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津市静海区北师大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阶段评估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1

2/21

剩余1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年教学阶段性测试语文学科一、基础知识(4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剥(bō)削 挣(zhēng)扎 不屈不挠(náo)B.复辟(pì) 或(huò)者辛亥(haì)革命C.勉强(qiáng) 企(qǐ)图 英(yīng)勇事迹D.警惕(cì)  侮(wǔ)辱大肆(sì)屠杀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渲告终结。B.当然,最为世人睹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的易帜。C.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D.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暮的。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14时30分,面色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②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③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④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在南海的夜幕中。A.凝重结束掩映消失B.凝重结束掩盖消逝C.庄重终结掩盖消逝D.庄重终结掩映消失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操着各种方言的建设者们昼夜施工,让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在很短时间内拔地而起。B.他悬腕挥毫,笔走龙蛇,时如惊雷滚滚,疾风阵阵;时如长云飘飘,大石盘盘;错落如群鸟呢喃,参差若杨柳扶风。C.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坚如磐石的意志信念,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抗击疫情立起了主心骨。D.他高度评价了志愿军的历史地位和丰功伟绩,深刻指明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内涵和深远意义,怎能不大快人心呢?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古代的典籍,大致可分经、史、子、集四类。经与儒家典籍有关,史是以《史记》。代表的历代正史,子是先秦诸子百家的作品,集则以古代诗文为主。。此外,人对典籍的态度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有所不同。比如,经书在中国古代被尊为正统,然而,20纪的国人经历了由“废经”到民间读经的各种折腾,逐渐()了儒家经典的义理价值,对圣贤的话语感到()。帝制时代的终结,客观上将儒家经典与政治生活()开来,庙堂儒学彻底告别历史舞台,对许多儒者来讲,儒家经典从国民教育体系中淡出,无异于()。5.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淡忘不知所云割裂火上浇油B.淡忘不甚了了剥离雪上加霜C.遗忘不知所云割裂雪上加霜D.遗忘不甚了了剥离火上浇油6.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文化经典不但数量多,产生的时间跨度也很长B.不但中国文化经典数量多,产生跨度的时间也很长C.中国文化经典数量不但多,跨度产生的时间也很长D.中国文化经典不但数量多,时间跨度产生得也很长7.下列各句,不是特殊句式的一项是()A.敏于事而慎于言B.可谓好学也已C.见不贤而内自省也D.士不可以不弘毅8.下列对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食无求饱求:追求B.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C.君子喻于义喻:知晓,明白D.质胜文则野野:粗野、鄙俗9.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使人弃旧图新,使人达到“至善”的境界。B.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C.上自天子,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D.根据课文可知,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纠正事物中的错误,纠正事物中的错误才能获得知识。10.选出下列有关《红楼梦》1-10回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雨村在中秋夜晚,仰望明月,诗兴大发,吟出一首绝句:“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B.林黛玉进贾府时看到王夫人正房中靠背引枕、坐褥等均是“半旧”的,说明贾府当时已经走向了没落衰败,这个封建家族只是金玉其外,实则暗藏种种危机。C.刘姥姥找到了周瑞家的,周瑞家的猜着她的来意。一则因她丈夫昔年争买田地一事,多得板儿他父亲之力;二则也要显弄自己的体面,于是很主动地引她去见王熙凤。 D.为了使宝玉和秦钟不被人欺侮,在贾蔷的挑动下,宝玉的书童茗烟大闹学堂,与嫉恨宝玉和秦钟的金荣等人发生冲突。后来李贵力压各方,平息了事端。11.下面的肖像描写写的是《红楼梦》中的哪个人物?(    )她姿容美丽,出场时总是满身锦绣,珠光宝气,“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A.林黛玉B.薛宝钗C.王熙凤D.秦可卿12.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担当”是什么?冲锋在前是一种担当:医务人员在累得筋疲力尽时依然奋战在抗疫一线,救援官兵在大地分崩离析时勇敢无畏地奔赴灾区。默默坚守是一种担当:邓稼先在茫茫戈壁上锲而不舍地研究“两弹”,袁隆平在田间地头为粮食增收呕心沥血……A.筋疲力尽B.分崩离析C.锲而不舍D.呕心沥血13.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和。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A.装修、改建、扩建B.扩建、改建、装修C.改建、扩建、装修D.装修、扩建、改建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B.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的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C.