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2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12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6小题,19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啜⋅泣阔绰⋅    哺⋅育相辅⋅相成B.贮⋅蓄踌躇⋅     骸⋅骨骇⋅人听闻C.奥⋅秘执拗⋅    默契锲⋅而不舍D.畸⋅形木屐⋅     憔悴⋅鞠躬尽瘁⋅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屏障    心旷神怡    葱笼    头晕目眩B.悲怆    粗制滥造    推崇    中流砥柱C.滂礴    获益匪浅    泯灭    沥沥在目D.绯红    峰芒毕露    藩篱    齐心谐力3.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阳春三月,和煦的春风和沁人的花香相得益彰⋅,广州处处春意盎然,美不胜收⋅。无论在增城的白水寨、南沙的百万葵园,还是市内的流花湖公园、云台花园,到处都是碧草连天、花团锦簇⋅,一派生机勃勃。在这美好的时节,与同学一起畅游花海,尽情享受天伦之乐⋅,真是人生一大乐事。A.相得益彰B.美不胜收C.花团锦簇D.天伦之乐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解决当前校车超载严重、交通事故屡有发生,有关部门已着手制订《校车安全条例》B.广州是广东省建成绿道线路最长、覆盖面最广、综合配套最齐、中心城区分布最广的绿道C.全球核电站应从日本福岛危机中吸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D.新一届的广州市中学生文联代表大会广泛采纳并征求了与会同学关于如何办好文学社团的意见5.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意思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原句:阅读是撑托城市发展的人文基石和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一种潜在力量.改句:难道阅读不是撑托城市发展的人文基石和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一种潜在力量吗?B.原句: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改句:凡立功名于世者,全都是从小处做起,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试卷第11页,总12页 C.原句:实力强大的七班篮球队被公认为弱旅的三班篮球队打败,显得非常不服气.改句:公认为弱旅的三班篮球队打败了实力强大的七班篮球队,显得非常不服气D.原句:有谁能否定爱迪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大发明家呀!改句:没有谁能否定爱迪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大发明家6.根据下面的调查表,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36字。我国国民阅读方式倾向年份纸质图书阅读网络(电子)阅读2010年80.2%19.8%2011年76.3%23.7%近两年我国国民阅读方式倾向:________。二、(2小题,15分))7.古诗文默写(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_A.杨花落尽子规啼,随风直到夜郎西。我寄愁心与明月,闻道龙标过五溪。B.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伴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C.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D.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高峰入云,清流见底。E.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于乱世苟全性命,不求闻达于诸侯。F.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2)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各名篇中空缺的部分。(6选4)①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②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③牺牲玉帛,________,必以信。《左传•曹刿论战》④________,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⑤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⑥启窗而观,________。(魏学洢《核舟记》)(3)请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填上初中语文课本中合适的古诗词名句。