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省卫辉市2022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2

2/22

剩余2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2021-2022学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个人信息不再是隐私权的客体,也不是人格权衍生出的财产权的组成部分,而成为国家、企业和个人共享的数据资源。因此,关于个人信息的立法不应再狭隘地局限于个人利益或私权保护,应侧重规范信息资产合理开发中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应更好地发挥个人信息在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中的公共产品作用。个人信息作为传统法律上人格权的客体,一直处于静态而稳定的法律关系之中。然而,近十年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来,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制度在全球范围内正经历着一场重大变革。这一变革的根本原因在于:随着社交时代的到来,数据量激增,云计算普遍运用,物联网雏形逐渐显现等,数据资产在政治、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中的核心地位愈发凸显。与在传统隐私权或人格权保护中个人居于主导地位不同,在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时代,单个主体作为大量信息流的一个末梢,其可识别性的符号化特征在以关联关系为核心的大数据要求的全样本分析中,已经成为模糊的信息加工客体。个人信息不是纯粹的私法权利客体,享有与使用它而产生的利益不能仅从私权保护的角度进行狭隘的思考。就个人信息的范围而言,在个人提供的信息、产生的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中,既有个人所创建的信息,又有他人参与创建或主要由他人创建的信息(如信用信息和信誉信息等),故而,已经不能完全从隐私权或人格权的私有化属性方面进行边界厘定。在大数据时代,单一性个人信息的价值越来越不明显。个人信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微观效应,迅速让位于大数据时代全部样本的信息挖掘产生的分析价值和预测效用。个人信息保护方式必须向此种经济和科技运行模式妥协,由此构建新型的个人信息公开化和可利用化的法律规范。个人信息经过数据企业的批量或整体性加工,变成符合一定目的的数据资产。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数据资产作为深度把握社会财富流动、维护社会秩序、节约社会资源、预测及避免重大系统性风险的公共数据。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最新立法已逐步放弃个体对个人信息的绝对控制权理论,使个人信息权从绝对性的私法性权利或基本人权,向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公共信息财产转化。个人信息相关的法律规范,在世界范围内多因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消费者与数据企业关系的变化,而由特别法实时进行调整与更新。在这个 大的社会发展趋势之下,静态的、以个人隐私的绝对保护为中心的传统个人信息保护模式,已经很难适用。(摘编自《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模式需改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信息化时代,个人信息成为国家、企业和个人共享的数据资源后,能够在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作用。B.在数据量激增、云计算普遍运用、物联网雏形逐渐显现的社交时代,个人信息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中的核心地位愈发凸显。C.在由个人提供的信息产生的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中,他人也参与创建了信息,因此这些信息就完全不再具备私有化属性。D.大数据时代全部样本的信息挖掘产生的分析价值和预测效用远大于单一性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已丧失了法律保护的必要。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以总分结构展开论证,先总说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模式需改变,再从多角度分别展开论证。B.文章主体部分从个人信息的客体性、个人信息享有与使用、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等方面展开论述。C.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带来的时代变革,是本文的立论前提,也让文章具有现实意义。D.文章末尾提及世界上某些国家或地区在保护个体信息的立法调整和改变,用现实的例子佐证了论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法律认为,个人信息是隐私权的客体,是人格权衍生出的财产权的组成部分,个人信息理应受到保护。B.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和科技运行模式已发生改变,个人信息保护方式也应做出调整。C.个人信息经过数据企业的批量或整体性加工,就可变成数据资产,为企业或政府决策提供一定参考。D.个体放弃对个人信息的绝对控制权后,个人信息就成为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公共信息,供公众自由使用。