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四)历史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仰望星空,观象授时,在中国古代是极其重要的大事。距今约4300年的陶寺古观象台,由十三根夯土柱组成,形成了十二条宽窄不一的观测缝,第二条对应冬至,第七条对应春秋分,第十二条对应夏至。由此推知()A.早期国家的初步形成B.长江流域居于领先地位C.农耕文明的多元一体D.该地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根据题干“仰望星空,观象授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是国家雏形出现且出现原始农业,观象授时是为了更好的从事原始农业生产,D项正确;早期国家的初步形成是在约公元前2700年,夏朝建立时期,排除A项;“陶寺古观象台”在山西,属于黄河流域,排除B项;“陶寺古观象台”属于单一的文化遗产,无法体现“多元一体”,排除C项。故选D项。2.在渤海南岸考古发现了一个殷商盐业聚落群,出土的青铜声底和声盖上都带有“卤”族徽符号(如下图),甲骨卜辞中有商王赐予小臣“卤”采邑之事。这反映了当时()A.青铜制造技术发达B.内外服制度的推行C.工商食官局面形成D.血缘族群关系牢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朝(中国)。据材料可知,该青铜器是商朝的青铜器皿,材料告知“卤” 是商王派遣的职官,管理当地的盐业,反映了商朝工商食官的制度,C项正确;材料信息不涉及青铜技术的指标,无法得出当时青铜制造技术的情况,排除A项;B项属于商朝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但是材料信息与内外服制不相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关于血缘族群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3.近年从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出土一批汉简。其中有一则沼书的残简经整理确认如下:“……父母为天下至……普天莫匪新土,率土之宾,莫匪新臣……”据此可知()A.儒学思想渗透到基层民众B.丝绸之路以文化交流为主C.西汉末年政权更选的局面D.汉代的政令传递畅通无阻【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普天莫匪新土,率土之宾,莫匪新臣”及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新土”“新臣”指的是新朝建立,所以材料反映了,王莽政权取得汉朝,政权更迭,C项正确;宋明理学推动了儒学的世俗化,儒学思想渗透到基层民众,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主要以经济交流为主,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一批汉简,不能反映汉代政令“畅通无阻”,排除D项。故选C项。4.西晋政府规定官员应按品级占田:“其官员品第一至于九等,各以贵贱占田,品第一者占五十顷,第二品四十五顷,第三品四十顷……第八品十五顷,第九品十顷。”同时,还规定了编户民所占土地的数量“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等。这一土地制度()A.加剧了土地兼并的发展B.以重建小农经济为目的C.推动九品中正制的形成D.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原因题、影响题。时空是:西晋(中国)。西晋政府按官员品级分配土地,并规定了编户民所占土地的数量,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小农经济,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D项正确;规定不同品级官员占有土地的限额,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排除A项;官员按品级占田,承认和保护门阀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户口,而非重建小农经济,排除B项;占田制是土地制度,九品中正制是选官制度,占田制对于推动九品中正制形成作用不大,排除C项。故选D项。5.阎步克先生认为南朝一改东晋政局,出现了像“皇子镇要藩,寒人掌机要,武将执兵柄”等措施,这些措施中隐含历史发展趋势是A.“皇帝垂拱”门阀政治鼎盛B.“士族当权”的寡头政治消失C.“诸侯擅政”的宗王政治复现D.“主威独运”的皇权政治抬头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从“皇子镇要藩,寒人掌机要,武将执兵柄”等措施来看,皇子取代了门阀贵族,寒人掌握了政治实权,东晋时期门阀与皇帝“共天下”局面基本结束,南朝皇权有明显的抬头趋势,D项正确;门阀政治的鼎盛时期是在东晋,排除A项;士族政治贯穿魏晋南北朝整个历史时期,排除B项;宗王政治的典型时期是西晋,排除C项。故选D项。6.乾元元年(758年),杜甫弃官西行,给赴任彭州刺史和虢州刺史的高适和岑参驰诗“蚩尤终戮辱,胡羯漫猖狂。会待袄氛静,论文暂裹粮”。这首诗反映了作者()A.对于唐末社会现实的批判B.借物抒情的诗歌表达艺术C.患难中见真情的诚挚情谊D.复杂深沉博大的思想情怀【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杜甫的《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遍、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之后,颠沛流离,给履职的好友高适和岑参所写的诗,诗中叙述了安史之乱之后社会动荡不安的现状,但是他相信动荡终将结束,虽然生活困顿,但等到社会安定,再与好友论文品诗,反映了作者复杂的思绪,虽艰辛但依旧充满希望的深沉博大的情怀,D项正确;755年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并非唐末,A项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杜甫该诗并未借物抒情,而是直抒胸臆,排除B项;安史之乱后,高适和岑参因军功而升职重用,诗中并未体现患难中互相扶持的经历,排除C项。