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0
2
/20
剩余1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高三年级语文学科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影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串(chuàn)起了四位作家的乡土记忆,通过写实与写意相互熔合的镜头展现出家乡的风貌,在看似漫无目的的絮(xù)叨中,让观众回忆起自己的故乡。B.《中秋奇妙游》的舞蹈《鹤归来兮》以“鹤”的形态为原型,借鹤祈(qí)福之意,从鹤的文化象征意义传递对圣洁、清雅、生命的盛情礼赞,溅起鹤舞中秋的涟漪(yī),让人赞不绝口。C.支付宝开放平台发布报告显示,在国庆期间,在有序防疫的背景下,长假推动经济火爆,与此同时,一些商家总是按捺(nà)不住涨价冲动,让顾客掉进他们的消费陷阱(jǐn)。D.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但也绝非板着面孔的说教,绝非急言厉色的鞭笞(chī),而是一种峰回路转(zhuǎn)的顿悟,简峭又不失温和。【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A.“熔合”中的“熔”应改为“融”。C.“陷阱”中的“阱”应读jǐng。D.“急言厉色”中的“急”应改为“疾”。故选B。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通州大运河畔,祖辈们口口相授的船工号子再次响起。从大运河森林公园内的漕运码头乘船向北沿河而行,一路水光潋滟,两岸杨柳堆烟。凭栏远眺,白鹭重归,航路再现,一眼千年。从历史中走来的大运河,再次创造历史。第一次出现航道和航运,第一次出现船闸,第一次出现市内水路运输……(甲)北京交通部门的同志说:“大运河复航后,为北京交通水上运输带来很多个第一次。”流淌千年,沉寂百年,再次涌动起来的大运河,正在奔涌着新活力。流淌的运河,勾勒出北京城市一副中心的骨架,成为这座未来之城的活力之源。(乙)大运河复航,泛舟其上,城市绿心、行政办公区、综合交通枢纽、运河商务区、燃灯古塔等悉数尽在眼前,两岸楼宇错落有致,绿树层叠苍翠。一脉活水串起城市地标,人们在城市景观与大美生态中,感受古今之变。(丙)因“运”而兴,依“运”而盛,“流”起来的大运河,正在“活”起来、“火”起来。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水路相通,人文相融,大运河一定能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A.勾勒B.悉数C.错落有致D.浓墨重彩3.文段中画线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答案】2.B3.A【解析】【分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A.“勾勒”,用线条画出轮廓;用简单的笔墨描写事物的大致情况。与“北京城市一副中心的骨架”搭配,描摹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大致情况,使用正确。B.“悉数”,全部数出;完全列举。与“尽”重复。C.“错落有致”,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形容“两岸楼宇”的布局,使用正确。D.“浓墨重彩”,意思是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修饰“篇章”,突显大运河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作用。使用正确。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第一次”特殊含义,要加引号。故选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长征2F运载火箭的托举下,以一往无前之势冲入澄澈霄汉,并在在轨飞行期间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确保后续空间站建造运营奠定基础。B.2021年9月在深圳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达到70%以上的全国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参展,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新文博、新会展、新内容、新成效”的风貌。C.近日热映的电影《长津湖》让无数中国人走进影院,通过大银幕回首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再现了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慷慨赴朝,与武装到牙齿的敌方王牌之师血战到底。D.10月5日,四川省地震局发布的预警信息为自动处理系统技术故障误报,四川省地震局对地震预警的 误报进行纠正,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有错必纠的科学精神。【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句式杂糅。“确保”和“奠定基础”意思重复,删去“奠定基础”或将“确保”改为“为”。