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三)(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2

2/22

剩余2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三)语文得分:本试卷共10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宋代文学一个较典型的特征,是哲学的艺术化与艺术的哲学化。在宋学兴盛的背景下,士大夫文人对“性命”“心源”“情性”“道德”等人之生命的发生原理与终极意义的领会,以及对自身道德涵养的极高要求,决定了其人格精神更易于流向纯粹的诗性和审美,并成为推动宋词雅化的原动力,体现着形而上的人格精神对宋代审美与艺术活动的影响。宋词雅化在北宋已有较高的完成度,特别是“东坡范式”的创生,对词史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从当时的历史环境看,无论是苏轼,还是他之前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后来者黄庭坚,他们对词表达功能的拓展都与政治影响下个人际遇的改变密切相关。这实际上是北宋士人在党争和贬谪语境下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穷达之际如何自处,进退之间如何在精神上达成真正的平静和自由,是他们始终关注的修养课题。“清风明月”是欧阳修中后期的典型词境:“无风水面琉璃滑”“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目之所见,也是心之所向,是作者主观审美偏好的反映,这种澄明之境恰是欧阳修清明自适的内心世界的镜像。苏轼和欧阳修在对词的认识和审美个性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但在对词的雅化上,又不约而同地沿着扩大词表现功能的道路前进,创作了大量雅词,共同塑造着宋代士人的人格意象。苏轼有着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相近的体悟,可概之为对“适”的精神境界的追求。“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些词句中流露出顺化自然、随缘放旷的生命情调,同样带有一种人生沧桑感。这种“适”和欧阳修的“闲”一样,都是经历过人生沧桑的士大夫试图以静观外物、身与物游的方式来明辨思理,达成主体精神绝对自由的境界。欧阳修的“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是他在贬谪后的沉淀;苏轼的“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他在乌台诗案后痛定思痛的体悟;而黄庭坚在经历《神宗实录》案风波后,则锤炼出“断虹霁雨”的词境:“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断虹霁雨”词境不免令人联想到黄庭坚关于人格气象的诗性喻说— —“光风霁月”。《濂溪诗序》云:“(周敦颐)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这句话经南宋理学家李侗点出,“为善形容有道者气象”,遂成形容人格气象的经典表述。“光风”是雨雪初晴之时吹拂云开雾散的风;“霁月”是雨雪止息、天空放晴后明净的月色。“光风霁月”形容的是雨雪放晴后天地清朗、万物澄净的状态,以此形容人格气象,既显示了悟透人生的通脱感和释然感,又蕴含了厚重的人生沧桑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断虹霁雨”的词境可作为“光风霁月”的人格气象在文学创作上的参证,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宋代士大夫文人在文学与道德层面通而为一的同构。宋词雅化实质上是宋代士人遵从正统文化秩序、恪守道德伦理、完善人格修养而做出的审美价值判断。宋代士人将经过人生波折的洗礼而达成的人格精神,以艺术化、审美化的方式展现于创作实践,诗意展现了宋代士人努力探索精神出路的复杂情感变迁。(摘编自陈莹《从“清风明月”到“断虹霁雨”——北宋雅词中士大夫人格精神的诗性表达》)材料二: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手段是“以诗为词”。所谓“以诗为词”,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将诗的有关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即创作技法方面的要求;二是倡导小词出诸“诗人之雄”,即针对创作主体方面的要求。所谓“诗人之雄”,就是士大夫固有的志向,包括体现传统儒学所倡导的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苏轼呼唤“诗人之雄”,就是要求词人像诗人一样,以词言志。以诗为词的实质,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依赖于音乐传播的歌词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或者说把“歌者之词”变为“诗人之词”。由此看来,关于苏轼对词的雅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首先,是创作技法上的雅化。苏轼将诗的创作技法引入词中,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增加了词的抒情性,使词具有了诗般典雅庄重的语言。其次,是词体的雅化。这包含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创作心理的雅化。他倡导小词出诸“诗人之雄”,改变晚唐五代以来传统的出于戏谑、娱乐的心理而作词的状况,而以士大夫固有的志向、浓重的道德责任感与真挚的历史使命感取代之。二是创作内容的雅化。苏轼将诗中经常表现的政治、历史、道德、哲理的内容带入词中,纠正了传统艳词片面追求词的形式美的偏颇,使词文学第一次达到了真(历史、哲理)善(政治教化、伦理道德)美(娱乐)的比较完美的统一,达到了个体价值(审美、抒情价值)与社会价值(真、善)的比较完美的统一,这实际上是对儒家诗教很大程度上的回归。苏轼以具体的创作实践,履行了自己的词学主张,实际上已倡导了南宋词坛的雅化精神,为南宋词坛从文化层面的深度崇雅贬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词的雅化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摘编自高云斌《从唐宋词雅化进程看雅词的内涵》,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代士人的人格精神趋向诗性和审美,这与宋代士人对其道德涵养的更高要求密切相关。B.“东坡范式”作为士大夫人格精神的一种诗性表达,推动了宋词雅化的进程,影响深远。 C.苏轼与欧阳修在文学创作上渗透了对人生的理解与参悟,在艺术创造中寄寓了人格精神。D.李侗对黄庭坚的文学成就及道德修为给予高度评价,以“光风霁月”来形容其人格气象。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词表达功能的拓展,为北宋士人在党争和贬谪的语境下,面对穷达之际、进退之间的选择进行人生思考提供了充分的前提条件。B.