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0
2
/20
剩余1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2~2023年度下学年创新发展联盟第一次联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四单元,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旁白,是影视剧中交代剧情、发表观点、展现角色内心的一种语言手段。曾经,旁白是一部“爆款”剧的标志和记忆点。如果将影像叙事比作一本书,好的旁白能够画龙点睛。它可以是写在扉页的心得、写在书边的评语,还可以是问号,是惊叹号,是意味无穷的省略号。反观一些被过度使用的旁白,它们往往成了叙事查漏补缺的万能药、寻求创作捷径的万金油。有些剧充满“刨活式”旁白,叙事不足,旁白来凑,故事发展缺乏层层递进的逻辑和合理铺垫。关键情节全靠“说”,剥夺观众的参与感,必然生硬突兀;有些剧惯用“解释性”旁白。画面、表演、旁白传递的是同样的内容,堆叠冗余拖沓的信息量;有些剧陷入“图解式”旁白,机械照搬原著语言。用过多的旁白替代镜头语言和演员表演。剧情铺陈和旁白讲述“两张皮”,把拘泥当真实,将不求甚解、照本宣科视为尊重原著。观众为什么不满意这些旁白?归根结底,是观众没有感受到创作者对他们审美水平的充分信任和尊重。有时没有旁白,为什么叙事逻辑前后不通?有时有了旁白,为什么又深感毫无必要?其一喧宾夺主,其二画蛇添足,正是旁白过度使用的两大特征。这背后指向的,是影像语言表达的投机与乏力。观众真正需要的,是来自影像世界的说服力。闲笔不“闲”,旁白也不是游离于主题叙事外的喃喃自语。电视剧《扫黑风暴》的旁白配音演员曾说,“旁白与作品的关系如同一呼一吸,剧情紧张时受众也跟着紧吸着气,到旁白出现就舒了一口气,旁白的作用之一,是调节作品节奏”。好的旁白恰当、精练,不知不觉融入戏中,融入故事里。电视剧《大江大河》中,结尾洋溢着雄浑气魄的旁白令人印象深刻:“靠着一股革命者的勇气劈波斩浪,闯出狭小水域汇入海洋,何其幸运!我们赶上了中国百年来国运蒸腾日上的时代,我不想辜负这个时代!”这不仅道出了宋运辉人生经验的总结,也说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共同心声。从这个角度看,影视剧旁白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超越其注解、阐释的功能性,实现文学价值和 审美价值的统一。类比于中国艺术讲求“化境”的最高境界,故事讲述、角色塑造与旁白讲述要经过反复的意匠加工、锤炼糅合,最终才能浑然一体地传递主题和情感。创作者要更好地用影视语言讲清故事、讲好故事,把功夫实实在在地用在影像叙事中。中国画讲求“且空而后能简,简而练,则理趣横溢,而脱略形迹”的留白魅力,中国古典诗歌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言中”的审美意境。其实,影视剧旁白亦如此。旁白是锦上添花、画龙点睛,多不如少,少不如精。创作者不必将所有意图都直接、浅显地表达出来,创作也需留白,如此才能给观众以想象空间,使作品更有艺术性和观赏性。毕竟,满满当当的画纸,便再无可回味的余地了。(摘编自王瑨《影视剧旁白,画龙点睛还是画蛇添足?》)材料二:网剧时代的旁白有一些积极的变化,这种变化无一例外地,都是为了增强观众的代入感。首先是旁白中“独白”的使用更加频繁。这是一种讲述视角的切换,由客观、全知和审慎的第三人称,变为剧中角色的内心剖白,更适合传递情感,相对比较细腻。很多青春剧和都市剧也会在旁白中使用角色独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和观众的区隔。相比较为常规的自述式旁白,女性群像剧《爱很美味》算是一种新尝试:在开篇时让三位女主角以旁白的形式进行互相介绍。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形式,一是能够让观众快速熟悉三个人的性格和之前的故事;二是用“互相吐槽”的方式,强化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其次,沿用《潜伏》的旁白创作方式,将第三人称的旁白进行“人格化”处理,也能拉近和观众的距离。《扫黑风暴》的旁白配音演员周扬就在采访里提到,在配旁白的时候,他会先给自己设定一个身份。在《扫黑风暴》里,旁白可能代表着督导组,代表一种正义的声音。当他具备独立人格时,也会更融入剧集本身。旁白还有一重比较特殊的“隐藏价值”,就是给剧集“兜底”,或者说“打补丁”。不同于需要现场拍摄的画面和受制于演员档期等问题的配音,旁白的灵活性相对更高,因此可以填补一些剧集后期制作时发现的问题。《潜伏》的导演姜伟就提到,旁白从客观上讲,是后期求变的一条渠道。有相关从业者说,很多时候剧中加入的旁白,是受制于内容审核的修改。“从样片到成片的过程中,要经过很多层审核和修改。如果有某些很关键的戏份被删除,前后就不连戏了,角色的心路历程也不成立,如果没有更好的补救办法,就只能用旁白来补充。”但这也不是某些国产剧滥用旁白的借口。“几乎所有的剧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拍摄过程不可能没有一点漏洞,”沈洋认为,“好的导演和剪辑应该有应对这种突发状况的技巧,让观众在看到这儿时不会觉得特别突兀。”将目光移向海外剧市场,会发现旁白仍然有很多可供开发的新形态。在英美剧领域,就有不少“打破 第四面墙”的旁白,如《伦敦生活》《纸牌屋》等;另外,旁白的视角也可以不拘泥于剧中角色,《绝望主妇》里,旁白是第一集就已经去世的玛丽·爱丽丝,以死者的视角讲述四位好朋友的故事。随着时代的进步,剧集的叙事语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最近围绕旁白的争议充分证明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行活”,而是需要费心琢磨的重要环节。