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2024学年度高三上期第四次段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都市文学空间的拓展需要作品来说话。试问当代中国有多少作家在创作都市文学,他们又是如何创作都市文学的?创作都市文学当然包括对都市人的书写、都市环境的书写、都市风貌历史的书写。真正促成都市文学空间的建立,还需要有一大批的都市作家、都市作品。都市文学作品写出的东西很多,但写出都市的人性、都市的灵魂无疑是重中之重,我们的作家任重而道远。都市文学的发展还需要培育、培养一批能够理解、读懂都市文学的读者。都市自然是最有可能培养都市文学读者的地域,因为在现代化进程中,都市扮演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角色,它具有区别于一般城市或城镇的气息和灵魂,它们拥有文化多元体验的天然优势,大都市里的作家如何书写成熟的大都市,一直以来都被文学界关注。以北、上、广、深为例,这些现代化比较成熟的城市,在作家们的眼里其形象是分化的,一方面是以市中心那种面向世界的时尚潮流形象,表现出富庶、现代、强大的气质,一些都市小说书写时尚、优雅、豪华的都市生活;另一方面作为对比的是城市不发达区域,那里聚集了大量底层打工者,产生了许多问题,各种声音汇聚在小说中形成嘈杂不一的感觉,不少书写都市问题的小说,将底层人群的生活与命运书写出来,引发了许多具体思考。另外,还有些是描写日常生活和精神困境的文学作品。应该说,这些年的都市文学创作群体有年轻化趋势,这是都市文学的希望所在。现在,一些新都市文学,往往是单向度的,他们将都市或城市写成是罪恶、阴暗、欲望的化身。对身居其中的城市,他们只能提出否定或批判,他们提出的否定或批判往往是浅层次的,少有像波德莱尔、本雅明那样真正深入的反思。正如勒·克莱齐奥在其2012年来华时的演讲《都市中的作家》中所指出的:“现代都市,在其所有的暴力与复杂中,从某种程度上成为作家的镜子,一枚巨大的放大镜,透过它,作家可以发现人类关系的错综复杂,同时还有他自身的投影。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当代文学作品似乎都同城市生活相联系,尤其是小说作品。”笔者以为,恰恰是在这种“错综复杂”的“人类关系”的表现上,我们的作家能够胜任的还不多,还需要尽其所能地付出更大的努力。(摘编自周思明《当代都市文学的建构与发展》)材料二:作家在都市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都市在文学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诺奖得主勒·克莱齐奥认为,“文学始终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但另外一方面,勒·克莱齐奥又认为,文学能够创造一座永恒的城市,与真实的城市交错、重叠,比纪念碑或者史书能更好地重现城市的往昔和历史,这又显示出他对文学的乐观与信心。都市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作家的镜子,大部分现当代文学作品似乎都跟都市生活相联系。将作家与一座城市连接起来的例子数不胜数,像巴尔扎克、博尔赫斯,还有老舍。哪怕这座城市已然不复存在,它也会以另一种方式在书中存在着,这就是文学的优势所在。谈到文学中的人与城市,老舍的《四世同堂》等描绘了老百姓的生活场景,让外国读者感受到古老而现代的城市别样的美丽,感受到中国民众面对战争时的英雄主义,感受到对于一个正在逝去的世界的深切怀念。这种深刻的感受,不会被任何外力干扰,这就是文学的优势所在,它创造了一个“永恒的城市”。尤其 是《四世同堂》里描述的中国家庭关系,让我们印象特别深刻:老舍笔下的世界带有一种乡愁,四代在一个屋檐下生活,虽然不一定完全那么和谐,但也有一种其乐融融的东西。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转型之下,有许多新的现象发生,许多新的特点凸显。现在的城市文学、都市文学的作家已经敏感地面对着这种变化,有些人已经敏锐地写出了这种变化。也许,勒·克莱齐奥所谓“一个真实的城市是无法书写的,今天的真实明天就不复存在”之说不无道理。但这并不代表作家面对色彩缤纷的都市生活只能束手无策、无所作为,我们完全有理由、有责任,也有信心、有条件写出属于我们自己的都市文学、城市文学来。全球化、工业化的浪潮,虽然很容易将人的个性棱角磨损,让它们趋于同质化,但也为新的都市文学、城市文学的诞生准备了资本、公寓、流水线、高速路、霓虹灯,以及可作为都市文学表现元素的小市民心态、移民歌曲、底层呼喊、官场样貌、老板姿态、白领身影、毕业生走向……拜时代和生活所赐,我想,我们的作家们是完全可以写出表现灵魂的挣扎与搏斗、人的尊严与自由、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时代的希望与发展,让读者满意的够水准的都市文学作品来。(摘编自周思明《作家在都市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现代化进程中,都市扮演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角色,它具有优胜于一般城市或城镇的气息和灵魂。B.由于大都市拥有文化多元体验的天然优势,因此大都市里的作家如何书写大都市的文学作品,一直以来更受文学界关注。C.一些作家创作的单向度地将都市或城市写成是罪恶、阴暗、欲望的化身的作品,并不是真正的都市文学。D.勒·克莱齐奥认为现代都市能体现“错综复杂”的“人类关系”,其中有着作家自身的投影。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前有不少都市小说的作者,将笔触引向城市不发达区域里聚集的底层打工者,去关注底层人群的生活与命运。