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年秋学期高二期中质量调研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商汤灭夏之后,称颂禹“久劳于外,有功于民”,并且继续祭祀夏朝确立的土神。周武王灭商之后,封武庚(纣王的儿子)于朝歌(今河南淇县),以主殷商的祭祀。汤武旨在()A.承袭前代制度B.直接控制地方部族C.减少政局动荡D.强化同源共祖观念【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汤、周武王在灭掉前朝后,安抚前代旧贵族,保留其信仰等做法,旨在减少政局动荡,稳定统治,C项正确;承袭前代制度只是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不足以说明商周统治者要直接控制地方部族,排除B项;商与夏、周与商属于不同部落,并非同源共祖,排除D项。故选C项。2.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重视秦朝的文书,实际上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汉承秦制。汉初实行的黄老学说,道家思想。充分发挥文书功能,只是表面现象。材料并没有体现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B正确。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汉至元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3.下图为北魏前期、后期中枢机构长官籍贯数量分布柱形图。图示中官员籍贯数量变化的重要原因是()A.鲜卑历史传统的影响B.国家中心区域的变化 C.经济重心南移的推动D.中枢权力机构的调整【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表可知,北魏前期中枢机构长官籍贯主要为漠南燕北地区,后期中枢机构长官籍贯多为河南河东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后,都城由平城到了洛阳,北魏政权中心区域向南推进,因此中枢机构长官籍贯也发生了变化,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是唐朝开始的,排除C项;权力机构的调整不会影响其长官籍贯的构成,排除D项。故选B项。4.史载唐前期,御史大夫李承嘉曾谓诸御史曰:“弹劾大臣不先向大夫请示,这合乎道理吗?”众人都不敢回答,只有御史萧至忠道:“故事,(御史)台无长官。御史,天子耳目也,其所奏请奏当专达”。承嘉惭。这表明唐代()A.皇权受到制约削弱B.中央权力分割相互制约C.监察官员具有较大独立性D.政治制度趋于成熟完善【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御史萧至忠道:‘故事,(御史)台无长官。御史,天子耳目也,其所奏请奏当专达’。承嘉惭”可知,唐代监察官员具有较大独立性,可以直接奏请皇帝无需向御史大夫请示,C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监察官员的独立性体现的是皇权得到加强,排除A项;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强调的是监察制度,未体现中央权力分割,排除B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从监察官员具有较大独立性并不能得出政治制度趋于成熟完善,排除D项。故选C项。5.北宋中期,各地知州积极修建亭台馆榭以供民众游玩,甚至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务。欧阳修《丰乐亭记》载:“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范仲淹曾在名胜“严子陵钓台”边修建先贤祠堂以“咏其风”,认为这样“有大功于名教”。上述材料佐证了北宋()A.注重推行社会教化B.放松了对经济的控制C.鼓励文学艺术创作D.实行崇文抑武方针【答案】A【解析】【详解】北宋中期地方官员注重修建亭台馆榭以供民众游玩,根据材料“夫宣上恩德”“有大功于名教”,这说明当时地方官员修建亭台馆榭的目的是通过这些公共建筑来推行社会教化,A项正确;材料内容与经济控制无关,排除B项;上述举措与文学创作无关,排除C项;通过修建亭台馆榭无法看出崇文以抑武的方针,排除D项。故选A项。 6.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传统“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A.力图探索政府救济的新方式B.彻底地解决了社会危机C.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D.建立了完备的救荒体系【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王安石变法“募饥民修水利”“赈救食力之农”,与传统的直接救济有着明显的不同,说明的是王安石力图探索政府救济的新方式,A项正确;王安石变法并未彻底解决社会危机,排除B项;材料与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D项错在“完备”,排除。故选A项。【点睛】7.某“族约”曰:“今恐吾宗散乱,或为习俗所移,不守先训,则是上贻辱于前人,下有愧于厥后,故吾姓子孙者,告之以孝梯忠信之行,申之以礼义廉耻之教,务要为子孝,为臣忠,父义母慈,兄友弟恭。”该“族约”的主要功能是A.注重血缘纽带,推动理学普及B.激励家族成员,追求功名利禄C.强化宗族特权,维护家族秩序D.凝聚宗族力量,加强基层教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该“族约”中“今恐吾宗散乱,或为习俗所移”可知其功能是凝聚宗族力量,根据“族约”中“故吾姓子孙者,告之以孝悌忠信之行,申之以礼义廉耻之教,务要为子孝,为臣忠,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可知其功能是加强基层教化,D项正确;“族约”中的“今恐吾宗散乱,或为习俗所移”可以看出其注重血缘关系的纽带作用,但是“告之以孝悌忠信之行,申之以礼义廉耻之教,务要为子孝,为臣忠,父义母慈,兄友弟恭”意在规范族人的言行,而不是推动理学的“普及”,排除A项;在“族约”内容中并没有涉及激励族人“追求功名利禄”的相关内容,排除B项;在“族约”中的“不守先训,则是上贻辱于前人,下有愧于厥后。”可知其目的在于维护家族秩序,但是并没有述及“强化宗族特权”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8.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 【答案】B【解析】【详解】袁世凯希望临时共和政府由清帝指派自己组建,孙中山认为临时共和政府应由人民选举产生,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因此二人意见相左的本质是政府组建的主导权,B正确;材料中的袁世凯和孙中山都主张实行共和体制,A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临时共和政府的组建问题,是在革命胜利之后,C排除;临时大总统的人选不存在争议,因为孙中山同意只要袁世凯赞同共和,中华民国政府的总统就让位给袁世凯,D排除。故选B。9.刘仲谦,年38岁,男性,河南省开封县公民,应甲种公职候选人考试,经检及格。