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D.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的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1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消息即狭义的新闻,是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实事的一种文体,它是报纸、广播、电视新闻中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新闻体裁。B.真实性、时效性、文字少及篇幅短是消息的基本特征,行文简洁明了是消息写作的风格。消息写作中允许有较多的直接议论。C.消息的结构比较固定、简单,大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 次要材料放在后面。消息的结构一般体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并可在文中穿插背景。D.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别了,“不列颠尼亚”》在这一方面堪称典范。16.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②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③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④推动伟大祖国实现了史诗般的进步⑤新中国七十年,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奋斗⑥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A.⑤⑥②④③①B.①⑤②④③⑥C.⑤②④③①⑥D.①⑥⑤②④③17.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止而后有定 止:终止。B.致知在格物    格:推究。C.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行:奉行,实践。D.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壹是:一概,一律。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恕”乎                            欲齐其家者B.人而不仁,如礼何                        物格而后知至C.小人喻于利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D.迩之事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19.下列有关《论语》的相关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B.《论语》以叙事体为主,语录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C.《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D.“四书”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20.下列与《礼记》《大学》有关的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成书于汉代。B.《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为“三礼”,《礼记》在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 C.《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后与《春秋》《论语》《孟子》一起合称为“四书”。D.《大学》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修身”“齐家”等八条目。二、21.翻译句子(13分)(1)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4分)(2)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5分)(3)《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4分)三、22.默写(7分)(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________________,可谓好学也已。(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3)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4)岂曰无衣?_____________。王于兴师,修我甲兵,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勿施于人。四、诗词鉴赏(10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春中田园作王维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23.下面对诗句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开头四句,通过鸟鸣,花开,农民修整桑枝,察看水路,为我们描写了一幅欣欣向荣的春日田园图。B.颈联燕子识旧巢,旧主人翻看新日历,暗示时光更替以及旧主人心中对未来充满了希望。C.结尾两句,写诗人的感情活动。面对美好的田园春光,想到作客在外的人,他们无缘享受这一切,不由得为之哀伤。暗蕴劝归之意。D.诗中的人和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动下,满怀憧憬,透露出唐代前期的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面貌的某些特征。人们的精神状态健康、饱满。24.本诗抒发了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浣溪沙·和无咎韵①陆游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注】①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闰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那时,陆游是在镇江通判任上,韩元吉则是来镇江省亲暂住。两位朋友相聚两月,彼此唱和的诗词作品共有三十多首。25.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玉瓶”指酒瓶,首句是说因为将要与友人分别,词人就热情地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B.“夕阳”是所见之景,“吹角”是所听之声,视听结合,定格离别的画面。