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浙江省杭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7
2
/17
剩余15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0月四校联考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填涂);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一个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在对三星堆遗址考古研究中,既发现大量与中原地区类似的青铜器和玉璋、玉琮、玉戈等,又有众多独特的青铜神像、金杖、神树等,其独特的祭祀行为,包括“燔烧”、器物分层等也十分罕见。这可以用于印证()A.华夏民族认同观念已经产生B.古蜀文明已经超越中原文明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基本特征D.早期国家中央集权特征明显【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三星堆遗址。根据材料可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与中原地区文明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又保留了其鲜明的独特性,反映出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C项正确;华夏认同观念已产生与材料“其独特的祭祀行为”不符,华夏认同观念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古蜀文明比中原文明更先进,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早期国家中央集权特征明显,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西汉学者刘向概括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说:“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据此推测,战国时期()A.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上层建筑发生变革B.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开始被破坏C.大的诸侯国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D.儒家思想适应了兼并战争的需要:【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出现了“田氏代齐”、“六卿分晋”的现象,说明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上层建筑发生变革,A项正确;“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开始被破坏”是在春秋时期,排除B项;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不能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排除D项。故选A项。3.秦始皇在征服岭南的过程中,曾把“贾人”“尝有市籍者”“治狱吏不直者”“诸尝逋亡人”“赘婿”等七类人,迁移至落后的岭南地区。到汉初,岭南出现了番禺、合浦等商业性都会。由此可见,秦始皇的举措()A.禁锢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C.有利于经济重心的南移D.突破了工商食官的格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将“贾人”“尝有市籍者”“治狱吏不直者”“诸尝逋亡人”“赘婿”等七类人,迁移至落后的岭南地区,到汉初,此地出现多个商业性都会反映了秦始皇的这一举措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B项正确;禁锢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安史之乱之后,排除C项;工商食官格局被打破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4.中国古代某书籍被认为是稍晚于马王堆医书的伟大的医学著作。全书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以系统、全面而精辟的科学理论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成为人类医学史上的不朽之作。该著作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唐本草》D.《本草纲目》【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古代的中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某医术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成为人类医学史上的不朽之作。结合所学可知,成书于战国至西汉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A项正确;B项是东汉张仲景所著,C项是唐朝政府颁布的药典,D项是明朝李时珍所著,都不符合时间和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5.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一个成熟的有力量有影响的社会阶层(士族)的存在,如果没有一个丧失了权威但尚余一定号召力的皇统存在,如果没有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这样一个外部条件,都不会有江左百年门阀政治局面。”下列对该学者的观点解读正确的是()A.士族在东晋时形成并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B.西晋亡后司马宗室在建康重新建国,史称东晋C.南北尖锐的民族矛盾使南方士族得以长期执政D.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导致了门阀政治局面的出现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社会阶层(士族)”、“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亡后,司马宗室在建康重新建国,史称东晋,这一时期,司马家族倚重士族力量建国,北方被少数民族政权控制,民族矛盾尖锐,B项正确;自三国、西晋以来,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不是在东晋时形成,排除A项;南方士族得以长期执政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是门阀政治局面的出现的重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6.