古代诗歌讲究色彩的运用,如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塞上胭脂凝夜紫”,《诗经》中的“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中的“________”,《木兰诗》中的“当户理红妆”,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________”,等。从这些句子中不难看出,“诗中画”在这里主要是借助于色彩词汇的灵活运用和巧妙搭配,形成色彩感和色调鲜明的意境美。8.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文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1)闻之,欣然规⋅往。 (《桃花源记》)试卷第11页,总12页 (2)同舍生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3)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五柳先生传》)(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三、(4小题,16分))9.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________A.则素⋅湍绿潭吴广素⋅爱人B.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家富良⋅马,其子好骑C.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D.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A.在一千二百里长的三峡两岸,高山对峙,怪石嶙峋,峭壁重叠,群山绵延不断。B.夏天的三峡有许多险滩,过往的船只不论是顺行还是逆行,其航道大都被阻隔断绝。C.每逢到了春冬之季,三峡江水变得缓慢安详,青翠群山静静倒映在碧绿清澈的潭面上。D.在雨后初晴或秋霜初降的早晨,三峡的山林水涧又展现出清凉热闹的另外一番景象。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试卷第11页,总12页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1)“更深”“阑干”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2)“虫声新透绿窗纱”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四、(9小题,40分))1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说 园        陈从周    我国造园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中树立着独特风格,自来学者从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各抒高见,如今就我在接触园林中所见闻掇拾到的,提出来谈谈,姑名“说园”。        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何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前者如苏州“网师园”,后者则苏州“拙政园”差可似之。人们进入网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池一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而轩外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然如画,静中生趣。至于拙政园径缘池转,廊引人随,与“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仿佛,妙在移步换影,这是动观。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叠山理水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山与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简言之,模山范水,用局部之景而非缩小,处理原则悉符画本。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我曾经用“水随山转,山因水活”与“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随地作低平”来说明山水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从真山真水中所得到的启示。明末清初叠山家张南垣主张用平冈小陂、陵阜陂阪,也就是要使园林山水接近自然。如果我们能初步理解这个道理,就不至于离自然太远,多少能呈现水石交融的美妙境界。        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要具有画意。窗外花树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乃模拟枯木竹石图。重姿态,不讲品种,和盆栽一样,能“入画”。拙政园的枫杨、网师园的古柏,都是一园之胜,左右大局,如果这些饶有画意的古木去了,一园景色顿减。树木品种又多有特色,如苏州留园原多白皮松,怡园多松、梅,沧浪亭满种箬竹,各具风貌。一个地方的园林应该有那个地方的植物特色,并且土生土长的树木存活率大,成长得快,几年可茂然成林。