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河姆渡遗址发现于1973年,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村东北,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下列关于河姆渡遗址的表述,正确的有()①已种植水稻②掌握养蚕缫丝技术③饲养猪和狗④城市营建形成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主要时空是河姆渡文化时期中国。据所学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在世界上最早掌握种植水稻的技术,最早掌握养蚕缫丝技术,①②正确;据所学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饲养的家畜,常见的有猪和狗,③项正确;④项错在城市营建形成制度开始出现在周朝,排除④项,故本题选择A项。2.平王东迁后,周王室衰微,据《左传•桓公五年》记载:“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军。祝聃请从之”。公曰:“君子不欲多上人,况敢陵天子乎?苟自救也,社稷无陨,多矣。夜,郑伯使祭足劳王,且问左右。”。据此可知()A.分封制已经彻底瓦解B.周天子仍有“天下共主”之名C.周郑之间关系较为融洽D.郑国已确立霸主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东周时期(中国)。据材料“君子不欲多上人,况敢陵天子乎?”,可知,周平王迁都之后,虽然王室衰微,但是郑庄公认为不应该伤害周天子,说明周天子仍有“天下共主”之名,B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分封制的状况,排除A项;据材料“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军”,说明周郑之间存在战争冲突,关系并不融洽,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周天子的共主地位,不能判定郑国已确立霸主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3.史载,中国古代有一位名医除了能够以药物制作汤剂,并以针灸等手段除病外,“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这位名医是()A.华佗B.葛洪C.孙思邈D.扁鹊【答案】A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东汉后期(中国)。据所学可知,华佗是东汉末年名医,擅长针灸、汤药治病,能实施外科手术,发明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与材料相符,A项正确;葛洪是东晋道教理论家、著名炼丹家和医药学家,题干涉及时间是东汉时期,时间不符,排除B项;孙思邈是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但是孙思邈没有发明麻沸散,排除C项;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名医,题干涉及时间是东汉末期,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4.下表为《四民月令》的摘录,记载了东汉后期庄园的日常生活,下列对其历史价值解读正确的是()正月农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大学,学《五经》;砚冰释,命幼童入小学,学篇章。三月是月也,杏华盛,可苔沙白轻土之田。缮修门户,警设守备,以御春饥草窃之寇。九月缮五兵,习战射,以备寒冻穷厄之寇。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分厚彻重,以救其寒。十月五谷既登,家储蓄积,乃顺时令,勅丧纪,同宗有贫窭久丧不堪葬者,则纠合众人,共兴举之,以亲疏贫富为差。A.成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B.实证军镇兼有军事作用和庄园经济色彩C.表明儒学向基层渗透并以乡约教化乡里D.记录当时部分民众获得一定的生活保障【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东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分厚彻重,以救其寒”“同宗有贫篓久丧不堪葬者,则纠共兴举之,以亲疏贫富为差”可知,东汉后期庄园中存在着一定的救济机制,这说明当时部分民众获得一定的生活保障,D项正确;《四民月令》是东汉后期崔是创作的农书,但是材料并未强调其地位,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到军事作用,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到乡约教化乡里,排除C 项。故选D项。5.1757年,清政府仅保留一处对外通商口岸,外商在此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这一通商口岸位于下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清代(中国)。据材料“清政府仅保留一处对外通商口岸,外商在此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结合所学可知,清政府仅留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D项正确;①是上海,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②是福州,③是厦门,都与史实不符,排除BC项。故选D项。6.一位西方记者描述称:“西兵与华人接战,于6月18号在铁路车站处一仗最厉,俄兵2000名内竟死伤有500名之多。••••••华人此次甚勇敢,为从来未所见,向尚不信其有此耐战之心,目下观之,彼等之勇猛及耐心之处,较被围西人之心更胜矣。”该情景最有可能是()A.左宗棠收复伊犁地区B.俄国强租旅大遭遇挫折C.清军围攻侵略雅克萨的俄军D.义和团和清军奋起投入天津保卫战【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中国)。据材料“西兵与华人接战,于6月18号在铁路车站处一仗最厉,俄兵2000名内竟死伤有500名之多。”可知,该战争交战双方涉及西方国家与中国,俄国是其中之一,结合所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比较符合题意,D项正确;据材料中的“西兵与华人接战,于6月18号在铁路车站处一仗最厉”可知,中国与西方国家交战区域有火车站,A 项涉及新疆地区,据所学清末当时新疆地区还没有铁路,排除A项;B项发生在19世纪末,但是俄国强租旅大并没有遭到中国人的激烈反抗,双方之间更没有发生军事战争,排除B项;C项发生在17世纪,题干信息明显涉及晚清时期,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7.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成功创造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模式。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中,中国人靠自己的双手将国家建设成有完整产业链、具有坚实工业基础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新兴经济体,成为世界重要“一极”。下列不属于这40多年中中国模式探索的是()A.作出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C.国营企业广泛推行承包责任制D.“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反向题。