B.成分赘余。删去“达到”或者“以上”。C.成分残缺。“与武装到牙齿的敌方王牌之师血战到底”这一分句缺少宾语,应在后面加上“的历史”。故选D。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这是我最近写的文章,请您斧正。B.由于路况不佳,我赶到约定地点时,对方早已恭候多时。C.如果遇到难题,我一定会主动向您垂询。D.我一直把你送给我的毕业礼物当作珍贵的“文物”惠存着。【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表达得体的能力。B.“恭候多时”是谦辞,只能用于自己等候对方,不能说对方恭候自己。这里应该用“等候多时”。C.“垂询”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这里应该用“请教”。D.“惠存”是敬词,请对方保存。这里应该用“珍藏”。故选A。6.下面是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的会微,请写出构图要素(文字除外),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答案】构图要素:宝塔山(塔)、延河水(河水)、五孔窑洞(洞)、运动的人形、玉璧(闭合的圆环)。图形寓意:①宝塔山、延河水、五孔窑洞体现出革命圣地—一延安的元素;②运动的人形体现全民运动,展示运动员们努力拼搏的精神风貌;③玉璧(闭合的圆环)寓意美好与礼敬。【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这一种徽标类图文转换题。写构图要素。构图要素的理解与表述要结合徽标的主题,如本题“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的会微”,从整体图形到画面的细节都要表述准确,如“玉璧(闭合的圆环)”“运动的人形”等;还要联系“陕西”地域文化的特征,如“宝塔山”“延河水”“五孔窑洞”;注意把文字之外的构图要素写全面。说明图形寓意。图形寓意的理解与表述也要联系徽标的主题,如本题“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的会微”,展现运动拼搏的精神;还要结合图形的象征义,如“宝塔山”“延河水”“五孔窑洞”象征革命圣地,“玉璧(闭合的圆环)”象征美好与礼敬。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网络热词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诸如黑客、闪客、维客、验客之类的陌生称谓,不明就里的人往往一头雾水:哪里来的这么多“客”?其实,以“客”为名的称谓古已有之,而且比现在还要多(某网站上列出的含有“客”字的词汇有700多个,且多数为古典词汇),常见的如门客、食客、剑客、刺客、侠客等。他们的行为介于职业与非职业之间,既是适应社会需要派生出来的谋生手段,也是非正统的文化现象,因而历史评价有褒有贬。上述网络新称谓,也应属于这一类,只是无所谓褒贬罢了。“客”字的甲骨文,俨然一幅简笔画:穹窿似的的屋宇下,左方是背着行囊的旅人,右方是拱手相迎的主人。“客”字的本义就是外来者,它与“主”字相对应,表示宾从的一方,如客人、客座、客卿。延 伸开来,凡属外来的或宾从的事物均可称“客”,例如,中医疾病学原理中就有“客气”与“主气”之分。“客气”与“主气”相得则和,相克则病。除了本义外,“客”字还表示服务行业的对象,如客官、顾客、乘客等;外出或寄居、迁居外地者,如游客、客籍等;人类主观意识之外的事物,如客体、客观等;奔走于各地,从事某种特定活动的自由人,如说客、镖客、幕客、掮客等。至于“政客”,原指投机于政治的掮客,与政治家的称呼不同,含有贬义,如果把跻身政界的人通称为“政客”,则是误用。在以“客”为名的特殊人群中,因武侠小说和影视作品的渲染和传播,侠客的社会影响似乎更大一些。在我国古代,人们把那些重承诺、讲义气、轻生死的人称为侠客。在《侠客行》中,李白将侠客的形象史诗化了。“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读着这样的诗行,不由人陡增浩然之气,无形中唤醒英雄情结。在古诗文中,以“客”为名的称谓除少量是专指外,其余大多是泛称,可以理解为某一类人。如“贾客”指经商之人,“羁客”指旅行之人,“迁客”指流放之人,“真客”指修真得道者,“青眼客”则是指意气相投者。有些所谓的“客”,只是作为一种别称,存在于行文表述中,并不需要具体指认或当面称呼。如,墨客、骚客、看客、过客等。有些“客”则是以特征来命名的。如,唐传奇《霍小玉传》中,那个打抱不平的人穿黄衫,“黄衫客”就成了豪侠之士的代称。有些带有“客”字的名词,虽然古今皆用,但含义有所不同。其实,任何生命都是一个客观过程,人来天地间,说到底都是“过客”,哪怕你闻达八方,富可敌国,也不可能成为这个星球的永久居民。不过,你既然来了一趟,就不能仅仅是“做客”,而是要做些有益的事情。(选自《“客”从何处来》,有删改)7.下列对文中“客”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门客、食客、剑客、侠客等”,介于职业与非职业之间,历史上,对其评价有褒有贬,是因为“客”是非正统的文化现象。B.“客”的本义就是外来者,它与“主”字对应,这一点可以从“客”字的甲骨文的构建中得到佐证。C.从本义来看,“客”起初就是指外来的或宾从事物;本义之外,“客”还可以表示服务行业的对象,外出或寄居、迁居外地者,等等。D.“客”这一称谓在古诗文中属于泛指,可以理解为某一类人,因而有些带有“客”的名词,古今皆用。