它与植物园有别,是以观赏为主,而非以种多斗奇。要能做到“园以景胜,景因园异”,那真是不容易。同中求不同,不同中求同,我国园林是各具风格的。古代园林在这方面下过功夫,虽亭台楼阁,山石水池,而能做到风花雪月,光景常新。我们民族在欣赏艺术上存乎一种特性,花木重姿态,音乐重旋律,书画重笔意等,都表现了要用水磨功夫,才能达到耐看耐听,经得起细细的推敲,蕴藉有余味。在民族形式的探讨上,这些似乎对我们有所启发。        (节选自《陈从周园林随笔》)(1)下面的内容,不能直接体现“静中生趣”的一项是________A.绕池一周,有时走走,有时可驻足。B.止步槛前,细数清水中游动的鱼儿。试卷第11页,总12页 C.坐在亭中,迎着清风等待欣赏月色。D.透过轩窗,注视墙上花影随风摇曳。(2)下面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A.作者从我国造园历史发展过程的角度,介绍中国园林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B.用拙政园和瘦西湖的例子作对比,说明中国园林移步换影和动中生趣之妙。C.用平冈小陂、陵阜陂阪的例子,说明中国园林的建造要与大自然完全一致。D.中国园林的亭台楼阁和山水花木余味悠长,符合传统的民族欣赏艺术特性。(3)文中说“中国园林是一个综合艺术品”,其艺术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1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说知论智        王蒙    什么是智慧?是“知识多”吗?不。知识多,是渊博,是活字典,未必就是智慧。掉书袋的人,学贯中西、文通古今的人,是学问大家,但未必是最好的智者。仅仅有一种绝活,人们会称赞你心灵手巧,称呼你是能工巧匠,却不一定认为你很有智慧。        今天,追求技巧、想走捷径成功的人越来越多。这又是“智慧”吗?不,最多是心眼多,是投机取巧,是机灵鬼。智慧要求远见,要求眼光,要求对于对象的整体性把握,要求不仅经得住一时一地一事的考验,而且经得住较为长期与全面的检查。智慧要求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要求有所不为,有所作为,要求学有新意,事有新意,言有新意。        智慧,是指人的一种高级的、主要是知性方面的精神能力。“智”强调的是知识与胆识,是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估量、选择与决策。“慧”主要是悟性,是对于是非、正误、成败、得失等的迅速感受与理解掌控。        尽管智慧给人的印象首先是一种能力,但能力不可能完全脱离品质与境界。我们说到远见、大局、明辨、敏锐与周全,说到选择与决策、承担与应变、淡定与冷静、正视与勇气,这都不是鼠目寸光、私心杂念、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蝇营狗苟、妒贤嫉能、夸张矫饰、胆小怕事、苟且偷安的人所能做得到的。相反,只有具有远大的目光与胸怀的人,具有谦逊兼听、从善如流品德的人,具有求知好学、服膺真理性格的人才能做得到。        在中国古人那里,不常用智慧这个词,而喜用“知”。儒家讲得更多的是“学”字,要人重视学习,重视切磋琢磨。老子讲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些意思都与我们今天讲的“大智若愚”相通。真正的大智是深藏的,是不那么张扬外露的。这也包含了警示人们不要耍小聪明、不要一心投机取巧、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意思。        大的智慧,不等于万事通,事事通。有些有大智慧的人,某件小事上可能冒傻气。比如牛顿,为了便于家里一大一小两只猫出入,要求木匠在大门上凿出大小两个猫洞;因为着迷做实验,煮鸡蛋时却心不在焉地把怀表放进了锅里。        智慧是永无止境的。向往智慧、靠拢智慧、汲取智慧之心人皆有之。尤其在今天,在全球化的激烈竞争的时代,不论个体还是群体,没有足够的智慧,就无法生存和发展,就无法在竞争中取得成绩,更不要说胜利了。        怎么获得智慧?自然要汲取全世界的一切智慧成果,弘扬民族文化的益智精华,倾听时代高端与科学前沿的信息与呼唤。更重要的是,面对我们的生活实践,有所实试卷第11页,总12页 验、有所创新、有所尝试、有所撷取、有所思索、有所发现、有所见解。智慧的依据是生活,是世界,是实践,而不仅仅是书本。        (节选自2011年1月21日《广州日报》)(1)下列的分析,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________A.“智”包含了“知”,但知识多学问大的人一定不能称为有智慧的人。B.“说知论智”中的“智”,不但设计智力,还有“慧”这方面的悟性。C.智慧给人的印象首先是一种能力,能力的大小就可以决定智慧的高低。D.在大门上开凿一大一小两洞以方便猫的进出,体现了牛顿极高的智慧。(2)结合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①作者举老子的例子,其目的是什么?②某官员最近在回应网友对政府的批评时认为:“主人说公仆几句话,也是合情合理的。”这一回应得到网友的一致好评。如果用本文作者的观点,这位官员的智慧体现了哪些特质?1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风筝仙女        铁凝            我们的楼房前边是一大片农民的菜地。凭窗而立,眼前地阔天高,又有粪味儿、水味儿和土腥味儿相伴。在正月里,当粪肥在地边刚刚备足,菜地仍显空旷,而头顶的风已经变暖的时候,便有人在这里放风筝了。