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主题群文练10温暖人间小说 散文(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主题群文练10 温暖人间(小说+散文)(限时40分钟)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却相逢。在这个看似扰攘的世界上,其实并不缺少温暖,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坦然面对人生的风雨,善待每一个遇见,珍惜每一份情缘,伸出温暖的双手,安抚柔弱的肩头,挽起孱弱的臂膀,拭去生活的忧伤,用爱的心境,于暗夜中做明月,在晨雾中做朝阳,共同守护我们心中的光,共同温暖这个世界。一、(2023江苏南京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山月不知心里事周克芹脱下汗湿的灰布衣服,换上一件崭新的月白色的的确良衬衫,容儿跨出小屋。屋外的院墙爬满了丝瓜藤,还有牵牛花。丝瓜是娘种的,牵牛花是容儿种的。上肥的时候,母亲偏心眼儿,丝瓜苗吃得又饱又足。如今藤儿爬起来,这派势可壮了,把又瘦又小的牵牛藤儿掩盖在它肥大的绿叶下,露不出脸儿来。容儿在院墙下站了站。她已经忘记了牵牛花的委屈;就算还没忘吧,她也不计较这件事情了。近日来,她心头装着更大的委屈。天上有一抹淡淡的浮云。初升的圆月在薄薄的云后面窥视大地。山峦、田野、竹园、小路,一切都是这样朦朦胧胧。容儿和巧巧约好去看小翠。朦胧的月光照着两个姑娘,她们顺着一条拐了弯的田坎往前走去。巧巧成天爱说爱笑,她的话已经往哪州哪国绕了一圈,容儿不知道。这会儿,定了定神,却听她说:“小说还没写完,小翠抢了去看,却又叫她哥哥发现了……”“你没对我说过,你在写小说。”“我怕你呢。因为我写了一家人:老娘自私透了,克得很;儿子呢,三十岁娶不上亲,又穷又懒;一个姑娘呢,二十多岁,成天劳动,还做着团支书和科研小组组长的工作,因为队里穷,家里穷,她一年四季都穿着又厚又粗的衣服,布的颜色又老,想买一件的确良衬衫吧,手上没有一个零钱……”“去去去……别说了。”容儿狠狠地拧了她一把。月亮在水田里慢慢移动,伴着她的缓缓的脚步。容儿看看天,天上的浮云已不知去向。容儿想起小翠的哥哥,那个“怪人”!那些青年们,上过学,除了一年四季庄稼经,他们心里装着比父母兄嫂更丰富的东西。他们给农村的生活带来了变化。在这个大队,小翠的哥哥读的书比谁都多,他担任大队会计以后,大胆地推行起生产责任制来,什么“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等等。起初大队支书都反对他。他因此得罪了一些生产队长和大队干部。可他满不在乎,社员们不反对他,一年下来,大家都得到了好处,那些记恨他的人也少了。转过田角,容儿听到“嚓嚓”的响声。有人还在那儿挖地。麦桩地里站着一个男的,光着膀子,拄着一把锄头。容儿望着他,月光下,他显得很矫健。其实呢,他的相貌平常,个子也不高。这会儿,他已经认出了两人。“二位到哪儿去呀?”巧巧的嘴不让人:“嗨,你好哩!你妹子明天就出嫁了,你不在家里帮忙?”那人依然笑着。容儿想问:“你为什么在这儿挖地呀?这不是你们家的包产地呀。”小翠曾告诉过她:“我哥假积极,没人包的山坡地,他包。累死我们了。”
“正好,我有些事要给你们说,在田埂边坐一会儿吧。”明全说着,把单衣披在肩上。三人坐在田坎上。容儿盯着面前的田水,她又看见水里的月亮了。刚才,她走,月儿也跟着走,这阵她坐下,月儿也不走了,就这么静静地守候在身旁,等待着她。明全点燃一支纸烟,问:“巧巧,你的小说快发表了吧?”“还没有写完呢。”“还没写完?不就只差个结尾了嘛。”明全说,“小说里那家人有什么变化,你如实地写出来就好了嘛!那个儿子大变样了,还娶了媳妇。小春粮食超产一千斤,老大娘高兴得不得了,这一回,据说老人家一点儿也不‘克’啦,把卖粮食的钱全数交给儿女去安排!那个女儿,新添了两套‘料子’,衬衣是月白色的……这个结尾不是很真实吗?容儿,你说真实不真实?”巧巧怕容儿生气,忙拉着她的手要走。容儿没有动。不知怎么的,她愿意在这潮湿的田坎上多坐一会儿,听凭清风吹拂她滚烫的面颊。近两年,容儿家里的生活明显变化。然而,却只有在今夜,在此刻,对于变化了的生活,她才强烈地感觉到了。