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0
2
/20
剩余1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3学年第一学期浙南名校联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命题:苍南中学审题:平阳中学考生须知:1.本卷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儒家经典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与对儒学现代性的研判密切相关,二者差不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何实现批判传承,正是儒家文化的当代使命。显然,我们不能说儒家思想的所有内容都适合现代社会,其政治思想的许多内容比如汉以后经由儒法互补而形成的“三纲”之说,的确与时代不合,否定“三纲”已经成为多数学者的共识。但是,五伦和五常之道则不同,五伦强调的是五种双向互动的人伦关系,规定了父子、夫妻、上下级等关系间彼此的道德义务,与仁、义、礼、智、信的五常道一样,经过适当修改变通,依然是当代人“不可须臾离也”的伦理法则。否则,人禽之辨的界限将趋于模糊,社会的道德底线将会洞穿,从而将社会置于伦理秩序的危机之中。实际上,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在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社会,人们对于五伦与五常之道的需求,往往不是弱化而是强化了。所以,牟钟鉴先生主张,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三纲一个都不能要,五常一个都不能少”。“五四”先贤们在批孔的时候,显然对于儒家的一般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之间缺乏必要的分殊,从而在对待传统文化的判断上出现误区,将伦理问题和政治问题混为一谈。比如我和祖父的关系,到底是平等还是不平等?从政治权利来讲,我们是平等的,祖父不能因为他是祖父就可以比孙子享受更多的公民权。但是,从伦理辈分而言,我们又的确是不平等的,爷爷与孙子不能本末倒置,孝亲敬老是人应尽的伦理义务。根据学者对近代社会转型的经验调查,儒家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百年来坚持尊孔读经,既没有与共和政体相冲突,也没有与信仰自由相违背。究其原因,是在坚持依法治国的现代理念的同时,将儒家道德限定于家庭和社会伦理,发挥其修身齐家和化民成俗的功效,从而在社会伦理与政治领域之间划分开一 道界限。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在一定程度能消除儒家伦理政治化所产生的各种流弊,消除人们对于所谓“政治儒学”的担忧。同任何一种古老文化思想一样,儒家思想中既包含足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内容,也包含与现代社会彼此冲突的元素。其实,一些古代儒家学者早已对此有所洞察,并提出了常和变一对概念,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前者代表儒家的常道,是超越时空的价值准则;后者则是具体时代的产物,只能适合于某个具体时期。对于前者要因,不因不足以续道统;对于后者要革,不革不足以开新命。(摘自赵法生《轮回与超越:儒家经典教育的百年之变》,有删改)材料二: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就是要把儒家这些具有民族性精华结合当今的时代特点,有机融合起来,甚至进行现代化的阐释及创造性地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提供精神滋养。在当下的中国,不仅是中国大陆青年一代对儒家经典、儒家历史已经相当陌生,就连老一代中国人对儒学也是生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只注意在学理上对儒学现代化进行阐释和思想资源的整合,还是不够的。研习儒家经典,必须在系统、全面、学习研究儒家经典上,先做到“照着讲”。传统儒学的传承有一套完整的教育、考试与选拔制度来保证。儒学作为维系整个社会运行的核心要素,从儿童进入学堂那一刻起就开始接触儒学,耳濡目染,他所接触到的儒学是全方位的。近代封建社会的解体,教育制度的改革、科举的废除,儒学失去了制度的依托,儒学逐渐失去了昔日地位及影响,儒学退回学术,除了少数专业学者和有兴趣的人还在学习之外,中国人已经不怎么读儒家典籍了。对一个听起来熟悉,走近陌生的学问,要发展、要创新,首先必须全面地、系统地研习,固本溯源,把握本质,依据古代圣贤的本初意蕴,实现真实性把握和传承。当然,研习儒家经典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研习儒家经典,不是对儒家经典的照抄照搬,而是做到“接着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要跳出传统儒家经学窠臼,不受它们思想的束缚,打破传统道统论的狭隘眼界,以“六经注我”的气概,立足于新实践,吸收新内容,创造出适合现代社会的新儒学。有一部分儒学经典,可能并不完全适用当下的时代,就需要结合新时代的社会特性,对其进行批判阐释,努力实现儒学大众化、实用化、现代化地转变。我们有一批数量相当、专业素养高、造诣深厚的儒学研究队伍,在儒学领域也取得相当大的成就,但这些书斋、大学和研究所的学问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相隔太远,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不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要着力改变这种局面,要在儒学典籍现代转化、普及化上下功夫,让儒学真正得到继承。(摘自郭瑞《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儒学现代化》,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与“三纲”思想跟时代不合不同,五伦规定了多组人伦关系间的道德义务。