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8

2/18

剩余1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叙州区二中2023年秋期高二第一学月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管好。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文学批评的首要功能当然是“批评”,但“批评”不是“批判”,不只是对作品局限、不足的否定和质疑,也包含着对文学价值的发现与肯定。“批评”两个字的内涵同时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层面,无法割裂开来单独强调哪一面,否则就容易形成误导。很多人似乎觉得对这个时代文学的否定比肯定更重要、更难,这其实是一个最大的误会。事实上,否定的前提是肯定,离开了这个前提,为否定而否定,否定就失去了力量。今天的批评家最缺乏的恐怕还是正常的肯定和发现的能力,他们首先应学会的其实是如何理直气壮地肯定一部文学作品,如何第一时间令人信服地发现一部作品的价值。我认为,一个时代的文学批评最主要的功能,仍然是对这个时代文学价值的正面发现和阐释。批评应行使的使命,是要知道我们这个时代文学的价值在哪里,并把这种价值发现和阐释出来。如果说文学创作要追求真、善、美,那么文学批评就要发掘蕴藏在作品中的真、善、美,并阐释其何以为真、何以为善、何以为美。文学批评应该在作家和读者之间、作品和文学史之间搭起桥梁,以推动文学走进读者和文学的经典化。面对网络化、数字化时代汹涌而来的海量的文学文本,批评家应该有能力告诉读者哪些值得阅读,哪些是具有经典价值并可以进入文学史的。现在文学界有些人将“剜烂苹果”污名化了,使得“剜烂苹果”成了充满敌意的批评行为。无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还是鲁迅所希望的“刻苦的批评家来做剜烂苹果的工作”,其前提都是对“烂苹果”价值的肯定,正因为“烂苹果”有价值,所以即使有“烂”的地方也要去“剜”。用鲁迅的话说,就是“实在有三点:一,指出坏的;二,奖励好的;三,倘没有,则较好的也可以”。因此,对批评家来说,“剜烂苹果”是一个高难度的“技术活”,需要有精准的技艺才不会误伤了“苹果”甚至错杀、毁坏了“苹果”。(摘自吴义勤《文学批评如何才能成为“利器”》)材料二: 如果批评家的行为很难有效地影响读者的阅读,他的真知灼见对作家的影响作用也就淡化很多。由于无原则的吹捧泛滥,人们对批评家的正常推荐和真实感受也产生了怀疑。似乎只有“酷评”“骂派批评”才能见出真诚。难道批评的第一要义不是欣赏么?鲁迅曾经把批评家的工作比喻为“剜烂苹果”,但他不是强调批评家面对的作品是毫不足取的烂苹果,而是强调,要从别人以为不屑的烂苹果中剜掉坏的,留下好的,“倘没有(好的——引者注),则较好的也可以”。事实上,批评家应该最大限度地保留作品的价值,而不是为了显示果敢,把棒喝视作良药。其实,批评家的职责就在于发现,要从漫无边际的大量作品中发现好的、较好的作品,从“烂苹果”中剜出仍然可以留下的部分。就今天的文学而言,创作者和接受者的数量都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文学批评何为?我以为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要从这些海量作品中向读者推荐好的、优秀的、风格突出的、题材独特的、叙述特别的作品。批评是一种阐释。在批评家眼里,作家作品有如一枚硬币。它有两面,批评家应当坦然甚至兴奋地激赏那好的一面,也有权利和自信指出它存在不足的另一面。而这两面有时并不能够剥离,它们经常是一体的,是作家作品风格的组成部分。批评的难点正在这里。研究和评论一部作品,既要重视文本,也要留心并知悉作家创作的背景、环境、情感状态,还要适度了解作品的发表、改编以及读者接受等传播史。做到这种立体的观察,一定有助于提高文学批评与研究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很多时候,批评家在评价一部作品时并没有做到完整阅读。在文学批评里,能够比较充分体现批评家的能力、对作家创作也颇有帮助的,我认为是关于作家创作的综合论述,也即通常所说的“作家论”。能够在一篇文章里系统梳理某一作家的创作历程、背景、成就、特点和风格,又能够指出其创作中存在的局限、不足和可能上升的空间与路径,那是批评之责,也是作家之幸。(摘自阎晶明《期待内部的、立体的批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批评”不是“批判”,不只是对作品局限、不足的否定和质疑,也包含着对文学价值的发现与肯定,而后者更重要。B.由于无原则的吹捧泛滥,批评家的行为很难有效影响读者的阅读,人们对批评家的正常推荐和真实感受也产生了怀疑。C.文学批评是向读者推荐好的作家作品,而作家作品中好的一面与不足的一面经常是一体的,无法剥离,这是批评的难点。D.研究和评论一部作品,如果能够做到立体的观察,一定有助于提高文学批评与研究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助益文学创作。2.对文中“剜烂苹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烂苹果”不是形容文学作品毫不足取、一无是处,而是指作品本身有问题或缺陷。B.“剜”的前提是对作品价值的肯定,肯定其好的一面,最大限度地保留作品的价值。 C.“剜烂苹果”要有批评的锐气和勇气,拒绝无原则的吹捧,多用“酷评”“骂派批评”。D.“剜烂苹果”是个高难度的“技术活”,因为有时“烂”的部分和好的部分是一体的。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批评家的错处,是在乱骂与乱捧B.创作家大抵憎恶批评家的七嘴八舌C.