动员剧烈运动时内环境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饮用冰镇运动饮料,利于机体热量的散失,以维持体温平衡B.细胞内进行无氧呼吸过程不产生CO2,但静脉中血浆的pH仍暂时降低C.雨水可以直接通过皮肤渗入人体内环境,给缺水运动员及时补充水分D由于血浆中主要含有Na2CO3,因此血浆pH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答案】B【解析】【分析】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保持稳定,与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如NaHCO3/H2CO3、NaH2PO4/Na2HPO4等有关。【详解】A、饮用冰镇运动饮料,会引起内环境温度降低,不利于热量的散失,A错误;B、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不产生CO2,但会产生乳酸,因此静脉中血浆的pH仍暂时降低,B正确;C、雨水不能直接通过皮肤渗入人体内环境,C错误;D、血浆pH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NaHCO3/H2CO3、NaH2PO4/Na2HPO4等,D错误。故选B。4.瞳孔反射的中枢在脑干,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缩瞳纤维兴奋;当外界光线较弱时,扩瞳纤维兴奋,进而控制通光量。此外,去甲肾上腺素也可使交感神经兴奋,间接影响瞳孔大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瞳孔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B.缩瞳纤维、扩瞳纤维分别属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二者均属于自主性神经C.对外界光线的强弱感觉产生于大脑皮层,进而可控制瞳孔大小D.直接决定瞳孔大小的括约肌细胞表面没有去甲肾上腺素的受体【答案】B【解析】【分析】 由题意可知,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缩瞳纤维兴奋;当外界光线较弱时,扩瞳纤维兴奋,进而控制通光量,说明缩瞳纤维属于副交感神经,扩瞳纤维属于交感神经,二者均属于自主性神经。感觉在大脑皮层产生。【详解】A、瞳孔反射的中枢在脑干,瞳孔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B、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缩瞳纤维兴奋,瞳孔收缩,因此缩瞳纤维属于副交感神经,当外界光线较弱时,扩瞳纤维兴奋,扩瞳纤维属于交感神经,二者均属于自主性神经,B错误;C、大脑皮层有感觉中枢,对外界和内部各种刺激产生感觉。因此对外界光线的强弱的感觉产生于大脑皮层,进而可控制瞳孔大小,C正确;D、去甲肾上腺素使交感神经兴奋,直接决定瞳孔大小的括约肌细胞不是神经细胞,表面没有去甲肾上腺素的受体,D正确。故选B。5.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激素和神经递质都需要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发挥作用B.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同C.小肠黏膜分泌的促胰液素通过导管运输作用于胰腺D.内分泌腺可以作为神经调节反射弧结构的一部分【答案】C【解析】【分析】激素指人和动物的内分泌器官或组织直接分泌到血液中的对身体有特殊效应的物质。消化道器官及胎盘等组织也分泌激素,例如促胰液素、促胃液分泌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各种激素的协调作用对维持身体的代谢与功能是必要的。以化学性质论,有些激素是酚类衍生物,如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有些是多肽或蛋白质,如垂体激素释放因子、垂体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等;有些是类固醇化合物,如雄激素、雌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详解】A、激素作用的特点之一是通过体液运输,神经递质也需要通过组织液的运输才能到达突触后膜发挥作用,A正确;B、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为内分泌系统和激素等,作用方式有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作用方式是反射,两者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同,B正确;C、小肠黏膜分泌的促胰液素进入血液,通过体液运输到达全身,被胰腺细胞特异性受体识别,促进胰腺分泌胰液,C错误;D、内分泌腺可作为神经调节反射弧上的效应器的一部分,接受神经调节,D正确。故选C。6.如图甲表示神经元的部分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的局部模式图,图丙表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给图甲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电位计会偏转两次B.在反射弧中,兴奋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兴奋在如图乙所示结构的传导(或传递)方向不能由①→②C.刺激b能引起肌肉收缩,但因为没有传出神经参与,故不属于反射D.