B.勒·克莱齐奥认为,文学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但他对文学在重视城市的往昔和历史等方面的作用仍持乐观态度,认为文学能够创造出永恒的城市。C.在城市化进程中,现在的城市文学、都市文学的作家敏感地面对着城市文学、都市文学的各种新的现象和新的特点。D.新的时代和生活为都市文学提供了众多表现元素,我国都市文化的先进性完全可以让作家创作出让读者满意的够水准的都市文学作品来。3.下列著作中,不属于都市文学作品范畴的一项是(3分)A.路遥《平凡的世界》B.茅盾《子夜》C.老舍《骆驼祥子》D.巴金《家》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思路。(4分)5.都市文学空间的拓展需要作品来说话,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当前都市文学创作存在的主要问题。(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砸缸的人申平 哐啷!一声响亮,那口大缸便被砸破了。缸里流出来的,不仅是水,还有千古流传的故事。砸缸少年一举成名。多少年以后,那位少年已进入老年。在当年被称为西京的洛阳城里,在一处简陋的宅院前,他,又站在了一口缸前。这是一口被金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大缸,是他的老管家背着他,同意人家安放在这里的。安放者什么也没说,只留下一张“门状(名片)”就走了。“门状”上的字也很简单:翰林学士王拱辰。王拱辰,他当然知道。这人在仁宗皇帝时代和自己先后中进士,并因在殿试时勇敢说出考目他以前曾经做过,被赐“诚信状元”称号。后来曾出使契丹,以学识阻止战争。在神宗皇帝时代,他也和自己一样,因反对变法,受到王安石的排挤。上午,王拱辰登门拜访,老管家也曾通报。那时候,他在地下室里正文思泉涌。听到王拱辰的名字,他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拒见了。一是他的确没工夫,二是他早就知道,现在的王拱辰已经不是过去的王拱辰了。听说他在洛阳最繁华的地段,一直在修建一座豪宅,光中堂就有三层楼高,巍峨壮丽。不怪人说“王家钻天,司马入地”。现在,司马光绕着那口大缸,驴拉磨一样转了几圈,又伸手去撕被金纸包得紧紧的缸口。但是那金纸很厚,还在缸沿儿上箍了一道铜丝,把金纸绷得鼓面一样紧,人手根本抓不住。推一推,重如泰山,敲一敲,闷闷地没有声响。这缸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呢?你去,给我找一块石头来!或者,是一把锤子。他转头对老管家下达了命令。但是老管家却没有动,他嗫喏了半天,终于鼓足勇气说:君实秀才,人家好心好意给你送来口风水缸,你要砸……不好吧?不好?有什么不好?他鼓起眼睛问老管家。这个是聚财的,老管家说,你看咱家,也太穷了吧。夫人有病,都没钱抓药了。人穷不能志短、乱收东西,非君子之德也!再说,我也得知道这缸里装的是啥呀!人家说了,十日后方可打开,否则就不灵验了。以下几天,司马光的生活完全被门外那口大缸打乱了。以前他总是一更睡,五更起,直接到他那间地下室里去编修《资治通鉴》,可以说是心无旁骛。但是现在,那口缸却不断在他眼前是来晃去。送缸人的用意,缸的内容,都开始让他分心。而且,自从这口缸安放到他家门口以后,前来拜访他的人不知为什么络绎不绝。后来他接到京城一位朋友的密札,才知道自从哲宗皇帝继位之后,便由最信任他的高太后辅佐朝政,人们疯传,他即将奉旨进京去当宰相了。怪不得……五天以后,夫人不幸去世。也不知道一下子从哪里冒出来那么多人前来吊唁,而且人人都不空手。悲伤之中的司马光让老管家把所有的礼品财物都登记造册,一点不动,然后他悄悄把自己家里仅有的五亩地典当了,开始为夫人准备后事。出殡那天,路两边人山人海,有人竟然喊出了“司马相公”的口号来。司马光分明感觉到,正有一口无形的大缸,铺天盖地向他的头上扣过来。这口缸比王拱辰放在他家门口那口缸还要神秘,还要危险。这两口缸最后叠加在一起,悬在他的头上,直搞得满腹经纶的他六神无主,坐卧不安。他知道,他必须马上砸缸了。 但是全家上下没有一个人支持配合他。他想在院子里找个铁器,或者找一块石头,根本就找不到。老管家,还有他的养子司马康,早已带人坚壁清野了。砸个缸,居然这么难,不然……不行!这缸非砸不可。否则,我这一世英名,就要毁于一旦了。凌晨,天刚微亮,官道上就有一个老者走走停停,寻寻觅觅。最后,他怀抱一块石头,一步步走回自家门前,他气喘喘地把石头举起来,对着那口大缸用力砸去。砰!第一下,竟然没有砸破。石头反弹,险些砸到他。啊,这缸难道真是铁缸?管他!再砸!哐啷,缸破了……天亮了,许多人聚在司马宅前看热闹。但见那口大缸里流出来的,果然是黄白细软之物。残缺的缸上还摆着一份礼单,写着一行大字:司马只要清白,钱财自来认领。文本二: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中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之,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摘自《宋史》)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三段以电影蒙太奇的手法跨越时间将今昔链接起来,引出了主要人物“司马光”和核心事件“砸缸”。B.背着司马光接收大缸,还说砸缸会破坏风水以阻止他砸缸,相对于司马光,管家是个更懂得官场规则的人。C.缸留在家里的几天,司马光难以像往常一样静心编修史书,他预感到缸是复杂状况出现的先兆,会给他带麻烦。D.两次砸缸,都是世间佳话,展现了同一人物不同角度的性格形象,少年司马光机智果敢,老年司马光清廉坚定。7.