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二)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4

2/14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二)历史选择题。一、选择题1.图1为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龙虎纹青铜尊,它与图2安徽阜南出土(属于商文化前中期)龙虎纹青铜尊高度相似,据此可知()A.不同地区文化存在交流B.三星堆文化由商人创造C.巴蜀成为商人统治区域D.礼乐制度得到广泛传播【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龙虎纹青铜尊与安徽阜南出土的龙虎纹青铜尊高度相似,表明三星堆文化与商文化之间存在交流,A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三星堆文化与商文化存在明显不同,,三星堆文化是古代巴蜀先民创造的,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的统治范围并未到达巴蜀地区,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礼乐制度是西周确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A项。2.《史记》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是一个富裕的大商人,他“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即使在推行重农抑商的秦国,吕不韦也依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说明当时()A.重农抑商并未得到执行B.儒家思想推动阶层的流动C.诸侯争霸仍然占据主导D.社会变化提高商人的地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先秦(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材料反映当时商人地位的变化,春秋战国之前,工商食官,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春秋战国剧烈的社会变化,使得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吕不韦就是当时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例子,D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时期就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且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秦国仍旧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此时秦国的治国思想是法家思想,吕不韦的变化并非儒家思想推动,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主要是争霸战争,战国时期则主要是兼并战争,吕不韦生活的时间是战国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3.如图反映的状况()A.降低了市场交易的成本B.激化了不同地区的矛盾C.根源于自然经济的发展D.反映了治国思想的变化【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材料实证了秦朝统一度量衡的政策,此前度量衡不一不利于商品交易,而秦朝统一度量衡降低了市场交易的成本,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秦朝统一度量衡,便利了各地经济的联系,没有激化不同地区的矛盾,排除B项;自然经济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对统一度量衡的需求不大,排除C项;秦统一前后治国思想没有变化,法家思想是其治国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4.汉武帝时期开始用察举的办法,让地方郡国每年荐举两名德行卓著的贤人。为了有效地抑制徇私情荐举的弊端,察举增加了考试环节,即得到举荐后,朝廷还要考试。这一做法()A有利于阶层流动B.加强了中央集权C.有助于儒学独尊D.完善了官员选拔【答案】A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为了有效地抑制徇私情荐举的弊端,察举增加了考试环节,即得到举荐后,朝廷还要考试”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对于察举制中可能存在“徇私情荐举的弊端”的弊端,“增加了考试环节,即得到举荐后,朝廷还要考试”,这完善了官员的选拔机制,D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察举制选官标准的变化,即便增加考试环节,与阶层流动也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为了有效抑制“徇私情荐举的弊端”,与加强中央集权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察举制的选官标准,且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儒学就确立了正统思想的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5.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百分之九十是情歌,内容或表现对爱情的渴望;或表现爱情的欢乐;或表现相思之苦;或表现生死不渝的爱情。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社会战乱影响广泛B.正统思想受到冲击C.