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2

2/22

剩余2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2024学年度秋学期四校期中联考试卷高一生物(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考生注意:客观题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用黑色的水笔书写在答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事实或证据不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是()A.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进行运动和分裂B.人体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C.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条件下能释放氧气D.用手抓握物体需要一系列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协调配合【答案】C【解析】【分析】除病毒外,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详解】A、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进行运动和分裂,能够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观点,不符合题意,A错误;B、人作为多细胞生物,其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不符合题意,B错误;C、叶绿体不是细胞,因此“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释放氧气”不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观点,符合题意,C正确;D、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间相互协调和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因此,用手抓握物体需要一系列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协调配合能够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C。2.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被称为肺炎支原体的单细胞生物(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支原体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其不具备细胞核B.支原体与蓝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区别是其不具备细胞壁C.支原体属于遗传物质为DNA的原核生物D.引发支原体肺炎与新冠肺炎的病原体均没有细胞核,均属于原核生物【答案】D【解析】【分析】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壁,原核生物无核膜包被的成型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形成拟核裸露在细胞质,仅核糖体唯一的细胞器。【详解】A、支原体是原核细菌,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这是与动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A正确;B、支原体无细胞壁,蓝细菌具有细胞壁,二者都是原核生物,其他结构相同,B正确;C、除RNA病毒外,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均为DNA,支原体是原核生物,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C正确;D、支原体肺炎由支原体引起,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新冠肺炎由新冠病毒引起,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两者均没有细胞核,D错误。故选D。3.对下图所示的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B.若图②显微镜观察时向右移动装片能将c细胞图像移至视野中央C.图③细胞可以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D.图④应该是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①为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换上后,视野变暗、细胞体积变大,数目变少。图②为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需要将目标细胞调到视野的中央再换上高倍镜。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详解】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b物镜放大倍数更大,相当于由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变大,A正确;B、显微镜下看到的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虚像,玻片的移动遵循同向移动原则,若图②显微镜观察时向左移动装片能将c细胞图像移至视野中央,B错误;C、图3为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大液泡,可以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C正确;D、图④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物像小,应该是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D正确。故选B。4.如图是一种叶绿素分子和血红素分子的局部结构简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构成血红素分子的元素都是大量元素B.植物体缺Mg会影响光合作用C.Mg属于大量元素D.人体内缺Fe会导致贫血【答案】A【解析】【分析】无机盐的功能有:(1)构成细胞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2)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3)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酸碱平衡;(4)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详解】A、分析图可知,血红素分子含有C、H、O、N元素,还含有Fe元素,Fe不是大量元素,A错 误;B、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缺Mg会通过影响叶绿素的形成而影响光合作用,B正确;C、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C正确;D、铁是合成血红蛋白所需的重要元素,缺少铁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引起贫血症状,D正确。