关于文本一中的王拱辰这一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送一口“被金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大缸”,而且只留下名帖什么也不说,王拱辰初次出现就带有神秘色彩。B.中进士、殿试、出使,王拱辰这些经历让人敬佩,包括和司马光一样被排挤,都为这口大缸出现铺垫了背景。C.交代王拱辰在洛阳最繁华的地段修建豪宅,与他重视品行气节的过往形成了对比,也为后面情节作铺垫。D.结尾彰显了主题,照应了前文司马光让管家把礼品登记造册的情节,将王拱辰陷害司马光的险恶用心推至幕前。8.请结合作品分析,文本一中“缸”的深层含义。(4分)9.同样写了“砸缸”,主要人物同样具有中国传统美德,文本一为小说,文本二为正史,二者在表达效果上有怎样的差异?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明君者,非遍见万物也,明于人主之所执也。有术之主者,非一自行之也,知百官之要也。知百官之要,故事省而国治也。明于人主之所执,故权专而奸止。奸止则说者不来,而情谕矣。情者不饰,而事实见矣。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虚辞,不好淫学流说,贤不肖各反其质。行其情不雕其素蒙厚纯朴以事其上。若此,则工、拙、愚、智、勇、惧可得以故易官,易官则各当其任矣。君服性命之情,去爱恶之心,以听有用之言,谓之朝。凡朝也者,相与召理义也,相与植法则也。上服性命之情,则理义之士至矣,法则之用植矣,枉辟邪挠之人退矣,贪得伪诈之曹远矣。故治天下之要,存乎除奸;除奸之要,存乎治官;治官之要,存乎治道;治道之要,存乎知性命。赵襄子之时,以任登为中牟令。上计,言于襄子曰:“中牟有士曰瞻胥己,请见之。”襄子见而以为中大夫。相国曰:“意者君耳而未之目邪!为中大夫,若此其易也?非晋国之故。”襄子曰:“吾举登也,已耳而目之矣。登所举,吾又耳而目之,是耳目人终无已也。”遂不复问,而以为中大夫。襄子何为?任人,则贤者毕力。人主之患,必在任人而不能用之,用之而与不知者议之也。绝江者托于船,致远者托于骥,霸王者托于贤。释父兄与子弟,非疏之也;任庖人、钓者与仇人、仆虏,非阿之也。持社稷立功名之道,不得不然也。犹大匠之为宫室也,量小大而知材木矣,訾功丈而知人数矣。夫成王霸者固有人,亡国者亦有人。非其人而欲有功,譬之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长也,射鱼指天而欲发之当也。舜、禹犹若困,而况俗主乎?(节选自《吕氏春秋》)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行A其B情C不D雕E其F素G蒙H厚I纯J朴K以L事M其N上。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见,同“现”,显现、显露的意思,与《老子》中“自见者不明”的“见”意思不相同。B.曹,辈、等、属,相当于“们”,杜甫诗句“尔曹身与名俱灭”的“曹”意思与之相同。C.故,旧例、成规的意思,与《鸿门宴》“君安与项伯有故”中的“故”意思不一样。D.毕,全,“毕力”即竭尽全力,成语“殚精毕力”“同心毕力”的“毕力”都是这个意思。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贤能的君主,并非事事都亲力亲为,而是能抓住执政的关键,懂得治官的根本,这样事少而国家治理得好,奸邪之人也不会到来。B.理想的政治社会,百官能各任其职,臣民能以真情真诚来对待君主。而君主应善于听取有用的言论,明理义,立法度,远小人。C.赵襄子任命任登为中牟令,任命瞻胥己为中大夫,相国不赞同赵襄子的做法,认为任人太容易,对他们的才能未真正考查清楚。D.工匠建宫室的比喻,论证了君主善于用人的道理;夏至日想让夜长、射鱼冲着天想射中的比喻,则形象论证了不善用人的情况。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登所举,吾又耳而目之,是耳目人终无已也。(2)绝江者托于船,致远者托于骥,霸王者托于贤。14.君主在任人时应避免哪些弊病?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八声甘州·寄参寥子①苏轼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②、雅志莫相违。西州路③,不应回首,为我沾衣。[注]①参寥子:即诗僧道潜,常与苏轼相酬和。元祐六年,苏轼因治理有功被召进京任职,临行作此词赠道潜。②谢公:指谢安。《晋书》记载,他身为重臣,却渴望造一条大船,沿水路归东山,后因病重未如愿。③西州路:谢安去世后,羊昙经过西州时忆及故人,恸哭而去。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开头,以风向多变以及潮水涨退等景象暗指世事的无常,表意比较含蓄。B.“几度斜晖”以转瞬即逝的黄昏,表达诗人对相聚美好却无比短暂的伤感之情。C.共赏西湖、访春山之雅事,“空翠烟霏”之妙趣,都强化“诗人相得”的意味。D.诗中的情景涉及古代、往昔、眼前、来年等时间维度,气度恢弘,情感深挚。16.古人常以“进”“退”代指官职的升、降。苏轼的这首词与另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分别反映“进”和“退”之忧。请结合这两首词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北宋邹浩《登岳阳楼》中的“岳阳楼上望重湖,混合乾坤入太虚”,与杜甫《登岳阳楼》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样气势磅礴,意境阔大。