对其全面吸收与接纳,反 而是当下社会的强烈需求。B.因为儒家文化圈的一些国家百年来坚持读经尊孔,没有与国家政体相冲突,所以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同时,应该将儒家限定在家庭和社会伦理的范围内。C.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考试制度的改革,儒学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地位和影响,国人不读儒家经典是比较常见的现象。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就是在儒学典籍现代转化、普及化上下功夫,并努力让儒家经典真正得到继承。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现在依然可以借鉴“常与变”思想,来思考儒学的现代化转变问题,保留其中超越时空的价值准则,剔除不符合现今时代发展的旧思想。B.将儒家道德限定于家庭和社会伦理范围,就能一定程度消除儒学政治化带来的危机,也是儒家文化圈国家在近代社会转型中的做法经验。C.单靠儒学学者对儒学现代化进行阐释和整合,会让儒学现代化停留在学理层面的研究,进而难以推动儒学地转化与普及。D.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本身存在许多面向,文化与政治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五四”先贤们显然作了过于简单化处理。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3段的观点的一项是()A.古文经学家认为六经皆史,追求实学,研究经籍中的训诂。B.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C.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D.朱子《大学》改“亲民”为“新民”,对“新民”进行重新阐释。4.材料一如何体现了论证的严密性?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5.学习小组在对教材《<论语>十二章》中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进行研习时,发现其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完全适用于当代社会。请你运用材料二中提到的“照着讲”与“接着讲”两种研习策略,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C2.B3.A4.①论证结构严谨,围绕如何批判性地继承儒家思想,分别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方面展开,层层推进。②论证充分,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手法,如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增加了论证的说服力。③语言准确、客观、严谨,如“一些”“在一定程度上”“往往”等限定词,增加语言的准确性;“根据学者对近代社会转型的经验调查”,表示说法的来源和依据,说明其可靠性与权威性。④论点和论据高度统一,用我国历史上五四时期以及国外儒家圈国家的论据较好地证明了论点。 5.①“照着讲”就是要固本溯源,把握本质,依据古代圣贤的本初意蕴,实现真实性把握和传承。作为一个士人,必须要志向远大、意志坚强的,是因为自己任务重大,道路遥远。这句名言充分表现了古代读书人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②“接着讲”就是要结合新时代的社会特性,立足于新实践、吸收新内容,对其进行批判阐释,努力实现儒学大众化、实用化、现代化地转变。新时代的读书人,“任重”不再是恢复周礼,除了要强调内在的主观能动性之外,还需要把握机会,获取外在的学习资源。【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对其全面吸收与接纳,反而是当下社会的强烈需求”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一所言“经过适当修改变通,依然是当代人‘不可须臾离也’的伦理法则”,我们依然要在吸收与接纳的过程中进行适当地调整;B.“因为……所以……”因果颠倒,原文为“究其原因,是在坚持依法治国的现代理念的同时,将儒家道德限定于家庭和社会伦理”;D.“首要任务就是在儒学典籍现代转化、普及化上下功夫,并努力让儒家经典真正得到继承”曲解文意,材料二第二段提到“对一个听起来熟悉,走进陌生的学问,要发展、要创新,首先就必须全面地、系统地研习,固本溯源,把握本质”。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将儒家道德限定于家庭和社会伦理范围,就能……也是儒家文化圈国家……”以偏概全,材料一第三段讲得是“儒家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而且材料中提到“是在坚持依法治国的现代理念的同时,将儒家道德限定于家庭和社会伦理”。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三提出对于儒家经典应该做到“接着讲”的观点,即不拘泥于经典的原义,还要对其进行创新。A.古文经学派,认为“六经皆史”,所以要严谨考据,非常重视名物训诂和考证,是一种保守的诠释观,不符合材料三中的观点。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首先,论证结构严谨,围绕如何批判性地继承儒家思想,分别从提出问题“如何实现批判传承,正是儒家 文化的当代使命”,分析问题“如何实现批判传承,正是儒家文化的当代使命……”解决问题“是在坚持依法治国的现代理念的同时,将儒家道德限定于家庭和社会伦理,发挥其修身齐家和化民成俗的功效,从而在社会伦理与政治领域之间划分开一道界限”三个方面展开,层层推进。其次,论证充分,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手法,如举例论证“比如我和祖父的关系,到底是平等还是不平等”、引用论证“三纲一个都不能要,五常一个都不能少”,对比论证“从政治权利来讲,我们是平等的……但是,从伦理辈分而言,我们又的确是不平等的……”等,增加了论证的说服力。