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考点精讲课件(部编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8

2/48

3/48

4/48

剩余4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作者名片 1925年,鲁迅在北京担任大学讲师期间,因支持学生运动而受到当时所谓“正人君子”的流言攻击和排挤。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鲁迅写下《记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结果遭到当局的通缉而不得不远走厦门避难。不久之后,鲁迅又奔走广州。在这样充满变动的环境下,“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的鲁迅把目光投向了旧事,希望借旧事的回忆来排除苦闷,寻求慰背景链接 藉,先后写下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旧事重提”为总名,陆续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1928年结集时改题为《朝花夕拾》。他在《小引》中这样叙述自己写作《朝花夕拾》的环境:“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 内容概览朝花夕拾追忆旧时生活《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琐记》童年、少年时期生活经历和片段眷恋旧日美好,批判不良现象夹叙夹议,善用对比、反讽怀念师长故人《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回忆往事,偏重人物刻画表现普通人的朴实、善良真挚深切,生动感人讽刺丑恶现象《狗·猫·鼠》《<二十四孝图>》《父亲的病》议论为主,散文和杂文糅合穿插童年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讽刺和批判旧道德 篇名概述《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作者首先回击了“现代评论派”对自己“仇猫”的诬蔑,揭露了他们卑劣的手段;然后说明自己“仇猫”的原因,刻画出“猫”的主要特征;再以童年的追叙,交代自己“仇猫”的起因——以为自己饲养的隐鼠被猫吃掉了(其实是被长妈妈一脚踏死的)。文章通过写“我”的仇猫以及童年时关于隐鼠的回忆,表达了对“猫”一类的人“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同时,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通过记叙“我”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几件事,着重写“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刻画了一位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但善良、纯朴、乐于助人的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文章表达了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怀念和愧疚之情。 《五猖会》作品从当时反对白话的行为谈起,怒斥这种行为,并感叹当时的小学生只能读一些粗拙的白话文作品,由此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我”盼望着见到繁盛的迎神赛会。终于,“我”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内心十分高兴。然而正要出发,父亲却强迫“我”背熟《鉴略》才能去,“我”的兴致便一扫而光了。文章再现了“我”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书时本扫兴又痛苦的感受,写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自己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也表现了封建强权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摧残。《<二十四孝图>》(续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描述了“我”儿时在乡间迎神赛会和戏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了“无常”是一个具有人情味儿的鬼,他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人们的喜爱。文章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文章由两部分构成:“百草园中的游戏玩乐”和“三味书屋中的读书学习”。两部分内容前后衔接,表现了一个儿童的成长过程。文章的前半部分,通过描绘百草园美好的景物、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雪后捕鸟追忆了百草园的乐趣。文章的后半部分,选取行礼拜师、问“怪哉”虫、大声读书三个片段来写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文中渗透着对人生的思考,展示着极其复杂的心理和情绪。《无常》(续表) 《琐记》文章重点回忆了儿时“我”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我”先是和S城一个圆而胖的“名医”周旋过两年,然后请了“名医”陈莲河,但都没能治好父亲的病。文中分别描述了两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所谓“名医”实为庸医的真相,批判了他们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丑恶本质。文章记述“我”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而到南京求学的一段生活经历。