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津市第九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2

2/32

剩余3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2024学年天津九十六中高三(上)开学语文试卷一、选择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说起中国诗歌中的意象,如果让我们只选取一个最典型的,我们一定会想起头顶上的那一轮明月。李太白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他在唐朝停下的这只酒杯,被苏东坡在宋朝遥遥接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停一接之间,对头顶的那轮明月,有着无穷追问,(  ),一直到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的发问,直到明月照耀我们的今天……中国人之所以对月亮(  ),也许是因为月亮那种特殊的质感、独到的美丽。它是柔和的,它是清澈的,更重要的是,它是不断变化的。在初一;初二以后,细细的一点点月痕露出它的内芽;直到十五,它如同冰轮,变得那么丰满,那么圆润。月亮周而复始地变化着。从初一,再到月末,完成一个循环。月亮的这种阴晴圆缺,折射到世界万物和人生百态上,就是老子说的:“物或损之而益,实际上它获得了另外一种“圆满”——月亮只有一弯月牙的时候,是一种“损”,但它已经蓄满了生命,正在迈向圆满,完成了,实际上却逐渐走向残缺——圆月当空(  )地,是一种璀璨,一种“益”,无力再更圆一些更亮一些,只能慢慢消瘦下去,再把这样的目光移到世间,我们就知道怎样完成内心困惑的消解和平衡了。,最圆满的日子——十五的月圆,就成了中国人心灵的寄托。(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寄托趋之若鹜泄B.承载情有独钟泄C.寄托情有独钟泻D.承载趋之若鹜泻(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正是这样的满而损、损而满,盼望了很久之后B.正是因为这样的满而损、损而满,盼望了很久之后C.正是因为这样的损而满、满而损,盼望了很久之后D.因为正是这样的损而满、满而损,盼望了很久之后二、选择题(每题3分) 2.(3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西汉司马迁创作的,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狄更斯是19世纪美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有“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主线是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的成长史。C.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他编辑整理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D.巴金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代表作品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3.(3分)很多场合,沟通语言的确很重要。如果你发微信邀请朋友来自己家里做客,该怎样说?下面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A.我家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欢迎你随时叨扰,请千万不要客气啊。B.诚挚地欢迎你,你的到来定会让我家蓬荜生辉,你还是不要爽约。C.欢迎你来我家做客,我今天特意买了你最爱吃的零食,不见不散。D.你到我府上共叙同窗之谊,正好拜访一下令堂,以表达尊敬之情。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4.(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今天,文化产业内部结构迎来重大变化,与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相关的文化领域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文化部出台首个针对数字文化产业的文件《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优化数字文化产业供给结构,推进数字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扩大和引导数字文化消费需求等发展方向展望未来,伴随数字人文时代的来临,我们将在“全数字化”环境中从事人文研究与传播,对此我们要建立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以应对新的挑战。(摘编自《数字人文时代将来临》光明日报)材料二:在近日举办的第四届腾云峰会上,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指出,数字时代需要树立共享理念,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要让文物尽快数字化,建立起实现共享的数据库平台、传播平台。但这些仅靠文博领域的人是做不到的过去3年,故宫博物院和腾讯共同进行了一系列合作与探索,让传统文化以数字形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年轻人群体中掀起了“国潮”。 据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介绍,2019年9月,双方又达成一项新合作,通过“数字化+云化+AI化”,在文物数字化采集与文化研究等领域深入助力“数字故宫”建设,形成一套面向未来的数字解决方案。“科技、艺术和文化,都是推动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还将持续推动科技与文化更深入结合,让人类在数字世界诗意栖居。”程武表示。(摘编自《在数字世界诗意栖居》中国文化报)材料三: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而言,创意是核心。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阶段,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带来了新的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了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比如数字出版。当时,还处在跟随阶段。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原创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主动开放数字文化资源,寻求与数字文化企业的合作,提升了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原创能力。(摘编自《“数字+文化”,跑出跨界融合加速度》光明日报)材料四:随着5G时代到来,超带宽带来的高速度和低时延,将使整个世界更加快速而广泛地连接,“未来10到15年,与产业互联网的融合将成为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这是一个超过80万亿元人民币的大市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杨晓东认为,我国数字文化产业正处于新一轮爆发性增长的前夜,将呈现出三个特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区块链技术都可能影响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进(摘编自《全国数字文化产业产值逾3万亿元》北京日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产业内部结构迎来重大变化,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向“数字创意产业”转型发展。B.仅靠文博领域的人无法做到让文物数字化及共享数据库平台、传播平台的建设,需要跨领域合作完成。C.故宫博物院和腾讯在2019年9月达成的新合作,在相关领域可深入助力“数字故宫”建设。D.未来10到15年,是与产业互联网的融合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2)以下最能反映数字人文时代的来临和趋向的一项是  A.