故选D项。7.北宋仁宗时期,宰相陈执中处死家中婢女,遭到御史中丞孙拧的弹劾,“不学无术,措置颠倒,引用邪佞,排斥良善,喑默而罢”,谏官范镇坚持不能“为一婢子令国相下狱”,事后,陈执中虽未罢免,但是声名狼藉。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宋朝()A.监察制度发生重要变化B.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传统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D.君主专制主义制度的强化【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北宋御史中丞和谏官共同参与对宰相的弹劾,御史监察百官,谏官劝谏天子过失,材料中孙拧和范镇的做法反映了当时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合趋势,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传统是指宋朝大小事先制订了周全的制度,防范周密,材料反映的是监察制度的变化,B项不符题意,排除B项;陈执中处死婢女并未承担司法责任,说明婢女社会身份低下,排除C 项;君主专制强化强调的是皇权强化,材料信息不涉及君主专制,排除D项。故选A项。8.明代嘉靖年间,太湖地区的“桑基鱼塘”逐渐成熟起来。乡尺在搪基上种桑,用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这种农业生产模式的发展()A.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B.活跃了江南的商品经济C.改变了当地的食物结构D.促进了农业生产规模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太湖地区,将桑树种植与渔业养殖相互结合,这是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是精耕细作的典型模式,用于销售,有利于活跃市场,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鱼类一直是江南地区饮食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属于新增内容,排除A项、C项;桑基鱼塘是混合经营,不能体现出规模的大小,排除D项。故选B项。9.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到:“尝考泰西之所以富强,不在炮械军兵,而在穷理劝学……其各国读书识字者,百人中率有七十人……夫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今宜改武科为艺学,令各省、州、县遍开艺学书院。”康有为此说旨在()A.传播西方艺学知识B.提高民众识字水平C.扩大变法阶级基础D.探索启民富国道路【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1895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尝考泰西之所以富强……在穷理劝学”“改武科为艺学,令各省、州、县遍开艺学书院”及所学可知,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的富强之策及教育内容,旨在探索启民富国道路,D项正确;“传播西方艺学知识”属于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A项;“提高民众识字水平”是对材料现象的片面总结,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扩大变法阶级基础的信息,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0.据表推知,该时期()公司创办人创立时间注册时间给执照时间上海振生电灯公司民国三年民国三年民国七年浦东电气公司童世民国八民国十五年 哼年通明电气公司张謇民国六年民国十七年A.民营电业艰难起步B.官僚资本控制国家经济命脉C.企业服务战时需要D.政局不稳影响电业有序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中表格的信息可知,诸多电气公司从成立、注册到给执照时间相隔很长时间,这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有序发展,再结合表格中的时间可知这段时期主要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混战、政权更迭频繁的不稳政局影响电业有序发展,D项正确;根据所学“民营电业艰难起步”出现于晚清时期,排除A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官僚资本急剧膨胀,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不符合材料时间信息,排除B项;企业服务战时需要主要表现为战时统制经济的实行,主要存在于抗日战争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11.1917年,以先秦到清代的中国学术思想发展脉络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文录》成为北大预科国文课程中的重要部分。