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1
2
/21
剩余1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近些年来,我们在很多西方国家的建筑学院做过讲座,讲得最多的主题就是如何“重返自然之道”。对此,传统中国有几点基本理解:自然体现着比人类更优越的东西,自然是人类的老师,学生要对老师保持谦卑的态度;自然直接和道德准则相关,自然体现着比人类的所为更高的道德准则。在我们考虑建筑、城市、生产、建造之前,首先应该反省我们面对自然的态度,我们需要重新树立自然比人造的建筑和城市更加重要的观念。中国曾经是一个诗意遍布城乡的国家,但是今天的中国,正在经历一种如同被时间机器挤压的快速发展,一切都无暇思考。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这种自然、建筑、城市彼此不分的体系的价值,意识到它表达着比现在惯常的建筑观更高的道德与价值,我们就有必要在新的现实中重新创建它的当代版本。不过,把中国建筑文化传统想象成与西方建筑文化传统完全不同的东西肯定是一种误解,在我们看来,它们之间只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却是决定性的。在西方,建筑一直享有面对自然的独立地位,但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建筑在山水自然中只是一种不可忽略的次要之物。换句话说,在中国文化里,自然曾经远比建筑重要,建筑更像是一种人造的自然物。人们不断地向自然学习,使人的生活回复到非常接近自然的状态,一直是中国的人文理想。这就决定了中国建筑在每一处自然地形中总是喜爱选择一种谦卑的姿态,整个建造体系关心的不是人间社会固定的永恒,而是追随自然的演变。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中国建筑一向自觉地选择自然材料,建造方式力图尽可能少地破坏自然,材料的使用总是遵循一种反复循环更替的方式。在一栋被拆毁的民居里,我们经常可以发现1000年材料的累积。反复使用某些材料,这不仅是出于节约的考虑,实际上,我们从这种方式读出的是一种信念,人是有可能建造一个与自然相似的世界的。而在西方建筑文化传统里,自然与建筑总是以简明的空间区隔方式区别开来,自然虽让人喜爱,但也总是意味着危险。 之所以要探索一种中国本土的当代建筑,是因为我们从不相信单一世界的存在。所以,我们工作的范围,不仅在于新建筑的探索,更加关注那个曾经充满自然山水诗意的生活世界的重建。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它们的建筑传统都曾经是生态的。而当今,东西方之间最具普遍性的问题就是生态问题。建筑学需要重新向传统学习,这在今天的中国更多意味着向乡村学习,不仅学习建筑的观念与建造,更要学习和提倡一种与自然彼此交融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意识里,这种形而上的思考从来不能和具体的建造问题分开。我们要想办法把传统的材料运用与建造体系同现代技术相结合。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提升传统技术,这也是我们在使用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体系的同时大量使用手工技艺的原因。技艺掌握在工匠的手中,是活的传统。如果不用,即使在形式上模仿传统,传统仍然必死,而传统一旦死亡,可以相信,我们就没有未来。(摘编自王澎《循环建造的诗意——建造一个与自然相似的世界》)材料二:“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当下,现代都市高楼林立,但古人笔下的绿水青山仍是令人神往的桃花源。作为承载城市文化精神、塑造城市风貌特色的当代建筑,如何在钢筋水泥空间为人们营造栖息的诗意?如何以建筑寄托人文精神?追求自然之道依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追求“自然”的建筑,不仅意味着从自然形象中汲取灵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建筑与自然发生关系;更意味着树立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美学追求。正如北宋山水画家郭熙所言,“身即山川而取之”。这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设计追求的境界。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崇尚“自然”不是单纯模仿古典园林样式,也不是盲目追求抽象的建筑形式,更不是为概念而概念,而是顺应生态环境、人文传统、建造法则,以独特的生命体验激发创造灵感。这样的创作观有利于设计者形成个人风格,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对话,解决“千城一面”之困境。追求“自然”还意味着构建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观。目前,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每年都有一批建筑尚未达到50年使用寿命便被拆除,既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又难以为子孙后代留下建筑遗产与历史文脉。破解这一难题,一方面要从体制机制上着手改革,重视城市规划设计;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建筑师积极将节能低碳、集约高效的绿色科技手段引入设计,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绿色,象征着自然、友好、创新与生机,也当成为中国建筑发展鲜亮的底色,为构筑和谐的人居环境提供指引。(摘编自马苏薇《追求建筑的自然之道》,《人民日报》2019年05月26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传统的建筑观把自然看得比人造的建筑和城市更加重要,并且认为建筑在山水自然中只是一种不可忽略的次要之物。