再次,语言准确、客观、严谨,如“儒家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百年来坚持尊孔读经”中的“一些”,“就在一定程度能消除儒家伦理政治化所产生的各种流弊”中的“在一定程度上”,“往往不是弱化而是强化了”中的“往往”等限定词,增加语言的准确性;“根据学者对近代社会转型的经验调查”,表示说法的来源和依据,说明其可靠性与权威性。最后,论点和论据高度统一,用我国历史上五四时期以及国外儒家圈国家的论据较好地证明了论点,体现了论证的严密性。【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材料内容的能力。由“对一个听起来熟悉,走近陌生的学问,要发展、要创新,首先必须全面地、系统地研习,固本溯源,把握本质,依据古代圣贤的本初意蕴,实现真实性把握和传承”可见,“照着讲”就是要固本溯源,把握本质,依据古代圣贤的本初意蕴,实现真实性把握和传承。“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说作为一个士人,必须要志向远大、意志坚强的,是因为自己任务重大,道路遥远。这句名言充分表现了古代读书人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要跳出传统儒家经学窠臼,不受它们思想的束缚,打破传统道统论的狭隘眼界,以‘六经注我’的气概,立足于新实践,吸收新内容,创造出适合现代社会的新儒学”可见,“接着讲”就是要结合新时代的社会特性,立足于新实践、吸收新内容,对其进行批判阐释,努力实现儒学大众化、实用化、现代化地转变。新时代的读书人,“任重”不再是恢复周礼,除了要强调内在的主观能动性之外,还需要把握机会,获取外在的学习资源,如文中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要着力改变这种局面,要在儒学典籍现代转化、普及化上下功夫,让儒学真正得到继承”。(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北方的河(节选)张承志他出神地凝视着车窗外的黑暗,手指间夹着一支闪着红光的烟。耳朵里还回响着那声惊叫:“快看, 黄——河!”他看见高原边缘上一道道沟壑都伸直了,笔直地跌向那迷朦的巨大峡谷,千千万万黄土的山峁还从背后像浪头般滚滚而来。他看见在那巨大的峡谷之底,一条微微闪着白亮的浩浩荡荡的大河正从天尽头蜿蜒而来。他看见大河深在谷底,但又朦胧辽阔,威风凛凛地巡视着为它折腰膜拜的大自然。他吐出一口烟,列车摇晃着,黑暗中的树林、山冈和大地都在玻璃外面成了流动的黑色。原来列车也是一条河,在横贯陇海又猛折向北的河道上奔流,亮着灯光,鸣着号角,掀起着轰隆隆的巨响。列车上的人呢,就是河里的水和浪。他看见玻璃上映着一点烟头的红亮,列车也是一条河啊,他吐出一口烟。这样干地理学可真不错,走向河流,沿着河流,连我自己也像一条河流。他又吸了一口烟,看着乌蒙的玻璃上又亮起一点红光。那是你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投进一条汹涌的河。他缓缓地吐出烟雾。那时你当然不会吸烟,更不会喝酒、骑马、在阿勒泰山的雪坡上拖走一根粗大的圆木。那时你在这块灰蒙蒙的玻璃里只看见一张娃娃脸,看见一双明亮的闪闪的眼睛。那时你没有和红脸后生交朋友的本事。你只是揣着一颗小兔子般活泼的心,在大千世界的风雨面前坐卧不宁。那时你还是个孩子呢,就不假思索地跳下了这条河。后来你穿州过府,风尘仆仆地和社会、和政治、和大自然、和那么多复杂的人往来比试。你敢在人头攒动的会场上大声疾呼,敢在空旷恐怖的荒山里大唱大喊地走夜路。你从马背上栽下来,翻滚的马从你稚嫩的身子上压过去。你不相信道路,用指北针计算着,倔犟地朝挡路的大山攀登。后来你爱上了边疆,就一直跑到准噶尔,跑到阿勒泰,跑到伊犁。你回来时装着一副大人气,鄙夷那些只到过大城市的同学的娇气,你绷着晒脱了皮的黑红的脸,昂着头像一阵风走过他们身旁。你不知道,你根本不可能知道——有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注)在编着完全不同的故事。你那时不懂得眼泪,不懂得代价,你不知道历史也有它的痛苦。他看见那扇乌蒙蒙的玻璃上映出一个修长的黑影。他回过头来问道:“还没睡么?”她微笑着端详着他。天不亮车就要到达北京啦,他就要和我分手,去找他那些地理资料了。“你去睡一会儿吧,研究生。”她说,“我和列车员说好了,卧铺车厢开着门呢。”“我不去,这儿挺好。”他说。“去吧,你还能睡几个小时。”她劝道,“一个卧铺,轮着睡嘛。”“我不想睡,”他说,“这儿凉快。车里又热又闷。”那么我也不去。和他一块儿再呆几个小时吧,她想,只有几个小时了。天一亮,等他们走出拂晓时的北京车站,这个游黄河的小伙子就要离开她了。唉,人就又要各自东西啦。“说会儿话吧。”她说着坐了下来,把一本书垫在冰凉的铁踏板上。他们默默地抱着膝坐着,想着心事。摇晃不停的列车抽动着铁踏板,他们的肩头时而碰在一起。这么近,我这么近地挨着一个男的坐着,她暗自想道,也许这是段挺值得珍惜的友谊呢。而且互相说了那么多,我和他都讲了关于父亲的事,我还亲眼看着他游过了黄河。走廊间的灯突然熄了,他们之间只有那只 香烟在一下下明灭。而以前那个。哦,我已经忘记那人的名字啦,她想。那一个和我来往了那么久,也没有这么接近过。他望着玻璃外面黑黢黢的原野,默默地吸着烟。河流真是神奇的,从那时你就爱上了河。在阿勒泰插队的时候,你总是尽量找和额尔齐斯河有缘分的活儿干。你抢着去沼泽里寻找丢失的马,顺着河岸的土路运送粮食。六月的时候野花开了,你迫不及待地下河游泳。后来你习惯了那冰水般刺骨的激流。你曾经和三个布尔津城来的打鱼人在冰水中拽着一张拖网。打上来一条二十公斤重的大鲇鱼。探亲回北京的时候,你上瘾似的见一条河就横渡一条河。后来——完全是命里注定,你横渡了那条黄河。那时你崇拜勇敢自由的生活,渴望获得击水三千里的经历。你深信着自己在脱胎换骨,茁壮成长,你热切地期望着将由你担承的革命大任。那时你偏执而且自信,你用你的标准划分人类并强烈地对他们或爱或憎。你完全没有想到另一种可能,你完全没有想到会有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为你修正。一九八四年(选自《北方的河》第二章,有删改)【注】小姑娘与文中的“她”是同一人,小姑娘十二岁时父亲被红卫兵打死,小姑娘独自去为父亲收尸,而“我”当时也是一个红卫兵。因此,当我听到“她”的经历后,决定对“她”温柔一点,让“她”感到世间的温暖。