(2)李白在《忆秦娥·箫声咽》中用“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写玉箫声悲凉呜咽,苏轼在《赤壁赋》中写箫声婉转悲戚,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州”在古代是一种行政区划单位,在现代多用于地名,如杭州、苏州等;“洲”指河流中由泥沙淤积而成的陆地,如沙洲、三角洲。在你读过的包含“州”和“洲”的诗句中,“____________”为前者之意,“____________”符合后者之意。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华文明历经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始终一脉相承、充满生机活力,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这得益于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A。①在延续的数千年的文明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一套注重连续、变化、关联、系统的宇宙观,②认为宇宙万物彼此依存、相互联系,并始终把宇宙看成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③我们的先人认为,存在是变化的基本形式,存在就是流动和变革。④只有适时而变、与时偕行,在调整和变化中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就能不断前进。⑤“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⑥这就是说在“大化流行”的寰宇内,生生不息、变化不止,充满了创新创造的活力,必定会孕育出新的事物。 进取精神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创新创造不是否定历史、推倒重来,B。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和连续性是融为一体的。千百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元素一直延续不断、世代传承,并与当代实际有机结合,焕发出新的生机。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张岱最为人熟知的作品大概就是《湖心亭看雪》了。全文不过短短一百多字,就将一幅天地辽阔、万籁俱寂、人际相会的画面描写得①。崇祯五年,当时张岱旅居杭州西湖。此时的西湖也是白茫茫一片,它展示了一幅独特的湖中雪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这样简单的景致也可以寄寓极为丰富的情感。时逢大雪,一个心思玲珑的雅致文人,总会做出一些②的事来。于是,他孤身一人,只披着一件毛衣,提着一盏炉火,伴着船桨荡开的圈圈涟漪,独自游走在这清朗的画卷里。这种事,在心意相通的人看来,就是玲珑剔透,当举杯对饮,浮一大白。而在不理解的人看来,一定觉得这人疯了。有趣的事,知己与旁人,张岱都遇到了,原本水天一白,只有长堤、孤舟与亭台,没想到竟然能在大雪后的湖心亭遇上和自己一样雪夜拥裘,乘舟赏雪的同好。这样的惊喜,就像当年的俞伯牙和钟子期,③,却倾盖如故,原本天地一孤客,内心总有“独一人而知天下有雪”的寂寞,但此刻却有人与自己心意相通,这大概是人世间最潇洒的事。即使旁人无法理解,“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崇祯五年十二月,西湖这一场大雪,就这样下了四百年。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21.下列诗句与文本所写的意境最为接近的一项是(3分)A.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C.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D.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22.请仿照文中画波浪线句,从文中选择合适的意象,写一组排比句。(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一种人格像“坚冰”,拒绝融化,坚持自己的形态与坚硬,坚持自己不变的寒冷和清醒。“坚冰”型人格的人坚守自我,不管外界如何风雨飘摇,也影响不了他们坚定的内心。而老子却说:“上善若水。事善能,动善时。”即理想人格如一泓清水,它能随着外界情况变换自己的形态,化为云雨,融入江海,让生命得以进一步提升。在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对于高中生来说,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自我?请结合材料内容写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度高三上期第四次段考语文参考答案1.D【解析】A.原文指“它具有区别于一般城市或城镇的气息和灵魂”,并不是“优胜于”。B.“更受文学界关注”错误,,原文是说“一直以来都被文学界关注”,没有体现“更受”。C.“并不是真正的都市文学”,错误,原文是说“一些新都市文学,往往是单向度的,他们将都市或城市写成是罪恶、阴暗、欲望的化身”,并没有完全否认这仍属都市文学的范畴。2.D【解析】“我国都市文化的先进性”一说于文无据。3.A【解析】A.《平凡的世界》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在小说中全景式地表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的社会生活,该小说不属于都市文学作品。