时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据材料“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中,中国人靠自己的双手将国家建设成有完整产业链、具有坚实工业基础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新兴经济体”,结合所学可知,作出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在20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属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国营企业广泛推行承包责任制,属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体现的是我国的对外开放,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8.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自来水、天然气等通到家家户户,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逐步标准化和环保化。城市道路四通八达,人们可以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地铁等多种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这集中体现了()A.城镇化率的提高B.基础设施的发展C.居住条件的改善D.社会问题的解决【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根据材料“自来水、天然气等通到家家户户,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逐步标准化和环保化。城市道路四通八达,人们可以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地铁等多种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城镇化率的提高,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居住条件的改善,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问题的解决,排除D项。故选B项。 9.有学者指出,陶片放逐法总算为解决领袖之间的政治冲突找到了一个相对和缓的办法:通过公民团体的命令,将其中一方有条件地流放国外。但失败者的被流放不是直接源自政治对手,而是雅典公民的选择。据此可知,这一权力运作方式折射出当时雅典()A.社会矛盾日趋缓和B.贵族寡头色彩浓厚C.公民掌握国家权力D.法庭关注公平正义【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雅典(中国)。据材料“通过公民团体的命令”、“而是雅典公民的选择。”可知,古代雅典公民是雅典社会的主人,掌握国家权力,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矛盾日趋缓和,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古代雅典属于民主政体,不是寡头政体,而且材料没有体现贵族寡头色彩浓厚,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雅典法庭信息,无法得出雅典法庭关注公平正义,排除D项。故选C项。10.1285年,法王腓力四世即位,推行强硬的兼并政策以加强君主集权的统治。在扩张王权的过程中,为筹措经费,腓力四世开始向教会征税,从而与教皇发生冲突。为争取全国力量的支持,腓力四世()A.召开三级会议B.研究日耳曼法C.修建凡尔赛宫D.推进宗教改革【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13世纪(法国)。据材料“在扩张王权的过程中,为筹措经费,腓力四世开始向教会征税,从而与教皇发生冲突”,结合所学可知,腓力四世通过召开三级会议,争取全国力量的支持,A项正确;腓力四世采取的方式是召开三级会议,并不是研究日耳曼法,排除B项;修建凡尔赛宫的是路易十四,排除C项;宗教改革的时间是16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初具雏形。商业经营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重要变化,以下关于这种变化表述正确的是()A.世界最早的商品交易所在阿姆斯特丹开业B.英格兰银行是世界上最早的银行C.德国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中心D.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巴黎开业【答案】D【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主要结论:新航路开辟的推动下,西欧出现所谓的商业革命,商业经营方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巴黎开业,D项正确;世界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排除A项;世界上最早的银行出现在荷兰,排除B项;伦敦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中心,排除C项。故选D项。12.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的相伴的无穷机遇。然而,这并没有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他意在强调工业革命()A.丰富了大众的物质生活B.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C.增加了社会的阶层流动D.挖掘了工人的劳动潜质【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工业革命时期(世界)。据材料“然而,这并没有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可知,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虽然带来了物质的进步,但是却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B项正确;材料突出的是工业革命的消极性,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对阶层流动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工业革命对工人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13.下图为漫画《希望它的回答要好于1929年》,美国总统杜鲁门背靠美国陆军支持研发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陷入沉思。这个庞然大物上写着“美国共和党对电脑的高投入不可控”,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们对这台新式“机器”也议论纷纷。下列项中,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A.作者坚信科技成果将带来巨大的效益 B.总统对计算机助推国防发展充满信心C.计算机的问世曾引发不同的舆论反应D.“埃尼阿克”的问世加速了日本投降【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二战后世界。由题干中“陷入沉思……不可控”“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们对这台新式‘机器’也议论纷纷”可知,人们对信息技术发展的存在分歧,C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了二战后人们对电子计算机的问世意见不统一,并非所有人都认为科技成果将带来巨大的效益,排除A项;由材料“美国总统杜鲁门背靠美国陆军支持研发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陷入沉思。”