作品先描写了邻居衍太太帮小孩子隐瞒玩闹,又怂恿“我”去偷母亲的钱和首饰,并散播流言的事;后描写了作者在中西学堂、雷电学堂、矿路学堂看到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天演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歌颂了“不满现状”的爱国青年形象,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父亲的病》(续表) 《范爱农》文章回忆了“我”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了在仙台学医时解剖学老师藤野先生对“我”的教诲,通过“讲义事件”和“幻灯事件”,不仅揭露了那些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写出了自己“弃医从文”的经过。文章突出表现了藤野先生严谨、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我”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文章追叙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同乡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觉醒的知识分子范爱农倔强耿直、愤世嫉俗、有责任心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与悼念。《藤野先生》(续表) 人物介绍长妈妈阿长,鲁迅的保姆。她的真实名字并无可考,因为在她之前的女工叫“阿长”,所以大家仍叫她阿长。她生得“黄胖而矮”,夏天的睡相很差,还总喜欢“切切察察”。人物简介性格特点相关事件粗俗守旧、愚昧迷信,但又朴实善良、勤劳忠厚、热心真诚①教给鲁迅一些传统的习俗和规矩。比如正月初一早上第一句话要说“阿妈,恭喜恭喜”,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人死了,不能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②给鲁迅讲“长毛”的故事。③主动为鲁迅买来他心心念念的《山海经》。④踩死了鲁迅养的隐鼠并嫁祸给猫。相关篇目:《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全名藤野严九郎,仙台医专教授解剖学的教授。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他治学严谨,工作认真负责;有正义感,没有民族歧视,平等对待学生。人物简介性格特点相关事件严谨认真、正直善良、和蔼可亲①对来自中国的鲁迅非常关心,主动帮其订正讲义,直到教完他所担任的功课;②指导鲁迅纠正解剖图,关心鲁迅的解剖实习;③对中国女人裹脚后足骨的畸形很感兴趣,想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④鲁迅离开仙台前,他送给鲁迅一张自己的照片作为纪念,并叮嘱鲁迅照了照片寄给他,时时通信告知此后的状况。(续表) 范爱农鲁迅的同乡,与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相识。最初与鲁迅有过嫌隙。回国后受到排挤,十分潦倒。他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无法在黑暗的社会立足,痛苦失意,最终溺死(鲁迅疑心是自杀)。人物简介性格特点相关事件孤傲、正直、倔强、疾恶如仇,内心痛苦、悲凉①留学时期,在同乡会上和鲁迅发生争执;②他因没有学费而无法继续留学,回国后在故乡受到排斥、迫害,只好躲在乡下教书;③与鲁迅在故乡的酒楼重逢,两人叙谈各自经历;④辛亥革命后,他热情高涨,身兼数职,做了很多事,却卷入报馆案风波;⑤鲁迅离开绍兴后不久,他便失业,穷困潦倒,终日借酒浇愁,最终溺死。(续表) 衍太太鲁迅儿时的邻居。儿时的鲁迅认为她是一个和蔼的人,长大后逐渐发现她的虚伪自私。她喜欢孩子,也很受孩子们的信任,但她常常背后怂恿孩子们干不好的事,出事后又充当老好人。人物简介性格特点相关事件自私自利、心术不正、爱搬弄是非①让“我”在父亲临终前大声呼喊父亲,增加了父亲临终的痛苦。②怂恿孩子冬天吃冰;怂恿孩子们打旋子,孩子摔倒后又推卸责任。③教唆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并散布谣言,迫使鲁迅离开故乡,去异地求学。(续表)相关篇目:《父亲的病》《琐记》 寿镜吾书塾的先生,名寿怀鉴,字镜吾。对学生要求严格,思想却也开明,对爱玩的学生并不严加斥责。人物简介性格特点相关事件方正、质朴、博学,对学生要求严格①鲁迅向他询问“怪哉”虫的事情,他面带怒色,拒绝回答;②循序渐进教鲁迅读书;③学生们跑到书屋后面的园里玩耍,耽误了上课,他也不会严厉呵斥。(续表) 圆而胖的“名医”和“名医”陈莲河绍兴城的“名医”,实则是讹人钱财的庸医。第一位“名医”,文章里没有交代姓名,只提及了他的长相特征——“脸是圆而胖的”。第二位“名医”陈莲河,颠倒黑白,不分是非,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江湖骗子。人物简介性格特点两人都狡猾,道貌岸然,贪婪,故弄玄虚,草菅人命(续表) 相关事件圆而胖的“名医”治病有四招。第一招——“讹”,病人都已经没有脉了,这位“名医”还说“这病我明白了”,收人100元英洋;当主人提出用药还得重一点时,他又收人200元英洋。第二招——“拖”,“我曾经和这名医周旋过两整年”,两整年,足以把一个好人给拖成重病,何况父亲本来就有病。第三招——“骗”,故意开一些奇怪的药引。第四招——“推”,实在没办法治好父亲的病之后,便拉陈莲河来替罪,和自己完全脱了干系。陈莲河“巧妙”使用连环套诈骗。第一套——药引:蟋蟀也就罢了,还是什么“原配”。第二套——丸药:“败鼓皮丸”,一吃就是一百多天。第三套——点在舌尖的“神丹”,其实也没有什么神奇。第四套——前世的事,这完全就是瞎扯了,公然的欺骗。(续表) 父亲鲁迅的父亲周伯宜,本名凤仪,秀才出身,因屡应乡试未中,闲居在家。人物简介性格特点相关事件古板严厉,不了解儿童心理,但疼爱孩子鲁迅对要去看五猖会十分高兴,然而正要出发,父亲却强迫他背熟《鉴略》才能去。(续表) 名著勾连1.父亲形象作品人物具体分析《朝花夕拾》父亲重视孩子的教育,但严厉迂腐,封建旧式思想严重,不了解孩子心理。在《五猖会》中,出发看五猖会前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令“我”感到扫兴、痛苦,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对旧式教育对于儿童天性的压制的批判。《骆驼祥子》刘四爷刘四爷自私自利、残忍霸道、唯利是图,不顾女儿虎妞的意愿将她留在身边管理车厂,与虎妞闹翻后将车厂卖掉,一分钱也没留给她,独自享乐。 2.童年生活作品人物具体分析《朝花夕拾》鲁迅《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都对鲁迅的童年生活有所叙述或提及,不妨把这些内容联系起来考察,可以更全面地认识鲁迅的成长经历,有助于破除我们对鲁迅先生的隔膜感。