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在叙述中融入大量心理描写,细致而深入地展现出“他”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从而将“他”的形象刻画得真切鲜明。B.小说于细微处颇见匠心,如多次出现抽烟的细节,烘托人物心情,还巧妙地连缀了情节,结构上形成照应。C.第一、二人称交替使用,丰富了文章的叙述手段,使人物心灵深处的两个自我进行对话交流,表现出自我反省的意味。D.小说回忆与现实交织,突破时空的束缚。小说开场的时间是现在,中间不时拉回过去,丰富了文章的叙述手段,有助于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7.下列对“她”的作用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她的影子”把“他”从回忆中拉回现实,情节由他的心理活动转向现实的对话,再转向“她”的心理活动,推动情节发展,使内容更丰富。B.她在那个时代蒙受的痛苦,引发了“他”的内疚和反思,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的成长,如第三段末句“你那时不懂得眼泪,不懂得代价,你不知道历史也有它的痛苦”。C.“她”这一角色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在与“她”的交谈中,“他”得知了“她”的身世,感受到了成长的痛苦,希望自己脱胎换骨,衬托出“他”勇敢担当革命大任的形象。 D.“她”不仅仅是某一个具体人物,而且是那一代人的象征。作者没有给人物姓名,仅以“她”代之,借以增强代表性,反映了在特定的时代青年人的精神风貌。8.请赏析小说第一段划线部分,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小说中多次出现的河流,具有丰富的象征意蕴,请结合文本分点作答。【答案】6.C7.C8.①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晋陕峡谷雄浑、壮阔的气势,衬托出黄河的浩浩荡荡;②大量使用叠词,如千千万万,滚滚而来,浩浩荡荡等,以正面和侧面形象地展现了黄河的雄伟壮阔。③动词使用精准。“跌”字展现出黄河急驶而下的壮阔景象,“巡视”体现出黄河气势。④以主人公的视觉、心理感受写出了黄河的壮美,笔触饱含浓郁的诗情。9.①大河象征了主人公。主人公在大河的滋养下成长,他热爱大河,具有大河不断向前、拼搏进取的气质。②大河象征了社会。文中“列车就是一条河”,这条河由人构成,是复杂的社会的河流,展示了一代青年青春奔放、流逝的悲壮的历史过程。③大河象征了一种积极的人生。这种人生如河流奔流不息,勇敢向前,主人公虽然背负历史的重负仍投身河流,乐观自信。④大河是大自然的象征。主人公横渡大河是和自然的一种对抗,体现出对自我的一种展示和超越,对青春与生命力量的价值追寻。【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表现手法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使人物心灵深处的两个自我进行对话交流,表现出自我反省的意味”错误,第一、二人称交替使用并未体现出人物心灵深处的两个自我在对话交流与自我反省的意味。后半部分第二人称是指“他”,第一人称是指“她”。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他’得知了“她”的身世,感受到了成长的痛苦,希望自己脱胎换骨,衬托出‘他’勇敢担当革命大任的形象”错。“他”希望自己蜕变是“那时”之事,“他”从“她”的身世中感受到了痛苦,是当下之事,是为了引发了“他”当时的内疚和反思。。故选C。 【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高原边缘上一道道沟壑都伸直了,笔直地跌向那迷朦的巨大峡谷”,把“沟壑”说成是“伸直了”“跌向”前方的峡谷,运用拟人修辞;“千千万万的黄土山峁从背后像浪头般滚滚而来”,把“千千万万的黄土山峁”比作“浪头”,运用比喻修辞。拟人和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晋陕峡谷雄浑、壮阔的气势,衬托出黄河的浩浩荡荡。雄浑的黄河是本文抒情描写的客体,此处写“他”眼前看到的黄河浩浩荡荡从天尽头蜿蜒而来的场景。用“一条微微闪着白亮的浩浩荡荡的大河正从天尽头蜿蜒而来”正面描写,用“千千万万黄土的山峁还从背后像浪头般滚滚而来”侧面衬托,“浩浩荡荡”“千千万万”“滚滚”等叠词的使用,描摹出了黄河雄伟的气势,在字里行间表达出了作者对黄河的景仰崇敬之情。“跌”“巡视”等动词的准确运用行动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黄河急驶而下的壮阔景象,体现出黄河气势。让读者感受到黄河的宏伟壮阔,画面感极强,仿佛身临其境。连续运用了三个“他看见”强化了黄河在作者视觉上的形象特点,在每个视觉之后表述自己对“看见”的形象有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感受,视觉、心理感受两者结合起来,表现出了黄河的壮美。【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作品中重要物象的意蕴的能力。小说中多次出现的河流具有丰富的象征。①从“后来你穿州过府,风尘仆仆地和社会、和政治、和大自然、和那么多复杂的人往来比试。你敢在人头攒动的会场上大声疾呼,敢在空旷恐怖的荒山里大唱大喊地走夜路。你从马背上栽下来,翻滚的马从你稚嫩的身子上压过去。你不相信道路,用指北针计算着,倔犟地朝挡路的大山攀登。后来你爱上了边疆,就一直跑到准噶尔,跑到阿勒泰,跑到伊犁。你回来时装着一副大人气,鄙夷那些只到过大城市的同学的娇气,你绷着晒脱了皮的黑红的脸,昂着头像一阵风走过他们身旁”分析可知,在大河身上,我们看到一个热爱大河,如河流不断向前、勇敢倔强的人物形象。所以,大河象征了主人公“他”。②从“原来列车也是一条河,在横贯陇海又猛折向北的河道上奔流,亮着灯光,鸣着号角,掀起着轰隆隆的巨响。列车上的人呢,就是河里的水和浪……列车也是一条河啊”分析可知,文中“列车就是一条河”,这条河由人构成,是复杂的社会的河流。所以,大河象征了社会。③从“河流真是神奇的,从那时你就爱上了河。在阿勒泰插队的时候,你总是尽量找和额尔齐斯河有缘分的活儿干。你抢着去沼泽里寻找丢失的马,顺着河岸的土路运送粮食。六月的时候野花开了,你迫不及待地下河游泳。后来你习惯了那冰水般刺骨的激流。你曾经和三个布尔津城来的打鱼人在冰水中拽着一张拖网。