1919年后,课程更名为“国故论著集要”,钱玄同在《学术文录上编叙目》中梳理并重估了古代学术思想,以科学、辩证的角度重申国学之“自由”“平等”“民生”思想的要义。这些做法旨在()A.促进近代民族意识萌发B.探讨救国道路的路线选择C.去芜存菁再造新的文明D.回归传统家国情怀的教育【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中所述为整理国故运动,重运用新方法重新整理研究国学,“重申国学之‘自由’‘平等’‘民生’思想”,新文化派人士是抱着批判的精神和眼光整理国故,其目的在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破除对国故的麻木迷信,以宣传近代西方民主、科学、平等自由思想,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国人近代民族意识开始萌发,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了传统文化中的救国思路,没有涉及其他救国道路,不能说明其目的是探讨救国道路的路线选择,排除B项;回归传统家国情怀的教育只是其表象,而非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12.红军公田是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分给家在白区的外籍红军的田地。外籍红军在苏区内分得公田, 由当地政府派人代耕,收获的稻谷由外籍红军自处,有的寄回家用,有的留作退伍后的耕种基金,也有的自发贡献给苏区。该措施()A.为持久抗战奠定物质基础B.维护了革命统一战线团结C.践行了耕者有其田的纲领D.凸显苏维埃政权的政治属性【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红军公田是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分给家在白区外籍红军的田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公田的推行,调动了根据地之外的群众和白军士兵参加红军的热情,对瓦解敌军,壮大红军并推动土地革命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凸显了依靠红军和农民的政治属性,D项正确;这一时期是土地革命时期,并不是抗战时期,排除A项;革命统一战线是国民革命时期,排除B项;践行耕者有其田的是土地改革,排除C项。故选D项。13.下图是1965-1975年中国内地工业产值的变化情况。这反映了()A.国民经济比例已渐趋平衡B.三线建设促进了内地发展C.国家经济重心转向了内地D.内地工业成为工业化主导【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5年-1975年(中国)。据本题材料图片信息可知,1965年-1975年,内地工业产值增长率高于沿海,其在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也大幅上升,结合这一时期的史实,我国正在开展三线建设,大批工业内迁,内地的工业产值大幅上升,B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内地的工业产值变化,不能说明国民经济的比例状况,并且这一时期国民经济依然偏重于工业,经济比例并不平衡,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了内地工业产值的变化,无法得出工业重心的转移,排除C项;工业化主要表现为工业或第二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14.公元前90年,罗马通过《尤里乌斯法》,向所有迄今仍忠于罗马的意大利同盟者和拉丁殖民地以及罗马 军队服役的同盟者授予罗马公民权。这一法案的贯彻执行()A.扩大了罗马国家的社会基础B.导致了罗马共和国的覆灭C.提升了罗马帝国的军事力量D.解决了罗马内部民族矛盾【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古罗马。据材料可知,该法案赋予忠于罗马的意大利同盟者、拉丁殖民地及服役于罗马军队的同盟者以公民权,这使罗马共和国公民权向同盟者、殖民地开放,扩大了罗马国家的社会统治基础,A项正确;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崩溃,B项夸大这一法案的影响,排除B项;C项错在“罗马帝国”的表述,排除C项;D项“解决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15.16世纪,亨利八世确立了王权至尊地位后,选择以英文《圣经》为载体,重塑英国社会基础上的“上帝话语”。这反映了()A.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B.理性主义的宗教观念C.民族国家的政治特征D.封建专制统治的瓦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的英国。根据材料“亨利八世确立了王权至尊地位后,选择以英文《圣经》为载体,重塑英国社会基础上的‘上帝话语’”可知,这有利于强化世俗权威,破除人们对于天主教会的迷信,反映了16世纪英国向民族国家转型时期的政治特征,C项正确;英国宗教改革使英国的天主教摆脱罗马天主教廷的控制,成为民族教会,排除A项;选择以英文《圣经》为载体,重塑英国社会基础上的“上帝话语"是英国宗教改革的结果,并未发展到理性主义时代,排除B项;16世纪英国君主专制处于鼎盛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16.下图是英国作者吉尔伯特于1948年7月14日创作的漫画。漫画中西风神鼓起双腮,向寓意欧洲的大风车吹来劲风,吹走了欧洲的严寒,大风车周围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画中“来自西边的风”() 来自西边的风A.源于战后国际秩序的稳定B.旨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C.