B.中国古代建筑一向自觉地选择自然材料并反复使用,体现了古人向自然学习、使生活回复到非常接近自然的状态的人文理想。 C.中国与西方的建筑学都面临生态传统遭到破坏的问题,解决之道就是重新向传统学习,特别是向乡村学习建筑的观念与建造。D.追求建筑的自然之道,有助于在城市中为人们营造栖息的诗意,也有助于解决“千城一面”的难题,构筑和谐的人居环境。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与中国建筑文化传统不同,西方建筑文化传统对自然十分排斥,所以要将建筑与自然区别开来,并赋予建筑独立的地位。B.虽然今天的中国有着超常规的发展速度,但城乡却失去了原有的诗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缺乏对自然应有的谦卑。C.传统建筑的材料、手工技艺由于与现代建筑的材料、技术的巨大差异,很难得到真正的应用,一旦沦为形式就会走向死亡。D.当代中国不乏模仿古典园林样式、追求抽象的建筑形式、表达特定的概念的建筑设计,但这些设计都与建筑的自然之道绝缘。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自然之道”的建筑观的一项是()A.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B.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C.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D.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行文思路。5.追求建筑的自然之道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应在哪些方面创新?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1.C2.B3.D4.示例一:材料二先指出城市建筑面临的现实困境,引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即“追求自然之道”,接着从美学追求和发展观两个方面阐述其具体做法。示例二:材料二先指出城市建筑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接着从“怎么办”的角度,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追求自然之道”,并从美学追求和发展观两个方面详细说明。5.①我们要把传统的材料运用与建造体系同现代技术相结合,在这一过程中提升传统技术。②我们要着手改革体制机制,重视城市规划设计。③建筑师要积极创新,引入节能低碳、集约高效的绿色科技手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解决之道就是重新向传统学习”错误。原文“而当今,东西方之间最具普遍性的问题……更要学习和提倡一种与自然彼此交融的生活方式”,重新向传统学习只是中国的解决之道,并不一定是西方的解决之道。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西方建筑文化传统对自然十分排斥”错误。原文“自然虽让人喜爱,但也总是意味着危险”最多算是一种警醒的态度,不能算“十分排斥”。“建筑一直享有面对自然的独立地位”以及“自然与建筑总是以简明的空间区隔方式区别开来”,只强调两者相对独立,有所区分,不能等同于将建筑与自然隔绝,所以也不能推出“排斥”的态度。再者,所谓的“排斥自然”也有违基本的生活常识。C.“……由于与现代建筑的材料、技术的巨大差异,很难得到真正的应用”错误。原文“我们要想办法把传统的材料运用与建造体系同现代技术相结合。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提升传统技术,这也是我们在使用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体系的同时大量使用手工技艺的原因”,可见,手工技艺已经得到运用,传统建筑的材料也在想办法运用。D.“但这些设计都与建筑的自然之道绝缘”错误。“模仿古典园林样式、追求抽象的建筑形式、表达特定概念的建筑设计”未必“与建筑的自然之道绝缘”。原文要否定的是“单纯模仿古典园林样式”“盲目追求抽象的建筑形式”“为概念而概念”。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D.“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只描写了建筑的豪华气派,并未体现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二第一段“作为承载城市文化精神、塑造城市风貌特色的当代建筑,如何在钢筋水泥空间为人们营造栖息的诗意?如何以建筑寄托人文精神?追求自然之道依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材料二先指出城市建筑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城市建筑面临的现实困境);然后第二“追求‘自然’的建筑,不仅意味着从自然形象中汲取灵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建筑与自然发生关系;更意味着树立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美学追求”,第三段“追求‘自然’还意味着构建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观”,引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即“追求自然之道”,接着从美学追求和发展观两个方面 阐述其具体做法。【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我们要想办法把传统的材料运用与建造体系同现代技术相结合。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提升传统技术”“技艺掌握在工匠的手中,是活的传统。