依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法第十条之规定,合行发给及格证书。这是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颁发的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及格证书及相关信息。它反映了(  )A.文官选拔制度比较规范B.选官采用甄别审查措施C.官员文化素质相对落后D.地方自治制度较为发达【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在选拔公职候选人考试时有一定的法律依据,而且是公开选拔,经过考试合格后选用,这说明当时文官选拔制度较为规范,A项正确;“甄别审查”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通过题干无法看出文官官员的文化素质,排除C项;该项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0.自13世纪元朝将西藏纳入中央政府行政管辖起,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历代中央政权在将西藏纳入统一国家的前提下,还采取了“因俗而治”“因事而治”等特殊的政策,在行政建制和治理方式上,采取与全国其他地方有所差异的政策。材料意在强调A.西藏自治区成立于建国之前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的背景C.西藏自治区成立的历史渊源D.元朝宣政院是自治制度的雏形【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中国历代中央政权在将西藏纳入统一国家的前提下,还采取了‘因俗而治’‘因事而治’等特殊的政策”并结合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可知,材料强调西藏自治区的成立有其历史必然性,故C项正确。B项未突出材料中心意思,即西藏自治区成立的必然性。A、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1.从商鞅变法到隋唐时期,政府重视对户口的清查和统计;明清时期,政府却重视土地的清丈。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清时期(  )A.赋税征收标准发生变化B.土地兼并现象严重C.主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隋唐以前国家以人丁作为征税标准,国家注重对人口的控制,明清主要将土地作为征税标准,所以政府注重清丈土地,A项正确;导致国家由重视户口数量到注重土地数量的主要原因是赋税制度的变化,土地兼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明清主要将土地作为征税标准,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但并非清政府的主观目的,排除C项;国家清丈土地有利于限制土地兼并,但是不涉及限制商业发展相关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12.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答案】B【解析】【详解】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不符合《十二铜表法》的规定(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罚金),就输掉了官司。这正好说明了当时罗马法律的形式主义(呆板、教条)的特点13.某中学历史教师利用数学坐标轴画了一条不甚精确的曲线图,其反映的是西欧()A.王权演变B.教权演变C.资产阶级力量变化D.市民权利变化【答案】A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的西欧。联系教材所学,材料中图片从8世纪到13世纪曲线的下降,是因为基督教势力发展,政治上封建割据,神权对社会影响强大,导致王权下降;之后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宗教改革,王权逐渐强大,图片中曲线上升;17、18世纪启蒙运动兴起,资产阶级革命兴起,推翻王权专制,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确立.A项正确;教权在14--16世纪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导致下降,与图片曲线不符,排除B项;8至13世纪资产阶级尚未产生,排除C项;市民权利随着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是有所发展的,与图示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4.美国建国初期,制宪会议的参加者麦迪逊认为,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少,并有明确的规定;各州所保留的权力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第一届国会上,麦迪逊提出宪法修正案: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一主张A.赋予各州主权B.恢复邦联制度C.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旨在扩大联邦政府权力【答案】C【解析】【详解】新宪法未对诸州的权力做出明确的界定,而联邦政府权力却较小,反映出当时没有形成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制衡。而在宪法修正案中提出“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明确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界定,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衡,故选择C项;各州保留的权力主要是决定和处理本州本州范围内公共事务的权力,没有“主权”,排除A项;麦迪逊反对邦联制度,主张实行联邦制,排除B项;扩大联邦政府的权力同时,还要限制地方的权力,因此D项表述不全面,排除D项。15.下面是英国文官制改革经历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1805年财政部设立了常务次官1833年两官分途体制发轫,报刊不断介绍中国录用官吏的程序和做法1853年提出摒弃“恩赐”主义1854年实行考试任用制度1870年进一步确定和完善考试录用文官制度①文官制改革的渐进性特征②科举制对英国选官制有影响 ③英国选拔机制公平、公正④文官制度的法治化、科学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答案】A【解析】【详解】从表中内容可以看出英国文官制改革的渐进性,故①正确;1833年,中国是清朝时期,录用官吏的做法是科举制,说明②正确;公平、公正是对考试制的评价,材料没有体现,③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法律,故④错误。故选A项。16.