放风筝的不光我们这些就近的居民,还有专门骑着自行车从拥挤的闹市赶来的孩子、青年和老人。        我的风筝实属普通,才两块五毛钱。这是一个面带村气的仙女,鼻梁不高,嘴有点鼓;一身的粉裙子黄飘带,胸前还有“河北邯郸沙口村高玉修的风筝,批发优惠”一行小字,以及邮编多少多少什么的。使我相中这风筝的,恰是“仙女”胸前的这行小字。那表面的商业味道终究没能遮住农民高玉修骨子里的那点儿拙朴,这种口语一般直来直去的句式该让我决定,我就要这个仙女。        傍晚之前该是放风筝的好时光,太阳明亮而不刺眼,风也柔韧且充满并不野蛮的力。我举着我的仙女,在日渐松软的土地上小跑着将她送上天空。近处有放风筝的邻人鼓励似的督促着我:“放线呀放线呀快放线呀,多好的风啊……”        我要说我的仙女实在是充满灵气:她是多么快就够着了上边的风啊。高出的风比低处的风平稳,只要够着上边的风,她便能保持住身体的稳定。        我关照空中的仙女,快速而小心地松着手中的线,一时间只觉得世上再也没有比这风筝仙女更像仙女的东西了:她那一脸的村气忽然被高远的蓝天幻化成了不可企及的神秘;她那简陋的衣裙忽然被风舞得格外绚丽、飘逸;她的态势忽然就呈现出一种怡然的韵致。放眼四望,天空正飞翔着黑的燕子褐的苍鹰,花的蝴蝶银的巨龙……为什么这些纸扎的玩艺儿一旦逃离了人手,便会比真的还要逼真?就好比天上的风给了它们人间所不解的自在的灵魂,又仿佛只有在天上,它们才会找到独属于自己的活生生的呼吸。是它们那活生生的呼吸,给地上的我们带来愉悦和吉祥的话题。        有些时候,在我们这寻常的风筝队伍里,也会出现一些不同寻常的放风筝的人:一辆“奥迪”开过来了,“吱”地停在地边,车上下来两三个衣着时髦的男女,簇拥着一位手戴钻戒的青年。青年本是风筝的主人,却乐于两手空空--自有人跟在身后专为他捧着试卷第11页,总12页 风筝。那风筝是条巨大而华贵的蜈蚣,听说由山东潍坊特意订制而来;那线拐也远非我手中这种通俗的杨木棍插成,那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器械,滑轮和丝线都闪着高贵的银光。“钻戒”站在地边打量天上,一脸的不屑。好不气派的一支队伍,实在把我们给“震”了。        然后那蜈蚣缓缓地迎风而起了,确是不同凡响地好看。四周爆发出一片叫好声,善意的人们以这真诚的叫好原谅了“钻戒”不可一世的气焰。我却有点为“钻戒”感到遗憾,因为他不曾碰那“蜈蚣”,也不曾碰一碰风筝线。只在随员替他将“蜈蚣”放上蓝天之后,他才从随员手中接过线盒拎住。他那神情不像一个舵手,他站在地里的姿态,更像一个被大人娇纵的孩童。        在这时我想起单位里一个爱放风筝的司机。他告诉我说,小时候在乡下的家里,他自己会糊风筝却买不起线,他用母亲拆被子拆下来的碎棉线代替风筝线。他把那线一段段接起来,接头太多,也不结实。有一次他的风筝正在天上飞着,线断了,风筝随风飘去,他就在乡村大道上跑着追风筝。为了那个风筝,他一口气跑了七八里地。        我知道我开始走神儿,我的风筝线就在这时断掉了。天色已暗,我开始追赶我的仙女,越过脚下的粪肥,越过无数条垄沟和畦背,越过土路上交错的车辙,也越过“钻戒”们不以为然的神色。当暮色苍茫、人声渐稀时,我终于爬上一座猪圈,在圈顶找到了歪躺在上边的仙女。我觉得这“仙女”本是我失散已久的一个朋友,这朋友有名有姓,她理应姓高,与邯郸沙口村那个叫做高玉修的农民是一家人。        大而圆的月亮突然就沉甸甸地悬在了天空,在一轮满月的照耀下,我思想究竟什么叫做放风筝。我不知道。但是,有了风筝的断线,有了仙女的失踪,有了我追逐那仙女的奔跑,有了我的失而复得,我方才明白,欢乐本是靠我自己的双脚,靠我自己货真价实的奔跑到达我心中的;连接地上人类和天上仙女之间那和平心境的,其实也不是市场上出售的风筝线。        (节选自1996年01期《散文》)(1)根据文中“风筝”这一线索,在空白处依次填上恰当的内容。(2)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问题。①纸扎的燕子、苍鹰、蝴蝶、巨龙一旦逃离了人手,为什么便会显得更为逼真?②“我”为什么把风筝仙女看成是自己的朋友?(3)你觉得文中画线的句子在写法上主要有什么特点?请写出一点并作简要分析。(4)你对文中“‘钻戒’放风筝”有何看法?请说出理由。五、(1小题,60分))14.按要求作文。请以“改变一点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试卷第11页,总12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2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6小题,19分)1.D2.B3.D4.C5.C6.主要以纸质图书阅读为主,现已有所下降,网络(电子)阅读则逐步上升.二、(2小题,15分)7.C、F谁家新燕啄春泥,马上相逢无纸笔,弗敢加也,长风万里送秋雁,酒酣胸胆尚开张,雕栏相望焉白露为霜,小麦覆陇黄,行舟绿水前,秋天漠漠向昏黑8.(1)计划;(2)“被”为通假字,通“披”,穿;(3)领会;(4)“私”为古今异义词语,偏爱;(5)名词活用作状语,在空中.三、(4小题,16分)9.(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A项,前句句意为:就有白色的急流、绿色的深潭.素,白色的.后句句意为:吴广向来关心士兵.素,向来.选项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B项,前句句意为: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趣味.良,实在.后句句意为:家里有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良,好的.