如果不用,即使在形式上模仿传统,传统仍然必死,而传统一旦死亡,可以相信,我们就没有未来”可知,我们要把传统的材料运用与建造体系同现代技术相结合,在这一过程中提升传统技术。根据材料二“一方面要从体制机制上着手改革,重视城市规划设计”可知,我们要着手改革体制机制,重视城市规划设计。根据材料二“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建筑师积极将节能低碳、集约高效的绿色科技手段引入设计,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可知,建筑师要积极创新,引入节能低碳、集约高效的绿色科技手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选段一:周朴园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鲁侍萍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周朴园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鲁侍萍朴园,你找侍萍吗?侍萍在这儿。周朴园(忽然严厉地)①你来干什么?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②谁指使你来的?鲁侍萍(悲愤)③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鲁侍萍(愤怨)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周朴园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鲁侍萍哭?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周朴园④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鲁侍萍(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周朴园(由衣内取出皮夹的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鲁侍萍(接过支票)谢谢你。(慢慢撕碎支票)选段二:鲁大海(惊,怒)怎么矿上警察开枪打死三十个工人就白打了吗?(又看电报,忽然笑起来)哼,这是假的。你们自己假造的电报来离间我们的。(笑)哼,你们这种卑鄙无赖的行为!……鲁大海哦,好,好,(切齿)你的手段我早就领教过,只要你能弄钱,你什么都做得出来。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周朴园你胡说!鲁侍萍(至大海前)别说了,走吧。鲁大海哼,你的来历我都知道,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周朴园(厉声)下去!仆人们(拉大海)走!走!鲁大海(对仆人)你们这些混账东西,放开我。我要说,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周萍(忍不住气,走到大海面前,重重地打他两个嘴巴)你这种混账东西!大海立刻要还手,但是被周宅的仆人们拉住。周萍打他!鲁大海(向周萍高声)你,你!(真要骂,仆人一起打大海。大海头流血。侍萍哭喊着护大海)周朴园(厉声)不要打人!鲁大海(挣扎)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周萍(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鲁侍萍(大哭起来)哦,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抽咽)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周萍你是谁?鲁侍萍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鲁大海妈,别理这东西,您小心吃了他们的亏。鲁侍萍(呆呆地看着周萍的脸,忽而又大哭起来)大海,走吧,我们走吧。(抱着大海受伤的头哭)大海为仆人们拥下,侍萍亦下。选段三:谈谈《雷雨》的戏剧冲突戏剧不懂得平静过日子。它需要不断掀起冲突的浪潮,使人物在相互冲突中撞击出性格的火花。《雷雨》中,曹禺把20年代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集中于周、鲁两家和冲突氛围里,把两家30年来的错综复杂的血缘关系和情爱纠葛集中在一天的特定的环境中,人物的性格就得到了自然的艺术显现。同是炎黄子孙,但鲁侍萍这位柔弱、善良、温柔的女子,在那个特定的社会里一直不能将驾驭生命的缰绳紧握在自己的手中。她被封建买办资产阶级家庭所蹂躏,被伪善的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混血儿”周朴园所欺骗。在第二幕中,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看似平淡,冲突却异常激烈。当周朴园吩咐她“先下去”时,侍萍“望着朴园,泪要涌出”,只问了一句“老爷,没有事了?”这简短的话语和微细的表情变化,就很好地展示了侍萍哀怨和愤恨的心情;当侍萍说:“老爷,想见一见她么?”时,冷酷无情的周朴园连忙回答:“不,不,不用。”三个“不”字便将他人性的伪善和灵魂的冷酷暴露得淋漓尽致。当周朴园得知面前这个两鬓染霜的老婆子就是他当年玩弄过的漂亮的侍女时,他色厉内荏,拿出一张五千元的支票,并声称“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侍萍将肮脏的支票撕得粉碎,然后迸发出血泪控诉:“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这一撕,撕破了周朴园伪善自私的假面具,撕碎了资本家金钱至上的信条,撕出了侍萍倔强自尊的性格,也撕出了她30年风雨中磨炼出的坚忍反抗的精神。6.下列对选段一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你——侍萍?”这句话隐藏着丰富的潜台词,言外之意有“你是照片上的侍萍吗?你不是死了吗?”B.