据下列表格的相关信息,可以推知相继加入北约的国家时间(年)194919521955198219972004国家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加拿大、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希腊、土耳其联邦德国西班牙波兰、捷克、匈牙利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A.北约大国之间国力有明显的差距B.欧洲大国增强了对北约的控制力C.俄罗斯对北约不断东扩无能为力D.欧洲安全格局显露了不安定因素【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内容可得出,北约成员国不断增加,并且呈现东扩的局势,这反映出欧洲安全格局显露了不安定因素,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差距,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大国的控制,排除B项;C项太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由于郡县的集权特征和其军事性质能使其调动一切资源,秦国曾普遍在边境上设置郡县来防范犬戎。秦统一后,匈奴盘踞“河南地”,直接威胁秦都关中地区。秦朝领土虽然空前广阔,但大部分是被征服的六国故地。而周朝实行的分封制,导致各国在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各有不同。因此,秦朝采用郡县制来保障对六国的文化影响。对于五岭等新征服的边远地区,秦始皇采纳李斯等人的主张,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摘编自黄栋法《综论秦国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统一县的建制,根据县的区域大小、事务繁简、户口及财赋多寡等 方面,将县划分为一、二、三等。“县设县政府,于省政府指挥监督之下,处理全县行政、监督地方自治事务”“于不抵触中央及省之法令范围内得发布县令,并得制定县单行规则”。县政府设县长一人,负责综理全县行政事务,有权任免县政府职员及县属区长、乡长等。——摘编自张皓《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材料三美国制宪者认为,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权利托付于情绪化的民众,缺少一种精英的理性慎思明辩和权力的必要集中,其后果必然是无政府主义的民粹政治……他们关心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力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他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他们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正因为有这些忧虑,1787年的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摘编自万绍红《共和主义与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等(1)据材料一,概括郡县制在当时所起的积极作用。(2)据材料二,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县制的特点。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因。【答案】(1)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能够调动一切资源;防范犬戎、匈奴等少数民族的侵扰;保障秦文化对全国的影响力;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三点)(2)特点:根据县的实际情况划分等级;实行省县二级制(或接受中央与省领导);具有一定的自主权;掌握本区域的人事任免权。(两点)趋势: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3)原因:民众容易情绪化,缺少理性;防止利益集团权力的垄断;防止专制、独裁;防止多数人的暴政。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美国宪法制定者的政治智慧。(三点)【解析】【小问1详解】作用:根据“集权特征”得出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根据“能使其调动一切资源”得出能够调动一切资源;根据“匈奴盘踞‘河南地’,直接威胁秦都关中地区”,分析得出防范犬戎、匈奴等少数民族的侵扰;根据“秦朝采用郡县制来保障对六国的文化影响”得出保障秦文化对全国的影响力;根据“对于五岭等新征服的边远地区,秦始皇采纳李斯等人的主张,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得出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小问2详解】 特点:根据“根据县的区域大小、事务繁简、户口及财赋多寡等方面,将县划分为一、二、三等”得出根据县的实际情况划分等级;根据“县设县政府,于省政府指挥监督之下”,分析得出实行省县二级制;根据“处理全县行政、监督地方自治事务”得出具有一定的自主权;根据“有权任免县政府职员及县属区长、乡长等”得出掌握本区域的人事任免权。趋势: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呈现两种发展趋势: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小问3详解】原因:根据材料“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权利托付于情绪化的民众,缺少一种精英的理性慎思明辩和权力的必要集中”可以得出民众易情绪化,缺少理性;根据材料“他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可以得出防止利益集团权力的垄断;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防止独裁、启蒙思想的影响、美国宪法制定者的政治智慧等。18.民族国家的构建。民族国家是近代新出现的国家形式,西欧较早建立民族国家,西欧各国也由此成为那个时代脱颖而出的强者。材料一在中世纪的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首先告诉你,他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余建华《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材料二路易十四(1643—1715)宣称“朕即国家”,一人独揽全部国家大权,并且把王权神圣化,给自己冠以“太阳王”的称号。——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人们在一位有道明君治理下才有一个祖国,在一个昏君统治下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祖国了。——伏尔泰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了法兰西民族。——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马赛曲》后被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被定为法国的国庆日材料三辛亥革命在形式上将我们从封建王朝中解放出来,代之以崭新的共和国形式。