【答案】1.A2.B3.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个人信息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中的核心地位愈发凸显”张冠李戴,原文为“随着社交时代的到来,数据量激增,云计算普遍运用,物联网雏形逐渐显现等,数据资产在政治、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中的核心地位 愈发凸显”,可知应当是“数据资产”的核心地位愈发凸显,“个人信息”只有经过数据企业的批量或整体性加工才能成为“数据资产”。C.“因此这些信息就完全不再具备私有化属性”理解错误,原文是“不能完全从隐私权或人格权的私有化属性方面进行边界厘定”,并不意味着这些信息完全不具备“私有化属性”。D.“个人信息已丧失了法律保护的必要”分析错误,原文为“个人信息保护方式必须向此种经济和科技运行模式妥协,由此构建新型的个人信息公开化和可利用化的法律规范”。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文章主体部分并没有论述“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论述的是“个人信息的保护”。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供公众自由使用”错误,结合文中“向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公共信息财产转化”分析,既是公共信息财产,则使用应该还是有条件的,不大会是“自由使用”,选项推断绝对化。故选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中国在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不仅成功解决了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居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显著提升,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材料二:山东省临朐县是一个有着90多万人口和近90万亩耕地的山区农业大县。临朐县山区丘陵面积较大,而且地形错综复杂,起伏多变,成百上千亩集中连片且开阔平坦的农田很少见,加之农田基础设施落后,从自然村落到田间地头的道路基本都是土路,交通极其不便。用乡亲们的话说:“开门就见山,种田走半天。耕地就像百衲衣,一顶苇笠也能盖一块地。”近年来,临朐县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时,立足山区实际,把解决地块零散、水电路不配套等问题作为重点,坚持集中连片规划建设,着力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粮食稳产增产夯实了基础。“十三五”以来,全县共改造中低产田3.73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2万亩。(摘编自张正瑜等《山东临朐立足山区实际科学谋划建设高标准农田》)材料三:近几年,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长埠镇江下村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6个村小组前前后后共修建了逾11公里的水泥路,95%的水塘进行了清淤处理,建成了3.2公里高标准农田沟渠。过去,江下村因土地贫瘠,一直没有找到产业发展的好路子,祖辈守着一亩三分地种水稻及常规农作物,产量较低的“斗笠田”随处可见。为改变现状,村干部主动为江下村争取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引进种粮大户盘活荒地。作为高标准农田的“集成模块”,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江下村大显身手——粮食耕、种、管、收实现全程机械化,逐步提高智能作业的精准度和覆盖率……去年11月,江下村2168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始动工,项目如今已全部完成。现在村里的耕地质量普遍提升两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5%,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高标准农田已成为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实现贫困群众稳步脱贫的有力引擎。(摘编自李慧《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光明日报》2020年12月24日)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2010年开始平均每公顷粮食产量突破5000公斤,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B.2017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的每公顷产量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可见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C.2003~2015年,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增长势头,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稳健,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D.