《红星照耀中国》红小鬼他们大多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小小年纪便参加了红军,在红军中承担各种工作,甚至跟敌人拼刺刀。他们不怕困难,勇敢、乐观。 作品人物具体分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早年丧父,母亲替人洗衣、做饭,哥哥是工人。12岁时被赶出学校,被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受尽了欺辱。《简·爱》简·爱幼年被寄养在舅父母家里,舅父里德先生去世后,舅母把她视作眼中钉,后来被送进洛伍德学校,仍遭受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但她一直自立自强,敢于抗争,困苦造就了她坚强的人生品格。(续表) 3.小人物身上的善良光辉作品人物表现《朝花夕拾》阿长给“我”买《山海经》,关爱孩子《骆驼祥子》祥子给饿晕的老马买包子《简·爱》简·爱原谅舅妈,与表哥、表姐平分遗产《童年》外祖母慈爱善良,关爱孩子 1.既有理性批判,又有温情回忆。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如《藤野先生》,写“讲义事件”和“幻灯事件”,不仅揭露了那些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写出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动因。艺术特色 2.以小见大。作者常摄取生活中的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如《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3.反讽手法。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如《父亲的病》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 4.对比手法。如《五猖会》中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强权教育的反感和批判;《无常》中通过对比“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揭露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5.融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为一体。如《狗·猫·鼠》中作者一边叙述狗、猫和鼠的故事,一边通过议论揭示狗、猫、鼠的本质特征,并对那些“名人教授”加以冷嘲热讽。又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致,绘声绘色,令人神往。 精彩片段现在说起我仇猫的原因来,自己觉得是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的。一,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二,它不是和狮虎同族的么?可是有这么一副媚态!但这也许是限于天分之故罢,假使它的身材比现在大十倍,那就真不知道它所取的是怎么一种态度。……但是,这都是近时的话。再一回忆,我的仇猫却远在能够说出这些理由之前,也许是还在十岁上下的时候了。至今还分明记得,那原因是极其简单的:只因为它吃老鼠,——吃了我饲养着的可爱的小小的隐鼠。精彩选读 要点批注作者先用一系列动词将“猫”尽情玩弄、折磨弱者的暴虐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然后将这性情暴虐、一副媚态的“猫”与幸灾乐祸的人们类比,尖锐而形象地讽剌了这类人。而最后的“鼠”作为人的宠物,也代指“遭到压迫的、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 专题一:鲁迅的童年《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都对鲁迅的童年生活有所叙述或提及,不妨把这些内容联系起来考察,可以更全面地认识鲁迅的成长经历,有助于破除我们对鲁迅先生的隔膜感。专题探究 【探究示例】鲁迅的童年是充满快乐的。《阿长与<山海经>》追忆了鲁迅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长妈妈给鲁迅的童年带来了许多欢乐。同时,鲁迅儿时也有玩耍的乐园——百草园,它满载着鲁迅童年时美好的记忆;三味书屋是鲁迅儿时读书的地方,那里有他幼年读书的快乐和趣事。然而,鲁迅的童年也有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在《五猖会》一文中,七岁的鲁迅要随家里人去六十多里外的东关看一个迎神赛会——五猖会。这在年幼的鲁迅的心目中是一 个盛事,他十分兴奋。可父亲偏偏在这时要求他背诵《鉴略》,背不出就不准他去看会。文章含蓄地表现了鲁迅对父亲的不解与埋怨。《狗·猫·鼠》一文中鲁迅追忆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杀害的往事,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总之,鲁迅的《朝花夕拾》打开了他的童年之窗。透过这扇窗户,我们看到他的童年既有快乐又有烦恼;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又有对种种丑恶现象的厌烦与不解。 专题二: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在书中,鲁迅记录了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一些人物,有一些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如长妈妈、寿镜吾老先生、范爱农等。任选一个人物,梳理各篇中描述他的语句,分析其性格特点,学习、借鉴鲁迅描写人物的方法。 【探究示例】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提到了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五猖会》中也提到了长妈妈。鲁迅笔下的长妈妈是一个有许多缺点和守旧观念,却让鲁迅充满敬意和怀念的人物。