……国家第一次与领土、民族、主权等现代的概念牢牢地结合在一起。辛亥革命以后的五四运动、抗日战争……都是通过对民族国家特有的主权意识的争取来唤醒整个国家和民族,争取的是在民族国家之林的生存权利。……这就是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力量。——朱月白《从朝代之国走向民族之国》(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人们怎样的“国家观”?(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近代以来法国人的“国家”发生了哪些变化?(3)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西方国家理论在近代中国的实践”,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结合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近代民族国家的构建?【答案】(1)国家观:西欧人国家观念民族意识淡薄;中国人缺乏国家观念,只有一家一姓的王朝。(2)变化:15世纪法国成为专制王权国家,路易十四时期,王权达到顶峰,完全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象征;18世纪启蒙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否认封建君主是民族和国家的象征(把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合在一起);启蒙思想的传播以及法国大革命进一步促进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的增强,法国从专制王权国家转变为近代民族民主国家。(3)理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开始构建现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国的建立进一步激发了民众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的意识;对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4)看法:近代民族国家的构建是基于各国自身的历史传统、经济文化不断发展演进的结果,并对其历史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解析】 【详解】(1)国家观:根据材料一中“在中世纪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首先告诉你,他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人国家观念民族意识淡薄,中国人缺乏国家观念,只有一家一姓的王朝。(2)变化:根据材料二中“路易十四宣称‘朕即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法国成为专制王权国家,路易十四时期,王权达到顶峰,完全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象征;根据“(伏尔泰认为)人们在一位有道明君治理下才有一个祖国,在一个昏君统治下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祖国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启蒙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否认封建君主是民族和国家的象征(把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合在一起);根据“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了法兰西民族”和“马赛曲”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思想的传播以及法国大革命进一步促进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的增强,法国从专制王权国家转变为近代民族民主国家。(3)理解:根据材料三中“辛亥革命在形式上将我们从封建王朝中解放出来,代之以崭新共和国形式”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开始构建现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根据“国家第一次与领土、民族、主权等现代的概念牢牢地结合在一起”可知,民国的建立进一步激发了民众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的意识;根据“辛亥革命以后的五四运动、抗日战争……都是通过对民族国家特有的主权意识的争取来唤醒整个国家和民族,争取的是在民族国家之林的生存权利”可知,对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4)看法: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和相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外民族国家的发展及演变是基于各国自身的历史传统、经济文化不断发展演进的结果,并对其历史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礼法合治”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在长期的实践中经过反复检验而形成的治国理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礼法合治”思想是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宝贵结晶,对当代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礼法合治”思想推翻了礼治与法治的敌对状态,开创了礼治与法治、道德教化与刑罚惩罚相统一的理念,为促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摘编自马伟霞《中国传统“礼法合治”思想及其对全面依法治国的启示》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史相关知识,围绕“礼法合治”自行拟定一个论题,进行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不得照抄材料原文)【答案】论点:礼与法、德与刑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中相辅相成。论证:礼法合治思想是古代中国在长期的实践中经过反复检验而形成的治国理念,对古代中国乃至现代中国治理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主张通过道德礼仪教化百姓,重视民生民意,如“为政以德”“仁政”,但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时代,其思想没有落到实处。