“朴园,你找侍萍吗?侍萍在这儿”写出侍萍担心周朴园认不出自己,直呼周朴园的名字,以昔日亲切的称呼引起其对往事的回忆。C.画线句③表明了鲁侍萍心声,一是认为自己就是命苦,二是对不公平社会的愤慨。D.画线句④暴露了周朴园害怕往事重提,会让别人知道他不光彩的过去的真实想法。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台词中的有些词需要重读,强调某种特殊意义。结合具体语境及人物性格特征,选段一画线句①②中,需要重读的词都应该是“你”。B.舞台说明在刻画人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选段一加点处“愤怨”,紧承上文“悲愤”,细腻地表现出鲁侍萍情感的变化。 C.潜台词是人物在行动过程中真实的内心表现。选段一画线句③的言外之意可以理解为“我早就知道你只要活着就会找上门来,果然没有出乎我的预料,那么你究竟想怎么样呢?”D.鲁大海听说工人代表回到矿上,工人已经复工,自己作为代表却被开除,不禁义愤填膺,愤怒揭露周家的罪恶发家史,周萍则大打出手,说明戏剧的对话还能够引起人物的外部动作。8.分别赏析选段三画横线的两个句子。9.“冲突是戏剧的要素之一,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请结合文本或必修下教材《雷雨》节选部分,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并分析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的冲突。【答案】6.B7.A8.①运用拟人手法,把“不懂得平静地过日子”这一人的行为赋予“戏剧”,表现了戏剧强调的是矛盾冲突。②“混血儿”是比喻的说法,用不同人种生下的子女比喻周朴园在特定的历史年代所产生的双重身份,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揭示抽象的概念,他是血腥的资本家,也是封建专制家长,既有资产阶级的自私、伪善、金钱至上的特征,又有封建阶级所有的专制蛮横。9.①个人感情冲突:周朴园与鲁侍萍年轻时相爱、生子,后周朴园为封建家庭和利益拋弃鲁侍萍。②性格冲突:周朴园自私、冷酷、伪善,只想用钱摆平事情;鲁侍萍善良、清醒、有尊严,不为金钱所动。③阶级冲突:周朴园是封建贵族、资本家,鲁侍萍是仆人,二人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等都存在巨大反差。④复杂的关系冲突:周朴园与鲁大海既是父子又是敌对关系,鲁侍萍与周萍是母子却无法相认;周朴园维护的是利益和体面,鲁侍萍维护的是对孩子的爱。【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B.“写出侍萍担心周朴园认不出自己,直呼周朴园的名字,以昔日亲切的称呼引起其对往事的回忆”错误。鲁侍萍重回周公馆是为了领回女儿四凤,并不是来和周朴园相认的,意外与周朴园相遇,在两人的交谈中,鲁侍萍处于相认又不相认的矛盾心态中,往日的习惯称呼是这种矛盾心态的体现。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A.“需要重读的词都应该是‘你’”错误。结合着具体语境及人物性格特征来分析,周朴园认出侍萍以后对鲁侍萍的突然出现有何目的进行阴暗卑劣的揣测,所以需要重读的词应该是“干”“谁”。故选A。【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戏剧不懂得平静过日子”运用拟人手法,说“戏剧”不懂得平静地过日子,把“不懂得平静地过日子”这一人的行为赋予“戏剧”,既然戏剧不懂得平静地过日子,就会制造一些矛盾冲突,表现了戏剧强调的是矛盾冲突。“混血儿”是比喻的说法,用“不同人种生下的子女”比喻“周朴园在特定的历史年代所产生的双重身份”,在这里指周朴园在特定的历史年代所产生的个性的双重特征,周朴园是封建社会与资产阶级的混血儿。他是血腥资本家,是封建专制家长,既有资产阶级的自私、伪善、金钱至上的特征,又有封建阶级所有的专制蛮横。但这并不能说明他就是整个悲剧的制造者。相反,他和其他人物一样,同样是那个畸形社会的受害者,同样承受着命运的无常愚弄与摆布。在戏剧结束时他也丧失了自己的一切——名誉、地位还有亲情。周朴园,一个不值得同情的受害者。所以说周朴园是“混血儿”。【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首先,个人感情冲突。由“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可知,三十年前的周朴园与鲁侍萍相爱、生子;由“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可知,但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周朴园为封建家庭和利益拋弃鲁侍萍。其次,性格冲突。由“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可知,周朴园自私、冷酷;由“(忽然)好!痛痛快快地!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可知,周朴园伪善,只想用钱摆平事情;由“你不要怕,你以为我会用这种关系来敲诈你吗?你放心,我不会的。大后天我就带着四凤回到我原来的地方。这是一场梦,这地方我绝对不会再住下去”“好,我希望这一生不至于再见你”“(接过支票)谢谢你。(慢慢撕碎支票)”可知,鲁侍萍善良、清醒、有尊严,不为金钱所动。再次,阶级冲突。由“谁知道我自己的孩子偏偏命定要跑到周家来,又做我从前在你们家里做过的事”“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爷们。这是我的报应,我的报应”“他在你的矿上做工”可知,周朴园是封建贵族、资本家,鲁侍萍是仆人,二人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等都存在巨大反差。最后,复杂的关系冲突。由“他在你的矿上做工”“(冷笑)这么说,我自己的骨肉在矿上鼓励罢工,反对我!”“(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哦,你以为我会哭哭啼啼地叫他认母亲吗?我不会那样傻的。