利用数字技术把保护成果、研究成果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它。B.文物单位与数字传播平台合作,让传统文化以数字形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C.持续推动科技与文化更深入结合,让人类在数字世界诗意栖居。D.传统文化机构利用自身较好的信息化基础,主动开放数字文化资源。 (3)结合材料,下列对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部出台首个针对数字文化产业的文件《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B.利用数字技术把保护成果、研究成果传播出去,跨界共享理念得到接受。C.我国文化产业的原创能力显著提升,大量具有鲜明中华文化标志的IP已形成。D.科技进步带来的数字技术提升,使科技与文化结合成为了可能,并推动了二者的加速融合。四、文言文阅读5.(2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太祖高皇帝三年(丁酉,公元前二零四年)冬,十月,韩信、张耳以兵数万东击赵。赵王及成安君陈馀闻之,号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韩信、张耳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足下深沟高垒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否则必为二子所擒矣。”成安君尝自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韩信兵少而疲如此避而不击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广武君策,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大破赵军,禽赵王歇。信募生得广武君者予千金。有缚致麾下者,信解其缚,东乡坐问曰:“仆欲北攻燕,东代齐,何若而有功?”广武君辞谢曰:“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信曰:“仆闻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今仆委心归计,愿足下勿辞。”广武君曰:“今将军涉西河,禽夏说;东下井陉,诛成安君;名闻海内,农夫莫不辍耕释耒,衤俞衣甘食,此将军之所长也。然而众劳卒罢,其实难用。今将军欲举倦敝之兵,欲战不得,攻之不拔;旷日持久,粮食单竭。燕既不服,则刘、项之权未有所分也,此将军所短也。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韩信曰:“然则何由?”广武君对曰:“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按甲休兵,镇抚赵民,百里之内,以飨士大夫;北首燕路,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燕已从而东临齐,虽有智者,亦不知为齐计矣。如是,此之谓也。”韩信曰:“善!”从其策,发使使燕靡;遣使报汉,且请以张耳王赵,汉王许之。(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二》) 【相关链接】诸将效首虏,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今予之生地,皆走(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致:送达B.广武君辞谢曰:“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谢:道歉C.莫如按甲休兵,镇抚赵民按:止住D.燕从风而靡靡:归顺(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知其不用广武君策,则大喜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B.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D.燕已从而东临齐夫赵强而燕弱(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其中全都直接表现广武君善于审时度势,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①樵苏后爨,师不宿饱。②足下深沟高垒勿与战。③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④东下井陉,不终朝而破赵二十万众。⑤莫如按甲休兵,镇抚赵民,百里之内⑥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A.①②③B.②⑤⑥C.①③④D.④⑤⑥(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韩信兵少而疲如此避而不击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B.韩信兵少而疲如此避而不击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 C.韩信兵少而疲如此避而不击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D.韩信兵少而疲如此避而不击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一项是  A.韩信率领几万军队攻打赵国,赵王在井陉集结军队,号称有二十万之众。双方军队人数悬殊B.广武君认为,汉军乘胜攻赵,不可阻挡,固守,伺机取胜,急于迎战。C.广武君被擒后进言韩信,如果不能使燕臣服,燕、齐两国势均力敌,于刘邦统一天下不利。D.韩信采纳广武君计策,不战而屈燕之兵,韩信遣使向汉王报告(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有缚致麾下者,信解其缚,东乡坐②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③然则何由?(7)文言文阅读材料和相关链接,体现出韩信什么性格特点。五、古代诗歌阅读6.(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晨雨杜甫小雨晨光内,初来叶上闻。雾交才洒地,风逆旋随云。暂起柴荆色,轻沾鸟兽群。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春雨周邦彦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杜甫将小雨置于晨曦、树木的背景中,这样写切题,又使诗具有诗情画意。B.杜诗的颈联写灌木经雨、鸟兽沐雨,“暂”“轻”二字突出表现晨雨之“小”。C.周诗写春雨,诗人不但着力写雨中之景,也写雨后的情形D.春季农事伊始,农田待耕,一个“语”(2)“雾交才洒地,风逆旋随云”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两首诗虽同写“雨”,手法和情感却不相同,请简要分析。六、句子默写7.(6分)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1)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十二章)(2)映阶碧草自春色,  。(杜甫《蜀相》)(3)  ,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屈原列传》)(4)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5)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6)  ,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七、文学类文本阅读8.(1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大敦煌①从兰州出发,沿河西走廊一路西行,过武威、张掖、嘉峪关,凡一千一百余公里。一路西域风光,沧桑雄浑,而至敦煌则达到顶点。②敦煌,一座总面积只有3.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只有18万的蕞尔小城,就敢取这么一个大气磅礴的名字,大也;煌,盛也。”唐朝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进一步发挥道:“敦,故以盛名。”尽管现代大多数学者都说,“敦煌”一词是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③就是这块土地,曾经连接起汉唐盛世与西域文明,手挽着长安城与波斯湾,敦煌疆域辽阔,统管六县,一都会也”。