有利于西欧各国的联合D.促进了美欧国际地位平等【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8年(欧洲)。根据所学可知,1947年美国推出马歇尔计划,旨在通过帮助欧洲经济复苏,达到控制欧洲遏制苏联的目的,根据“吹走了欧洲的严寒,大风车周围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可知,漫画反映的是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并非针对西欧某一国实行,而是要求西欧接受此计划的国家成立统一的经济组织,这客观上使西欧国家加强了经济联系,从而促进了西欧各国的联合,C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运用,其本质还是遏制苏联,不能说明战后国际秩序稳定,排除A项;马歇尔计划的真正目的一方面在于筹集资金帮助欧洲重建,另一方面则是希望通过欧洲国家的联合,来壮大资本主义的力量,以此来遏制共产主义的发展,排除B项;二战后美国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美国主导美欧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其中17题18分,18题16分,19题18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起源与发展离不开地理环境,从黄河流域的一个原始部落,步步通过融合、扩张最终成为一个庞大的中华帝国,地缘环境在国家生存、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地缘安全战略布局上,古代中原王朝形成了“北防、南融、西通”的地缘安全战略。——摘编自赵莎莎《中国地缘环境新态势及其战略选择》材料二康熙帝圣谕:昔秦兴土石之功,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清朝称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蒙古诸部),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 我太祖(即努尔哈赤)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也。——摘自《清圣祖实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对古代中原王朝“北防、南融、西通”的地缘安全战略予以阐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康熙帝的“守国之道”。【答案】(1)北防:因为北方少数民族的长期侵扰,北防采取修筑长城、移民戍边、屯田防御等战略。南融:随着统治疆域的不断扩大和人口南迁,南方注重文化融合、经济开发、民族交融。西通: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发展,西通主要指经贸往来(陆上丝路、西南丝路)、派遣使者开展政治交往活动、设置机构管理(西域都护府、安西都护府)。这一战略从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为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基。(2)康熙帝认为“守国之道”在于“修德不在修长城”(修长城不能阻挡边患,修德安民、民族团结可以实现国家安定)。其思想一方面是对长城御边历史的经验之谈,另一方面受到儒家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这一治国理念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民族交融),有利于清朝疆域的扩展,为现代中国疆域奠基;但是不能否定历史上长城的价值。综上,康熙帝的守国之道注重修德安民,德治安民是康熙盛世之本,长城对外防御的功能也不可忽视。治国之道首要重民,内修文德,外治武备。【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一“中国的起源与发展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缘环境在国家生存、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的信息提示,结合第一小题的设问,要求从中国古代发展的诸多方面史实分三个层次来梳理中原王朝“北防、南融、西通”的地缘安全战略,在阐述时要史论结合。在阐述“北防”时,可以通过梳理中原王朝在北方推行的一些重大决策及其相关史实来展开,如为中原的农耕文明和政权的稳定,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长期侵扰,历经多朝修建的长城、移民戍边、屯田防御等;在阐述“南融”时,须联系中原王朝在经营南方时一些重要史实来论述,如江南的逐步开发极其文教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南方的民族融合,稳定南方地区;在阐述“西通”时,就需要联系中原王朝在西方、西域等地所推行的一些重大战略,如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发展、派遣使节、中央在西域所设置的相关统治机构(西域都护府、安西都护府等),并点明主旨,这些措施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维护了边疆安全,为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基。【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分别是清朝时期的古代中国。首先,依据材料二“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也”点明康熙帝的“守国之道”基本内涵:在于“修德不在修长城”(修长城不能阻挡边患,修德安民、民族团结可以实现国家安定)。