可知,当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并没有对计算机助推国防发展充满信心,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电子计算机诞生于二战后,因此“埃尼阿克”的问世加速了日本投降的说法不符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14.某组织成立初期,贷款对象集中在西欧国家,后来重点转向发展中国家。这些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能源开发、农业、公用事业、文教卫生等。该组织是()A.B.C.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现代(世界)。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得出主要结论:世界银行成立之初,贷款对象集中在西欧国家,后来重点转向发展中国家,A项正确;B项组织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是短期贷款,排除B项;“GATT”,是一个政府间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排除C项;“FAO”是联合国系统内最早的常设专门机构,是各成员国间讨论粮食和农业问题的国际组织,排除D项。故选A项。 15.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在电视直播中说:“我要求国会立法,赋予所有美国人在宾馆、餐厅、剧场、零售店以及类似公共场所享受服务的权利。这在我看来是一项基本权利。”这一“基本权利”针对的是()A.美国社会对黑人歧视B.妇女争取权利平等的运动C.工人阶级生活贫困无力D.总统有权通过国会的立法【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1963年(美国)。据材料“我要求国会立法,赋予所有美国人在宾馆、餐厅、剧场、零售店以及类似公共场所享受服务的权利”,结合所学可知,肯尼迪电视直播中,针对的是美国的黑人歧视问题,A项正确;材料突出的是对黑人权利的重视,并不是妇女运动,排除B项;这一基本权利,并没有针对工人阶级,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美国内部的黑人歧视问题,并不是在强调总统的权利,排除D项。故选A项。二、选择题II(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6.黍和粟都是小而圆的谷物,构成了古代中国黄河流域最早遇到的烹饪风格的基础。那里的农民生活在小村落里,房子是半地下的,屋顶上盖着厚厚的茅草以抵御冬天的严寒。被洪水和风从上游草原上带过来的粟,像补丁一样散布在黄河谷地,在这肥沃的黄土地上生了根。据此,解读正确的是()A.村落推动中国古代农业产生B.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水平制约居住形式C.黄河流域黍粟复种已经相当普及D.北方旱田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屋顶上盖着厚厚的茅草以抵御冬天的严寒”并结合所学可知,北方气候寒冷,古代北方房屋设计注重御寒,这显然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据材料“房子是半地下的”可知,半低下的房子设计可以节省建筑材料,这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关联密切,因此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水平制约居住形式的说法符合题意,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村落推动中国古代农业产生,排除A项;材料虽然提到黍和粟在黄河流域出现,但据材料无法得知黍粟复种在黄河流域的种植情况,排除C 项;据所学可知,精耕细作主要体现在耕作工具、耕作技术、水利工程等方面,材料均不涉及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17.南方的汉人“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到北魏后期却不得不承认“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感叹“北人安可不重”。这与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推动民族融合紧密相关。下列史料,不能佐证孝文帝在这方面努力的是()A.“嵩京创构,洛邑俶营……代民至洛……辛勤备经,得达京阙。”B.“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C.“自定鼎伊、洛,边任益轻,唯底滞凡才,乃出为镇将。”D.“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反向题。时空是北魏时期(中国)。据材料“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可知,材料突出说明的是孝文帝推动汉化的努力,而“自定鼎伊、洛,边任益轻,唯底滞凡才,乃出为镇将。”,体现的是对汉族地主的任用,与材料汉化不符,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嵩京创构,洛邑俶营……代民至洛……辛勤备经,得达京阙。”,体现的是迁都洛阳,促进了汉化和民族交融,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体现的是改汉姓的措施,有利于民族融合,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体现的是说汉话,有利于推动民族融合,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18.有学者指出,在张骞到达中亚前,后来丝绸之路的西段实际上已开通,而张骞的西域“凿空”使中国的丝绸、漆器、铁器、皮制品,甚至杏树、桃树的种植术都开始向西传去,而西域的各种特产、奇物、乐舞、宗教等也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原,其中最具希腊化文明特征的就是融佛教精神和希腊造型艺术为一体的犍陀罗艺术。据此可以推知()①陆路取代海路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新桥梁②希腊化世界故地与丝绸之路有一定重合③商路的开辟对促进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④张謇通西域是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东西方)。据材料“在张骞到达中亚前,后来丝绸之路西段实际上已开通……而西域的各种特产、奇物、乐舞、宗教等也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原” ,可知,张骞到达中亚之前,丝绸之路西段已经开通,说明希腊化世界故地与丝绸之路有一定的重合;同时,西域的特产等传入中原,说明商路的开辟对促进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张骞通西域的地位分析,可知,张謇通西域是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②③④正确,D项正确;材料突出的是陆上丝绸之路,并未提及海路,①错误,排除A、B、C项。故本题选D项。19.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假如不是被征服的话,他们完全可以会为发展中南美自己的文化打下一个基础,这一文化可以同任何其他洲的文化相媲美。”下列项中,属于“安第斯高地”印第安人的成就有()①建造马丘比丘②修建驿道和太阳庙③制定太阳历和太阴历④使用图画文字记录重要事件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主要时空是古代美洲。