苏轼和欧阳修的词分别表现出“适”与“闲”的境界,其中有词人主观审美偏好的因素,但也体现了他们追求主体精神绝对自由的努力。C.苏轼认为,词应该像诗一样承载士大夫的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他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就使词完全突破了音乐对它的束缚。D.苏轼用具体的创作实践履行了自己的词学主张,不仅使词在北宋完成了雅化,实际上也倡导了南宋词坛的雅化精神,其历史性贡献不容忽视。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诗词名句不符合“诗人之雄”特质的一项是()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B.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C.到而今、鱼雁沈沈无信,天涯常是泪滴。D.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4.请简要概括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5.苏轼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誉为“千古绝唱”,请结合材料二中关于宋词雅化的相关论述,谈谈这首词如何体现了宋词的雅化。【答案】1.D2.B3.C4.本文为总分总论证结构。①开头提出核心议题“宋词雅化”,强调宋代士人人格精神对宋代审美与艺术活动的影响;②接着分别从宋代三个典型文人的创作实践来论证人格精神对于宋词雅化的推动作用;③最后总结,宋词雅化实质上是宋代士人遵从正统文化秩序、恪守道德伦理、完善人格修养而做出的审美价值判断。5.①创作技法上的雅化:苏轼将诗的创作技法引入词中,运用了夸张、比喻、用典、对偶等手法表现赤壁之景。夸张写景,雄奇壮阔;用英雄之典,典雅豪放。同时,如“乱石穿空”与“惊涛拍岸”,结构相同,意义相关,与律诗中严格对仗的诗句没有区别。(结合诗句内容任选一例列举即可,不必求全)②创作心理的雅化:此词创作出于词人胸有建功立业壮志而不得的心理。③创作内容的雅化:雄奇的赤壁风光,豪壮的英雄事迹,一尊还酹江月的人生哲思,让词内容一改片面追求形式美的绮艳之风。【解析】 【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就文中材料而言,并非李侗以“光风霁月”来形容黄庭坚的人格气象,而是黄庭坚以此形容周敦颐之人品。同时,文中并未提及李侗对黄庭坚的文学成就及道德修为给予高度评价。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词表达功能的拓展,为北宋士人在党争和贬谪的语境下,面对穷达之际、进退之间的选择进行人生思考提供了充分的前提条件”逻辑错误。依据材料一第二自然段提到:“他们对词表达功能的拓展都与政治影响下个人际遇的改变密切相关。这实际上是北宋士人在党争和贬谪语境下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据此可知,词的表达功能的拓展只是与个人当时的际遇有关,并非是词人在困境下进行人生思考的充分的前提条件。C.“他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就使词完全突破了音乐对它的束缚”错,逻辑不成立。手法的改变跟词是否突破音乐束缚没有逻辑关联。D.“使词在北宋完成了雅化”错。根据材料一第二自然段可知,词的雅化在北宋只是有了较高的完成度,不能理解为已然状态,另外依据材料二末段“为南宋词坛从文化层面的深度崇雅贬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等句亦可作出推断。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依据材料二内容,所谓“诗人之雄”,就是士大夫固有的志向,包括体现传统儒学所倡导的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苏轼呼唤“诗人之雄”,就是要求词人像诗人一样,以词言志。由此可知,要判断是否符合“诗人之雄”的特质,首先要看是否“言志”,同时依据材料二的内容,其“志”应体现“传统儒学所倡导的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A.出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征人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这体现了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B.出自姜夔的《扬州慢》,两句话展现了曾经繁华的扬州在战火之后的萧条与荒芜,内蕴着对金人入侵的控诉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C.出自周邦彦《瑞鹤仙》,虽亦抒情言志,但此情志只是指闺妇愁思,“鱼雁”传书常用于夫妻之间,而“天洲”又指向彼此天各一方,相思之情溢于言表。因此,其情志并非传统儒学所倡导的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故不符合“诗人之雄”特质。 D.出自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北宋王朝边关告急,而自己却无路请缨——这里的“不请”是“不能请”之意——不能为国御敌,生擒西夏酋帅,就连随身的宝剑也在秋风中发出愤怒的吼声,刻画了一个忧国忧民、报国无门的志士的无奈与悲愤。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本文为总分总论证结构。①开头“人格精神更易于流向纯粹的诗性和审美,并成为推动宋词雅化的原动力,体现着形而上的人格精神对宋代审美与艺术活动的影响”,提出核心议题“宋词雅化”,强调宋代士人人格精神对宋代审美与艺术活动的影响;②接着列举宋代三个典型文人的创作论证了人格精神对于宋词雅化的推动作用:欧阳修“清风明月”的“闲”境,苏轼“也无风雨也无晴”的“适”境,黄庭坚“断虹霁雨”的悟透人生的通脱释然之境;③最后“宋词雅化实质上是宋代士人遵从正统文化秩序、恪守道德伦理、完善人格修养而做出的审美价值判断”得出结论,宋词雅化实质上是宋代士人遵从正统文化秩序、恪守道德伦理、完善人格修养而做出的审美价值判断。【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①结合材料二原文“一是将诗的有关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即创作技法方面的要求”“是创作技法上的雅化。苏轼将诗的创作技法引入词中,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增加了词的抒情性,使词具有了诗般典雅庄重的语言”等分析,创作技法上的雅化,采用了比喻、对偶、夸张等手法。“穿”写出山崖高耸入云的动势;“拍”写出了江涛的力度,拍击江岸,澎湃有声;“卷”写出了波涛力量之浩大,展示了一幅阔大的雪浪图。这一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生动的描写,把读者带入一个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同时,如“乱石穿空”与“惊涛拍岸”,结构相同,意义相关,与律诗中严格对仗的诗句没有区别。②结合材料二原文“一是创作心理的雅化。