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学年第二学期嘉兴八校联盟期中联考高一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某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指就要被砍掉。”请问: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  )A.《查士丁尼法典》B.《汉谟拉比法典》C.《大宪章》D.《罗马民法大全》【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古巴比伦王国。根据材料“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指就要被砍掉。”及所学可知,题干描述的是《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内容,它维护的是古巴比伦奴隶主阶级的利益,B项正确;《查士丁尼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备的奴隶制成文法,它系统地搜集和整理了自罗马共和时期至查士丁尼为止所有的法律和法学著作,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排除A项;《大宪章》是英国封建时期的重要宪法性文件之一,主要内容是保障封建贵族和教会的特权及骑士、市民的某些利益,限制王权,排除C项;527年,查士丁尼续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528年,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便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来编辑一个新法典,即《罗马民法大全》,排除D项。故选B项。2.古代最早征服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广“大地区,建立起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是()A.波斯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罗马帝国D.阿拉伯帝国【答案】A【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古代最早征服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广“大地区,建立起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是波斯帝国,A项正确;亚历山大帝国是继波斯帝国之后第二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帝国,排除B项;罗马帝国统治时间为公元前27年-公元1453年,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阿拉伯帝国统治时间为632年-1258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3.在中世纪的欧洲,如果附庸一方违背约定,领主可以抛弃附庸;同样,如果领主不履行诺言,附庸同样可以离弃领主,当时称之为“撤回忠诚”。这反映了欧洲领主和附庸关系的特点是()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具有双向契约特征C.带有严格等级性质D.领主附庸地位平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如果附庸一方违背约定,领主可以抛弃附庸;同样,如果领主不履行诺言,附庸同样可以离弃领主”可以看出,在一方违背契约的情况下,领主可以抛弃附庸,附庸也可以离开领主,这说明两者的关系具有双向契约特征,B项正确;领主和附庸的关系以土地授受为纽带,并非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领主和附庸关系的双向性,没有反映其等级性,排除C项;在封建制度下,领主地位显然高于附庸,排除D项。故选B项。4.1453年,一个“新的巨人”攻占了君士坦丁堡。它“一只脚踏在亚洲,另一只脚在欧洲”。材料中这个“新的巨人”A.最高统治者是哈里发B.发明了腓尼基字母C.积极促进东西方贸易D.灭亡了拜占庭帝国【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地跨欧亚等信息,可以判断这个巨人是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崛起后,灭亡了拜占庭帝国,D项正确;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苏丹,排除A项;腓尼基字母由古代西亚地区的腓尼基人发明,排除B项;奥斯曼帝国对过境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5.南部非洲历史学家西蒙.亚当斯说:“你穿行在这座公园里,突然遇见惊人的石墙。没有任何灰泥,这些石墙却完好地连接在一起,立得稳稳的。……这时候你的想象力一定会.纵横驰骋。……”.这位历史学家感叹的是A.埃及文明B.班图文明C.阿克苏姆文明D.玛雅文明【答案】B【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南部非洲历史学家”、“你穿行在这座公园里,突然遇见惊人的石墙。没有任何灰泥,这些石墙却完好地连接在一起,立得稳稳的”可知,大津巴布韦遗址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陆最重要的古代遗迹,由南非班图人所建,遗址由90多万块花岗石砌造而成,石块连接未用任何粘合物,至今仍坚固挺拔,宏伟壮观,B项正确;AC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6.下图是某学生绘制的一张时间轴。这一时间轴反映的主题是新航路开辟后A.国际贸易中心转移B.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C.商品种类的增加D.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第一家商品交易所开业”“英格兰银行创立”“第一家百货公司开业”“有限责任公司出现”等信息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发生了商业革命,使商业经营方式发生转变,B项正确;ACD项都是商业革命的内容,但与材料强调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点睛】7.1492年,哲学家费奇诺写道:“这个世纪是金色的,它照亮了之前被扑灭的‘自由艺术’之光:语法、诗歌、修辞、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在佛罗伦萨,它也把柏拉图的律条从黑暗引入了光明。”材料中“这个世纪”()A.开启了大工业的狂飙时代B.理性主义成为社会主流C.鼓励人们追求个人的价值D.信仰自由冲击神学统治【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15世纪的西欧。根据“这个世纪是金色的,它照亮了之前被扑灭的‘自由艺术’之光:语法、诗歌、修辞、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在佛罗伦萨,它也把柏拉图的律条从黑暗引入了光明。”可得出这个世纪冲破了黑暗的中世纪,宣扬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所开妈的世纪,而文艺复兴鼓励人们追求个人的价值,C项正确;A项是工业革命时期,在18世纪,排除A项;理性是启蒙运动时期的内容,在17-18世纪,排除B项;信仰自由冲击神学统治是16世纪的宗教改革,排除D项。故选C项。8.某学生在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整理出的关键词如下图所示,由此判断他研究的是() ◆引发一次制度变迁◆使用非革命的手段◆新国王由议会“创造”◆此后确立君主立宪制度A.英国光荣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日本明治维新D.