而法家思想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 愿望,在其指导下,秦灭六国,建立起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极端重刑主义统治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秦王朝因暴政短暂而亡。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倡“德主刑辅”,认为道德教化与刑罚惩罚都是统治的手段,两者结合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他的主张被汉武帝接受,汉代开始用儒家思想解释律令。此后,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唐朝礼法结合,明清乡约教化和法律合流,无一不体现礼与法、德与刑相结合的国家治理特征,对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发挥了重大作用,对今天中国以德治国、构建和谐社会也有着参考意义。综上所述,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的约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调发力,共建和谐社会。【解析】【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中礼法合治“是在长期的实践中经过反复检验而形成的治国理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拟定论点是礼法合治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围绕礼法合治在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表现形式、作用、实质展开阐述。从“礼法合治思想推翻了礼治与法治的敌对状态,开创了礼治与法治、道德教化与刑罚惩罚相统一的理念,为促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拟论点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要相互结合,可以从历代礼与法在国家治理中的表现、作用以及对当代的启示展开论述,最后进行归纳总结。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正是由于对国际联盟的超越,联合国才避免了国际联盟在维护和平方面的诸多尴尬。在此基础上,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难以数计的决议,其中相当大一部分都是为了维护国际和平的决议。当然,还有一个方面应该看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如今的世界贸易组织)等,是“联合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编自杨和平《第二次世莽大战与战后和平》(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联合国对国际联盟继承和超越的表现。材料二:美国冷战史学家加迪斯用“漫长的和平”来形容冷战。美苏都未抱有以与对方直接发生战争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打算,为准确把握对方意图,避免因误判导致战争意外发生,仅在军控领域两国就进行了多轮谈判,到1987年陆续签订了《反烊道导弹条约》《美苏防止核战争协定》《中导条约》等协议。这即使并非美苏战略稳定的根本原因,至少起到了缓冲与调和双方战略紧张关系、防止世界战争的客观效果。——据桂立《苏美关系70年》等(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苏之间为什么能维持“漫长的和平”? 材料三:中国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活动……如今,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多次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人教版必修一教材(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成就,指出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4)综上,谈谈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答案】(1)表现:继承:宗旨一致,都是维护世界和平超越:设立安理会;大国一致;构建世界经济体系(2)原因:避免对方直接战争;沟通协调机制;势均力敌;吸取二战教训;核战争的威慑。(3)成就: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形成全方位的外交布局地位: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坚力量(4)发挥国际组织作用;合作共赢(沟通协商);大国责任担当【解析】【详解】(1)继承表现:从“维护和平方面”和国联所学知识,可知宗旨都是维护世界和平。超越表现:从“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难以数计的决议,其中相当大一部分都是为了维护国际和平的决议”可知在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离不开联合国的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从而得出答案。(2)原因:从“美苏都未抱有以与对方直接发生战争”可知,双方避免直接冲突;从“两国就进行了多轮谈判”可知,两国间的协调机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实力、历史教训和领导人的认知等角度思考即可得到答案。(3)成就:从“中国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活动”“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可知,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从“多次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可知,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结合以上两个成就可知,我们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地位:从中国的外交成和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可知,我国在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中坚力量。(3)考生首先要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次,从国家主体、国家利益、国际组织和国际交往等角度思考即可得到答案。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12-12 06:20:02 页数:13
价格:¥2 大小:630.1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