他倡导小词出诸‘诗人之雄’,改变晚唐五代以来传统的出于戏谑、娱乐的心理而作词的状况,而以士大夫固有的志向、浓重的道德责任感与真挚的历史使命感取代之”分析,主要从创作心理角度分析,此词创作出于词人胸有建功立业壮志而不得的心理,集中写出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色,从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一种历史使命感油然而生。③结合材料二原文“二是创作内容的雅化。苏轼将诗中经常表现的政治、历史、道德、哲理的内容带入词 中,纠正了传统艳词片面追求词的形式美的偏……与社会价值(真、善)的比较完美的统一,这实际上是对儒家诗教很大程度上的回归”分析,主要从创作内容角度分析。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人道是”极有分寸。苏轼通过对雄浑壮阔的景色的描绘,把对历史的审视与思考带入词中,表现出了对怀才不遇、老大未成的愤懑之情,追求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让词内容一改片面追求形式美的绮艳之风。(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田野、瓦檐和雨何士光我在书架上不经意地搜寻,倏然看见一本,觉着似曾相识,却原来是自己的书,取下来掂在手里,随便一翻,有一篇叫《雨霖霖》。开头一段,就写了田野、瓦檐和雨,于是这心就迷茫起来,禁不住懊伤,触着了痛处似的。那时候,夜雨落起来了。阵阵雨点从暗夜里斜过来,先打着四下里的苞谷林,跟着就急促地打在瓦檐上。不久就变得缠绵起来,檐水一直淅沥作响。永远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听见雨声,人的心就禁不住彷徨。仿佛是一种亘古的诉说,有摧人肝肠的力量……究竟是为什么?你一听见雨声心里就禁不住彷徨,觉着温馨而忧伤。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那时我还在梨花屯乡场。依旧是夜晚,夜雨也还是打在瓦楞上。你说怎么样呢?一切都会改变,只有这雨声,这夜深人静,却永远是不会改变的。仿佛注定了一般,不论我在哪儿,不论在故乡,还是远方,它都要追逐着人,搓揉着人的衷肠。要是一整夜都落雨,你就宁愿一整夜都不睡。或者就赶紧躺下来,丢掉手边的任意什么工作,觉着再没有比躺在无边无际的雨夜里更安适的。在梨花屯乡场,每逢下雨,倘使是在白天,你就立即搬上一只椅子,坐到楼廊上去,看着田野上的雨丝,直到它停歇下来。一次又一次地,你情不自禁地赶紧拿好纸笔,尽快地记下雨从田野上掠过的情景,只要翻开笔记查找,这种记叙是随处可见的。你总觉得它包含着什么呼唤,你又总觉得它始终在向人们,径直向着人的灵魂诉说着什么。到底是什么呢?你一直想听得更真切一些。它沙沙地来了,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紧一阵,慢一阵。仿佛要轻敛下去,跟着又急切起来,依旧地诉说着,直截地诉说着,撇开人世间东零西碎的焦虑,撇开日子里光怪陆离的景象……这几乎就和你的心灵一样,一直在纠缠和煎熬着你。你也一直想动手来写一回雨,但可以不写,或是用不着写的东西,你倒是写了一些,而这一直萦绕在心头的心思,却又始终没有来得及。只是在字里行间带上点点滴滴,又匆匆地掠过去。这都是为什么呢?田野也一样,也总是于无言中透露着不绝如缕的隐秘,深深地浸透着你,也是你一直想穷究的,同样也一直没有来得及。 情形似乎是这样的吧?田野、瓦檐和雨透散出来的消息,牵连着生命之谜,和着天地的永远的奥秘。噢,我们是像不知道身世的孩子一样,存活在这人世上的。是谁把这样一颗心灵附在这样一副躯壳中,就打发你到这尘世上来了?一切又为什么要像这样和会是这样?这一点一直迷茫。仿佛孤零零的孩子总在寻觅自己的出身一样,你也一直在思念你的出生之地。田野和雨透露给你的,似乎就正是你出生的消息,你看不透潜藏在冥冥之中的奥秘,但你知道,你正是从苍茫的宇宙世界里来的。如果不是这样,你最终还能从哪儿来呢?我们的生命界限绝不仅仅终止在这躯壳边缘,世界的界限也绝不仅仅终止在我们的视野之内。“山野给人的印象是这样,”一次你曾经这样开头,动手来起草一些文字,“仿佛人们最早来到世上的时候,世界就是这样的景象。”但不知为什么,才写了一点,你又搁置了。这种印象应该是贴切的吧?蜿蜒在田畴之间的石板小路走完之后,隐藏在草丛中的沙土小路走完之后,人的踪迹就消退殆尽了,就现出来最早的世界,使你依稀看到了我们的所从由来。至于雨声淅淅沥沥地响起来的时候,则洒落着造物的消息。你和雨丝本来情同手足,连同万物一道,都是天地化生的,也因了种种根由而连在一起。但有一次,雨已经落了很久了,你却一直没有看见那雨丝,也没有听到那雨声。到你发现在落雨的时候,你怔住了,心里不禁一震。那一次,你在一处高层的楼房里,正是那种炫人眼目的高层楼房,你几乎就住在最高一层。是深秋时分吧,窗户给关起来了,一道白色的纱窗掩映,这就不难想见,你看不见雨丝,也听不到雨声。直到你无意中走近窗棂,掀起来一角窗帘,才看见落在眼底的街市已经雨雾蒙蒙的了,雨正落个不停。你站在那窗前,不由得想到,我们离这雨,离我们的根柢,似乎是越来越远了。你看不清雨雾中的街市,却知道那是繁华而琳琅的,同时也浮躁而焦虑。事情会不会是这样呢?尽管我们的灵魂一直游移,但我们又总是更能感触和迁就我们的形骸,而对灵魂熟视无睹、忽略不计。也许从一开始,我们就偏失地借助了造物给予我们的灵智,仅仅用它来建造了这个熙攘的世界,而在建造出这个熙攘的世界的时候,这熙攘的世界就反过来缠绕了我们自己,心灵也就堵塞起来,再不能分辨天宇的呼唤和消息……渐渐地,你又想起了雨中的院落、人家、瓦檐和田畴,想起了你匆匆地记下来的那些雨天的情景。那田野上的人生自然不是无懈可击的,但却以共与天地的相依傍相合一,永远地牵动着人的心绪。我们不是始终在寻觅我们的另一半?我们不是始终与我们的另一半相剥离?哪一天我们的灵魂不再执着于自己的世界,而与整个的天地融合了,我们或许才是真正自由的……这儿说到的,只是我的田野、瓦檐和雨。而始终传给我们消息的,当然又还有许许多多别的,不仅仅是田野、瓦檐和雨。(选自《何士光文集》,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由文章《雨霖霖》引出对雨声的迷茫与懊伤,也表明自己对雨声超乎寻常的敏感。 B.“梨花屯乡场”是作者当年生活的典型场景,作者在此对自然、人生生发出许多思考。C.在作者看来,雨水和自然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天地化生而成,都是我们的同胞手足。D.作者更为推崇田野上的人生,因为与城市生活相比,只有在农村生活才能获得真正自由。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从作者的一本书、一篇文章、一个段落写起,行文中引用了自己的文字,这种“文中文”的结构方颇具匠心。B.文中四个画线句子使用了问句中的一般疑问与设问,展现出强烈的抒情性与深刻的思想性,也强化了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C.本文突出的描写手法之一是心理活动,作者借此将情感体验、生活经历以及思考所得依次呈现,展示出自己的心路历程。D.本文由眼前的事物逐步展开联想与想象,将笔触伸及自然中的风物、农村与城市中相关的生活,体现出形散神聚的特点。8.本文标题“田野、瓦檐和雨”为三个名词的并列,你认为其中哪个名词最为重要?为什么?9.本文“我”“你”“我们”三种人称形式多次转换,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与阐述。【答案】6D7.B8.示例一:田野。“田野”代表乡村,代表农耕的生产方式。与“城市”相对,而本文的主旨是在与城市生活的比较中肯定与天地合一、与自然亲近的“田野上的人生”;“田野”承载着文本的主旨。示例二:瓦檐。“瓦檐”属于村居的院落,代表乡村的生活方式,即“田野上的人生”。