从2015年起,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65000万吨以上水平,这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交通极其不便、产业发展路径缺失、开阔平坦的农田数量较少,这些曾经是制约临朐县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因素。B.在提升粮食产能方面,临朐县山区与安义县江下村的工作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着力解决地块零散的问题,后者着重改变村容村貌。C.“开门就见山,种田走半天”,这是临朐县山区地形和耕地的特点,安义县江下村“斗笠田”的地形地貌也呈现出这种特点。D.村干部主动作为,引进种粮大户盘活荒地,利用新技术推进农业机械化,这是推动江下村农民持续增收、稳步脱贫有效举措。6.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临朐县山区与安义县江下村有哪些相同的经验,请概括说明。【答案】4.B5.D6.(1)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2)立足本地实际,合理使用土地资源;(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灌溉和交通问题。【解析】【分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明显高于”说法不当,根据材料一图表2的数据,玉米的产量刚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可见,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说法不当,虽然我国主要粮食产量有所提升,但人均粮食数量并不多,因此“显著提升”的说法不当。且“可见”意味着因果推理,前后句没有非常明显的因果关系。 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交通极其不便,产业发展路径缺失,开阔平坦的农田数量较少,这些曾是……主要因素”错,原文是“临朐县山区丘陵面积较大,而且地形错综复杂,起伏多变,成百上千亩集中连片且开阔平坦的农田很少见,加之农田基础设施落后,从自然村落到田间地头的道路基本都是土路,交通极其不便”,可见并没有强调这些是“主要因素”,也没有提到“产业发展路径缺失”的问题;B.“后者着重改变村容村貌”说法错误。原文的表达是“为改变现状,村干部主动为江下村争取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引进种粮大户盘活荒地”,这才是江下村提升粮食产能的做法,改变村容村貌只是改善影响粮食增产的基础设施的做法;C.“安义县江下村‘斗笠田’的地形地貌也呈现出这种特点”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产量较低的‘斗笠田’随处可见”,可见江下村的田地主要是产量低,没有说与临朐县的地形地貌特点一样。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信息的能力。题目要求分析临朐县和江下村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有哪些相同的经验。材料二是临朐县的做法,材料三是江下村的做法,学生可从这两则材料中筛选他们做法中相同的方面。材料二临朐县的特点是“山区丘陵面积较大,而且地形错综复杂,起伏多变,成百上千亩集中连片且开阔平坦的农田很少见,加之农田基础设施落后,从自然村落到田间地头的道路基本都是土路,交通极其不便”。他们的做法是,“近年来,临朐县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时,立足山区实际,把解决土地零散,水电路不配套等问题作为重点,坚持集中连片规划建设,着力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粮食增产奠定了基础”。可见他们针对交通极其不便、开阔平坦的农田数量较少、农田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增产措施;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材料三中江下村的特点是“土地贫瘠,一直没有找到产业发展的好路子”,“祖辈守着一亩三分地种水稻及常规农作物,产量较低的‘斗笠田’随处可见”,种植作物比较单一,“斗笠田”产量低。他们的做法是“全村六个村小组前前后后共修建了逾11公里的水泥路。95%的水塘进行了清淤处理,建成了32公里高标准农田沟渠”“为改变现状,村干部主动为江下村争取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引进种粮大户盘活荒地。作为高标准农田的‘集成模块’,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江下村大显身手——粮食耕、种、管、收实施全程机械化,逐步提高智能作业的精准度和覆盖率”。可见他们也是针对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增产措施;同样注重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也同样把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促进粮食增产的重要手段。(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洼地上的“战役”路翎侦察排的练兵工作紧张而平静地进行,王应洪在任何工作上都非常积极。他渴望执行任务的日子早一天到来,他渴望跟着班长王顺去建立功绩……而这一天也终于到来了。这天上午,在山坡上的松树林子里,农村剧团的姑娘们给战士们做了一次演出。天气很晴朗,侦察排上阵地了。战士们走下了山坡,一边走一边回头招手,喊叫,大家都舍不得这些已经变得如此亲爱的人们。晚上就要出发,王应洪非常兴奋,换上了那套留了好些天的干净衣服。换衣服的时候他发现了一条绣花手帕,用中国字在两朵红花上面绣了他的名字,又在花的下面绣了几个朝鲜字,他想那一定是她的名字。第一个念头是想汇报给班长,但在从坑道里往外去的时候,他犹豫起来了。他想,马上要出动了……完成任务回来再说吧。于是他把手帕仔细地折起来,放在胸前的口袋里。