观察并分析以下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示意图,可知大运河的开凿与整修()隋朝大运河元朝大运河A.主要为解决沿岸滥溉问题B.解决了北方水源不足问题C.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D.反映古代政治中心的变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隋朝和元朝(中国)。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隋朝的大运河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元朝大运河连接大都和杭州,目的是便利南方财赋北运,这体现出两朝政治中心的变化,D项正确;大运河的开凿与整修主要目的是便利运输,控制江南,巩固统治,而非解决沿岸灌溉问题,排除A项;古代大运河主要是航运通道,而非南水北调的渠道,排除B项;大运河的开凿与整修主要是出于便利财赋运输、加强对江南控制等目的,而非主要为发展商业,古代中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7.唐诗“一声天鼓辟金扉,三十仙材上翠微(注:翠微为唐代宫殿名)葛水雾中龙乍变,缑山烟外鹤初飞。邹阳暖艳催花发,太皞春光簇马归。回首便辞尘土世,彩云新换六铢衣。”描写的是() A.唐玄奘前往天竺取经的场景B.科举考试放榜的盛况C.文成公主送亲队伍西出长安D.国际都会长安繁华【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可知,“上翠微”、“新换六铢衣”、“龙乍变”、“春光簇马归”等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内容选自唐朝古诗《放榜日作》,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话般的场景,描写的是科举考试放榜的盛况,B项正确;唐玄奘前往天竺取经促进佛教的传播,加强了中印文化交流,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科举考试的情况,而非文成公主送亲队伍西出长安,排除C项;材料主旨重点描述的是科举的盛况,而非长安的繁荣,没有涉及描述长安繁华的相关论述,排除D项。故选B项。8.有学者指出:“(唐朝)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兼收并蓄。”下列能佐证该学者观点的有()①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②“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③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市④高僧法显前往天竺收集梵文经典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唐代三省六部制沿袭了隋朝,唐代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长安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市,①③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是宋朝时期的社会现象,②错误;根据所学可知,高僧玄奘前往天竺收集梵文,④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9.“事为之防,曲为之制”被认为是宋朝祖宗家法的实质精神。这种精神首先贯彻到制度的设计之中。以下官职或机构的设置与上述精神相符的是()①知州与通判②枢密院与“三衙”③三司使与提点刑狱司④同平章事与参知政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大意是对任何需要考虑的方面都事先制订了完善的制度,对于需要预防的隐患都有了妥善的准备和安排,根据“官职或机构的设置与上述精神相符”可知,材料是要求回答宋朝为 了预防分裂、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而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可知,宋朝在地方设置知州,又设置副知州即通判来监督知州,体现了材料精神,①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宋朝枢密院有调兵权,而“三衙”有统兵权,二者互不统属,相互牵制,加强了君主专制,体现了材料精神,②正确;三司使为中央掌财机构,而提点刑狱司是宋代中央派出的“路”一级司法机构,一个是中央财政机构,一个是地方司法机构,二者不存在牵制的特点,排除③;结合所学可知,同平章事为正宰相,又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分割宰相行政权,体现了材料精神,④正确,综上,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10.《宋史·食货志》有载:“太平兴国二年,始令镇、易、雄、霸、沧州,各置榷务,辇香药犀象及茶与交易。……所入者有银钱、布、羊马、橐驼,岁获四十余万。”据此可知,榷场的设立()A.结束了宋与辽的对峙B.推动了农业的发展C.实现了经济重心南移D.促进了民族的交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各置榷务,辇香药犀象及茶与交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会要辑稿》中记载的榷场集散南北商品足“以固邻国之好”,说明榷场的设置有利于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D项正确;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结束了宋与金的对峙,排除A项;榷场设立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推动农业的发展,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1.朱熹提出“一理之实,而万物分之以为体……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而见。”这旨在说明“理”是()A.世界万物的本源B.探究万物的途径C.儒家思想的核心D.