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这最可能是因为麻醉药暂时阻断了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答案】C【解析】【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导,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神经元的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分支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突触前膜是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突触后膜是神经元胞体或树突.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详解】A、若给图甲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电位计左侧先兴奋,然后右侧兴奋,所以会发生方向相反的两次偏转,A正确;B、兴奋在反射弧中传递是单向的,在反射弧中,电刺激传入神经末梢,兴奋能传到效应器,而刺激传出神经末梢,兴奋却不能传到感受器,突触中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而不能由突触后膜释放,所以兴奋不能由①→②传递,B正确;C、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刺激b能引起肌肉收缩,但因为没有感受器参与,故不属于反射,C错误;D、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因为麻醉药最可能暂时阻断了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D正确。故选C。7.科学家用小鼠作实验材料,完成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没有进行实验对照,需要增加空白对照组B.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在促进生长方面作用相同C.增大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注射量,实验效果更显著D.切除垂体及胰腺可减小小鼠自身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实验的影响【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分析:图示为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相关的实验结果,切除垂体和胰腺后,小鼠的平均体重不再增加;单独注射生长激素后平均体重有所增加;单独注射胰岛素后平均体重也有所增加;同时注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后,小鼠平均体重大幅度增加。【详解】A、该实验通过前后之间的自身对照来说明这两种激素的功能,不需要再设置空白对照,A错误;B、在同时注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时,体重增加最多,说明这两种激素具有协同作用,B错误;C、实验结果不能说明增大激素的注射量,实验效果更显著,C错误;D、本实验研究的是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实验前切除垂体和胰腺的目的是减小小鼠自身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实验的影响,D正确。故选D。8.近日,多国新增多例猴痘病例,研究发现猴痘病毒已出现多次变异。猴痘病毒是一种DNA病毒,能够在动物和人类之间传播,在人类之间也可以进行二次传播。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猴痘病毒在药物选择的作用下发生变异,该变异只能是基因突变B.猴痘病毒侵染人体细胞后,会被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并呈递抗原C.诊断猴痘病例可以利用核酸检测、抗原检测,不能通过抗体检测D.猴痘病毒侵染人体后,会导致人体产生多种浆细胞,分泌不同抗体【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产生的。 【详解】A、猴痘本身存在变异,药物只起选择作用,A错误;B、吞噬细胞不具备特异性识别功能,B错误;C、诊断可以利用抗体检测,C错误;D、猴痘病毒表面有多种抗原,会刺激人体产生多种浆细胞,产生多种抗体,D正确。故选D。9.某人头部受伤后出现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经检查后被诊断为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失调综合征,其部分化验结果见表。下列关于该患者的叙述,错误的是()项目名称结果参考值血ADH7.9Pmol/L2.3-7.4pmol/L血Na+125mmol/L137-147mmol/L血K+4.2mmol/L3.5-5.3mmol/LA.下丘脑或垂体可能受到损伤B.血液中的红细胞出现吸水C.饮用清水能使尿Na+浓度恢复正常D.细胞外液对渗透压感受的刺激较受伤前减少【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1、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2、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详解】A、下丘脑是渗透压调节中枢,且可以合成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头部受伤可能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推测受伤部位可能为下丘脑或垂体,A正确;B、该患者血液中钠离子浓度为125mmol/L,低于正常值,说明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红细胞可能会吸水涨大,B正确;C、由于患者受伤部位可能为下丘脑或垂体,饮用清水不能使尿Na+浓度恢复正常,C错误;D、该患者血液中钠离子浓度为125mmol/L,低于正常值,说明其受伤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细胞外液对渗透压感受的刺激较受伤前减少,D正确。