故选A。5.某同学在烈日下运动时突然晕倒,医生根据情况判断应立即给他做静脉滴注的是()A.生理盐水B.氨基酸溶液C.葡萄糖生理盐水D.葡萄糖溶液【答案】C【解析】【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钙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详解】该同学突然晕倒,应该是低血糖的症状,需要补充葡萄糖溶液为身体提供能量,同时该同学在烈日下的运动过程中会丢失较多的水分和无机盐,为了维持身体渗透压的平衡和维持神经系统的兴奋,还应该补充一些生理盐水,故这种情况下最合理的注射液是葡萄糖生理盐水,ABD错误,C正确。故选C。6.基于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而蛋白质是固定不动的B.细胞膜是细胞的一道屏障,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C.向细胞内注射物质后,细胞膜上会留下个空洞D.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有物质运输功能【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质,其次还有少量糖类,脂质中主要是磷脂,动物细胞膜中的脂质还有胆固醇;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细胞膜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功能越复杂,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越多。2、细胞膜的功能:作为细胞边界,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控制物质进出;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详解】A、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绝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A错误; B、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是相对的,有时病菌病毒也能进入细胞,B错误;C、向细胞内注射物质后,细胞膜上不会留下一个空洞,因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错误;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是由它的成分和结构决定的,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有物质运输功能,D正确。故选D。7.角蛋白是头发的主要成分,由2条肽链组成,含有2个二硫键。下图表示烫发的原理。下列有关角蛋白的说法,错误的是()A.烫发过程中角蛋白肽键没有断裂,仅改变了角蛋白的空间结构B.角蛋白至少含有两个游离的氨基和羧基C.氨基酸形成角蛋白过程中,丢失的H仅来自氨基D.烫发过程中涉及到二硫键的断裂和形成【答案】C【解析】【分析】1、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2、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3、题图分析:由图分析可知,烫发时所使用的卷发剂使肽链间的二硫键断裂,再使用物理力量使变性后的肽链卷曲或其它变形,肽链间重新形成二硫键,产成新的蛋白质空间结构。【详解】A、烫发过程中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二硫键断裂,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没有改变,肽键没有断裂,A正确;B、角蛋白由两条肽链构成,每条链末端至少各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故至少含有两个游离的氨基和羧基,B正确;C、氨基酸形成角蛋白过程中,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发生脱水缩合反应,脱去一分子水形成一个肽键,通过水丢失的H来自参与反应的氨基和羧基。并且,两条链间的巯基也会发生反应脱去氢,形成二硫键,C错误;D、据图分析可知,烫发时所使用的卷发剂使肽链间的二硫键断裂,再使用物理力量使变性后的肽链卷曲 或其它变形,肽链间重新形成二硫键,产成新的蛋白质空间结构,D正确。故选C。8.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中只有DNAB.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含有DNA和RNAC.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才含有核酸D.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DNA)和核糖核苷酸(RNA)两大类【答案】B【解析】【分析】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大类,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中含有少量DNA和R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详解】A、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中含有少量DNA和RNA,A错误;B、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DNA和RNA,B正确;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含有核酸,C错误;D、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大类,D错误。故选B。9.小分子单体能构成许多不同的多聚体,模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图中多聚体为DNA,则参与其构成的脱氧核糖有4种B.若图中多聚体为几丁质,则构成它的单体是葡萄糖C.若图中S1、S2、S3、S4……是同一种单体,则该多聚体可以表示淀粉D.若图中单体表示氨基酸,则氨基酸只有4种【答案】C【解析】【分析】DNA分子初步水解得到4种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得到1种脱氧核糖、4种含氮碱基、1种磷酸;RNA初步水解得到4种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得到1种核糖、4种含氮碱基、1种磷酸。糖、蛋白质、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例如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详解】A、若图中多聚体为DNA,则参与其构成的脱氧核糖有1种,A错误;B、并不是所有多糖的单体都是葡萄糖,比如几丁质的单体并非葡萄糖,几丁质的单体为乙酰葡萄糖胺,B错误;C、淀粉是由许多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因此若该多聚体可以表示淀粉,图中S1、S2、S3、S4……是同一种单体,C正确;D、若图中单体表示氨基酸,则氨基酸不只只有4种,D错误。故选C。10.