北朝民歌成就不足D.南朝社会治理失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时期(中国)。南北朝时期,由于佛道思想的盛行,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表达爱情的民歌得以流行,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方相对安定,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南朝民歌,没有涉及北朝民歌的成就,排除C项;材料内容为南朝的情歌较多,与社会治理失控没有直接联系,且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朝整体相对稳定,排除D项。故选B项。6.《隋书》记载:隋统一后的大业五年(609年),全国共有890.7546万户,人口4601.9956万口,垦田5585.万顷。与20年前相比,户数增长2.5倍,人口增加5倍。这表明当时()A.高产作物广泛传播B.民族交融不断发展C.中央集权空前加强D.户籍制度臻于完善【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隋文帝统一以后下令“大索貌阅”,就是朝廷按照户籍上的年龄和本人体貌进行核对,打击了贵族地主隐匿人口的现象,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高产作物广泛传播指的是明清时期玉米、番薯等作物的传播,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根据农业发展不能判断民族交融的情况,排除B 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之后中国户籍制度仍在不断发展,“臻于完善”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7.南宋时四川眉山程氏刻印的《东都事略》一书目录后面有一个“牌记”,内容为:“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板。”牌记内容体现出了非常明确的版权。这一史料实证当时()A.图书出版比较繁荣B.四川文化教育发达C.政府严格控制舆论D.科举制度影响深远【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牌记内容体现出了非常明确的版权”及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已经出现了版权意识,而版权意识的出现表明当时图书出版比较繁荣,A项正确;材料中“南宋时四川眉山程氏刻印的《东都事略》一书”是否用于教育,根据材料无法判断,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政府对舆论的态度,排除C项;根据材料无法判断材料中的刻书与科举制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8.清代因康熙皇帝酷爱董其昌书法,遂出现了许多专学董字的书法家;后来因为乾隆皇帝喜爱赵孟頫的书法,朝野人士便从尚董其昌书法转为崇赵孟頫书法。据此可推知()A.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B.皇帝好恶决定艺术作品价值C.专制集权体制制约社会发展D.经济繁荣安定导致社会颓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康熙皇帝酷爱董其昌书法,遂出现了许多专学董字的书法家”和“后乾隆皇帝喜爱赵孟頫的书法,朝野人士便从尚董其昌书法转为崇赵孟頫书法” 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材料反映专制皇权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连书法风格也无法避免,C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康熙和乾隆的个人爱好影响了艺术评判,此期间并没有朝代更替,排除A项;皇帝的好恶影响了社会上对艺术的评价,但不会“决定”艺术作品价值,排除B项;社会喜欢董其昌的书法还是赵孟頫的书法都不能说明社会颓废,且据所学知识可知,康熙、乾隆时期,社会并不颓废,排除D项。故选C项。9.清代思想家魏源介绍瑞士的情况说:“至于朝纲,不设君位,惟立官长、贵族等办理国务”,民政“皆推择乡官理事,不力王侯”,并加案语称赞说:“瑞士西土之桃花源也。”据此可知,这些建议在当时()A.具有离经叛道的色彩B.带来了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C.主张制度层面的变革D.肯定了西方先进的文明体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并加案语称赞说:‘瑞士西土之桃花源也。’”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材料反映出魏源对传统观念的突破和批判,肯定西方与儒学不同的地方,即蕴含着对儒学的批判,A项正确;由于传统思想根深蒂固阻力巨大,魏源的思想在当时未能引起太大影响,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源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没有主张制度层面的变革,排除C项;肯定瑞士先进之处不等于肯定西方文明体系先进,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10.在《天津条约》签订前,中国内地的商品流通是“逢关纳税,遇卡抽厘”,洋货洋商也不能例外。《天津条约》则规定了凡洋货进口后运往内地及洋商从内地承运土货出口,除交纳进出口税外,海关再纳一“子口税”,就可遍运天下,不再交纳常关税和厘金等内地税。这一规定()A.便利了政府对洋货洋商的管理B.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反映了内地对改善交通的重视D.