选项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C项,前句句意为: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绝,消失,停止.后句句意为:夜深了,说话声已经没有了,似乎还能听到低微的抽泣声.绝,消失.选项加点词的意义相同.D项,前句句意为: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属,动词,连接.后句句意为: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属,通“嘱”,嘱托.选项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本题要求选择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故选:C(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①句中重点词语有:“自”,如果;“亭午”,正午;“夜分”,半夜.句意为:假如不是正午或晚上,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②句重点词语有:“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襄”上升,动词,指水漫上.句意为: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项,由文章第一段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可知三峡长七百里而非一千二百里.选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试卷第11页,总12页 B项,由文章第二段中“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可知等到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选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C项,第三段写春冬之时的三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意为“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江水变得清澈但是并不平缓,没有变得缓慢安详.选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D项,第四段写晴初霜旦时的三峡,“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猿啼在空谷中回响不绝,使人倍感凄凉,此时的三峡并不是一番热闹的景象.选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本题要求选择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故选:B答案:(1)C(2)①假如不是正午或晚上,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②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3)B10.(1)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根据诗歌的内容来理解即可.答案为:“更深”是夜深的意思.(“阑干”是横斜的样子.).(2)“虫声新透绿窗纱”一句,从虫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说明诗人有着深厚的乡村生活的根柢.写隔窗听到虫声,用“透”,给人以生机勃发的力度感.窗纱的绿色,夜晚是看不出的.这绿意来自诗人内心的盎然春意.一个“新”字,饱含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说清新,又有欣悦之意.本题根据“虫声、新绿”来描写情景,然后根据描写的情景来感悟诗人的心情即可答案:(1)“更深”是夜深的意思.(“阑干”是横斜的样子.).(2)诗句描写了蛰虫涌动,春天来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喜悦(惊奇、喜爱)的心情.翻译: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今夜才知春天的来临,因为你听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四、(9小题,40分)11.(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A项,文章中对“静中生趣”是这样表述的:“人们进入网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池一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而轩外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然如画,静中生趣”.而“有时走走,有时可驻足”体现的是游人的动作,而非网师园中景物的“静中生趣”.选项不能直接体现“静中生趣”.B、C、D项能直接体现“静中生趣”.本题要求选择不能直接体现“静中生趣”的一项.故选:A.