希望旁白能越来越多地成为一部剧的“亮点”,而不是“雷点”。(摘编自毒眸(剧里用旁白,真的不合适吗?》)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旁白作为影视剧的一种语言手段,曾经是“爆款”剧的标志和记忆点。B.失败的影视剧都是把旁白当作万能药、万金油,过度使用,没有充分地信任和尊重观众。C.进入网剧时代,影视剧的旁白有一些变化,变化目的是增强观众的代入感。D.开发旁白的新形态不能拘泥于传统形态,也不能仅限于国产剧,还应向海外剧学习。2.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的论证语言虽然平实易懂,但也不失俏皮,与其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有关,如比喻、设问、引用等。B.材料一运用了类比论证,将中国画、中国古典诗歌与影视剧旁白进行类比,论证留白的作用。C.材料二引用沈洋的话是为了论证国产剧不能滥用旁白的观点,“几乎”“一点”等词体现了语言的严谨。D.材料二运用了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论述旁白的一些变化及强调不能滥用旁白,要开发旁白的新形态。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好的旁白能够画龙点睛”的观点的一项是()A.电视剧《欢乐颂》的旁白,一会儿替角色表达思绪,一会儿替导演交代场景,一会儿干脆变成“电影录音剪辑”,描述起演员的表演。B.电视剧《围城》中采用与剧中人物语言风格高度契合的旁白,对剧情的发展做意味深长的评论和总结,提示观众品出多重滋味。C.电视剧《大明宫词》每集开头、结尾的旁白叙述,在现实逻辑之外,又在人物内心情感逻辑之中,形成个性化的叙事风格。D.电视剧《潜伏》的旁白弥补了谍战剧中演员“表面不动声色,心底波澜起伏”的局限,与整个剧情、人物形象融为一体。4.材料一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影视剧旁白有哪些功能?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答案】1.B2.D3.A 4.首先阐释旁白的含义及过度使用旁白的表现;其次从正反两个方面指出观众不满意的原因;然后论述好的旁白的作用;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5.①好的旁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②能超越其注解、阐释的功能性,实现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③能增强观众的代人感;④更相对细腻地传递情感;⑤拉近和观众的距离;⑥相较配音,影视剧旁白的灵活性更高,可以填补一些剧集后期制作时发现的问题。【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失败的影视剧都是”错误,说法太绝对。材料一“反观一些被过度使用的旁白,它们往往成了叙事查漏补缺的万能药、寻求创作捷径的万金油”是说“往往”。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比喻论证”错,材料二“女性群像剧《爱很美味》算是一种新尝试”“在《扫黑风暴》里,旁白可能代表着督导组,代表一种正义的声音”有举例论证,没有运用“比喻论证”。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A.电视剧《欢乐颂》的旁白功能定位错乱,成了整部剧突出的“冗余”。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好的旁白能够画龙点睛”的观点。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一共有七段。首先,第一段“旁白,是影视剧中交代剧情、发表观点、展现角色内心的一种语言手段”“反观一些被过度使用的旁白,它们往往成了叙事查漏补缺的万能药、寻求创作捷径的万金油”阐释旁白的含义及过度使用旁白的表现;其次,第二、三段“观众为什么不满意这些旁白?归根结底,是观众没有感受到创作者对他们审美水平的充分信任和尊重”“观众真正需要的,是来自影像世界的说服力”从正反两个方面指出观众不满意的原因;然后,第四段“好的旁白恰当、精练,不知不觉融入戏中,融入故事里”论述好的旁白的作用; 最后,第五、六段“影视剧旁白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超越其注解、阐释的功能性,实现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创作者要更好地用影视语言讲清故事、讲好故事,把功夫实实在在地用在影像叙事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七段收束全文。【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结合材料一“如果将影像叙事比作一本书,好的旁白能够画龙点睛”可知,好的旁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结合材料一“影视剧旁白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超越其注解、阐释的功能性,实现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可知,能超越其注解、阐释的功能性,实现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结合材料二“旁白有一些积极的变化,这种变化无一例外地,都是为了增强观众的代入感”可知,能增强观众的代人感;结合材料二“由客观、全知和审慎的第三人称,变为剧中角色的内心剖白,更适合传递情感,相对比较细腻”可知,更相对细腻地传递情感;结合材料二“很多青春剧和都市剧也会在旁白中使用角色独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和观众的区隔”可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结合材料二“不同于需要现场拍摄画面和受制于演员档期等问题的配音,旁白的灵活性相对更高,因此可以填补一些剧集后期制作时发现的问题”可知,相较配音,影视剧旁白的灵活性更高,可以填补一些剧集后期制作时发现的问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落难寻母口李准李麦和长松等十几家人,来到寻母口时,已经入秋了。