其次,依据材料并 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康熙帝的“守国之道”形成的历史成因,为下一步评析打下基础:依据材料二“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知,康熙基于历史经验认为长城的军事防御不能从根本上巩固王朝统治,结合所学可知,这也和儒家所倡导的爱惜民力、施行“仁政”的传统儒家政治理念是吻合的。其三、辩证分析康熙的观点:结合康乾盛世相关知识点可知,康熙的这一治国理念积极的一面,即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民族交融),有利于清朝疆域的扩展,为现代中国疆域奠基;但是,同时要看到康熙的这一治国理念的局限性,从历史上看长城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原农耕文明的稳定,不能否定历史上长城的价值。最后,对上述辩证分析加以归纳,点明治国之道首要重民,内修文德,外治武备。【点睛】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苏维埃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摘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1年)材料二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之自由权。除司法系统及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其职务外,任何机关、部队、团体不得对任何人加以逮捕、审问或处罚,而人民则有用无论何种方式控告任何公务人员非法行为之权利。——摘自《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共产党20世纪30—40年代政权建设的探索。(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答案】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对华发动侵略战争,国民大革命运动失败,国共关系破裂,中国共产党在革命道路上对于政权建设不断探索调整。1931年,在江西瑞金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苏维埃政权,反对地主、资本家等反革命分子参加政权。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导下,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发动农民群众的力量,共产党队伍迅速发展,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指出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保证地主、资本家等一切抗日人士的人权,吸收其参加政权。这主要是由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这一调整保障了各抗日阶层的民主权利,有利于抗战胜利;巩固了边区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积累经验。综上,中国共产党20世纪30—40年代政权建设探索是时代的反映,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而调整,从工农民主政权调整为抗日民主政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坚持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 【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设问要求评析中国共产党20世纪30—40年代政权建设的探索。首先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20世纪30—40年代政权建设的探索,然后分析探索的原因,最后分析探索的影响。中国共产党20世纪30-40年代政权建设方面的变化上,30年代,根据材料一“苏维埃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可知,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苏维埃政权,反对地主、资本家等反革命分子参加政权。40年代,根据材料二“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可知,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保证地主、资本家等一切抗日人士的人权,吸收其参加政权。在原因上,主要考虑主要的社会矛盾的转变,由阶级矛盾到民族矛盾,同时40年代巩固已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影响上,主要考虑针对当时的社会矛盾的调整,有利于保证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时对后来新中国建设积累了经验。可进行评析如下: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对华发动侵略战争,国民大革命运动失败,国共关系破裂,中国共产党在革命道路上对于政权建设不断探索调整。1931年,在江西瑞金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苏维埃政权,反对地主、资本家等反革命分子参加政权。