德意志的统一【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是一场未发生大规模流血牺牲的宫廷政变,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A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是战争手段,排除B项;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天皇仍然独揽大权,没有议会,排除C项;德意志的统一是通过战争手段完成的,排除D项。故选A项。9.《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句话强调了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哪一因素A.资本原始积累B.技术革新C.市场需求D.自然资源【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市场的扩大,需求的增加,引起了工业革命”,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故选C。A项“资本原始积累”和B项“技术革新”、D项“自然资源”材料中都没有涉及,故排除ABD。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原因和条件10.在葡属巴西,最初发展出口农业经济,先后经历了“巴西红木周期”、“蔗糖周期”两个阶段,从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巴西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糖国。1693年在米纳斯地区发现了黄金富矿后,巴西进入了“黄金周期”,采矿业得以迅速发展。这说明葡萄牙A.将巴西作为原料产地B.重视巴西的产业升级C.屠杀了大量土著居民D.限制当地的市场需求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葡萄牙殖民者为榨取利润将巴西作为原料产地,使巴西严重依赖某种或几种农矿产品,故A项正确,B项错误;葡萄牙殖民者在巴西屠杀了大量印第安人是史实,但材料不能直接反映这一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直接反映葡萄牙在巴西殖民地的生产情况,并未涉及当地的市场消费信息,故D项错误。故选项A。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1.《吉尔伽美什》中有这么一个片段:我的朋友啊,谁曾超然人世升了天?在太阳之下永生者只有神仙。人的寿数毕竟有限,人们的所作所为,都不过是过眼云烟!你在此竟怕起死来。你那英雄的威风为何消失不见……我一旦战死,就名扬身显——吉尔加美什是征伐可怕的芬巴巴,战斗在沙场才把身献,为我的子孙万代,芳名永传。以上材料不能反映出苏美尔人的什么品质(  )A.友谊观念B.英雄主义C.追求永生D.追求精神不朽【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据材料“我一旦战死,就名扬身显”“战斗在沙场才把身献,为我的子孙万代,芳名永传”可得出苏美尔人追求精神不朽,而不是追求永生,C项符合题意,故选C项;据材料“我的朋友啊”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苏美尔人重视友谊,据材料“你在此竟怕起死来。你那英雄的威风为何消失不见”可得出苏美尔人追求英雄主义,据材料“我一旦战死,就名扬身显”“战斗在沙场才把身献,为我的子孙万代,芳名永传”可得出苏美尔人追求精神不朽,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12.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写道:“任何人都可以相信这些埃及人的故事,如果他是轻信的人的话。至于我本人,在这部书中保持那个总的规则,就是把各国的传统照我听到的样子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希罗多德撰写《历史》遵循的原则是A.坚持观察判断调查B.展现各国传统风貌C.保存人类历史功绩D.保持历史原始信息【答案】D【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从材料“就是把各国的传统按照我听到的样子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可以看出,希罗多德书写历史秉持历史原始信息的原则。故选D。ABC三项材料均未体现。考点:史学研究:写史的原则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历史研究的一般的方法。记载历史要从历史的本来面貌出发,如实的记载历史。同时史学研究也要注意采用客观的标准,即史识,就是根据资料得出结论,要注意对资料的考证。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对待史料的问题也需要掌握。13.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相距遥远,然而两者的历史发展可做一些比较。据下表,最适合描述中国与罗马共性的词汇是(  )历史时期古代中国古代罗马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秦国商鞅变法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罗马统一意大利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西汉、东汉王朝强盛时期罗马强盛时期A.秩序与统一B.人治与法治C.扩张与稳定D.平乱与治世【答案】A【解析】【详解】据上表,可知从公元前5世纪~公元2世纪,古代中国分别与古代罗马经历了制定法律、完成统一、进入强盛时期三个阶段,说明这一历史阶段中国与罗马共性的词汇是应是秩序与统一,故选A项;古代中国是人治,古代罗马是法治,属于个性而不是共性,排除B项;秦国商鞅变法时期并不符合稳定的特点,排除C项;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都存在统一,但并没有“平乱”,排除D项。故选A项。14.下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示意图,其中④处应该填写(  )A.罗马共和国B.罗马帝国C.西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罗马)。本题要求找出④ 处应该填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定都君士坦丁堡(旧名拜占庭),故称“拜占庭帝国”,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所以④处是西罗马帝国,C项正确;排除A、B、D。故本题选C项。15.特许状,也称“豁免证书”。一般是中世纪西欧国王或者城市原本所辖的封建领主颁发,主要内容是承认城市的自治权力和工商特权,明确市民的权利和义务。在确定领主的征税和市民应缴租税的同时,承认城市自治权,确认市民人身自由,并赋予市民享有使用城市土地、管理市场、从事商业活动、加入行会组织等权利。由此可知特许状()A.是一种封建的权利转让书B.奠定民主政治的实践基础C.促进近代西欧的思想解放D.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特许状是封建主给予城市的一定权力,是城市自治的表现,A项正确;“奠定基础”夸大作用,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涉及思想解放角度,排除C项;有利于资本主义萌发发展的表述属于片面选项,排除D项。故选A项。16.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中世纪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的主要条件是()A.垦殖运动兴起B.新兴城市产生C.价格革命发生D.土地集中经营【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可知主要条件是土地集中经营,D项正确;垦殖运动材料不体现,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农场主和新兴城市无关,排除B项;价格革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和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7.