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某网站上列出的含有“客”的词汇有700多个,而且多数为古代词汇,可见以“客”为名的称谓,自古有之。B.“政客”原指投机于政治的掮客,属于“奔走于各地,从事某种特定活动的自由人”的意义范畴,把跻 身政界的人通称为“政客”属于误用。C.因武侠小说和影视作品的渲染和传播,在以“客”为名的特殊人群中,侠客的社会影响显然更大一些。D.墨客、骚客、看客、过客这一类“客”,并不需要当面指认或称呼,这些称呼只存在于行文表述中,用以别称而已。9.根据原文,分别指出“茶客”“香客”“客家人”“珠履客”是以“客”的哪个意义来命名的?【答案】7.B8.C9.“茶客”表示服务行业的对象;“香客”指朝山进香者,泛指某一类人;“客家人”属于外出或寄居、迁居外地者;“珠履客”是以特征来命名的。【解析】【分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强加因果,“是因为‘客’是非正统的文化现象”错误。根据原文“他们的行为介于职业与非职业之间,既是适应社会需要派生出来的谋生手段,也是非正统的文化现象,因而历史评价有褒有贬”可知,对其评价有褒有贬是因为“他们的行为介于职业与非职业之间,既是适应社会需要派生出来的谋生手段,也是非正统的文化现象”。C.“从本义来看,‘客’起初就是指外来的或宾从事物”错误,不合文意。由原文“‘客’字的本义就是外来者,它与‘主’字相对应,表示宾从的一方,如客人、客座、客卿。延伸开来,凡属外来的或宾从的事物均可称‘客’”可知,原文说的是“‘客’字的本义就是外来者,延伸开来,凡属外来的或宾从的事物均可称‘客’”。D.“‘客’这一称谓在古诗文中属于泛指”错误,扩大范围。由原文“在古诗文中,以‘客’为名的称谓除少量是专指外,其余大多是泛称,可以理解为某一类人”可知,原文说的是“少量是专指,其余大多是泛称”。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侠客的社会影响显然更大一些”错误。根据原文“侠客的社会影响似乎更大一些”可知,原文说的是“似乎更大一些”,而不是“显然更大一些”。故选C。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本题中,要求根据原文意思,指出“茶客”“香客”“客家人”“珠履客”的命名方式。根据文本“‘客’字还表示服务行业的对象,如客官、顾客、乘客等;外出或寄居、迁居外地者,如游客、客籍等;人类主观意识之外的事物,如客体、客观等;奔走于各地,从事某种特定活动的自由人,如说客、镖客、幕客、掮客等”和“有些‘客’则是以特征来命名的”可知,“茶客”表示服务行业的对象;“香客”指朝山进香者,泛指某一类人;“客家人”属于外出或寄居、迁居外地者;“珠履客”是以特征来命名的。(二)(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凝固在穿岩山的时光张雄文①小车像只负重的岩鹰,缓缓盘旋而上,将雪峰山深处亘古沉默的幽绿一层层抛在脚下。②一路陪伴我们的是盛夏里一场粗犷的雨。雨点似乎窥伺漫山油油绿意已久,忘情倾泻而来,清脆如金石相扣,将山脚统溪河野性的轰响稀释得若有若无,像天外渺远的钟磬声。这是有着世居深山更深处乡民特质的雨,淳朴而大气,敦厚而好客。从我们一行钻入雪峰山,抵近统溪河河岸,望见穿岩山眉梢时,它们便贴着山崖突然而起,紧随而行,似乎生恐浓荫如盖的莽莽丛林凉意不够,怠慢了远道而来的我们。③我依旧汗意涔涔,却都是穿岩山壁立悬崖惊出的冷汗。小车蓦地停在了山腰人工凿出的一处平地,犹如一艘核潜艇升出了墨绿的海洋。我弓腰钻出车门,长吁一口气,脸色瞬间由白泛红,似乎庆幸还活在烟火人间。抬头,一座静默的古寨跃入眼眸。“枫香瑶寨”几个大字将银色的雨幕染成温婉的金黄。古寨木墙黑瓦,松木的清香扑鼻而来;门楼上三层屋檐清俊雅致,弯翘欲飞。我脑海里蓦地闪过许多镜头:白发长髯的瑶王率领族人避居于此,山高林老,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时耕时猎,怡然自乐。④似乎为了印证这些我从纸上得来的印象,刚近寨门,山歌乍起,一排五彩民族服饰的窈窕女子笑靥烂漫,端着大碗酒肉拦在了门口,两旁是令人触目惊心的硕大酒坛,不知名的根雕凿就。“瑶王”迎了上来。他是一个真正的雪峰之子,穿岩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者,也是我神交多时的好友。他穿着随意,憨厚而儒雅,淡淡的微笑里漫溢古朴的书卷气,绝不似一个久居深山的“山人”,而像是一个大学校园中寻常可见的学者。⑤豆大的雨点还在倾情挥洒,撩拨着养在深闺,轻易不肯见外人的山间草木。“瑶王”陪我重新钻入雨幕,漫步深林曲径,前往右上角的一处泳池。古树参天而立,枝叶交错,几乎将雨水隔绝在十几米外的头顶。路边偶尔开出一点豁口,簇拥几丛翠竹,竹林尽处有一块长条形窄狭菜地,生长着辣椒、茄子、丝瓜、苦瓜。“瑶王”用目光摩挲这唯一的人工葱绿,笑笑说,我种的。我不好意思开口,心里却默念,晚 餐要有点这地里的菜肴才好。⑥泳池是削平一座不宽的山峰而建,山泉从林间岩石罅隙注入,清澈如二八少女的眸子。三五游客或仰或俯,搏浪其间,趣味盎然,全然不顾头顶淋漓的雨水。栏杆围就的池边下方,便是深不见底的山谷。谷底升腾出一团团乳白色的云雾,如梦似幻,将泳池裹在一种神秘的氤氲里,令人疑心误入王母娘娘的瑶池。一行人凭栏徘徊,远望,微笑,默叹。我也感慨着“瑶王”的奇思妙想,给森林公园增添了一处奇景。⑦暮色在依旧酣畅的雨水中四合时,一行人离开瑶寨,换了座同样险绝的山头,进了穿岩山山腰一座隐在竹荫深处的木屋。廊檐下竹香馥郁的灯光里,几个人靠着古拙原始的桌椅团团围坐,是雪峰深处溆浦乡间那种常见的八仙桌与木板条凳。风声呜响于竹梢,竹叶过滤的微雨滴答在台阶,四望漆黑,星月暂隐,除了风雨声,没有半点尘世浸染的杂音,宁静如上古的岁月。