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导下,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发动农民群众的力量,共产党队伍迅速发展,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指出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保证地主、资本家等一切抗日人士的人权,吸收其参加政权。这主要是由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这一调整保障了各抗日阶层的民主权利,有利于抗战胜利;巩固了边区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积累经验。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20世纪30—40年代政权建设探索是时代的反映,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而调整,从工农民主政权调整为抗日民主政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坚持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博物馆和近代民族国家18世纪末的欧洲,博物馆向大众开放的呼声日益高涨。1822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将建设博物馆的大任交到申克尔的肩上。博物馆位于皇家花园乐趣园之北,与普鲁士皇宫遥遥相望,东有象征神权的普鲁士宫廷教堂,西有昭示军威的军械库。它立于高台之上,屋顶安置着象征普鲁士文化影响的鹰和狄俄斯库里(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孪生神灵)雕像。博物馆1825年开始施工,1830年落成,是柏林第一座公众博物馆。藏品及建筑物的主人是帝王,被称为“皇家博物馆”。因收藏猛增,“皇博”难以胜任,威廉四世下令将“皇博”之北的地段专门用于新建博物馆、学术机构及大学,并称之为“艺术和科学的自由之地”。新博物馆采用了蒸汽压桩机、蒸汽动力升降机等工具,并用火车将建筑材料直接运入工地,内部还大量使用预制铸铁构件。该馆1855年完工,成为当时舆论的焦点。1867 年,出于政治需要,用于收藏当代德语艺术家作品的“国家画廊”工程动土,1876年对外开放。(1)根据材料,概括柏林“皇家博物馆”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普鲁士博物馆的发展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19.特点:地理位置重要;由皇帝主持修建;普鲁士传统文化与古希腊罗马风格相结合;面向大众;馆藏物品丰富;充分利用工业革命时期的先进技术;具有政治符号特征。20.论题:18—19世纪普鲁士博物馆逐步向公众开放。论述:启蒙运动使自由和平等思想得到传播,博物馆向公众开放成为大势所趋;工业革命的进行,推动了艺术和科学的进一步传播。博物馆地理位置重要,周围分别是代表君权、军威和神权的建筑;由皇帝主持修建;建筑体现出浓厚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风格;皇家藏品面向大众展出;馆藏物品丰富。博物馆记录和保存了人类文明进程的物证;收藏了工业革命时代的重要物品;提供了科学普及、教育研究的场所及资料,学者们利用博物馆的丰富资料,取得了重要成果;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可以在博物馆了解、感受异域文化和多种文明发展的历程。【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依据材料“博物馆位于皇家花园乐趣园之北,与普鲁士皇宫遥遥相望,东有象征神权的普鲁士宫廷教堂,西有昭示军威的军械库。”可知,地理位置重要;依据材料“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将建设博物馆的大任交到申克尔的肩上。”可知,由皇帝主持修建;依据材料“它立于高台之上,屋顶安置着象征普鲁士文化影响的鹰和狄俄斯库里(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孪生神灵)雕像。”可知,普鲁士传统文化与古希腊罗马风格相结合;依据材料“1867年,出于政治需要,用于收藏当代德语艺术家作品的“国家画廊”工程动土,1876年对外开放。”可知,面向大众;依据材料“因收藏猛增,‘皇博’难以胜任,威廉四世下令将‘皇博’之北的地段专门用于新建博物馆、学术机构及大学,并称之为“艺术和科学的自由之地。”可知,馆藏物品丰富;依据材料“新博物馆采用了蒸汽压桩机、蒸汽动力升降机等工具,并用火车将建筑材料直接运入工地,内部还大量使用预制铸铁构件。”可知,充分利用工业革命时期的先进技术;依据材料“藏品及建筑物的主人是帝王,被称为“皇家博物馆”。”可知,具有政治符号特征。【小问2详解】 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18—19世纪(普鲁士)。论题:根据材料“博物馆向大众开放的呼声日益高涨”“1876年对外开放”,可提出论题:18—19世纪普鲁士博物馆的发展历程。论述:根据材料和所学,可从启蒙运动使自由和平等思想得到传播,博物馆向公众开放成为大势所趋;工业革命的进行,推动了艺术和科学的进一步传播;保存德意志民族文化的需要;巩固德意志帝国统一的需要等角度阐述修建博物馆以及博物馆对外开放的原因。可从博物馆周围分别是代表君权、军威和神权的建筑;由皇帝主持修建;建筑体现出浓厚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风格;馆藏物品丰富等方面阐述18—19世纪欧洲博物馆的特点。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01-07 22:30:02 页数:13
价格:¥3 大小:222.06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