虽然赤杨岗离寻母口不到一百里地,他们在路上却走了一个多月。黄河发水后,遍地都是支流,再加上涨涨落落,木筏根本无法走。出来没几天,他们就把木筏卸了,用木料在当地换了点粮食,开始从旱路走。一路上也不知蹚了多少条河,过了多少渡口,到了寻母口时,各家的家具、衣服差不多在路上都被变卖光了。到了寻母口后,他们把小车、挑子扎在一座破龙王庙里。这里是难民聚集的地方。李麦他们来到时,这里已经住着几十家往西待渡的难民。天亮先到渡口打听了一下。听撑船的说:渡口上已经半个月不让过难民了。船都忙着运货物,船价高得吓人。一个卖馍的从西岸来到东岸,就要花两块钱。船只虽然是拨来接送难民的,却被河防军队霸占着走私运货。 小孩子们向街上跑着,他们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了。他们看着街上那些黄焦的油条和雪白的包子,嘴里馋得几乎要长出一只手来。李麦上街转了一圈,她看着人来人往像流水一样,商店里到处都是货物。心里想:看来这里还能混,当下顾嘴要紧。她转到一家旅店门口。看见十几个跑单帮的商人,骑着满载布匹和棉纱的自行车来到门口。旅店的掌柜热情地向他们招呼着:“住店吧!到里边!到里边!有茶水,有洗脸水!”那几个跑单帮的商人,进到旅店里看了看却又出来了。只听他们说:“太脏了!被子跟卖油条盖的一样!”旅店掌柜忙解释着说:“不脏啊,那都是浮灰,拍拍就掉了!”几个跑单帮的也没理他。他们说:“走,到河沿看看!”说着都骑上自行车一溜烟走了。旅店掌柜看着生意跑了,眨巴眨巴眼睛说:“才赚了几个钱,还讲究哩!”李麦这时走过来说:“这位掌柜的,我想打问个事,你这里边拆洗被子不拆?”旅店掌柜打量她一眼问:“你是哪里人?”李麦说:“我们是逃荒过来的难民,专门管拆洗被子。当天拆洗当天做好,不耽误您的生意。您要拆洗了,我们就来拿。”旅店掌柜听说当天能送来,就动了心。他说:“拆一条被子多少钱?”李麦说:“您随便。我们这都是逃荒出来的。您权当行好。给多少我们都不争。被子拆洗好您看就是了。”旅店掌柜看她说话实在,就说:“这样吧,一条被子二斤面。洗五条被子再给一条肥皂。你看行不行!”李麦说:“行。你说多少都行。我们明天来取被子吧!”旅店掌柜想了一下说:“你现在就捎走五条吧!天黑前送来。”李麦把被子扛回龙王庙,把情形和杨杏、王跑家、凤英等讲了讲,大家都高兴地拆起被子来。李麦交代她们一定要把被子洗干净,活做好。她说:“咱们到一个生地方,头三脚难踢,全凭一个实在。”几个妇女在河滩里把被子洗好晾干,拣了八条干净席子铺在地上套了套,晌午过后就给旅店送了去。旅店掌柜看她们把被子洗得雪白,心里高兴,给她们称了十斤面,又让她们背回十条被子。龙王庙里有了这十斤面,各家的锅底下又冒烟了。妇女们看有了营生,走路也有劲了,说话也有音了,到了晚上,大家围在一块商量怎么办。长松、春义和王跑等几个男的也到街上转了转。他们看着这个渡口眼花缭乱的生活,却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这里没有地种,能干啥呢?长松说:“咱在这个地方不行,卖个开水也得张嘴吆喝!咱张不开嘴。”王跑说:“我看好了点事。到东大路上赶脚。反正我有条驴。”徐秋斋说:“你不怕,王跑,你还会个木匠手艺,在这里木匠还能闲住?我明天也上街,把我的卦摊摆出来。”天亮说:“算了吧,大爷,兵荒马乱的谁还算卦?”徐秋斋说:“咳,越是这年景,问吉凶的人越多。好歹还能赚个馍吃。”春义抱着头没吭声,他深深感到自己在这里是“百拙无一能”。蓝五也叹了口气说:“我到这儿,真是老水牛掉在井里边——踢腾不开了!”李麦说:“咱们不要发愁,明天我再到街上瞅瞅。是鸡都带着两只爪,是人都长着两只手。只要不怕 出力,还能顾不住个嘴?咱出来门,头一条就是不能脸热怕丢人!你就是打个小工,也得张嘴问问喊喊。要不你在街上转一百圈,人家也不知道你是干啥的。在这集镇码头上混,全凭一个嘴勤腿勤。咱们大伙都要打起精神干,能积攒点粮食,咱们就能上路了。”申奶奶也有点精神了,她说:“天亮他娘,这些小孩们也得给他们安排个营生,能吃在外,就省在家,明天我领着他们到街上要饭去。你们各家都给自己孩子准备个篮子,准备个碗。”李麦说:“婶子,也好,明天你就领着他们去吧!反正要一口得一口,要饭碗孩子们该拿也得拿。”夜里,一群孩子围着申奶奶。申奶奶给他们讲着要饭知识。她说着:“……到那些饭摊子前要饭的时候,向买饭的要,别向卖饭的要。要饭得先学会喊叫,比如见年纪大一点的人,就说:‘行行好吧!大爷!’‘给俺一口吧!大爷!’见年轻一点的就喊大叔,见老婆们,就喊奶奶,年轻一点,盘着头的就喊婶子、大娘,没盘头留着辫子的,喊人家个姑姑……另外要的时候,要学得有眼色一点。等着人家快吃完了,也快吃饱了,再把碗伸过去,他剩一点就给你了。人家刚买了一盘包子,一碗面条还没有吃,你就伸着去要,人家就不会给咱了!……”申奶奶一句一句地教着这些孩子们。孩子们瞪着小黑眼珠用心地听着。他们像上课听讲一样,不过这个课的内容既不是加减乘除,也不是“人之初,性本善”……(有删改)[注]《黄河东流去》以1938年日本侵略军进入中原,溃退南逃的国民党军队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黄河水淹没河南、江苏、安徽三省四十四县,一千多万人遭灾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了黄泛区人民从1938年到1948年经历的深重灾难。