故选C。10. 我国学者首次揭示了夜间光照影响血糖代谢的机制。健康受试者于夜间分别在某波长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口服等量葡萄糖,然后在不同时间检测血糖水平(图1)。夜间光照影响血糖代谢的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夜间光照条件下,受试者血糖代谢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B.与夜间黑暗条件相比,光照条件下受试者利用葡萄糖的速率下降C.若受试者棕色脂肪组织的代谢被抑制,则图1两条曲线趋于重叠D.长期熬夜的不良生活方式可增加患糖代谢相关疾病的风险【答案】A【解析】【分析】1、分析图1曲线可知,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口服等量葡萄糖,30分钟后两者出现差别,光照下血糖浓度高于黑暗条件下血糖浓度。2、根据图2可知:光调节葡萄糖代谢的机制:光可通过神经调节的方式影向糖代谢,其信号传导途径是:光→视网膜感光细胞→传入神经→下丘脑和延髓箭头交感神经→棕色脂肪细胞,葡萄糖利用减少,导致血糖上升。【详解】A、血糖代谢的调节除了如图2所示的神经调节之外,还存在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调节,A错误;B、由图1可知,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口服等量葡萄糖,光照下血糖浓度高于黑暗条件下血糖浓度,说明与夜间黑暗条件,光照条件下受试者利用葡萄糖的速率下降,B正确;C、光照通过反射弧使交感神经作用于棕色脂肪细胞利用葡萄糖减少,若棕色脂肪组织的代谢被抑制,则黑暗条件下葡萄糖的利用也会减少,即图1两条曲线趋于重叠,C正确;D、光可通过神经调节的方式影向糖代谢,其信号传导途径是:光→视网膜感光细胞→传入神经→下丘脑和延髓箭头交感神经→棕色脂肪细胞,葡萄糖利用减少,导致血糖上升,故长期熬夜的不良生活方式可增加患糖代谢相关疾病的风险,D正确。故选A。11.“苗长高二尺之上,打去‘冲天心’ ;旁条长尺半,亦打去心。叶叶不空,开花结实”,这是元代农书《农桑辑要》中记载的提高棉花产量的一项技术。该项操作通过去除植株顶端优势,塑造株型,改善种植通风透光条件,合理分配营养,多结铃、结大铃。去除顶端优势、调节营养物质分配都与生长素有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营养物质向棉铃运输,促进棉铃生长B.棉花植株顶芽细胞中,存在“色氨酸→……→生长素”代谢途径C.打去“冲天心”,利于“旁条”合成生长素,促进“旁条”生长D.生长素调节植物生长是通过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答案】C【解析】【分析】1、生长素在幼嫩的芽、叶中产生,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即为极性运输,其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2、顶端优势:(1)概念: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2)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而使侧芽的发育受到抑制。【详解】A、生长素能调节营养物质分配,因而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营养物质向棉铃运输,促进棉铃生长,A正确;B、顶芽等幼嫩细胞,能利用色氨酸作原料经过一系列过程合成生长素,B正确;C、顶端优势的形成原因是顶芽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并积累在侧芽,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被抑制,打去“冲天心”,能降低侧芽生长素浓度,促进侧芽生长发育成“旁条”,C错误;D、生长素等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是通过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D正确。故选C。12.生命系统离不开信息传递。存在于不同系统的信息分子,如图中的“细胞因子”“乙”和“丙”都可以传递一定的信息,从而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结合下图判断错误的是( )A.细胞反应“甲”就是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分泌抗体过程B.直接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乙”的分泌要受甲状腺激素的调节C.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D.由上图可知,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答案】A 【解析】【分析】1、图中甲表示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2、图中乙代表促甲状腺激素,是垂体分泌产生的,垂体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的调节;3、丙属于传出神经,产生神经递质直接作用于肾上腺。【详解】A、细胞反应“甲”可表示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的过程,浆细胞产生并分泌抗体,A错误;B、直接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信息分子是由垂体分泌的,垂体的作用受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B正确;C、由题图可知,肾上腺是效应器,则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C正确;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D正确。