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内江二中高2025届2023—2024学年度上期历史月考试卷一、选择题1.“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材料所述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内外服制度D.行省制【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由材料“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可以推断出应该是与秦始皇有关,而秦朝统一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因此材料所述的政治制度是郡县制,B项正确;分封制是西周时期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时间不符,排除A项;内外服制度是商朝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时间不符,排除C项;行省制是元朝时期的地方管理制度,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汉初相继为相者都是追随刘邦的开国元勋,到了惠帝(高祖之子)时,所任丞相曹参、王陵、陈平既是勋旧又是皇帝的长辈。每遇大议,皇帝甚至亲自到相府议政。这一现象说明,汉初()A.中央决策体系趋于完备B.君主至尊地位稳固C.中枢权力机制尚未稳定D.宰相擅权现象凸显【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汉初丞相多为开国元勋,惠帝时甚至亲自到相府议政,说明汉初丞相为尊,且权力较大,说明君主专制的中枢权力机制尚未稳定,C项正确;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完善表明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趋于完备,排除A项;丞相权力较大,“皇帝甚至亲自到相府议政”,不利于君主至尊地位的稳固,排除B项;丞相主要是行使自身的权限,材料不能体现擅权,排除D项。故选C项。3.公元前366年,罗马的平民首次担任执政官,公元前287年,完全由平民组成的特里布大会通过的决议不需经过元老院或第一等级主导的森都里亚大会批准,也被承认具有法律效力。这()A.增加了罗马公民的权力B.限制了罗马贵族的权力C.导致罗马共和国的衰落D.扩大了罗马平民的权力【答案】D【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根据材料可知,罗马平民获得了行政权和立法权,说明罗马平民的权力得到扩大,D项正确;材料内容显示,调整的是平民权力,无法得出罗马公民的权力得到增强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限制罗马贵族权力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平民权力的提高有利于维护共和体制,选项中的“衰落”不成立,排除C项。故选D项。4.1804年,美国最高法院通过“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确立如下原则: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这反映出美国()A.分权制衡原则开始确立B.利益集团权利争斗激烈C.邦联体制遭到严重削弱D.宪法至上权威得到保障【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据材料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行政、立法和司法三种权力都不能超越宪法,这反映出美国宪法至上权威得到切实维护,D项正确;美国1787年宪法中已经确立分权制衡原则,已经变邦联为联邦,排除A、C项;材料主旨是美国宪法至上,材料无法体现利益集团权利争斗“激烈”,排除B项。故选D项。5.袁世凯在清帝退位后致电临时政府,“共和为最良国体,世界所公认,今由帝政一跃而跻及之,实诸公累年之心血,亦民国无穷之幸福。大清皇帝既明诏辞位,业经世凯署名,则宣布之日,为亲政之终局,即民国之始基。从此努力进行,务令达到圆满地位,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袁世凯通电旨在()A.淡化革命派在辛亥革命中的巨大历史功绩B.表明推翻君主专制和杜绝复辟帝制的决心C.认同共和制为世界潮流,最有利于中华民国发展D.提高自己在民国创立中的地位来获取政治资本【答案】D【解析】【详解】袁世凯在通电中认为拥护共和,强调“大清皇帝既明诏辞位,业经世凯署名,则宣布之日,为亲政之终局,即民国之始基”,换言之,袁世凯对于民国建立有奠基之功,由此可见,袁世凯通电的目的是提高自己在民国创立中的地位来获取政治资本,D项正确;袁世凯提到了“共和为最良国体,世界所公认,今由帝政一跃而跻及之,实诸公累年之心血,亦民国无穷之幸福”,可见其并未淡化革命派的历史功绩,排除A 项;B项只是表象而非主观目的,排除B项;C项不是通电内容所强调的重点,排除C项。故选D项。6.对历代帝王陵墓的保护是中国古代固有的文化传统。北魏孝文帝在恢复祭陵制度的同时,对汉、魏、晋诸陵的维护沿袭了魏明帝的做法,并以古代帝王祭祀的礼仪“太牢之礼”祭汉光武及明、章三帝陵。孝文帝这一做法旨在(       )A.尊重历代的贤明君主B.传承和弘扬鲜卑族文化传统C.彰显其人道主义情怀D.表明北魏入主中原的正统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的“正统之争”贯穿始终,材料中北魏孝文帝维护前代帝王陵墓的做法,意在证明其入主中原的合法性和正统性,D项正确;材料中孝文帝维护前代帝王陵墓的做法不是传承和弘扬鲜卑族文化传统,排除B项;A是表象,孝文帝的真正的目的是要宣扬北魏入主中原的正统性,排除A项;孝文帝的做法不是人道主义行为,排除C项。故选D项。7.下表是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局部)。图中①②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A.①三三制②行政区③训政B.①训政②三三制③行政区C.①训政②行政区③三三制D.①行政区②三三制③训政【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所学1928年蒋介石介绍军政实行宪政,①为训政,根据所学1941年为了联合一切力量抗日中共实行了②三三制,根据所学1946年中共为了解放区的管理实行了③行政区,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8.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讲到: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开放的范围,较汉代更为广泛,更为自由。在钱穆看来,唐代科举制()A.实现了无差别的自由投考B.推动了封建政治的进步C.消除了士族对仕途的影响D.扩大了官吏权力的范围【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材料“唐代开放的范围,较汉代更为广泛,更为自由”,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唐代能够扩大统治基础,体现了人才选拔的自由,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B项正确;“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可见作者认为面向的是特殊阶层,不是对所有人无任何限制,排除A项;“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通过两者比较,唐朝只是比汉朝的范围更广泛一些而已,也就是说,汉代的士族阶层可能在唐代依然会有影响,排除C项;“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开放的范围,较汉代更为广泛,更为自由”,可以看出,作者强调了选拔范围,而没有提到官员的权力大小,排除D项。故选B项。 9.如表为古代中国不同时期对官员选拔与管理的规定。它反映了这三个时期()时期概况西周以“六德”(即知、仁、圣、义、中、和)与“六行”(即孝、友、睦、姻、任、恤)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秦朝秦律中规定了考课原则——“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唐朝唐玄宗时制定监察法规——《六察法》,六察中的第一察便是“察官人善恶”。