巧巧见容儿不动,便又向明全说:“你不是有事要给我们说吗?”明全笑着说:“自从生产责任制搞起来以后,大家都不再缺口粮了,这是第一步。现在……我要转告二位:明天晚上吃过夜饭到大队开会,研究科研组的工作。”巧巧忙说:“科研组不是都散伙了嘛!”“嘿嘿嘿,这事儿该我做检讨。不能散。还要办一个农业技术夜校,把青年们组织起来学习科学技术。”容儿突然插嘴问:“是吗,这是真的吗?”明全认真地说:“今天支委会上决定的。你们的忧虑,也是当前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上级注意到了。”容儿依旧淡淡地说:“注意到,就好了。”暗地却吐了口长长的气,心里感到说不出的舒坦。明全说:“不过,科研组不能像过去那样吃大锅饭。”容儿答道:“我们都不是懒人。我们小组愿意给生产队订立承包合同。”明全忙说:“当然,也不会叫你们吃亏。”他说罢,纵声大笑起来。这笑声有一种力量,冲击着这初夏夜晚的宁静。一个老汉拄着棍走过来了。容儿认得老汉姓马,同时,她忽然想起:马大爷的老伴害病进了医院,儿女都到医院服侍老母亲去了,土地没有人来种。“这个怪人!”容儿心里这样说。马大爷和明全说什么,容儿完全没听。她望着明全那消瘦下去了的脸颊,心中暗暗责备起自己来。而那种讨厌的委屈情绪,已随着清风,在宁静的月夜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容儿回到家里了。她和巧巧在小翠家没待一会儿,两人约定明晚一块儿去大队参加会议。矮墙里,满院子如水的月光。(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中选取“丝瓜藤”“牵牛花”“田坎”等典型意象,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B.文中“的确良”“吃大锅饭”“社员”等词语既能反映出农村的发展变化,又使本文具有时代特色。
C.从“吐了口长长的气”“心里感到说不出的舒坦”可以看出容儿听到能再次开展科研工作而放下忧虑了。D.明全在小翠眼中是“假积极”,在容儿眼中是“怪人”,这表明有理想、勇于开拓的农村新青年与当时环境的矛盾。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采用圆形结构,从容儿出门始,至容儿归家终,首尾呼应,章法谨严。B.从“天上有一抹淡淡的浮云”,到“浮云已不知去向”,不仅交代了环境的变化,还暗示容儿将消除对明全的芥蒂。C.全文以容儿的视角展开叙述,不仅刻画了明全等人物形象,而且表现了容儿的内心世界。D.小说“以小见大”,通过叙述容儿、巧巧相约春望小翠途中偶遇明全的平常生活片段,折射出农村改革的社会背景。3.小说中“写小说”的情节设计颇具匠心,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4.有人评价周克芹先生的这篇小说是“用诗情画意的镜子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16分)甥 舅 俩李春雷一千多年前的那天,曾巩三岁,王安石刚满周岁。彼时,他们还是婴幼儿。几十年后,他们出类拔萃,都成为时代的人杰。一千多年后,大浪淘沙,他们更是成了历史的巨人。来到抚州,必须拜谒王安石和曾巩。大师巨匠总是比肩携手。比如宋六大家,四川三人是父子,江西三人则是师生。而两位学生辈的王安石与曾巩,不仅是同乡,是朋友,还是甥舅。他们不仅是亲戚,更是好朋友。两家是世交,曾父与王父是同学。王安石得遇欧阳修并受到赏识,缘于曾巩的介绍。而王安石对曾巩的文章,更是倍加推崇,其祖母、父亲、母亲、岳父去世后,皆由曾巩撰写墓志铭。虽是好朋友,追求与风格,却完全不同。政治上,王安石胸怀天下,锐意变法,敢吃螃蟹,敢闯禁区,大刀阔斧,舍我其谁;曾巩则属于保守派,身处基层,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一个标准的勤吏。文学上,也如此。王安石为了实现政治理想,强调文学的现实功能:“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其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笔如刀锋、字字点穴。最著名的《读孟尝君传》,不足百字,却否定了历朝观点,实属千秋名篇。