B.《骆驼祥子》中呈现对车行的描写、对老北京城的描绘,再现了老北京城市风貌。C.《子夜》描写上海的民族资本家与外国财团利益的斗争细节,全面描写了都市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现代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在都市中各阶级、阶层的人物。D.《家》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都市封建大家族的罪恶及腐朽。4.①材料二先提出问题,举例阐明文学与都市的关系、都市文学的特质和优势等。②接着论述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变化,指出我们有能力应对并创作属于我们自己的都市文学、城市文学。③最后辩证地指出全球化、工业化的浪潮对新都市文学的积极作用,表达对作家和作品的寄望。(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5.①当前都市文学作品写出的东西很多,但要写出都市的人性、都市的灵魂却任重而道远,如何书写成熟的大都市仍是文学界所关注的问题。②一些所谓都市文学,往往是单向的,他们将都市或城市写成是罪恶、阴暗、欲望的化身,对身居其中的城市,他们只能提出浅层次的否定或批判,少有真正深入的反思。(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6.B“相对于司马光,管家是个更懂得官场规则的人”理解错误。由文中“嗫喏了半天,终于鼓足勇气”“你看咱家,也太穷了吧。夫人有病,都没钱抓药了”等细节可知,管家是个忠于司马氏,一心为主人打算的人,并非出于维护官场规则去做事。7.D“将王拱辰陷害司马光的险恶用心推至幕前”分析有误。由前文交待王拱辰在洛阳最繁华的地段修建巍峨壮丽的豪宅以及“王家钻天”可知,王拱辰送出厚礼是听闻了司马光即将回京任宰相而着意攀附,并非要陷害司马光。8.①“缸”象征金钱的诱惑。送来的满缸金银财宝,是为官者随时可能面临的诱惑。②“缸”反映趋炎附势、逢迎攀附的庸俗风气。人们疯传司马光即将进京升职的消息,络绎不绝地来访,实则是攀附权贵的风气使然。③“缸”喻指舆论的压力。未确定的升官消息却在口口相传中被人当真,传言如巨“缸”一样给司马光造成了未知的威胁。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形象及其作用的能力。王拱辰送来的这口缸“被金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还在缸沿儿上箍了一道铜丝,把金纸绷得鼓面一样紧”“重如泰山,敲一敲,闷闷地没有声响”,表明里面装了很多东西,很重;后来缸被砸破之后“那口大缸里流出来的,果然是黄白细软之物”。王拱辰送来的满缸金银财宝,是为官者随时可能面临的诱惑。由此可见,这口缸代表的是金钱的诱惑。而面对这口缸,老管家劝他不要砸,“这个是聚财的,老管家说,你看咱家,也太穷了吧。夫人有病,都没钱抓药了”;儿子也不让他砸,“他想在院子里找个铁器,或者找一块石头,根本就找不到。老管家,还有他的养子司马康,早已带人坚壁清野了”,管家和家人都有动摇,可见欲望很难克制。因此这口缸也代表内心贪婪的欲望。再看这口缸的来源,“他接到京城一位朋友的密札,才知道自从哲宗皇帝继位之后,便由最信任他的高太后辅佐朝政,人们疯传,他即将奉旨进京去当宰相了”,原来王拱辰是听到他即将进京升职的消息才送来这口缸,其他的人们也是为了攀附司马光才络绎不绝地来访,实则是攀附权贵的风气使然。可见这口缸代 表趋炎附势、逢迎攀附的庸俗风气。而对于司马光来说,这口缸带给他无形的压力,“司马光的生活完全被门外那口大缸打乱了……但是现在,那口缸却不断在他眼前是来晃去。送缸人的用意,缸的内容,都开始让他分心”“而且,自从这口缸安放到他家门口以后,前来拜访他的人不知为什么络绎不绝”“司马光分明感觉到,正有一口无形的大缸,铺天盖地向他的头上扣过来。这口缸比王拱辰放在他家门口那口缸还要神秘,还要危险。这两口缸最后叠加在一起,悬在他的头上,直搞得满腹经纶的他六神无主,坐卧不安”,面对生活中的不明情况,司马光感到惶惑不安。可见这口缸还代表未知的威胁和舆论的压力。9.①文本一为小说,讲求艺术性和文学性,利用想象和虚构的手法塑造使得人物形象立体丰满,如既写道司马光坚守节操,也写道他犹疑、纠结;文本二为史书,讲求真实客观,以简笔勾勒人物,形象鲜明。②文本一以想象虚构故事,有铺垫伏笔,使得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文本二的事件叙述,平铺直叙,简约明了。(③语言上,文本一生动传神,如写司马光的心理,贴合人物,入情入理;文本二简洁凝练,激发读者的想象。此为补充答案)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形象塑造上,文本一是小说,因此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塑造的人物,如写司马光面对送来的缸,内心的狐疑,“这缸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呢?”;也写了他承受的压力,“司马光的生活完全被门外那口大缸打乱了”送缸人的用意,缸的内容,都开始让他分心;同时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塑造了他坚守节操的形象,如语言“人穷不能志短、乱收东西,非君子之德也!”,动作“凌晨,天刚微亮,官道上就有一个老者走走停停,寻寻觅觅。最后,他怀抱一块石头,一步步走回自家门前,他气喘喘地把石头举起来,对着那口大缸用力砸去”。