与“高层楼房”所代表的城市生活形成对比,“田野上的人生”是本文的情感寄托所在,“瓦檐”承载着作者的情感。示例三:雨。“雨”作为全文的线索,代表着大自然。作者居住在“高层楼房”里,远离了田野和瓦檐,唯有雨能传递自然的讯息,能提示我们的来处;“雨”代表着本文作者的文化选择。9.①本文多处采用具有主观性的第一人称“我”,表现出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探究与困惑。也采用第二人称“你”来指称自己,具有客观性,体现出自己对自然与人生的认识的深化。两种不同的人生视角的结合突出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追问和探究,反映作者认识的理性特征。②文中后部分的“我们”代表人类全体,表达了作者对人类行为的反思,对重新建构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③由“我”“你”到“我们”人称的转换,表现出作者由对个体的经历的思索上升到对人类普遍命运的深切思考与关注,具有深厚的忧患意识与人文精神。人称灵活变换使用,使行文更自由流畅、思维不受阻碍。【解析】 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D.“只有在农村生活才能获得真正自由”表述有误。原文“那田野上的人生自然不是无懈可击的,但却以共与天地的相依傍相合一,永远地牵动着人的心绪。我们不是始终在寻觅我们的另一半?我们不是始终与我们的另一半相剥离?哪一天我们的灵魂不再执着于自己的世界,而与整个的天地融合了,我们或许才是真正自由的……”,这里的“田野”,代指大自然。作者强调的人在田野上的人生,即人在田野上的真正自由,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共融,而并非“只有在农村生活”。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文中四个画线句子使用了问句中的一般疑问和设问”,少了反问,解析不全面。画线的四个问句中第一问与第二个问句是一般疑问句,第三句是设问句,第四个画线句是反问句。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题意蕴鉴赏表达效果的能力。示例一:由“在梨花屯乡场,每逢下雨,倘使是在白天,你就立即搬上一只椅子,坐到楼廊上去,看着田野上的雨丝,直到它停歇下来。一次又一次地,你情不自禁地赶紧拿好纸笔,尽快地记下雨从田野上掠过的情景”“蜿蜒在田畴之间的石板小路走完之后,隐藏在草丛中的沙土小路走完之后,人的踪迹就消退殆尽了,就现出来最早的世界,使你依稀看到了我们的所从由来”,这里的“田野”代表乡村,代表农耕的生产方式;“那一次,你在一处高层的楼房里,正是那种炫人眼目的高层楼房,你几乎就住在最高一层。是深秋时分吧,窗户给关起来了,一道白色的纱窗掩映,这就不难想见”“你站在那窗前,不由得想到,我们离这雨,离我们的根柢,似乎是越来越远了”,田野所代表的自然、农耕的生产方式,与“城市”相对;由倒数第二段“那田野上的人生自然不是无懈可击的,但却以共与天地的相依傍相合一,永远地牵动着人的心绪。我们不是始终在寻觅我们的另一半?我们不是始终与我们的另一半相剥离?哪一天我们的灵魂不再执着于自己的世界,而与整个的天地融合了,我们或许才是真正自由的……”,可知本文的主旨是在与城市生活的比较中肯定与天地合一、与自然亲近的“田野上的人生”,“田野”承载着文本的主旨。示例二:由第二段“那时候,夜雨落起来了。阵阵雨点从暗夜里斜过来,先打着四下里的苞谷林,跟着就急促地打在瓦檐上。不久就变得缠绵起来,檐水一直淅沥作响。永远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听见雨声,人的心就禁不 住彷徨。仿佛是一种亘古的诉说,有摧人肝肠的力量……”得出:瓦檐属于村居的院落,代表乡村的生活方式,即“田野上的人生”,与“高层楼房”相对。由“田野、瓦檐和雨透散出来的消息,牵连着生命之谜,和着天地的永远的奥秘。噢,我们是像不知道身世的孩子一样,存活在这人世上的。是谁把这样一颗心灵附在这样一副躯壳中,就打发你到这尘世上来了?一切又为什么要像这样和会是这样?这一点一直迷茫。仿佛孤零零的孩子总在寻觅自己的出身一样,你也一直在思念你的出生之地”得出:“田野上的人生”是本文的情感寄托,“瓦檐”承载着作者的情感。示例三:文章每一段里都提到了“雨”,由“雨”引出瓦檐和田野,可见雨作为全文的线索,代表着自然,“那时候,夜雨落起来了。阵阵雨点从暗夜里斜过来,先打着四下里的苞谷林,跟着就急促地打在瓦檐上。不久就变得缠绵起来,檐水一直淅沥作响”。由“田野和雨透露给你的,似乎就正是你出生的消息,你看不透潜藏在冥冥之中的奥秘,但你知道,你正是从苍茫的宇宙世界里来的。如果不是这样,你最终还能从哪儿来呢?我们的生命界限绝不仅仅终止在这躯壳边缘,世界的界限也绝不仅仅终止在我们的视野之内”得出:作者居住在“高层楼房”里,远离了田野和瓦檐,惟有雨能传递自然的讯息,能提示我们的来处,“蜿蜒在田畴之间的石板小路走完之后,隐藏在草丛中的沙土小路走完之后,人的踪迹就消退殆尽了,就现出来最早的世界,使你依稀看到了我们的所从由来。至于雨声淅淅沥沥地响起来的时候,则洒落着造物的消息。你和雨丝本来情同手足,连同万物一道,都是天地化生的,也因了种种根由而连在一起”。“雨”代表着本文作者的文化选择:“这儿说到的,只是我的田野、瓦檐和雨。而始终传给我们消息的,当然又还有许许多多别的,不仅仅是田野、瓦檐和雨”。【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人称作用、分析作者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的能力。本文首段“我在书架上不经意地搜寻,倏然看见一本,觉着似曾相识,却原来是自己的,取下来掂在手里,随便一翻,有一篇叫《雨霖霖》。开头一段,就写了田野、瓦檐和雨,于是这心就迷茫起来,禁不住懊伤,触着了痛处似的”和尾段用“我”,“这儿说到的,只是我的田野、瓦檐和雨。而始终传给我们消息的,当然又还有许许多多别的,不仅仅是田野、瓦檐和雨”。多处采用具有主观性的第一人称“我”,表现出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探究与困惑。中间部分用“你”来指称自己,“究竟是为什么?你一听见雨声心里就禁不住彷徨,觉着温馨而忧伤。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这几乎就和你的心灵一样,一直在纠缠和煎熬着你。你也一直想动手来写一回雨,但可以不写,或是用不着写的东西,你倒是写了一些”“但有一次,雨已经落了很久了,你却一直没有看见那雨丝,也没有听到那雨声。到你发现在落雨的时候,你怔住了,心里不禁一震”“渐渐地,你 又想起了雨中的院落、人家、瓦檐和田畴,想起了你匆匆地记下来的那些雨天的情景”。第二人称“你”来指称自己,具有客观性,体现出自己对自然与人生的认识的深化。两种不同的人生视角的结合突出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追问和探究,反映作者认识的理性特征。文中后面部分“我们离这雨,离我们的根柢,似乎是越来越远了”“我们不是始终在寻觅我们的另一半?我们不是始终与我们的另一半相剥离?哪一天我们的灵魂不再执着于自己的世界,而与整个的天地融合了,我们或许才是真正自由的……”,“我们”代表人类全体,表达了作者对人类行为的反思,对重新建构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由“我”“你”到“我们”人称的转换,表现出作者由对个体的经历的思索上升到对人类普遍命运的深切思考与关注,具有深厚的忧患意识与人文精神。人称灵活变换使用,使行文更自由流畅、思维不受阻碍。