修养至圣的境界【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一理之实,而万物分之以为体”和所学知识可知,朱熹认为理是万物的本源,A项正确;格物致知是探究万物的途径,排除B项;儒家思想的核心、修养至圣的境界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12.司礼监是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有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素有“第一署”之称。下列选项中,关于司礼监职权叙述正确的是()①协助皇帝批红②统领六部事务③监视官民言行④起草机要文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 【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明朝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比内阁更多的获得皇帝信任,权力增强。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东厂、控制锦衣卫,对官民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①协助皇帝批红,③监视官民言行,故C项正确;司礼监没有统领六部,②错误;④起草机要文书,不属于司礼监的职责,排除ABD项。故选C项。13.美索不达米亚(希腊语Μésopotamiã)是古希腊对两河流域的称谓,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后人称之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曾经统治过该地区的政权,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B.波斯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C.古巴比伦王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D.古巴比伦王国—阿拉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波斯帝国【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古代史(世界)。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巴比伦王国的时间是公元前1894年—前1595年;波斯帝国的时间是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帝国的时间是前336年—前323年;阿拉伯帝国的时间是632年—1258年,C项正确;罗马帝国应位于拜占庭帝国之前,排除A项;亚历山大帝国应位于罗马帝国之前,排除B项;古巴比伦王国之后是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排除D项。故选C项。14.文字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它的产生标志着社会文明有了划时代的进步。根据字母文字的演变,下列图中空格应该填入()A.腓尼基字母B.埃及象形文字C.西亚楔形文字D.印度字母【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上古时期(西亚)。结合所学知识,腓尼基字母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A项正确;埃及象形文字,是古埃及人使用的一种文字体系,由图形文字,音节文字和字母构成,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西亚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所创,书吏使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棒在软泥板上刻写,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印度字母常用于印度教,印度佛教、及尼泊尔佛教,是众多的婆罗米系列字母中流传最为广泛最为强势的字母,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5.《剑桥古代史》主编伯里认为:“西方文明的根源不能到西欧和北欧的凯尔特人和森林中去寻找,而要到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那里寻根。”该主张()A.否定了希腊文明作为欧洲文化源头的历史观点B.强调西方文明是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的产物C.可以在冶铁技术和雕刻艺术方面找到史实依据D.是对二十世纪以来西方中心论思想的根本突破【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强调的是西方文明深受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冶铁技术起源于西亚,希腊最初的雕塑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塑,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对希腊罗马文明的影响,并没有否定希腊文明是欧洲文化源头,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主要源头之一,古希腊文明持续了约600多年,是西方文明最重要和直接的渊源,西方有记载的文学、科技、艺术都是从古代希腊开始的,材料并没有强调西方文明是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的产物,排除B项;“根本突破”表述太绝对,与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6.“兴起于伊朗高原”“继承西亚的君主专制制度”“行省制度”,从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A.古巴比伦王国的政治B.波斯帝国的强大C.马其顿帝国的统治D.罗马帝国的兴衰【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兴起于伊朗高原”“继承西亚的君主专制制度”“行省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古代波斯帝国兴起于伊朗高原,后来发展出了君主专制制度,在地方上推行行省制度,在精神上强调君权神授,可分析出学习主题是波斯帝国的强大,B项正确;古巴比伦王国位于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排除A项;马其顿帝国是兴起于古希腊半岛北部,排除C项;古罗马帝国是兴起于意大利半岛,排除D项。故选B项。17.