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一种组织颜色为白色的不知名野果,该小组把这些野果带回实验室欲鉴定其中是否含有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检测脂肪和蛋白质都不需要进行水浴加热B.若对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出现紫色则说明该野果中有葡萄糖C.若对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出现砖红色则说明该野果中有蛋白质D.进行还原糖检测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详解】A、检测脂肪和蛋白质都不需要进行水浴加热,需要水浴加热的是还原糖的检测,A正确;B、若对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则说明该野果中有还原糖,B错误;C、若对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出现紫色则说明该野果中有蛋白质,C错误;D、斐林试剂应该现配现用,D错误。故选A。11.脂质不具有的功能是()A.携带遗传信息B.储存能量C.构成膜结构D.调节生理功能【答案】A【解析】 【分析】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详解】A、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A正确;B、脂质中的脂肪具有储存能量的功能,B错误;C、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膜结构的成分,C错误;D、脂质中的性激素具有调节作用,D错误。故选A。12.结合如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是()A.丙生物与甲生物的主要区别是丙无细胞结构B.若观察到乙生物具有②,则其一定为植物细胞C.根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③,可将甲、乙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大类D.甲生物不具有①,因此不能进行有氧呼吸【答案】D【解析】【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详解】A、丙生物为病毒,无细胞结构,甲生物为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丙生物与甲生物的主要区别是丙无细胞结构,A正确;B、乙生物具有细胞核,为真核生物,②为叶绿体,如果真核细胞具有叶绿体,那么乙生物一定为植物细胞,B正确;C、③为细胞核,原核细胞(甲)与真核细胞(乙)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C正确;D、①为线粒体,有些细胞没有线粒体,但具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蓝细菌, D错误。故选D。13.各种细胞器在功能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的花和果实的颜色与液泡有关B.中心体和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C.叶绿体、线粒体与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有关D.核膜具有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答案】B【解析】【分析】1、内质网是动植物细胞中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2、高尔基体是动植物细胞中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3、液泡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为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能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详解】A、植物细胞中的液泡细胞液中含有色素,故植物的花和果实的颜色与液泡有关,A正确;B、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B错误;C、叶绿体、线粒体都与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有关,前者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后者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正确;D、核膜具有双层膜,能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D正确。故选B。14.如图是溶酶体发生过程及其“消化”功能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高尔基体B.c是内质网,d是线粒体,e是包裹线粒体小泡C.b和e融合为f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D.溶酶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由e内的d提供【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a是高尔基体,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c是内质网,d是线粒体,c是包裹线粒体的小泡,f表示溶酶体与小泡融合,g表示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水解衰老的细胞器。【详解】A、据图可知,a是高尔基体,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小泡脱落形成的,A正确;B、据图可知,c是内质网,d是线粒体,e是内质网膜包裹线粒体形成的小泡,B正确;C、b和e融合为f的过程依赖生物膜的流动性,C正确;D、该图体现了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e内的d是衰老损伤的线粒体,没有相关的功能,所以不能由d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D。15.红苋菜的叶肉细胞中含有花青素。将红菜叶片放在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而对其加热后,随着水温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成红色。其原因是()A.花青素在水等无机溶剂中难以溶解B.水温升高使花青素的溶解度增大C加热使细胞壁失去了选择透过性D.加热使叶肉细胞的生物膜被破坏【答案】D【解析】【分析】将红苋菜叶片放在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对其进行加热,随着水温升高,细胞膜和液泡膜被破坏,失去选择透过性,色素流入水中,使水颜色逐渐变成红色,据此答题即可。【详解】植物细胞壁是全透性结构,但由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正常情况下,花青素无法扩散细胞外,加热后生物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花青素通过液泡膜和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外,使水颜色逐渐变成红色,D符合题意。