C.“吹角”点出了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正与金对峙。D.尾句中的“客”指词人自己客居镇江,“无伴怕君行”点出诗歌写作主题。26.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五、文学类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墨乌镇彭学明说乌镇是一墨乌镇,是因为乌镇的底色是墨色的。淡淡的墨色,让乌镇显得格外古朴。乌镇像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几千年如一日地站着、坐着或者蹲着,既老成持重,又沉稳肃穆,当然也很沧桑和简朴。一件粗布衣穿了3000年,一件灰色裤穿了3000年,一件褐色被也盖了3000年。3000年不浓妆艳抹,3000年不花枝招展,3000年一种本色,难啦!然而正是这3000年不变的颜色和本色,才完美了乌镇成就了乌镇,才让乌镇以一种润物无声的力量穿越了时空,扬名中外。乌镇是老,但老得周正老得硬朗,老得神清气爽。就像酒,越老越香。斑斑驳驳的墙壁,只是它风霜岁月的一层老茧。墙顶的几把荒草,只是它仙风道骨的几缕胡须。而那些浅浅淡淡的青苔,则是它人生磨难出的一点点老年斑。石板铺就的街巷,平平仄仄地穿行在乌镇的每一个角落,或长,或短,或窄,或宽,或直,或弯。是乌镇斩不断的根,割不了的筋。没了这每一条街巷,乌镇就没了章法,乱了方寸,乌镇就成了一潭死水、一盘死棋,乌镇的人就走不出自家的屋檐,只能坐井观 天。上了年纪的人,有许多上了年纪的记忆,花儿正开的人,也有许多难忘的回忆。不管是谁,只要走进乌镇的这些小街小巷,只要踏响每一块发亮的青石板,就会唤醒许多尘封的故事,就会生出许多深长的遐想,就会不由自主地披满一身古色古香。不要说戴望舒的古巷和丁香,更不要说跟戴望舒诗句一样的姑娘。乌镇有的是江南柔情的雨丝,有的是雨丝下打伞荷笠的姑娘。因为乌镇本身就是一束江南的丁香。你运气正好,对面走来了一个江南的女子,背面也走来了一个江南的女子,两个女子都笑靥抿抿,两个女子都鲜若桃花,两个女子的秋波都与你在这里狭路相逢,你选择哪一个?哪一道秋波更能打湿你爱情的梦?哪一泓秋水更能漫进你温柔的梦乡?无论荣华富贵还是淡泊清贫,乌镇都是含蓄而内敛的。就说徐家厅、朱家厅和张家厅,里面那么富丽堂皇那么气派宏大,外面却与贫民百姓一样普通,有如小家,亦如碧玉,与整个乌镇浑然一体。由此,不管怎么看,乌镇就都有几分平淡几分儒雅几分绅士。打铁的,染布的,唱戏的,经商的,穿官袍的,都在不经意间透着一种平和、一种文气。不知是家家都种着花养着鸟,还是个个都识点文断点字有点见识,时光和岁月就是遮不住乌镇人的淡淡书香。是什么呢?或许是家家门前挂着的那盏红色灯笼,或许是条条巷子飘出的那段印花染布,或许是满镇子飘着的那比歌声还柔软的声声吴语。其实,更精彩的是在水上。乌镇的水是浑浊的,远不及我故乡湘西的水清澈甘甜,但乌镇的水是为乌镇而生的。没有乌镇就没有这条蜿蜒迤逦的水巷,没有这一条蜿蜒迤逦的水巷就没有水,没有水,乌镇就没了水色没了灵气没了生命没了灵魂。之所以说乌镇的水是为乌镇而生的,因为乌镇的河是人工的,这运河就是因为乌镇而来这里安家落户的。如果不是为了与乌镇结一门金玉良缘,这运河就不会绕这么远的路,就不会流到这里与乌镇朝夕相处、唇齿相依。所以乌镇与水的关系,是血与水的关系,血浓于水,血也融于水。这条飘飞的水巷,是乌镇的血脉,软软的脉管上,是乌镇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细节。租一条蚱蜢舟,我们就驶进乌镇的水墨画里了。悠悠的水巷,像一支写意的工笔,轻描淡写地描摹着两岸,勾勒出两条笔直的风景线。黑瓦白墙的民居,仪态万方地闪立在两边,一半住在岸上,一半跳进水里,它们像一群淘气的孩子,把脚伸进水里,把手也伸进水里,戏弄一河鱼虾。虽然它们没有我湘西吊脚楼的气势和高大,但却小巧精致,异曲同工。水阁的窗口,往往会探出一盏女儿的脸,那不是茅盾笔下的淑女,就是我们江南的表妹,好看,好看,好美,好美。于是你觉得一河的风景都被这女儿的脸照亮了,一河的水阁都是这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了。本来也是这样,你看,在那岸边的每一座河埠旁,在河埠的每一条帮岸上,在帮岸的每一条廊棚里,在廊棚的每一个美人靠里,你都会看到一个个洗衣淘米的表妹,一个个挑花绣朵的表妹,一个个等待爱情的表妹。美人靠是什么?美人靠是水乡女儿的专用工具,在临河的每一个廊棚里。不管是男人女人,你都靠一靠吧。靠一靠,你就是美女了;靠一靠,你就有美人了。坐在船上,看着风景,想着美人,再品一品乌镇男人用白水白面白米酿制的“三道白”酒,品品乌镇女人手擀的姑嫂饼,乌镇的滋味就全了,你就品不尽想不完,就乐不思蜀、游而忘归了。那么,留下来,你就会是茅盾先生笔下的一个人物,是千年乌镇的一个情节和段落。 2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这是一篇写浙江水边小镇的美文,不但写出小镇的外景,而且写出了小镇的内蕴和精神。B.本文第三段的第一句话,化用了戴望舒《雨巷》中的意象,表现了江南独具特色的婉约和柔情。C.本文描写了乌镇的各色人群,以及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着重表现了乌镇开放和豁达的特点。D.文中提到湘西的吊脚楼,用乌镇的民居来衬托吊脚楼的气势和高大,以此来表达对家乡的爱。E.本文结尾段形象地说明了乌镇与人的相融,突出乌镇的文化气息,更表达了作者对乌镇的喜爱和留恋。28.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乌镇?29.赏析画线句子。六语言文字建构(6分)30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同样问读书的问题,黛玉却给出不同的回答,试分析黛玉变化的原因。答:六、作文3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培育的一种伟大革命精神,即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主要内容为: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3年教学阶段性测试语文学科一、基础知识(4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A.剥(bō)削 挣(zhēng)扎 不屈不挠(náo)B.复辟(pì) 或(huò)者辛亥(haì)革命C.勉强(qiáng) 企(qǐ)图 英(yīng)勇事迹D.警惕(cì)  侮(wǔ)辱大肆(sì)屠杀A【解析】B项,“复辟”的“辟”读bì;C项,“勉强”的“强”读qiǎng;D项,“警惕”的“惕”读tì。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A.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渲告终结。B.当然,最为世人睹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的易帜。C.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D.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暮的。A.“渲告”的“渲”应写作“宣”;B.“睹目”的“睹”应写作“瞩”;D.“序暮”的“暮”应写作“幕”。