据所学可知,“安第斯高地”印第安人涉及古代美洲印加文明,据所学,古印加人建造马丘比丘,建造了长达数千米的驿道和宏大的太阳庙,还制定了太阳历和太阴历,太阳历一年为365天,太阴历一年为354天,因此①②③项正确,④项错在使用图画文字记录重要事件的不是印加人而是阿兹特克人,故本题选择C项。20.有学者认为,由于欧洲实现了对绝大部分非西方土地的经济剥削和殖民统治,一个由欧洲主宰的,经济上分为“世界工厂”与“原料产地”,政治上分为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出现了,历史的横向发展达到了空前未有的程度,人类历史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最有可能在()A.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B.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C.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D.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近代(世界)。据材料“一个由欧洲主宰的,经济上分为‘世界工厂’与‘原料产地’,政治上分为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出现了”和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C项正确;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的时间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其余选项均与史实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21.战争根源何在,这是关注人类命运的学者们所一直探讨的问题。有学者将世界大战起源的研究观点是:只有共产主义实现时才能有真正的和平。据此推断,下列最有可能属于传统马克思主义学派的观点是()A.新兴大国的崛起挑战原有的霸主B.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是现代战争根源C.战争不但不会带来收益,还会破坏现存的秩序D.人类建立真正的和平是不可能的,任何国家首先追求的自身利益【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近现代史(世界)。据材料“战争根源何在,这是关注人类命运的学者们所一直探讨的问题”,结合所学可知,世界大战的根源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激化的结果,B项正确;“新兴大国的崛起挑战原有的霸主”,并不是根源,排除A项;“战争不但不会带来收益,还会破坏现存的秩序”,属于战争的影响,排除C项;在传统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类建立真正的和平是可能的,排除D项。故选B项。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2题20分,第23题20分,第24题12分,共52分)22.近年来,历史学家注重从长时段出发、运用多种类别史料深入研究鸦片战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具有法人和政治地位的团体,在任何时候都是以伦敦公司和印度总督的名义在印度群岛进行贸易。他们及其后继者在法律上都有权拥有、购买、接收和保留土地、租金、特权、自由、管辖权、特许经营权以及任何种类的财产继承权。东印度公司及其后继者有权在15年的任期内,享有完全独占东印度贸易的自由和特权,可以自由在东印度的所有岛屿、港口、城市、城镇进行贸易。——摘译自《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的特许证》(1600年12月31日)材料二:过去英国的东方贸易由东印度公司独占,当英王给予特许状时,尚无大异议。18世纪遭抨击,印度的散商同声应和,主张自由贸易。因工业革命而新兴的工商城市反对尤力,经济学家亦高唱放任论。1813年,政府取消了公司在印度的专利权,仍保留对华贸易特权。工商城市继续指责公司未能适应新工业产品的销售。1831年国会改选,工商业城市获胜。1832年新国会成立,决定自1834年起废止公司的在华专利权,并设商务监督管理在华英商,有裁判权与征税权。——据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整理材料三: 《<南京条约>的签订与钤印》描绘了签约场景和出席仪式的中英官员,几乎是中国读者了解签约现场的唯一图像资料。现存于布朗大学的版画原件,由英国陆军中校普拉特绘制、伦敦市议员穆恩爵士出版,他们的身份暗示着该图与英国军方、政府的紧密联系。选取的都是极容易引发观者共鸣的场景,最终使观众服膺于英国的统治。因此,《签订图》可视作典型的政治宣传画,而其美化鸦片战争的功能,与英国政府主导的一系列“对华作战记”异曲同工。时至今日,西方依然有人仍认为鸦片战争是一场贸易战争。这种观念的产生与存续,与此类服务于政治需求而被构建的历史叙事和图像亦有不可忽视的关联。——摘编自王亚楷、李骛哲《图像中的《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中英交涉史实新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剥夺的手段。(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废止东印度公司“在华专利权”的原因。(3)仔细阅读材料三,从史料载体的角度,写出《《南京条约》的签订与钤印》的史料类别。【答案】(1)手段:直接抢掠;侵占土地;强征巨额土地税。(2)原因: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英国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强烈;自由主义的思潮;拓展世界市场的需要。(3)类别:图像史料。【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从抢掠角度分析,得出直接抢掠;从对土地的侵占分析,得出侵占土地;从征收土地税角度分析,得出强征巨额土地税。【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据材料“因工业革命而新兴的工商城市反对尤力”,得出工 业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分析,得出英国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强烈;据材料“18世纪遭抨击,印度的散商同声应和,主张自由贸易”,得出自由主义的思潮;从世界市场的角度分析,得出拓展世界市场的需要。【小问3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英)。据材料“描绘了签约场景和出席仪式的中英官员,几乎是中国读者了解签约现场的唯一图像资料”,得出图像史料。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15世纪以来,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业已产生,并且形成了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城市的工商资产阶级和在农业中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新贵族共同受到封建行会制度和国王推行的垄断制度的束缚,在政治上又处于无权的地位,他们强烈要求废除封建专制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成为革命的领导力量。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都是“君权神授论者”,认为议会是靠国王的“恩赐”才存在的,当他们发现议会难以驾驭时,就解散议会。——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材料二:光荣革命之后,约翰•洛克回到英国。