A.细化考察标准,凸显以德为先B.选拔官员唯德取人,任人唯贤C.儒家伦理观始终居于支配地位D.重视官员道德品行,知刑懂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古代中国不同时期对官员选拔与管理的规定”可知,西周时期,以“六德”、“六行”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其中“六德”指的是“知、仁、圣、义、中、和”,“六行”指的是“孝、友、睦、姻、任、恤”;秦朝以“五善”考核官吏,“五善”表现为“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唐朝以“《六察法》”管理官吏,其中第一察便是“察官人善恶”。由此可知,这三个时期细化考察标准,凸显以德为先,A项正确;材料不仅仅涉及选拔官员,还反映了对官员的考核管理,排除B项;西周时期尚未出现儒家学派,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知刑懂法,排除D项。故选A项。10.19世纪以来,“政治中立”和“职务常任”是西方各国文官制度的基本特征,尤以英国为典型,而美国对于职务常任原则的态度则要保守得多,故自文官改革之初,美国人便一如既往地反对赋予文官终身任职的保障。美国此举的考虑是()A.保持政策的稳定性B.割裂与英国的联系C.保持事务官的活力D.防止专制独裁出现【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 美国对于职务常任原则的态度则要保守得多,故自文官改革之初,美国人便一如既往地反对赋予文官终身任职的保障”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职务常任原则有助于保证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但在实践中,常任的事务官不受政权更替的威胁,他们往往掌握着各部门的实权,甚至形成了自己的利益集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臣们的决策,从中牟取自己的私利。美国在职务常任原则上的保守态度表现了其对事务官权力的警惕,期望通过任期制保持事务官的活力,C项正确;材料主旨围绕西方各国的文官制度的基本特征而论述,“政策的稳定性”与题干主旨不一致,排除A项;“割裂与英国的联系”的说法与史实不符且对材料主旨理解错误,排除B项;材料讨论的是美国事务官的任职原则问题,而事务官主要负责政策的执行,他们不可能形成“专制独裁”,排除D项。故选C项。11.1905年,清廷下旨立停科举的同时,还要求各省于1906年、1909年、1912年举行优贡考试、生员考职和保送举贡,并在1909年按惯例举行拔贡考试。1908年年底,为了庆祝翌年宣统帝即位,还照例开设了举荐孝廉方正特科。这反映了()A.科举停废旨在笼络士人B.传统观念影响社会转型C.统治阶层无意推进改革D.新式教育受到民众抵制【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1905年,清廷下旨立停科举的同时,还要求各省于1906年、1909年、1912年举行优贡考试、生员考职和保送举贡”,可以看出虽然废除了科举制,但是仍有以科举形式的选拔制度的存在,说明传统观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转型,B项正确;清政府废除科举制也是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排除A项;通过废除科举制,可以看出统治阶层是在推进改革,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传统的选拔制度仍对社会有影响,无法得出民众对新式教育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B项。12.南京国民政府在各级公务员的任用资格上,均有“对民国有勋劳或致力于国民革命X年,经证明属实”的字样;在考试科目上,无论高等考试还是普通考试,或是特种考试,均有中国国民党党义或三民主义等科目。这表明南京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录用制度()A.体现了选拔程序的严谨性B.具有较强的党派性和政治性C.推动了文官体制的近代化D.激发了革命青年的家国情怀【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对民国有勋劳或致力于国民革命X年,经证明属实”“在考试科目上,无论高等考试还是普通考试,或是特种考试,均有中国国民党党义或三民主义等科目”可知,南京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录用制度具有较强的党派性和政治性,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公务员的选拔程序,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了公务员的录用标准,未涉及文官体制的近代化,排除C项;根据材料可知,南京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录用制度主要是为政治服务,而不是激发革命青年的家国情怀,排除D项。故选B项。 13.清嘉庆年间一乡规民约记载:“敦孝悌,以明人伦”、“禁窝赃聚赌,以清弊源”、“务本业,以戒游手”、“禁怀私徇情,以归正道”、“禁贼盗,以除乡害”、“禁火烧山林、私砍竹木”等。这些规定()A.贯彻了国家经济理念B.实为古今道德准绳C.践行了经世致用思想D.助推公序良俗建设【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嘉庆年间(中国)。据本题材料“乡规民约”、“敦孝悌,以明人伦”、“禁窝赃聚赌”、“务本业,以戒游手”、“禁怀私徇情,以归正道”、“禁贼盗,以除乡害”、“禁火烧山林、私砍竹木”可知,这些规定对百姓进行道德教化,有利于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助推公序良俗建设,D项正确;材料是维护社会秩序,不是经济理念,排除A项;这些规定只是清嘉庆年间的,材料中没有对其他时期的影响,不能证明是古今道德准绳,排除B项;经世致用指理论要与实践结合,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14.如表为古罗马时期的一个案件的案情及审判。这一判决反映了罗马法(  )案情甲请乙建造房屋。新房落成后不久倒塌致甲之子死亡。乙逃遁,甲将乙父子告上法庭判决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判乙之子无罪开释。在乙未到庭自辩前,暂定无罪A.维护奴隶主的利益B.蕴含理性精神C.适用范围发生变化D.照顾亲情伦理【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罗马。根据材料“乙逃遁”“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判乙之子无罪开释。在乙未到庭自辩前,暂定无罪”等信息分析可知,材料中的判决重视人的基本权利,重视证据,判决依据理性,更加符合法治精神,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奴隶主的利益,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罗马法的适用范围发生变化,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不是罗马法照顾伦理亲情,排除D项。故选B项。15.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后,妇女主动提出离婚的案件有增无减。据统计,上海市自婚 姻法公布后的10个月间,该市人民法院共受理4197件婚姻案件,其中由女方提出的占89%。这说明()A男女平等得到充分落实B.女性民主意识日益增强C.公民权利得到法律保障D.妇女解放取得明显成效【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0年(中国)。根据材料“妇女主动提出离婚的案件有增无减。据统计,上海市自婚姻法公布后的10个月间,该市人民法院共受理4197件婚姻案件,其中由女方提出的占89%”可知,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后,妇女通过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现象增多,说明妇女解放取得明显成效,D项正确;1950年还存在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说明男女平等并未得到充分落实,排除A项;材料强调妇女主动离婚现象增多,不属于民主意识,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妇女,无法代表整个公民,排除C项。