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14时30分,面色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②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③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④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在南海的夜幕中。A.凝重结束掩映消失B.凝重结束掩盖消逝C.庄重终结掩盖消逝D.庄重终结掩映消失第一句,“凝重”:庄重,稳重。一般表示神态的动词。“庄重”:风度、仪表、举止或谈吐不随便,沉着稳重。句子中是形容人的面色,应为表示神态,故填写“凝重”。第二句,“结束”:到达最后阶段,不再继续。“终结”:完结、收场,形容最后结束的意思。句子中有表示英国统治不会再来的意思,故填写“结束”。第三句,“掩映”:指彼此遮掩而又互相衬托,含有相互映照衬托使景物更美之意,一般形容具体的景物。“掩盖”:从上面遮住,盖住,既可指具体事物,也可指抽象事物。句子中“绿树丛”和“港督府”是彼此遮掩而又互相衬托的关系,故填写“掩映”。第四句,“消失”:是指事物渐渐减少以至没有,事物不复存在。“消逝”:慢慢逝去,不再存在。两者的区别在于用法不同,“消失”形容时间、声音、云雾等看不见,要用消失。“消逝”通常用于一个事物随时间的过去而不复存在。句子中“不列颠尼亚”是艘舰船,故应为“消失”。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操着各种方言的建设者们昼夜施工,让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在很短时间内拔地而起。B.他悬腕挥毫,笔走龙蛇,时如惊雷滚滚,疾风阵阵;时如长云飘飘,大石盘盘;错落如群鸟呢喃,参差若杨柳扶风。C.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坚如磐石的意志信念,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抗击疫情立起了主心骨。D.他高度评价了志愿军的历史地位和丰功伟绩,深刻指明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内涵和深远意义,怎能不大快人心呢?A.“拔地而起”:指山峰、植物、建筑物等高耸在地面上。形容从地面上突兀而起,非常陡峭、高耸。此处用来形容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很快就建设完成,使用恰当。B.“笔走龙蛇”:意思是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此处用来形容他挥毫泼墨的状态,使用恰当。C.“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目光远大。此处用来形容“战略决策”,使用恰当。D.“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心里非常痛快。此处褒贬误用,使用不当。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国古代的典籍,大致可分经、史、子、集四类。经与儒家典籍有关,史是以《史记》。代表的历代正史,子是先秦诸子百家的作品,集则以古代诗文为主。。此外,人对典籍的态度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有所不同。比如,经书在中国古代被尊为正统,然而,20纪的国人经历了由“废经”到民间读经的各种折腾,逐渐()了儒家经典的义理价值,对圣贤的话语感到()。帝制时代的终结,客观上将儒家经典与政治生活()开来,庙堂儒学彻底告别历史舞台,对许多儒者来讲,儒家经典从国民教育体系中淡出,无异于()。5.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B)A.淡忘不知所云割裂火上浇油B.淡忘不甚了了剥离雪上加霜C.遗忘不知所云割裂雪上加霜D.遗忘不甚了了剥离火上浇油淡忘:印象逐渐淡漠以至于忘记。遗忘:忘记。语境前有修饰语“逐渐”,说明忘记是有个过程,故选“淡忘”。不知所云:原意是不知道说的是些什么,现多用来形容言语杂乱或不着边际。不甚了了:不太了解,不怎么清楚。语境是对圣贤的话语感到不清楚,故选“不甚了了”。割裂:把本来统一的或互相联系的事物(多指抽象的)人为地分割开。剥离:使脱落、分开。语境是将儒家经典与政治生活分开,是客观上的,不是人为的,故选“剥离”。火上浇油:比喻使别人更加愤怒,使事态更加严重。雪上加霜:比喻由于另外的原因使受损害的程度加重。语境是儒家经典从国民教育体系中淡出,是受损害的程度加重了,故选“雪上加霜”。6.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A)A.中国文化经典不但数量多,产生的时间跨度也很长B.不但中国文化经典数量多,产生跨度的时间也很长 C.中国文化经典数量不但多,跨度产生的时间也很长D.中国文化经典不但数量多,时间跨度产生得也很长前文提到中国古代的典籍,介绍了经史子集。后句承接上文,话题应是谈中国文化经典,C项的前半句话题是“中国文化经典数量”,不符合语境。两个句子的主语都是“中国文化经典”,所以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后,排除B。“数量多”应对应“跨度长”,根据句式一致的原则,排除D。7.下列各句,不是特殊句式的一项是(D)A.敏于事而慎于言B.可谓好学也已C.见不贤而内自省也D.士不可以不弘毅A.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事敏而于言慎”。句意: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B.省略句,完整句子是“可谓(之)好学也已”。句意: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C.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见不贤而内省自也”。句意:见到一个不如自己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一样的缺点。D.不是特殊句式。句意:有远大理想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8.下列对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君子食无求饱求:追求B.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C.君子喻于义喻:知晓,明白D.质胜文则野野:粗野、鄙俗敏:奋勉。句意:办事勤勉,说话谨慎。9.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使人弃旧图新,使人达到“至善”的境界。B.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C.上自天子,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D.根据课文可知,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纠正事物中的错误,纠正事物中的错误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纠正事物中的错误,纠正事物中的错误才能获得知识”说法错误。