在唐代,敦煌更是成为一座拥有140万人口的大城市,敦煌虽然没有了当年的显赫地位,规模也大大缩小,历经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更是与日俱增。④ 到达敦煌,暮色四合。深秋的敦煌格外清朗,夜晚的天空格外高蓝,好像一天的星星都集中到这块天空了。城市不大,但建设有序、干净整洁、规划整齐。汉唐的建筑,满墙风动的壁画,让人怀疑是在历史与梦幻之中。⑤一夜小雪,鸣沙山披上一层洁白的轻纱,空气像水洗过一样清爽。登上山顶,那一道道沙峰如奔涌的波浪,气势磅礴。微风吹来,爽人心肺,心胸顿觉空明。鸣沙山的沙粒有红、黄、绿、黑、白五色,听山与泉同振共鸣,犹如钟鼓管弦齐奏,水有悬泉之神”。⑥被誉为天下沙漠第一泉的月牙泉,千百年来不为流沙而淹没,不因干旱而枯竭。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造化之神奇,令人心醉神迷。月牙泉有版本众多的美丽传说,月光下的月牙泉更美丽。最好在农历十五月圆之夜时来,露宿在鸣沙山才可以亲历那梦幻仙境般的意境。⑦来敦煌不能不去瞻仰莫高窟。是的,是瞻仰,不是参观。莫高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不断兴建,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⑧洞窟门一打开,历史的味道迎面而来,栩栩如生的泥塑和壁画好像带你走进了历史。你仿佛可以看见千年前的画工巧匠们一点一点描绘、上色,微微上扬的嘴角述说着乐观豁达。其实他们面对的不只是你,还有千年的历史,那些谦卑的祈福的平民,那些无声飘过的岁月的风。⑨“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走进敦煌研究院大门,一块条石上镌刻着的大字格外醒目,也许莫高窟现在还静静地沉睡在沙漠的怀中;或者,也许能够受到更好的保护。可惜,历史不能假设。⑩1900年6月22日,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箓在清理积沙时,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从此敦煌不再平静,从此无数的学者为她皓首穷经,从此世界上产生了敦煌学。⑪面对敦煌遭遇的重重劫难,中国知识分子拍案而起,他们义无反顾站了出来,是著名金石考古专家罗振玉。当他得知一批珍贵的敦煌文物沦落到法国人伯希和之手后,当即报告学部,一批著名学者投入到对敦煌遗书的收集、校勘、刊布、研究中去。更有人远涉重洋,到日本、到欧洲⑫在保护和研究敦煌方面,贡献最大、最令人感动的是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为代表的敦煌守护者。他们放弃内地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奔赴偏僻荒凉的大西北,敦煌才结束了无人看管的现状,走上了科学保护的道路。敦煌学研究也从无到有,彻底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的状况。⑬敦煌是中国的敦煌,应该使敦煌学回到中国。这是三十多年前,一位老人的郑重嘱托。⑭现在,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告慰这位老人:敦煌学已经回家了! (取材于徐可的同名散文,有删节)(1)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敦煌人宁愿相信古代学者对“敦煌”一词的解释,反映出他们有一种身为敦煌人特有的骄傲和自豪。B.尽管规模与古代相比大为缩小,地位也不如从前那样显赫,但是现在的敦煌仍然有着突出的文化价值。C.被誉为天下沙漠第一泉的月牙泉,不因干旱而枯竭,月光之下,气势磅礴,更显梦幻般的美丽。D.“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是一句“锥心”之语。这样说的原因是莫高窟被意外发现以后,无数学者为此皓首穷经E.经过一代代敦煌守护者的努力,敦煌终于改变了被肢解的命运,敦煌学也回到中国并得到长足发展。(2)作品第⑤段引用了“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一句,请分析其作用。(3)请赏析第⑧段。(4)作品标题“大敦煌”中的“大”有哪些内涵?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解说。八、名著阅读(8分)9.(4分)《红楼梦》中“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分别指哪两个人物?10.(4分)文学社拟从《红楼梦》中选取一个场景拍摄视频短剧。假如你是导演,会选取哪部书中的哪个经典场景?请说明理由。字数不超过100字。九、话题作文(60分)11.(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共克时艰的日子里,逆行出征的豪迈、顽强不屈的坚守、患难与共的担当、英勇无畏的牺牲、守望相助的感动,源于坚定的理想、崇高的信念所激发的精神动力。从白衣天使到人民子弟兵,从志愿者到工程建设者,从古稀老人到“90后”。“00后”青年一代,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平凡铸就伟大——节选自习近平《2020年新年贺词》材料二: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时代。 材料三:走在喀喇昆仑,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肖思远的战地日记请综合理解以上材料,以“时代需要什么样的英雄”为主题,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天津九十六中高三(上)开学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说起中国诗歌中的意象,如果让我们只选取一个最典型的,我们一定会想起头顶上的那一轮明月。李太白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他在唐朝停下的这只酒杯,被苏东坡在宋朝遥遥接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停一接之间,对头顶的那轮明月,有着无穷追问,(  ),一直到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的发问,直到明月照耀我们的今天……中国人之所以对月亮(  ),也许是因为月亮那种特殊的质感、独到的美丽。它是柔和的,它是清澈的,更重要的是,它是不断变化的。在初一;初二以后,细细的一点点月痕露出它的内芽;直到十五,它如同冰轮,变得那么丰满,那么圆润。月亮周而复始地变化着。从初一,再到月末,完成一个循环。月亮的这种阴晴圆缺,折射到世界万物和人生百态上,就是老子说的:“物或损之而益,实际上它获得了另外一种“圆满”——月亮只有一弯月牙的时候,是一种“损”,但它已经蓄满了生命,正在迈向圆满,完成了,实际上却逐渐走向残缺——圆月当空(  )地,是一种璀璨,一种“益”,无力再更圆一些更亮一些,只能慢慢消瘦下去,再把这样的目光移到世间,我们就知道怎样完成内心困惑的消解和平衡了。,最圆满的日子——十五的月圆,就成了中国人心灵的寄托。(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C A.寄托趋之若鹜泄B.承载情有独钟泄C.寄托情有独钟泻D.承载趋之若鹜泻(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B A.因为正是这样的满而损、损而满,盼望了很久之后B.正是因为这样的满而损、损而满,盼望了很久之后C.正是因为这样的损而满、满而损,盼望了很久之后D.因为正是这样的损而满、满而损,盼望了很久之后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和辨析近义成语(词语)的能力。要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看是否使用合适。(2)本题考查语意表达连贯这个考点。要补充完整所缺失的句子,关键在于一定要联系上下文,知晓这段文字讲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再结合上下文进行选择。【解答】(1)寄托:把理想、希望。承载:承受或担负重量。语境中是说我们把感情放在头顶的那轮明月上,应选“寄托”,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情有独钟:意思是是指对某人或某件事特别有感情。语境说的是中国人钟情于月亮。泄:液体或气体排出。语境中是形容“流光”,将月光比作流水。故选:C。(2)横线前面讲的是中国人从月亮的阴晴圆缺里感悟到了人生的哲理,知道怎样完成内心困惑的消解和平衡,为了与上句衔接,而不是“因为正是这……样”;横线后面是“十五的月亮”,因此横线后面一句应当是“损而满”,排除C项。