故选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6.苏东坡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据考证,早在殷商末年,我们的先民们就用谷物来制造饴糖(麦芽糖)。下图是麦芽糖制作的传统工艺流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小麦种子发芽过程中,其细胞内的自由水含量明显增加B.经过图示工艺流程将糯米中的淀粉大量转变为麦芽糖C.麦芽糖是单糖,麦芽糖可被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直接吸收D.推测发芽的小麦中淀粉可以转化成麦芽糖【答案】ABD【解析】【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形成的,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形成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详解】A、小麦种子萌发时,自由水相对含量增多,细胞代谢活动加强,细胞内的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会上升,A正确;B、据图可知,图示表示用谷物来制造饴糖(麦芽糖),经过图示工艺流程将糯米中的淀粉大量转变为麦芽糖,B正确;C、食物中的麦芽糖是二糖,需要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吸收,C错误;D、图中发芽小麦中的淀粉最终形成麦芽糖,推测发芽的小麦中含有某种蛋白质能够催化淀粉的分解,D正确。故选ABD。17.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有关,如图甲、乙、丙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信息交流的方式中,甲、乙、丙都可以发生在动物细胞间 B.甲方式中通过血液循环可将激素运输到全身各处C.乙可以表示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D.丙表示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具有信息交流的作用【答案】BCD【解析】【分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三种:(1)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2)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3)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详解】A、丙表示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动物细胞间无此结构,A错误;B、甲方式为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激素可作为信号分子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B正确;C、乙方式为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需通过两个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接触来完成,例如精子和卵细胞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来完成识别与结合,C正确;D、图丙有细胞壁,相邻细胞之间有通道,可表示高等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并进行信息交流,D正确。故选BCD。18.在观察洋葱紫色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同一视野下某细胞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生质层包含细胞核以及液泡膜与细胞膜间的细胞质B.甲→乙时,会发现液泡颜色逐渐加深,体积逐渐变小C.该实验不存在对照D.乙状态时,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发生了分离【答案】BD【解析】【分析】对于水分子来说,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即水分子可以自由地通过细胞壁,细胞壁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和支持细胞,伸缩性比较小。成熟的植物细胞由于中央液泡占据了细胞的大部分空间,将细胞质挤成一薄层,所以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后文所说的水进出细胞,主要是指水经过原生质层进出液泡。 【详解】A、原生质层包含液泡膜、细胞膜及其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细胞核不属于原生质层,A错误;B、本实验选择的是洋葱紫色外表皮细胞,甲→乙时,发现液泡体积逐渐变小,所以液泡颜色逐渐加深,B正确;C、该实验存在自身前后对照,C错误;D、分析图可知,乙状态时,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发生了分离,D正确。故选BD。19.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B.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但需要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C.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转运蛋白的作用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D.主动运输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需要消耗能量【答案】ACD【解析】【分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自由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转运蛋白和能量。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转运蛋白,不需能量。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转运蛋白和能量。【详解】A、离子不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A错误;B、协助扩散不耗能,需要膜上的转运蛋白,B正确;C、大分子有机物通过胞吞作用才能进入细胞内,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D、主动运输发生在细胞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时,既要消耗细胞的能量,也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D错误。故选ACD。20.如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质膜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在细胞膜内外都有分布B.②是细胞膜上固定不动的蛋白质 C.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D.