批评如果不对了,就得用批评来抗争D.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才于作者有益4.对文学批评主要功能的评述,两位作者有什么不一样?请简要分析。5.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列举优秀的批评家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每点不超过10个字。【答案】1.B2.C3.D4.(1)材料一:正面发现和阐释作品价值,发掘蕴藏在作品中的真、善、美推动文学走进读者和文学经典化。(2)材料二:通过立体的观察,发现好的、优秀的、风格突出的、题材独特的。叙述特别的作品。5.(1)要有肯定和发现的能力(2)要熟悉作品(3)要有立体的观察(4)能够做综合论述【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B.此句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的表述是“如果批评家的行为很难有效地影响读者的阅读,他的真知灼见对作家的影响作用也就淡化很多。由于无原则的吹捧泛滥,人们对批评家的正常推荐和真实感受也产生了怀疑”,可见“无原则的吹捧泛滥”造成的结果是“人们对批评家的正常推荐和真实感受也产生了怀疑”,而“批评家的行为很难有效影响读者的阅读”不是其结果,够不成因果关系。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概念含义的能力。C.“多用‘酷评’‘骂派批评’”错误,依据“由于无原则的吹捧泛滥,人们对批评家的正常推荐和真实感受也产生了怀疑。似乎只有‘酷评’‘骂派批评’才能见出真诚。难道批评的第一要义不是欣赏么?”,可见“多用‘酷评’‘骂派批评’”无中生有。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的观点是:文学批评在客观地发现作品的好与不好,而且要重点发现好。 ABC都只说了一面,只有D兼顾了两面。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比较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一“‘批评’不是‘批判’,不只是对作品局限、不足的否定和质疑,也包含着对文学价值的发现与肯定。‘批评’两个字的内涵同时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层面,无法割裂开来单独强调哪一面,否则就容易形成误导”“批评应行使的使命,是要知道我们这个时代文学的价值在哪里,并把这种价值发现和阐释出来”“如果说文学创作要追求真、善、美,那么文学批评就要发掘蕴藏在作品中的真、善、美,并阐释其何以为真、何以为善、何以为美。文学批评应该在作家和读者之间、作品和文学史之间搭起桥梁,以推动文学走进读者和文学的经典化”可知,材料一认为文学批评应正面发现和阐释作品价值,发掘蕴藏在作品中的真、善、美推动文学走进读者和文学经典化。依据材料二“批评家的职责就在于发现,要从漫无边际的大量作品中发现好的、较好的作品”“文学批评何为?我以为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要从这些海量作品中向读者推荐好的、优秀的、风格突出的、题材独特的、叙述特别的作品”可概括为:材料二认为文学批评应通过立体的观察,发现好的、优秀的、风格突出的、题材独特的。叙述特别的作品。【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依据“‘批评’两个字的内涵同时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层面”可概括为:要有肯定和发现的能力。依据“研究和评论一部作品,既要重视文本,也要留心并知悉作家创作的背景、环境、情感状态,还要适度了解作品的发表、改编以及读者接受等传播史。做到这种立体的观察,一定有助于提高文学批评与研究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可概括为:要有立体的观察。依据“很多时候,批评家在评价一部作品时并没有做到完整阅读”可概括为:要熟悉作品。依据“在文学批评里,能够比较充分体现批评家的能力、对作家创作也颇有帮助的,我认为是关于作家创作的综合论述,也即通常所说的‘作家论’”可概括为:能够做综合论述。(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课叶圣陶上课的钟声叫他随着许多同学走进教室里。他手里拿着一个盛烟卷的小匣子,里面有几张嫩绿的桑叶,有许多细小而灰白色的蚕附着在上面呢。他开了匣盖,眼睛极自然地俯视,心魂便随着眼睛加入小蚕的群里。许多同学,也有和他同一情形,看匣子里的小生命的;也有彼此笑语,忘形而发出大声的;也有 离了座位,起来徘徊眺望的。冷峻的面容,沉重的脚步声。一阵历乱的脚声,触着桌椅声,身躯轻轻地移动声,全班教室忽然归于寂静。他看见那位教理科的方先生来了,才极随便地从抽屉中取出一本完整洁白的理科教科书,摊在书桌上。那个储藏着小生命的匣子,现在是不能拿在手中了。他乘抽屉没关上,便极敏捷地将匣子放在里面。他手里不拿什么东西了,他连绵的、深沉的思考却开始了。他预算摘到的嫩桑叶可以供给那些小蚕吃到明天。便想:“明天必得去采,同王复一块儿去采。”立时想起了卢元,他的最亲爱的小友,和王复一样,平时他们三个一同出进、一同玩耍,连一歌一笑都互相应和。一种又重又高的语音振动着室内的空气,传散开来,“天空的星,分做两种:位置固定,并且能够发光的,叫做恒星;旋转不定,又不能发光的,叫做行星……”这语音虽然高,送到他的耳朵里便只有模模糊糊、断断续续的几个声音“星……恒星……光……行星”他可以听见。他也不想听明白那些,只继续他的沉思。“卢元几天没来上学了,他母亲说他跟了一个亲戚到上海去了。