答案:(1)C(2)B【点评】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试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1.在语段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2.理解和运用语段内的词语、成语和熟语;3.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4.在语段中调整句子顺序或把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归位;5.改正语段中的病句;6.分析语段的基本内容,归纳语段主旨。二、选择题(每题3分)2.(3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西汉司马迁创作的,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狄更斯是19世纪美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有“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主线是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的成长史。C.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他编辑整理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D.巴金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代表作品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学生应在关注生活的基础上,加强分类识记和积累。【解答】B.狄更斯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故选:B。【点评】文化常识需要积累内容:(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3.(3分)很多场合,沟通语言的确很重要。如果你发微信邀请朋友来自己家里做客,该怎样说?下面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A.我家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欢迎你随时叨扰,请千万不要客气啊。B.诚挚地欢迎你,你的到来定会让我家蓬荜生辉,你还是不要爽约。C.欢迎你来我家做客,我今天特意买了你最爱吃的零食,不见不散。D.你到我府上共叙同窗之谊,正好拜访一下令堂,以表达尊敬之情。【分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就是根据环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使语言同语境协调一致。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内部语境包括不同文体的语言要求和文章中语言风格的一致性;外部语境指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情景条件,包括场合、对象、目的等。【解答】A.“叨扰”书面语,表示感谢的意思),表示感谢。用在朋友间不合适。B.“你还是不要爽约”不合适,有命令语气。C.得体。D.“府上”,语境中说“我府上”。“令堂”,对别人母亲的尊称。故选:C。【点评】语言表达应注意: ①文明得体。应根据特定的情景采用文明得体的用语。②有内容。要摒除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语言,力求清楚、明白。③说话有合理的顺序。要注意事物内在的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④语言简明。要满足试题的要求,简明作答,字数适中,标点恰当。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4.(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今天,文化产业内部结构迎来重大变化,与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相关的文化领域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文化部出台首个针对数字文化产业的文件《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优化数字文化产业供给结构,推进数字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扩大和引导数字文化消费需求等发展方向展望未来,伴随数字人文时代的来临,我们将在“全数字化”环境中从事人文研究与传播,对此我们要建立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以应对新的挑战。(摘编自《数字人文时代将来临》光明日报)材料二:在近日举办的第四届腾云峰会上,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指出,数字时代需要树立共享理念,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要让文物尽快数字化,建立起实现共享的数据库平台、传播平台。但这些仅靠文博领域的人是做不到的过去3年,故宫博物院和腾讯共同进行了一系列合作与探索,让传统文化以数字形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年轻人群体中掀起了“国潮”。据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介绍,2019年9月,双方又达成一项新合作,通过“数字化+云化+AI化”,在文物数字化采集与文化研究等领域深入助力“数字故宫”建设,形成一套面向未来的数字解决方案。“科技、艺术和文化,都是推动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还将持续推动科技与文化更深入结合,让人类在数字世界诗意栖居。”程武表示。(摘编自《在数字世界诗意栖居》中国文化报)材料三: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而言,创意是核心。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阶段,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带来了新的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了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比如数字出版。当时,还处在跟随阶段。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原创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主动开放数字文化资源,寻求与数字文化企业的合作,提升了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原创能力。(摘编自《“数字+文化”,跑出跨界融合加速度》光明日报)材料四:随着5G时代到来,超带宽带来的高速度和低时延,将使整个世界更加快速而 广泛地连接,“未来10到15年,与产业互联网的融合将成为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这是一个超过80万亿元人民币的大市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杨晓东认为,我国数字文化产业正处于新一轮爆发性增长的前夜,将呈现出三个特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区块链技术都可能影响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进(摘编自《全国数字文化产业产值逾3万亿元》北京日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文化产业内部结构迎来重大变化,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向“数字创意产业”转型发展。B.仅靠文博领域的人无法做到让文物数字化及共享数据库平台、传播平台的建设,需要跨领域合作完成。C.故宫博物院和腾讯在2019年9月达成的新合作,在相关领域可深入助力“数字故宫”建设。D.未来10到15年,是与产业互联网的融合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2)以下最能反映数字人文时代的来临和趋向的一项是 C A.