打上来一条二十公斤重的大鲇鱼。……你横渡了那条黄河。那时你崇拜勇敢自由的生活,渴望获得击水三千里的经历。你深信着自己在脱胎换骨,茁壮成长,你热切地期望着将由你担承的革命大任。那时你 偏执而且自信,你用你的标准划分人类并强烈地对他们或爱或憎”分析可知,人生如河流奔流不息,勇敢向前。所以,大河象征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④从“那时你还是个孩子呢,就不假思索地跳下了这条河”,表现出了主人公敢于对抗自然,想超越自我,在自己的身上寻找青春的力量和价值的精神和追求,展现了一个不断向前勇敢倔强的主人公形象。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节选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材料二:墨者夷之①因徐辟而求见孟子。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夷子不来。”他日,又求见孟子。孟子曰:“吾今则可以见矣。不直则道不见,我且直之。吾闻夷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之则以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徐子以告孟子。孟子曰:“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彼有取尔也。赤子匍匐将入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②之。其颡有泚③,睨而不视。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蔂梩④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怃然为间⑤,曰:“命⑥之矣。”(节选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下》)【注】①墨者:信奉墨家学说的人。夷之:姓夷名之。②姑:与方言璧(gǔ)字同,用嘴吸血。嘬(chuài):咬,吃。③颡(sǎng):额头。泚(cǐ):出汗。④蔂梩(léilí):盛土的箕和挖土的锹。⑤为间:停 了片刻。⑥命:接受教命。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夫泚A也B非C为人D泚E中心达F于面目G盖归反H蔂梩而掩之。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孺子,儿童、幼儿。古代也可以指天子、诸侯的继承人。材料一中指前者。B.乡党,指家乡、同乡,与现在所说的“党同伐异”“党群”的意思不一样。C.施,指实行、实施,与《兼爱》“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中的“施”词义不相同。D.信,的确、确实,与“掩之诚是也”的“诚”,用法和意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孟子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为前提,推导出“不忍人之政”,进而强调以“不忍人之政”来治理天下,就如“运之掌上”那样容易。B.材料一是孟子阐述“性善”基本理论的一章,孟子认为“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仁义礼智四端和四肢一样,都是与生俱来的,固有的。C.材料二面对孟子的挞伐,夷之运用求同思维用自认为是儒墨公认的主张来为自己辩驳,但是效果并不理想。D.材料一综合运用举例、比喻、假设、对比等论证方法,思路清晰,有说服力;材料二借助故事,婉曲达义,增强了说理的效果。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2)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14.材料二所述为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儒墨之辩”。结合材料概括儒墨双方的论点,并指出孟子是抓住了夷之哪一种逻辑错误进行批驳的。【答案】10.BEG11.C12.B13.(1)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2)但是夷子埋葬父母亲却很丰厚,那便是拿他所看不起的东西来对待父母亲了。14.观点:墨家赞同薄葬,儒家主张厚葬。夷之厚葬其亲的做法正违反了自家学说,孟子抓住了这一自相矛盾的逻辑进行批驳。 【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这个汗呀,不是自己想出的汗,是内心真情表现在脸上的结果,于是这人就返去拿藤蔓野草和灌木来掩埋尸体。“夫泚也,非为人泚”,判断句,BE处断开;“中心达于面目”,“于面目”作“达”的后置状语,其后断开;“盖”断句标志,一般位于句首,故G处断开;故在BEG三处断句。【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以及辨析一词多义的能力。C.“词义不相同”错误。都是“实行、实施”的意思;句意:只是施行的时候由亲人开始。/看待父亲、兄弟和君上像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孝的事呢?D.正确。句意:这个夷子真的认为人们爱护他的哥哥的孩子和爱护邻居的孩子一样吗?/掩埋尸体确实是对的。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B.“仁义礼智四端”错误,由原文“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可知,四端应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这“四心”是“仁义礼智”的发端。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凡”,凡是;“端”,发端;“然”,通“燃”,燃烧;(2)“亲”,父母亲;“贱”,轻贱,看不起;“事”,侍奉,对待。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吾闻夷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可知,墨家赞同薄葬,孟子对这一观点进行批驳,可见儒家主张厚葬。 