黄昏的时候,王顺就带着他的班出发到敌后去了。任务是捉俘虏。他们是在一片长满野花杂草的开阔地中间一点一点地匍匐前进的。天气阴沉,吹着小风,除了树叶声,和附近什么地方有溪水的流响声以外,没有别的声音。开阔地上长着一些春天的金达莱花。他们停下来了。一点声音也没有,他禁不住觉得可怕的孤独。这样寂静,这样绝对的静止,他从来也不曾经历过。他努力去想到连队、团参谋长、亲人们……后来他又想着母亲,想着他满十岁时候,母亲才替他做了一件新棉袄,替他试这新棉袄的时候,母亲不住地把他转过来又转过去,拍着他的胸又拍着他的背。他又想起了金圣姬,看见了她跳舞时的坚决的、勇敢的表情……想象着这一切,一瞬间就排除了对周围的寂静的苦痛的感觉,一瞬间觉得,这并不是在敌人的旁边,而是在亲人们中间。但这些闪电一样的想象马上就被从心底里冲出来的对于目前处境的警惕打断了,于是重新又感觉到那孤单、寂静。多么漫长的时间呀。但这时更紧张的情况到来了——传来了一大群皮靴踏在沙土路上、踩过草叶的声音。敌人,美国兵正在这条路上往这边走来。他抓紧了枪。现在那走在前面的几个美国人看起来是已经走过班长的身边了,他忽然想:如果班长不在怎么办呀?于是他差不多想要开枪了。但正要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侦察员的铁的纪律使他的头脑一下子清醒了过来:他完全不属于自己,他的热情和勇敢必须绝对地属于伏在小路周围的黑暗中的他的班,而他的班属于他的连,他的团。这一刻,他变成了真正的战士。皮靴踏在沙土路上的声音又传来了,这个敌人走得有些蹒跚。班长王顺拔出锋利的匕首,跳上去捅倒了敌人,敌人狂叫起来向前逃跑,却被王应洪一下子奔出来抱住了,几乎要一下子扭断他的筋骨。班长奔上来用一块布塞住了这敌人的嘴,他们就得到了一个俘虏。但这时远远地传来了枪声。因为这个俘虏的一阵狂叫,刚刚过去的那一个排的敌人回转来了。 情况很危急,这里再不能停留,于是班长下定了决心。他命令王应洪跟着他留下来掩护全班;命令副班长率领其他所有的人带着那个俘虏利用这条沟的地形向左后面撤退。而他自己爬上了沟沿,像箭一般地一下子跃到十米外的洼地中央的一个小土包后面去了。两个侦察员突然出现在敌人的“纵深”里,用不了几发子弹结果了两个机枪手,又灵机一动扑倒在机枪跟前,对准那些敌人射击起来了。半分钟不到,就结束了这个洼地上的“战役”。他们越过一条小溪,跑进了大片的洋槐树丛。右腿负伤的王应洪栽倒了。“班长,……”他说。“不许说话!”班长对着他的耳朵严厉地说。“我牺牲了不要紧。”“别说话,纪律!”“班长,”年轻的侦察员含着眼泪在恳求了,“我打响的时候,你从右边撤出去,……”班长掩住了他的嘴巴。这天晚上星光明朗,他们的特别艰难的行动终于叫敌人发觉了。两个敌人向着这边开着枪扑过来了。突然地,王应洪跪了起来,越过那块石头一直迎着敌人滚去。更多的敌人蜂拥上来,想要活捉他。他一下子站了起来,用他的负伤的腿向前奔去,奔到敌人的中间,火光一闪,一个手雷爆炸了。剩下来的几个敌人竟不敢再前进,而这时我军阵地上的火力支援过来了。苦痛的班长王顺,以愤怒的大力抱起了年轻的战士,在呼啸的子弹下,背着他跑过了最后的那几十米的开阔地,跳进了交通沟,听见了自己人的声音。他就在一阵软弱里倒下了,但他仍紧紧地抱着王应洪,喃喃地说:“王应洪,我们回来啦!”班长王顺苦痛了很多天。他的身上一直揣着那一条染满了血的手帕。面对毫不知情的金圣姬母女,他不知道要怎样开口。终于他简单地说起了他们的胜利,王应洪的牺牲,同时取出了那条绣着两个名字的、染满了鲜血的手帕。金圣姬的眼睛马上睁大了,嘴唇有点发抖。她不哭,只是脸色非常苍白,眼睛发亮,一动也不动地看着王顺和他手里的手帕。她一下子站了起来,握着他的手。这姑娘的手在一阵颤抖之后变得冰冷而有力,于是王顺觉得不再需要说什么了。(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通过对次要人物王顺、金圣姬母女等人的刻画,有力地凸显了主要人物王应洪的勇敢无畏的英雄形象。B.小说中运用大量心理描写,丰富了侦察兵王应洪第一次上战场时的复杂的内心活动,使人物形象的升 华更为合理。C.小说语言平实而不乏细腻,用从容不迫的语调讲述了一个情节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读来令人如临其境。D.小说中的“绣花手帕”这一物象,不仅代表了朝鲜姑娘金圣姬对异国战士王应洪的纯洁爱情,也象征着军民情深。8.请结合上下文分析王应洪埋伏在开阔地时的心理变化过程。9.请结合全文,阐释标题“洼地上的‘战役’”的丰富内涵。【答案】7.A8.①先是因为独自埋伏在一处而感到紧张、孤立无援;②接着想到了战友、亲人和金圣姬,感受到了温暖与力量,变得勇敢;③但随即因为身处战地的现状重新开始警惕,感到孤单;④最后用士兵的纪律控制了自己的情绪,内心真正强大起来。9.①“洼地”是山坡之下,是侦察排埋伏及与敌人交火的主要阵地。洼地的“战役”是指侦察兵俘虏美军士兵的战斗。②这场“战役”也指王应洪心中情感与理智的交锋,还指王应洪在独自埋伏时内心作为一名真正的战士的“大我”战胜作为一个稚嫩的“小我”的胜利。这场“战役”是王应洪的自我成长之路。③这场战斗在“洼地”进行,俘虏了一个美国士兵,体现了这场“战役”的意义重大。【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A.“次要人物王顺”“有力地凸显了主要人物王应洪的勇敢无畏的英雄形象”表述错误。小说中王顺与王应洪无明显的主次之分,王顺、金圣姬母女与王应洪更不是“衬托”与“被衬托”的关系。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小说中对王应洪心理变化过程有四次描绘,比较曲折而真实的反应了人物在特定环境下心理变化的过程,也体现了主人公成长的历程。“一点声音也没有,他禁不住觉得可怕的孤独。这样寂静,这样绝对的静止,他从来也不曾经历过”,先是因为独自埋伏在一处而感到紧张、孤立无援;“他努力去想到连队、团参谋长、亲人们……后来他又想着母亲,想着他满十岁时候,母亲才替他做了一件新棉袄……他又想起了金圣姬,看见了她跳舞时的坚决的、勇敢的表情……想象着这一切,一瞬间就排除了对周围的寂静的苦痛的感觉,一瞬间觉得,这并不是在敌人的旁边,而是在亲人们中间”,接着想到 了战友、亲人和金圣姬,感受到了温暖与力量,变得勇敢;“但这些闪电一样的想象马上就被从心底里冲出来的对于目前处境的警惕打断了,于是重新又感觉到那孤单、寂静”,但随即因为身处战地的现状重新开始警惕,感到孤单;“他忽然想:如果班长不在怎么办呀?于是他差不多想要开枪了。