体现出海关工作效率的提升【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凡洋货进口后运往内地及洋商从内地承运土货出口,除交纳进出口税外……不再交纳常关税和厘金等内地税”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洋货不用交纳常关税和厘金等内地税,这不利于民族工业与单竞争,B项正确;整个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意味着政府对洋货洋商的管理是不断削弱的,便利了政府对洋货洋商的管理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商品流通过程中的税费问题,没有涉及交通,排除C项;对洋货税费的征收体现了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与与海关工作效率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1.下图为近代美国报刊上一幅漫画,题目叫《门户开放》。漫画反映出()A.美国领导八国联军侵华B.列强反对美国独占中国C.美国试图美化对华侵略D.中国民族危机有效缓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其侵华利益,C项正确;领导八国联军侵华的是德国,而不是美国,排除A项;列强反对美国独占中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而非缓解,排除D项。故选C项。12.据统计,民国初年政党在北京有82个,上海80个,广州25个,南京16个,其他城市均在10个以下,北京、上海成为政党活动的两大集中地。这一现象()A.取决于经济发展与开放程度B.有利于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反映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根源于国内政局发生激烈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出现源于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D项正确;北京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开放程度并不比广州和南京高,但因为是民国首都,所以照样成为政党活动集中地,排除A项;资产阶级早在1895年公车上书即已登上历史舞台,排除B项;民国初年民主共和观念尚未深入人心,排除C项。故选D项。13.1919年7月25日,苏俄政府以副外交人民委员加拉绎的名义发表“对华宣言”,宣布废除中俄间所订之一切密约与协约,放弃帝俄在华所有特权及租界、庚子赔款,将中东铁路及其附属产业无偿归还中国,并希望与中国就此进行谈判。苏俄此举()A.有利于马列主义在华传播B.原因是中国军阀混战 C.反映出苏俄反对秘密外交D.目的是扶持国民革命【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苏俄)。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苏俄“宣布废除中俄间所订之一切密约与协约,放弃帝俄在华所有特权及租界、庚子赔款,将中东铁路及其附属产业无偿归还中国”的举动大大提升民众好感,有利于马列主义在华传播,A项正确;苏俄此举的目的是出于其本身的国家利益,并非中国军阀混战,排除B项;秘密外交指的是一国或一集团为使敌国或敌对集团不知自己的实力和活动内幕,在缔约和结盟时采取秘密进行的方式废除一切密约不等于反对秘密外交,排除C项;材料时间为1919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的时间是1924年,此时尚没有国民革命,排除D项。故选A项。14.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635人中,有湘籍学员182人,其中湘籍共产党员50多人,占黄埔一期共产党员的半数以上。这一现象()A.缘自于湖南成为革命中心B.确保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C.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建立D.体现出国共合作的时代风貌【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开始,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民党孙中山创办的黄埔军校也因此有大量共产党员,湖南因为地理原因,在黄埔军校学员中占比较高,D项正确;此时广州是革命的中心,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土地革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黄埔军校是在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创办的,排除C项。故选D项。15.1914年,中国的外国银行资本额不过600万元,其中主要是英国银行资本,但到1930年,外国银行的资本陡增至3亿元以上,增长52.8倍。这一变化说明()A.中国资本市场日益成熟B.列强加紧对华经济侵略C.币制改革有利吸引外资D.英国势力占据主导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中国)。据本题材料“,外国银行的资本陡增至3亿元以上,增长52.8倍”概括得出主 要结论是:一战以后,列强加紧对华经济侵略,这些外国银行控制了中国的金融和财政,使中国的金融事业和工业资本成为他们的附属品,便于他们执行财政资本的统治任务,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资本为外国资本,并非中国资本,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至1930年,中国并没有进行币制改革,国民政府币制改革是1935年,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1930年的外国资本中哪个国家占据主导,排除D项。故选B项。