本文为节选内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塑造了那个时代饱受磨难的贫苦百姓群像,李麦、徐秋斋、长松、春义和王跑等鲜活的人物形象共性突出,缺少个性。B.李麦上街转悠,她在旅店门口看到客人因嫌弃被子太脏而走了,就请求掌柜给她拆洗被子的机会,她的处境打动了掌柜。C.小说主要运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如李麦看到商店里到处都是货物后,“看来这里还能混”的心理描写表现了她的精明。D.申奶奶准备领着孩子们到街上要饭去,让各家给孩子准备个篮子和碗,申奶奶一句一句地教着这些孩子们一些要饭知识。7.关于文中李麦和长松等十几家人逃难到寻母口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麦和长松等十几家人一起逃难,赤杨岗距寻母口的路程不到一百里,他们却走了一个多月才来到寻母口,此时已经入秋了。B.逃难路上木筏不管用,他们就把木筏卸了,用木料换粮食,开始走旱路。到了寻母口时,各家的家 具、衣服差不多被变卖光了。C.到了寻母口后,他们聚集到龙王庙里,这里已经住着几十家难民,他们将和这些难民在此安营扎寨,准备长期居住下去。D.黄河发水后,支流遍地,逃难的百姓成群结队,河防军队却不顾难民死活,趁机把拨来接送难民的船只霸占着走私运货。8.有评论家认为《黄河东流去》的语言“带有河南农村的乡土气息,而淘洗了过于生僻粗野的东西”,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小说的语言特点。9.《黄河东流去》荣获了第二届茅盾文学奖,作者李准在卷首写道,“是想在时代的天平上,重新估量一下我们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延续的生命力量”。小说体现了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生命力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6.D7.C8.①从整体上看,小说语言通俗,多用口语,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②在叙述语言上,采用经过加工的口语,如“嘴里馋得几乎要长出一只手来”,生动活泼,优美精巧。③在人物对话上,多用生动形象的口语,还引用一些方言和俗语,如蓝五的“我到这儿,直是老水牛掉在井里边——踢腾不开了”,李麦的“头三脚难踢”“是鸡都带着两只爪,是人都长着两只手”,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和趣味性。9.①中华民族有极为顽强的求生能力和生存智慧。到了寻母口后,李麦在街上善干观察,捕捉机会,很快找到拆洗被子的活,挣到十斤面,让各家锅底下又冒烟了;王跑准备赶脚,徐秋斋要摆卦摊。②中华民族面对灾难时有坚强不屈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李麦找到活后和大家一起干,春义和蓝五为营生发愁时,李麦鼓励大家要打起精神干;为找活计大伙互相商量和鼓励,申奶奶要带领孩子们到街上要饭。【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A.“缺少个性”说法错误,通过文中对李麦、徐秋斋、长松、春义和王跑等人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每个人物都有着独特的个性,如李麦泼辣能干、长松老实内向等,所以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既有共性,也有个性。B.“她的处境打动了掌柜”说法错误。根据原文“旅店掌柜听说当天能送来,就动了心”“旅店掌柜看她说话实在……”可知,是她的诚恳和实在打动了掌柜。C.“小说主要运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说法错误。应是小说主要运用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故选D。【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C.“他们将和这些难民在此安营扎寨,准备长期居住下去”说法错误。结合原文“李麦他们来到时,这里已经住着几十家往西待渡的难民”可知,这些难民在此是暂住;另外说他们“准备长期居住下去”于文无据。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语言特点的能力。从整体上看,小说语言通俗。由文中“看来这里还能混,当下顾嘴要紧”“您权当行好。给多少我们都不争”“我看好了点事。到东大路上赶脚”等句子中的“顾嘴”“权当行好”“赶脚”等用词可以看出,小说多用方言口语,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叙述语言生动活泼,优美精巧。如“他们看着街上那些黄焦的油条和雪白的包子,嘴里馋得几乎要长出一只手来”,用“嘴里馋得几乎要长出一只手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孩子们因饥饿而对食物产生的强烈渴望。人物对话多用生动形象的口语,引用一些方言和俗语,展现出河南农村的乡土气息。如“蓝五也叹了口气说:‘我到这儿,真是老水牛掉在井里边——踢腾不开了’”用俗语的方式生动地写出了他在新环境中的迷茫和不适应;“李麦说:‘……是鸡都带着两只爪,是人都长着两只手……’”“咱们到一个生地方,头三脚难踢,全凭一个实在”,通过方言化的俗语形象地刻画出了主人公李麦的能干。这样的语言既富有趣味,又能增强小说的真实性。【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文中“黄河发水后,遍地都是支流,再加上涨涨落落,木筏根本无法走”以及文下注解可知,小说是以一千多万人遭灾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老百姓生活的饥寒交迫,但从文中“他们就把木筏卸了,用木料在当地换了点粮食,开始从旱路走。