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1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考试高二地理试题姓名:分数:卷I(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如图中四幅图,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甲B.乙C.丙D.丁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数码是(   )A.①B.②C.③D.④3.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的直接地理意义是(   )A.四季的更替B.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C.昼夜长短的变化D.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将一盏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原地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该实验此刻能够展示的地理现象是(   )A.北京黑夜沉沉B.运动物体偏向C.伦敦烈日当空D.昼夜的更替5.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A.赤道B.北回归线C.极圈D.南回归线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地质构造,丁为花岗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最有可能发育泉水的部位是(   )A.甲B.乙C.丙D.丁7.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A.固结成岩—水平挤压—岩浆侵入—断层错位B.岩浆侵入—断层错位—固结成岩—水平挤压C.水平挤压—固结成岩—岩浆侵入—断层错位D.断层错位—岩浆侵入—水平挤压—固结成岩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石蘑菇和沙丘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8.石蘑菇是指顶部大,基部小的形似蘑菇状的岩石,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作用B.风力沉积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冰川侵蚀作用9.图中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作用B.流水沉积作用C.风力沉积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图为世界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海沟的成因是(   )A.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B.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俯冲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俯冲11.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   )①海岭②裂谷③山脉④岛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2.与图中板块运动类似的地区有(   )A.太平洋西海岸B.大西洋西海岸C.大西洋东海岸D.地中海沿岸2022年1月15日12时10分(北京时间),南太平洋岛国汤加(区时比“北京时间”早5个小时)海域火山发生大规模喷发,致使大量火山灰,水蒸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进入高空形成巨大云团,喷发至高空20千米处。该火山前身是一座海底火山,2009年喷发后形成岛屿,于14年、15年、20年和21年多次喷发。下面为汤加地理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以下地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此次火山大规模喷发时,当地区时约为1月14日17时10分B.此次火山大规模喷发时,全球为1月15日的范围约小于全球的一半C.此次灾害威胁到日本、斐济、新西兰等多国,主要是由风暴潮引起的D.此次灾后的一个月内,全球大部分地区,昼夜差值将逐渐变小14.下列有关此次灾害及其造成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火山灰进入平流层,影响空中交通   ②该岛屿是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海底火山喷发而形成的   ③此次灾害,使汤加面临淡水资源短缺威胁④火山喷发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A.①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5月2日23时27分在云南保山市隆阳区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25.35度,东经99.28度。左图为震中位置图,右图为附 近居民接收到的地震预警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16.中国地震预警网可以提前发布地震预警主要是因为(   )A.该地历史上经常发生地震B.地震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不同C.已完全掌握地震发生规律D.从事地震预警工作的人员众多17.下列关于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避险措施,正确的是(   )A.迅速离开房间,乘坐电梯撤离B.