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韩宣子①有环,其一在郑商。宣子谒诸郑伯,子产②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子大叔、子羽谓子产曰:“韩子亦无几求,晋国亦未可以贰。晋国、韩子,不可偷也。若属有谗人交斗其间,以兴其凶怒,悔之何及?吾子何爱于一环,以取憎于大国也?盍求而与之?”子产曰:“吾非偷晋而有二心,将终事之,是以弗与,忠信故也。(公孙)侨闻君子非无贿之难,立而无令名之患;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夫大国之人,令于小国,而皆获其求,将何以给之?一共一否,为罪滋大。大国之求,无礼以斥之,何餍之有?吾且为敝邑,则失位矣。若韩子奉命以使,而求玉焉,贪淫甚矣,独非罪乎?出一玉以起二罪,吾又失位,韩子成贪,将焉用之?”韩子买诸商人,既成贾矣。商人曰:“必告君大夫。”韩子请诸子产,曰:“昔起请夫环,执政弗义,弗敢复也。今买诸商人,商人曰‘必以闻’,敢以为请。”子产对曰:“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以艾杀此地斩之蓬蒿藜藿而共处之世有盟誓以相信也。曰:‘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恃此质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今吾子以好来辱,而谓敝邑强夺商人,是教敝邑背盟誓也,毋乃不可乎!吾子得玉而失诸侯,必不为也。若大国令而共无艺③,郑,鄙邑也,亦弗为也。侨若献玉,不知所成,敢私布之。”韩子辞玉,曰:“(韩)起不敏,敢求玉以徼二罪?敢辞之。”(节选自《左传·昭公十六年》,有删改)材料二晋平公会诸侯于平丘,齐侯及盟。郑子产争贡赋之所承,曰:“昔日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④也。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敢以为请。贡之无艺,小国有阙,所以得罪也。诸侯修盟,存小国也。贡献无极,亡可待也。存亡之制,将在今矣。”自日 中争之,以至于昏,许之。既盟,子大叔咎之曰:“诸侯若讨,其可渎乎?”子产曰:“国不竞亦陵,何国之为?”(节选自《孔子家语·正论解》,有删改)【注】①韩宣子:姬姓,韩氏,名起,晋国执政大臣,谥号宣,史称韩宣子。②子产:郑穆公之孙,世称公孙侨,字子产,郑国执政大臣。③艺:限度,极限。④甸服:古制称离王城方圆五百里的区域。男服,甸服之外方圆五百里的区域。郑国属男服。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涂黑。昔我先君A桓公与商B人皆出自周C以艾杀D此地E斩之F蓬蒿藜藿而共处之G世有盟誓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宣子谒诸郑伯”与《桃花源记》“及郡下,谒太守,说如此”中“谒”字的词义相同。B.“吾非偷晋而有二心”与《石壕吏》“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中“偷”字的词义相同。C.“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与《种树郭橐驼传》“字而幼孩,遂而鸡豚”中“字”字的词义不相同。D.“子大叔咎之曰”与《出师表》“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中“咎”字词义不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子大叔、子羽等人的担忧,子产强调国家要树立美名,就需要依礼来确立郑国在诸侯中的邦国地位。B.子产从大小国之间关系、对先祖盟誓守信的角度,拒绝了晋国执政韩宣子从郑国商人处购买玉环的要求。C.子产认为根据周制,贡赋轻重应与各诸侯国的地位尊卑、次序先后相关,郑国不应依照公侯的标准来供给。D.子产修盟诸侯,以对大国贡赋没有极限、小国难以满足大国要求的理由,使周天子同意提议,最终不辱使命。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子何爱于一环,以取憎于大国也?(2)国不竞亦陵,何国之为?14.弱国无外交,子产为何能够说服超级大国的君臣,最终维护了郑国的尊严?请简要概括。【答案】10.CEG11.B12.D13.(1)您为什么吝惜一个玉环,因此从大国那里招来憎恨呢?(2)国家(郑国)不和别国竞争,也会遭到欺凌,(郑国)哪里还成其为国家呢?14.①坚守原则,眼光长远(或机智灵活)。②有礼有节,不卑不亢。③不畏强权,据理力争。【解析】 【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从前我们先君桓公和商人都是从周地迁移出来的,共同协作来耕作这块土地,除治荒草砍去草莽荒秽而一道居住在这里。世世代代都有盟誓。“我先君桓公与商人”是句子的主语,“出”谓语,“自周”是后置状语,中间不断开,“周”后C处断开;“以艾杀此地”,“艾杀”意思是斩割、芟除,是句子的谓语,“此地”是宾语,后面E处断开;“而”字连接“斩之蓬蒿藜藿”和“共处之”,中间不断开,“处之”是“处于之”的省略,后面G处断开。故在CEG处断句。【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均为拜谒、拜见的意思。句意:韩宣子拜见郑定公。/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见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B.错误。轻视。/苟且。句意:我并不是轻视晋国而对它有二心。/活着的人苟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C.正确。安抚。/抚养、养育。句意:治理国家不是忧虑能否侍奉大国安抚小国。/养育好你们的孩子,喂养好你们的家禽牲畜。D.正确。动词,责备、指责。/名词,过错。句意:子大叔责备子产说。/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周天子同意提议”表述不正确。原文“晋平公会诸侯于平丘,齐侯及盟。郑子产争贡赋之所承”,可见晋平公主盟,郑国执政子产据理力争。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爱”,吝惜;“取憎”,招致憎恨。(2)“陵”,通“凌”,遭到欺凌,被欺凌;“国”,名词作动词,成为国家;“何……为”,哪里 (怎么、难道)……呢。【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由材料一“韩宣子有环,其一在郑商。宣子谒诸郑伯,子产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当子大叔等人责备他时,他说“吾非偷晋而有二心,将终事之,是以弗与,忠信故也……出一玉以起二罪,吾又失位,韩子成贪,将焉用之?”;韩宣子向商人购买玉环,然后告诉了子产,子产说“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侨若献玉,不知所成,敢私布之”。从中可以看出他坚守原则,眼光长远(或机智灵活)。②材料一中子产向韩宣子解释为何不给他玉环时,先说“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曰:‘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恃此质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说明当初两国有誓言;然后说“今吾子以好来辱,而谓敝邑强夺商人,是教敝邑背盟誓也,毋乃不可乎!