一路上也不知蹚了多少条河,过了多少渡口,到了寻母口时,各家的家具、衣服差不多在路上都被变卖光了”“心里想:看来这里还能混,当下顾嘴要紧”等内容可以看出,老百姓们有着极为顽强的求生能力;由文中“旅店掌柜看她们把被子洗得雪白,心里高兴,给她们称了十斤面,又让她们背回十条被子”“王跑说:‘我看好了点事。到东大路上赶脚。反正我有条驴。’徐秋斋说:……”可以看出,他们也有着强大的生存智慧。由文中“李麦把被子扛回龙王庙,把情形和杨杏、王跑家、凤英等讲了讲,大家都高兴地拆起被子来。……几个妇女在河滩里把被子洗好晾干,拣了八条干净席子铺在地上套了套,晌午过后就给旅店送了去”“咱们大伙都要打起精神干,能积攒点粮食,咱们就能上路了”“申奶奶也有点精神了,她说:‘天亮他娘,这些小孩们也得给他们安排个营生,能吃在外,就省在家,明天我领着他们到街上要饭去’”等 内容可知,李麦找到活后是带领妇女们一起干的;春义等人为营生发愁时,李麦积极鼓励大家,为他们鼓动干劲儿;连上了年纪的申奶奶也要带领孩子们出一份力,不吃白食。这体现了中华民族面对灾难时坚强不屈和团结互助的精神。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水浊则鱼困,令苛则民乱,城峭则必崩,岸竦则必他。故夫治国,譬若张琴,大弦急则小弦绝矣,故曰,急辔衔者,非千里御也。有声之声,不过百里,无声之声,延及四海。鲁有父子讼者,康子曰:“杀之!”孔子曰:“未可杀也。夫民不知子父讼之不善者久矣,是则上过也;上有道,是人亡矣。”康子曰:“夫治民以孝为本,今杀一人以戮不孝,不亦可乎?”孔子曰:“不孝而诛之是虐杀不辜也三军大败不可诛也狱讼不治不可刑也上陈之教而先服之则百姓从风矣躬行不从而后俟之以刑,则民知罪矣;夫一仞之墙,民不能逾,百仞之山,童子升而游焉,陵迟【注】故也!今是仁义之陵迟久矣,能谓民弗逾乎?诗曰:‘俾民不迷!’昔者君子导其百姓不使迷,是以威厉而不至,刑错而不用。”于是讼者闻之,乃请无讼。鲁哀公问政于孔子,对曰:“政有使民富且寿。”哀公曰:“何谓也?”孔子曰:“薄赋敛则民富,无事则远罪,远罪则民寿。”公曰:“若是则寡人贫矣。”孔子曰:“未见其子富而父母贫者也。”武王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曰:“爱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此治国之道,使民之谊也,爱之而已矣。民失其所务,则害之也;农失其时,则败之也;有罪者重其罚,则杀之也;重赋敛者,则夺之也;多徭役以罢民力,则苦之也;劳而扰之,则怒之也。故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节选自《说苑·政理》)[注]陵迟,缓延的斜坡。下文“陵迟”引申为衰落之意。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不孝而诛之/是虐杀不辜也/三军大败/不可诛也/狱讼不治/不可刑也/上陈之教而先服之/则百姓从风矣/B.不孝而诛之/是虐杀不辜也/三军大败/不可诛也/狱讼不治/不可刑也/上陈之教而先/服之则百姓从风矣/C.不孝而诛之是虐杀/不辜也/三军大败/不可诛也/狱讼不治/不可刑也/上陈之教而先服之/则百姓从风矣/D.不孝而诛之是虐杀/不辜也/三军大败/不可诛也/狱讼不治/不可刑也/上陈之教而先/服之则百姓从风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曰,急辔衔者,非千里御也”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两句中“故”字含义相同。B.“若是则寡人贫矣”与“若使烛之武见秦君”(《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若”字含义相同。C.“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两句中“与”字含义不同。D.“故善为国者遇民”与“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两句中“善”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国有父子互相告状的,季孙康子主张杀掉他们,孔子反对杀掉他们,认为这是不教导就杀人,是滥杀无辜。B.孔子以“墙”“山”设喻,意在表明对老百姓要悉心教化,不可采取用刑罚来解决社会问题的政治主张。C.孔子以“未见其子富而父母贫者也”来告诉鲁哀公,不必担心减轻赋税使百姓富足会让君王变得贫穷。D.姜太公认为治国的根本方法就是爱护百姓罢了,这充分体现了我国“以民为本”的优良传统。13.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夫治国,譬若张琴,大弦急则小弦绝矣。(2)此治国之道,使民之谊也,爱之而已矣。14.康子为什么要杀掉“父子讼者”?请简要概括说明。【答案】10.A11.D12.B13.①因此治理国家,好比调琴定音,大弦拉得太紧了那么小弦就会绷断。②这就是治国的根本方法,驱使百姓的原则,不过是爱护他们罢了。14.康子认为治理百姓以孝道为根本,现在杀掉“父子讼者”是为了羞辱那些不孝的人。【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意:不教导就杀人,这是滥杀无辜;三军大败,不能杀伐;刑狱没有整顿好,不能用刑罚。宣示教化,应该自己首先实行它。那么百姓就会像顺从风向一样地服从自己。“是……也”,判断句,这是……啊,单独成句,前后断开,排除CD;“先”修饰“服”,首先实行(它),偏正结构,不能断开;“则”此处为副词,放在句首,前面断开。排除B。故选A。 【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掌握古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A.