16.1934年1月,中共召开的六届五中全会通过政治决议案,要求在军事上大量扩军,御敌于国门之外;在土地问题上,实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在统一战线方面,主张中间派是最危险的敌人。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A.重视团结各阶层力量B.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C.未能正确判断革命形势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据材料“在土地问题上,实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在统一战线方面,主张中间派是最危险的敌人”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当时王明领导的中共中央在共产国际影响下出现“左”倾错误,C项正确;据材料“实行地主不分田”和“主张中间派是最危险的敌人”可知,没有重视团结各阶层力量,排除A项;这一决议案不符合中国国情,并不是正确道路,排除B项;确立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的是八七会议,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 隋唐首都长安,是一座拥有近百万人口的东方世界最大的都会,许多国家的使节、学者、商人、僧侣聚集在这里,长期居住于长安的就达万家以上,许多人广置田宅,生儿育女,有的还被唐朝授予官职。波斯的摩尼教、大秦的景教等都在长安扎了根,不同宗教和睦相处、互不冲突的现象,在世界史上罕见。中亚、西亚人来到长安不仅带来了他们的生活习俗,也将西域的音乐、舞蹈、绘画引入长安,给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清新的气息,推动了唐代文化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座高峰。——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道路交通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唐代文化的发展情况进行评析。【答案】(1)特点:海陆并行,辐射范围广;构建了以长安为中心的驿路网。原因:唐代疆域辽阔,推行积极的边疆政策;强大的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繁荣;对外贸易繁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任答两)示例开放包容推动唐代文化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座高峰。(2)隋唐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达数百年的战乱,重建了大一统王朝;唐代统治者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外交政策;隋朝修筑大运河和推行科举制也为唐代文化发展奠定基础;丝绸之路的畅通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进一步推动了唐代文化的发展。思想上,唐代儒学仍然占据正统地位,佛道思想也十分盛行,出现了中国化佛教宗派—一禅宗,此外,波斯的摩尼教、大秦的景教等也都得以流行;文学艺术上,来自西域等边疆地区以及海外的音乐、舞蹈、绘画等引入中原,中外文化交流也为唐诗提供了创作内容,为唐代传奇小说提供借鉴。在继承魏晋以来南北文化交融的基础上,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加强推动了唐代文化的兴盛,呈现出独有的盛唐气象,不仅深刻影响了日本、朝鲜等海外国家,形成了中国主导的儒学文化圈,也为宋代文化的兴盛创造了条件,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座高峰。【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代(中国)。第一小问特点,观察“唐代道路交通图”可知,包括陆路和海路,整体的辐射范围广基本涵盖唐朝的疆域,此外,这些道路以都城长安为中心,构建了以长安为中心的驿路网。第二小问原因,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发达的道路交通的原因可以从唐代疆域辽阔,推行积极的边疆政策;强大的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繁荣;对外贸易繁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等角度进行说明。【小问2详解】本题是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唐代(中国)。设问要求对唐文化的发展情况进行评析,在评析时可以从唐代文化发展的背景、表现和评价三个角度进行说明。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文化发展的原因有隋唐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达数百年的战乱,重建了大一统王朝;唐代统治者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外交政 策;隋朝修筑大运河和推行科举制也为唐代文化发展奠定基础;丝绸之路的畅通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文化发展的表现有思想上,唐代儒学仍然占据正统地位,佛道思想也十分盛行,出现了中国化佛教宗派—一禅宗,此外,波斯的摩尼教、大秦的景教等也都得以流行;文学艺术上,来自西域等边疆地区以及海外的音乐、舞蹈、绘画等引入中原,中外文化交流也为唐诗提供了创作内容,为唐代传奇小说提供借鉴。在对唐文化发展的评价上,在继承魏晋以来南北文化交融的基础上,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加强推动了唐代文化的兴盛,呈现出独有的盛唐气象,不仅深刻影响了日本、朝鲜等海外国家,形成了中国主导的儒学文化圈,也为宋代文化的兴盛创造了条件,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座高峰。