这样写使得人物形象立体丰满,具有艺术性和文学性。而文本二是史料,简单介绍人物的生平事迹,“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中旨”“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以简笔勾勒人物,形象鲜明,显得客观真实。叙事上,文本一以想象虚构故事,由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作者想象虚构了一个二次砸缸,从而塑造司马光的坚守节操的形象。叙事上采取铺垫、伏笔等手法。如开头写王拱辰送来一口大缸,“被金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还在缸沿儿上箍了一道铜丝,把金纸绷得鼓面一样紧”“重如泰山,敲一敲,闷闷地没有声响”,司马光想要砸缸,老管家劝阻“人家好心好意给你送来口风水缸,你要砸……不好吧?”“人家说了,十日后方可打开,否则就不灵验了”,缸没有砸成,里面究竟装了什么?让读者也很想知道;接着写司马光生活的变化,“自从这口缸安放到他家门口以后,前来拜访他的人不知为什么络绎不绝”,更让读者好奇,这口缸究竟有什么神奇的作用?直到接到朋友的密札,读者才恍然大悟。这样的铺垫和伏笔使得情节引人入胜。而文本二叙事很简单,“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中旨。”“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之,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平铺直叙,简约明了。语言上,文本一生动传神,如写司马光的心理,“这缸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呢?”但是现在,那口缸却不断在他眼前是来晃去。送缸人的用意,缸的内容,都开始让他分心,贴合人物,入情入理;文本二简洁凝练,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如“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10.CGK11.A(“意思不相同”错)12.C(“对他们的才能未真正考查清楚”不对)13.(1)任登举荐的人,我又要亲耳听、亲眼看他的实际情况,这样用耳朵听、用眼睛观察人(或“耳闻目视”)就无尽无休了。(翻译重点:“所举”,“耳”“目”词类活用,“是”,“已”)(2)横渡长江的人依靠的是船,到远处去的人依靠的是良马,成就霸业的人依靠的是贤人。(翻译重点:“绝江”,“致”“骥”,“霸王”) 14.任人不当(或:不能任用贤人,亲佞远贤,以爱憎任人等,意思对即可);委任人官职却不让他做事(任人却不能真正用人);让人做事却与不了解他的人议论他(用人却与不知者议之)。(每点1分)【参考译文】贤明的君主,不是普遍地明察万事万物,而是明察君主所应掌握的东西。有道术的君主,不是一切都亲自去做,而是要明了治理百官的根本。明了治理百官的根本,所以事情少而国家太平。明察君主所应掌握的东西,所以权势集中而奸邪止息。奸邪止息,那么游说邪道的人不来,真情也能了解了。真情不虚饰,事实就能显现了。政治最完美的社会,百姓不喜好空话假话,不喜好邪说流言,贤能的人和不贤能的人各自都恢复其本来面目。行为真诚,朴实不雕饰,敦厚淳朴,以此来侍奉君主。这样,巧的、笨的、愚蠢的、聪明的、勇敢的、懦弱的,都可以因此而变动官职,官职调整好了,他们各自就能胜任自己的职务了。君主依照生命的天性行事,去掉爱憎之心,听取有用的言论,这叫做听朝。凡是听朝,都是君臣共同招致理义,共同确立法度。君王依照天性行事,那么讲求理义的人就会到来了,法度的效用就会确立了,乖僻奸邪的小人就会退去了,贪婪伪诈的人就会远离了。所以治理天下的关键,在于除掉奸邪;除掉奸邪的关键,在于治理官吏;治理官吏的关键,在于研习方法;研习方法的关键,在于懂得生命的天性。赵襄子当政时,用任登担任中牟令。任登向上汇报政事时,对赵襄子说:“中牟有位士人叫瞻胥己,请您召见他。”赵襄子接见了他并任命他为中大夫。相国说:“我猜想您对这个人只是耳闻,尚未亲眼见到他才能如何吧!当中大夫,竟是这样容易吗?这不是晋国的成法。”赵襄子说:“我提拔任登时,已经耳闻并且亲眼见到他的情况了。任登举荐的人,我又要亲耳听、亲眼看他的实际情况,这样用耳朵听、用眼睛观察人就无尽无休了。”于是就不再询问,任用瞻胥己为中大夫。赵襄子还需做什么呢?他只是任用人,那么贤能的人就把力量全部献出来了。君主的弊病,一定是委任人官职却不让他做事,或者让他做事却与不了解他的人议论他。横渡长江的人依靠的是船,到远处去的人依靠的是良马,成就霸业的人依靠的是贤人。不任用父兄与子弟,并不是疏远他们;任用厨师、钓鱼的人与仇人、奴仆,并不是偏爱他们。治理国家、建立功名的原则,要求君主不得不这样。这就如同大工匠建造宫室,度量一下大小就知道需要的木材了,量度版筑的数量和长度就知道要用多少人工。成就霸业的固然有人,亡国的也有人在。任用的人不恰当却想要建立功业,这就好像在夏至这一天却想让夜长,射鱼时冲着天却想射中一样。舜、禹对此尚且无可奈何,更何况普通的君主呢?15.(3分)B“伤感之情”错误,对此无情的人生,词人的态度却很乐观,“不用思量今古”,不必替古人伤心,也不必为现实忧虑,表达了乐观和旷达之情。故选B。16.(6分)①这首词:诗人升任京官,却希望自己不要像谢安那样无法归隐、更不要让朋友像羊昙那样痛哭故人,隐含世事难料、身不由己的担忧。②《念奴娇·赤壁怀古》:诗人被贬黄州,以周瑜情场和战场的得意来反衬自身的失意,表达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忧闷。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这首词表达升官之忧:“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希望我不要像谢安那样没有回到东山,死在西洲路,让你回首痛哭,违背了我们的雅志。