但正要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侦察员的铁的纪律使他的头脑一下子清醒了过来:他完全不属于自己,他的热情和勇敢必须绝对地属于伏在小路周围的黑暗中的他的班,而他的班属于他的连,他的团。这一刻,他变成了真正的战士”,最后用士兵的纪律控制了自己的情绪,内心真正强大起来。【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题目要求阐述“战役”的丰富内涵,纵览全文“战役”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完成战斗任务;二是主人公战胜自我,成为真正战士的内心之战;三是战斗中俘虏了敌人,赋予“战役”重大的意义。(1)小说标题“洼地上的‘战役’”,“洼地”是山坡之下,“一片长满野花杂草的开阔地中间”,他们的任务是“捉俘虏”,“班长王顺拔出锋利的匕首,跳上去捅倒了敌人,敌人狂叫起来向前逃跑,却被王应洪一下子奔出来抱住了,几乎要一下子扭断他的筋骨。班长奔上来用一块布塞住了这敌人的嘴,他们就得到了一个俘虏”。“洼地”是侦察排埋伏及与敌人交火的主要阵地。洼地的“战役”是指侦察兵俘虏美军士兵的战斗。(2)“战役”的深层含义是指王应洪心中情感与理智的交锋,如“一点声音也没有,他禁不住觉得可怕的孤独。这样寂静,这样绝对的静止,他从来也不曾经历过”“但这些闪电一样的想象马上就被从心底里冲出来的对于目前处境的警惕打断了,于是重新又感觉到那孤单、寂静”“于是他差不多想要开枪了。但正要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侦察员的铁的纪律使他的头脑一下子清醒了过来:他完全不属于自己,他的热情和勇敢必须绝对地属于伏在小路周围的黑暗中的他的班,而他的班属于他的连,他的团。这一刻,他变成了真正的战士”。可见“战役”还指王应洪在独自埋伏时内心作为一名真正的战士的“大我”战胜作为一个稚嫩的“小我”的胜利。这场“战役”是王应洪的自我成长之路。(3)在“洼地”的这场战斗,敌人人数占上风,但是“班长王顺拔出锋利的匕首,跳上去捅倒了敌人,敌人狂叫起来向前逃跑,却被王应洪一下子奔出来抱住了,几乎要一下子扭断他的筋骨。班长奔上来用一块布塞住了这敌人的嘴,他们就得到了一个俘虏”,这场战斗在“洼地”进行,俘虏了一个美国士兵,体现了这场“战役”的意义重大。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范文正公集》叙 苏轼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注】,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其后三年,过许,始识公之仲子今丞相尧夫。又六年,始见其叔彝叟京师。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于徐。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又十三年,乃克为之。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以争天下。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今其集二十卷,为诗赋二百六十八,为文一百六十五。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元祐四年四月十一日。(节选自《东坡先生全集》,有删改)【注】韩、范、富、欧阳: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B.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C.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D.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叙”即序,苏轼祖父名苏序,古人遇到尊亲名字不直接写出,这里讳用序字,改序为叙。B.总角,古时女孩子束发为两结,形状如角,也称少女为“总角”,《诗经》中有“总角之宴”。C.仲,排行第二,古代以伯、仲、叔、季为兄弟间长幼的排列次序,文中“仲子”即“次子”。 D.孝悌,孝指善事父母,悌指敬爱兄长,儒家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进入乡校之后,从石守道的《庆历圣德诗》中知道了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人,从那时起就在心底记住了他们。B.苏轼参加进士考试时,得到欧阳修、韩琦、富弼的赏识推荐,此时范仲淹已经离世,苏轼和他的三个儿子同朝为官,相见如故。C.苏轼提及伊尹、姜太公、诸葛亮等功业卓著的历史人物,表明范仲淹跟他们一样,很早就具有心忧天下、安定国家的雄才大略。D.范仲淹曾经向朝廷呈送万言书,后来由担任将领晋升为执政,一生建功立业,著述丰富,在诗赋、文章等方面皆有造诣。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2)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答案】10.D11.B12.B13.(1)淮阴侯韩信在汉中见汉高帝,评论刘邦、项羽的短处和长处,谋划夺取三秦。(2)(范仲淹)即使玩弄文辞、嬉戏话语,随意写作,也一定要归结到这(义理)上面。【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句意:嘉祐二年,我参加进士考试,到达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能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则范公殁”中“范公”是主语,“殁”是谓语,句子结构完整,在后面断开,排除AC。“曰”是“流涕”之后的又一动作,前后宜断开,排除B。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B.“古时女孩子束发为两结,形状如角,也称少女为‘总角’”错误,“总角”,古时儿童束发为两结,形状如角,也称童年为“总角”。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能力。 