吾子得玉而失诸侯,必不为也”,指责韩宣子让郑国抢夺商人的东西,背叛誓言,明确表明这样做不行;接着说“若大国令而共无艺,郑,鄙邑也,亦弗为也。侨若献玉,不知所成,敢私布之”,如果韩宣子的要求不符合道义和原则,郑国绝对不会答应。由此可见子产有礼有节,不卑不亢。③材料二中子产面对晋平公,依然敢于据理力争“贡赋之所承”,一番话也是有理有据,“自日中争之,以至于昏,许之”,终于迫使晋平公答应了他的要求,为郑国争取了利益。由此可见子产不畏强权,据理力争。参考译文:材料一韩宣子有一对玉环,其中另一只在郑国商人手里。韩宣子拜见郑定公(请求得到那只玉环),子产不同意给。说:“(这)不是国家府库中保存的器物,我们国君不知道。”子大叔、子羽对子产说:“韩宣子也没有太多的要求,(我们)对晋国也不能怀有贰心。(我们对)晋国、韩宣子,都是不能轻视的。如果恰好有说坏话的人在两国之间挑拨离间,从而激起晋国、韩宣子的凶心怒气,(我们对此事)后悔还来得及吗?您为什么吝惜一个玉环,因此从大国那里招来憎恨呢?为什么不找来给他呢?”子产说:“我并不是轻视晋国而对它有二心,而是要一直侍奉它,因此不给他(玉环),是对晋国忠诚信实的缘故。我听说君子不是忧虑没有财物,而是担心身居官位却没有美好的名声;治理国家不是忧虑能否侍奉大国安抚小国,而是忧虑能否按照礼仪来维护国家的地位。那些(掌管)大国的人,(如果随意)对小国下达命令,就都能得到他们所要求的东西,那(小国)将拿什么来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有时供给了,有时又拒绝供给,所得的罪过更大。对大国的(无理)要求,如果(我们)不依礼来驳斥,他们有什么满足的?我们假若将来成为(晋国的)偏远城邑,那就失去了作为一个国家的地位。如果韩宣子奉命出使(郑国),却来求取玉环,他的贪婪就太过分了,这难道不是罪过吗?拿出一只玉环而构成两种罪过,使我们国家失去诸 侯国的地位,使韩宣子成为贪婪的人,怎么能采取这种做法呢?”韩宣子向商人购买玉环,已经做成了交易。商人说:“一定要告诉君大夫。”韩宣子向子产请求,说:“不久前我请求得到那只玉环,执政认为不符合道义,我就没有敢再请求了。现在(我)从商人那里买到了,商人说‘一定要让你知道这件事’,谨以此作为请求。”子产回答说:“从前我们先君桓公和商人都是从周地迁移出来的,共同协作来耕作这块土地,除治荒草砍去草莽荒秽而一道居住在这里。世世代代都有盟誓,以此互相信赖。说:‘你不背叛我,我不强行买你的东西。’依靠这个有信用的盟誓,所以能互相支持直到今天。现在您为着两国的友好关系来到敝邑,却叫本国强夺商人的东西,这是教本国背弃盟誓,恐怕不可以吧!您得到玉环却失去诸侯,是一定不会这样做的。如果大国(晋国)发布命令并且要求我国供给的东西没有极限,我们郑国虽是边远小国,也是不会答应的。如果我把玉环献给您,不知道要达成什么目的,所以冒昧地私下把这些苦衷告诉您(谨敢私下告诉您)。”韩宣子退回玉环,说:“我韩起虽然不聪明,岂敢为得到一枚玉环而招致两项罪过?谨请退还它。”材料二晋平公在平丘与诸侯国会盟,齐侯参与会盟。郑国子产为进贡物品的轻重次序而谏诤,说:“从前天子确定进贡物品,其轻重是根据地位次序排列的。地位尊贵,贡赋就重,这是周朝的制度。地位低下而贡赋重的,这是距天子附近的小国(王畿之地)。郑为伯爵,在男服,如果让郑国按照公侯的贡赋标准,担心不能足数供应,谨敢以此作为请求。贡赋没有个限度,小国(进贡)有所缺少,这就是获罪的原因。诸侯修订盟约,这是为了使小国得以保存。贡赋没有限制,灭亡的日子会马上到来。决定存亡的规定,就在今日了。”从中午开始争论,直到晚上,晋人同意了。结盟以后,子大叔责备子产说:“诸侯如果来讨伐(郑国),(我们)哪里能够轻易地对付(他们)呢?”子产说:“国家(郑国)不和别国竞争,也会遭到欺凌,(郑国)哪里还成其为国家呢?”(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啼鸟(节选)欧阳修春到山城苦寂寞,把盏常恨无娉婷。花开鸟语辄自醉,醉与花鸟为交朋。花能嫣然顾我笑,鸟劝我饮非无情。身闲酒美惜光景,惟恐鸟散花飘零。可笑灵均楚泽畔,离骚憔悴愁独醒。[注]此诗作于诗人被贬滁州期间。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先写春光明媚时诗人却心情黯淡,为后面写诗人寻觅慰藉做好了铺垫。B.两个“醉”字使用顶真手法,生动表现了诗人在花鸟陪伴中频频举杯的情态。C.花朵嫣然含笑而鸟儿殷勤劝饮,忘却尘俗的快乐透露出诗人归隐山林的心志。D.原本消愁的苦酒后来却变成赏春时品尝的美酒,诗歌的情调有了明显的变化。16.有人说“可笑”二字既是嘲笑屈原也是诗人自嘲。请结合诗歌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5.C16.(1)诗人嘲笑屈原因被贬而憔悴独醒太不值得,不如洒脱一点,与花鸟相伴,以美酒自醉。(2)诗人嘲笑自己其实与屈原同病相怜,担心鸟散花谢,同样无法逃脱孤独与忧愁的命运。(或:与花鸟相伴,却无法掩盖无人相伴的孤独,以美酒自醉,却无法消除被贬山城的苦闷。)【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忘却尘俗的快乐透露出诗人归隐山林的心志”错误。由后文诗人担心鸟散花谢,可见这种消遣只能暂且排忧而无法斩断诗人心中羁绊,并非忘却尘俗的快乐;由后文诗人借屈原的典故抒怀,可见诗人仍为遭遇贬谪而苦闷,其志向仍是施展才华而不是归隐山林。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情感的把握能力。尾联的意思是可笑屈原老先生有点懵懂,独自徘徊楚国水滨,愁容满面,瘦骨伶仃,说什么天下人都醉了,只有他一个清醒。所以尾联诗人嘲笑屈原因被贬而憔悴独醒,不如像自己一样与花鸟相伴,以美酒自醉,活得洒脱一些。本诗写春天的山城非常寂寞,实际上是写诗人被贬滁州的寂寞,只能借酒消愁,而花香鸟语令诗人陶醉,醉后与花鸟攀上了交情。鲜花对诗人露出笑容,鸟儿劝诗人饮酒,真是一片挚诚。悠然地喝着美酒,其乐无穷,只怕时光流逝,鸟儿飞去花儿飘零,所以诗人只能与花鸟为伴,担心鸟散花谢,同样无法逃脱孤独与忧愁的命运,其实自己是和屈原同病相怜的,所以嘲笑屈原实际上也是对自我的一种嘲笑。(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晋王于燕王有恩,与契丹有约,但是他们后来“____________”,所以庄宗之父在临终时给予庄宗信物,并加以嘱托“____________________”。(2)《滕王阁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子中,王勃运用梁园雅集以及渊明诗酒的典故,表现当日滕王阁宴饮的盛况。(3)“礼乐”浸染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而演奏的乐器以其富有特色的发声特征使美妙的旋律深入 人心,因此直接描写乐器演奏的诗句在古代诗词中极为常见,特别是在唐宋时期,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而)皆背晋以归梁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③.睢园绿竹④.气凌彭泽之樽⑤.江娥啼竹素女愁⑥.李凭中国弹箜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梁”“睢”“樽”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类历史源远流长,留存下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这些资料不仅包括文献档案,也包括遗迹遗存、口碑传说以及绘画影像。