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对于一个独立主权国家来说,选派专门人员出使外国或常驻外国,不仅是世界大势发展的要求,而且对于加强本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加强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清政府囿于体制的限制,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风气未开,“以天朝自居的清政府难以割舍万国来朝、恩赐四方的传统朝贡体制,也不愿放弃以‘不平等’态度对待域外民族所产生的优越感”。因此,一直迟迟未能向国外派驻使臣,直到1875年8月,清政府谕旨任命候补侍郎郭嵩焘为首任驻外公使。这标志着清政府在外交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非同小可的一步。1877年1月,郭嵩焘到达英国伦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驻外使馆,第一次按照国际外交礼仪向英国元首递交国书,第一次开展夫人外交,第一次制订驻外公使章程,开创了中国驻外公使的肇端,在中国外交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郭嵩焘的出使也标志着清政府在中西对抗中,最终服从于西方,接受了西方的使节制度,逐渐被纳入到国际关系的轨道中。此后,清政府又相继向德国、日本、西班牙、秘鲁、美国等国家派遣公使。在近代国际舞台上,涌现出一批杰出的不畏强权,折冲樽俎,力争国权,维护国家尊严的外交家。1876年,清政府颁布了《出使章程十二条》,并相继颁布了与此相关规定,中国的使节制度初具雏形,越来越多的驻外人员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至1911年清朝灭亡,清政府共在19个国家设立了使馆、分馆,派遣了50余位出使大臣,几百名参赞官、翻译官、随员。这些使馆的建立成为中国观察和了解世界的窗口,派驻的使节也起到沟通中外的桥梁作用。除了公使馆外,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到清亡时,中国驻外领事网已基本形成。晚清在世界各国总共设置了四十五个领事馆,其中总领事馆十三个、领事馆十六个、副领事馆七个、名誉领事馆九个。在地区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朝鲜半岛(六个)、日本(四个)、南洋(包含澳大利亚、新西兰、檀香山,十四个)、中北美洲(十一个)等海外华民聚居地区。在海参崴、秘鲁、南非、莫桑比克也分别设有一个领事馆。在欧洲也设立了领事馆,但大都为名誉领事。——摘编自苏全有主编《近代中国专题研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近代外交制度在中国的传播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近代外交制度在中国的传播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天津条约》迫使清政府同意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但中国迟迟未能向国外派驻使臣。随着《万国公法》为代表的国际法在中国的传播,在洋务派官员的倡导下,中国逐渐建立起近代外交制度。19世纪70年代,中国派遣郭嵩焘为首任驻外公使,并制定驻外公使章程,开始建立近代外交制度。此后,中国建立驻外使馆的国家逐渐增加,派遣的外交官员日益增多,并逐渐建立起以亚太地区为重点同时遍及世界的驻外领事网。民国建立后,重新聘用外务部官员,使晚清建立的外交制度,得以继承和完善。中国接受近代外交制度不仅是世界大势发展的要求,而且对于加强本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加强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客观上也有利于中国利用国际法维护中国主权利益。但是由于传统华夷观念根深蒂固,顽固派极力阻挠,再加上近代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关系不是以国际法为根据,而是以不平等条约体系来规范。这种不对等的地位使近代中国很难依靠国际法来维护自身权益。【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中国)。设问要求,对近代外交制度在中国的传播进行评析。据材料“然而清政府囿于体制的限制,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风气未开……一直迟迟未能向国外派驻使臣”、“直到1875年8月,清政府谕旨任命候补侍郎郭嵩焘为首任驻外公使。这标志着清政府在外交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非同小可的一步”、“此后,清政府又相继向德国、日本、西班牙、秘鲁、美国等国家派遣公使”、“在欧洲也设立了领事馆,但大都为名誉领事”及所学知识可对近代外交制度在中国的传播进行概述:近代外交制度在中国的传播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在评析过程中主要结合肩带外交制度在中国传播的原因、过程、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说明;也可先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背景说明近代外交制度在中国传播的过程,最后进行评价。可进行评析如下: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天津条约》迫使清政府同意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但中国迟迟未能向国外派驻使臣。随着《万国公法》为代表的国际法在中国的传播,在洋务派官员的倡导下,中国逐渐建立起近代外交制度。19世纪70年代,中国派遣郭嵩焘为首任驻外公使,并制定驻外公使章程,开始建立近代外交制度。