“御家人”制度是古代日本的一种制度,将军确保“御家人”的领地私有权不受侵害,并给其发放领地证,作为回报,“御家人”须为将军提供种种劳务与军役。“御家人”制度体现了A.中华文明的影响B.幕府政治的特点C.庄园经济的衰退D.中央集权的强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御家人”是日本镰仓幕府时代与将军直接保持主从关系的武士。“御家 人”制度指的是将军确保“御家人”的领地私有权不受侵害,并给其发放领地证,作为回报,“御家人”须为将军提供种种劳务与军役。“御家人”制度体现了幕府政治的特点,故B项正确;“御家人”制度没有受到中华文明的影响,故A项错误;庄园经济存在于西欧中世纪,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与中央集权无关,故D项错误。18.9世纪初,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为给伊斯兰神学寻找理论支持,鼓励并组织学者对希腊古典文化进行翻译。柏拉图、托勒密等大批希腊人的哲学、科学名著的译本经整理注释之后,相继问世。这说明阿拉伯帝国A.推动了亚非间文化交流B.反对基督教在境内的传播C.传承了古希腊所有文化D.推行务实开放文化政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阿拉伯帝国为给伊斯兰神学寻找理论支持,鼓励并组织学者对希腊古典文化进行翻译,体现了务实开放的文化政策,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非洲文化,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基督教的传播,排除B项;C项“古希腊所有文化”说法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19.有学者指出,当西班牙和葡萄牙15世纪末开辟新航路时,欧洲沿大西洋东岸的航线已经被他们熟悉,而当他们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东岸航行时,不过是航行在早已由中国、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商人开辟的航线上。对此理解正确是新航路开辟()A.是古代文明与西欧扩张的共同结果B.源于不同文明间的相互交往和联系C.取决于西欧的航海技术和航线探索D.主要是因为亚洲商人对财富的追求【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而当他们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东岸航行时,不过是航行在早已由中国、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商人开辟的航线上”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古代的中西方文明的交流过程中,就存在东西方的航线,新航路开辟是对古代航线的扩展,因此新航路的开辟是古代文明与西欧扩张的共同结果,A项正确;“源于不同文明间的相互交往和联系”是对材料中古代文明交往的反映,而并没有反映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不能完全解读材料,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并不仅仅是航海技术的提高,排除C项;主要是因为西欧人对财富的追求,排除D项。故选A项。20.在近代早期,美洲经历了彻底的转型。天花和其他疾病引发了凶猛的瘟疫,严重摧毁了本地人口并动摇了他们的社会稳定。在人口急剧减少的情况下,欧洲人颠覆了土著的帝国。一些土著作为群体彻底消失了,还有一些虽然保留了原有的社群、身份认同和文化传统,却日益屈从于欧洲移民和他们的欧裔美洲后代的影响。下列各项中,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欧洲人在美洲的殖民活动导致美洲文化发生了替代性的变化②美洲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文化③由于美洲人口的大量减少,大批华工进入美洲,促进了其发展④美洲转型指殖民者的入侵改变了美洲人口结构,形成新的族群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欧洲人在美洲的殖民活动颠覆了美洲土著文化,欧洲文化成为主导,替代了原有的美洲文化,同时融合了不同的文化,进而形成新的文化,①②正确,A项正确;华工进入美洲不是近代早期的历史事实,而且于材料内容不符,③错误,排除B、D项;人口结构的变化是社会转型的一个方面,而非全部,④错误,排除C项。故选A项。21.18世纪,法国农村在封建领主和教会的盘剥下已是满目疮痍,宫廷贵族挥霍无度、国库空虚。天主教会与专制王权相互勾结,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疯狂残害不同信仰者和有进步思想的人们。这些社会问题()A.成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B.推动了理性主义的发展并达到高潮C.导致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和扩张D.成为天主教会推行禁欲主义的借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8世纪”“天主教会与专制王权相互勾结,推行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并结合所学知识,正是在封建领主和教会的双重盘剥下,才催生了启蒙运动,B项正确;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波旁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排除A项;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于19世纪初期,排除C项;D项是文艺复兴运动发生的原因,大致在14—15世纪,排除。故选B项。22.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如果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不签署,参众两院可以再次进行表决,如果均达到2/3多数通过,法案即可生效。”此规定()A.保证国会的绝对立法权B.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原则C表明总统无权否决法案D.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但相关法案在参众两院再次表决多数通过时即可生效,体现了美国政治生活中的权力制衡原则,B项正确;保证国会绝对立法权的说法不符合美国宪 法的原则,排除A项;美国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制衡而非人民主权原则,排除D项。故选B项。23.下图为英国工业革命前期“卢德分子”破坏工厂机器的场景。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资本原始积累进程的血腥B.机器生产隐含严重安全隐患C.工人阶级政治意识的觉醒D.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社会问题【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英国工业革命前期‘卢德分子’破坏工厂机器的场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卢德分子”指的是英国工业革命早期,以破坏机器为手段反对工厂主压迫和剥削的工人阶级,表明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时两大对立阶级的矛盾和斗争不断激化,D项正确;资本原始积累进程的血腥,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机器生产隐含严重安全隐患,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工人阶级政治意识的觉醒,表现在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排除C项。