都是“所以”。句意:所以说紧拉马缰的人,不是驰驱千里的御手。/所以在即将驾崩的时候将天下大业托付给我。B.都是“如果”。句意:如果这样做,那我就会贫穷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C.给;交好,亲附。句意:给他们衣食而不要掠夺他们。/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D.“含义不同”错误,都是“善于”。句意:所以善于治国的人,对待百姓。/善于借助外物罢了。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概述内容要点的能力。B.“不可采取用刑罚来解决社会问题的政治主张”说法错误,孔子以“墙”“山”设喻,意在表明要先教化,教化行不通再刑罚。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故”,因此;“譬若”,好比;“绝”,绷断。(2)“道”,根本;“谊”,原则;“爱”,爱护。【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康子要杀掉“父子讼者”的原因是“夫治民以孝为本,今杀一人以戮不孝,不亦可乎”,意即“治理百姓以孝道为根本,现在杀一人来羞辱那些不孝的人,不也可以吗”。据此概括出答案:康子认为治理百姓以孝道为根本,现在杀掉“父子讼者”是为了羞辱那些不孝的人。参考译文:水浑浊就会使鱼儿难以生存,政令苛刻就会使百姓动乱,城墙太陡峭就会崩塌,河岸高耸就会溃塌。因此治理国家,好比调琴定音,大弦拉得太紧了那么小弦就会绷断。所以说紧拉马缰的人,不是驰驱千里的御手;发出声响的声音,传不过百里。没有声响的声音,可以传遍四海。鲁国有父子互相告状的。季孙康子:“杀掉他们!”孔子说:“不能杀死他们。百姓不懂得父子相讼的不对已经很久了,这是执政者的过错。执政者遵循正道,这样的人就没有了。”季孙康子说:“治理百姓以孝道为根本,现在杀一人来羞辱那些不孝的人,不也可以吗?”孔子说:“不教导就杀人,这是滥杀无辜;三军大败,不能杀伐;刑狱没有整顿好,不能用刑罚。宣示教化,应该自己首先实行它。那么百姓就会像顺从风向一样地服从自己。亲身实行了还有人不服从,随后就用刑罚对待他,这样人们就知道什么 是罪过了。那七尺高的墙,人不能跨越。七百尺高的山,小孩都能爬上去游玩,因为那是缓延的斜坡,现在仁义衰落已经很久了,能说人们不会超越界限吗?诗经上说:‘俾民不迷!’以前君主引导他的百姓而不让他们迷失方向。因此威严不同寻常却不轻易发威,虽有刑罚却放置不用。”告状的父子听了这些话后!就请求不再上告了。鲁哀公向孔子问为政治国的事。孔子回答说:“为政的目的在于使百姓富裕长寿。”哀公问:“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减轻赋税百姓就会富足,没有争斗的事百姓就不会犯罪,不犯罪百姓就会长寿。”哀公说:“如果这样做,那我就会贫穷了。”孔子说:“没有见过那做儿子的富有但父母却贫穷的。”周武王问姜太公:“治国的根本方法该怎么样”?姜太公回答说:“治国的根本方法,不过是爱护百姓罢了。”武王又问:“怎样爱护百姓呢?”太公回答说:“使他们得利而不受损害,使他们农事成功而不遭败坏,使他们能够生存而不被杀戮,给他们衣食而不要掠夺他们,这就是治国的根本方法。驱使百姓的原则,不过是爱护他们罢了。百姓失去他们的职业,就是损害了他们;农作物不能按时耕种收获,就是毁坏他们的生机;对有罪的人加重刑罚,就是杀害他们;加重赋税,就是掠夺他们;徭役繁多而使民力疲惫,就是使他们痛苦;使他们劳苦又不断侵扰他们,就是使他们怨怒。所以善于治国的人,对待百姓如同父母爱护子女,兄长爱护弟弟一样。听说他们挨饿受冻就为他们伤心,看见他们劳苦就会为他们感到悲伤。”(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归燕诗张九龄[注]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注]张九龄: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名相,以直言敢谏著称。由于李林甫等毁谤,玄宗渐渐疏远张九龄。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被罢相,《归燕诗》大约写于这年秋天并赠予李林甫。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咏物诗,所咏之物是归燕,诗中对燕子衔泥筑巢进行了细致的描绘。B.诗人在首联中用“海燕虽微渺”来隐喻自己出身卑微,从民间底层而来。C.中间四句,诗人用“玉堂”“绣户”“华堂”来嘲讽燕子对荣华富贵的眷恋。D.整首诗对仗工整,语言朴素,名为咏物,实则抒怀,是诗人的自我写照。16.据载,李林甫读了这首诗后“知其必退,恚怒稍解”,为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说明。 【答案】15.C16.①诗人用“乘春亦暂来”,暗示自己只是暂时来朝廷做官,如同燕子春来秋去,是不会久留的,打消了李林甫的疑虑。②诗人用“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表明了自己无心名利、与世无争并希望李林甫不要猜忌的态度。【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的内容、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嘲讽燕子对荣华富贵的眷恋”错误,“玉堂”“绣户”“华堂”代指朝廷,诗人用燕子在“玉堂”“绣户”“华堂”衔泥筑巢代指自己为朝廷奔波忙碌。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诗歌大意,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诗人的惜感,然后紧扣诗中诗人流露的哪些情感让李林甫有了“知其必退,恚怒稍解”的想法,最后概括回答即可。