(2)本题考查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项,纵观全文,作者是从造园的意境、讲究艺术特点等角度介绍中国园林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而不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介绍的.选项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试卷第11页,总12页 B项,选文第二段提到“至于拙政园径缘池转,廊引人随,与‘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仿佛,妙在移步换影,这是动观”,并不是相对比,而是共同说明中国园林移步换影和动中生趣之妙.选项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C项,选文第三段提到“明末清初叠山家张南垣主张用平冈小陂、陵阜陂阪,也就是要使园林山水接近自然”,不是与自然“完全一致”.选项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D项,从选文最后一段可知,中国园林的亭台楼阁和山水花木余味悠长,符合传统的民族欣赏艺术特性.选项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本题要求选择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故选:D.(3)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与归纳能力.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找出文段的关键句子加以概括即可.文章各段中心不同,其中第③段(段首: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和第④段(段首: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要具有画意)重点介绍了中国园林的意境美的特点.再通读③④段,发现说明园林的艺术性时,按照山水关系(山与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花木关系在说.第③段中的句子“叠山理水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就不至于离自然太远,多少能呈现水石交融的美妙境界”,意思是要让和山和水的关系看上去好像纯天然的一样,不能像是人工故意为之的,而且山和水要搭配着来,看起来很和谐.第④段主要讲园林中花木组合的特色.“不仅为了绿化,要具有画意”“具有画意窗外花树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乃模拟枯木竹石图”“它与植物园有别,是以观赏为主,而非以种多斗奇”,所以园中的花木安排要讲究品种多、杂,以观赏为主.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答案:(1)A(2)D(3)①山水交融显美妙.   ②花木布局有画意.12.(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时找到相应的原文进行分析即可.A错误,根据第1段的内容来看,多学问的人不一定能称为有智慧的人.C错误,能力的大小就可以决定品质与境界的高低.D错误,体现的是“大的智慧,不等于万事通,事事通.有些有大智慧的人,某件小事上可能冒傻气”.故选B.(2)①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表达效果的能力.举老子的例子目的主要是为了论证“大智慧是深藏不露的,警示人们不要耍小聪明”这个观点.②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4、5两小节的内容来分析官员的智慧即可.答案:(1)B(2)①说明大智慧是深藏不露的,警示人们不要耍小聪明(投机取巧).②具有远大的目光和胸怀;具有谦逊兼听、从善如流的品质.试卷第11页,总12页 13.(1)本题考查对散文脉络的梳理与归纳能力.解答时,先分析作者的回忆内容和感情升华过程,再找出文段的关键内容加以概括即可.文章第一段首先提出楼房前的一片菜地是大家放风筝的地方,引起下文.接着写到“我”挑选一个由普通农民制作的、很便宜的风筝;接下来,在邻人的鼓动下,“我”终于放起了仙女风筝,原本有些土气的风筝在空中好像也变得充满灵气了;这时,“钻戒”和他的同伴也来到这片菜地上放风筝,但是“钻戒”青年却只是在别人放起来之后才接手.看着这样的场景,“我”回忆起司机放风筝、追风筝的事.在“我”回忆的时候,“我”的风筝线也断了.去追风筝的时候,“我”感悟到欢乐应该是靠自己去追寻的,而不是别人把它递到你的手里.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2)①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句子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注意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分析.此句出现在第五段,后文给出了答案“好比天上的风给了它们人间所不解的自在的灵魂,又仿佛只有在天上,它们才会找到独属于自己的活生生的呼吸”.也就是说,风筝本来是一种没有灵魂的物品,但飞上天空后就会显得富有生气而更加逼真.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②本题考查对文章形象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抓住重点文段,分析形象.