我不知道他现在做什么。”他这么想,回头望卢元的书桌,上面积着薄薄的一层灰尘。“……热的泉源……动植物……生活……没有他……试想……怎样?”方先生讲得非常得意,冷峻的面庞现出不自然的笑,那“怎样”两字说得何等地摇曳尽致。停了一会儿,有几个学生发出不经意的游戏的回答:“死了!”“活不成了!”“它是我们的大火炉!”语音杂乱,室内的空气微觉激荡,不稳定。他才四顾室内,知先生在那里发问,就跟着他人随便说了一句“活不成了!”他的心却仍在那条眠羊泾。“……北极……南极……轴……”梦幻似的声音,有时他约略听见。忽然有繁杂的细语声打断了他的沉思。他看许多同学都望着右面的窗。他跟着他们望去,见一个白的蝴蝶飞舞窗外,两翅鼓动得极快,全身几乎成为圆形。一会儿,那蝴蝶扑到玻璃上,似乎要飞进来的样子。他就想:“那蝴蝶飞不进来了!这一间宽大冷静的屋子里,倘若放许多蝴蝶进来,白的、黄的、斑斓的都有,飞满一屋,倒也好玩,坐在这里才觉得有趣。我们何不开了窗放它进来。”他这么想,嘴里不知不觉地说出“开窗!”两个字来。就有几个同学和他唱同调,也极自然地吐露出“开窗!”两个字。方先生梦幻似的声音忽然全灭,严厉的面容对着全室的学生,居然聚集了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放弃了那蝴蝶。方先生才斥责道:“一个蝴蝶,有什么好看!让它在那里飞就是了。我们且讲那经度……距离……多少度。”以下的话,他又听不清楚了。他俯首假作看书,却偷眼看窗外的蝴蝶。哪知那蝴蝶早已退出了他眼光以外。他立时起了深密的相思:“那蝴蝶不知道哪里去了?倘若飞到小桥旁的田里,那里有刚开的深紫的豆花,可以陪伴它在风里飞舞。它倘若沿着眠羊泾再往前飞,一棵临溪的杨树下正开着一丛野蔷薇,在那里可以得到甘甜的蜜。不知道它还回到这里来望我吗?”他只是望着右面的窗,等待那倦游归来的蝴蝶。梦幻似的声音,一室内的人物,于他都无所觉。窗外的树经风力吹着,似乎点头、似乎招手地舞动。那些树还似乎正唱一种甜美的催眠歌,使他全身 软软的,感到不可说的舒适。他更听得小鸟复音的合唱,蜂儿沉着而低微的祈祷。忽然一种怀疑侵入他的心里,“空气传声音,先生讲过了,但是声音是什么?空气传了声音来,我的耳朵又何以能听见?”他便想到一个大玻璃球,里面有一只可爱的小钟。“陈列室里那个东西,先生说是试验空气传声的道理的:用抽气机把里面的空气抽去了,即将球摇动,使钟杵动荡,也不会听见小钟的声音。不知道可真是这样?先生总对我们说:‘一切仪器不要将手去触着,只许用眼睛看!’眼睛怎能代替耳朵,看出声音的道理来?”他不再往下想,只凝神听窗外自然的音乐,那种醉心的快感,绝不是平时听到风琴发出滞重单调的声音的时候所能感到的。每天放学的时候,他常常走到田野里领受自然的恩惠。他和自然原已纠结得很牢固了,那人为的风琴哪有这等吸引力去解开他们的纠结呢?室内动的生命重又表现出外显的活动来,豪放快活的歌声告诉他已退了课。他急急开抽屉,取出那小匣子来,看他的伴侣。小蚕也是自然啊!所以他仍然和自然牢固地纠结着。(选自叶圣陶《教育小说》,1921年4月30日,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通过对教室内学生在老师到来前后不同状态的描写,表明学生在学校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尊师守纪。B.小说生动地描摹了方先生从平铺直叙到抑扬顿挫、眉飞色舞的讲课状态,表达作者对方先生教学的肯定和赞许。C.课堂中吸引学生目光的“蝴蝶”,是大自然生机与活力的象征,激发着主人公主动联系书本知识,展开想象。D.结尾处主人公看蚕的行为既表现他对自然的向往,又写出了他此时只能通过蚕才能与自然保持联系的无奈。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紧扣题目“一课”,以时间为序,描写了教师上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段学生的表现,思路清晰,结构紧凑。B.小说将先生的讲课和学生的所思所想交织在一起,目的是以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反衬学生们的顽劣和厌学。C.小说几乎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只是用娓娓道来的独白表达了一位学生的幻想遐思,看似滑稽可笑,实则发人深省。D.小说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惟妙惟肖地展现了教室内的师生样态和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增强了主题的表现力。8.小说以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来构思全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9.本文对老师的教学过程着墨并不多,为什么题目叫“一课”?请结合文本分析。【答案】6.D7.B8.①使作者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全方位地描写与记录“他”的幻想和遐思,灵活自如地描述各种人物,拥有更大的叙述空间;②有利于作者客观地再现课堂生活,对现实的批判更为客观和公正。9.从情节上看,小说紧扣题目“一课”,以时间为序,描写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段学生的表现;从人物和环境看,表面上大量的笔墨是写学生的走神状态,其实这种状态是在课堂上发生,并由“一课”引起,侧面体现了教师教学过程的的枯燥和乏味其次,用“一课”做标题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即对教育的思考,引起读者的兴趣。