故选D项。16.政治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一个演进过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787年美国在费城召开了制宪会议,为美国制定了第一个治国方案——1787年宪法。宪法确立了联邦体制,联邦政府为各州的中央政府,按“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1)最高立法机构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2)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对宪法负责,对国会的立法有否决权。(3)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材料二1940年3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即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指示明确规定,在政府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制度,容纳多方,团结抗日的各阶级、阶层。——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二卷)材料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巩固国家政权,对生产资料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制定颁布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架构,经济基础、法律原则、制度框架基本确立并不断发展,中国的民主大厦巍然耸立起来。党领导人民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的民主》白皮书(2021年12月4日)(1)根据材料一,美国1787年宪法在国家结构上体现了何种原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1787年宪法的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抗日政权建设有何创新。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通过哪些政治制度来保障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类政治文明的认识。【答案】(1)原则:联邦制(中央集权于地方分权相结合);积极:用法律的形式保证了公民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国家利益;避免了绝对权力出现,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部分实现了启蒙思想的理想;为其他国家制定宪法、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任答3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亦可给分)(2)创新:建立统一战线性质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政权原则。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3)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呈现出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两大趋势;政治文明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具有长期性、复杂性、渐进性的特征;政治文明的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经济、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人类各阶级、各阶段民主可以相互借鉴和影响;各国应根据本国国情选择和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具有本国特色的政治文明等(言之成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由材料一“宪法确立了联邦体制”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在国家结构上体现了联邦制(中央集权于地方分权相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的积极影响可以从公民权益、国家巩固、资本主义发展和对他国的角度分析如下:用法律的形式保证了公民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国家利益;避免了绝对权力出现,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部分实现了启蒙思想的理想;为其他国家制定宪法、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由材料二“在政府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制度”可知,中国共产党建立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政权原则。从材料三“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架构”和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小问3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对人类政治文明的认识可以从发展趋势、文明类型、发展过程、影响因素、相互关系、道路选择等角度进行探究。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得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呈现出从专制到 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两大趋势;政治文明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具有长期性、复杂性、渐进性的特征;政治文明的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经济、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人类各阶级、各阶段民主可以相互借鉴和影响;各国应根据本国国情选择和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具有本国特色的政治文明。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维护皇权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是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目的之一。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最大特色就是法以礼为灵魂,若失去了礼的指导,法不但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而且还会成为危害天下的“虐法”。依靠礼的实施,耐心细致地教化,以理服人;中国古代法律强调人情是法律的核心,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当人情、道德与法律相抵触时,永恒的人情、道德是不可改变的,可变的只是法律,认为在治国中“人”的作用远远重于法律;强调执法的目的在于消除法律,“胜残去杀”消除了暴力的统治方式——法律,社会治理倚重教育,将社会的和谐,而不是公正,放在首位。