故选A。13.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等。研究发现这与患者体内细胞1分泌的某种信号分子(图中以“▲”表示)难以作用于细胞2有关,相关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患者发病的原因是蛋白质A数量增加或活性增强导致B.研发抑制信号分子水解酶活性的药物,可达到改善抑郁症状的效果C.离子X进入细胞2的方式不需要消耗ATPD.细胞1分泌信号分子的过程需消耗能量,信号分子在间隙中的扩散不消耗能量【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可知,信号分子通过胞吐出细胞,信号分子与蛋白质A结合,使细胞2上的通道打开,离子X进入细胞。 【详解】A、已知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等。研究发现这与患者体内细胞1分泌的某种信号分子(图中以“▲”表示)难以作用于细胞2有关,因此患者发病的原因可能是蛋白质A数量减少或活性降低,使信号分子不能与之结合,A错误;B、研发抑制信号分子水解酶活性的药物,可抑制信号分子被水解酶水解,增加组织液中信号分子数量,可能会增加信号分子与细胞2的结合,从而改善抑郁症状,B正确;C、离子X进入细胞2通过是通道蛋白,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C正确;D、细胞1分泌信号分子的过程是通过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借助细胞膜的流动性通过胞吐出细胞,因此该过程消耗能量,信号分子在间隙中的扩散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不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A。14.为研究水稻中脱落酸(ABA)长距离运输的机制,科研人员用3H标记的ABA处理叶片(图1),检测野生型和突变体水稻(DG1蛋白基因突变)叶片和颖果的放射性,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颖果中的ABA可全部由叶片运输而无其他位置运输而来B.实验可用18O代替3H标记ABA处理叶片C.实验表明ABA在植物体内有非极性运输的特点D.研究表明DG1转运蛋白可能与ABA转运无关【答案】C【解析】【分析】1、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主要生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2、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详解】A、脱落酸(ABA)在植物体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等,所以颖果中的ABA可能由根冠运输过来,A错误; B、18O无放射性,B错误;C、实验表明ABA在植物体内可以由形态学下端(叶片)运到形态学上端(颖果),体现了非极性运输,C正确;D、根据图2信息,野生型和突变型颖果和叶片的放射性都不同,所以DGI转运蛋白可能与ABA转运有关,D错误。故选C。15.为研究马铃薯贮藏时间与内源激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测定了马铃薯块茎贮藏期间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图1),以及20℃条件下3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贮藏第60天时,4℃下马铃薯块茎脱落酸含量可能高于20℃B.马铃薯块茎贮藏期间,赤霉素/脱落酸比值高抑制发芽C.降低温度或喷洒赤霉素均可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D.20℃下贮藏120天后,赤霉素促进马铃薯芽生长的作用大于生长素【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图1可知,随贮藏时间延长,马铃薯块茎的发芽率逐渐升高,温度越低,发芽时间越晚,完全发芽所需时间越长。分析图2可知,在20℃条件下,随贮藏时间延长,生长素相对含量升高,赤霉素相对含量先升高再略微降低,脱落酸相对含量不断降低。【详解】A、从图1中可知,贮藏第60天时,4℃下马铃薯块茎发芽率明显低于20℃时,而脱落酸具有抑制马铃薯发芽的作用,因此4℃下马铃薯块茎的脱落酸含量可能高于20℃,A正确;B、赤霉素能抵消脱落酸对马铃薯发芽的抑制作用,解除休眠,促进发芽。马铃薯块茎贮藏期间,赤霉素/脱落酸比值高则会促进发芽,B错误;C、据分析可知,降低温度可使马铃薯延迟发芽,从而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喷洒赤霉素则会使马铃薯提前发芽,缩短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C错误; D、从图2中只能看出20℃下贮藏120天后,赤霉素的相对含量比生长素低,无法比较两种激素促进马铃薯芽生长的作用大小,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题,共55分)16.某些过敏性哮喘患者体内B细胞活化的部分机制如图所示,呼吸道上皮细胞接触过敏原后,分泌细胞因子IL-33,活化肺部的免疫细胞ILC2.活化的ILC2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4,参与B细胞的激活。(1)除了IL-4等细胞因子外,B细胞活化还需要的信号有_____。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肥大细胞被激活的过程是_____。(2)研究发现,肺中部分神经元释放的多巴胺可作用于ILC2细胞。通过小鼠哮喘模型,发现哮喘小鼠肺组织中多巴胺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推测多巴胺对ILC2细胞释放IL-4的作用为_____(填“抑制”或“促进”)。