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附答案)
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7
2
/7
剩余5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绝密★考试结束前2023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十校联合体期中联考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题命题:灵溪中学考生须知:1.本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的发源地之一。考古学者在浙江罗家角等遗址发现有稻谷、稻壳和稻草遗存,其年代距今约7000-5000多年。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是()A.大汶口文化B.河姆渡文化C.仰韶文化D.红山文化2.商鞅认为,耕织是生产之本,故称为本业;而工商业是不事生产的,故称它们为“末业”。商业只是靠转贩粮食、丝织品、布匹等产品来牟利,工商业的经营,只会妨碍农业。因此,他主张()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B.奖励军功C.废井田,开阡陌D.实行什伍连坐3.西汉学者贾谊评价战国时期某诸侯国:“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该诸侯国位于下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高一历史学科试题第7页(共6页) 4.汉景帝即位后,专制皇权和地方王国势力的矛盾日益激化,景帝接受晁错所上《削藩策》,下诏削藩,激起诸王的强烈反对,由此引发()A.安史之乱B.黄巾军起义C.七国叛乱D.黄巢起义5.秦汉之初,丞相权力颇重,礼遇亦隆,由此常有君相间的冲突。汉初的丞相虽多深自贬抑,以缓和君臣关系,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对此,汉武帝亲政后()A.划分13个州部B.颁布“推恩令”C.增强尚书台作用D.设立“中朝”6.孙思邈著作中总结了唐以前历代医家的医学理论和治疗经验,对医学和药物学做出巨大贡献,这部著作是()A.《千金方》B.《唐本草》C.《齐民要术》D.《神农本草经》7.“这些官,在宋代又称监司官,每一路共有四个监司官,普通称为帅、漕、宪、仓。‘帅’是安抚使,‘漕’是转运使,‘宪’是提刑按察使,‘仓’是提举常平使。这四个是中央派地方来监临指挥地方的。此四司中,以漕使,即转运使为最重要。地方财政,都在他手,他须把地方全部财富转运到中央去。”可见,宋代监司官()A.等级最高的是“漕”B.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节制C.是中央行政机构D.确保了各州赋税全部上缴到朝廷8.“即位五载,而南北讲好,与民休息。于是躬节俭,崇孝弟,信赏罚,重农桑,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当此之时,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号称‘小尧舜’,此其效验也!”材料中“小尧舜”指的是()A.唐太宗B.宋神宗C.金世宗D.明神宗9.北宋《石炭》:“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然薪者。”材料中百姓普遍使用煤炭作燃料在()A.东京B.临安C.上京D.大都10.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这是前代大一统王朝没有做到的。元朝设()A.宣政院管辖新疆事务B.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藏C.岭北行省加强管辖西域D.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11.史载抗倭事迹,“己未,圻头贼焚舟誓必胜,拥众趋台州。将军简锐师,以千五百人往。”“将军”是()A.戚继光B.郑成功C.俞大猷D.岳飞12.中国古代君主专制集权的政治体制,至“康乾盛世”时期达到巅峰,下列能够说明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是()①皇帝独断朝廷大政方针,对地方具体事务不加过问②思想文化上加强控制,频繁制造文字狱,摧残文化③形成了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的奏折制④军机处官员在阁臣的直接监督下工作,仅处理文书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高一历史学科试题第7页(共6页) 13.周朝建立以后,为了稳定新征服的地区,实行大规模的“封建”。所谓“封建”,其本意是“封邦建国”。“封”的意思是累土,在两个部族交界处,垒起土堆作为标识,称为“封”。“封邦建国”既是巩固和扩大周朝统治的手段,又是贵族内部权力与财产再分配的方式。下列属于周朝“封建”的是()A.分封制和宗法制B.郡县制和分封制C.内外服制和宗法制D.井田制和宗法制14.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群星璀璨、人才辈出的年代,出现了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老子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B.荀子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C.孟子认为人性善,主张隆礼重法D.孔子认为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15.因连年战争,到汉初,经济凋敝,社会呈现出一派荒凉残破的景象:“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汉初君主服从人心思安的社会心理,采取()A.郡国并行制B.与民休息政策C.抑制工商业者D.尊崇儒术16.汉末三国以来,为了补充内地的劳动人手,或为增补军队兵源,汉族统治者经常招揽或强制迁移边地少数民族入居内地。这一时期,中国的气候正进入到一个持续6世纪的寒冷期,居于北方边地的少数民族,也因气候原因大量南迁。下列政权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的是()A.西汉B.东汉C.