躲在坚固家具下面,用物品保护好头部C.进入地下室躲避,等待他人救援D.下载地震预报软件,获取地震预警信息千层薄饼岩是位于新西兰南岛西海岸,形成于三千万年前,其间小型海洋生物和沙土间交替层压并埋于海底,产生了硬石灰石和软砂岩堆积而成的互层岩石。上述过程彼此反复,层层叠叠的岩石如同千层薄饼(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千层薄饼岩属于(   )A.花岗岩B.玄武岩C.沉积岩D.变质岩19.推测千层薄饼岩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A.地壳抬升→固结成岩→风化侵蚀→海相沉积B.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固结成岩→海相沉积C.风化侵蚀→海相沉积→地壳抬升→固结成岩D.海相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侵蚀我国某山地上的公路呈“S”形弯曲(如下图),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引来了许多游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该公路修建成“S”形的主要目的是(   )A.制造旅游景观B.减小山地坡度C.降低修建难度D.减轻水土流失21.据统计,1月份该公路交通事故较多,其原因最可能是(   )A.道路结冰,车辆易发生侧滑B.车流量大,容易追尾C.弯道较多,车辆视野受限D.阴雨天多,能见度低莫尔格勒河又称莫日格勒河,河意为“弯弯曲曲的河”或“碰头河”。左图为莫尔格勒河流经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某一河段。结合“曲流与牛轭湖发展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丙处为凸岸,水流速度慢B.乙、丁处为凸岸,岸坡既陡又深C.甲、丙处为凹岸,流水侵蚀作用为主D.乙、丁处为凹岸,流水沉积作用23.曲流与牛轭湖发展的先后过程为(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D.②④①③位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静升村“九沟八堡十八巷”的聚落格局形成历经元末明初各沟巷的初步开发,明中后期至清初的边界拓展与内部扩建,以及清中后期跨河“南侵”三个阶段。下图为明中后期至清初静升聚落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与静升村聚落整体布局无关的因素是(   )A.冬季风B.房屋采光C.夏季降水D.生活用水25.下列关于此时期聚落没有“南侵”的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南部地势起伏大,不利于聚落布局B.南部光照不足,洪涝灾害严重C.河流阻隔了与南部的联系D.南部为耕地,避免占用耕地2023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于7月28日9时55分在福建省晋江市沿海登陆。读“天气系统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6.图中与“杜苏芮”相似的天气系统是(   )A.①B.②C.③D.④27.与“一场秋雨一场寒”相关联的天气系统是(   )A.①B.②C.③D.④28.与“秋高气爽”相似的天气系统是(   )A.①B.②C.③D.④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很少移动或移动十分缓慢时,称为准静止锋,简称为静止锋。甲图为江淮准静止锋,乙图为云贵准静止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云贵准静止锋出现在冬季,下列关于乙图表述正确的是(   )A.“天无三日晴”是昆明的真实写照B.云贵准静止锋的形成与地形关系密切C.昆明和贵阳都是四季分明D.昆明冬半年均以冷湿天气为主30.下列关于甲图中江淮准静止锋的描述错误的是(   )A.江淮准静止锋发生在夏季6-7月间B.“和风吹绿野,梅雨洒芳田”诗句中梅雨就是江淮准静止锋控制下形成的C.当副高移动速度较快时,6-7月间江淮地区降水较少D.当副高势力较弱时,江淮梅雨期会缩短,甚至出现“空梅”现象 卷II(非选择题,共3大题,40分)31.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15分)    (1)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①过程,形成A岩,A受到作用,形成B岩。(4分)(2)A和B岩石,在条件下,发生③作用,使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一种新的岩石C岩。(4分)(3)有化石的是岩。(1分)(4)各类岩石深入地壳以下发生④作用,又成为新的。(2分)(5)从到形成各种,又到的产生,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3分)(6)地壳物质的循环有哪些地理意义?(4分)32.下图为2019年1月5日14时亚洲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从气压分布状况来看,甲处为,其中心处垂直气流运动方向为,受其控制时多天气。(3分)(2)从气流运动状况来看,乙处为,受其控制时多天气。(2分)(3)P地此时的风向为。与台北相比,P地风力,判断依据是。(4分)(4)北京此时正受(天气系统)的影响,该天气系统过境后气压、气温下降,天气转晴。(4分)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马提尼克岛,位于小安的列斯群岛中的最北部,面积1128km2,岛上自然风光优美,有火山和海滩,但岛上河流入海口处未发育三角洲。位于其北部的最高峰——培雷火山,海拔1397米,是西印度群岛中活动频繁的著名火山。培雷火山因滑塌作用而未保留典型的火山口。培雷火山的放射状水系自形成以来,形态基本未发生变化。下面左图示意马提尼克岛地理位置,右图示意培雷火山的水系及滑塌陡崖。   (1)说明培雷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2分)(2)推测马提尼克岛上的河流未发育三角洲的原因。