对哮喘小鼠静脉注射多巴胺,待其进入肺部发挥作用后,与未注射多巴胺的哮喘小鼠相比,分泌IL-33、过敏原特异性抗体和组(织)胺的含量会_____、_____和_____。(3)以上研究说明,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答案】(1)①.过敏原结合B细胞产生信号,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结合B细胞产生的信号②.过敏原与肥大细胞表面吸附的抗体结合(2)①.抑制②.不变③.减少④.减少(3)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解析】【分析】1、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者功能紊乱的反应。2 、过敏反应的原理是: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机体会产生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表面(比如肥大细胞);当机体再次接触到过敏原时,被抗体吸附的细胞与过敏原结合后会释放组织胺等物质,进而引起过敏反应。3、由题意和图示可知,在某些过敏性哮喘患者体内B细胞活化的部分机制是呼吸道上皮细胞接触过敏原后,分泌细胞因子IL-33,活化肺部的免疫细胞ILC2,活化的ILC2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4,参与B细胞的激活。4、内环境的稳态所需要机体的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共同发挥作用。【小问1详解】由图示可知,IL-4等细胞因子可以参与B细胞的激活,除此之外B细胞活化所需的信号还有过敏原结合B细胞产生信号,辅助性T细胞识别过敏原后,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结合B细胞产生信号。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肥大细胞被激活的过程是过敏原与肥大细胞表面吸附的抗体结合。【小问2详解】根据题意可知,肺部的部分神经元释放的多巴胺可以作用于ILC2细胞,在哮喘小鼠中ILC2细胞释放更多的细胞因子IL-4,但是其肺组织中的多巴胺含量与正常小鼠体内相比明显较低,因此可以推测多巴胺对ILC2细胞释放IL-4作用是抑制。对哮喘小鼠静脉注射多巴胺,其进入肺部后会抑制ILC2细胞释放IL-4,因此与未注射多巴胺的小鼠相比IL-33的含量不变,过敏原特异性抗体含量减少,组织胺的含量会减少。【小问3详解】机体维持稳态需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进行调节。17.人体血浆渗透压可分为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和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下图是人体从食物中吸收葡萄糖并将其转运到全身各处的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表示物质运输方向或血液流动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图中信息,在血液循环系统中,葡萄糖浓度从高到低的四个点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2)结合图中信息,人体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会随着______的进行而不断发生变化。(3)组织液的胶体渗透压通常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某人因一次性饮水过量而出现组织细胞肿胀、功能受损的症状,医生采用静脉注射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的方法为其治疗,使其恢复正常,该治疗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7.BCDA18.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代谢活动19.①.小于②.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20.提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使细胞中的部分水分渗出,消除细胞肿胀【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葡萄糖由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为逆浓度运输,需要借助Na+内流的电化学梯度,属于主动运输;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运输至组织液中,为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蛋白质的协助,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2、人体血浆渗透压可分为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和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小问1详解】葡萄糖为机体细胞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随着循环系统的运行,提供给各处细胞吸收利用,结合图中循环系统的运输方向以及葡萄糖的来源可知,葡萄糖浓度从高到低的四个点依次是BCDA。【小问2详解】人体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代谢活动的进行而不断发生变化,但是会维持在一个正常的动态变化范围之内。