文中说,“致知在格物”,即要想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10.选出下列有关《红楼梦》1-10回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贾雨村在中秋夜晚,仰望明月,诗兴大发,吟出一首绝句:“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B.林黛玉进贾府时看到王夫人正房中靠背引枕、坐褥等均是“半旧”的,说明贾府当时已经走向了没落衰败,这个封建家族只是金玉其外,实则暗藏种种危机。C.刘姥姥找到了周瑞家的,周瑞家的猜着她的来意。一则因她丈夫昔年争买田地一事,多得板儿他父亲之力;二则也要显弄自己的体面,于是很主动地引她去见王熙凤。D.为了使宝玉和秦钟不被人欺侮,在贾蔷的挑动下,宝玉的书童茗烟大闹学堂,与嫉恨宝玉和秦钟的金荣等人发生冲突。后来李贵力压各方,平息了事端。“说明贾府当时已经走向了没落衰败”错,不能说明贾府当时已经走向了没落衰败,应该表明贾家的荣华富贵由来已久。11.下面的肖像描写写的是《红楼梦》中的哪个人物?(C    )她姿容美丽,出场时总是满身锦绣,珠光宝气,“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A.林黛玉B.薛宝钗C.王熙凤D.秦可卿根据题干中“满身锦绣,珠光宝气”、“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等可知,此肖像描写出自《红楼梦》第三回,写出了王熙凤的貌美心毒,笑里藏刀。12.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担当”是什么?冲锋在前是一种担当:医务人员在累得筋疲力尽时依然奋战在抗疫一线,救援官兵在大地分崩离析时勇敢无畏地奔赴灾区。默默坚守是一种担当:邓稼先在茫茫戈壁上锲而不舍地研究“两弹”,袁隆平在田间地头为粮食增收呕心沥血……A.筋疲力尽B.分崩离析C.锲而不舍D.呕心沥血A.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此处作“累”的补语,说医务人员非常疲乏,使用正确。B.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崩溃。语境中对象为“大地”,使用不恰当。C.锲而不舍:比喻坚持不懈。此处形容邓稼先研究“两弹”的精神,使用正确。D.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和精力。含褒义,在现代多用来比喻老师或者家长以及为人民作出巨人贡献的人。此处形容袁隆平为事业费心费力,使用正确。13.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C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和。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A.装修、改建、扩建B.扩建、改建、装修C.改建、扩建、装修D.装修、扩建、改建“装修”,对房屋进行装潢和修饰,使美观、适用;“改建”,是指在原有的基础上改造建设,如将一建筑物变为另一建筑物,可以指改变外形、特点、性质或作用;“扩建”,扩大原有的建筑规模或区域规模。本题考查的是对“港督府”的建设流程,符合事物发展的正常顺序应是“改建、扩建、装修”。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B )A.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B.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的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C.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D.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的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A项,语序不当;“从现在起到年底”应该修饰“承办……演出”,而不是“宣布”,把“从现在起到年底”换到“宣布”后;C项,不合逻辑;“引起……思索”的主语不是“人们”,而是“这类形象”,是人们对这类形象有些思索,或这类形象引起人们思索,选项主客颠倒了,应改为“这类形象引起人们深深的思索”;D项,结构混乱;前句主语是“国家”,最后一句“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的主语应该是“《食品安全法》”,后句偷换主语,应在“因”前加上主语“修订版《食品安全法》”。1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A.消息即狭义的新闻,是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实事的一种文体,它是报纸、广播、电视新闻中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新闻体裁。B.真实性、时效性、文字少及篇幅短是消息的基本特征,行文简洁明了是消息写作的风格。消息写作中允许有较多的直接议论。C.消息的结构比较固定、简单,大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消息的结构一般体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并可在文中穿插背景。D.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别了,“不列颠尼亚”》在这一方面堪称典范。“消息写作中允许有较多的直接议论”说法错误。消息写作中应少发或不直接发表议论。故选B。16.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C  )①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②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③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④推动伟大祖国实现了史诗般的进步⑤新中国七十年,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奋斗⑥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A.⑤⑥②④③①B.①⑤②④③⑥C.⑤②④③①⑥D.①⑥⑤②④③通读六句话可知,⑤是做法,其余是效果,所以⑤应当是首句,排除BD。依据①“迎来了”,⑥“迎来了”可知①⑥应该相连。排除A。故选C。17.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知止而后有定 止:终止。B.致知在格物    格:推究。C.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行:奉行,实践。 D.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壹是:一概,一律。.止:指达到的“至善”境界。