长妈妈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她不做作,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她说的许多规矩,大都是可笑的,但可以清楚地看出,其中寄托了她真诚、善良的愿望。“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这表明她对“我”是十分重视和关心的。作品中的长妈妈虽然是一个底层劳动者,但她善良、真诚,关心和热爱孩子。 专题三: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书中有几篇作品涉及儿童教育问题,试将这些相关的内容放在一起来研读,思考鲁迅对于儿童教育有些什么体验和看法,并联系实际,看看鲁迅的哪些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价值。 【探究示例】从《朝花夕拾》中可以看出,鲁迅对于儿童教育有自己鲜明的观点,其中有些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价值。其一,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儿童的求知欲。鲁迅小时候在三味书屋曾向教书先生询问“‘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却得不到解答,教书先生不解答与课本无关的问题,挫伤了孩子的求知心。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不管他提的是什么问题,老师都应该对他的这种求知精神予以肯定和表扬,从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其二,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鲁迅在《琐记》中提到衍太太,她见到孩子在冬天吃冰,不仅不制止,还加以怂恿,鲁迅对此深恶痛绝。他在日常生活中特别重视纠正孩子的过错,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哪怕一件小事也不放过。在严管中还培养其良好的品质,让孩子分辨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自主阅读推荐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现当代作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孙犁”是他参加抗日战争后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孙犁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1945年发表短篇小说《荷花淀》。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等。作者简介孙犁《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斗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内容概览 含泪送夫—寻夫遇敌—助夫歼敌水生、水生嫂塑造了新的农村妇女群像,歌颂战争年代成长的一代新人护送干部—大菱受伤—诱敌杀敌老头子、大菱、二菱歌颂了不畏艰险、老当益壮、斗志昂扬、自信自尊的老英雄掩护枪支—否认身份—男人被杀妇女们、男人歌颂勤劳勇敢的妇女面对敌人时的冷静无畏、智慧勇敢经典篇目《荷花淀》《芦花荡》《采蒲台的苇》[情节][人物][主题][情节][人物][主题][情节][人物][主题] 艺术特色1.多用白描手法。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塑造了一批农村新型劳动妇女的形象,展现了她们的勤劳勇敢、坚强纯朴的品质。2.以小见大。善于通过小的故事反映大的斗争,将白洋淀人民的生活与斗争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现出来,表现了战争年代人民对幸福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 3.富有特色的环境描写。即使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作者仍然以沉静从容的姿态抒写白洋淀的美丽风光。环境描写富有诗情画意,充满水乡的气息。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他的小说和散文都富有极强的个性色彩和湘西乡土气息,充满诗情画意。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作者简介沈从文《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由十二篇散文组成,作者以还乡历程为“线”,以小船停泊处为“点”,点线相连,将湘西滔滔沅水和辰河上的水手、纤夫,还有沿河各县的矿工、农民、兵士置于特定的自然地域景观、文化风俗中,贴近他们的生活,讲述他们生命里的泪与笑、恩与怨、生与死,将“过去”和“当前”对照,将现实与理想糅合,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展示给读者一个和谐的生命形态,描绘了一个看似孤独却令人神往的湘西世界。内容概览 湘行散记返乡途中的风土人情以及人事(第1—4篇)作者在返乡途中看到的湘西风土人情以及作者关于往昔的回忆。返乡途中新结识的人和他们的故事(第5—8篇)作者在返乡途中结识了或有趣或龌龊的人,了解了他们的故事并夹杂着对他们或褒或贬的评论。返乡途中的回忆和重逢的故人(第9—12篇)作者在返乡途中重逢了故友,中间夹杂着往事回忆和今昔对比下复杂的情感。 艺术特色在现实的描写中融进对人生的观察与思考。小说化的细节描写。《湘行散记》中融进了小说的细节描写。作者依据对事件的细节描写,完成对湘西社会人生的描写。通过人物的对话与细节的描写,突出文章的深层意蕴。作品以平实的语调,向人们叙述湘西的人事变动,真切而又自然,展现了真实的人生景象。文章以“我”的见闻与行动为叙写线索,将现实的人与事以及地域文化背景穿插糅合成一体。作者将自己对人生的观察与思考融入其中,表达了对故土浓厚的悲悯之情和历史使命感。 情景交融,形成了诗的意境。如《辰河小船上的水手》中“沿河两岸连山都深碧一色,山头常戴了点白雪,河水则清明如玉”,从清秀的字里行间和闪耀着大自然秀美的光彩画卷中,让人体味到作者对湘西的热爱。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0:05:01 页数:48
价格:¥2 大小:4.05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