利用数字技术把保护成果、研究成果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它。B.文物单位与数字传播平台合作,让传统文化以数字形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C.持续推动科技与文化更深入结合,让人类在数字世界诗意栖居。D.传统文化机构利用自身较好的信息化基础,主动开放数字文化资源。(3)结合材料,下列对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文化部出台首个针对数字文化产业的文件《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B.利用数字技术把保护成果、研究成果传播出去,跨界共享理念得到接受。C.我国文化产业的原创能力显著提升,大量具有鲜明中华文化标志的IP已形成。D.科技进步带来的数字技术提升,使科技与文化结合成为了可能,并推动了二者的加速融合。【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解答筛选文中信息的题目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注意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 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解答】(1)D.“是与产业互联网的融合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表述绝对化,并且预言中说是机遇,“未来10,与产业互联网的融合将成为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2)A.为数字时代的特点。B。D.为传统文化机构的发展。(3)C.“大量具有鲜明中华文化标志的IP已形成”理解错误。答案:(1)D(2)C(3)C【点评】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项。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四、文言文阅读5.(2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太祖高皇帝三年(丁酉,公元前二零四年)冬,十月,韩信、张耳以兵数万东击赵。赵王及成安君陈馀闻之,号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韩信、张耳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足下深沟高垒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否则必为二子所擒矣。”成安君尝自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韩信兵少而疲如此避而不击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广武君策,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大破赵军,禽赵王歇。信募生得广武君者予千金。有缚致麾下者,信解其缚,东乡坐问曰:“仆欲北攻燕,东代齐,何若而有功?”广武君辞谢曰:“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信曰:“仆闻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今仆委心归计,愿足下勿辞。”广武君曰:“今将军涉西河,禽夏说;东下井陉,诛成安君;名闻海内,农夫莫不辍耕释耒,衤俞衣甘食,此将军之所长也。然而众劳卒罢,其实难用。今将军欲举倦敝之兵,欲战不得,攻之不 拔;旷日持久,粮食单竭。燕既不服,则刘、项之权未有所分也,此将军所短也。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韩信曰:“然则何由?”广武君对曰:“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按甲休兵,镇抚赵民,百里之内,以飨士大夫;北首燕路,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燕已从而东临齐,虽有智者,亦不知为齐计矣。如是,此之谓也。”韩信曰:“善!”从其策,发使使燕靡;遣使报汉,且请以张耳王赵,汉王许之。(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二》)【相关链接】诸将效首虏,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今予之生地,皆走(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而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致:送达B.广武君辞谢曰:“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谢:道歉C.莫如按甲休兵,镇抚赵民按:止住D.燕从风而靡靡:归顺(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A.知其不用广武君策,则大喜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B.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D.燕已从而东临齐夫赵强而燕弱(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其中全都直接表现广武君善于审时度势,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B ①樵苏后爨,师不宿饱。②足下深沟高垒勿与战。③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④东下井陉,不终朝而破赵二十万众。⑤莫如按甲休兵,镇抚赵民,百里之内⑥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 A.①②③B.②⑤⑥C.①③④D.④⑤⑥(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C A.韩信兵少而疲如此避而不击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B.韩信兵少而疲如此避而不击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C.韩信兵少而疲如此避而不击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D.韩信兵少而疲如此避而不击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一项是 C A.韩信率领几万军队攻打赵国,赵王在井陉集结军队,号称有二十万之众。双方军队人数悬殊B.广武君认为,汉军乘胜攻赵,不可阻挡,固守,伺机取胜,急于迎战。C.广武君被擒后进言韩信,如果不能使燕臣服,燕、齐两国势均力敌,于刘邦统一天下不利。D.韩信采纳广武君计策,不战而屈燕之兵,韩信遣使向汉王报告(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有缚致麾下者,信解其缚,东乡坐②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③然则何由?(7)文言文阅读材料和相关链接,体现出韩信什么性格特点。【分析】(1)本题是考查文言实词的使用,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2)本题是考查的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做好这类题,前提是我们必须熟知整个文言句子的含义,还必须熟悉语法。(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要找到与之相关的段落,联系上下文进行判断。(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5)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6)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 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7)本题考查对文中主人公道德品质、人物形象的探究。找到主人公所经历的事迹,认真理解的基础上探究其品质,另外也需要注意文中直接出现的展现其想象品质的句子。【解答】(1)B.谢:拒绝,有什么资格计议大事啊!”(2)A.人称代词;指示代词,那。B.介词,在,表比较,比。C.都是介词,用。D.连词,不译,表并列。