曾巩的文风集司马迁、韩愈之长,古雅本正,温厚典雅,章法严谨,叙事、议论都冲和平淡、委曲周详,开阔、承转、起伏、回环皆有法度。其代表作有《墨池记》《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等。对于对方,两人都有着透彻的认识。王安石比曾巩小两岁,走上仕途却早十几年,政治经验更丰富,观人识才最老辣。他虽然称赏曾文,却又看到了其弱点,遂在早年的赠诗中明言:“借令不幸贱且死,后日犹为班与扬。”这两句,简直就是对曾巩人生的预言和定位:不适合官场,却可以成为一个名垂青史的文学家。而曾巩,在宋神宗召见时,被询问王安石的缺点,曾巩直言“吝”,即执拗、小气之意。这个评价,可谓一针见血,后来,人们戏称王安石为“拗相公”,正是“吝”的另解。他们根本上相同又相通,都是君子。两人虽是亲戚加朋友,但王安石身为宰执,从未提携曾巩;曾巩身为下属,并未攀附王安石。他们坚持各自的政见,互不妥协。政见不睦,徒说无益,那就不见面、不争吵。许多年里,他们甚至中断了联系,但是从未互相攻击,只是保持沉默。沉默中,沿着自己的路径,走向各自的高峰。王安石,委实是一个千年不遇的天才。一介文人,却又通透政治,并主导了中国历史上继商鞅之后的又一次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虽然失败,却为中国政治文明留下了巨大财富。而曾巩在仕途清淡的同时,于文学上追求更高,揣摩玩味,在文本上做到了极致。
他俩和老师欧阳修以及文友三苏一起,高擎古文运动的大旗,提倡散文,反对骈文,力抵萎靡文风,坚持文以明道,使中国散文正本清源、蔚为大观,从而改变了文学史。就这样,烟云散尽、落日辉煌时,他们又走到了一起。元丰六年春,曾巩扶母亲灵柩乘船南归,王安石特意迎到江边吊唁。此时,曾巩已病重,到达江宁后便卧床不起。那段日子里,王安石常常探望,执手倾谈。两位老亲戚老朋友,相好如初,就像少年时那样。不久之后,二人相继谢世。不要以为去世,一切就结束了。他们又同样被历史误会。从南宋至元明清,王安石变法基本被否定,他甚至被视为奸臣。按照传统评价,变法有“急政”或“苛政”之嫌,引起激烈“党争”,导致北宋亡国。有人在评判两宋时,将王安石与秦桧并列:“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其裂而不复合者,秦桧之罪也。”转机出现在近代。国人面对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急欲变法而富国强兵,遂开始重新认识王安石。从此,对他的肯定评价才成为主流。史学家称,王安石变法,是人类思想反抗的文明成果。正是这些成果,才使人类有了摆脱野蛮统治的可能和方向。由此,王安石被称为“千古一相”。而曾巩,他的文章最初并没有被格外重视,直到明初,文坛才开始将其列入“唐宋八大家”,但排名最后。进入清代,最富影响的桐城派作家群,更注重“义法”,遂将曾文奉为楷模。康熙年间出版的《唐宋八大家文钞》,共选录文章316篇,唯一入选超过百篇的作家就是曾巩,计128篇,数量远超其他七人。经过几百年时光的淘洗,这甥舅俩,都成为历史甄定的巨人。在他们去世九百多年后,我来到抚州,瞻仰先贤。那一天,武夷余脉群峰青翠,天上白云悠悠,阳光雪亮,清风香甜,令人想到徐徐流动的历史。眼前的世界,热烈而生动,似一片澎湃的海洋,如一台无终的大剧,更像一株苍翠的大树,春夏秋冬,青青黄黄。每个人,都是一片树叶或一枚小果,暂时栖居在这株屹立于洪荒的大树上,蓬勃着,摇曳着,梦想着,成熟着……日月无语,天地有心。唯有时间,是宇宙间沉默的、永恒的帝王。(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几十年后”“一千多年后”,两个时间节点写出了王安石与曾巩不同时期的共同特点,增添了历史厚重感。B.王安石与曾巩的文章风格完全不同,但王安石总请曾巩为自己去世的亲人写墓志铭,可见王安石的文章不如曾巩。C.王安石和曾巩虽然政见不睦,二人在许多年里互不妥协,坚持己见,但从未互相攻击,而是保持沉默。D.文章讲述了王安石和曾巩不同的人生经历,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和崇敬之情,“历史甄定的巨人”是对二人的高度评价。