故选D项。24.历史学家哈雷德夫妇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丰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作者在这里主要表述的是A.工业革命的全部目标在于发展现代经济B.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迅速完成了城市化C.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壮大但没有政治权利D.社会文明进步应体现社会整体均衡发展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哈雷德夫认为工业革命没有实现建立起一个更幸福合理和富有自尊心的社会,即哈雷德夫认为一个社会的进步应该是社会整体均衡发展的,故D项正确。工业革命的目标在于发展现代经济,但不是“全部目标”,A项错误。材料反映工业革命没有实现建立整体均衡的社会,与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迅速完成了城市化无关,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工业资产阶级和政治权利的信息,而是强调工业革命没有实现建立整体均衡的社会,C项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从这句话可以把握哈雷德夫妇对工业革命影响力的基本态度,然后联系所学知识结合选项即可作出判断。25.1847年,恩格斯撰文强调:“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样。因此,很可能就要来临的无产阶级革命,只能逐步改造现今社会,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恩格斯这一论述()A.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B.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阶段性C.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就D.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1847年,恩格斯强调废除私有制只有在物质极大富足之后才能进行,也即在消除私有制之前必须经历发展生产力和社会改革的阶段,这是在阐述无产阶级革命的阶段性,B项正确;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排除A项;材料中恩格斯的观念不是只针对英国和英国的工业革命,未涉及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就,排除C项;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排除D项。故选B项。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10分,第27题15分,第28题10分,共35分)。26.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不杀人、捕人,不谙武器。彼等胆子甚小……鉴于此,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毫无疑问,当地黄金甚丰……此外,这里还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这里还产大量的棉花,臣以为,无须送回西班牙,在当地即可卖好价钱……——[意]哥伦布著,孙家堃译《航海日记》 材料二: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1)根据材料一,概括哥伦布远航的真实目的。结合所学,说明新航路得以开辟的客观条件。(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新航路开辟是如何“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答案】(1)目的:传播天主教;获得金银财富;开拓市场。客观条件:地理知识的丰富;航海经验的积累;造船技术的提高;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等;指南针的应运(2)分析: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开启,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商业资产阶级实力增强。【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航路开辟时期的世界。目的:据材料一“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可得出传播天主教;据材料一“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当地黄金甚丰”“臣以为,无须送回西班牙,在当地即可卖好价钱”可得出获得金银财富以及开拓市场。客观条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地理知识的丰富,如当时欧洲已经开始流行地圆学说;航海经验的积累、造船技术的发展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西班牙、葡萄牙较早完成中央集权,王室大力支持远航等;指南针的应运,可在海上指示方向,为远航提供保障。【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据材料二“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可得出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道路,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据材料二“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可得出使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资本主义加速发展以及商业资产阶级实力增强,封建社会加速衰落,促进欧洲社会转型。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他(孟德斯鸠)主张君主国家立法权应该委托给人民代表机关,国王只应该是行政机关的首脑,司法权则应该属于陪审法庭。……他还强调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要由君主批准,而立法机关也要干预一些行政方面的问题——如财政问题和军队问题。——以上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他(卢梭)要求在这个共和国里实行直接民主。在立法工作中,每个公民都直接参加法律的制定,参加法律的讨论和表决。他反对由人民选出的代表来制定法律,他认为在制定法律的工作中,人民的意志是不能被代表的。——以上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材料三:没有均衡,制度就会因缺乏必要的张力而松弛,如同长短不一的桌子难以支撑起平展的桌面一样。因此,“有衡”对于政治制度文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一项新的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或利益的均衡。制度因有均衡而存在,也会因打破均衡而消亡。——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1)材料一体现了孟德斯鸠的哪些思想主张?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卢梭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建立的近代政体中“均衡”的具体表现。(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孟德斯鸠和卢梭两人的思想对美国历史产生的影响。