③可以阻止许多分子和离子随意进出【答案】C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①代表糖蛋白,②代表蛋白质,③代表磷脂双分子层。【详解】A、①代表糖蛋白,糖蛋白具有识别、润滑、保护等作用,只分布在细胞膜外侧,A错误;B、②代表蛋白质,大多数蛋白质可以运动,B错误;C、③代表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C正确;D、③代表磷脂双分子层,可以阻止许多分子和离子随意进出,D正确。故选CD。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21.下图是关于生物体细胞内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图以及核酸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的有机物中共同含有的的化学元素是_______________。(2)医生建议正常饮食中应该每天摄入一定量的维生素D,请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___________的吸收。(3)小麦细胞中的DNA与图1中的c相比,在分子结构上的特点是:特有的五碳糖是_______,特有的碱基是____________(写名称);写出图2中画圈部分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4)燃烧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其中燃烧_______的耗氧量更多,因此对于油料作物种子在播种时应该________(深/浅)播。(5)现已知组成b的21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图3为b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图4为部分肽链放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化合物由氨基酸脱去_____个水分子形成,这种结合方式叫做_____________,图3所示的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图4中有_____种R基,该肽链至少有_____个游离的羧基。【答案】21.C、H、O22.钙和磷23.①.脱氧核糖②.胸腺嘧啶(T)③.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24.①.脂肪②.浅25.①.123②.脱水缩合③.124m-2220④.3⑤.3【解析】【分析】由题图信息分析可知,a可能是脂肪、磷脂、固醇;b是蛋白质;c是RNA。【小问1详解】图1中C、H、O是脂质、糖类、蛋白质和核酸都含有的化学元素。【小问2详解】正常饮食中应该每天摄入一定量的维生素D,因为维生素D能够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小问3详解】c是RNA,DNA分子特有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特有的碱基是T(胸腺嘧啶);图2中画圈部分结构含有T(胸腺嘧啶),故图2表示DNA分子一条链,画圈部分结构的名称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小问4详解】等质量的糖类和脂肪,脂肪含H量更多,燃烧时脂肪的耗氧量更多;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高,脂肪中氢的比例高,氧的比例低,种子有氧呼吸会消耗更多的氧气,浅播时氧气供应充足,因此对于油料作物种子在播种时应该浅播。【小问5详解】分析图3可知,该化合物由124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一条多肽链,故该化合物由氨基酸脱去123个水分子形成。氨基酸在形成该蛋白质的过程中脱去了123分子水,且生成了3个二硫键,因此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124m-123×18-2×3=124m-2220。分析图4可知,图4中有①③⑤⑦4种R基,其中有2个R基上含有羧基,一条肽链至少有1个羧基,故该肽链至少有3个游离的羧基。 22.冬小麦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在冬季来临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冬小麦体内会发生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变化,抗寒能力逐渐增强。翌年,农民在储存小麦种子前,需将刚收获的小麦种子晒干后,才收进粮仓存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___。(2)农民晒种时小麦种子失去的主要是以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的水,当把种子晒干后放在试管中点燃,直至燃成灰烬,此过程中失去的水分主要是____________,灰烬是__________。(3)储存小麦种子前,如果暴晒的时间不够长,在粮仓中储存时小麦会产热导致霉烂。通过上述事实可以看出,细胞的代谢强弱与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有密切联系。(4)下图为冬小麦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变化关系图。  由图可在冬天来临前,随着气温下降,冬小麦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的比值_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抗寒能力____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5)在某地区种植的冬小麦经常出现白苗病,观点一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理由是锌是许多酶的活化剂,缺锌导致叶绿素合成有关酶的活性降低,使叶片失绿;观点二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有同学利用三组长势相同的冬小麦幼苗完成下列实验,探究哪种观点正确。组别培养液实验处理观察指标A全素培养液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育相同的一段时间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B缺锌培养液C缺镁培 养液①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______________组的冬小麦幼苗正常生长。若B组冬小麦幼苗表现出白苗病,而C组正常生长,则观点一正确;若______组冬小麦幼苗表现出白苗病,而______组正常生长,则观点二正确;若B、C两组冬小麦幼苗均正常生长,则观点一和观点二都不正确;若B、C两组冬小麦幼苗都表现为白苗病,则观点一和观点二都正确。②若实验证明冬小麦白苗病是由缺锌引起的,从科学研究的严谨角度出发,进一步证明该观点正确,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相同条件培养一段时间。增加步骤后预期的实验结果是:B组冬小麦幼苗白苗病病症消失,正常生长。【答案】(1)水(2)①.自由水②.结合水③.无机盐(3)自由水含量(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4)①.减小②.增强(5)①.A②.C③.B④.