“乘春亦暂来”,表面是说,海燕乘着春天的美好时光而来,即使时间不长但也来了。诗人借燕子的春来秋去来暗示自己在圣明的时代暂时来朝廷做官。一个“暂”字,不仅说燕子也已经来了,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来朝为官时间不长。如同燕子春来秋去,是不会久留的,打消了李林甫的疑虑。这一联,诗人通过景物的描写,寓情于景,抒发了自己为民做事,忠于朝廷的情怀。尾联“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这一联集中表现出诗人对朝廷的忠诚而忘却自己之情。出句“无心与物竞”,意思是说,我没有心思和精力与外物竞争,实际上表明了诗人尽心工作,为朝廷效力。末句“鹰隼莫相猜”,这里,诗人表面写的“猛禽”,实则是诗人在告诫李林甫之流,我无心与你争权夺利,不必猜忌,更不必中伤(也许哪天我要退隐了)。尾联表明了自己无心名利、与世无争并希望李林甫不要猜忌的态度。(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离骚》在阐明道理与治理国家方面的独到之处。(2)在《蜀相》中,杜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流露出悲痛之情。(3)李白《蜀道难》中描写水石激荡,千山万壑间响起雷鸣般声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明道德之广崇②.治乱之条贯③.映阶碧草自春色④.隔叶黄鹂空好音 ⑤.飞湍瀑流争喧豗⑥.砯崖转石万壑雷【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字形有:“贯”“湍”“豗”“砯”“壑”。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022年6月12日晚,首都剧场上演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纪念版《茶馆》,院方开通8K高清首次实时直播,造就了5000万次播放量的纪录。冒雨赶到剧场的观众与①的用户一起,欣赏了一场盛大的演出。继在线音乐会、在线演唱会之后,人艺话剧直播再次刷新了我们对于“在线”的想象,也让我们看到了数字时代文化生活的更多可能。在线看话剧直播,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直播间里,有人因演员精湛的表演而沉醉,也有人对音效机位等提出更高要求。话剧,尤其强调现场体验。客观地说,以现有技术条件,在线观看尚不能完全达到②的效果。但因为“在线”,那些无缘到达现场的观众看到了“话剧舞台是什么样子”的。当然,无论技术如何演进,好的内容仍③。近些年,在线演出已经越来越常见。以国家大剧院为例,从2020年4月11日推出首场线上演出开始,至今已推出120余场线。上演出,全网总点击量累计超34亿次。“拆掉剧院的围墙”“为文艺作品插上数字化的翅膀”,无论是艺术普及的愿望还是产业发展的需求,都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支持。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0.请简述“拆掉剧院的围墙”的含义并分析它的表达效果。【答案】18.①天南海北②身临其境③不可或缺19.首都剧场上演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纪念版《茶馆》,院方首次开通8K高清实时直播,创下5000万次播放量的纪录。20.在线演出让无缘到达现场的观众与舞台之间没有了观看的障碍,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数字技术对艺术普及与产业发展的巨大贡献。【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语境形容看话剧直播的观众的来自不同地方,可用“天南海北”。“天南海北”:形容距离遥 远的不同地区;亦形容(谈话)漫无边际。第二空,语境强调现场体验,可用“身临其境”。“身临其境”:指亲身面临那种境地。第三空,语境强调好的内容的重要性,可用“不可或缺”。“不可或缺”:不可缺少,引申为非常重要。【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语病有:语序不当,“院方开通8K高清首次实时直播”语序不当,“首次”强调的是“开通”,应位于“开通”前。搭配不当,“造就”与“纪录”搭配不当,可改为“创造……纪录”。可修改:首都剧场上演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纪念版《茶馆》,院方首次开通8K高清实时直播,创下5000万次播放量的纪录。【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拆掉剧院的围墙”是一个比喻句,出现了喻体“围墙”,而本体指的是“演出的形式”,“拆掉……围墙”就是打破剧院演出的形式,让无缘到达现场的观众与舞台之间没有了观看的障碍。突出了数字技术对艺术普及与产业发展的巨大贡献。这种表达使原本抽象的事物更加具体形象。可概括为:在线演出让无缘到达现场的观众与舞台之间没有了观看的障碍,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数字技术对艺术普及与产业发展的巨大贡献。(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寄居蟹的“房子”就像古代战场上士兵的铠甲一样重要。如果没有“房子”,身处热带的寄居蟹即使不被天敌吃掉,①。这也让寄居蟹的“房产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由于无法靠自身长出坚硬的外壳,寄居蟹只能居住在被遗弃的贝壳或螺壳里。随着身体不断长大,当寄居蟹的居住空间逐渐无法满足自身需要时,②。