(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语句通顺,表达成文。)【答案】(1)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卢梭:①民主共和或直接民主;②人民主权且不能被代表。(2)英国:议会和内阁的制衡,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美国: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三者分掌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3)影响:卢梭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与人民主权的思想,激励北美人民武装反抗英国殖民者,发起北美独立战争,颁布《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联邦宪法》的颁布,实践了卢梭等启蒙思想家们的法治主张。《联邦宪法》解决了中央机构内部的分权问题,实践了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原则,为美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启蒙运动时期。第一问主张,根据材料“立法权应该委托给人民代表机关,国王只应该是行政机关的首脑,司法权则应该属于陪审法庭”可知,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归人民代表机构,国王掌握行政权,司法权归陪审法庭,体现了三权分立的主张;根据材料“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要由君主批准,而立法机关也要干预一些行政方面的问题”可知,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要由最高行政首脑国王批准,而立法机关也能干预行政事务,体现了相互监督、制衡的主张。第二问不同,根据材料“要求在这个共和国里实行直接民主”可知,卢梭主张实行直接民主,体现了民主共和的主张;根据材料“人民的意志是不能被代表的”可知,这体现了人民主权且不能被代表的主张。 【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美国。英国:由材料“没有均衡,制度就会因缺乏必要的张力而松弛,如同长短不一的桌子难以支撑起平展的桌面一样。”及所学君主立宪制的内容可知,议会和内阁的制衡,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美国:由材料“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一项新的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或利益的均衡。”及所学民主共和制的内容可知,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三者分掌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小问3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法国、美国。根据材料“他反对由人民选出的代表来制定法律,他认为在制定法律的工作中,人民的意志是不能被代表的。”及所学可知,卢梭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与人民主权的思想,激励北美人民武装反抗英国殖民者,发起北美独立战争,颁布《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根据材料“他(卢梭)要求在这个共和国里实行直接民主。在立法工作中,每个公民都直接参加法律的制定,参加法律的讨论和表决。”及所学可知,联邦宪法》的颁布,实践了卢梭等启蒙思想家们的法治主张;根据材料“他(孟德斯鸠)主张君主国家立法权应该委托给人民代表机关,国王只应该是行政机关的首脑,司法权则应该属于陪审法庭。”及所学可知,《联邦宪法》解决了中央机构内部的分权问题,实践了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原则,为美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2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马克思没有描绘一幅社会主义的蓝图,这不是他的目标。他想要分析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不断变革的生产力。换句话说,他想要确定的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生产力产生了它的反命题,并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的过程,就像以前的奴隶制和封建制一样。他最早注意到经济周期是资本主义经济一个常见现象。——摘编自【美】布鲁、格兰特《经济思想史》材料二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1)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灭亡的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表达的主要思想。并简要 分析《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答案】(1)原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爆发经济危机,从而破坏生产力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2)主要思想:明确肯定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论证资本主义必将灭亡、共产主义必将胜利的历史规律;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历史意义: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第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解析】【小问1详解】原因:根据材料“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不断变革的生产力”、“生产力产生了它的反命题,并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的过程,就像以前的奴隶制和封建制一样。他最早注意到经济周期是资本主义经济一个常见现象”可分析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爆发经济危机,从而破坏生产力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小问2详解】主要思想:根据材料“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可分析出明确肯定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根据材料“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可分析出论证资本主义必将灭亡、共产主义必将胜利的历史规律;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历史意义:结合所学可分析出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第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所学可分析出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所学可知可分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0:09 页数:15
价格:¥2 大小:249.21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