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考点精讲课件(部编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3

2/33

3/33

4/33

剩余2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李白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李杜”。其诗构思奇特、情感强烈、想象丰富,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风格飘逸豪放。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背景链接本诗选自《李白集校注》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秋天,是李白初次离开蜀地(今四川)四处游历时所作。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解读赏析/////qiānɡyú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山名,在今四川省峨眉山市。诗意:峨眉山头悬挂着半轮秋月,月影倒映在缓缓流动的平羌江水中。赏析:第一、二句从“峨眉山月”写起,描绘了月映青衣江的美景,点出了远游的时令——秋天。“入”和“流”两个动词表明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陪伴诗人远行。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衬托出诗人即将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感。半边,半个。即青衣江,大渡河的支流,位于峨眉山东北。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意:夜间乘船从青溪驿出发直奔三峡,思念你却难相见,只有顺流而下去往渝州。赏析:第三、四句记叙了诗人从青溪驿连夜出发驶向三峡的情形,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即青溪驿,在今四川犍(qián)为,据峨眉山不远。一说指“峨眉山月”,一说指同住峨眉山的友人。顺流而下。出发。今重庆一带。 这首诗通过描写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主旨归纳 典型考题1.理解性默写。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既表现诗人的行踪,又抒发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两句诗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描绘了一幅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一块碧玉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的美丽画面。 3.诗人连用“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五个地名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这里指湖南一带。唐玄宗时著名乐师,擅长唱歌。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拾遗、杜少陵等,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东)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为“诗圣”,与“诗仙”李白合称“李杜”。背景链接本诗选自《杜诗详注》卷二十三(中华书局1979年版)。杜甫少年时初逢李龟年,是在唐朝开元盛世时期。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同样流落至潭州(今湖南长沙)的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往昔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并唱歌、听歌的情景,杜甫感慨万千,于是写下此诗。 /解读赏析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qí/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唐玄宗的弟弟李范,封岐王。经常。指殿中监崔涤,唐玄宗的宠臣。“九”是他在兄弟中的排行。诗意:当年在岐王府里经常见你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歌声。赏析:前两句“怀昔”。写诗人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相识相聚之事,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怀念。“岐王宅里”“崔九堂前”都是当年名流骚客聚集的场所,一提到这些地点就勾起诗人对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诗意:此时正是江南风景绝好的时候,在这落花时节又与你相逢。赏析:后两句“抚今”。写暮春时节,年老病衰的诗人在江南与好友李龟年重逢,蕴含着对彼此现状的感慨。安史之乱后,国破家亡,两人在漂泊中重逢,落花流水的风光点缀着两位形容憔悴的老人,成为一幅沧桑时代的典型图画。“落花”这一意象,既寄托了个人身世之悲,也是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叹惋。 这首诗通过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以及抒写现实中与李龟年的重逢,表现了时代的变迁,流露出诗人对唐王朝盛衰变化的感慨和对彼此现状的悲叹之情。主旨归纳 典型考题1.理解性默写。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通过写现在之衰,来抒发时事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的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寻常”“几度”在诗中有什么作用?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两个词写出了诗人与李龟年当年正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3.《江南逢李龟年》中“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盛衰变化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和李龟年现状的悲叹之情。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作者简介岑参(约715—770),江陵(今属湖北)人,唐代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其诗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背景链接本诗选自《岑参集校注》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次年长安被叛军攻陷。唐肃宗至德二载(757)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同年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诗人于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解读赏析/////qiǎnɡbànɡ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诗意:(九月九日重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在战乱中)没有人能送酒来。赏析:第一句中“登高”二字紧扣题目中的“九日”。一个“强”字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苦境况。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勉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的风俗。化用有关陶渊明的典故。据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重阳日在宅边的菊花丛中闷坐,刚好江州刺史王弘送酒来,于是痛饮至醉而归。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诗意:我在远方怜爱故园长安中的菊花,(它们)应该靠近战场开放了。赏析:第三句开头一个“遥”字,表明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这两句是想象之景,展示了一幅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残垣断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故园菊”代指故园长安,寄托着诗人的惜花和思乡之情,更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怜爱,怜惜。靠近。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望远,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和对和平的渴望。主旨归纳 典型考题1.理解性默写。(1)《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诗人借对菊的怜惜,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寄托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2)《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写重阳节登高却无人送酒,表现诗人在战乱中的凄苦境况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遥怜应傍战场开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故园菊 2.《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首句中“______”二字呼应题目中的“九日”,点明诗歌写于重阳佳节,而“无人送酒来”一句则传达出军旅途中诗人的__________。长安城中战火纷飞,残垣断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登高孤单寂寞3.“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měnɡ)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一说,指唐代灵州的受降城,故址在今宁夏灵武西南。 作者简介李益(748—约829),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唐代边塞诗人。其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戌思归的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律体诗也不乏名篇。背景链接本诗选自《李益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建中二年(781)左右,李益随朔方节度使崔宁“巡行朔野”,本诗即作于此时。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解读赏析/////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诗意:回乐烽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秋霜。赏析:第一、二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回乐烽前大漠如雪,受降城外月色如霜,营造了一种荒凉、凄冷的氛围,展现了边塞生活的凄苦,为下文表现征人思乡设定了情境,也渲染了诗人愁惨凄凉的心境,表达了诗人身处边塞的孤独之感。烽火台名。在西受降城附近。一说,当作“回乐峰”,山峰名,在回乐县(今宁夏灵武西南)。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诗意: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都在眺望故乡。赏析:第三句写登楼所闻之笛声,芦笛声凄凉幽怨,陡然唤醒了“征人”的思乡情绪,自然引出第四句的抒情。“一夜”写出了征人望乡时间之长,“尽”表现了这种思乡之情不局限于一人,而是所有的“征人”,充分表现了“征人”的思乡之切。一种笛类乐器,以芦叶为管。指出征或戍(shù)边的军人。全。 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塞的凄冷和戍边将士“闻笛”时“尽望乡”的举动,表达了诗人和将士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主旨归纳 典型考题1.理解性默写。《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戍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2.(福建中考)这两首诗(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本诗)都写到“月”,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李白的诗想象奇特,借明月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本诗描写“月”,表现边塞的苦寒,衬托征人思乡的愁绪。 3.试赏析“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两句中“尽”和“望”两字的表达效果。“尽”字写出了思乡的普遍性,“望”字写出了思乡的情态,都表现出了征人欲归而难归的愁苦之情,点明诗歌主旨,抒发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09:59:01 页数:33
价格:¥2 大小:4.27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