我明白他的地位,他的教育,不容他承认这样的母亲。这些年我也学乖了,我只想看看他,他究竟是我生的孩子。你不要怕,我就是告诉他,白白地增加他的烦恼,他自己也不愿意认我的” 可知,周朴园与鲁大海既是父子又是敌对关系,鲁侍萍与周萍是母子却无法相认;周朴园维护的是利益和体面,鲁侍萍维护的是对孩子的爱。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乙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10.下列语段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节选自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 A.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B.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D.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指礼节、仪式等道德规范,也是一种政治伦理规范,先秦有《周礼》《仪礼》《礼记》等流传于后世。B.寡人,指寡德之人,古代的诸侯、君主在失德后的自称,后来成了他们的谦称,文中是郑文公的谦称。C.百亩之田,相传周代实行井田制,一家可分得耕田一百亩。D.“士”,这里指有道德操守的读书人,而后文的“民”指普通百姓。12.下列选项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佚之狐说“师必退”,一个“必”字显示佚之狐说得自信和坚定,体现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和信任,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B.甲文晋文公面对秦国立场的突然转变,从“不仁”“不知”“不武”三个角度阐明不进攻的理由,表现出他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C.乙文孟子在谈话中首先从“养”“教”两个方面概述了“仁政”的基本内容,这二者的关系是在施“教”的基础上有“养”。D.甲乙两篇文章在劝说他人采纳自己的意见时有较多相似之处,如两者均站在对方角度进行游说,都抓住对方未来的利益进行游说。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14.《左传》重视“礼”。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记叙中,秦、晋围郑的原因是“以其无礼于晋”。本文在其他地方,有无体现“礼”的思想?请结合原文说说你的理解。【答案】10.D11.B12.C13.(1)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困难的。哪里用得着灭掉郑国来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2)慎重办理学校的教育,反复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告诫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14.①烛之武答应郑伯的要求出使秦军,是尽臣子之“礼” 。郑国有难,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挺身而出,烛之武这么做是合“礼”的。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提醒秦伯,秦国如果放弃攻打郑国,把郑国当作同盟国,那么郑国会对秦国尽好盟国的职责,郑国对秦国是“守礼”的。③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历史上,晋国曾对秦国背信弃义、两面三刀,隐含“无礼”表现。④晋文公最后表现了他的“有礼”,这种做法有君子风度。晋文公自己反思“不仁、不智、不武”,“仁”是儒家思想的内核,外在表现就是“礼”。【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秦穆公同晋国,相处很久,又那么信任,交情也非常深厚,一旦被烛之武所说的利益引诱,便视晋国如眼泪鼻涕,把它丢弃掉了,对于郑国又有什么不能抛弃的呢?“也”句末语气词,且“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句式一致,单独成句,排除AC;“如涕唾”做“弃晋”的状语,状语后置,其后断句,排除B。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古代的诸侯、君主在失德后的自称”错误。“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对自己的谦称。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C.“这二者的关系是在施‘教’的基础上有‘养’”错误。根据乙文内容可知,应是在“养”的基础上有“教”。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鄙”,把……当作边境;“焉”,哪里,怎么;“倍”,增加(2)“谨”,慎重办理;“庠序”,学校;“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孝悌之义申之”;“负”,背。 【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可知,烛之武答应郑伯的要求出使秦军,是尽臣子之“礼”。郑国有难,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挺身而出,烛之武这么做是合“礼”的。“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提醒秦伯,灭郑于秦有害无益。秦对郑鞭长莫及,若以郑为东道主,就为秦称霸提供了住、食等种种方便,更何况“亡郑以陪邻”,这对秦有什么好处呢?