我们也犹如穿越回那时的竹篱茅舍。⑧晚餐端上来了。果然有“瑶王”自种的辣椒、苦瓜。我一时笑逐颜开,展碗举箸,跃跃欲试。“瑶王”淡然一笑,取过一壶颜色有些浑浊的自酿乡酒,说,别小看这酒,最多只能喝三杯。借着酒,(一旁陪坐的当地友人说,穿岩山森林公园解决了大山深处十万人的就业与脱贫问题,往昔千里外出的民工潮悄然回流,空心村重新鸡鸣犬吠。所有民居,都是在森林公园协助下新建或维修。他们还为乡民们提供了工作,现在乡民们已经全部脱贫。⑨廊檐外风雨潇潇,不觉已过三杯。“瑶王”聊起了雪峰山深处的先贤——《辞海》主编舒新城,眼里满是景慕与神往。我一页页翻阅他影印出版的《舒新城与现代名人书信集》,忽然觉得眼前这位山间高士,还是一位达则兼济天下的真正儒者。他有一部长篇小说的草稿,至今不肯出版,说还要锤炼锤炼。我想,他真正的传世之作其实已赫然问世,这部书写在大山之巅的大著,将被雪峰山的乡民们藏之名山,传诸后世而不朽。⑩夜深,雨点还在敲击着竹叶。我辗转于床,蓦然想起了郑板桥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身为父母官的郑板桥,也只能望着暗夜里的屋顶想想而已。风声呜响于竹梢,竹叶过滤的微雨滴答在台阶,没有半点尘世浸染的杂音,宁静如上古的岁月。遥望苍穹,我似乎看到了瑶族风格的民居星星点点,像绿海上漂浮的一只只海鸥;层层梯田稻穗油绿,似乎已能闻得着金秋的稻香……(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9月7日14版,有删改)10.文章多处写雨,分析这样写的作用。11.简析标题“凝固在穿岩山的时光”的意蕴。12.赏析文章的最后一段。13.结合全文,探究第⑨段加点词“传世之作”的内涵。【答案】10.①雨是穿岩山一道独特的风景,衬托穿岩山独特的魅力,突出对穿岩山的喜爱之情。②雨具有粗犷而渺远、淳朴而大气、敦厚而好客的特点,与当地乡民的特质相呼应。 ③雨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串联作者此行的所见、所闻、所感,使全文的结构更加紧凑。④形成背景旋律,烘托文章自然、古朴、宁静的氛围,增添了感染力。11.①指我们一行人在穿岩山的停留。②指穿山岩的自然风景和淳朴民风永远不变,流露出作者对穿山岩的喜爱。12.①引用郑板桥的名言,丰富文章内容,使作品更具文化气息。②对比,郑板桥虽关心民间疾苦,却无力改变现状,而“瑶王”却付诸行动,使穿山岩人民幸福,表达了作者对“瑶王”的敬佩之情。③以动衬静,以雨声、风声、竹叶声来衬托此时穿岩山夜里的宁静,和穿岩山淳朴、敦厚的特质相呼应,并引出后面的思考和想象。④运用想象和比喻的手法,通过星星点点的簇新居民、层层梯田和稻穗油绿,委婉表达出对当下社会有效脱贫、社会发展、人民幸福生活的由衷赞叹。13.①穿山岩公园古朴而美丽,做到了人文与自然的融合。②穿山岩公园解决了大山深处众多乡民的就业问题,实现山区脱贫,使人民世代受益。③表达出作者对穿山岩国家森林公园的喜爱和对“瑶王”的赞颂、敬佩。【解析】【分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象描写作用的分析能力。作者在文章中多处写到了“雨”,如文章第②段“一路陪伴我们的是盛夏里一场粗犷的雨。雨点似乎窥伺漫山油油绿意已久,忘情倾泻而来……”,第⑤段的“豆大的雨点还在倾情挥洒,撩拨着养在深闺,轻易不肯见外人的山间草木”,此处描写的雨成了穿岩山一道独特的风景,让穿岩山显示出独特的魅力,使作者感受到到它的与众不同,这一段唯美的描写突出了作者对穿岩山的喜爱之情。第②段中“这是有着世居深山更深处乡民特质的雨,淳朴而大气,敦厚而好客……怠慢了远道而来的我们”,此处明处是写雨,其实是暗示当地乡民具有粗犷而渺远、淳朴而大气、敦厚而好客的特点,以雨喻人,让文章的表达更加生动灵活。同时,雨是文章的线索,将文章的各部分串联起来,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都是围绕着雨来展开,这样,让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防止了散文所常有的内容散漫的缺点。在文中,雨还是情节发展的背景,在作者描写自己在苗族古寨的所见所感时,雨的背景烘托了苗寨的自然、古朴、宁静的氛围,也让文章显得宁静唯美,让其具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文章以“凝固在穿岩山的时光”为题,具有表层和深层两重含义,首先,从表层来看,作者一行人冒雨乘车来到穿岩山,经过曲折惊险的山路,领略了穿岩山的美景,所以,这段“凝固”的时光指一行人在穿岩山的停留。同时,这一标题还有深层意义,作者在文中多处写了穿岩山中苗寨中生活的人们的淳朴民风,“刚近寨门,山歌乍起,一排五彩民族服饰的窈窕女子笑靥烂漫,端着大碗酒肉拦在了门口,两旁是令人触目惊心的硕大酒坛,不知名的根雕凿就”,作者对穿山岩的自然风景和淳朴民风保持表达了倾慕之情,“凝固”一词表明了作者对这段时光的珍重,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穿山岩的喜爱。【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语段的能力。文章的最后一段写得非常唯美,“风声呜响于竹梢,竹叶过滤的微雨滴答在台阶,没有半点尘世浸染的杂音,宁静如上古的岁月”,此处作者以雨声、风声、竹叶声来衬托此时穿岩山夜里的宁静,和穿岩山淳朴、敦厚的特质相呼应,从而引出了“我似乎看到了瑶族风格的民居星星点点,像绿海上漂浮的一只只海鸥;层层梯田稻穗油绿,似乎已能闻得着金秋的稻香”的想象。此处运用想象和比喻的手法,暗示当下社会实现有效脱贫、社会发展、人民幸福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当今社会的赞美之情。