由“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可知,夷之厚葬其亲的做法正违反了自家学说,孟子抓住了这一自相矛盾的逻辑进行批驳。参考译文:材料一: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材料二:墨家信徒夷之凭着徐辟的关系要求见孟子。孟子说:“我本来愿意见他,不过我现在正病着;病好了,我打算去看他,夷子就不用来了。”过了一段时间,他又要求见孟子。孟子说:“我现在可以见他了。但不直截了当地说,真理不能明白地显现。我就直说了吧。我听说夷子是墨家信徒,墨家的办理丧事,以薄葬为合理;夷子也想用这一套来改革天下,难道会认为薄葬不对而认为薄葬不高贵吗?但是夷子埋葬父母亲却很丰厚,那便是拿他所看不起的东西来对待父母亲了。”徐辟把这些话告诉了夷子。夷子说:“儒家的理论,古代帝王对待百姓就象爱护婴儿一样,这是说的什么意思呢?我也认为爱是没有差别等级的,只是施行的时候由亲人开始。”徐辟把这些话告诉了孟子。孟子说:“这个夷子真的认为人们爱护他的哥哥的孩子和爱护邻居的孩子一样吗?那是有取舍的。婴儿在地上爬着将要跌进井里,这不是婴儿的罪过。况且天生万物,每物只有一个根本,而夷子却认为有两个根本。大概上古时候曾经有不安葬自己亲人的人,他的亲人死了,就把尸体扛起来丢到山沟里。后来路过那里,看见狐狸在撕食尸体,苍蝇蚊子也聚来叮咬。他的额头上就冒出了汗,斜着眼而不敢正视。这个汗呀,不是自己想出的汗,是内心真情表现在脸上的结果,于是这人就返去拿藤蔓野草和灌木来掩埋尸体。掩埋尸体确实是对的,那么孝子和仁爱的人埋葬自己的亲人,也必然是有道理的。”徐辟把这些话告别了夷子。夷子怅然若失,停了一会才说:“命运就是这样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贺新郎·睡起流莺语【宋】叶梦得睡起流莺语。掩青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①,暗尘侵、尚有乘鸾女②。惊旧恨,遽如许。江南梦断横江渚。浪黏天、葡萄涨绿③,半空烟雨。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萍花寄取。但怅望、兰舟容与④。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谁为我,唱金缕⑤。【注】①宝扇:指团扇。此扇形如明月。明月影:指团扇的影子。②乘鸾女:指扇上所绘的仕女图画。③葡萄涨绿:绿水新涨,如葡萄初酿之色。④容与:徘徊。⑤:金缕:即《金缕衣》曲,为唐时的一首七言乐府。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描绘的春末青苔点点,落红满院的景色,是抒情主人公心情的写照,同时又是为后文的思人作铺垫。B.“渐暖霭”写暖风带来初夏的暑热,因想到消暑而引出了宝扇,那扇面上模糊的素衣仙女画像,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旧恨”。C.下片一个“黏”字,刻画出了碧浪之高,好像和天粘在了一起。“涨”写了葡萄新熟,饱满而晶莹剔透的样子。D.“怅望”既写自己盼“帆”归,也写佳人盼“帆”到,两人都目送归鸿,但无论如何相望,都隔着万水千山。16.后人评价叶梦得“其词(早期)婉丽,绰有温、李之风。晚岁落其华而实之,能于简淡时出雄杰”,你认为本词是叶梦得哪个时期作品?请结合诗歌说明理由。【答案】15.C16.本词是叶梦得早期的作品。这首词借暮春景色抒发怅恨失意的无限相思、青春虚掷的无限感慨,写景清新明快,词风婉丽,抒情深婉,情深意长。 【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涨’写了葡萄新熟,饱满而晶莹剔透的样子”错,“浪黏天、葡萄涨绿”两句的意思是:江上碧浪连天,远望如同正在泼醅上涨的葡萄绿酒。“涨”写碧绿的清水涨满,像一江新酿的葡萄酒,而非“葡萄新熟,饱满而晶莹剔透的样子”。故选C。 【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本词起首三句描绘自己午睡乍醒,已是傍晚时分,忽闻莺声婉转,“流莺语”以细聆莺啭来突出环境的幽寂,也即“鸟鸣山更幽”之意。环顾四周,但见地上点点青苔,片片落花,说明春光已尽,令人不胜惋惜。“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两句,进一层描写庭院景象,细致铺展开来,工笔描绘。这两句将“残花”与“垂杨”并提,表现春末特有的景色;由花开到花落,都是悄悄地没人注意,只有柳条还在随风轻摆,这是静中见动;一“自”字写出四周无人的寂寥况味,用来衬托作者徘徊四顾的孤独心情。由此可见,该词写景清新明快,词风婉丽,抒情深婉,情深意长。 这首词借暮春景色抒发怅恨失意的无限相思、青春虚掷的无限感慨,正是体现了叶梦得早期的作品“其词(早期)婉丽,绰有温、李之风”的语言风格。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子》四章中指出,人们做事常常是在接近成功时候失败了,即“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能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不会失败。(3)“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既是淡泊世事的承载,又是羁旅之愁的寄托,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见贤思齐焉②.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③.常于几成而败之④.慎终如始⑤.谁家今夜扁舟子⑥.何处相思明月楼(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焉、慎、叶、匏樽、琼。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新媒体时代,①短视频作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②具有趣味性、生动性、故事性、交互性,③并以碎片化、低门槛和强时效性等特征被视为传播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文化的有效路径。