B.“苏轼参加进士考试,得到欧阳修、韩琦、富弼赏识推荐”错误,结合原文“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应是苏轼考中进士之后,才被欧阳修赏识推荐,后来通过欧阳修认识了韩琦、富弼。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1)“见高帝于汉中”,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汉中见高帝”;“短长”,短处和长处、优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画”,谋划。(2)“虽”,即使;“弄翰”,执笔、玩弄文辞;“率然”,随意、顺着本性。参考译文:庆历三年,我还是小孩就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拿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问先生。先生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嘉祐二年,我参加进士考试,到达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能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这一年我考中进士,才被欧阳公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他们都用对待国家杰出人才的礼节对待我,说:“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此后三年,我路过许州,才认识了范公的二儿子现在的丞相范纯仁。又过了六年,才在京城见到范公的三儿子范纯礼。又过了十一年,就与他的小儿子范德孺一起在徐州当官。我们都一见如故,而且三位托付我为范公的遗稿作序。又过了十三年,我才能够写出它来。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传。然而我不敢推辞的原因,是自八岁知道敬重爱戴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我都能够跟和他们交往,而范文正公唯独没有结识,我认为是平生的遗憾。如果能够在他的文集中挂名,从而使自己成为范公最后的门生,难道不也是向来的愿望吗?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这些人,他们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谋略,原本在乡野之中就确立了。淮阴侯韩信在汉中见汉高帝,评论刘邦、项羽的短处和长处,谋划夺取三秦。等到辅佐汉高帝平定天下,汉中所定的计策,没有一样不得到实现的。诸葛孔明隐居茅庐之中,与先主刘备评论国家形势,争夺天下。这难道是听取别人的口头传授,尝试着进行而侥幸成功的吗?范文正公在天圣年间,为母亲守孝时,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太平的心愿,所以写万言书来送给宰相,天下人都传诵它。到了他被任用为将领,被提拔为执政,考察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没有超出这本书的。现在范公文集有二十卷,计收诗赋二百六十八首,文章一百六十五篇。他对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想要片刻忘记都不可能。像火的热,像水的湿,是他的天性不得不这样的。(范公)即使玩弄文辞、嬉戏话语,随意写作,也一定要归结到这(义理)上面。所以天下人相信他的真诚,争相师从他、尊崇他。元祐四年四月 十一日。(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题西溪无相院张先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句描写雨后西溪水势上涨,水天宽广清澄,颇有孟浩然“涵虚混太清”的气势。B.“萍破”“艇归”“入郭”“过桥”,无一不动,却表现出雨后西溪虚寂幽静之景象。C.诗人由面及点,体察入微,表现出诗人怡情山水、寻幽探微的审美心理。D.尾联卒章显志,以月自比,表明诗人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15.张先,因善于捕捉和描写景物的影像,人称“张三影”,试分析本诗中作者是如何写“影”的。【答案】14.D15.①“浮萍破处见山影”,写出风吹浮萍露出倒映在水中的山影,明写山影。②“过桥人似鉴中行”,描写过桥人好像在镜子中行走,暗写人影(桥影亦可)。③“莫放修芦碍月生”想象芦苇长高了会遮蔽月影,虚写月影。【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D.“尾联卒章显志,以月自比,表明诗人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说法错误,卒章显志是指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本诗尾联未显志,只是以雨后芦苇长高作一虚设,把白天所见的景色扩大到未见的溪月,拓出了另一番想象的世界。也没有以月自比,表现高洁品质,选项说法故意拔高主旨。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准确理解诗句内容,找出写“影”的相关语句具体分析。张先善写“影”,人称“张三影”。他写影的本领,在此诗中也可见到。“浮萍破处见山影”写一阵风吹开了水面的浮萍,现出了山的倒影,这是明写山影; “过桥人似鉴中行”,写回家的农夫经过了小桥,好像在明镜中徐行,以“鉴中行”突出人在水中的倒影,显出桥下水之清澈,是暗写人影;“莫放修芦碍月生”,此句更高妙,意谓秋雨之后芦苇勃生,莫让它恣意长高,使人领略不到深潭月影,是虚写月影。这样的写法为全诗增添了生机和情趣。(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革命烈士刘朝阳被敌人严刑拷打,视死如归,敌人问其何以不肯变节,他以屈原《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回答,表达了坚守信仰、纵死无悔的心志。