【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的能力。A.“表明学生在学校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尊师守纪”错。小说描述了一堂枯燥说教的课堂,它压抑了孩子的天性。B.“表达作者对方先生教学的肯定和赞许”错。小说表现了对旧式课堂授课方法的批判,并非是对方先生的肯定和赞许。C.“激发着主人公主动联系书本知识,展开想象”错。小说叙述吸引学生目光“蝴蝶”,是要展现孩子想要脱离枯燥教育、回复自然的心声。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B.“目的是以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反衬学生们的顽劣和厌学”错。小说中通过照本宣科的先生和多次走神的学生,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紧张而漠然的师生关系,呼吁学校教育必须与儿童天性和自然融合起来。老师并非是“严肃认真”,学生也不是“顽劣和厌学”。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叙述视角的能力。小说采用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叙述故事,可以自由叙述故事的情节。文中的“他”没有出现具体姓名,因为他只是教室里众多孩子中的一个,文中多处出现“许多同学,也有和他同一情形,看匣子里的小生命的;也有彼此笑语,忘形而发出大声的;也有离了座位,起来徘徊眺望的”“他才四顾室内,知先生在那里发问,就跟着他人随便说了一句‘活不成了!’他的心却仍在那条眠羊泾……”“他这么想,嘴里 不知不觉地说出‘开窗!’两个字来。就有几个同学和他唱同调,也极自然地吐露出‘开窗!’两个字”等叙述,很多同学跟他一样随意回答、撑船玩耍、看蝴蝶等场景,这样使得叙述自由灵活,不受时空限制。另一方面,由“他看见那位教理科的方先生来了,才极随便地从抽屉中取出一本完整洁白的理科教科书,摊在书桌上。那个储藏着小生命的匣子,现在是不能拿在手中了。他乘抽屉没关上,便极敏捷地将匣子放在里面”“他手里不拿什么东西了,他连绵的、深沉的思考却开始了……”“梦幻似的声音,有时他约略听见。忽然有繁杂的细语声打断了他的沉思。他看许多同学都望着右面的窗。他跟着他们望去,见一个白的蝴蝶飞舞窗外……”可知,他是想要脱离枯燥教育、回复自然天性的孩子的典型代表,运用第三人称客观地再现课堂生活,对现实的批判更为客观和公正。【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题目作用的能力。环境上,这篇小说描述的是学校教育的课堂教学场景,表面上大量笔墨是写学生的走神状态,其实这种状态是在课堂这个环境下发生的,从而起到点明故事发生背景的作用。情节上,由“上课的钟声叫他随着许多同学走进教室里。他手里拿着一个盛烟卷的小匣子,里面有几张嫩绿的桑叶,有许多细小而灰白色的蚕附着在上面呢”“冷峻的面容,沉重的脚步声。一阵历乱的脚声,触着桌椅声,身躯轻轻地移动声,全班教室忽然归于寂静。他看见那位教理科的方先生来了,才极随便地从抽屉中取出一本完整洁白的理科教科书,摊在书桌上”“室内动的生命重又表现出外显的活动来,豪放快活的歌声告诉他已退了课。他急急开抽屉,取出那小匣子来,看他的伴侣。小蚕也是自然啊!所以他仍然和自然牢固地纠结着”可知,小说以时间为序,描写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段学生的表现,紧扣题目“一课”。人物上,由“‘……热的泉源……动植物……生活……没有他……试想……怎样?’方先生讲得非常得意,冷峻的面庞现出不自然的笑,那‘怎样’两字说得何等地摇曳尽致。停了一会儿,有几个学生发出不经意的游戏的回答:‘死了!’‘活不成了!’‘它是我们的大火炉!’语音杂乱,室内的空气微觉激荡,不稳定”“方先生梦幻似的声音忽然全灭,严厉的面容对着全室的学生,居然聚集了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放弃了那蝴蝶。方先生才斥责道:‘一个蝴蝶,有什么好看!让它在那里飞就是了。我们且讲那经度……距离……多少度。’”,小说中照本宣科的先生和多次走神的学生,这种状态是在课堂上发生,并由“一课”引起,体现教师教学过程的枯燥和乏味,教师教学存在问题。主题上,小说结尾“室内动的生命重又表现出外显的活动来,豪放快活的歌声告诉他已退了课。他急急开抽屉,取出那小匣子来,看他的伴侣。小蚕也是自然啊!所以他仍然和自然牢固地纠结着”,小说用冷峻观世的视角,呼吁学校教育必须与儿童天性和自然融合起来,体现了叶圣陶先生先进的教育理念。用“一课”做标题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唤起读者对教育的思考。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①;其乐心感者,其声啴②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③,非致味也。《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选自《礼记•乐记》,有删改)【注】①噍以杀:噍(jiāo),急促。杀(shài),衰微。②啴(chǎn):宽舒。③食(sì)飨之礼:食礼和飨礼,古代招待宾客及宗庙祭祀之礼。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B.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C.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D.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干戚羽旄:干戚,盾和斧,跳武舞时所执的道具;羽旄,雉羽和旄牛尾,跳文舞时所执的道具。