“这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逐渐瓦解了封建经济;这里洋溢着自由的空气;这里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这里,点亮了冲破中世纪黑暗的曙光”。下列对“这里”的表述正确的是()A.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国家管理B.产生中古西欧基本经济组织C.支持王权促进国王统一事业D.教会权力加强封建王权衰落【答案】C【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据材料“这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逐渐瓦解了封建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欧洲的封建制度有一定的瓦解作用;封建城市有城市自治权;城市成为西欧世俗文化的摇篮,为文艺复兴打下了基础,“这里”指的是中古西欧的城市,支持王权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C项正确;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是古希腊城邦,排除A项;中古西欧基本经济组织是庄园,排除B项;教会权力加强,体现的是中世纪的罗马教会,排除D项。故选C项。18.作为一个同时拥抱着欧、亚两大洲的名城古都,它是拜占庭与奥斯曼文明独一无二的见证。这一古都位于()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同时拥抱着欧、亚两大洲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点,同时是拜占庭与奥斯曼文明独一无二的见证,据此判断,此处应该是现今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布尔,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①处为意大利的罗马,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②处为希腊的雅典,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④处为埃及,排除D项,故选C项。19.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体制的建立A.与封建庄园的形成有密切联系B.仿效了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C.标志日本初步建立中央集权制D.结束将军与武士的主从关系【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幕府是古时日本一种权力曾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机构,其经济基础是封建庄园,A正确;B是对大化改新的描述,排除;C 是大化改新的结果,排除;幕府体制强化了将军与武士的主从关系,D排除。故选A。20.有学者指出,直到公元前3世纪,罗马国家的政治制度基本上还保留着旧氏族部落时代简政的特点,没有一套复杂的官僚机构,没有很多公务人员。但是国家机器依旧运转,而且能发展壮大。以下表述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A.罗马帝国的简政具有统治传统B.只有少数公民有资格参政议政C.罗马共和国具有民主政治的特征D.简政适应了当时罗马发展的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根据材料可知,罗马国家保留着旧氏族部落时代简政的特点,但是国家机器依旧运转,而且能发展壮大,说明简政适应了当时罗马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根据材料“罗马国家的政治制度基本上还保留着旧氏族部落时代简政的特点”可知,罗马帝国的简政具有统治传统,但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简政适应了当时罗马发展的需要,但未体现只有少数公民有资格参政议政,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简政适应了当时罗马发展的需要,未涉及民主政治,排除C项。故选D项。21.1295年英王召开议会,为国库筹措经费,奉诏出席此次会议的人士,代表了英国当时社会的三个阶层,即教士、贵族、市民。由于这次议会的人员构成和职能成为后世仿效的一种模式,故称为“模范议会”。这表明当时的英国()A.贵族政治逐渐形成B.国王丧失了征税权C.议会权力逐步加强D.议会君主制已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模范议会是英国封建贵族的代议机构,在英国“大会议”之后产生,它创立了英国议会的雏形,是英国议会的开端,C项正确;材料与贵族政治的形成无关,排除A项;当时国王仍然具有征税权,排除B项;模范会议标志着英国等级君主制的形成与确立,并非是已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22.有学者指出:“作为中国苏维埃革命在南方地区的中心区,由赣南、闽西组成的中央苏区具有特殊的考察意义。中央苏区是中共建立的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所在地,无论是面积、人口,还是武警力量、政权建设,这里都在各个苏区中居领先地位”。此学者评述的“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①以南京国民政府地方政府的形式而存在②规定政权应属于工人、农民等劳苦民众③贯彻实施了土地法、劳动法等重要法令 ④是中共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探索与尝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主要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所学可知,苏维埃政府制定的《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等一切劳苦民众,②项正确;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期间通过了土地法、劳动法等重要法令,随后苏维埃政府加以贯彻实施,③项正确;苏维埃政府是中共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探索与尝试,④项正确。①项错在“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是与南京国民政府相互对峙的政府,不是南京国民政府的地方政府。故答案为D项。23.1913年初在国民党选举获胜后,孙中山指出:“本党今即得占优胜地位,第一应研究者,即为政党内阁问题。”但在1924年1月的《关于组织国民政府案之说明》中,孙中山又强调:“俄国完全以党治国,比英、美、法之政党,握权更进一步,可为我们模范”。