(4分)高二地理答案1.C【详解】甲为地球侧视图,侧视图中地轴北端的自转方向应为逆时针,A错误;乙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应逆时针方向自转,B错误;根据经度的变化规律可知,东经度增大的方向或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为地球的自转方向,C正确,D错误。故选C。2.A3.D【解析】2.据图并结合所学可知,黄赤交角为是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天赤道面)的交角,所以①代表黄赤交角,A正确,BCD错误。故选A。3.根据所学知识,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到达的最北界线是23°26′N,即北回归线;最南界线到23°26′S,即南回归线,也就是太阳直射点在23°26′S~23°26′N作周年往返移动,D项正确;注意题干“直接”二字,黄赤交角的存在,首先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后两个因素的变化,再导致四季更替,ABC错误。故选D。4.D5.D【解析】4.该实验模拟的是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有地方时,昼夜更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结合图可以看出此刻图上出现了昼夜现象,因此该实验此刻能够展示的地理现象是昼夜更替,D正确;北京位于位于昼半球,伦敦处于夜半球,AC错;运动物体偏向,不能体现,B错。故选:D。5.图示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只有D符合题意,故选D。6.C7.A【解析】6.泉水指地下水出露的地方,一般发生在断层处,图中丙处是断层发育,可能有地下水出露形成泉,C正确;甲为背斜,乙为向斜,丁为花岗岩,都不易出现泉水,ABD错误;故选C。7.读图根据甲乙下层岩石具有层理结构可知为沉积岩,沉积岩的形成经历了固结成岩的作用,沉积岩形成初期为水平岩层,图示岩层收到水平挤压而形成褶皱,因此先出现固结成岩,后出现水平挤压,排除CD;图中丁处为花岗岩岩,是岩浆侵入形成,出现在沉积岩形成之后,排除B;丙为断层,且花岗岩中也有断层,说明断层错位出现在岩浆侵入之后,A正确。故选A。8.A9.C【解析】8.据图可知,石蘑菇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降水较少,是由风力破坏地表岩石及风化物,并将侵蚀的物质带离原地,最终形成风蚀蘑菇,A正确,BCD错误,故选A。9.图中所示沙丘是由于风速降低,携带的泥沙堆积,在风力的堆积作用下形成,是风力堆积作用,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D11.B12.A【解析】10.结合所学知识,据图可知,图中北部为美洲板块,南部为太平洋板块,阿留申海沟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受碰撞挤压,太平洋板块位置较低,俯冲插入美洲板块底部,太平洋板块一侧挤压下沉,形成海沟,D正确;海沟区域不临欧亚板块,且欧亚板块属大陆板块,张裂应形成裂谷,A错误;美洲板块一侧受抬升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B错误;太平洋板块张裂在海底形成海岭,C错误。故选D。1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长边界受张裂在海洋中形成海岭,在陆地上张裂形成裂谷,二者不与海沟相伴,故①②错误;据上题分析可知,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在消亡边界挤压碰撞,大洋板块一侧下沉形成海沟,大陆板块一侧受抬升,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岛弧或海岸山脉与海沟相伴,③④正确,故选B。12.本题图中的板块边界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且是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太平洋西海岸中有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存在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形成的消亡边界,形成了马里亚纳海沟和日本群岛等地形,A正确;大西洋西海岸、大西洋东海岸、地中海沿岸,这三个地区均不在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附近,板块运动不与图示地区一致,BCD错误。故选A。13.D14.C【分析】1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汤加的区时比北京早5个小时,故当地区时约为1月15日17时10分,A错误;此次火山大规模喷发时,全球1月15日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三分之二(0时经线为60°W附近,向东到180°经线),大于全球的一半,B错误;此次灾害威胁到日本、斐济、新西兰等多国,主要是海底火山喷发导致的海啸,风暴潮由大风形成,C错误;此次灾害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逐渐向赤道移动,全球昼夜变化幅度逐渐减小,昼夜差值将逐渐变小,D正确。故选D。14.结合所学知识,此次灾害发生,火山灰进入平流层,平流层适合飞机飞行,会影响空中交通,①正确;该岛地处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处,是板块挤压导致,而不是张裂,②错误;此次灾害喷出大量火山灰,污染淡水资源,使岛上面临淡水资源短缺威胁,③正确;大量喷出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会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④正确。故选C。