同时,作者引用郑板桥的名言,将郑板桥虽关心民间疾苦,却无力改变现状的情况与“瑶王”带领穿山岩人民奔向幸福生活的壮举进行对比,突出了“瑶王”作为乡村致富领头人的巨大贡献,表达了作者对“瑶王”的敬佩之情。【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传世之作:形容一幅作品非常好,可以流传百世。文中是指“瑶王”所建设的穿山岩森林公园。作者之所以对它有此评价,是因为穿山岩公园古朴而美丽,很好的将人文与自然的融合,“风声呜响于竹梢,竹叶过滤的微雨滴答在台阶,四望漆黑,星月暂隐,除了风雨声,没有半点尘世浸染的杂音,宁静如上古的岁月”,让作者的身心受到净化。同时,根据文中“一旁陪坐的当地友人说,穿岩山森林公园解决了大山深处十万人的就业与脱贫问题,往昔千里外出的民工潮悄然回流,空心村重新鸡鸣犬吠。所有民居,都是在森林公园协助下新建或维修。他们还为乡民们提供了工作,现在乡民们已经全部脱贫”可知,穿山岩森林公园这一项目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所以,作者将穿山岩国家森林公园称为“传世之作”,既表达了作者对穿山岩国家森林公园的喜爱,也表达了作者对“瑶王”带领村民实现山区脱贫,使人民世代受益壮举的赞颂、敬佩之情。三、古诗文阅读(共40分)(一)(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心术【宋】苏洵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已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棰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瞬:正视B.谨烽燧,严斥堠斥堠:侦察C.一静可以制百动制:控制D.使之狎而堕其中狎:忽视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可与百战与赢而不助五国也B.能以兵尝敌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C.奋呼而操击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则童子弯弓杀之矣则芥为之舟1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其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光辉,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凡兵上义”,战争的正义性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义的战争,逐“利”的战争,即使一时不为所害,但从长远看是不利的,会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B.作者认为,“兵有长短,敌我一也”,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为将者要避实击虚,用我方的长处,与敌人对抗,将我方的短处,隐蔽起来,使敌人心生疑虑而退却。C.文章结尾,作者以生动的比喻说明了物质准备的重要性:手中有武器,遇到猛虎也敢斗;手中无武器,见了壁虎之类的小虫,也会吓得脸青眼黑,唯恐避之不及。D.文章给人以排宕顿挫之感,这得力于文中大量排偶句的纯熟运用,茅坤说“此文中多名言”,排偶句的运用使文章语言精练,内涵丰富,为文章增色不少。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2)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答案】14.A15.D16.B17.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18.(1)所以即使吞并了天下,战士也不厌恶打仗,这就是黄帝的军队经历了七十次战斗也不懈怠的原因。(2)我的短处,我掩盖起来搁置一边,敌方却一定要同我较量,怎么呢?【解析】【分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A.“瞬:正视”错误。“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是说“麋鹿在身边奔突而不眨眼睛”,“瞬”,眨眼。故选A。【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动词,参与;动词,结交,亲附。B.介词,用;介词,因为。 C.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D.都是连词,那么。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用我方的长处,与敌人对抗,将我方的短处,隐蔽起来,使敌人心生疑虑而退却”错误。文章倒数第二段“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意思是说要有意显露自己的短处,使敌人疑惧而不敢进攻;有意隐藏自己的长处,使敌人麻痹大意而落入圈套。故选B。【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善用兵者”是陈述的主语,其后可以断开,表示强调;“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是“善用兵者”的谓语部分,而“无所顾”和“有所恃”结构相同,可以从中间断开;后面对“无所顾”和“有所恃”分别进行了解释,所以要分别断开。