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诫子书课件(部编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8

2/38

3/38

4/38

剩余3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15诫子书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读准字音,读成诵,积累名言警句;了解作者作品;掌握重点实词,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大意。(重点)结合作者经历,理解文章主旨,思考其现实意义。(难点)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培养“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良好品质。(重点) 千古良相诸葛亮,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的谆谆教诲。 作者名片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背景链接本文选自《诸葛亮集·文集》卷一(中华书局2012年版)。《诫子书》是诸葛亮晚年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躹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社稷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了这封家书告诫诸葛瞻。 文体知识又称“尺牍”“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它的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可以写景,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也可以进谒显贵,勉励后学。在历史的发展中,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书 字词学习夫()淡泊()淫慢()遂()穷庐()险躁()fú●◆生难字dànbóyínsuìlúzào●●●●●● ◆古今异义夫君子之行()夫君子之行()古义: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今义:丈夫古义:操守、品德今义:行为,行动字词释义 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险,古义:轻薄今义:危险,惊险治,古义:修养今义:治理古义:疾行,指迅速逝去今义:奔驰,奔跑 淫慢则不能励精性()意与日去()古义:懈怠今义:缓慢,与“快”相反古义:消失今义:到某地 ◆一词多义行成夫君子之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非志无以成学()遂成枯落()操守、品德走路达成,成就成为,变成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志无以成学()志向立志 ◆词类活用静以修身()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用作动词,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明确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大目标 ◆文言句式倒装句: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宾语前置句,正常句式应为“将复及何”)判断句:夫学须静也(“……也”表判断)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品德高尚的人。操守、品德。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增长才干。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振奋精神。励,振奋。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修养性情。治,修养。岁月。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又怎么来得及。疾行,指迅速逝去。 课文解读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这句话是诸葛亮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他对儿子的要求。这句话中的“淡泊”紧随上句中的“俭”字,“宁静”紧承上句中的“静”字,再次强调俭朴节约、淡泊名 利与内心安定清静对于君子的重要性。运用双重否定句,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达了诸葛亮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与无限期望。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本文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作者认为:无论做人,还是学习,都要“静”,修身须静,学习须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接着又从反面进行论证,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进而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达到了论证的目的。学习和做人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仔细阅读这句话,思考:作者认为“静”与“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要想有才学必须学习,而求学的过程之中又必须“静”心,“淫慢”“险躁”,无静心,无恒心,是求学与修身的大忌。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仔细阅读这句话,思考:这句话有什么含义,作者是从什么角度阐述的? 反面阐述。这句话的含义是年华易逝,流年似水,如果不珍惜时光,必将碌碌无为,老大徒伤悲,到那时就悔之晚矣。 深入探究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哪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要成才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第二个条件是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第三个条件是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三者的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品德,勤奋学习。 阅读全文,由文中的一些警句你联想到了哪些名人名言?推荐给大家。淡泊: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白居易);心闲天地本来宽(陆游)。 立志: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惜时: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我荒废了时间,时间便把我荒废了(莎士比亚)。 结构梳理分析论点:提出观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谆谆教诲无限期望治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正)殷殷叮咛须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修身: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 艺术特色1.思路清晰,逻辑谨严。文章一开头,作者就提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一观点,接下来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对“静”的价值的阐发,指出唯有宁静专一,才能明确志向,达到远大目标;接下来一句,先正后反,论述“静”与“学”“才”“志”的关系,核心是实现志向的途径——学。具体来说,就是有 “志”才可成学,而为学亦需“静”;学习才能增长才干,而成才务须学习。第四句,从反面说明不“静”,即“淫慢”和“险燥”的害处,实际上还是彰显“静”的价值。最后一句,从反面论述,强调勤学刻苦,不能荒废学业,暗含惜时之意。这样,先立论,再阐发,又正反论证,逻辑严密,前后相承,言语虽短却意蕴悠长。 2.句式骈散结合,语气徐疾有致。本文中,骈句长短参差,交错使用,形式上散中有整、整中有散,语气上有轻有重、徐疾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表现出对称美、变化美、音乐美。 拓展迁移诸葛亮的鹅毛扇诸葛亮的鹅毛扇代表着智慧和才干,所以在有关诸葛亮的戏曲中,孔明总是手拿鹅毛扇。关于鹅毛扇,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黄承彦的千金小姐黄月英并非丑陋,而是一个非常聪明美丽、才华出众的姑娘。黄承彦怕有为的青年有眼不识荆山玉,故称千金为“阿丑”。阿丑黄月英不仅笔下滔滔,而且武艺超群,她曾就学于名师。 艺成下山时,师傅赠送她鹅毛扇一把,上书“明”“亮”二字。二字中还密密麻麻地藏着攻城略地、治国安邦的计策。并嘱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后来黄承彦的乘龙快婿,就是吟啸待时、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姓名中有“明”“亮”二字的未来蜀国丞相诸葛亮。结婚时,黄月英便将鹅毛扇作为礼物赠给诸葛亮。 孔明对鹅毛扇爱不释手,形影不离。他这样做不仅表达了他们夫妻间真挚不渝的爱情,更主要的是熟练并运用扇上的谋略。所以不管春夏秋冬,总是手不离扇。清朝康熙年间,襄阳观察使赵宏恩在《诸葛草庐诗》中写道:“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就足以证明诸葛亮手执鹅毛扇的功用以及他手不离扇的原因。 课后作业仔细阅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说一说学习了这课之后有什么启发。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2:21:01 页数:38
价格:¥2 大小:1.78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