B.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以礼、乐追求享乐,并以此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C.郑、卫之音:春秋战国时郑、卫两国的民间音乐,因不同于正统的雅乐,被斥为乱世之音。 D.玄酒:即水。水为玄色,即黑色。上古无酒,以水代之,所以称祭祀用的水为玄酒。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心有哀、乐、喜、怒、敬、爱等不同感受,发出的声音就有急、缓、散、厉、直、柔等之别。B.声的产生是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变动,人的思想感情发生变动是外界事物影响的结果。C.桑间濮上之音属于亡国之音,它反映了国家政治混乱、百姓不受约束、统治者自私自利。D.审声才能知音,审音才能知乐,审乐才能懂得政事,因此审声就能懂得政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2)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14.文中是怎样具体论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论述这个道理的目的何在?【答案】10.A11.B12.D13.(1)所以用礼制来引导人们的意志,用音乐来调和人们的声音,用政令来统一人们的行动,用刑罚来防止人们的奸邪。(2)混乱世道的音,其曲调怨恨而愤怒,反映了政治的混乱。亡国之音,其曲调哀伤而忧郁,反映了人民的困苦。14.(1)文中先通过道理论证论述了音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然后举例进行具体论证,讲治世之音,乱世之音、亡国之音等与不同的政治形态存在的内在联系。(2)通过了解一个时代的音乐,就可以知道其政治状况,而利用音乐进行教化,就可以教育人民辨别好坏,回到做人的正道上来。【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物使之然也”,“物”是本句的主语,不是上句的宾语,排除B;“故形于声”,故表示结果,一般位于句首,排除CD。本句译为:大凡音乐的本初,是由人内心的感动而产生的。人内心的感动,是因为外物的触发使其这样的。受外界事物的影响,人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变动,就会用“声”表现出来。声音相互应和,所以产生变化。变化中有了一定的规律,称为音。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B.“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以礼、乐追求享乐,并以此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说法错误。 “古代帝王常以礼、乐追求享乐”错。文中说的是“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D.“审声才能知音,审音才能知乐,审乐才能懂得政事,因此审声就能懂得政事”说法错误。审声是懂得政事的前提,但不能说审声就能懂得政事。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第一句得分点:“道”,同“导”,引导;“和”,调和;“一”,名词用作动词,统一。第二句得分点:“乖”,混乱;“思”,忧郁;“困”,困苦。【14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的论述思路的梳理的能力以及考查学生理解文意的能力。本题,题干要求“文中是怎样具体论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论述这个道理的目的何在”,本题有两问,第一问考查的是论述思路的梳理,作答本题时要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回答第一问,首先要找到该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然后根据语境分析作者所采用的论证方法。结合“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可知,文章先通过道理论证阐述了“声音之道”,即音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结合“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等例子,从“治世之音”“乱世之音”“亡国之音”等与不同的政治形态存在的内在联论证了“与政通矣”。第二问“论述这个道理的目的何在”,解答本类型题目关键是读懂文言文,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要求从原文中寻找信息,并将其进行概括组合,形成答案。根据文意可知,文章最后一句话“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反人道之正也”正是论述目的,将其翻译概括出来即可,即:通过了解一个时代的音乐,就可以知道其政治状况,而利用音乐进行教化,就可以教育人民辨别好坏,回到做人的正道上来。【点睛】考查文言文断句可以通过找名词(如人名、地名、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找虚词(如句首语气词、句末语气词、句首关联词、句首时间词等),找对话(注意曰、云、言等词),找修辞(如对偶、反复之类),找固定结构(如“是以”、“以故”等),找对称句式等方法作为断句的依据来 正确解答。