15.A16.B17.B 【解析】1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本次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大陆地区平均地壳深度33干米,该深度属于地壳,A对;上地幔与软流层位于莫霍界面(33干米)至地下2900干米的古登堡界面之间,BD错误;地核位于地下2900干米以下,C错误。故选A。16.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慢,所以当地震发生时,纵波先到达地面,横波后到达地面,二者之间间隔一定的时间,为实现成功预测提供了基础,B正确;与该区域历史上是否经常发生地震以及从事人员的多少关系不大,AD错;目前人类并未完全掌握地震发生规律,C错。故选B。17.发生地震时不可以乘坐电梯撤离,A错;在家时应当躲在坚固家具下面,用物品保护好头部,B对;应当跑向空旷地带,而非地下室,C错;下载地震预报软件,获取地震预警信息属于平时准备事宜,并非紧急措施,D错。故选B。18.C19.D【解析】18.由材料“小型海洋生物和沙土间交替层压并埋于海底,产生了硬石灰石和软砂岩堆积而成的互层岩石”可知,千层薄饼岩是由海洋生物和沙土沉积形成的沉积岩,C正确;花岗岩是岩浆岩中的侵入岩,玄武岩是岩浆岩中的喷出岩,变质岩是原有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均不是千层薄饼岩所属的岩石类型,ABD错误。故选C。19.由材料“小型海洋生物和沙土间交替层压并埋于海底,产生了硬石灰石和软砂岩堆积而成的互层岩石”可知,千层薄饼岩是海相沉积岩,故其形成先要经历海相沉积,再经历固结成岩;目前,千层薄饼岩位于新西兰南岛西海岸,出露海面,说明固结成岩后,经地壳抬升使该地层出露海面,再遭受外力风化侵蚀,最终形成现在的景观。综合上述分析可知,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C21.A【解析】20.读图可知,该公路位于我国某山地上,山区地势陡峭,地形坡度大,公路施工难度大,且行车安全性较差,因此山区公路常修建成“S"形,以减小线路坡度(而非减小山地坡度),降低施工难度,提升行车安全性,B错误,C正确;结合材料信息“我国某山地上的公路呈“S"形弯曲,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引来了许多游人。"可知,该公路修建成“S"形之后才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引来了许多游人,而不是为了制造旅游景观而特意修建成“S"形,A错误;读图,在如此陡的山坡上修建公路,破坏植被,可能会加剧水土流失,D错误;故选C。21.根据设问“1月份该公路交通事故较多"可知,我国1月份为冬季,当地海拔较高,道路有可能结冰,车辆易发生侧滑,A正确;车流量和弯道数量不会随季节发生变化,所以车流量大,容易追尾,弯道较多,车辆视野受限,不是1月份该公路交通事故较多的原因,BC错误;我国1月份为冬季,与夏季相比,阴雨天可能更少,D错误;故选A。22.C23.D【解析】22.由图可知,甲、丙位于凹岸,水流速度快,以侵蚀作用为主,河岸坡度较陡,C正确,A错误。乙、丁位于凸岸,水流速度慢,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河岸坡度较缓,B、D错误。故选C。23.河流最初形成是直流,对应②。水流在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北半球的水流开始发生向右偏转不断侵蚀右岸形成凹岸,河流流动过程中,凹岸水流流速快,在惯性作用下容易受到侵蚀,凸岸水流流速慢,不易受到侵蚀,以堆积为主,形成凸岸,对应④。凹岸不断侵蚀,凸岸不断堆积,河流弯曲度不断变大,最终截弯取直,对应①。原有弯曲河道水量减少,淤积增加,沉积物暴露地表,形成牛轭湖,对应③。D正确,A、B、C错误。故选D。24.C25.D【解析】24.结合材料图文和所学知识,山西静升村位于黄土高原,聚落布局的原则是“向阳、背风、面水”,据图分析可知,该村分布在山谷的南坡,朝南有利于采光,背冬季风保暖效果好,靠近河流,有利于生活取水,ABD与聚落布局有关,C无关,故选C。25.结合材料图文和所学知识,根据示意图分析可知,乡村聚落布局需考虑到接近农耕区,且河流南侧没有沟谷,说明地形平坦,最有可能为农耕区,且图中河流南侧有龙王庙,龙王庙主要是用于祈雨等祭祀活动,与农业生产具有关联性,D正确,ABC错误,故选D。26.C27.A28.D【解析】26.根据材料“2023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于7月28日9时55分在福建省晋江市沿海登陆”可知,“杜苏芮”是台风,属于气旋,为低压系统,气流辐合上升。读图可知,③气流垂直上升,为气旋,C正确;①为冷锋,②为暖锋,④为反气旋,ABD错误。故选C。27.根据材料“一场秋雨一场寒”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会带来降水、降温天气。结合上题分析,应为①冷锋过境,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靠近,形成降水,受冷气团影响气温降低,A正确;②暖锋过境会出现连续性降水、气温会上升,B错误;③气旋影响多阴雨天气,但对气温影响不大,C错误;④反气旋影响为晴天,D错误。故选A。28.由所学知识“秋高气爽”是晴朗天气,受反气旋影响的结果,图中④是反气旋,D正确。①冷锋、②暖锋过境和③气旋影响,均会带来阴雨天气,ABC错误。故选D。29.B30.D【解析】29.读乙图可知,贵阳处于雨区,“天无三日晴”是贵阳天气的真实写照,A错误。昆明准静止锋的 形成与云贵高原的阻挡有关,B正确。昆明四季如春,四季变化不分明,C错误。昆明冬季温和,贵阳冬半年均以冷湿天气为主,D错误。故选B。30.江淮准静止锋发生在夏季6-7月间,A正确。“和风吹绿野,梅雨洒芳田”诗句中梅雨就是江淮准静止锋控制下形成的,B正确。当副高移动速度较快时,6-7月间江淮地区降水较少,C正确。当副高势力较弱时,准静止锋在江淮停留时间更长,江淮梅雨期会增长,D错误,故选D。31.(1)冷却凝固岩浆外力沉积(2)高温、高压变质变质(3)沉积(4)重熔再生岩浆(5)岩浆岩石岩浆(6)①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②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③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并促使自然环境不断演化。