(3)注意题干要求是“其中全都直接表现广武君善于审时度势,足智多谋的一组”,军队就不能经常吃饱,不能体现其足智多谋,所以我才能够侍奉您啊,从侧面反映了广武君足智多谋;④意思是一举攻克井陉。这是广武君在夸赞韩信。故排除①③④。(4)根据句意断句。“少而疲”修饰“兵”,要连在一起;“伐我矣”不能单独成句,大意是各诸侯便会认为我胆怯而随便来攻打我了.故选C,对这样的军队还避而不击。(5)C.“燕,相持不下”有误、齐相持而不下”、齐与汉势均力敌,而非燕。(6)①“缚”,捆绑,补充省略成分;“师”,以师礼待,韩信解开广武君的绳索,以对待老师的礼节对待广武君。②“诚”,果真,被;“禽”通“擒”。译文:果真让长安君听(采纳)了您的计策。③“然则”,既然这样;“何由”。译文:既然这样?(7)据原文“有缚致麾下者,信解其缚,师事之”可知,所以对他施以老师的礼节,礼贤下士,百里奚居虞而虞亡;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听与不听也……”可知,能抓住对方心理劝降;据原文“从其策,燕从风而靡”可知,善于听取意见,背水布阵,激发他们作战的勇气,知己知彼。答案:(1)B(2)C(3)B(4)C(5)C (6)①有人将广武君绑了送至韩信帐前,韩信解开广武君的绳索,以对待老师的礼节对待广武君。②果真让长安君听(采纳)了您的计策,像我这样的人也已经被擒获(俘虏)了。③既然这样,那么该怎么做呢?(7)韩信随机应变,知己知彼;知人善任;善于攻心;能审时度势。参考译文:汉高祖皇帝三年冬季,韩信和张耳率领几万名士兵向东攻打赵,即在井陉口集结部队。广武君李左车劝说成安君道:“韩信,锋芒锐不可当,士兵当会面有饥色,军队当会常常食不果腹,车辆不能并行,行军队伍前后拉开几百里,随军的粮草必定落在大部队的后面,抄小路去截断对方的辎重粮草、高筑营垒。这样一来,退后无路可回,如此不到十天、张耳这两个将领的头颅就可以献到您的帐前了。”但陈馀曾经自称是义兵,故说:“韩信兵力单薄且又疲惫不堪,各诸侯便会认为我胆怯而随便来攻打我了。”韩信派人暗中打探消息,高兴异常。大败赵军,活捉了赵王赵歇。韩信悬赏千金征求能活捉广武君李左车的人。韩信立刻为他松绑,把他当作老师来对待,向东征伐齐国?”李左车推辞说:“我不过是一个兵败国亡的阶下囚罢了!”韩信道:“我听说:百里奚在虞国而虞国灭亡,这并不是由于他在虞国时愚蠢,而是在于国君用不用他。倘若果真让成安君陈馀采纳了您的计策。只是因为他不接受您的意见。现在我全心全意地听从您的计策。”李左车于是说:“如今您渡过西河,生擒夏说,用不到一个早上的时间就打垮了赵军二十万人马,名闻海内,使农民们慑于您的声势,只图穿好的吃好的,等候您进军的号令。但是百姓实已劳苦不堪,实际状况是很难再用他们去继续攻伐了,结果是想打打不了,军队内情暴露在敌前,如此旷日持久。且燕国这样弱小的国家都不肯屈服。这么一来,燕,相持不下,这即是您用兵的短处所在了,从不以自己的短处去攻击他人的长处。”韩信说:“既然如此?”李左车答道:“现在为您谋算,暂作休整,使方圆百里之内,宴请犒劳众将士,指向通往燕的道路,燕国肯定不敢不听从,即可向东威临齐国,纵使有聪明人。这样。用兵之道原本便有先造声势而后才实际行动的。”韩信说:“不错,派使者出使燕国。韩信于是派人回报汉王刘邦,刘邦应允了。(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二》)将领们献上敌人的首级和俘虏,并趁势问韩信说:“兵法上提出:‘布军列阵要右边和背 面靠山。’而这次您却反而让我们背水布阵,我们当时都颇不信服,这是什么战术呀,只不过你们没有留意罢了,置之亡地而后存’吗,这即是所谓的‘驱赶着街市上的平民百姓去作战’,使他们人人为各自的生存而战不可,他们就会逃走了,难道还能够用他们去冲锋陷阵吗!您的谋略的确非我们所能比呀!”(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点评】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五、古代诗歌阅读6.(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晨雨杜甫小雨晨光内,初来叶上闻。雾交才洒地,风逆旋随云。暂起柴荆色,轻沾鸟兽群。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春雨周邦彦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杜甫将小雨置于晨曦、树木的背景中,这样写切题,又使诗具有诗情画意。B.杜诗的颈联写灌木经雨、鸟兽沐雨,“暂”“轻”二字突出表现晨雨之“小”。C.周诗写春雨,诗人不但着力写雨中之景,也写雨后的情形D.春季农事伊始,农田待耕,一个“语”(2)“雾交才洒地,风逆旋随云”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两首诗虽同写“雨”,手法和情感却不相同,请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2)本题考查对诗句画面意境的把握能力。整体理解诗歌,结合题目、作者、注释、词句来理解,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四面,总结特点。(3)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手法、情感态度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解答】(1)C.周诗写春雨,风格清丽。(2)“雾交才洒地,风折旋随云”写雨的动态,这仍是写雨之细,更摹雨微。(3)《晨雨》的笔触由听觉到视觉,由近及远,总在“小”和“晨”二字上潜想。只有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才具有这样的审美情趣,从而拨动读者对大自然纯真之美的爱慕之弦!《春雨》是北宋周邦彦创作的首七言绝句。此诗头两句写诗人站在高处,一群耕农在小树林的土堆旁谈论着什么,看着眼前的景象,水已溢出,但写了春雨后的景象和春雨带来的“喜”意,不从正面着笔、渲染,画面鲜明生动。答案:(1)C(2)描绘了一幅“银丝之雨弱不禁风,竟迎风便折;只是和着雾略为湿重。(3)《晨雨》:诗人由听觉写到视觉,由近及远,紧扣“小”和“晨”二字,表达了对生活强烈的热爱之情。 《春雨》:运用侧面烘托、渲染等手法,描绘诗人初春时节于楼上凭栏、农田待耕的画面,心中欢欣满足的情感。译文:《晨雨》小雨在早晨的阳光内泛光,听到雨水落在树叶上的声音,迎风便折。雨水的颜色就如木头一样。蒙蒙细雨中的麝香山隐隐约约。《春雨》农夫扶着犁低语于林旁山丘,花丛外面不时落下一只白鸥?请看野塘水涨可以来回荡舟。赏析:《晨雨》这首诗摹写的是清晨微雨,此诗从正面切题。充分显示了诗人摹景状物的笔力,“初来叶上闻”是“听”,“听”应在“见”之前,诗人尚未出门,诗人兴致勃发,方见雨丝在晨色中泛光。试想,怎见雨丝反照晨曦,首联将小雨置晨曦,既切题。颔联转写雨的动态:“雾交才洒地。”银丝之雨竟弱不禁风,随之向空,才肯飘洒大地,一个“折”字既显风力。颈联写雨润物消暑之功,鸟兽群沐雨安闲。一“暂”一“轻”仍然是着力刻画雨“小”。尾联,“麝香山一半,还是从小雨上着笔,写出了时间的推移。《春雨》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诗人认为:①春雨有利于农人耕作。运用含蓄委婉的抒情风格;从侧面描写“耕人”“花”“鸥”来表达效果,侧面表现,正面突出“春雨”,彼此补充一个“落”字形象地描绘了鸥鸟拍打翅膀。【点评】读懂诗歌的技巧(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四)关注意象寄托意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六、句子默写7.(6分)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1)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十二章)(2)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3)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 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屈原列传》)(4)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5)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6) 高低冥迷 ,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质胜文则野(重点字:野)(2)隔叶黄鹂空好音(重点字:隔)(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重点字:迩)(4)栗深林兮惊层巅(重点字:栗)(5)万里悲秋常作客(重点字:作)(6)高低冥迷(重点字:冥)【点评】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 七、文学类文本阅读8.