④乡村短视频博主基于丰富多彩的乡村资源为基础,⑤以个人化视角和主体性意识进行创作。⑥他们将短视频这一形式与乡村本土文化内容创造相结合,⑦以日常化、生活化的乡村为叙事场景,⑧来呈现真实自然的 中国乡村面貌,⑨形成极具烟火气息的艺术风格。很多乡村短视频承载着不同视角下的乡村故事,唤醒了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引发乡情共鸣,不但成为很多拥有乡村生活经历者的心灵慰藉与乡思寄托,也成为很多城市生活者不曾见过的“新鲜世面”。随着社会经济发展,①。乡村短视频内容生产者也与时俱进,不断建构形成新的风格化影像,展现中国乡村的迷人魅力,使观众对乡村产生无限想象。无论是优雅诗化的田园牧歌、粗犷豪迈的农村纪实,或是真切乡愁、工匠精神、民族风情,还是烟火气息,都让人们看到②,以及乡村影像创作的多种可能。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19.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①乡村生活不断流动变化②更为全面的乡村面貌19.②具有趣味性、生动性、故事性、交互性的特点;③被视为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路径;④乡村短视频博主基于丰富多彩的乡村资源(或“乡村短视频博主以丰富多彩的乡村资源为基础”)【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处,根据后句“乡村短视频内容生产者也与时俱进,不断建构形成新的风格化影像”可知,此处是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乡村生活也在流动变化,乡村短视频内容也随时而变,故应补写“乡村生活不断流动变化”;第②处,“优雅诗化的田园牧歌、粗犷豪迈的农村纪实,或是真切乡愁、工匠精神、民族风情”“烟火气息”说的是乡村短视频内容能展现不同的乡村面貌,“让人们看到”的首先是乡村面貌,故此处补写“更为全面的乡村面貌”。【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②“具有趣味性、生动性、故事性、交互性”成分残缺,应在末尾加上“的特点”;③“被视为传播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文化的有效路径”语序不当,应改为“被视为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路径”。④“基于丰富多彩的乡村资源为基础”句式杂糅,改为“乡村短视频博主基于丰富多彩的乡村资源”或“乡村短视频博主以丰富多彩的乡村资源为基础”。(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百年孤独》是20世纪的经典文学巨著,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像画卷一样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写《百年孤独》之前,马尔克斯是拉丁美洲一个不温不火的作家。这部作品一经问世,就震惊了整个文坛。一时间,马尔克斯①,成了世界级的作家。关于《百年孤独》,有一个逸事。一个记者问起贾平凹的魔幻笔法,贾平凹说他从来没有读过《百年孤独》。这很有意思。现实生活中,想必不少人没有看过这本书,却不敢说出来,就像小资产阶级不敢承认自己对红酒和雪茄②;可一个完全消费得起红酒和雪茄,但对此不感兴趣的富豪,却可以非常坦然地说出这句话。很多初读《百年孤独》的人,可能都会有一种感觉:乱。这种“乱”,可能是源于七代男人共享两个名字,可能是源于魔幻现实主义写法,也可能是源于马尔克斯的那种强硬的叙事风格。但你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种乱的感觉,也源于一种震慑,像是一整个南美洲大陆的掠影,带着烈阳、暴雨和极度难忍的痛楚③。还没有准备好承受这种痛楚的人,往往会本能地选择闪避。20.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21.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冒号的作用。22.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与课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都是含“是”的判断句,说说二者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答案】20.①名声大噪②一窍不通③扑面而来21.突出强调,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2.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是”表示判断,表示马尔克斯的属性是“拉丁美洲一个不温不火的作家”。“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中的“是”表示强调,强调民族的特性是“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①依据“就震惊了整个文坛”“成了世界级的作家”可知语境强调马尔克斯的名声广泛传播开来,整个文坛都知晓了。因此可填写:名声大噪。名声大噪:名声广泛地传播开去。②依据“想必不少人没有看过这本书,却不敢说出来,就像小资产阶级不敢承认自己对红酒和雪茄”可知语境强调小资产阶级不懂红酒和雪茄,因此可填写:一窍不通。一窍不通:指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常用于讽刺他人愚蠢和糊涂。含贬义。③依据“ 这种乱的感觉,也源于一种震慑,像是一整个南美洲大陆的掠影,带着烈阳、暴雨和极度难忍的痛楚……还没有准备好承受这种痛楚的人,往往会本能地选择闪避”可知语境强调这种乱的感觉不管“你”能不能承受,都朝向“你”而来,因此可填写:扑面而来。扑面而来:朝着你的方向过来。【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用冒号将要强调的“乱”的这种感觉突出出来,具有表现力,引起读者的重视,能迅速集中读者注意力,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表达效果好。