译文:音的产生,都是出于人类有能够产生思想感情的心。人类思想感情的变动,是外界事物影响的结果。受外界事物的影响,人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变动,就会用“声”表现出来。不同的声彼此应和,所以产生变化。把这种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表现出来,就称作“音”。排列这些“音”而且配上乐器演奏,并手持干、戚、羽、旄跳舞,就称作“乐”。乐,是从音产生的,其根源在于人心对外界事物的感受。所以,人心有了悲哀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急促而衰微;人心有了快乐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宽舒而舒缓;人心有了喜悦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开朗而自由;人心有了愤怒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粗暴而严厉;人心有了崇敬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刚直而廉正;人心有了爱慕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温和而柔顺。这六种声音,并非人的内心原来就有,而是人的内心受到外界事物影响才产生的,因此前代先王对于能够影响人心的外界事物十分慎重。所以用礼制来引导人们的意志,用音乐来调和人们的声音,用政令来统一人们的行动,用刑罚来防止人们的奸邪。礼制、音乐、刑罚、政令,它们的终极目标是一样的,就是用来统一民心而实现天下大治。音,皆出于人心。感情激荡于心,所以就表现为声。把声组成一定形式的曲调,就叫音。所以太平盛世的音,其曲调安详而欢乐,反映了政治的和谐。混乱世道的音,其曲调怨恨而愤怒,反映了政治的混乱。亡国之音,其曲调哀伤而忧郁,反映了人民的困苦。声音的道理,和政治是相通的。郑、卫两地的音乐,属于乱世之音,接近于慢音了。桑间濮上的音乐,属于亡国之音,它象征着政教散乱,人民放纵,臣子犯上欺下、图谋私利而无法遏止。音,都是出于人心。乐,则是与社会伦理相通的。所以懂得声而不懂得音的,那是禽兽;懂得音而不慢得乐的,那是普通百姓。只有君子才懂得乐。所以君子才能通过辨别声进而慢得音,通过辨别音进而懂得乐,通过辨别乐进而懂得政事,于是就有了一整套的治国方法。所以,对于不懂得声的人,就没法和他再进一步谈音:对于不慢得音的人,就没法和他再进一步谈乐。懂得乐的人也就近乎慢得礼了。礼、乐都能够懂得,那就叫有德。德,就是得到的意思。所以,无论多么隆重的乐,并不是为了极尽听觉上的享受;无论多么盛大的食飨之礼,并不是为了极尽味觉上的享受。演奏《清庙》所用的瑟,上面是朱色丝弦,下边是稀疏的孔,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应和咏叹,形式简朴却余音袅袅。又如大飨之礼,以水代酒且放在前列,盘子里放的是生肉生鱼,肉汁也不加任何调料,食物简单却余味无穷。由此看来,先王制礼作乐,其目的并不是要满足人们口腹耳目的欲望,而是要教育人民辨别好坏,回到做人的正道上来。(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苦寒吟孟郊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敲石不得火,壮阴正夺阳。调苦竟何言,冻吟成此章。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冰层很厚,而且冰面上没有裂纹;虽有阳光,但阳光也透着寒冷:诗人借此进一步写出天气之寒。B.诗人“敲石”的目的是取暖,但是“不得火”而取暖不得,于是发出了“壮阴正夺阳”的感慨。C.尾联是对全诗的总结:面对苦寒环境,诗人无话可说,只得借这首诗歌发出穷愁的不平之鸣。D.人们用“郊寒岛瘦”评价孟郊和贾岛的诗歌风格,从这首诗来看,“郊寒”的评价恰如其分。16.首联是如何写景的?首联的写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15.C16.首联通过视听结合来写景。第一句侧重于视觉描写,写天色青苍,寒气无处不在;第二句侧重于听觉描写,描写北风“抽打”枯桑,发出凄厉的声响。作用:①寓情于景,通过对冬日凄寒景色的描写,表达作者内心的愁苦与凄冷。②照应诗歌题目,奠定了诗歌凄苦的基调。【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诗人无话可说”分析错误。“调苦竟何言”的意思是作者有很多话要说,只是无从说起。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及其作用的能力。首联“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中“青苍”是眼中所看到的景象,“北风叫枯桑”是耳中听到的声音,诗的首联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来写景。对于首联写景的作用,作者描写了深冬寒气萧瑟的景象,天气呈现青苍之色,凸显了天气的寒冷,而北风“抽打”枯桑,发出凄厉的声响,更加凸显了冬天的寒冷。作者此处通过对冬日凄寒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个寒冷凄厉的环境。此处作者寓情于景,表达出内心的愁苦与凄冷。首联描写了“苦寒”的景象,而诗的标题为“苦寒吟”,因此此联既奠定了诗歌凄苦的基调,又照应了诗歌的标题。