【分析】本题以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为背景,涉及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等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详解】(1)岩石圈物质循环起于岩浆,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读图分析,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①(冷却凝固)过程,形成A(岩浆岩);据下题问题可知,C类岩石是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应为变质岩,则倒推B为沉积岩。是A(岩浆岩)受到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而形成。(2)各类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据上题可知:A(岩浆岩)和B(沉积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③(变质作用),使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新的岩石C(变质岩)。(3)在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4)凡指向岩浆的箭头,即为重熔再生作用;所以图中④为重熔再生作用;已经形成的各类岩石深入地壳以下,发生④(重熔再生)作用,又形成新的岩浆;从岩浆到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称为地壳物质循环。(5)据上题可知: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6)地壳物质的循环地理意义有:地壳物质的循环产生了三大类岩石,其中花岗岩是很好的建筑材料,沉积岩里面含有煤炭、石油等资源,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岩浆活动喷出地表,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岩浆的产生,涉及到地球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32.(1)高气压(高压)下沉晴朗(2)气旋阴雨(3)东北风较大P地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4)冷锋升高【分析】本题以2019年1月5日14时亚洲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天气系统及其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详解】(1)从气压分布状况来说,甲处气压由中心向外递减,为高压中心;其中心处垂直气流运动方向为以下沉运动为主,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水汽不易凝结,不易形成降水,多晴朗天气。(2)图中显示,乙处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为低气压中心,从气流运动状况来说,乙处名称为气旋,气旋中心气流为上升气流,容易成云致雨,受其控制时多阴雨天气。(3)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近地面的风向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北半球向右偏。根据图示P地的等压线分布,P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应指向南,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30-60度左右,形成的风向为东北风。与台北相比,P地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4)根据锋面符号可知,北京附近锋面为冷锋,此时正值冷锋过境,多阴天、大风、降温、雨雪天气。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压上升、气温下降,天气转晴。33.(1)培雷火山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2)岛屿面积小,河流流程短,携带的泥沙较少;靠近赤道,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较低;地势起伏较大,流速快,泥沙不易在河口地区沉积等。(3)先形成滑塌Ⅰ,后形成滑塌Ⅱ。依据:滑塌Ⅱ形成的陡崖在滑塌Ⅰ形成的陡崖内,若先发生滑塌Ⅱ,则发生滑塌Ⅰ的时候滑塌Ⅱ所形成的陡崖很可能被夷平,故滑塌Ⅰ先发生,在滑塌Ⅰ的滑塌体上再发生滑塌Ⅱ。【分析】本题目以马提尼克岛为背景材料,考查火山活动、三角洲形成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详解】(1)培雷火山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因此火山活动频繁。(2)马提尼克岛面积1128km2,岛屿面积小,河流流程短,携带的泥沙较少;据左图可知,马提尼克岛靠近 赤道,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水热充足,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较低;北部的最高峰——培雷火山,海拔1397米,该地地势起伏较大,落差大,流速快,泥沙不易在河口地区沉积等。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3-10-12 14:35:01 页数:9
价格:¥2 大小:3.11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