1690年,洛克出版了《政府论》。历史学家们认为,洛克是受命为光荣革命提供理论依据,证明其正当性。但实际上,《政府论》写于1682年或1683年,只是当时未发表而已。洛克摧毁了专制主义的思想基础,他认为主权在民,并且主权不能转移给任何人。因此,一位君主宣称拥有绝对君权站不住脚。政府应关注议会具有的立法权;国王是议会通过的法律的执行者。詹姆斯二世由于奉行有悖于国家利益和价值观的政策和做法而失去了国民的支持。——摘引自[美]弗兰克•萨克雷《世界大历史》材料三:资本主义的发展,促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又造成“中产社会渐渐都沦为无产者”,“社会上困苦的失业者已普遍都会与乡间了”。人们因之而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制一面固然增加富力,一面却也增加贫乏。”20世纪初年努力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进人物,就已经表现出追求资本主义,同时又向往比资本主义更合理的社会制度这样一种矛盾。这种矛盾因中国人目睹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资本主义危机而加深。因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社会的黑暗苦痛而加切。时光迁移,潮来潮去。只有马克思主义在风雨之中扎根于中国社会,掀开了新陈代谢的另一页。——摘引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运用唯物史观,阐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2)根据材料二,说明洛克“摧毁了专制主义的思想基础”的理由。(3)根据材料三,概括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答案】(1) 必然性:英国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发展;封建制度和专制王权阻碍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2)理由:批判专制王权,主张主权在民、权力制衡。(3)弊端:贫富分化严重;工人阶级苦难深重;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据材料“自15世纪以来,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业已产生”,得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发展;据材料“城市的工商资产阶级和在农业中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新贵族共同受到封建行会制度和国王推行的垄断制度的束缚”,得出封建制度和专制王权阻碍经济发展;据材料“他们强烈要求废除封建专制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成为革命的领导力量”,得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据材料“洛克摧毁了专制主义的思想基础”,得出批判专制王权;据材料“他认为主权在民,并且主权不能转移给任何人”,得出主张主权在民;据材料“政府应关注议会具有的立法权;国王是议会通过的法律的执行者”,得出权力制衡。【小问3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资本主义生产制一面固然增加富力,一面却也增加贫乏。”,得出贫富分化严重;据材料“中产社会渐渐都沦为无产者”,得出工人阶级苦难深重;从两大阶级对立的角度分析,得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24.跳出“西方中心论”,是世界史学界重要的努力方向。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当代全球重组:1914年至今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混乱中的世界二、焦虑的时代三、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主义和政治认同四、新的战火: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五、帝国的终结六、没有国界的国界20世纪的发展与变化一、欧美强势的延续二、两种制度的并存三、两个阵营的对垒四、现代化和全球化五、多极世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摘编自钱乘旦《新世界史 ——摘编自[美]本特利《新全球史》纲要》阅读两个目录,提取信息,选择20世纪以来的一个时段,角度自选、题目自拟,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答案】示例: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冷战结束后,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需要各国携手解决。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是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是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是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综上,中国倡导并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解析】【详解】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1914至今(世界)。首先,阅读材料,材料主要涉及两位学者对1914年以来世界格局变化的认识,题干要求我们选择20世纪以来的一个时段拟定论题展开论述,这里选择当今世界这一时段,当今世界是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的世界,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为了解决一些世界性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这一主张既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又体现了中国智慧,因此可以拟定论题: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次,结合事实展开论述。据所学可知,人类自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处在重新调整中,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需要各国携手解决。与此同时,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为了更好地解决一些世界性难题必须要加强全世界国家的合作与努力。就中国而言,中国政府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是充分考虑到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人类有合作可能更有必要,这种思想的渊源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最后,强调中国提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这充分体现中国政府的大国担当更是中国智慧的集中体现。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9:01 页数:16
价格:¥3 大小:1.03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