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5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第17章生物圈中的动物章末复习课件(北师大版八上生物)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6

2/26

3/26

4/26

剩余2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北师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章末复习 一、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生物圈中的三者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动物对环境的影响在生物圈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积极作用不良影响植物动物部分真菌、细菌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危害农作物、传播疾病 食物链概念书写方法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生物间吃与被吃的关系1.用带箭头的线连接图片或文字箭头指向吃的一方2.起始于生产者,终止于顶级消费者3.箭头的方向,代表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方向4.食物链中不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捕食食物链) 二、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我国动物资源的种类繁多以及面临的威胁我国的动物资源的保护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多样性的保护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就地保护→最有效措施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 随堂练习1.(湛江中考)下列哪项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A.青蛙捕食蝗虫B.兔子啃吃松蘑C.山羊吃树叶D.人类吃黑木耳C消费者之间的捕食关系消费者和分解者真菌的捕食关系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消费者和分解者真菌的捕食关系 2.(广东中考)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的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肉食动物A 3.某果农为防止害虫啃食果树花蕾,对果园及邻近区域喷洒了农药,结果虫害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而果实产量却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分析原因,正确的是()A.昆虫能帮助植物传粉B.昆虫能促进植物完成受精C.昆虫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D.昆虫能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果树的花主要依靠昆虫传粉,对果园及邻近区域喷洒了农药,虽然虫害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昆虫也被农药杀死。A 4.(济宁中考)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A.青蛙→螟虫→水稻B.水稻→螟虫→青蛙C.大鱼→小鱼→虾米D.虾米→小鱼→大鱼食物链的起始是植物B 5.(株洲中考)分析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此图中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B.图中的生物构成了食物网C.此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D.图中的鸟和虫所需能量最终都来自于植物体内的有机物C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鸟和虫所需能量最终都来自于太阳能 6.(淮安中考)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草原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破坏,这说明()A.生态系统无调节能力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C.只有绝对禁捕野生动物,生态系统才有调节能力D.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是有限的D 7.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的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ABCDD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8.(江门中考)下列对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B.为了保护羊而把狼全部抹杀掉,这对草原生态系统没有影响C.人类的生产活动过度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自我调节的能力是有限度的D 9.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建立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A.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B.易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C.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B 10.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对一个农田生态系统做调查之后所绘制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该生态系统中有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食物链中有_____种生物。44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的植物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_______,动物属于________。(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来自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固定的光能。这些能量是通过_______依次进行传递的。生产者消费者光合作用食物链 (4)通过调查,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认识到:如果人们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大量捕捉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蛇、蛙、鸟,就会造成_____、_____的大量繁殖,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所以他们呼吁人们:不要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_________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鼠昆虫生态平衡 11.某地草原上牧草长势很好,人们为了保护该草原上的鹿群,自1907年开始大量捕杀鹿的天敌——狼等捕食者。如图是1900—1940年该草原上鹿群个体数量的变化,请分析回答:(1)鹿群在1910—1924年数量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食物充足,天敌减少 11.某地草原上牧草长势很好,人们为了保护该草原上的鹿群,自1907年开始大量捕杀鹿的天敌——狼等捕食者。如图是1900—1940年该草原上鹿群个体数量的变化,请分析回答:(2)鹿群在1925—1935年数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鹿群数量过多,破坏草原,使鹿的食物不足,所以数量急剧下降 11.某地草原上牧草长势很好,人们为了保护该草原上的鹿群,自1907年开始大量捕杀鹿的天敌——狼等捕食者。如图是1900—1940年该草原上鹿群个体数量的变化,请分析回答:(3)该草原上影响鹿生活的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影响鹿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牧草狼阳光、空气、水 12.(茂名中考)分析下表的资料后,请回答下列问题。类群我国已知种数世界已知种数百分比/%哺乳动物581434213.39鸟类1244873014.25爬行类37663005.97两栖类28440107.08鱼类38621905620.3蕨类植物2200~260010000~1200022裸子植物约240850~94026.7被子植物3000026000011.5(表中“百分比”是我国已知种数占世界已知种数的百分比) 类群我国已知种数世界已知种数百分比/%哺乳动物581434213.39鸟类1244873014.25爬行类37663005.97两栖类28440107.08鱼类38621905620.3蕨类植物2200~260010000~1200022裸子植物约240850~94026.7被子植物3000026000011.5(1)我国哪一类生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_________。(2)试计算我国上述的几类生物类群总数占世界的平均百分比:______。裸子植物15.15% (3)在表中所列的生物类群中,请你写出四种我国珍稀动植物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群我国已知种数世界已知种数百分比/%哺乳动物581434213.39鸟类1244873014.25爬行类37663005.97两栖类28440107.08鱼类38621905620.3蕨类植物2200~260010000~1200022裸子植物约240850~94026.7被子植物3000026000011.5金丝猴、扭角羚、扬子鳄、熊猫 类群我国已知种数世界已知种数百分比/%哺乳动物581434213.39鸟类1244873014.25爬行类37663005.97两栖类28440107.08鱼类38621905620.3蕨类植物2200~260010000~1200022裸子植物约240850~94026.7被子植物3000026000011.5(4)表中的资料说明了“生物多样性”内涵中的__________的多样性。(5)你认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生物种类建立自然保护区 13.根据下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特别节目《望长城》中,提及我国西部的“楼兰国”。楼兰在西汉时期曾经森林茂密,草原广袤,生态优越,人丁兴旺。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如森林砍伐、植物破坏等)致使环境恶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现今该地区已成为一片荒漠。(1)造成生态平衡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失去了森林的哪些保护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 (2)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对于任何生产活动都要放在生态系统的______的普遍联系中,放在立体交叉的生态网络和生态系统的_______过程中加以考察,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_________。13.根据下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特别节目《望长城》中,提及我国西部的“楼兰国”。楼兰在西汉时期曾经森林茂密,草原广袤,生态优越,人丁兴旺。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如森林砍伐、植物破坏等)致使环境恶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现今该地区已成为一片荒漠。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动态平衡自身规律 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还有哪些疑惑?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4-01-09 00:00:02 页数:26
价格:¥3 大小:958.63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