历史研究的目的,是全面利用这些资料,最大限度地逼近或还原历史的真实。从史料学的角度考察,影像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虽然能够抓住历史的细节,但其能够提供读者解读的信息却有限,所以,(A),才能构成较为全面的史料系统。国内学界对影像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受到西方影像史学及图像研究理论的双重影响。二者虽然有相通之处,(B)。①影像史学所指视觉材料,主要还是历史影像,即历史纪录片和历史照片。②而西方图像研究,不仅包括摄影、电视、服饰、广告等一切当代社会的视觉产品,也包括传统艺术史研究中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品。③自20世纪80年代影像研究兴起以来,国内学术界与出版界就广泛的对影像史料进行了发掘。④此外,网络媒体也发布了大量的影像资料。⑤但是目前国内的影像研究也存在问题,综观目前出版的影像史料,粗制滥造、重复出版的现象不在少数。⑥这一方面反映出相关整理者的学术功力欠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相关整理者在影像史料搜集整理中缺乏求真务实的态度。⑦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在国内这一领域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方法和操作原则。18.在括号处填上相应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示例:A影像必须与其他史料一起B但所涉领域并非完全重合19.(1)②处将“不仅包括摄影、电视、服饰、广告等一切当代社会的视觉产品,也包括传统艺术史研究中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品”改为“不仅包括传统艺术史研究中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品,也包括摄影、电视、服饰、广告等一切当代社会的视觉产品”。 (2)③处将“广泛的对影像史料进行了发掘”改为“对影像史料进行了广泛的发掘”。(3)⑦处删掉“由于”。【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由“从史料学的角度考察,影像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虽然能够抓住历史的细节,但其能够提供读者解读的信息却有限”可知影像史料存在局限性,要和其他史料综合在一起,才能构成较为全面的史料系统,可填:影像必须与其他史料一起。由“虽然”可知此处应用“但”之类承接,而由“影像史学所指视觉材料,主要还是历史影像,即历史纪录片和历史照片。而西方图像研究,不仅包括传统艺术史研究中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品,也包括摄影、电视、服饰、广告等一切当代社会的视觉产品”可知西方图像研究的研究范围更广,但本句的主语为“二者”,所以应填“但所涉领域并非完全重合”之类的句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②处“不仅……也……”递进复句的前后分句由“历史到当代”的递进关系倒置,需要互换前后位置。③处定语与状语对中心词的修饰限定关系错位,“广泛的”修饰“发掘”,将“广泛的对影像史料进行了发掘”改为“对影像史料进行了广泛的发掘”。⑦处“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杂糅句式,考虑上下文内容的连贯性,可删掉“由于”。(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那些戴旧毡帽的大清早摇船出来,到了埠头,气也不透一口,便来到柜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糙米五块,谷三块。”米行里的先生有气没力地回答他们。“什么!”旧毡帽朋友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一股劲儿,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天照应,雨水调匀,小虫子也不来作梗,一亩田多收这么三五斗,谁都以为该得透一透气了。哪里知道临到最后的占卜,却得到比往年更坏的课兆!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簇,拖着短短的身影,在狭窄的街道上走。嘴里还是咕噜着,复算刚才得到的代价,咒骂那黑良心的米行。万源祥大利老福兴几家的店伙特别卖力,不惜工本叫着“乡亲”,他们知道惟有今天,“乡亲”的口袋是充实的,这是不容放过的好机会。在节约预算的踌躇之后,“乡亲”把刚到手的钞票一张两张地交到店伙手里。洋火,洋肥皂之类必需用,不能不买,只好少买一点。整听的洋油价钱太“咬手”,不买吧,还是十个铜板一小瓢向小贩零沽。 衣料呢,预备剪两件的就剪了一件,预备娘儿子俩一同剪的就单剪了儿子的。想买热水瓶的简直不敢问一声价。说不定要一块半吧。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买回去,别的不说,几个白头发的老太公老太婆就要一阵阵地骂:“这样的年时,你们贪安逸,花了一块半买这些东西来用,永世不得翻身是应该的!”(摘自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有删改)20.下列句子和文中画波浪线处所用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行状。B.彩霞飘过山顶,落日洒下一河碎银。C.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D.听到这里,花白胡子便取消了自己的话。21.解释下面两个加点词语的含义。(1)花了一块半买这些东西来用,永世不得翻身是应该的!(2)已经三点半了,按照列车时刻表,他应该到达北京站了。22.文中画线句可以改写成:“他们拖着短短的身影三五成群地在狭窄的街道上走,小声计算着刚才得到的代价并咒骂着那恶毒的米行。”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20.B21.(1)意为“活该”“一点儿也不委屈”,表示结果的必然性,含贬义。(2)意为“很有可能”,表示事情大概率如此,表推测与判断。22.①原句多用短句,将“三个一群”“五个一簇”“拖着短短的身影”等单独成句,描绘出农民们稀稀散散、步履沉重的情形,突出了农民此时的失落与彷徨。②“咕噜着”“复算”等描写,突出了农民心中的愤怒与无奈。③原句的风格更偏口语化,如“咕噜”“黑良心”等,更符合人物身份,与语境的整体风格更为协调。【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画波浪线处的“旧毡帽朋友”运用了借代,代人。A.“纨绔”为“细绢做成的裤子”,在这里代指穿着细绢裤子的人;“膏粱”为“肥肉与细粮”,这里代指吃肥肉与细粮的人。两者代指富家子弟。B.“一河碎银”运用了比喻,将落日洒在河上的余晖闪闪发光的样子比喻成“碎银”。C.“石头”代指纪念碑,用原材料指代成品事物。D.“花白胡子”运用了借代,代指那个长着花白胡子的人。故选B。【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1)“花了一块半买这些东西来用,永世不得翻身是应该的”,表达的是不应该花一块半买这些东西来用,所以“永世不得翻身”,可见“应该”就含有“活该”“一点儿也不委屈”的意思,表示结果“永世不得翻身”的必然性,含贬义。