句意:知道要达到的“至善”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故选A。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其“恕”乎                            欲齐其家者B.人而不仁,如礼何                        物格而后知至C.小人喻于利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D.迩之事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A项,其:副词,表推测,大概/代词,他的。B项,而:连词,表假设,如果/连词,表顺承。C项,于:都是介词,引出对象。D项,之: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助词,的。19.下列有关《论语》的相关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B.《论语》以叙事体为主,语录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C.《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D.“四书”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论语》以叙事体为主,语录体为辅”错误,选项说反了,《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故选B。20.下列与《礼记》《大学》有关的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成书于汉代。B.《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为“三礼”,《礼记》在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C.《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后与《春秋》《论语》《孟子》一起合称为“四书”。D.《大学》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修身”“齐家”等八条目。“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不包含《春秋》。故选C。二、21.翻译句子(13分)(1)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4分)(2)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5分) (3)《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4分)翻译:(1)好比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前进,还是要自己坚持啊。(2)一旦自己做到“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天下都称许这是“仁”。做到“仁”的境界,要靠自己,怎么能靠别人呢?(3)《诗》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讽刺时政。三、22.默写(7分)(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4)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诗词鉴赏(10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春中田园作王维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23.下面对诗句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这首诗开头四句,通过鸟鸣,花开,农民修整桑枝,察看水路,为我们描写了一幅欣欣向荣的春日田园图。B.颈联燕子识旧巢,旧主人翻看新日历,暗示时光更替以及旧主人心中对未来充满了希望。C.结尾两句,写诗人的感情活动。面对美好的田园春光,想到作客在外的人,他们无缘享受这一切,不由得为之哀伤。暗蕴劝归之意。D.诗中的人和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动下,满怀憧憬,透露出唐代前期的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面貌的某些特征。人们的精神状态健康、饱满。]【解析】 曲解文意,“暗蕴劝归之意”的说法显得牵强。其实,尾联“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诗人想到那离开家园的作客在外的人,无缘享受与领略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不由得为之惋惜。即尾联表现的是诗人对远客的惋惜和感伤,而“无劝归之意”。故选C24.本诗抒发了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答案】①首联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写明媚的春光,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②颔联写作者从事农业生产的准备,表达出对农事劳动的热爱;③颈联写屋中的旧主人翻看新一年的日历,似是计划新的一年的事情,体现其心中对未来充满希望;④尾联写诗人面对这样的美景,很想开怀畅饮,可是,对酒又停住了,想到那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无缘领略与享受这种生活,体现了作者的惋惜、惆怅之情及对远人的思念之情。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浣溪沙·和无咎韵①陆游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注】①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闰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那时,陆游是在镇江通判任上,韩元吉则是来镇江省亲暂住。两位朋友相聚两月,彼此唱和的诗词作品共有三十多首。25.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玉瓶”指酒瓶,首句是说因为将要与友人分别,词人就热情地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B.“夕阳”是所见之景,“吹角”是所听之声,视听结合,定格离别的画面。C.“吹角”点出了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正与金对峙。D.尾句中的“客”指词人自己客居镇江,“无伴怕君行”点出诗歌写作主题。【解析】“词人就热情地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错误。这一句中有“懒”,意思是词人因将与友人分别,心中难过,已不想喝酒,只是唤来友人一起赏景。故选A.26.