秦国如果放弃攻打郑国,把郑国当作同盟国,那么郑国会对秦国尽好盟国的职责,郑国对秦国是“守礼”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历史上,晋国曾对秦国背信弃义、两面三刀,隐含“无礼”表现。晋文公最后表现了他的“有礼”,这种做法有君子风度。结合“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可知,晋文公自己反思“不仁、不智、不武”,“仁”是儒家思想的内核,外在表现就是“礼”。参考译文:甲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一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 不行!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乙(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常有善心,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就会)不服从约束、犯上作乱,没有不做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饿死。这样之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恐怕还不够,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夜泊牛渚怀古【唐】李白牛渚西江①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②。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注】①西江:古称约自南京至今江西一段长江为西江,牛渚就在其中。②谢将军:即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听到孤贫的袁宏在运租船中吟咏袁宏自己的咏史诗,音辞都很好,非常赞赏,于是邀袁宏过船谈论,直到天明。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景点明地点、时间,寥廓的天宇在夜色中与西江融为一体,显得空阔渺远。 B.诗人登舟望月,由实入虚,回忆古人,用“空”字抒发了思古之幽情。C.诗人认为自己和袁宏一样有高超的文学才华,但是遗憾谢将军再也听不到了。D.本诗明朗单纯,却有一种令人神远的韵味。写景疏朗有致,写情含蓄不露,用语自然清新。16.本诗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感情,作者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典故。诗人泛舟赏月想到了谢将军,忆起谢将军能不顾及身份同孤贫的袁宏彻夜长谈,表达了对谢将军这种没有尊卑之分,以才结友,赏识人才做法的赞美之情;②对比。“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将自身虽有才华却无人赏识和袁宏能被谢将军这样的伯乐赏识进行对比,内心充满了怀才不遇的哀伤、无奈;③想象。诗人想象明朝挂帆离去的情景。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江渚;枫叶纷纷飘落,像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抒发了难遇知音的孤独、落寞之情。④以景结情。枫叶纷纷飘落,结句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氛围,秋色秋声,进一步烘托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C.“但是遗憾谢将军再也听不到了”错误,诗人是渴望有像谢将军那样识才的人发现自己。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典故。“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写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徒然记起了东晋的谢尚将军。结合注释②可知典故内容,袁宏得到了谢尚的赏识,而自己虽像袁宏那样有文学才华,可惜没有谢尚那样的知音,所以只能“空忆”。谢将军能不顾及身份同孤贫的袁宏彻夜长谈,表达了对谢将军这种没有尊卑之分,以才结友,赏识人才做法的赞美之情;对比。“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写我也是一个善于吟唱的高手,但识贤的谢尚如今难得有闻。将自身虽有才华却无人赏识和袁宏能被谢将军这样的伯乐赏识进行对比,尽管自己也象当年的袁宏那样,富于文学才华,而象谢尚那样的人物却不可复遇了。“不可闻”回应“空忆”,寓含着世无知音的深沉感喟,内心充满了怀才不遇的哀伤、无奈;想象。“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知音难遇明早只好挂帆远去,前景宛若深秋枫叶飘落纷纷。诗人想象明朝挂帆离去的情景。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江渚;枫叶纷纷飘落,像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秋色秋声,进一步烘托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抒发了难遇知音的孤独、落寞之情。 以景结情。“枫叶落纷纷”描绘了满天枫叶飘落纷纷的景象,以景结情,有声有形,借“纷纷落叶”营造了秋日冷寂凄清的意境,秋色秋声,进一步烘托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自信地认为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被大国包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他可以用三年时间完成军事强国的目标。(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答案】①.