在已出现白苗病B组内加入含锌的培养液(适量的锌离子)【解析】【分析】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运输具有重要作用。【小问1详解】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是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小问2详解】农民晒种时小麦种子失去的主要是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的水,当把种子晒干后放在试管中点燃。直至燃成灰烬,此过程中失去的水分主要是结合水,灰烬是无机盐。【小问3详解】储存小麦种子前,如果暴晒的时间不够长,在粮仓中储存时小麦会产热导致霉烂。通过上述事实可以看出,细胞的代谢强弱与细胞的自由水含量有密切联系,自由水含量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低。【小问4详解】从题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气温下降,冬小麦细胞中自由水减少,结合水增加,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的比值减小,代谢减弱,抗寒能力增强。【小问5详解】A组加的是全素培养液,正常生长。若B组白苗病,C正常,证明缺锌导致白苗病,则观点一正确;若B 组小麦正常生长,C组小麦出现白苗病,则观点二正确;若B和C都正常生长,说明白苗病不是由于缺锌或镁引起的,观点一和二都不正确;若B和C都出现白苗病,说明白苗病缺锌和缺镁都可以引起,观点一和二都正确。若实验证明冬小麦白苗病是由缺锌引起的,要进一步证明该观点正确,可在已出现白苗病的B组内加入含锌的培养液(适量的锌离子),相同条件培养一段时间,若B组冬小麦幼苗白苗病病症消失,正常生长,则可进一步证明冬小麦白苗病是由缺锌引起的。23.图甲是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是某植物细胞局部的亚显微结构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细胞内与动物细胞相比特有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写名称)。甲细胞不可能是洋葱根尖细胞,判断依据是该细胞含有______________。(2)细胞的边界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3)细胞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序号)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是_____(填序号)。(4)图中______结构为核孔,其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______________,该结构_______(“有”或“无”)选择透过性。(5)图中与分泌蛋白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填序号),为了研究某多肽合成、加工及分泌的生理过程,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法。(6)线粒体是细胞进行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其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从而可以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答案】(1)①.叶绿体、液泡②.叶绿体(2)①.①②.脂质(磷脂)和蛋白质(3)①.④⑦⑨②.②⑤⑩(4)①.⑪②.信息交流③.有(5)①.②④⑤⑦②.同位素标记(6)有氧呼吸【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该细胞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结构①为细胞膜、②为高尔基体、③为细胞核、④为线粒体、⑤为内质网、⑥为细胞质基质、⑦为核糖体、⑩为液泡、⑨为叶绿体、⑪为核孔。【小问1详解】图中细胞为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特有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液泡。洋葱根尖细胞内无叶绿体,而题图中含有叶绿体,故甲细胞不可能是洋葱根尖细胞。【小问2详解】细胞的边界是①细胞膜,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磷脂)和蛋白质。【小问3详解】细胞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④线粒体、⑦核糖体、⑨叶绿体;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是②高尔基体、⑤内质网、⑩液泡。【小问4详解】图中⑪为细胞核,其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该结构有选择透过性,蛋白质和RNA能进出,但是DNA不能出细胞核。【小问5详解】图中与分泌蛋白有关的细胞器有②高尔基体、④线粒体、⑤内质网、⑦核糖体,为了研究某多肽合成、加工及分泌的生理过程,一般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小问6详解】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进行的场所),其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从而可以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24.囊性纤维病是一种严重的遗传疾病,患者汗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升高,支气管被异常黏液堵塞,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CFTR蛋白功能异常。如图所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①____________是该膜结构的基本骨架。根据______(填标号)的位置,可以判断该膜是细胞膜。(2)由图1可知,在正常细胞内,氯离子借助CFTR蛋白的协助下通过____________方式转运至细胞 外,转运过程中,该蛋白____________(填“能”或“否”)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该运输方式对保证细胞和个体生命活动的需要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_______。(3)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水分子通过____________作用向膜外扩散的速度____________(填“加快”、“减慢”、“不变”),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4)囊性纤维病病人生物膜系统结构受损,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上图显示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模型,由图2可知,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间结构改变,导致氯离子不能够运出细胞而形成囊性纤维病。【答案】(1)①.磷脂双分子层②.②(2)①.主动运输(主动转运)②.能③.