【小问3详解】结合题干“人体血浆渗透压可分为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和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可知,组织液的胶体渗透压通常小于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因为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小问4详解】采用静脉注射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的方法,可以提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使细胞中的部分水分渗出,消除细胞肿胀。18.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会引起肺炎,患者肺功能受损,出现发热、咳嗽、乏力、肌肉乏力和腹泻等症状。英国伦敦理工学院对84285名新冠肺炎患者做了一项“大不列颠智力测试”研究,结果发现感染新冠病毒与严重认知障碍(记忆空白、注意力下降、器官功能下降)等也相关。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大脑皮层H区如果受损,将会导致病人患____症。学习与记忆不是单一脑区控制的,而是由____参与。(2)感染新冠病毒会引起咳嗽反射(如图所示),咳嗽反射过程中在突触小体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____。如图咳嗽反射中的效应器是____。在安静的环境下,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意识的控制咳嗽反射,说明____。(3)若图中神经细胞所处细胞外液中Na+浓度升高,A点兴奋时形成的动作电位峰值将____(填“不变”、“增大”或“减小”)。【答案】(1)①.听觉性失语②.多个脑区与神经通路(2)①.电信号→化学信号②.传出神经末梢以及支配的呼吸肌肉③.低级中枢受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3)增大【解析】【分析】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下丘脑具有调节垂体和其它腺体的活动的功能.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小问1详解】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大脑皮层H区如果受损,将会导致病人患听觉性失语症。学习与记忆不是单一脑区控制的,而是由多个脑区与神经通路参与。【小问2详解】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故咳嗽反射过程中在突触小体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转变形成化学信号。如图咳嗽反射中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以及支配的呼吸肌肉。在安静的环境下,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意识的控制咳嗽反射,说明低级中枢受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小问3详解】静息电位的形成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动作电位的形成是钠离子内流形成的,若图中神经细胞所处细胞外液中Na+浓度升高,Na+内流增多,动作电位峰值增大,因此A点兴奋时形成的动作电位峰值将增大。19.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决定免疫系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的一种糖蛋白分子。人体的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T细胞等细胞内都有MHC基因,能表达出MHC分子。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及MHC分子发挥效应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吞噬细胞的作用是_____和呈递抗原,其吞噬病毒发挥免疫作用属于人体的第_____道防线。(2)Th细胞(T细胞的一种)膜上有相应的特异性受体,能与吞噬细胞表面的MHC-抗原复合体识别,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的_____功能。(3)MHC分子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极其重要,据图分析,其主要功能是_____ 。淋巴细胞一般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号刺激才能被活化,如B细胞的活化除了需要病原体的刺激,图中_____也是B细胞活化的重要信号分子。人体在进化过程中选择这种活化机制的意义可能是有利于机体防止免疫系统破坏_____的健康细胞(组织)。【答案】(1)①.摄取、处理②.二、三(2)信息交流(3)①.作为抗原的载体(或与抗原结合形成MHC-抗原复合体)、将抗原呈递给Th②.淋巴因子③.细胞自身【解析】【分析】体液免疫:病原体可以直接和B细胞接触,树突状细胞作为抗原呈递细胞,可对抗原进行加工、处理后呈递至辅助性T淋巴细胞,随后在抗原、激活的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双信号刺激下,B淋巴细胞活化,再接受细胞因子刺激后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和病原体结合。【小问1详解】题图中吞噬细胞能将病原体吞噬之后传递给Th细胞,因此吞噬细胞的作用是摄取、处理、呈递抗原;体液中的吞噬细胞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也能吞噬消化抗体和抗原的结合物,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因此吞噬细胞吞噬病毒发挥免疫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三道防线。