然而,大小合适的“房子”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找到的。当海滩上出现了一个非常适合做“房子”的大贝壳时,不少寄居蟹就会纷纷前来。就在个子最大的寄居蟹试“新房”的同时,其他需要换“房子”的寄居蟹相互打量,寻找自己中意的“二手房”。随后它们会按照体形从大到小排好队,个头最大的在前面,最小的在后面,依次排成一列,每列有10~20只寄居蟹,形成一条“换房链”,目的就是换“房”!不过,只要③,其他寄居蟹就无法依次获得排在各自前面的寄居蟹的“二手房”。21.下列各项中,和画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B.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21.C22.①也抵挡不住骄阳炙烤;②它们就需要寻找合适的“房子”;③最大的寄居蟹不腾出自己的老住所【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就像古代战场上士兵的铠甲一样重要”运用了比喻,把寄居蟹的“房子”比喻为铠甲。A.“三百余里,隔离天日”运用了夸张。B.“红”运用了借代手法,指泪痕。C.“雪”运用了比喻,将浪花比喻为“雪”。D.运用了对偶,“阡陌”对“鸡犬”,“交通”对“相闻”。故选C。【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补写语句的能力。①根据前文“身处热带的寄居蟹”进行推断,所填句子要与上文形成语意上的顺承关系,应和太阳的暴晒有关,应填“也抵挡不住骄阳炙烤”。②结合前文“随着身体不断长大,当寄居蟹的居住空间逐渐无法满足自身需要时”,此处应是在这一情况下的新选择,应和一直在说的“房子”有关,应填“它们就需要寻找合适的“房子”。③结合后文“其他寄居蟹就无法依次获得排在各自前面的寄居蟹的‘二手房’”,可知其他寄居蟹依次获得排在各自前面的寄居蟹的“二手房”的前提是最前面的寄居蟹要腾出自己的老房子,相反的情况则是“最大的寄居蟹不腾出自己的老住所”。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光明网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22”揭晓仪式在北京举行,"稳"字当选年度国内汉字。从年度国内汉字中,我们读懂了处变不惊的中国。“稳”是主基调,也是大局,反映了中国人务实的处世哲学。放眼报端和屏前:论及经济发展,我们坚持“稳中求进”;论及改革场景,我们强调“蹄疾步稳”;论及粮食安全,我们讲“端稳中国饭碗”……尽管世界不太平,但中国人自有一种“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沉着与冷静,这是久经磨难后的蓄势待发,也是洞悉大势后的积极应对。 “稳”字也引发了广大青年学子的关注,深入理解“稳”字的内涵让他们在面对生活、学习的问题和成长、成才的烦恼时更加淡定从容。以上材料对你有什么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作文材料围绕“稳”字展开,关键句是“‘稳’是主基调,也是大局,反映了中国人务实的处世哲学”。材料中关于“稳”字的“处世哲学”包括:经济发展方面的稳中求进、改革脚步的“蹄疾步稳”、粮食安全方面的极大的保障,以及面对世界局势不稳定时的中国人的沉稳冷静的精神气质。“稳”是一种定力,一种态度,一种做法,而能“稳”实则是久经磨难后的蓄势待发,也是洞悉大势后的积极应对。作文材料中“稳”的内涵丰富,可由此及彼,联系到个人、社会谈对“稳”的看法。于个人而言,稳是一种定力,是值得追求的修养修为。从小到大,举止要稳重、步伐要稳健、处世要稳当、办事要稳妥,以及工作要稳扎稳打、遇险要稳如泰山、凡事都要力求十拿九稳。稳,也是社会运转的一种良好秩序,是安稳稳定、远离动乱。稳定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基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前提。稳,还是一种国家面貌与国民气质。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稳中求进,行稳致远,是工作总基调、科学方法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这种稳,为我们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为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提供了最为有利的保障,让中国在这个不确定性越来越强的世界里,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写作时,要特别留意引导语:“稳”字也引发了广大青年学子的关注,深入理解“稳”字的内涵让他们在面对生活、学习的问题和成长、成才的烦恼时更加淡定从容。要以青年学子的身份展开写作,要围绕“稳”写出其对自身生活、学习和成长、成才的启示。要注意写出“稳”与“进”的关系。“稳”是“进”的重要基础,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信心所在、基础所在。“进”是“稳”的持久动力,要坚持稳中求进,要找准“进”的切入口。越是面对困难挑战,越要认识和把握好“稳”与“进”的辩证法,坚定必胜信心,掌握发展主动。立意:1.稳中求进,行稳致远。2.稳是一种民族自信力和发展持久力。 3.举重若轻,稳打稳扎,笑对人生风雨。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三)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0-27 22:35:02
页数:20
价格:¥2
大小:51.46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