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①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与忧虑。南宋时镇江为抗金边防前线,吹角声乃军队行动的号令,陆游作为戍守官员,自然对此很是关切。②劳于仕宦的疲惫。作者在镇江任职,忙碌的日子很多,而休闲的日子很少。③朋友将要离别的惆怅。韩无咎即将离开镇江,作者面对离别生出愁绪。五、文学类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墨乌镇彭学明 说乌镇是一墨乌镇,是因为乌镇的底色是墨色的。淡淡的墨色,让乌镇显得格外古朴。乌镇像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几千年如一日地站着、坐着或者蹲着,既老成持重,又沉稳肃穆,当然也很沧桑和简朴。一件粗布衣穿了3000年,一件灰色裤穿了3000年,一件褐色被也盖了3000年。3000年不浓妆艳抹,3000年不花枝招展,3000年一种本色,难啦!然而正是这3000年不变的颜色和本色,才完美了乌镇成就了乌镇,才让乌镇以一种润物无声的力量穿越了时空,扬名中外。乌镇是老,但老得周正老得硬朗,老得神清气爽。就像酒,越老越香。斑斑驳驳的墙壁,只是它风霜岁月的一层老茧。墙顶的几把荒草,只是它仙风道骨的几缕胡须。而那些浅浅淡淡的青苔,则是它人生磨难出的一点点老年斑。石板铺就的街巷,平平仄仄地穿行在乌镇的每一个角落,或长,或短,或窄,或宽,或直,或弯。是乌镇斩不断的根,割不了的筋。没了这每一条街巷,乌镇就没了章法,乱了方寸,乌镇就成了一潭死水、一盘死棋,乌镇的人就走不出自家的屋檐,只能坐井观天。上了年纪的人,有许多上了年纪的记忆,花儿正开的人,也有许多难忘的回忆。不管是谁,只要走进乌镇的这些小街小巷,只要踏响每一块发亮的青石板,就会唤醒许多尘封的故事,就会生出许多深长的遐想,就会不由自主地披满一身古色古香。不要说戴望舒的古巷和丁香,更不要说跟戴望舒诗句一样的姑娘。乌镇有的是江南柔情的雨丝,有的是雨丝下打伞荷笠的姑娘。因为乌镇本身就是一束江南的丁香。你运气正好,对面走来了一个江南的女子,背面也走来了一个江南的女子,两个女子都笑靥抿抿,两个女子都鲜若桃花,两个女子的秋波都与你在这里狭路相逢,你选择哪一个?哪一道秋波更能打湿你爱情的梦?哪一泓秋水更能漫进你温柔的梦乡?无论荣华富贵还是淡泊清贫,乌镇都是含蓄而内敛的。就说徐家厅、朱家厅和张家厅,里面那么富丽堂皇那么气派宏大,外面却与贫民百姓一样普通,有如小家,亦如碧玉,与整个乌镇浑然一体。由此,不管怎么看,乌镇就都有几分平淡几分儒雅几分绅士。打铁的,染布的,唱戏的,经商的,穿官袍的,都在不经意间透着一种平和、一种文气。不知是家家都种着花养着鸟,还是个个都识点文断点字有点见识,时光和岁月就是遮不住乌镇人的淡淡书香。是什么呢?或许是家家门前挂着的那盏红色灯笼,或许是条条巷子飘出的那段印花染布,或许是满镇子飘着的那比歌声还柔软的声声吴语。其实,更精彩的是在水上。乌镇的水是浑浊的,远不及我故乡湘西的水清澈甘甜,但乌镇的水是为乌镇而生的。没有乌镇就没有这条蜿蜒迤逦的水巷,没有这一条蜿蜒迤逦的水巷就没有水,没有水,乌镇就没了水色没了灵气没了生命没了灵魂。之所以说乌镇的水是为乌镇而生的,因为乌镇的河是人工的,这运河就是因为乌镇而来这里安家落户的。如果不是为了与乌镇结一门金玉良缘,这运河就不会绕这么远的路,就不会流到这里与乌镇朝夕相处、唇齿相依。所以乌镇与水的关系,是血与水的关系,血浓于水,血也融于水。这条飘飞的水巷,是乌镇的血脉,软软的脉管上,是乌镇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细节。租一条蚱蜢舟,我们就驶进乌镇的水墨画里 了。悠悠的水巷,像一支写意的工笔,轻描淡写地描摹着两岸,勾勒出两条笔直的风景线。黑瓦白墙的民居,仪态万方地闪立在两边,一半住在岸上,一半跳进水里,它们像一群淘气的孩子,把脚伸进水里,把手也伸进水里,戏弄一河鱼虾。虽然它们没有我湘西吊脚楼的气势和高大,但却小巧精致,异曲同工。水阁的窗口,往往会探出一盏女儿的脸,那不是茅盾笔下的淑女,就是我们江南的表妹,好看,好看,好美,好美。于是你觉得一河的风景都被这女儿的脸照亮了,一河的水阁都是这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了。本来也是这样,你看,在那岸边的每一座河埠旁,在河埠的每一条帮岸上,在帮岸的每一条廊棚里,在廊棚的每一个美人靠里,你都会看到一个个洗衣淘米的表妹,一个个挑花绣朵的表妹,一个个等待爱情的表妹。美人靠是什么?美人靠是水乡女儿的专用工具,在临河的每一个廊棚里。不管是男人女人,你都靠一靠吧。靠一靠,你就是美女了;靠一靠,你就有美人了。坐在船上,看着风景,想着美人,再品一品乌镇男人用白水白面白米酿制的“三道白”酒,品品乌镇女人手擀的姑嫂饼,乌镇的滋味就全了,你就品不尽想不完,就乐不思蜀、游而忘归了。那么,留下来,你就会是茅盾先生笔下的一个人物,是千年乌镇的一个情节和段落。2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C )( D  )A.这是一篇写浙江水边小镇的美文,不但写出小镇的外景,而且写出了小镇的内蕴和精神。B.本文第三段的第一句话,化用了戴望舒《雨巷》中的意象,表现了江南独具特色的婉约和柔情。C.本文描写了乌镇的各色人群,以及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着重表现了乌镇开放和豁达的特点。D.文中提到湘西的吊脚楼,用乌镇的民居来衬托吊脚楼的气势和高大,以此来表达对家乡的爱。E.本文结尾段形象地说明了乌镇与人的相融,突出乌镇的文化气息,更表达了作者对乌镇的喜爱和留恋。【解析】C.“着重表现了乌镇开放和豁达的特点”错误,作者描写各色人群,着重体现的是乌镇的“柔情”“含蓄内敛”“沉稳古朴”,而非“开放和豁达”。D.“用乌镇的民居来衬托吊脚楼的气势和高大,以此来表达对家乡的爱”错误,原文“虽然它们没有我湘西吊脚楼的气势和高大,但却小巧精致,异曲同工”可见,作者并非为了衬托吊脚楼和表达对家乡的爱,而是为了衬托乌镇民居的小桥精致,表达对乌镇的喜爱之情。28.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乌镇?【答案】①色彩:乌镇的底色是墨色的,淡淡的墨色,让乌镇显得格外古朴。②历史:古老久远。③人文:江南的女子柔美,江南的人家平淡儒雅。④水:具有灵气。(写人写饮食也可)29.赏析画线句子。【答案】 作者运用拟人、比喻、反复、叠音词、排比等手法,表现了乌镇的古朴和灵气,表达了对乌镇的爱。六语言文字建构(6分)30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同样问读书的问题,黛玉却给出不同的回答,试分析黛玉变化的原因。答:【答案】林黛玉规规矩矩,照实回答外祖母。有教养。(2分)改口回答宝玉,是因为她听贾母说“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之后,才改口的,。可见林黛玉进贾府“步步留心,处处在意”的谨慎态度,多思多虑,作事小心谨慎,这是她寄人篱下的心态反映。(3分)七、作文3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培育的一种伟大革命精神,即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主要内容为: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我们历经苦难、忠于苦难所得到的回报;幸福是我们历经风雨后所得到的彩虹。没尝过苦瓜的苦味,哪能知道糖果的甘甜,幸福不过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奋斗出来的。