【小问2详解】Th细胞(T细胞的一种)膜上有相应的特异性受体,能与吞噬细胞表面的MHC-抗原复合体识别,吞噬细胞可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h细胞,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小问3详解】据题图可知,MHC分子能与抗原结合形成MHC-抗原复合体,作为抗原的载体,同时将抗原呈递给Th细胞;淋巴细胞一般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号刺激才能被活化,如B细胞的活化除了需要病原体的刺激,图中淋巴因子作为信号也能作用于B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人体在进化过程中选择这种活化机制的意义可能是有利于机体防止免疫系统破坏细胞自身的健康细胞(组织)。20.光不但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能量来源,而且还是植物整个生命周期中许多生长发育过程的调节信号,如种子萌发、植物生长、开花诱导和器官衰老等。I、我国科研人员用拟南芥作为实验材料研究发现:赤霉素与细胞内的赤霉素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与R蛋白结合使R蛋白降解,从而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引起细胞伸长、植株增高。(1)用赤霉素处理野生型和蓝光受体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后,用蓝光照射,分别检测R蛋白的含量,结果如图1,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被蓝光激活的蓝光受体对赤霉素信号通路的影响。用药物阻断野生型拟南芥的内源赤霉素合成,然后分三组进行不同处理。一段时间后,将各组拟南芥的细胞裂解,在裂解液中加入表面结合了蓝光受体抗体的微型磁珠。与裂解液充分孵育后收集磁珠,分离磁珠上的各种蛋白,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其中的蓝光受体和赤霉素受体,处理及结果如图2。①据图分析,蓝光受体在_______条件下才能与赤霉素受体结合。②请判断蓝光受体与赤霉素受体的结合是否依赖赤霉素,并阐述判断依据_______。II、利用药物阻断拟南芥内源赤霉素合成,利用“磁珠”技术进一步证明了蓝光受体与赤霉素受体结合后,后者便无法与R蛋白结合。(3)相关实验如下表,请完善实验方案(选择下列字母填空)。组别植株处理磁珠抗体抗原-抗体检测预期结果对照组①_______赤霉素受体的抗体赤霉素受体的抗体,R蛋白的抗体②______实验组③________④______a、黑暗b、蓝光c、黑暗+赤霉素d、蓝光+赤霉素e、有赤霉素受体条带,无R蛋白条带f、无赤霉素受体条带,有R蛋白条带g、有赤霉素受体条带,有R蛋白条带h、无赤霉素受体条带,无R蛋白条带(4)综合上述信息,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模仿野生型植株在黑暗条件下的情况,完善不同植株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状态及相关信号调节通路__________(任选一个即可)。 【答案】20.蓝光受体被激活后,抑制R蛋白降解21.①.蓝光②.否,2组和3组均检测到赤霉素受体22.①.c②.g③.d④.e23.【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目的是研究蓝光和赤霉素在调节植物发育中的相互关系,实验的自变量是蓝光和赤霉素的有无,因变量是植物的发育情况。【小问1详解】分析题意,赤霉素与细胞内的赤霉素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与R蛋白结合使R蛋白降解,据图可知,与黑暗相比,蓝光处理后野生型的R蛋白相对含量升高,而蓝光受体缺失突变体经蓝光处理后与野生型在黑暗中的处理结果一致,说明蓝光受体被激活后,抑制R蛋白降解。【小问2详解】①据图分析,1组是黑暗条件下,不施加外源赤霉素,2组是蓝光处理,不施加外源赤霉素,3组是蓝光且施加外源赤霉素,结果显示2组和3组的均出现条带,说明蓝光受体在蓝光条件下才能与赤霉素受体结合。②分析图2,2组是蓝光处理,不施加外源赤霉素,3组是蓝光且施加外源赤霉素,两组的自变量是赤霉素的有无,但2组和3组均检测到赤霉素受体,故蓝光受体与赤霉素受体的结合不依赖赤霉素。【小问3详解】分析题意,利用药物阻断拟南芥内源赤霉素合成,利用“磁珠”技术进一步证明了蓝光受体与赤霉素受体结合后,后者便无法与R蛋白结合,则实验应用赤霉素处理后,分别在黑暗和蓝光条件下处理,则对照组的植株处理为 c黑暗+赤霉素,实验的处理为d蓝光+赤霉素;由于磁珠抗体是赤霉素受体的抗体,而抗原—抗体检测是利用赤霉素受体的抗体,R蛋白的抗体,故预期结果应为对照组g有赤霉素受体条带,有R蛋白条带(无蓝光,不与赤霉素受体结合),实验组为e有赤霉素受体条带,无R蛋白条带(有蓝光,与赤霉素受体结合,无法与R蛋白结合,无R蛋白条带)。【小问4详解】在蓝光条件下,野生型植株的R蛋白降解减少,相关基因正常表达,则细胞伸长、植株增高被抑制;黑暗条件下,赤霉素合成缺陷植株R蛋白降解减少,相关基因正常表达,细胞伸长,植株增高被抑制;蓝光条件下,赤霉素合成缺陷植株R蛋白降解减少,相关基因正常表达,细胞伸长,植株增高被抑制,可绘制图形如下: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万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1月)生物(Word版附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4-01-09 14:35:01
页数:20
价格:¥2
大小:2.45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