【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语是“马尔克斯”,“是”是谓语动词,表示判断,“拉丁美洲一个不温不火的作家”是宾语,表示马尔克斯的属性是“拉丁美洲一个不温不火的作家”。“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中在“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前用“是”表示强调,强调民族的特性“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是确实的。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界限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分界,或某种事物、状态的限度、止境。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界限:人际界限、学科界限、文化界限、民族界限、认知界限、道德界限……有人认为界限需要坚守和尊重,有人认为界限需要打破和融通。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或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跨界诚可贵,守界价更高17岁的中科院少年钟扬从未停止对新领域的探索。从无线电电子学到植物学,再到文学,以“跨界”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可见,跨界确实可贵。但我更为守界者喝彩。他们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也有着不输跨界者的风采。故跨界诚可贵,守界价更高。跨界者有着寻求突破、超越自我的勇气;而守界者秉持初心,坚持不懈。两者都让人钦佩,但相较而言,我更赞扬守界者。跨界者以勇敢的心态撑起硕果累累的繁华,而守界者以坚持不懈的精神耐住日复一日的寂寞,如果说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他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撑得起繁华,也就是说,能守界才能跨界。但守界并不容易,它不只需要你有坚持自我、重头再来的勇气,更需要你有持之以恒的心态。跨界诚可贵,守界价更高。守界者的野心与勇气并不输跨界者,他们只是默不作声地坚持做好一件事。守界者比跨界者更有坚持到底的毅力。北京冬奥会举办之际,有一个闪亮的名字早已 走进每个人的心里——她就是徐梦桃。在北京冬奥会之前,她已多次征战奥运,却屡次与金牌失之交臂,还落下了无数伤病。或许在这难熬的日子里,她也呐喊过要放弃。但从未改变的是,四季轮回,她都在训练场上,日夜不停地重复着滑雪动作。不变的一直是她的初心,荆棘丛生的道路,她一直为了坚守梦想而走下去。终于,她凭着“守界”的毅力迎来了人生的翻转,在赛场上她不畏艰险,夺得自己的首枚金牌。守界者的价值正是在于无论花开花落,他们都重复着同样的事,永远怀揣最初的梦想,即使不曾起舞也从未放弃。可知,守界者的价值更高。守界者比跨界者更有持之以恒的决心。一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解决粮食问题奉献一生,守住了每个人的温饱;又如伟大科学家钱学森,放弃国外高额薪水,致力于中国导弹研究,守住的是中华民族不屈的灵魂;再如年轻驻村干部黄文秀,日夜不停地为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让村子富起来,美起来,守住的是每一位村民脱贫致富的梦想。守界者,他们比跨界者更有坚持到底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决心。因此我更要为守界者喝彩。跨界诚可贵,守界价更高。漫漫人生,守界者终能成就梦想。当下,青年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吾辈青年应争做守界者,不忘初心、坚守理想、砥砺前行,以守界者的姿态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材料先介绍了什么是“界限”,又列举了各种各样的界限,并引出两个关于界限的观点,前者认为界限应该坚守,而后者认为界限可以打破、融通。有些界限是可以打破的,比如人际界限、学科界限、文化界限、民族界限、认知界限,比如“跨界”的例子比比皆是,忆往昔,鲁迅在日本学医,因不忍同胞的麻木,果断投向写作,最终文章唤醒了多少人;中国邮政跨界经营,不仅提供邮政服务,而且还提供咖啡服务和文化创意产品等。这都是跨界。但是有些界限需要守,比如道德界限,比如职业操守,比如工匠精神。比如将敦煌壁画生命之火从前辈手中接过而延续下去的考古后辈樊锦诗,“从未名湖到莫高窟,从青春到白发”,她将一腔热血献给一场文化苦旅,一去便是几十年。看那孤岛上的“士兵”——王继才、王仕花夫妇,他们怀揣赤子之心驻岛三十二年。那200多面旗帜见证了他们的坚守。因此说,有些界限可以打破,但是有些界限是不能打破的,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写作时可以就其一方面进行写作,但是最好将二者结合起来,然后辩证进行分析。写作思路上,可以先表明观点:“跨界”诚可贵,“守界” 价更高。文章主体可以先写,跨界者有着寻求突破、超越自我的勇气;而守界者秉持初心,坚持不懈。再写守界者默默无闻,日复一日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守界者持之以恒,为人民的幸福不断努力。最后,再点明观点,照应开篇。立意:1.肯定跨界勇气,更需“守界”精神。2.跨界诚可贵,守界价更高。3.发挥自身优势,“跨界”行稳致远。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英语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答案)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2-24 12:55:01
页数:20
价格:¥2
大小:53.95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