(1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大敦煌①从兰州出发,沿河西走廊一路西行,过武威、张掖、嘉峪关,凡一千一百余公里。一路西域风光,沧桑雄浑,而至敦煌则达到顶点。②敦煌,一座总面积只有3.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只有18万的蕞尔小城,就敢取这么一个大气磅礴的名字,大也;煌,盛也。”唐朝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进一步发挥道:“敦,故以盛名。”尽管现代大多数学者都说,“敦煌”一词是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③就是这块土地,曾经连接起汉唐盛世与西域文明,手挽着长安城与波斯湾,敦煌疆域辽阔,统管六县,一都会也”。在唐代,敦煌更是成为一座拥有140万人口的大城市,敦煌虽然没有了当年的显赫地位,规模也大大缩小,历经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更是与日俱增。④到达敦煌,暮色四合。深秋的敦煌格外清朗,夜晚的天空格外高蓝,好像一天的星星都集中到这块天空了。城市不大,但建设有序、干净整洁、规划整齐。汉唐的建筑,满墙风动的壁画,让人怀疑是在历史与梦幻之中。⑤一夜小雪,鸣沙山披上一层洁白的轻纱,空气像水洗过一样清爽。登上山顶,那一道道沙峰如奔涌的波浪,气势磅礴。微风吹来,爽人心肺,心胸顿觉空明。鸣沙山的沙粒有红、黄、绿、黑、白五色,听山与泉同振共鸣,犹如钟鼓管弦齐奏,水有悬泉之神”。⑥被誉为天下沙漠第一泉的月牙泉,千百年来不为流沙而淹没,不因干旱而枯竭。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造化之神奇,令人心醉神迷。月牙泉有版本众多的美丽传说,月光下的月牙泉更美丽。最好在农历十五月圆之夜时来,露宿在鸣沙山才可以亲历那梦幻仙境般的意境。⑦来敦煌不能不去瞻仰莫高窟。是的,是瞻仰,不是参观。莫高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不断兴建,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⑧洞窟门一打开,历史的味道迎面而来,栩栩如生的泥塑和壁画好像带你走进了历史。你仿佛可以看见千年前的画工巧匠们一点一点描绘、上色,微微上扬的嘴角述说着乐观豁达。其实他们面对的不只是你,还有千年的历史, 那些谦卑的祈福的平民,那些无声飘过的岁月的风。⑨“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走进敦煌研究院大门,一块条石上镌刻着的大字格外醒目,也许莫高窟现在还静静地沉睡在沙漠的怀中;或者,也许能够受到更好的保护。可惜,历史不能假设。⑩1900年6月22日,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箓在清理积沙时,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从此敦煌不再平静,从此无数的学者为她皓首穷经,从此世界上产生了敦煌学。⑪面对敦煌遭遇的重重劫难,中国知识分子拍案而起,他们义无反顾站了出来,是著名金石考古专家罗振玉。当他得知一批珍贵的敦煌文物沦落到法国人伯希和之手后,当即报告学部,一批著名学者投入到对敦煌遗书的收集、校勘、刊布、研究中去。更有人远涉重洋,到日本、到欧洲⑫在保护和研究敦煌方面,贡献最大、最令人感动的是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为代表的敦煌守护者。他们放弃内地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奔赴偏僻荒凉的大西北,敦煌才结束了无人看管的现状,走上了科学保护的道路。敦煌学研究也从无到有,彻底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的状况。⑬敦煌是中国的敦煌,应该使敦煌学回到中国。这是三十多年前,一位老人的郑重嘱托。⑭现在,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告慰这位老人:敦煌学已经回家了!(取材于徐可的同名散文,有删节)(1)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CD A.敦煌人宁愿相信古代学者对“敦煌”一词的解释,反映出他们有一种身为敦煌人特有的骄傲和自豪。B.尽管规模与古代相比大为缩小,地位也不如从前那样显赫,但是现在的敦煌仍然有着突出的文化价值。C.被誉为天下沙漠第一泉的月牙泉,不因干旱而枯竭,月光之下,气势磅礴,更显梦幻般的美丽。D.“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是一句“锥心”之语。这样说的原因是莫高窟被意外发现以后,无数学者为此皓首穷经E.经过一代代敦煌守护者的努力,敦煌终于改变了被肢解的命运,敦煌学也回到中国并得到长足发展。(2)作品第⑤段引用了“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一句,请分析其作用。 (3)请赏析第⑧段。(4)作品标题“大敦煌”中的“大”有哪些内涵?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解说。【分析】(1)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2)本题考查分析语段的作用,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分析句子的内容及表达效果,理解含义要学会灵活应变。作答本类题型,可以按照“明手法+析内容+点效果”的套路来。(4)本题考查散文题目的深刻内涵。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考查标题的深刻内涵要关注两方面:一是标题本身的内容、艺术特点;二是标题与文本的联系,如情节、人物、主旨、艺术特点等,或就一个角度谈深谈透,或多角度多层次切入。【解答】(1)C.“其波浪奔涌,文中用来形容鸣沙山周围的沙漠。D.“敦煌者。”一句的原因是敦煌莫高窟被发现后,在被掠夺和肢解中走向世界。(2)分析作品第五段引用了“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一句的作用,这一段主要写了鸣沙山的气势磅礴,下文写了月牙泉。另外结合引用的内容“《后汉书•郡国志》引南朝《耆旧记》云:敦煌‘山有鸣沙之异。引用古典名句,丰富文章的内容等。(3)“栩栩如生的泥塑和壁画好像带你走进了历史。你仿佛可以看见千年前的画工巧匠们一点一点描绘,经由眼前塑像与壁画,运用了联想与想象手法、光阴变换的事实”,突出时光流转的迅速与历史的悠久,微微上扬的嘴角述说着乐观豁达”,写出佛像传达出佛教的乐观豁达精神,那些进入盗宝的强盗,那些无声飘过的岁月的风”运用排比,传达出时光流逝,富有抒情意味。(4)分析作品标题“大敦煌”中的“大”的内涵,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在唐代,仅次于首都长安”,历经汉风唐雨的 洗礼,古迹遍布,更是与日俱增”“莫高窟。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北朝、隋、唐、西夏,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箓在清理积沙时。从此敦煌不再平静、被肢解中走向世界,从此世界上产生了敦煌学”“在保护和研究敦煌方面、最令人感动的是以常书鸿、樊锦诗等为代表的敦煌守护者,奔赴偏僻荒凉的大西北。正是由于他们的艰苦付出和辛勤努力,走上了科学保护的道路,从粗到精、敦煌学研究在国外’的状况”通过概括以上内容。答案:(1)CD。(2)承接上文对鸣沙山的描写,为下文讲述月牙泉作铺垫、月牙泉的传奇色彩。(3)运用联想、想象,想象能工巧匠精心细致的描画,来表现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佛像”(敦煌艺术品)的栩栩如生和所传达的平静乐观的佛教精神,具体生动地表达莫高窟的千年历史,增强了感染力。(4)①“敦煌”这个名字本身大气磅礴;②敦煌在汉唐时地域辽阔,曾经是文化重镇,文化魅力与日俱增、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莫高窟,诞生出敦煌学这一新的学科。【点评】赏析句子的方法: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借代、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3.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句子。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等。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4.从写作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艺术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5.