上述史料主要表明孙中山()A.放弃了三权分立的政治模式B.受到“苏联模式”的深刻影响C.反思了政党政治受挫的原因D.认识到工农大众的伟大力量【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原因题。时空是1913—1924年(中国)。据材料“第一应研究者,即为政党内阁问题……握权更进一步,可为我们模范”,可知在1913年孙中山认为第一考虑的是内阁问题,而在1924年则参照俄国政党的模式,说明孙中山对政党政治进行了反思,C项正确;孙中山并没有放弃三权分立的政治模式,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对政党政治的反思,而苏联模式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其对工农大众力量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C项。24.史载张居正改革十年“海内肃清。用李成梁、戚继光,委以北边,攘地千里,荒外警服。南蛮累世负固者,次第遣将削平之。力筹富国,太仓粟可支十年。冏寺(官署名)积金至四百余万。成君德,抑近幸,严考成,核名实,清邮传,核地亩,一时治绩炳然”。材料无法体现张居正改革:()A.有利于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B.增加了政府下财政收入C.有利于提高政府官员办事效率D.减轻沉重的田赋负担【答案】D【解析】【详解】综合材料内容可知,张居正改革中有核定土地的内容,但没有体现减轻田赋负担的内容,D项符合题意;根据“委以北边,攘地千里,荒外警服。南蛮累世负固者,次第遣将削平之” 可知体现对少数民族的管理;根据“力筹富国,太仓粟可支十年”可知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根据“抑近幸,严考成,核名实,清邮传,核地亩,一时治绩炳然”可知有利于政府官员办事效率的提高,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25.史学家陈旭麓在评价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时指出:“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灭干净的。”在陈旭麓看来戊戌变法A.挽救民族危机B.建立民主政治C.引领思想启蒙D.实现富国强兵【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灭干净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是一场思想启蒙,这并非政变能清除的,C项正确;戊戌变法并不能挽救民族危机,排除A项;戊戌变法没有确立其民主制,而且可以被清除,排除B项;变法并不能实现富国强兵,排除D项。故选C项。26.曹魏建国之初,在地方设立中正官,考察、评议人才。中正由当地出身、“德名俱高”的中央在职官员担任,负责将本地士人状况考评定级,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当时这一政策()A.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B.造成了“取士不问家世”的局面C.促进了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D.将选官权收归中央【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曹魏政权实行的九品中正制,是由中央在职官员担任中正官评定官员,这就将选官权收归到中央,D项正确;这一政策实际上并没有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排除A项;科举制的确立造成了“取士不问家世”的局面,促进了寒门庶族地主势力的上升,排除BC项。故选D项。27.下图是明朝的官员考核制度示意图。图中“▲”应为()A.朝觐考察B.巡行考察C.大计D.上计【答案】A 【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明朝考核官员包括考察和考满,在考察中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所以图中“▲”应为朝觐考察,A项正确;巡行考察是在隋唐时期,排除B项;大计是清朝时期,排除C项;上计是秦汉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28.“秦朝最高的监察官是御史大夫,他单独开府办事。在中央,他领导着御史中丞和侍御史,上督丞相,下察百官;在地方,他通过派往地方的监御史,监察地方行政官员。监御史由中央御史系统派生而来,也有专门的官署,称‘监府’,一般不隶属地方衙门”。这说明秦朝()A.创立巡视监察制度B.监察体系相对独立C.监察官员位卑权重D.官僚政治开始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他单独开府办事”、“监御史由中央御史系统派生而来,也有专门的官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的监察体系,这个体系独立于行政和军事机构之外,反映了监察体系相对独立,B项正确;秦朝的监察官员是固定的,没有创立巡视制度,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监察官员的位卑权重,排除C项;官僚政治开始形成是郡县制在全国的推行,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小题17分,第30小题17分,31小题10分,共44分)29.中央官僚机构设置、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均关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示意图材料二元朝的疆域是前代所无法比拟的,元朝的疆域从今天的地理情况来看,横向上大致是东部沿海到今天新疆地区,纵向上从南部的沿海地区到北部的鄂霍次克海都在元朝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中。在 广阔的边疆地区,分布着众多的边疆民族,为了巩固边防,元朝在边疆治理方面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在地方上,元朝则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岭北、辽阳、云南、湖广,甘肃等行省位于边疆地区,具体负责边疆管理事务。为迅速传递诏命和情报,元朝还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元朝不仅实现了对吐蕃广阔地区的管理,而且根据吐蕃宗教盛行的特点,在中央设置了管理吐蕃事务的机构——帝师和宣政院。在西南边疆设置了宣慰司都元帅府等机构进行管理,并大量任用当地土官,因俗而治,史称“土司制度”。