加之以师旅②.因之以饥馑③.如其礼乐④.以俟君子⑤.莫春者⑥.春服既成【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旅”“饥”“馑”“俟”“莫”“既”。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______①______,由此而逐渐形成的“古风”文化深刻影响着音乐、舞蹈、美术等文艺创作。特别是近年来古风插画的兴起,借助互联网广泛传播,深受许多年轻人所喜爱。相较于外国插画,中国古风插画______②_______。一些作品从文人画中汲取营养,以水墨淡彩营造意境;一些作品从书法作品中获得灵感,以书法笔势勾勒线条;一些作品从工笔画中寻得感悟,以细腻工整尽显传统美学意蕴。这些作品继承传统艺术的精髓,以细腻的线条和雅致的色彩绘出_______③________的艺术形象。不少插画师从传统造物中提取文化符号,并对其进行全新演绎,使古风插画风格日趋多样。当今科技飞速进步,不少插画师都以电脑为主要工具进行插画设计,使古风插画向着专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这对古风插画创作的发展来说可谓_____④_____。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欣欣向荣不拘一格栩栩如生如虎添翼B.蔚然成风别具一格栩栩如生如虎添翼 C.欣欣向荣别具一格惟妙惟肖为虎傅翼D.蔚然成风不拘一格惟妙惟肖为虎傅翼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古风插画,借助互联网广泛传播,深受许多年轻人所喜爱。B.特别是近年来古风插画的兴起,借助互联网广泛传播,深受许多年轻人喜爱。C.特别是近年来兴起古风插画,借助互联网广泛传播,深受许多年轻人喜爱。D.特别是近年来古风插画的兴起,借助互联网广泛传播,为许多年轻人所喜爱。20.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答案】18.B19.C20.画线句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由三组“一些作品……以……”结构构成排比,从色彩、笔法、线条等角度详细阐述了中国古风插画作品从文人画、书法作品和工笔画中汲取了艺术营养,彰显了中国古风插画的艺术魅力。语言凝练,句式整齐,增强语势,富有节奏感和感染力。【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蔚然成风:形容一件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欣欣向荣:形容草木茂盛,也形容事业蓬勃发展。语境强调的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件事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故应选“蔚然成风”。第二空,别具一格:另有一种风格。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语境强调与外国插画相比,中国古风插画是另一种风格,故应选“别具一格”。第三空,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语境的陈述对象是中国古风插画中的艺术形象,故应选“栩栩如生”。第四空,如虎添翼:像老虎长上了翅膀,形容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也形容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为虎傅翼:比喻帮助恶人,增加恶人的势力。从感情色彩看,此处语境是褒义,故应选“如虎添翼”。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语病有:一是中途易辙,“近年来古风插画的兴起”应改为“近年来兴起的古风插画”;二是句式杂糅,“受……所喜爱”句式杂糅,可将“受……所喜爱”改为“深受……喜爱”或“为…… 所喜爱”。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画线句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由三组“一些作品……以……”结构构成排比,“以水墨淡彩营造意境”从色彩角度详细阐述了中国古风插画作品从文人画中汲取了艺术营养;“以书法笔势勾勒线条”从笔法角度详细阐述了中国古风插画作品从书法作品中汲取了艺术营养;“以细腻工整尽显传统美学意蕴”从线条角度详细阐述了中国古风插画作品从工笔画中汲取了艺术营养,彰显了中国古风插画的艺术魅力。“一些作品从文人画中汲取营养,以水墨淡彩营造意境”“一些作品从书法作品中获得灵感,以书法笔势勾勒线条”“一些作品从工笔画中寻得感悟,以细腻工整尽显传统美学意蕴”,语言凝练,句式整齐,增强语势,富有节奏感和感染力。(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红楼梦》意蕴极其丰美,叶朗教授认为,《红楼梦》的意蕴大致可以分析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红搂梦》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真实地反映了清代前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情世态。第二个层面,是它的悲剧性。《红楼梦》的悲剧性不简单在①,也并不只在于四大家族衰亡的悲剧,还在于曹雪芹提出了一种审美理想,而这种审美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必然要被毁灭的悲剧。曹雪芹的审美理想是从汤显祖那里继承下来的,其核心是肯定“情”的价值,追求“情”的解放,追求人性解放。汤显祖讲的“情”一方面和“理”(封建社会的伦理观念)相对立,一方面和“法”(封建社会的社会秩序、社会习惯)相对立。他认为“情”是人生而有之的人性,它有自己的存在价值,②。第三个层面,是它处处渗透着作家对整个人生深刻的哲理性感悟。