(三)情景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探讨了“文”与“质”的关系,表明“文”与“质”不可偏废的道理。 (2)《老子》第十一章提醒世人注意观察事物常被忽视一面,以日常观察揭示“无”的意义,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3)《将进酒》中由悲而翻作欢乐,表面及时行乐背后暗藏失意苦闷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质胜文则野②.文胜质则史③.(故)有之以为利④.无之以为用⑤.人生得意须尽欢⑥.莫使金樽空对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野、史、利、须、樽。第II卷表达题(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荷花淀派,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荷花淀派一般都充满乐观精神,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①。()。荷花淀即白洋淀。孙犁的著名代表作《白洋淀纪事》,肯定了人民战争,热情歌颂了根据地人民②的英勇斗争精神和乐观的革命精神,展示着一种特定的“人情美”。艺术表现上③、诗意盎然,达到了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体现了孙犁小说的鲜明特色,开创了抗日文学“诗意小说”的新境界。茅盾在评价孙犁时说过:孙犁有他自己的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有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绝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风趣而不落轻佻”。受《荷花淀》创作风格的影响,文坛曾产生新中国第一个文学派流——荷花淀派。其主要作家有刘绍棠、从维煕、韩映山等。以孙犁为首的“荷花淀派”和以赵树理为首的“山药蛋派”是中国现代文学最为著名、最有影响、各具千秋的两个“流派”。18.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B.由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更由于白洋淀这个地方而使这一流派得名C.由于白洋淀这个地方和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而使这一流派得名D.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而得名的这一流派20.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要求写出修改后的语句。【答案】18.①诗情画意 ②不屈不挠③别开生面。19.A20.以孙犁为首的“荷花淀派”和以赵树理为首的“山药蛋派”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两个最为著名、最有影响的、各具千秋的“流派”。【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根据语境“荷花淀派一般都充满乐观精神,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可知,语境强调荷花淀派作品给人的美好感受,可填入“诗情画意”。诗情画意:诗画一般的美好意境。第二空,语境强调抗战时期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和乐观的革命精神,用来修饰“英勇斗争精神”的可用“不屈不挠”。不屈不挠:形容意志坚强,永不屈服。第三空,结合语境语“开创了抗日文学‘诗意小说’的新境界”,可知语境是指孙犁小说艺术表现上有新的创新,可用“别开生面”。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括号前后都是句号,需要填写一个完整的句子。BC两项因为介词“由于”的存在,使得句子缺少主语,有语病,故可排除BC。D项第一个“源于……”,实质上是一个介宾短语;第二个“源于……的这一流派”是个偏正结构的名词性短语,表意不完整,都不能单独成句,也可排除。故选A。【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是中国现代文学最为著名……”成分残缺,应在“中国现代文学”后加“中”或“上”;二是“最为著名、最有影响、各具千秋的两个‘流派’”语序不当,应改把“两个”应移到“最为”前面。(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睡莲是一种感光植物,她会因为光照时而开放时而闭合,故又有“睡美人”的称号。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①,分别是白睡莲、延药睡莲、柔毛睡莲、雪白睡莲和小白子午莲。但近年有学者调查后,在中国大陆仅发现4个种,未发现白睡莲。 睡莲和莲经常种植在一处,由于长期的趋同进化,其花和叶的形态乍看非常相似,导致游客无法清楚地将其一一对应,连“内行”的植物分类学家们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也将莲放在睡莲科中,认为睡莲和莲是“亲戚”,直到20世纪末,②,单独成立了莲科莲属。睡莲和莲形态差异非常显著,③。首先是叶片,睡莲是浮水植物,叶片常漂浮在水面上,且叶片带有“V”形缺刻,而莲属于挺水植物,叶片挺出水面,叶片也没有缺刻;其次是花,睡莲花中央的柱头盘凹陷,且花色丰富,而莲花中央有凸起的莲蓬,花色不具有蓝/蓝紫色。21.