即“则知死之不足惜”是对“无所顾”的解释,“则知不至于必败”是对“有所恃”的解释,中间都要断开。此句的完整翻译是“善于用兵打仗的人,要使战士们没有什么顾忌,但有所依靠。战士们没有什么顾忌,就知道牺牲了也不值得可惜;有所依靠,就知道不至于一定失败”。【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一句中,“虽”,即使;“并”,吞并;“此……也”是判断句;“所以”,……的原因;“殆”,懈怠。第二句中,“所短”,短处;“蔽”,掩盖;“置”,搁置一边,放在一边;“强”,一定;“角”,较量。参考译文:作为将领的原则,应当首先修养心性。必须做到泰山在眼前崩塌而面不改色,麋鹿在身边奔突而不眨眼睛,然后才能够控制利害因素,才可以对付敌人。 军事崇尚正义。如果不合乎正义,即使有利可图也不要行动。并非一动就有危害,而是因为后来将有不能应付的事情发生。只有正义能够激愤士气,用正义激愤士气,就可以投入一切战斗。 作战的措施大致是:当战争尚未发生的时候,要积蓄财力;当战争即将发生的时候,要培养战斗力;当战争已经打起来的时候,要培养士气;当战争已经取得胜利的时候,就要修养心性。小心谨慎地设置报警的烽火,严格认真地在边境巡逻放哨,使农民无所顾忌,安心耕种,这就是积蓄财力的做法。用丰盛的酒食等物慰劳战士,让他们悠闲自在,养精蓄锐,这就是培养战斗力的做 法。取得小的胜利,要使战士感到更加紧迫;受到小的挫折,要让战士得到更大的激励,这就是培养士气的做法。使用战士要注意不让他们完全实现自己的欲望,这就是修养心性的做法。所以战士们常常积蓄着怒气,心中怀有欲望却不能完全实现。怒气没有消除干净就有余勇可贾,欲望没有完全实现就将继续追求,所以即使吞并了天下,战士也不厌恶打仗。这就是黄帝的军队经历了七十次战斗也不懈怠的原因。如果不修养心性,战士们打了一次胜仗后就不能继续作战了。 将领要聪明而严厉,战士要愚昧。聪明就不可预测,严厉就不可冒犯,所以战士们都把自身完全交付出来听从命令,怎么能不愚昧呢?惟其战士愚昧,然后才能跟他们一道舍生忘死。 大凡出动军队,要了解敌方的君主,了解敌方的将领,然后才能够在危险的地方出兵。魏将邓艾率兵伐蜀汉,从阴平小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用绳子拴着士兵从山上坠下深谷,如果不是蜀汉后主刘禅昏庸无能,那么百万大军也可以坐而捆绑擒获。邓艾本来就对刘禅轻慢,所以才出兵于危险之地。因此,古代的良将,能用大军去试探敌人的强弱、虚实,同时也用敌人的反应来衡量自己,这样就可以决定行动方针了。 作为主将的原则是:明白道理然后可以出兵,了解形势然后可以增兵,懂得节制然后可以用兵。明白道理就不会屈服,了解形势就不会丧气,懂得节制就不会困窘。见了小利益不轻举妄动,遇上小祸难不回避。小利益、小祸难不值得辱没我的本领,然后才能够应付大利益、大祸难。只有善于蓄养本领又爱惜自己军队的人,才无敌于天下。所以一忍可以抵御百勇,一静可以控制百动。 军队自有长处和短处,无论敌我都如此。请问:我方的长处,我拿出来运用,敌人却不与我较量;我方的短处,我隐蔽起来,敌人却竭力与我对抗,怎么办呢?回答道:我方的短处,我故意显露出来,使敌人心生疑虑而退却;我方的长处,我暗中隐蔽起来,使敌人轻慢而陷人圈套。这就是灵活运用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的方法。善于用兵打仗的人,要使战士们没有什么顾忌但有所依靠。战士们没有什么顾忌,就知道牺牲了也不值得可惜;有所依靠,就知道不至于一定失败。手握一尺长的鞭子,面对着猛虎,敢于奋力呐喊而挥鞭打击;空着手遇上了蜥蜴,也会吓得面容变色连连后退,这是人之常情。懂得这个道理,就可以带兵了。假如赤身露臂但手握着剑,那大力士乌获也不敢逼近;要是头戴着盔,身穿铠甲,靠着武器而睡觉,那小童也敢弯弓射杀了。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利用各种条件来巩固自己;能够利用各种条件来巩固自己,那就威力无穷了。(二)(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微雨李商隐(唐)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小雨杨万里(宋)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19.两首诗从体裁来看,都属于______。“初随林霭动”和“千峰故隔一帘珠”都能体现雨中景物的_______(特点)。20.李诗通篇不着“雨”字,却能体物工切,摹写入微;杨诗起笔点“雨”,全诗似即兴而成,却让寻常景物,情趣顿生。请结合诗句作赏析。【答案】19.①.绝句②.朦胧(迷蒙)20.李诗:虚写(感官结合),从视觉、触觉、听觉等角度描摹林霭、灯光、凉意、水声等,写出了微雨的神韵。杨诗:①叠字,“细细”“疏疏”写出小雨的稀疏,生动传神:②拟人(比喻),雨因妒人赏景而故意像珠帘一样隔挡在山水之间,写出小雨的朦胧迷离,表达诗人对小雨的喜爱。【解析】【分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体裁及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掌握律诗和绝句的相关知识。唐代出现的格律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格律严格,篇有定句(每首八句),句有定字(五字或七字),字有定声(平仄相对),联有定对(中间两联对仗)。