主动选择细胞吸收所需要的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3)①.渗透②.加快(4)①.流动镶嵌②.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分析图1可知,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能协助氯离子转运至细胞外,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分析图2可知,功能异常的CFTR蛋白不能协助氯离子转运至细胞外,导致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不断积累。【小问1详解】图1中①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②为多糖,常与细胞膜上蛋白质和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和糖脂,它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小问2详解】由图1根据图像分析,氯离子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故在正常细胞内,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转运到细胞外,因此氯离子跨膜运输所借助的CFTR蛋白属于载体蛋白,载体蛋白运输离子时,离子需要与载体蛋白结合,载体蛋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主动运输的意义是:主动选择细胞吸收所需要的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小问3详解】结合题意及题图可知,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细胞外渗透压升高,导致水分子通过渗透作用向膜外扩散的速度加快,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小问4详解】图示模型展示了磷脂、蛋白质和糖类等的位置关系,属于流动镶嵌模型;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分析图2可知,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空间结构改变,变为功能异常的CFTR蛋白,不能协助氯离子转运至细胞外,导致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不断积累。 25.海水稻是一种不惧海水短期浸泡,能在海边滩涂地和盐碱地生长的农作物品种。分布在黑龙江、山东、江苏、新疆、内蒙古等十多个省份,品种覆盖全国四大类型典型盐碱地。海水稻能种植在盐碱地环境中,与它根系分不开。(1)图1中能明显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成熟区(2)海水稻根尖细胞中的__________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质壁分离发生的外因和内因分别是:细胞液的浓度_______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壁的伸缩性_______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在某相同浓度蔗糖溶液的处理下,不同的根尖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程度不同,推测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不同的根尖细胞的___________浓度不同。(3)从图2观察到图3细胞,经历的操作有____________(选择正确操作并排序)①调低亮度②调高亮度③转动物镜转换器④向右移动载玻片⑤向左移动载玻片⑥调节粗准焦螺旋⑦调节细准焦螺旋(4)上图中根尖成熟区细胞具有的结构或物质有。①质膜②内质网③叶绿体④细胞壁⑤蛋白质⑥DNA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⑥D.①③④⑤⑥(5)根瘤菌是一种可以侵染植物根部细胞的细菌,根瘤菌与图中根尖细胞均具有的结构有_________。A.细胞膜B.中心体C.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核糖体(6)普通水稻种植在盐碱地中,其根部细胞出现了如图4的现象。据此推测海水稻能在盐碱地生长,其根尖成熟区细胞的液泡内细胞液浓度与外界土壤中溶液浓度关系是________。A.细胞液浓度=土壤中溶液浓度B.细胞液浓度<土壤中溶液浓度C.细胞液浓度>土壤中溶液浓度D.都可能【答案】(1)D(2)①.原生质层②.大于③.小于④.细胞液 (3)⑤③②⑦(4)C(5)AD(6)C【解析】【分析】使用显微镜的基本原则是:不管物像多么好找,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2、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小问1详解】图1中能明显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需要有中央大液泡,因此分布于成熟区。ABC错误,D正确;故选D。【小问2详解】海水稻根尖细胞中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质壁分离发生的外因和内因分别是: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在某相同浓度蔗糖溶液的处理下,不同的根尖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程度不同,推测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不同的根尖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同。【小问3详解】由图2到图3细胞变大,是换用高倍镜观察的结果,由低倍镜换高倍镜需要先将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由于显微镜下呈倒像,因此图2中的装片应向左移动才能保证图像移到视野中央(⑤),然后转动物镜转换器换高倍镜(③),由于高倍镜下视野变暗,因此需要调高亮度(②),并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清晰度(⑦),故经历的操作有⑤③②⑦。【小问4详解】根尖分生区细胞和成熟区细胞都有①质膜、②内质网、④细胞壁、⑤蛋白质、⑥DNA,根细胞不含叶绿体,C正确,ABD错误,C正确。故选C。【小问5详解】AD、根瘤菌是原核细胞,根尖细胞属于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质膜、核糖体、AD正确;C、根瘤菌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C错误;B、根瘤菌是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不含中心体,B错误。故选AD。【小问6详解】普通水稻种植在盐碱地中,其根部细胞出现了图4的质壁分离现象,而海水稻能在盐碱地生长,说明其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中溶液浓度,保证细胞能正常吸水,C正确,ABD错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3-12-06 10:55:02 页数:22
价格:¥2 大小:2.50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