西晋D.东晋17.北魏孝文帝说,我们国家兴起北方,现在定都于平城。虽然统一了北方,但民族之间存在着严重隔阂,文化冲突剧烈;平城偏居塞上,民风强悍,崇尚武力,难以文治,要在此地开展变法改革,一定很难。孝文帝因此主张迁都()A.洛阳B.平城C.建业D.长安18.《禹贡地域图》是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的历史地图集,也是目前所知中国第一部历史地图集。书中提出了绘制地图的6项原则,即著名的“制图六体”,为中国传统地图奠定了理论基础。它的作者是()A.贾思勰B.裴秀C.李春D.法显19.司马光写给王安石的信中道:“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矻矻焉(辛勤劳作的样子)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可见()A.司马光是赞成王安石变法B.变法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C.变法加强国家对各领域的管控D.变法引起社会各阶层不安20.蒙古统治者在很多方面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措施,被后人概括为“四等人制”。中央政权只是掌握在几十家蒙古贵族手里,广大蒙古人民仍然是被剥削者、被压迫者。中央还设有宗仁卫,专门赎买沦为奴隶的蒙古人子女。这充分反映了()A.蒙古统治者推行民族平等政策B.元朝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加强高一历史学科试题第7页(共6页) C.广大蒙古下层人民的悲惨处境D.元朝民族矛盾减弱贫富差距大21.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同发展的国家,各民族互相依存,互相学习,共同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下列措施相对应的少数民族是()①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②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③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本民族管理系统——“猛安谋克”④朝中统一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鼓励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A.党项族契丹族女真族鲜卑族B.契丹族党项族鲜卑族女真族C.鲜卑族女真族党项族契丹族D.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鲜卑族22.钱穆说:“‘票拟’,是说用一个小条子(即票)拟具意见,送皇帝斟酌。待皇帝自己看过,拿这条子撕了,亲用红笔批下,名为‘批红’,亦称‘朱批’。批好拿出去,这便是正式的谕旨”。明朝有“票拟”权的是()A.军机大臣B.御史大夫C.内阁大学士D.监御史23.1405年至1433年的28年间,郑和奉朝廷之命,率领船队七次使西洋诸国。首次下西洋于永乐三年六月十日(1405年7月11日),从江苏太仓刘家港(今浏河镇)出发,使团共有27800多人。下列有关郑和下西洋表述正确的是()①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②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③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④促进了中国与亚非欧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A.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24.明朝中期起,思想界出现新变化,下列有关思想家及主张对应正确的是()A顾炎武致良知B黄宗羲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C王守仁格物致知D董仲舒存天理,灭人欲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5小题18分,第26小题22分,共40分)25.隋朝及唐前期鼎盛局面的出现,与一些制度的制定和贯彻有密切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采取科举取士的办法,隋初规定原有的秀才、明经两科,由州县学送生徒到中央参加考试。炀帝又置进士科,科举制逐渐形成。唐朝前期,科举制进一步得到完善和发展。科举分为制举和常举两种,制举由皇帝特旨召试,应举科目广泛,应试者身份不限,中第者可获出身或官职。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比隋有所增加,但考生主要集中在明经、进士两科,应考者主要是各级学馆学成的生徒和不在学的士子……武则天时创立武举,但地位不甚重要。唐朝科举制在高一历史学科试题第7页(共6页) 应试资格、考试内容、录取原则、审核手续等方面都有较严格的规定,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整编自教育部组织编写《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师用书等(1)根据材料一,指出隋唐时期在选官领域的制度。结合所学,简述隋唐这一制度具体变革举措。(8分)材料二隋及唐前期继续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均田制下实行的赋役制度称为租庸调制,租庸调以丁为单位征税,每年租二石,调绢两丈及绵三两(或折纳布、麻)。服正役20日,可按每日折三尺纳绢替代,是为庸。庸的作用是替代正役,纳庸即不服正役,服正役不纳庸。如在20日以外加派正役,加15日免调,30日租调俱免,算上加派,总计不能超过50日。这方面的规定保证了农民的基本生产时间,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发展。——摘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2)根据材料二,指出“庸”的含义,扼要说明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两者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简析租庸调制的影响。