(2)正如,“西风”常指秋风一样,“东风”既可以实指从东方吹来的风,也可以指春风。“东风”一词频繁地出现在古诗词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3)《赤壁赋》中,写苏子扣舷而歌,抒发其向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的怅惘失意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亦余心之所善兮②.虽九死其犹未悔③.东风不与周郎便④.铜雀春深锁二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⑤.渺渺兮予怀⑥.望美人兮天一方【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有:“犹”“残”“予”“渺”“兮”。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自峨眉山麓顺流而上,我们在一个又一个穿过公路隧道后,四川丹巴大渡河谷出现在眼前。犹如武陵打渔人走进桃花源般,眼前豁然开朗。穿过下游的县城,走进的丹巴美人谷,那块“东女国遗址”石碑,是对这片土地久远历史的注脚。扑朔迷离的东女国,现在仅存眼前的这片寨子。进寨的水泥路绸带般缠绕山间,上百年的沙棘树和肥厚的仙人掌长满山坡。更的是藏羌碉楼,当地先民就地取材,巧手垒砌成这些非凡建筑,历经几百上千年而不倒,实在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黄昏时分,沿着大渡河谷,我们走进了声名远扬的甲居藏寨。我们预订的民宿在寨子中央,门前一块平地可泊10来辆车。依山而建的宽敞的院子的院门上装饰着的红黄相间的图案彰显着康巴藏族的文化元素。登上屋顶远望,绚丽的晚霞映照着巍峨的雪峰。一片云岚自河谷升了上来,和对面洁白的积雪融为一 体,渲染出一片的景致。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自峨眉山麓顺流而上,我们在穿过一个又一个公路隧道后,四川丹巴大渡河谷出现在眼前。B.自峨眉山麓溯流而上,我们在一个又一个穿过公路隧道后,四川丹巴大渡河谷出现在眼前。C.自峨眉山麓顺流而上,我们在一个又一个穿过公路隧道后,看到了四川丹巴大渡河谷。D.自峨眉山麓溯流而上,我们在穿过一个又一个公路隧道后,看到了四川丹巴大渡河谷。【答案】17.示例:闻名遐迩引人注目如梦似幻18.示例:宽敞的院子依山而建,院门装饰着红黄相间的图案,图案彰显着康巴藏族的文化元素。19.D【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对应后文“声名远扬的甲居藏寨”,语境应指丹巴美人谷风景区为远近的人们所知,可以想到“闻名遐迩”。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主要指远近闻名。第二空,前文写水泥路、沙棘树、仙人掌吸引游人的目光,此处的藏羌碉楼“更”吸引了人关注,可以想到“引人注目”。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引起人们的注意。第三空,此处形容精致美,结合“绚丽的晚霞映照着巍峨的雪峰。一片云岚自河谷升了上来,和对面洁白的积雪融为一体,渲染出一片……”可感到景致超凡脱俗,极其迷人,可以想到“如梦似幻”。如梦似幻:意为不是真实的,像梦又像幻觉,指人的感受。【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长句变短句的能力。句子修饰成为为多层定语,主体分别是“院子”“院门”。句子主干为“图案彰显着康巴藏族的文化元素”。把前两层定语单独成句:“宽敞的院子依山而建”“院门装饰着红黄相间的图案”。整合以上信息得出答案:宽敞的院子依山而建,院门装饰着红黄相间的图案,图案彰显着康巴藏族的文化元素。【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三种语病:一“顺流而上”用词不当或搭配不当,“顺流”应改为“溯流”; 二是“一个又一个穿过公路隧道”语序不当,“一个又一个”应移到“穿过”后;三是中途改换主语,“四川丹巴大渡河谷出现在眼前”应改为“看到了四川丹巴大渡河谷”。把三种语病都改了而且改得正确的是D项。故选D。(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暑天太阳光照猛烈,天气很闷热,①,浓浓的汗臭味让人觉得尴尬,于是很多人想各种办法避免出汗,常见方法就是开空调和冲冷水澡。但是这样做,汗出不来,对人的身体十分不利。先说开空调。偶尔开开空调关系不大,②,就会使我们对高温的耐受力渐渐下降,再回到室外热潮汹涌的环境中就会难以适应;汗腺会因为长时间不使用而变得不灵敏,进而导致中暑。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还容易患中风、心肌梗死等疾病。再说冲冷水澡。我们出汗后,皮肤血管处于扩张状态,③,皮肤就会受到冷水刺激而引起血管收缩,这样反而使散热趋于困难,使体温升高。同时,流回心脏的血量也会猛然间变多,从而增加心脏的负担。还有,人体从热环境迅速进入冷环境,身体来不及调整以适应温度的变化,人很容易感冒、发烧。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21.请用上否定词分别写一句话概括上述各段的主要意思,并对人进行警示。每句不超过15个字。【答案】20.示例:①人们常大汗淋离②但若经常开③立即冲冷水21.示例:①暑天不要憋汗。②暑天不要长时间开空调。③出汗后不要立刻冲冷水澡。【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结合“天气很闷热”及“浓浓的汗臭味”可知此处应为承上启下的句子,应填“人们常大汗淋离”;②结合“关系不大”和“就会使我们对高温的耐受力渐渐下降”可知此处和上一句“偶尔开开空调”为转折关系,应填“但若经常开”;③此处是“皮肤就会受到冷水刺激而引起血管收缩”的原因,可知应填“立即冲冷水”。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选用句式压缩语段的能力。三个文段都在说夏天应该注意的事项。第一段,结合“汗出不来,对人的身体十分不利”可知说的是憋汗的危害,可概括出:暑天不要憋汗。 