下列各项中,和文中“亲戚”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有两千年了。B.回到学校时,看到校门紧闭,他“灵机一动”,翻墙而入。C.我们的时代以知识为荣,我们是幸运的。人类是宇宙的产物,现在暂时住在叫作“地球”的星球上。D.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21.D22.①睡莲在中国有5个种②才将莲从睡莲科分出来③可以从叶片和花进行区分【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引号用法的掌握能力。文中的“亲戚”,表示临时性的特殊含义,说明过去人们将“莲”和“睡莲”视为同一科类。A.此处引用古代格言,表引用。B.此处表示对此人自以为是的“小聪明”,实际是不文明行为的不认可,表示反讽,C.此处表示特定称谓。D.此处与例句一样,表示临时性的特殊含义。故选D【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在情境中补写语句,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能力。第一处横线后面说“分别是白睡莲、延药睡莲、柔毛睡莲、雪白睡莲和小白子午莲。但近年有学者调查后,在中国大陆仅发现4个种,未发现白睡莲”,那么可以推知横线处是古书上记载中国5种莲,只不过近年有学者提出中国其实只有4种。故第一处填“睡莲在中国有5个种”。 第二处前面的语境是“植物分类学家们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也将莲放在睡莲科中”,其后的语句是“单独成立了莲科莲属”,即莲从睡莲科剥离出来,有了自己的科属。故可填“才将莲从睡莲科分出来”。第三处横线的前面是“睡莲和莲形态差异非常显著”,那么横线上就该填它们显著的地方到底什么。从后文“首先是叶片……其次是花……”,可知二者主要是“叶片和花”方面差别显著,故可填“可以从叶片和花进行区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第六十四章)从上面五句话中选取你思考或感悟最深入的一句,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标题自拟。【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所给材料来自我们学过的《论语》和《老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第一句,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显得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显得虚浮。只有质朴和文饰配合适当,才可能成为君子。”这句话提示我们,凡事要适度,要恰到好处,否则就是过犹不及,包括做事和做人。第二句,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这句话强调了“人”的主观的重要性,无论成功还是失败,责任都在你自己。另外还强调了做事要有始有终,要勇敢地开始,也要一直坚持到结尾都要“慎终如始”,千万不要功亏一篑、功败垂成。第三句,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是指导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重要准则,如果做到就可以消除别人对自己的怨恨,缓和人际关系,安定社会秩序。第四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只有存在“无”的空间,才有“有”的价值,“有”是有限的条件,“无”是无限的可能。庄子也说:“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 人们看起来无用的东西,也许是大有作用,只是这些作用并不为常人所透彻了解。老子这句话提示我们要辩证思考“有”和“无”的关系。“有”与“无”是相互依存的,不要忽视了“无”的作用。第五句,做事情如果到结束时仍如开始时那么慎重,就不会有失败的事了。很多事情越是到了紧要关头,就越不能歇脚松气,否则一步之遥,就有可能前功尽弃。这是在强调坚持的重要性,也是要求我们做事要一以贯之,不要虎头蛇尾。作文要求从上面五句话中选取你思考或感悟最深入的一句写一篇文章,注意只选择“一句”,不可多选,要深入思考这句话的意思,联系现实思考这句话在当下的现实意义。如写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指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有同理心的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更要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指出在现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也应该坚持这种原则,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这样可以缓和人际关系,安定社会秩序,维护世界和平。立意:1.适度而为,方为君子。2.成败在于自身。3.推行“恕”道,让世界更和谐。4.有无之间,天地大道。5.从始至终,谨慎而为。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1-20 13:25:06 页数:18
价格:¥2 大小:50.71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