(10分)26.边疆治理是主权国家维护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图1图2——整编自教育部组织编写《中外历史纲要》(上)等(1)观察材料一,写出图1与图2的文物名称,并指出文物产生的朝代。(4分)高一历史学科试题第7页(共6页) 材料二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后,清朝将冶理边疆的重心从南方移到北方,着手解决日益严重的北部边疆问题。当时俄罗斯侵入黑龙江流域,崛起于西北的准噶尔蒙古部兵锋向东,准噶尔与俄罗斯还将手伸向北方的喀尔喀蒙古。清朝、俄国、准噶尔三种势力展开激烈角逐,对于清朝而言,处理北疆的蒙古与俄国的关系,迫在眉睫。清朝在东北成功地遏制了俄罗斯的扩张,签订条约,划定边界。清朝还驱逐占领北方喀尔喀蒙古部的准噶尔势力,喀尔喀蒙古并入清朝。清朝再平准噶尔,控制西藏、青海,统一天山南北地区。——常建华著《清朝大历史》(2)根据材料二,指出“签订条约,划定边界”中的条约名称并简述条约意义。结合所学,概括清朝治理边疆的方式。(8分)材料三清代前期,统治集团治理边疆的思想出现了新的变化,如放弃了传统的华夷观,强调中外一体;从“以夷治夷”到“以汉化夷”;对“羁縻而治”的传统思想加以否定;从只求“夷汉粗安”到追求“长治久安”,充分利用边疆各民族的力量,构筑边疆屏藩。戴逸主编《简明清史》中指出:“清代的民族统治政策是比较成功的,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民族之间的团结,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维护国家的统一。”——整编自李世谕《清前期治边思想的新变化》(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代前期统治者思想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简述清代民族统治政策的影响。(10分)2023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十校联合体期中联考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I123456BACCDA789101112高一历史学科试题第7页(共6页) BCADAD二、选择题II131415161718ADBCAB192021222324DCDCBB三、非选择题25.(1)制度:科举制(2分)具体措施: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1分),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1分);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1分),科举制度形成(1分);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1分),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1分),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1分);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1分),首创了武举和殿试(1分);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1分)(任意一点举措给1分,总分不超过6分)(2)含义: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2分,有写出纳绢或布代役即可得2分)关系:均田制是租庸调制的基础(2分,抄材料“均田制下实行的赋役制度”可得1分)影响: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国家政权(6分,说明:写出“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给4分,其它任意一点得2分。)26.(1)名称:唐蕃会盟碑、金瓶(2分,写出会盟碑即可得1分)朝代:图1唐朝图2清朝(2分)(2)条约:《尼布楚条约》(2分,没写书名号不扣分)意义: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2分,有写出“从法律上”即可得1分)方式:战争、签订条约、设置机构、册封、颁布法律等;(4分,写出任意一点即得2分。写出具体史实不得分。)(3)新变化:强调中外一体、“以汉化夷”、否定“羁縻而治”、追求“长治久安”。(4分,每点得1分,若写出“充分利用边疆各族的力量,构筑边疆屏藩”不给分)影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更趋稳固;增强民族团结;促进边疆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维护国家的统一,现代中国版图奠定了基础等(6分,注:现代中国版图奠定了基础,写出得2分其他任写两点得4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1分。)高一历史学科试题第7页(共6页)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附答案)
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附答案)
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英语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附答案)
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附答案)
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信息技术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附答案)
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11-30 13:55:02
页数:7
价格:¥2
大小:470.7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附答案)
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