由文章第九段“这朋友有名有姓,她理应姓高,与邯郸沙口村那个叫做高玉修的农民是一家人”可看出“我”对风筝和风筝制造者淳朴本色的欣赏;“我要说我的仙女实在是充满灵气”,风筝顺着“我”的思维飘荡,高飞在空,恰好在“我”回忆司机放风筝断线时断了线,使我获得了追赶风筝的乐趣,给“我”带来了快乐.因此,“我”觉得它是自己的朋友.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分析和鉴赏能力.解答时,结合相关写作手法,分析句子说明表达效果即可.排比: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作用:增强气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画线句“她那一脸的村气忽然被高远的蓝天幻化成了不可企及的神秘;她那简陋的衣裙忽然被风舞得格外绚丽、飘逸;她的态势忽然就呈现出一种怡然的韵致”,三个“她那…忽然…”构成排比,把事物描绘得活灵活现,突出强调了风筝仙女的美丽.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在把握画线句子写法特点的基础上,言之有理即可.(4)本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联系下文得知,在作者看来,“我却有点为“钻戒”感到遗憾,因为他不曾碰那“蜈蚣”,也不曾碰一碰风筝线.只在随员替他将“蜈蚣”放上蓝天之后,他才从随员手中接过线盒拎住.他那神情不像一个舵手,他站在地里的姿态,更像一个被大人娇纵的孩童”,这个人并没有自己亲身去做事情,也就体会不到亲身放风筝的乐趣,得到的只是周围人对他的奇怪看法,而他本人把这种别人的目光当做是一种荣耀,十分可笑.作答时,只需围绕这个要点组织语言即可.示例:“‘钻戒’放风筝”并不能体会到真正的乐趣放风筝的乐趣要靠自己亲手“放”才能获得,而“钻戒”既不碰到“蜈蚣”,也不曾碰风筝线,更不可能去追赶风筝,仅是接过线盒拎住而已,所以他无法体会到放风筝的真正乐趣.答案:(1)②放飞风筝  ④回忆司机说放风筝的事  ⑤追赶断线风筝  ⑥对放风筝的感悟(2)①因为它们仿佛有了灵魂,有了生命力.试卷第11页,总12页 ②因为风筝仙女的淳朴打动了“我”,它仿佛理解“我”,并给“我”带来了快乐.(3)示例:运用了排比,连用“她那…忽然…”的句式,把风筝仙女神秘的脸、飘逸的衣服、怡然的态势这一形象,描摹得更加细腻、丰富.(4)示例:“‘钻戒’放风筝”并不能体会到真正的乐趣.放风筝的乐趣要靠自己亲手“放”才能获得,而“钻戒”既不碰到“蜈蚣”,也不曾碰风筝线,更不可能去追赶风筝,仅是“接过线盒拎住”而已,所以他无法体会到放风筝的真正乐趣.五、(1小题,60分)14.【例文】改变一点点小时候,家里老屋拐角处的屋檐底下,镶着一块青石板.每逢下雨的时节,雨水会顺着屋檐汇集而下,滴在青石板上.那年月,没有电视、报纸,可阅读的书籍也很少,除了教科书之外,几本搜刮来的小人书早已滚瓜烂熟.没有喜欢的娱乐消遣的时候,坐在小板凳上发呆,也是一项可以反复运用的消遣方式.发呆并不需要十足的场景.你只需把心收拢,把眼光投向一个固定物,或者射向那遥远的未知,一切便安然就绪.一个人的时候,我常对着天空发呆.而在这样的一个雨季,足不能出户,又无一件饶有兴趣的事可做,那么,发发呆便是最好的选择了.雨,时常会搅扰我的静默.雨点们就像一只只小蝌蚪一样,挤进我的视线.屋檐下的地面,经过雨点的多次击打,已经形成了一条细长的沟壑.而那块青石板,似乎没有丝毫的损伤.雨点掉落在它的表面,又被无情地弹射回来.“滴水穿石”忽然跃入我的脑海.如果可以,那又需要经历多少岁月的敲打呢?我暗自思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青石板依旧完好如初.因为求学,我离开了家乡.在那些离乡背井的日子里,我的心变得浮躁与忙碌.渐渐地,故乡远离了我的视线,同时远离的还有那些发呆的日子里的一个个遐思.多年之后,我忽然想起了那块青石板.只是不知道它是否一如从前那样完好无损.于是,借着一次探亲的机会,我终于解开了心中的谜团.青石板还在原地.只是在雨水“滴答”的地方,明显出现了一些“凹”痕.很多时候,仅凭我们的肉眼,并不能立即看不出事物的某些细微变化,但是时间就像是一架高倍显微镜,让我们能清晰地感知事物任何最细微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反映在事物的表面,也体现在事物的内在特质上.记得孩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担心他在学校没有充足的时间锻炼身体,于是,规定他上学之前,先跳绳十分钟.刚开始的时候,他跳得相当笨拙.一个、两个就会绊住,最多时也只能跳三个.孩子觉得跳绳很难,以为自己并不具备跳绳方面的天赋.他生气地扔下跳绳.他想要放弃.“如果你每天能多跳一个,就是进步.”我告诉他.“真的吗?”孩子天真地看着我,觉得这应该很容易做到.于是,他捡起地上的跳绳,重新跳了起来.这一次,他跳了六个.“妈妈,我有进步了,我跳了六个!”孩子兴奋的叫起来.我分享着他的成果,与他一起欢呼!孩子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他坚持了下来.因为坚持,他现在的跳绳水平在学校的排名已是遥遥领先.时间会改变一切!如果你制定了目标后,能够坚持脚踏实地,纵然是蜗牛的脚步,也能抵达金字塔顶.每天改变一点点,我们的每一次小小的努力虽然看不出有明显的变化,但是,“积土成山,集腋成裘”,量变的过程中必定会迎来质的飞跃.试卷第11页,总12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10-10 02:40:01 页数:12
价格:¥17 大小:45.79 KB
文章作者: 真水无香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