——摘编自李正财《罗马法和中国古代法律的比较》材料二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古代罗马法是古典社会基于私有财产之上的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罗马法提出的自由民在“私法”范围内的形式平等,契约以当事人同意为生效的主要条件和财产无限私有等重要原则,对欧洲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法律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摘编自周枂《罗马法原论》(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和古代罗马法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法律与古代罗马法呈现不同特点的历史背景。(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古代法制建设共同的历史价值。【答案】(1)特点:古代中国:法律以维护皇权独尊地位,追求无讼境界,实现社会和谐为目的;以礼入法,礼法结合;法律从属于人情、道德,人治高于法治。古罗马: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崇尚理性,追求正义;蕴含契约精神,注重保护私有财产;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法律体系。(2)历史背景:古代中国:小农经济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受历代统治者推崇。古罗马:奴隶制商品经济的发展;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统治者重视法制建设;法学家的活动与著述。(3)历史价值:法制建设在维系统治和稳定社会秩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别对中西方法制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宝贵遗产。【解析】 【小问1详解】特点: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一“维护皇权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是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目的之一……”,可得出,法律以维护皇权独尊地位,追求无讼境界,实现社会和谐为目的;根据材料一“……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最大特色就是法以礼为灵魂,若失去了礼的指导,法不但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而且还会成为危害天下的‘虐法’。依靠礼的实施,耐心细致地教化,以理服人……”,可得出,以礼入法,礼法结合;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法律强调人情是法律的核心,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当人情、道德与法律相抵触时,永恒的人情、道德是不可改变的,可变的只是法律,认为在治国中‘人’的作用远远重于法律……”,可得出,法律从属于人情、道德,人治高于法治。古罗马:根据材料二“……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可得出,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根据材料二“……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可得出,崇尚理性,追求正义;根据材料二“……古代罗马法是古典社会基于私有财产之上的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罗马法提出的自由民在‘私法’范围内的形式平等,契约以当事人同意为生效的主要条件和财产无限私有等重要原则,对欧洲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法律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可得出,蕴含契约精神,注重保护私有财产;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小问2详解】历史背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分析中国古代法律与古代罗马法呈现不同特点的历史背景。如:小农经济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受历代统治者推崇。古罗马: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国际交往、统治者态度、法学家活动等方面分析中国古代法律与古代罗马法呈现不同特点的历史背景。如:奴隶制商品经济的发展;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统治者重视法制建设;法学家的活动与著述。【小问3详解】历史价值: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可知,中西古代法制建设共同的历史价值表现在:法制建设在维系统治和稳定社会秩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别对中西方法制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宝贵遗产。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图中任选两个关键词,拟定一个论题,再补充一个相应的关键词,并对该论题展开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论述过程要运用所选择和补充的关键词,表达清晰。)【答案】关键词:分封制;郡县制。补充:中央集权。论题: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体现中央集权形成并不断加强。阐述:东周时期,分封制导致国家分裂,秦朝开始开创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汉初,吸取秦灭亡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其本质也是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随着时代发展,王国问题出现,汉武帝适时调整实行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宋代吸取唐末割据教训,在地方重文轻武,强干弱枝分化事权,有效了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针对版图辽阔,地方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实行行省制,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综上所述,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这样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稳定了社会秩序,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根据此材料内容可以选出关键词,结合所学可知,从西周到秦汉在到宋元,地方行政体制的设置多有变化,主要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根据秦朝推行郡县制、汉代颁布推恩令消除王国问题、宋代实行重文轻武和强干弱枝、元代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容进行阐述,从而说明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这样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稳定了社会秩序,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从其他的角度总结论点展开阐述,言之有理亦可。【点睛】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11-13 15:35:01 页数:12
价格:¥2 大小:107.3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