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句子。常见的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倒装句等。八、名著阅读(8分)9.(4分)《红楼梦》中“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分别指哪两个人物?【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名著人物的掌握能力。考生需要结合书本内容和自己的积累,分析作答。【解答】“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在小说中,荣府幺女贾敏与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林黛玉是古代文学作品中极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仙葩” 是神仙的鲜花,就像那神仙世界的鲜花一样。“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贾宝玉诞生时所带之玉是女娲补天用剩的,后经过煅炼,得换人形。美玉无瑕可以理解为贾宝玉的完美无瑕。答案:林黛玉贾宝玉【点评】名著名篇复习,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对名著内容情节叙述的时间要素,高考试题中有时故意将情节发生的时间倒置,或者随意更改,以此来考查对该情节的记忆程度。2.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故意变更情节发生的地点,将此地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彼地发生的事情。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选项中表示地点的词语,识别其中地点变更的陷阱。3.把甲的事件、语言、肖像、动作说成是乙的,或将甲的性格、功过、典型意义说成乙的,这是错误选项中常出现的张冠李戴式的陷阱。考生必须多加注意,识别其中的陷阱。4.文学名著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考生应在平时多加注意。5.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核心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突出重要细节。6.熟记名著常识的相关内容,熟记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10.(4分)文学社拟从《红楼梦》中选取一个场景拍摄视频短剧。假如你是导演,会选取哪部书中的哪个经典场景?请说明理由。字数不超过100字。【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人物形象、情节等的整体把握能力。作为导演,从经典作品中选取哪个场景拍摄,要看对这部作品的整体把握能力,如果没有对作品的全面把握和深层理解,是选不好这个场景的。换句话说,这个场景要么能够体现人物的典型性格,展现人物的精神品质,要么在整部作品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对主题起到揭示作用,或对情节的展现或转折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解答】可以选择“黛玉葬花”这个场景,因为它将黛玉的性格,更展现了黛玉精神的洁净。答案:场景:林黛玉进贾府 原因:黛玉进贾府,是一部宏篇巨制红楼梦的开端,贾府的背景;这也是黛玉下凡还泪;通过对黛玉进府过程的描写,奢侈排场的弊端一览无余。【点评】综合读写题的答题技巧:1.建立话题意识。就是强调语言表达的内容,强调重视语言信息,这是语言表达的灵魂。2.建立语境意识。题干包含着语境,试题所给的材料,也包含着一种语境。一般说来,语境对语言表达有限制和补充两种作用。考题所提供的语境,更多的是限制作用。3.建立互渗意识。这里的“互渗意识”是指:生活和表达互渗,以生活中的人事作为表达的材料;读写互渗,以阅读的积累作为语用的材料;思想认识与表达互渗,以自己的认识和感悟作为表达的灵魂。九、话题作文(60分)11.(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共克时艰的日子里,逆行出征的豪迈、顽强不屈的坚守、患难与共的担当、英勇无畏的牺牲、守望相助的感动,源于坚定的理想、崇高的信念所激发的精神动力。从白衣天使到人民子弟兵,从志愿者到工程建设者,从古稀老人到“90后”。“00后”青年一代,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平凡铸就伟大——节选自习近平《2020年新年贺词》材料二: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时代。材料三:走在喀喇昆仑,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肖思远的战地日记请综合理解以上材料,以“时代需要什么样的英雄”为主题,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情境任务型作文题。审材料:本题围绕“英雄”的话题铺设了三则材料。材料一,关键句是“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这是对新时代“英雄”一词的诠释。英雄来自人民,平凡铸就伟大。材料二,引发考生对“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的思考,引导考生深入理解“英雄”与“偶像”的不同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材料三,戍边英雄肖思远保家卫国,是英雄,也是我们新时期青年人的偶像。 综合三则材料,最重要的是要明确“当今时代”的“英雄观”,即对“英雄”概念的界定。比如特别强调“利他”,有人以“自我奉献”甚至“终身奉献”为己任,就像“卫国戍边战士”;比如特别强调“引领”,不止于匠人精神,更多是在“精益求精”之上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甚至推动人类进步的高度,就像“袁隆平”;还有特别强调“个人信仰”,基于正向的信仰,会形成强大的人格力量,最终获取自我与时代的尊重,就像“田家炳”;再比如“最美教师”“最美司机”,尽管他们身份平凡,但在人生的紧要处为他人舍弃自我利益甚至是献出自己的生命,做出常人难以做出的选择,这一定是英雄情怀在支撑……审任务:题目要求写作演讲稿,主题是“时代需要什么样的英雄”。写作时考生要紧扣演讲的主题,明确“当今时代”的“英雄观”,考生由“英雄”引发的思维点也应该落在“当下”,不要跳脱“时代”的背景。还要注意演讲稿的情境和格式。参考立意:1.新时代,新英雄。2.数英雄人物,还看今朝。3.和平年代,更需要有英雄精神。4.新时代,为国为民的我们都是英雄。5.英雄来自人民,平凡铸就伟大。【解答】给时代装上一个英雄的内核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又需要什么样的英雄?问题其实并不复杂,他之所以被被称为英雄,而是因为他拥有一颗英雄的“内核”。英雄的内核是什么,是拯救与引领。英雄,我们这个时代更是层出不穷;让亿万民众吃饱肚子的袁隆平是英雄,捍卫国土安全的程开甲是英雄;以生命担使命,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这些抗击新冠疫情的无数平凡人。我们岁月静好。 今天的英雄未必都得如诸葛亮“三分天下有其一”;也不一定都得像孙仲谋割据江东。只要有英雄的内核;这样的英雄。当今之中国、任务繁重。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领袖英雄、勇于担当。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青年,也是新时代的英雄“内核”,2020年中国青年榜样:“冲得上;“咬牙跺脚;“尽己之力,他们是敢担当、勇追梦的一代,也丰富了平民英雄的“内核”。“垂大名于万世者。”只要我们心中种下英雄的“种子”,拥有英雄的“内核”、乐业奉献,都能成为当之无愧的时代英雄,担当道义,争做时代英雄!同学们,尊敬英雄,致敬我们的时代!我的演讲完毕!【点评】材料作文写作策略: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作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练,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22:51:01 页数:32
价格:¥3 大小:62.95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