诗人升任京官,却希望自己不要像谢安那样无法归隐、更不要让朋友像羊昙那样痛哭故人,隐含世事难料、身不由己的担忧。《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的官退之忧:“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小乔刚刚嫁给了他做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 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诗人被贬黄州,以周瑜情场和战场的得意来反衬自身的失意,表达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忧闷。17.(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江州司马青衫湿(烽火扬州路/方其破荆州)夕揽洲之宿莽(海客谈瀛洲/芳草萋萋鹦鹉洲)18.A进取精神源于中国人的宇宙观B而是在尊重传统前提下的自我更新【详解】A此处上承进取精神的话题展开内容,结合“始终把宇宙看成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在‘大化流行’的寰宇内,生生不息、变化不止,充满了创新创造的活力,必定会孕育出新的事物”分析可知,谈的是宇宙观是进取精神的来源,应填“进取精神源于中国人的宇宙观”。B此处前承“进取精神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谈创新精神,再对应“不是……”的句式,应填“而是在尊重传统前提下的自我更新”。19.序号:①③④修改:第①句:将“在延续的数千年的文明中”改为“在数千年的文明延续中”。第③句:将“存在是变化的基本形式”改为“变化是存在的基本形式”。第④句:将“就”改为“才”。【解析】第①句:“在延续的数千年的文明中”语序不当,时间状语放在动词性状语的前面,改为“在数千年的文明延续中”。第③句:“存在是变化的基本形式”主客倒置,改为“变化是存在的基本形式”。第④句:“只有……就”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将“就”改为“才”。20.①精美绝伦②与众不同/出人意料③萍水相逢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常见的成语,情境补写的能力。①根据该句“不过……就将……”的关联词可知,张岱的文章虽短,却能写得极为精准、生动,故可填:精美绝伦。“精美绝伦”:精致美妙,无与伦比。②根据该段最后“而在不理解的人看来,一定觉得这人疯了”可知,此处文人的行为应该是普通人难以理解的或不会去做的。故可填:与众不同/出人意料。“与众不同”:与其它人不一样。“出人意料”:出乎人们意料之外。③后文“倾盖如故”指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的旧故交一样,而根据转折关联词“却”可知,前面应该强调“新认识”这一条件,故可填:萍水相逢。“萍水相逢”: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21.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意境的能力。A.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表达了诗人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格调峻洁清冷,意境悠远。与文本所写的意境最为接近。B.以路途艰难比喻仕途艰难,以自然景象象征人世现象,表达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意境凄苦。C.这首诗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意境迷茫凄清。D.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征人深夜不眠,侧重表现思乡之苦。故选A。22.西湖这一痕长堤,就这样静默了四百年;湖中那一点湖心亭,就这样伫立了四百年;烟波中那一芥余舟,就这样漂泊了四百年。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语段结尾选用了西湖雪的意象,句式表达为“西湖这一……,就这样……了四百年”的结构。而根据张岱《湖心亭看雪》以及语段中提及的“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可知,可用长堤、湖心亭、余舟分别去替代雪进行仿写,且可以用“痕”“点”“芥”作为量词分别去形容这三个主体。23.【审题指导】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由两段构成。第一则提出“坚冰”人格,它的特点是内核坚硬,“坚守自我”,拥有“坚定的内心”,三个同一范畴的近义词:坚硬、坚守、坚定。在反复强调中突出了主旨,考生不难把握。第二则开头一个“却”字暗示深远,意味着第二则主旨与第一则的关系是相反或相对的,形成对比。“上善若水。事善能,动善时”取自《道德经》的第八章,考生需要一定的道家文 化涵养和文言积累才能理解这句话,但是读不懂也没有妨碍,出题者下文用“随物赋形,溶江入海”为考生作出了解释,这种理想人格的特点是能够跟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随遇而安,灵活应变,与时迁移,与外界交融,“能方能圆,曲直随形”,所以,第二则突出“改变”。