绝句与律诗的区别,最明显的是句数不同,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绝句的平仄对仗没有律诗那么严格。从句数来看,第一首诗是五言绝句,第二首诗是七言绝句,所以两首诗都是绝句。第一首诗中的“初随林霭动”,将微雨比喻为林间的雾霭,突出了雨的细微和朦胧。而第二首诗中“千峰故隔一帘珠”则是描写看远处的群山犹如隔着一层珠帘一般,写出了雨中景物的朦胧感。【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李商隐的《微雨》描写细致,第一句“初随林霭动”,将细雨比喻为林间的雾霭,写出了雨的细微,这是作者从视觉角度的感受。其后两句“稍共夜凉分。窗迥侵灯冷”则写出了雨的清凉,这是从触觉方面的描写。 最后一句“庭虚近水闻”,仔细听能感觉到从空旷的院子里传来的轻微淅沥声。这是从听觉方面来描写小雨。全诗没有一字写雨,全用虚写,但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的感受,将微雨的神韵非常形象地表现出来。与之相比,杨万里的《小雨》则开篇即点出诗题,“雨来细细复疏疏”,“细细”“疏疏”叠词连用,突出小雨的稀疏,表达非常传神。而“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中将小雨拟人化,将下雨造成作者观察的朦胧感比喻为隔着珠帘,既写出了小雨的朦胧感,又让诗歌的表达生动活泼,非常具有感染力,表达了诗人对小雨的喜爱和欣喜的情感。(三)(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①哉!吾从周。(《论语·八佾》)材料二:子曰:“质胜文②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材料三: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材料四: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论语·子路》)21.解释上述材料中加点的两个“文”字:①_____,②_____22.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孔子君子观的理解。【答案】21.①.完美②.文采22.①君子要合乎周王朝所建立的一整套礼仪规范。②君子是内外双修的,既要有丰富的学识,又要有礼貌的举止和文雅的谈吐,只有文质兼备,才称得上君子。③君子是全面发展的,文、行是人的外在,忠、信是人的内心,“才”与“道”是融为一体的。④做君子的人,对于自己不了解、不清楚的事情,都是采取谦虚、谨慎、保留、空阙的态度,直到弄明白了再来发表意见。【解析】【分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第一处,“郁郁乎文哉”意思是“多么丰富完美啊”,这里是形容周代的礼仪制度,“文”意思是“完美”。第二处,“质胜文则野”意思是“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这里的“文”意思是“文采”。【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由第一则来看,孔子认可周王朝的礼仪制度,认为它的完美的,所以作为君子,要符合周王朝的礼仪制度。由第二则来看,孔子认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这里的质朴与文采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二者同样重要,只有文、质双修,才能成为合格的君子。由第三则来看,孔子用四项内容来教导学生,即文化知识、履行所学之道的行动、忠诚和守信。“文”和“行”都属于外在的修养,“忠”和“信”则是内在的修养,外在的修养虽然是在为内在涵养打基础,但其也是造就内在人格的必要条件。君子是全面发展的。由第四则来看,孔子认为,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意思是“对他不了解的事情,应该采取存疑的态度”,由此来看,君子要有谦虚的态度,对不了解的事情要谨慎,只有弄清楚才能发表看法,不能妄下断言。参考译文:材料一周代的礼仪制度是参照夏朝和商朝订的,多么丰富多彩啊!我主张接受周代的。材料二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材料三孔子以四项内容来教导学生:文化知识、履行所学之道的行动、忠诚、守信。材料四孔子说:“粗鲁啊!子由!君子对他不了解的事情,应该采取存疑的态度。”(四)古诗文默写。(6分)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2)其为人也,发愤忘食。_______,_________。(《论语》)(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守着窗儿,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4)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5)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答案】①.万里悲秋常作客②.艰难苦恨繁霜鬓③.乐以忘忧④.不知老之将至云尔⑤.如今有谁堪摘⑥.独自怎生得黑⑦.故不积跬步⑧.无以至千里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⑩.