此后,中国建立驻外使馆的国家逐渐增加,派遣的外交官员日益增多,并逐渐建立起以亚太地区为重点同时遍及世界的驻外领事网。民国建立后,重新聘用外务部官员,使晚清建立的外交制度,得以继承和完善。中国接受近代外交制度不仅是世界大势发展的要求,而且对于加强本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加强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客观上也有利于中国利用国际法维护中国主权利益。但是由于传统华夷观念根深蒂固,顽固派极力阻挠,再加上近代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关系不是以国际法为根据,而是以不平等条约体系来规范。这种不对等的地位使近代中国很难依靠国际法来维护自身权益。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把一卡车药品从芝加哥运到法国南锡的成本(估算,1960年) 现金支出(美元)占成本的百分比(%)到美国港口城市的运费34114.3在港口附近的本地运费954.0使用港口的总支出116348.7远洋运输的运费58124.4欧洲内陆的运费2068.6总成本2386——资料来源:AmericanAssociationofPortAuthoritydatareportedbyJohnL.Eyre.Seen.7.货物的整箱处理取代逐件处理之后,装卸费用、保险费用、码头租金等都减少了。集装箱很快就被陆上运输所采用,装载时间的减少和转运成本的降低使得陆上运输的费用大幅下降。在轮船公司建造了专为处理集装箱而设计的轮船之后,海运费用也直线下降。而当集装箱运输变成了联合运输时,集装箱在轮船、卡车和火车之间的无缝转移就能够让商品在一个不间断的运输流中,从亚洲的工厂直接流进北美或欧洲零售商的库房。材料二美国人马尔科姆·麦克莱恩最先创造性地使用了大型货物集装箱。1956年,他将58个满载货物的集装箱装在改造过的油轮里,从美国新泽西州的纽瓦克港运至休斯敦,获得成功,标志着集装箱运输时代的开始,麦克莱恩被誉为“集装箱之父”。1966年,美国海陆公司将装有226个标准集装箱的集装箱船引入大西洋,即从北美运往欧洲,从而揭开了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序慕,全球运输业随之发生了革命性变革。材料三 ——以上材料改编自【美】马克·莱文森《集装箱改变世界》等(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传统海上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集装箱运输的优点。(2)根据以上材料,请运用唯物史观并结合相关史实,论述20世纪以来世界贸易发展情况。(要求:史论结合;紧扣主题;逻辑严谨;结构完整;语言通顺)。【答案】(1)问题:使用港口的总支出占比过高。优点:降低海运成本;提升海运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2)示例:集装箱促进世界贸易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前,海上贸易的货物只能在港口一件件地装卸,由此造成使用港口的巨额支出,提升了货物的成本,阻碍了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制约了世界贸易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集装箱能够大幅度降低海运成本,且可以与公路和铁路实现无缝对接,这使得集装箱船数量激增,逐渐取代了传统海运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全球商品的流通,推动了世界贸易加速发展,贸易中心也逐渐由大西洋沿岸转移到亚太地区。综上所述,以集装箱为代表的运输工具和技术的变革极大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的世界。问题:根据材料“把一卡车药品从芝加哥运到法国南锡的成本”可知,使用港口的总支出占比过高。优点:根据材料“货物的整箱处理取代逐件处理之后,装卸费用、保险费用、码头租金等都减少了。集装箱很快就被陆上运输所采用,装载时间的减少和转运成本的降低使得陆上运输的费用大幅下降。在轮船公 司建造了专为处理集装箱而设计的轮船之后,海运费用也直线下降。”可知,降低海运成本;根据材料“当集装箱运输变成了联合运输时,集装箱在轮船、卡车和火车之间的无缝转移就能够让商品在一个不间断的运输流中,从亚洲的工厂直接流进北美或欧洲零售商的库房。”可知,提升海运效率,同时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小问2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20世纪以来的世界。要求:史论结合;紧扣主题;逻辑严谨。首先,明确主题,根据题目设问的要求,即20世纪以来世界贸易发展情况。其次,从两个角度进行论述,一个是集装箱出现之前,另一个是集装箱出现之后,两个角度进行对比,如:集装箱促进世界贸易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前,海上贸易的货物只能在港口一件件地装卸,由此造成使用港口的巨额支出,提升了货物的成本,阻碍了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制约了世界贸易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集装箱能够大幅度降低海运成本,且可以与公路和铁路实现无缝对接,这使得集装箱船数量激增,逐渐取代了传统海运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全球商品的流通,推动了世界贸易加速发展,贸易中心也逐渐由大西洋沿岸转移到亚太地区。最后,进行总结升华,说明集装箱的出现的影响和意义,如:综上所述,以集装箱为代表的运输工具和技术的变革极大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10-17 22:05:02 页数:14
价格:¥3 大小:1.13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