(2)“按照列车时刻表,他应该到达北京站了”,表达的意思是按照列车时刻表推测与判断,他此时很有可能到达北京站了,所以“应该”的意思是“很有可能”,表示事情大概率如此,表推测与判断。【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原句“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簇”“拖着短短的身影”为短句,单独成句,“三个一群”“五个一簇”“拖着短短的身影”等描绘出农民们稀稀散散、步履沉重的情形,因为最后的占卜却得到比往年更坏的课兆,突出了农民此时的失落与彷徨。“嘴里还是咕噜着,复算刚才得到的代价,咒骂那黑良心的米行”中“咕噜着”“复算”等描写,突出了农民心中的愤怒与无奈。原句的风格更偏口语化,如农民“咕噜”,表现农民心中的愤怒与无奈;米行“糙米五块,谷三块”,他们这样做是“黑良心”,这些语言更符合人物身份,与语境的整体风格更为协调。四、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荀子在《劝学》中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其中蕴含了一个普遍的道理:做事需要讲究方法、讲究技巧。而杨振宁先生曾对弟子翟荟说,做科研要“宁拙勿巧”。翟荟教授也说“宁拙勿巧”是一种科研态度,一方面是说做科研不要投机取巧,必须诚实;另一方面是说做学问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年级要就此内容进行一次年级的演讲比赛,你作为本班级的发言代表,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思考,给全年级同学写一篇发言稿。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实干加巧干无坚不摧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和同学们分享我关于怎样快速高效做事情的思考。不论做什么样的事情,要高效快速地推进,并取得成功,我们既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也要探寻高效有用的方法技巧。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无坚不摧。“宁拙勿巧”,简单四个字揭示了不论是从事科学研究,还是做学问,都应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切不可怀有投机取巧的想法。回望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涌现出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取得卓越成就的人,他们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青灯为伴。正是有了“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埋头苦干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忍辱负重完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完成鸿篇巨著《红楼梦》的曹雪芹,隐姓埋名以黄沙戈壁为伴的黄旭华……如果没有焚膏继晷,兀兀穷年的脚踏实地的付出,他们所种植的职业之树不可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只有把双脚植入到大地之中,才能感受大地的厚重。每一个职业者,要让自己所操之业不暗淡无光、黯然失色,就应该学习前人“何妨一下楼”的精神。每一个科技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与实验,秉持一丝不肯放松的谨严精耕每一个研究细节,反复验证每一个数据,最终才有一个个科研成果问世并很好地为生产生活服务;每一个运动健儿,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每一个动作反反复复地训练,来不得半点马虎。正是这种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才有了在运动赛场上的争金夺银。如果怀着侥幸心理,他们很难站在最高领奖台上,享受鲜花与掌声的礼赞。不过,同学们,强调脚踏实地做事情,并不是说一味地蛮干。“条条大路通罗马”,固然不错,但是其中只有一条是最近的。做任何事情,要想有效、高效地进行,适当地运用一些技巧和方法也是必要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至理名言其实都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做事情在守住根本的前提下,适当地借助外力、寻求一些有效而实用的方法和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这里使用方法与技巧不是偷工减料、投机取巧。同学们,方法与技巧只是做成事情的辅助条件,脚踏实地的实干才是关键。如果能够找准实干与巧干的对接点,实现二者和谐共振,就能无往而不胜。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写作题。综合分析情境材料的内容,它由两个语段组成:第一段引用荀子《劝学》篇中的名言,强调做事情不应该死板,要学会变通,只有讲究方法和技巧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第二段分别列举了杨振宁和翟荟师徒二人的话——宁拙勿巧,两人的话意在强调做科学研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一个强调讲究技巧和方法,一个强调诚实、踏实,不应该投机取巧,看似矛盾,其实他们所强调关注问题的点不同,一个更多指向的是宏观性的做事,一个具体指向的是进行科学研究。不过,从成功高效地做成事情的角度看,它们内在的指向性是一致的。基于此,由材料引发思考的角度有:做事情如何处理踏实与技巧的关系;脚踏实地做事需要不需要讲究技巧和方法;做学问有没有高效的方法可用。 材料话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由此提出的写作任务也很清楚:给全年级同学写一篇发言稿,明确了写作的对象和文体,写作时要按照发言稿的结构体例行文;结合自己的思考和体验,指出构思表达的内容是自己从材料中获得的体验、引发的思考。只有把这些落到实处,文章才符合要求。这样,本文写作时首先根据材料提炼文章的主题——脚踏实地做事情的同时也要适当地运用一些技巧与方法;继之,关联材料从理论的层面分析脚踏实地与方法技巧和谐共振的意义;然后,对接现实,摆事实,讲道理,选择典型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二者相配合的重要性;最后,联系现实,审视当下,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适当地使用方法和技巧,才能更快速地做好事情。立意:1.投机取巧是做成事情的大敌。2.脚踏实地做事才能行稳致远。3.脚踏实地为干,方法技巧为枝才能硕果累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1-20 21:55:02 页数:22
价格:¥3 大小:60.03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