这种感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生(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一是对命运的体验和感叹。③,而宇宙是无限的。与此相联系的,是人的命运。《红楼梦》中渗透着对人的有限生命和人的命运的最深沉的伤感,它像一声悠长的叹息,使小说弥漫着浓郁的诗意。21.下列句子中的括号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括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中国哲学中的“空”不是“万境归空(空白虚无)”,而是“空(万物的源泉)纳万境。”B.曹雪芹的世界观(体现在贾宝玉身上)是把“有情之天下”作为人生的终极意义。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热烈鼓掌)D.他用稚嫩笔体写下:《红楼梦》真是一部“千红一枯(窟)”的伟大悲剧。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 个字。【答案】21.A22.①宝黛爱情的悲剧;②不应受礼和法的限制;③人的个体生命是有限的。【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小括号表示对部分词语的解释。A.解释说明;B.补充说明;C.补充说明;D.表示订正。故选A。【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本处是说《红楼梦》的悲剧性,《红楼梦》的悲剧性体现在它的内容上,即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以及四大家族衰亡的悲剧,而后面给的是四大家族衰亡的悲剧,所以本处可填:宝黛爱情的悲剧。②因为曹雪芹的审美理想是从汤显祖那里继承下来的,而汤显祖讲的是“情”和“理”“法”的关系,所以曹雪芹所讲的“情”也是和“理”“法”有关联,但曹雪芹认为“情”是人生而有之的,有自己的存在价值,所以是不应该被限制和扼杀,可填:不应受礼和法的限制。③本处是说《红楼梦》渗透着作家对整个人生深刻的哲理性感悟,而后面说到《红楼梦》中渗透着对人的有限生命和人的命运的最深沉的伤感,所以宇宙是无限的,那么人的生命则是有限的,可填:人的个体生命是有限的。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感悟?请以“转身”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以记叙为主。②立意自定。③不得套作抄袭。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⑤不少于700字。【答案】例文:转身“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曾经执着于山顶定格落日晚霞,未能如愿。适时转身,却见证了绝美的月光。于是我明白了:在人生路上,很多时候我们转身,就会发现,原来有些人一直都在。沿着狭窄的小路往前走,后面是无尽的夜,氤氲着水汽的黑夜。昏暗的灯光渐渐远去,只留下我匆忙的身影。我知道自己在逃避什么,在追赶什么。转身,我会看到什么?是她失落的眼神,憧憬的眼神,还是……我不敢面对那个事实。身后的她渐渐行远,而我的心仍然停留在那个转角,即使我的脚步急促。冰冷的月光照在我身上,而我的血液在沸腾,我的思绪在飞扬。怎么可以就这样放弃,那是三年的友情,为何要在迷茫的青春舍弃?驻足,转身,坚定地转身。我不想让自己后悔,即使看到她落寞的表情,看到她愤怒的表情,即使只有狭窄的小路,昏暗的灯光,被拉长的身影。可是,我看到了令我感动的一幕:她静静地站在原地,对着我静静地微笑。眼泪在瞬间夺眶而出,想要转身不让她看到哭泣的我,可是我的脚却像是被巨石压住,不能挪动。冰冷的月光洒在我的身上,昏暗的灯光将我的影子拉长,秒针似乎在这一刻停止了旋转,微风中静静飘荡着两个人影。我的思绪在飞扬,我的血液在沸腾,想要将影子抛在身后,却不知道该怎样迈出第一步。泪水仍旧在滴落,那边的人影却渐渐挪近。她走到我身边,轻轻地拭去我脸上的泪滴,自然地拉起我的手,将影子抛在身后。陌生又熟悉的她又回来了,两只冰冷的手渐渐回暖。柔和的月光洒在我们身上,时间从紧扣的指缝间流走,我的思绪在飞扬,只是那些躁动与不安已恢复宁静。那只温暖的小手将年轮的疤痕紧紧握住。无尽的黑夜,无尽的小路,无尽的沉默,只是我不在逃避,不再追赶。即使无言,我仍能感觉到她的温暖。黑的夜空下,我不再惧怕。下个转角,我似乎看到了一起微笑的我们。“还好你给了我一次机会,还好我们一起走过来了。”她静静地对我说,没有任何修饰。是啊,还好我转身,还好我们又走在了一起。我没有说出,只是静静地看着她微笑。转身,我看到在原地等我的人;转身,我看到一个世纪的斑斓光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全命题式材料作文题。本题的写作主题主要是“转身”。“转身”,其本意是转动身体,改变方向,借指时间极短。材料从我们的现实生活出发,列举了四类常见的“转身”的情况。“转身” 之后,带来的是一系列的消失、逝去,如河流、鸟、鱼是自然环境的改变;虹桥则可能暗指社会生活的变化。而这些“转身”给我们带来的,或许是突然发现失去所爱、物是人非的伤感;或许带来的也是重新认知和再次探索的旅程,转身之前与转身之后,可以让我们看到令人好奇的不一样的世界。因此,“转身”一词虽然是个具体的动作行为,但蕴含其中的或许是处事方式的转变,或许是人生态度的转变,或许是事物发展情态的转变……试题要求以“转身”为题且“以记叙为主”。对此,既可依据材料内容,写现实生活中自己或他人的一个片段或一个故事,写他人或自己转身离去或转身归来所荡起的情感涟漪。比如,“我”在偶然转身之后才发现父母、朋友一直在默默支持着自己,给予自己前进的动力。也可通过记叙某些典型人物“转身”后的成败,给予我们思考与启迪,让我们思考什么时候要善于转身,回头是岸。立意:1.学会转身,退一步,海阔天空。2.转身,才发现往者不可追。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英语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20:52:02
页数:21
价格:¥2
大小:53.9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