——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材料三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祖孙四代的开拓,中国疆域达到内在发展的极致。同时,中国按照自身发展的轨道滑行,国力达到了全盛。……在此条件下,清朝于北方遏制了沙俄的继续南下,且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边界;于南方,运用朝贡贸易体制把欧洲列强的权利锁定在规程所允许范围内。……这使得前中期的清朝对其疆域的最终奠定,能够从容地从学理上与法理上自我确认。——于逄春《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丞相的职能,概括秦制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边疆管理措施,并结合所学,指出其中蕴含的政治智慧。(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述清朝“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边界”。结合所学,指出清代中期中国的东南疆界及近代中国为捍卫东南疆界主权而做出的努力。【答案】(1)职能:秉承皇帝旨意,统领众官。特点: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系;三公九卿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三公分权制衡。(2)措施:设行省管理边疆事务;建立驿站制度配合管理;对吐蕃采取“政教合一”政策;西南地区采取“土司制度”;在中央设置专门机构管理民族事务。政治智慧:对前代的继承创新;政策的灵活多变(因俗而治);尊重各民族历史传统;坚持“大一统”的原则,加强中央集权;构建边疆防御体系。(3)概述: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东南疆界: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努力:19世纪80年代,刘铭传领导台湾军民抵御法军入侵;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省,强化对台湾管辖;1895年台湾义勇军和留台清军展开武装抗日斗争;1943年《开罗宣言》规定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归还中国。【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中国。职能:结合所学,秦朝时,丞相是“三公”之首,秉承皇帝旨意,统领众官。 特点:据材料可知,秦朝在中央实行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确立了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系;三公分权制衡,九卿分工明确。【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元朝中国。措施:据材料“在地方上,元朝则设置行中书省,……具体负责边疆管理事务”得出设行省管理边疆事务;据材料“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得出建立驿站制度配合管理;据材料“根据吐蕃宗教盛行的特点,在中央设置了管理吐蕃事务的机构——帝师和宣政院”得出对吐蕃采取“政教合一”政策,中央设置专门机构管理民族事务;据材料“在西南边疆……大量任用当地土官,……史称‘土司制度’”得出西南地区采取“土司制度”。政治智慧:据材料,元朝根据不同地区特点,采取行省制、设宣政院、土司制度等政策,因俗而治,政策灵活多变;据材料“根据吐蕃宗教盛行的特点”得出尊重各民族历史传统;据材料“为迅速传递诏命和情报,元朝还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得出构建边疆防御体系;结合所学,元朝对前代的边疆管理措施进行继承创新;结合所学,元朝加强边疆治理,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体现了坚持“大一统”的原则,加强中央集权。【小问3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和近代中国。概述:结合所学,清朝康熙时期,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东南疆界:结合所学,清代中期中国疆域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努力:结合所学,列举近代中国为保卫东南沿海、台湾等做出努力。如中法战争中刘铭传领导台湾军民抵御法军入侵;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省;《马关条约》签订后的反割台斗争;《开罗宣言》等。30.官员的选拔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责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到19世纪初,英国的官吏任用制度仍受封建恩赐的影响,或实行个人赡徇制,或实行政党分肥制,腐败泛滥。而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急需清廉高效的政府为其经济的扩张出谋划策,选拔彻底有效的人员班子来充实政府职务。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至1898年百日维新,各地举办的各种类型的新式教育机构,林林总总大约有60所之谱。但是,这些机构大多各自为政、不成统系,缺乏全局上的总体规划,且多为军事和语言相关内容的学堂。进入20 世纪,在政府的推动下,各地出现了一批普通中小学堂。客观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一部由中央政府制订的统辖各级各类学堂的学制系统。而在此数十年间,政府和民间举办学堂积累的经验教训,也使这样一部学制系统的制定成为可能。《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应运而生。“癸卯学制”的颁布,表明了清政府把近代学校制度推向全国城乡的决心,与一年后正式宣布的停废科举取士一起,形成推动传统教育变革、新式学堂发展的合力,迅速改变着20世纪初中国教育的格局。——田正平《癸卯学制两甲子考论》材料三第一章……第二条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和职责设置公务员领导职务和职级序列。本规定所称职级,是公务员的等级序列,是与领导职务并行的晋升通道,体现公务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资历贡献,是确定工资、住房、医疗等待遇的重要依据,不具有领导职责。公务员可以通过领导职务或者职级晋升。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履行领导职责,不担任领导职务的职级公务员依据隶属关系接受领导指挥,履行职责。