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本章复习和总结教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本章复习和总结【教学目标】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光速.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3.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4.知道光的折射定律.5.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以及透镜的焦点和焦距.6.了解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7.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8.了解眼睛成像原理,以及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9.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教学方法】1.归纳法: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归纳总结,体会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而系统复习本章知识.2.观察法:观察生活中的透镜以及眼睛的构造和各部分的作用.3.实验法:会使用光具座等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本章的主要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本章总结】1.知识结构(用多媒体展示并总结)9 9 2.例题讲解.(用多媒体展示)光的直线传播例题1(多选)如图所示是用针孔照相机给蜡烛照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要想使像大一些,可移动底片离针孔近一些B.要想使像明亮些,可移动底片离针孔近一些C.针孔离蜡烛越近,像越暗D.针孔离蜡烛越近,像越小解析:9 本题是考查对小孔成像的理解.针孔照相机是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制作的.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物体通过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物体相同,上下颠倒,左右互换.当物体到针孔距离一定时,光屏(底片)越远,像越大;光屏越近,像越小.当光屏(底片)到针孔距离一定时,物体越远,像越小;物体越近,像越大.小孔所成的像,像越小越明亮.根据以上规律,选项A、D是错误的,选项B、C是正确的.答案:BC光的反射例题2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为________,若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将镜面由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顺时针旋转10°,则反射光线转过______.解析:当入射光线与镜面垂直时,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故入射角为0°;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变,将镜面顺时针旋转10°,法线也旋转了10°,此时入射角就变为10°,如图乙所示,M1′M2′表示旋转后的平面镜的位置,ON为法线,OB为反射光线,依据反射定律,旋转后反射角也为10°,所以旋转后的反射光线相对原反射光线(原反射光线沿OA方向)转过20°.答案:0°20°平面镜成像例题3如图甲所示为同学们制作的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潜望镜看到物体AB的像是()A.倒立、等大的虚像B.正立、等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9 解析:人眼在潜望镜中看见物体AB的像的原理图如图乙所示,图中物体AB上的光线先射到平面镜M1上反射成像,利用物、像对称作出虚像A′B′,由平面镜M1反射到平面镜M2上,再反射到人眼中,此时在平面镜M2成像的物体应是A′B′,因为平面镜M1反射的光线可认为是从A′B′处发出的,利用物、像对称性,作出A′B′在M2中所成的像A″B″,这就是人通过M2观察到的物体AB的像.此像应是正立、等大的虚像,且此虚像在水平方向上到人的距离比物体到人的水平距离要大.答案:B光的折射例题4在水深1m的湖面上空,一只画眉鸟停在岸边柳树距水面5m高的树杈上婉转地唱歌;在距岸边2m的水中,一条红色的小鲤鱼悠然地游动.静观湖面,“小鲤鱼”、“画眉鸟”和“柳树”浑然一体,好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关于上述情景,下列阐述错误的是()A.水中的“画眉鸟”是树上的画眉鸟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一个虚像B.水中的“画眉鸟”距离水面1mC.站在岸边看见的“小鲤鱼”到水面的距离肯定小于1mD.我们看到水中的“画眉鸟”和“小鲤鱼”都是虚像解析:水中的“画眉鸟”是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该像是画眉鸟的虚像,由于画眉鸟到镜面(水面)的距离为5m,水中“画眉鸟”(像)到镜面的距离也为5m,故选项A说法正确,B说法错误;看到水中的“小鲤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它在实际小鲤鱼的上方,因湖水深为1m,则所看到的“小鲤鱼”到水面的距离必定小于1m,故选项C、D说法均正确.答案:B例题5如图甲所示,阳光射到铁桶里,AC是桶壁AB的影子,若向桶里注入水,随着水面的升高,影子AC的长度将()9 A.变长B.变短C.不变D.无法确定解析:光照射到水面上会发生折射,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由空气斜射入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将向法线偏折,如图乙所示.再根据影子形成的原因可知,桶壁AB的影长AC将变短.答案:B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例题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1)为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①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_______(选填“大”或“小”);②实验序号1中成的像应是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9 (2)小华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如果只将“E”换成“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就是图丙中的_______.(填数字序号)解析:从题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在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大的凸透镜,所成像的像距越大,且三次实验中,物体均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均大于物距,即像是放大的、倒立的实像;从凸透镜对E的成像特点来看,是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R所成的像也应是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故④是正确的.答案:(1)①大②放大(2)④凸透镜的应用例题7用照相机拍摄水池底部的物体时,若保持照相机的位置不变,比较池中有水和无水两种情况(假设两种情况下,人眼看到的物体等大),则有水时().A.暗箱应略短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大些B.暗箱应略短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小些C.暗箱应略长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大些D.暗箱应略长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小些解析:池底的物体在有水与无水两种情况下,相对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是不同的;由于光的折射作用,池中有水时相当于物距减小了.根据照相机成像原理,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变大,要在胶片上得到物体清晰的像,应将暗箱适当拉长一些,同时,胶片上的像将比原来的像略大一些.正确选项为C.答案:C例题8小明用照相机给同学小宇拍照时,发现了一些特点,请根据你的经验和知识,帮他完成下列填空.(1)小宇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底片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9 (2)小宇离照相机镜头越远,小宇在底片上所成的像越_______.(3)照相机底片上所成的像一定比小宇本人______.(4)人和像在凸透镜(镜头)的_______(选填“同”或“异”)侧.解析:(1)照相机底片离镜头的距离不超过机身的长度,而相机在拍照时,要求被照的对象离相机较远,大大超过相机机身的长度.(2)物体离相机越远,经镜头(凸透镜)成的像越小.(3)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相机只有那么大,不可能装下一张真人大小的像.(4)人在照相机镜头的前面,胶卷在照相机镜头的后面.答案:(1)大于(2)小(3)小(4)异眼睛及视力矫正例题9如图所示,把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若取下眼镜,则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想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_____移动,如果此时在凸透镜前再放一副远视眼镜,要想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_____移动.解析:此题实际考查的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近视眼的成因之一是晶状体太厚,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上的是一个模糊的光斑.可以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来矫正.远视眼是由于来自近处某点的光还没有会聚到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我们可以利用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的特点来矫正.答案:凸透镜凸透镜光的色散9 例题10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如图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_____.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光屏,我们将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七彩光带.解析:(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即什么颜色的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自身颜色相同的光,其他光照射在它上面均被吸收,看起来是黑色的.本题中白色的光屏是不透明体,它能反射所有色光,而红色的光屏只能反射红光,其他的色光均被红色光屏吸收,所以不能看到七色光带.答案色散不能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课后习题,并预习下一节完成练习册中课前预习部分.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4-01-08 11:20:02 页数:9
价格:¥1 大小:390.0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