使我不得开心颜【解析】【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的书写:“繁”“堪”“跬”“摧”。四、作文(60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傅雷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赫胥黎只有神仙与野兽才喜欢孤独,人是要有朋友的。--梁实秋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对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答案】例文:我们为什么惧怕孤独美国宇航局在1400光年外发现了一颗太阳系外的类地行星,证明了适合人类居住的星体并非地球一家,地球在茫茫宇宙中并不孤独;从《星球大战》的诞生到《星际穿越》的出现,人们似乎一直都在极力证明着人类并非宇宙间唯一的智慧生物,人类并不孤独。到底是什么力量驱使着人类不断探索着宇宙空间和未知世界,寻找近似于地球的星体、类似于人类的生命?是心中永存的孤独感吗?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心中的孤独感为何依然挥之不去?泰戈尔曾说过一句非常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话:“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这句话形象地揭示出两种人在面对孤独时截然不同的感受,对前一种人来说,孤独乃是一种精神的狂欢,是一种无上的享受;而对后一种人而言,纵然狂欢也无法驱除内心深处的孤独。现实中许许多多的人,不管身处的场所有多热闹,气氛有多活跃,孤独感常常会像一只小兽深潜心底,只待酒尽灯阑曲终人散,昏黄的回家路上只剩下孤身一人时,这只小兽便会奋力地啮噬着他的内心,释放出阵阵空虚和寂寞、疲惫和倦怠,让他无从反抗,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狂欢的泡沫胀满的心房一点点瘪下去,瘪下去……同样是人,可是面对孤独时的感觉差异何以这样巨大?今天,微信、QQ,以及众多即时通讯工具让人们有可以与相隔五湖四海甚至从未谋面的人相识相知,这使得不少人感觉整天被朋友簇拥着。我见过不少人炫耀:我有上千好友,是有着上万粉丝的大V,我不孤独,我很充实,我很满足……我会告诉他,其实你早已是孤独症患者!因为每日只是依靠虚拟世界里众人的点赞和评论寻找存在感,以每天千百次的刷屏来填补独处时的无聊和空虚,这正说明了你潜意识里对孤独的逃避和恐惧。一 个人内心寂寞与否并非取决于你是否被包围,而是决定于你是否有着强大而充实的内心,是否有着丰赡的精神世界。其实,一个人的生活不一定就寂寞,一群人的聚集也不见得就充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会让你的精神丰盈,进而让你远离虚空。当你领略了乔戈里峰的险峻、长江黄河的澎湃、喀拉峻草原的广袤……你会明白世间最好的风景就是自然风光,最好的陪伴就是依山傍水,她们会洗涤你的灵魂,给你心灵的滋养。当你读懂了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沧桑壮阔,领悟了梭罗《瓦尔登湖》的深邃隽永,体会了泰戈尔《飞鸟集》的爱与智慧。…你会明白各种文化遗产才是抵御寂寞空虚的最好的材料,才能将你肉体的孤独完全转化为一场精神的狂欢。人总是孤独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又孤独地与这个世界作别,所以孤独感应当是与人类形影不离的孪生兄弟。当我们渡尽劫波,当我们历经沧桑,当我们阅尽人生你定会慢慢发现:孤独,原来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伙伴。【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审题:这是哲理名言类材料作文题,四句名言均围绕“孤独”核心词展开。很显然,四句中的“孤独”有不同的内涵。傅雷、赫胥黎语中的“孤独”,强调伟大而有独创精神的人所具有的独思品质。梁实秋语中的“孤独”,在于从人作为社会个体的角度,强调人应与他人相处,形成精神的共同体。孔子说:“君子矜持庄重而不与人争执,合群而不与人结成宗派。”强调人要合群,但不搞小团体,不去拉帮结派,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内心世界。孔子的名言是对“孤独”的较为全面的分析。每一则名言都可以是一个立意的切入角度,也可以结合多则名言进行立意。考生应结合自身体验,从孤独的本质是什么?孤独的好处或害处是什么?怎样对待孤独?等角度给出自己的回答。立意:1.从人需要孤独的角度立意,可立意为:孤独可以丰盈内心世界;孤独成就伟大;把孤独变成享受。2.从人需要朋友的角度立意,可立意为:相知不必相守;友情是治疗孤独的良药;架起心桥天地宽。3.从综合的角度立意,可立意为:一半是孤独,一半是情义;孤独的火焰照亮友情的世界。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地理高考一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政治下学期一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0-28 03:55:01
页数:20
价格:¥3
大小:307.49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