题目给定了两个看似对立的观点,使话题具有一定的思辨性,即围绕“坚守自我”“改变自我”两个基本概念的关系进行思考。此题可以有三个基本的写作方向。一是围绕“坚守自我”兼谈“改变自我”。可侧重思考:在这喧嚣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呵护心中的净土,找到心灵的归宿,不要让自己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迷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心静知足的人,不管在哪里都能生活得开心又心满意足。而在坚守这些的基础上可以适当“改变自我”。二是围绕“改变自我”兼谈“坚守自我”。侧重于写“改变自我”:在这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为了求得自我的发展,我们无法让社会适应自己,有时必须改变自己,以求与社会和谐同步。一意孤行,最终只会与社会格格不入。但在改变的基础上也要在某些方面“坚守自我”。三是围绕“改变自我与坚守自我的融合”,重点阐释两者构成的关系。既要改变自我,又要守住自我。既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又要坚守住内心的操守,做到“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使自己的志向在坚毅中走向升华,走向崇高;还要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与外界的联系中发展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行文构思时,我们可以写坚守与改变。首先结合材料提出中心论点,人生路上,我们应以坚守为本,把改变作为辅助;其次列举陶渊明、鲁迅、司马迁等例子论证敢于坚守,我们的生命才能展示出属于自己的绚丽风采;然后列举钱学森、邓小平等例子论证正是因为改变,我们的生命才能奏出属于自己的美丽音符,找准自我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最后总结全文升华主题,把坚守作为追求的根本,把改变作为前进的动力,才能实现人生追求!参考立意:1.秉坚守之心,悟善变之道。2.行若水,心益坚。3.行若蒲苇,心若磐石。4.坚定内心,审时度势。5.坚守自我本心,灵活变通处事。【优秀范文】秉坚守之心,悟善变之道芸芸众生,各有不同。“坚冰”式的人,坚守内心,愈挫愈坚;而“清水型”人格,则是随物赋形,不拘常态。(引材)对于人生而言,二者不可或缺。(分析材料)故秉承坚守之心,且悟善变之道,方可助益人生。(得出结论)其实,“坚冰”型和“清水型”,代表了两种人生境界和处世态度。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坚守内心就是守住了底线,不拘常态则是追求的境界,二者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就会锻造高质量的青春。(阐释段,说明守与变的关系)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坚守方显初心,坚守方见执着的追求。(分论点之一)纵览古今,一个个伟人用自己的坚守激扬起一簇簇时代的浪花。文天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决绝,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选择,无不成为我们民族的丰碑。星空摄影师叶梓颐用相机记录星空,用行动践行初心。星辰点点浮沉聚往,这一路上遇到了太多困难,可她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在梦想的旅途中追寻着属于自己的那颗星。松下幸之助说:“唯有信念与坚定,方能开辟出康庄大道。”吾辈青年,应坚守自我,构建内心的精神高地。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善变方显明智,灵动方见圆融。(分论点之二)古人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时光如梭,四季更迭,天地万象,岁月不居。面对日新月异的局面,与时俱进,随遇而安,既是生活的常态,更是处世的智慧。古今中外的圣贤先哲给我们留下了瑰丽的财富。诸葛亮面对孟获,七擒七纵,灵活多变方式成功化解了孟获心中的芥蒂,使其心悦诚服,从而谱写了民族融合的佳篇。周恩来总理在对外交往中,不仅看到矛盾的对立性,更看到发展中的统一性,在求同存异的 基础上,以超人的智慧和灵活的外交手段,在谈笑间使复杂的问题得到解决,从而为新生的共和国迎来外交史上的黄金的时期。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以坚守之心,善变之道,打造高质量青春,助益成功人生。(分论点之三)坚守底线,是抓大;变通处事,是放小,坚守是变通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最真诚的信念,在岁月洗礼中历久弥坚,最伟大的事业经过时间的沉淀,方能感受澎湃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一心为民,在历史的波涛汹涌融通善变,方才有了百姓的安居乐业,幸福安康。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2-24 13:55:02 页数:13
价格:¥3 大小:47.5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