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采用对比手法叙述王安石和曾巩在政治和文学上不同的追求与风格,意在突出二人在不同领域的高下。B.文章第四段点明曾、王二人的关系,不仅照应标题,也为后文两相对照来写两人的经历、品性、追求等内容做铺垫。C.本文取材时间跨度大、范围广,突显了“形散”的特点;同时,聚焦于对二人的赞美与崇敬,体现了“神聚”的特点。D.本文思路清晰,“追求与风格,却完全不同”“都是君子”“同样被历史误会”等显示出作者的行文思路。7.文章以“唯有时间,是宇宙间沉默的、永恒的帝王”一句作结,产生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4分)8.作家梁衡提出散文美的“三层次”理论,第一层是描写叙述之美,即写景、状物、述事、传播信息等准确、干净;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请结合本文对此加以简要分析。(6分)
答案与解析主题群文练10 温暖人间(小说+散文)1.D 解析D项,“这表明有理想、勇于开拓的农村新青年与当时环境的矛盾”错误,根据原文“容儿回到家里了。她和巧巧在小翠家没待一会儿,两人约定明晚一块儿去大队参加会议”可知,她们原来不理解而现在理解了明全的行为,这样写刻画了走在时代前列的农村新人形象,他们有理想,有追求,勇于开拓,敢于担当。2.C 解析C项,“全文以容儿的视角展开叙述”错误,全文写容儿与巧巧在一个月光溶溶的夜晚相约去看明天就要嫁人的小翠,在月夜、在月光下、在不远的一段路上,容儿与巧巧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构成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可见应该是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3.①与小说本身的内容形成呼应,补充了容儿的家庭、职业等信息,使情节更加完整;②丰富了容儿能干、追求进步的形象,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③更好地表现容儿一家的变化,折射出改革开放下的农村变迁;④叙事灵活,增加叙事的层次感,提升读者阅读体验。4.①景物描写营造意境美:文中对月亮的描绘,营造了乡村夜晚朦胧静谧的氛围,为小说增添诗情画意美。②人物塑造表现人性美:明全晚上帮马老汉种田,表现了热心助人的美好品质。(如果从有追求、有理想、勇挑重担等角度分析亦可;也可以分析容儿的勤劳质朴和巧巧的心思细腻、体贴)③语言叙述体现诗意美:运用散文化笔法,淡化情节,叙事细腻,使小说富有诗意美。④把“包产到户”“包产到组”的农村改革和向科学进军的重大题材放入普通而有诗意的生活片段的叙述中。5.B 解析B项,“可见王安石的文章不如曾巩”于文无据。文章只说两个人在文学上的追求与风格各不相同,但并未评价两人文章的优劣。6.A 解析A项,“意在突出二人在不同领域的高下”错。意在突出二人尽管有不同,但同样伟大。7.①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时间比作沉默的、永恒的帝王,表达了时间有为一切做决断的权力,它最终给了曾巩和王安石一个公允的定论。②升华主题,作者借王安石与曾巩的人生经历来证明,无论当时经历如何,历史都会给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由此激发读者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③语言凝练,含蓄蕴藉,极富哲理内涵,让读者在阅读思考中有所感悟,意味悠长。8.①叙述之美。本文注重历史的细节,用大量翔实的史料梳理了曾巩和王安石交往与友谊的变迁史,以及去世之后被历史误会等史实。②意境之美。作者客观评价了二人的政治追求与文风等的不同,肯定他们的君子之风,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赞美,感情色彩浓烈。③哲理之美。文章结尾处借抚州风物说理,阐述了个体在永恒不灭的世界中经历成长,实现自己的价值的哲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