——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概括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分析“癸卯学制”出现的背景。并结合所学,指出“癸卯学制”给晚清选官制度带来的变化。(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公务员制度在我国正式形成的标志,并阐述公务员制度建立和推行的意义。【答案】(1)趋势:从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到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原因:工业革命完成;旧的官吏任用制度阻碍社会发展;书面考试在英国出现;中国科举制的影响;启蒙思想的影响;教育程度的提高等。(2)背景:维新变法时期教育机构大多各自为政、不成统系,缺乏全局上的总体规划;进入20世纪,各地出现了一批普通中小学堂;客观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新的学制系统。变化:废除科举制,实行学堂选官和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3)标志: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意义: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公务员政治、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了活力。【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第一小问,关于英国选官制度演变趋势,根据材料“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 可归纳出从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到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第二小问,关于原因,根据材料“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急需清廉高效的政府为其经济扩大服务”可得出工业革命完成;根据材料“英国的官吏任用制度仍受封建恩赐的影响,或实行个人赡徇制,或实行政党分肥制”可得出旧的官吏任用制度阻碍社会发展;结合所学,西方采取公开竞争考试的文官制度,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科举制的影响;结合所学,启蒙运动促进了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结合所学,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第一小问,关于“癸卯学制”出现的背景,由材料“各地举办的各种类型的新式教育机构,……大多各自为政、不成统系,缺乏全局上的总体规划”可知,维新变法时期各地举办各种类型的新式教育机构大多各自为政、不成统系,缺乏全局上的总体规划;由材料“进入20世纪,在政府的推动下,各地出现了一批普通中小学堂。客观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一部由中央政府制订的统辖各级各类学堂的学制系统”可知,20世纪,在政府的推动下,各地出现了一批普通中小学堂;客观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一部由中央政府制订的统辖各级各类学堂的学制系统。第二小问,关于“癸卯学制”给晚清选官制度带来的变化,据所学可知,“癸卯学制”实行后的第二年,清朝废除科举制,逐步改为实行学堂选官和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小问3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当代中国。第一小问,关于公务员制度在我国正式形成的标志,据所学可知,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在我国正式形成。第二小问,关于公务员制度建立和推行的意义,可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公务员素质、国家管理等方面分析。31.通过对史料的考证和辨析,可以获得历史知识,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吉尔伽美什》记载:“啤酒,麦芽酒,香油和葡萄酒;我给我的工人们喝的酒,如一条流淌的河!材料二《汉谟拉比法典》规定:“那些为凡人打开寺庙酒窖的女祭司,要被处以火刑。”材料三科学家对高加索地区出土的一个约公元前6000-5800年的土陶罐进行了化学分析,发现其吸收的有机化合物和葡萄酒的有机酸组成惊人的一致。根据以上三则史料探究葡萄酒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答案】史料一和史料二是文献史料,史料三是实物史料。史料一描述了古代葡萄酒对工人的重要性,将其 比喻为流淌的河,表明在古代社会,葡萄酒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和经济作用。从中可以推断古代葡萄酒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从史料二可以推断出古代社会对于酒的管理和监管力度较大,并表明葡萄酒因其重要性而受到法律规范。史料三表明古代土耳其一带存在早期的葡萄酒生产,并且其制作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这一发现推断出古代葡萄酒制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5800年。三则史料揭示了葡萄酒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古代社会对于葡萄酒的管理和制作技术的发展。这些史料有助于我们了解葡萄酒的历史和其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解析】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周边四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PDF版附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PDF版附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PDF版附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10-16 13:10:02
页数:17
价格:¥2
大小:811.53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