奋斗是保持坚定的信念,冲破重重束缚;奋斗是保持清晰的头脑,大步稳重的向前;奋斗是克服一切困难,收获幸福! 奋斗,始于心。在奋斗的开始,你需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荒岛求生》中的杰克,在时机与风向经过苦心等待而终于到来之时,他依然没能逃出荒岛,原因就在于信念不够坚定,而《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肖申克,在历经重重困难后依然没有放弃希望,信念之歌在他心中回荡,最终,肖申克摆脱了一切束缚,重获自由!如果当初杰克拥有坚定的信念,那么他也会像肖申克那般冲破重重困难,获得幸福。正是因为杰克放弃了心中的信念,所以他未能逃生。由此看来信念是不可缺少的动力,有了坚定的信念,就有了“敢叫日月换新天”魄力;有了坚定的信念,就有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有了坚定的信念,我们在奋斗的开端便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奋斗是信念的前提,我们应时刻坚定心中的信念。奋斗,于心,更于行。奋斗在有坚定的信念的同时更要付诸于行动。看看如今我们这群青少年嘴上无时不挂着奋斗的口号,可是一到了该做实事的时候又退缩了。如今的商业巨子马云,他在人生道路上也经历了许多的磨难,才有了我们如今的淘宝、天猫。如果当初他因为高考失利而轻言放弃,半途而废,缺少执着之念与坚持的行动,他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吗?正是因为他在奋斗之路上拥有顽强的毅力,脚踏实地地前行,所以,他才拥有了如今的幸福,自信的生活。“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由此看来,并非天才才能收获幸福。既然决定要奋斗,便要付诸切实的行动。奋斗还须有度。奋斗一味盲从是万万不可取的。“邯郸学步”便是如此,燕国人觉得赵国人走路的步伐好看,姿势优美,便“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学,走得十分不自然,不习惯,他决定“从零开始”,便想方设法忘记自己原来的走路方式,于是有了爬回本国的笑闻。设想若此人懂得珍惜、借鉴与创新的道理,就一定会将两者融合,保留其优势成分,自成一派,也未必不可。如此看来,奋斗离不开井冈山精神和延安精神的精髓,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奋斗最终让我们收获了幸福,奋斗也必将让我们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有时候,你惊艳那些花朵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的是牺牲的血雨。【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此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本题提供了三则材料,第一则材料的关键词是:井冈山、革命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第二则材料的关键词是:延安精神、革命精神、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第三则材料的关键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提到,“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就是“走过的过去”。可见,三则材料是相互关联的,从大处来说,中国共产党人要实现初心和使命,就必须保持井冈山精神和延安精神,实事求是,不懈奋斗,不断进取;从小处来说,我们做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也必须保持井冈山精神和延安精神,实事求是,不懈奋斗。【立意】1.梦想来自奋斗2.幸福是奋斗出来的3.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4.让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5.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行文结构: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本文围绕“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主题展开论证,思路清晰,结构完整。首先回答幸福“是什么”引出论点: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其次,用三个分论点的形式列出奋斗的方法,回答了“怎么样”;最后在结尾结合材料和冰心的小诗,进一步点题,并升华了主题。【素材】1.我们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要继续高举革命的旗帜,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 计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后的日子会更美好。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这些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要把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继承和发扬好,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2.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干事创业敢担当,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3.“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96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同时,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4.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5.一位作家说过:人生不是一支短暂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烧得十分光明耀眼,然后交给下一代。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上,我们当分外珍惜这一荣光,在回首中铭记,在缅怀中传承,在开拓中弘扬,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代代相传。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0-28 01:25:02 页数:21
价格:¥2 大小:56.16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