第二段,结合“但若经常开,就会使我们对高温的耐受力渐渐下降,再回到室外热潮汹涌的环境中就会难以适应;汗腺会因为长时间不使用而变得不灵敏,进而导致中暑。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还容易患中风、心肌梗死等疾病”可知谈的是暑天开空调的危害,可概括出:暑天不要长时间开空调。第三段,谈出汗后冲冷水澡的危害,据此可概括出:出汗后不要立刻冲冷水澡。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道:“才欲其大,志欲其小。才大,则任事有余;志小,则愿无不足。”意为人的才能越大越好,而志向却不一定要立得高远。而后来的左宗棠则教育子女“读书做人,先要立志”“务期与古来圣贤豪杰少小时志气一般”。这是教导子女要立大志,以古代圣贤豪杰为榜样。两位名人所说各有道理。人生在世,有人有志,有人无志,有人志大,有人志小。读了上述材料,你产生了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立志的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志当存高远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道出了有志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志向呢?是燕雀小志,还是鸿鹄大志?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意志,还是献身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抱负?我想说,携高远志向,抟扶摇羊角直上九万里,翱翔天宇,我们的生活将精彩无限!鹞子只看到到手的食物,放弃高远的志向,把“更大的鸟”看成“渺茫的东西”,自作聪明,终难成翱翔天宇的雄鹰。王安石曾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固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想要看到高远的风景,就不要担心未来的渺茫,不畏惧远方的艰险,怀一颗追求高远的雄心,迈开探求的脚步,无限风光就在险峰。还记得热情洋溢追求卓越的俞敏洪吗?大学时代的俞敏洪土里土气、沉默寡言,大家都认为他是同学中最没出息的一个,也没有一个女孩正眼看过他。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他曾说:“存有一颗追求之心,即使每天琐碎的生活,同样能堆砌成伟大的人生。”他怀着穿越地平线的渴望,纵然地平线忽隐忽现,或清晰,或模糊,但只要你心中拥有高远的志向,就能体会到成功的甘甜。还记得不惧权威不惧挫败被誉为80后代言人的陈鸥吗?他面对生命中的逆境,事业中的低谷,携一颗张扬自我,追求更高的雄心,在自己的事业上挥洒汗水,终于迎来了“为自己代言的时代”。“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将来;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你可以轻 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这是谁的时代,这是追梦人的时代。只有敢于跋涉,登上峰顶,才能领略山川的壮丽风光,才能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欢欣与畅快。钱三强的人生最美丽,因为他立志高远,领导中国制造了第一颗原子弹;贝多芬的人生最美丽,因为他追求卓越,创造了一首首不朽的名曲;袁隆平的人生最美丽,因为他勇攀高峰,培植出了超级杂交水稻。立志高远,成就了他们人生的美丽。赫胥黎有言:“时间是最不偏私的,它给每个人的都是24个小时。”如何在有限的人生里跑出美丽,唯有立志高远。高远的志向,是袅袅微风,唤醒人踯躅的心灵;高远的志向,是黑夜微光,给迷茫的人以希望;高远的志向,是冬日阳光,给人以前行的动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志当存高远,努力当不懈,坚定追求的鹞子,终有一天会成为翱翔天宇的雄鹰。【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题。材料引用了袁枚和左宗棠关于立志的话,袁枚认为人的才能越大越好,而志向却不一定要远大;而左宗棠却教导子女以古代圣贤豪杰为榜样,树立远大志向。材料最后一句话认可了两个人的说法,给了考生思索的空间和方向。两位名人所说各有道理,只是角度不同而已。可见文章的主题是“志之小大之辨”,题目考查的是考生的思辨能力。袁枚的话是希望人们努力增加自己的才学,而理想愿望要小一些,才能大而愿望小,愿望就容易达到;左宗裳教育子女的话,是要求他们学习古代圣贤豪杰,立高远之志。两人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立的,但都各有道理。袁枚是从个人生活品质角度而言的,志小,易满足,人就更容易幸福快乐;左宗棠是从人生的意义角度而言的,志存高远,就有可能成为圣贤豪杰,使生命有更大的价值与意义。写作的时候,应对两人的主张进行辩证的分析,不宜偏执。其实,有时志不在大小,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即为树立的积极向上的志向。从“认识和思考”“表达你对立志的看法”可知,文体是议论文。考生可先谈立小志也可成大事;然后谈立小志与为国为民立志并不矛盾;最后联系现实,谈青年人应该立什么样的志向和如何实现自己的志向。行文中,可运用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合理、透彻地说理。也可以运用辩证眼光看待立志,谈志无大小,适合自己的、能实现有意义的立志就是最好的。立意:1.欲求人生幸福,志须小而能达。2.鸿鹄之志诚可贵,燕雀之志焉可觑? 3.志存高远,人当为鸿鹄。4.生活上的志宜小,事业上的志宜大。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10-28 06:25:02 页数:22
价格:¥3 大小:253.81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