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树德中学高2021级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生物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2年4月16日,中国宇宙飞船“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球。太空的失重环境会使宇航员骨骼中的钙流失到血液中,从而引起骨质疏松,这也是宇航员一出舱就被抬着的原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钙、铁和镁等金属元素都属于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B.钙参与形成的化合物在细胞中都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C.血液中钙含量的多少对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没有影响D.宇航员休养期可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来缓解骨质疏松【答案】D【解析】【分析】组成细胞的元素,根据含量可分为大量元素(C、H、O、N、P、S、K、Ca、Mg)和微量元素(Fe、Mn、B、Zn、Mo.Cu)。【详解】A、铁属于微量元素,A错误;B、钙参与骨骼、牙齿等的形成,说明其可以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B错误;C、血钙过低引起抽搐,过高引起肌无力,C错误;D、宇航员休养期可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补充钙元素来缓解骨质疏松,D正确。故选D。2.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错误是()A.细胞骨架被破坏,将影响细胞运动、分裂和分化等生命活动B.核仁含有DNA、RNA和蛋白质等组分,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线粒体内膜含有丰富的酶,能够催化葡萄糖的彻底氧化分解D.内质网是一种膜性管道系统,是蛋白质的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骨架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2、细胞核的结构: (1)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中分开;(2)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4)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详解】A、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细胞骨架被破坏,将影响细胞运动、分裂和分化等生命活动,A正确;B、核仁含有DNA、RNA和蛋白质等组分,与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正确;C、线粒体内膜含有丰富的酶,葡萄糖氧化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并不发生在线粒体中,C错误;D、内质网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它由膜围成的管状、泡状或扁平囊状结构连接形成一个连续的内腔相通的膜性管道系统,D正确。故选C。3.研究发现物质出入细胞有多种方式,有些物质的出入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的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且载体蛋白协助物质进出细胞时可能消耗能量,也可能不消耗能量,而通道蛋白协助物质进出细胞时不消耗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无转运蛋白参与的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只有胞吞、胞吐B.Na+能通过通道蛋白的协助逆浓度梯度运出细胞C.在主动运输中协助物质进出细胞蛋白质是载体蛋白D.物质依靠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答案】C【解析】【分析】1.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常见的有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2.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3.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详解】A、无转运蛋白参与的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胞吞和胞吐,A错误;B、Na+通过载体蛋白的协助逆浓度梯度运出细胞,通道蛋白只能进行顺浓度梯度运输,B错误;C、在主动运输中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的蛋白质是载体蛋白,C正确;D、物质依靠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属于被动运输,D错误。故选C。 4.对老鼠()睾丸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将细胞分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组别A组B组C组染色体数目/条804020细胞数目/%155530A.只有A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B.B组细胞内都存在同源染色体C.三组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均为一条X和一条YD.等位基因的分离可能发生在A组和B组细胞中【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表格:A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末期,也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末期。【详解】A、A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末期,也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错误;B、B组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可以表示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前期、中期以及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错误;C、若B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则细胞中有2条X或2条Y染色体,C错误;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故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发生B组细胞中,若复制时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姐妹单体上所携带的基因由相同基因变成了等位基因,则等位基因的分离也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即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发生A组细胞,D正确。故选D。5.当壁虎感到有天敌威胁时,它会强烈收缩自己的尾部肌肉,横隔两端断开,实现断尾。研究发现,壁虎尾部横隔处的细胞依然保留着干细胞功能,可以继续发育成尾巴。下列关于横隔处细胞发育成尾巴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A.与横隔处细胞相比,新形成的尾部细胞中遗传物质未变B.与横隔处细胞相比,新形成的尾部细胞中RNA种类会发生改变 C.该过程体现了尾部横隔处细胞具有全能性D.尾部横隔处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能力【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详解】AB、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前后,与横隔处细胞相比,新形成的尾部细胞中遗传物质不变,表达的基因有所不同,所以蛋白质和RNA种类会发生变化,AB正确;C、由“壁虎尾部横隔处的细胞……可以继续发育成尾巴”可知,横隔处细胞只能分化为部分种类细胞,不能体现该处细胞具有全能性,C错误;D、由“壁虎尾部横隔处的细胞依然保留着干细胞功能”可知,尾部横隔处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能力,D正确。故选C。6.生物科学史蕴含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下列科学史实验与结论不相符的叙述是()选项科学史实验结论A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伞藻进行嫁接和核移植实验伞藻的帽形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B不同颜色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的细胞膜蛋白进行细胞融合实验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绿叶暗处理后,一半遮光,另一半曝光,碘蒸气处理后观察叶片颜色变化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D将非洲爪蟾蝌蚪的肠上皮细胞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A.AB.BC.CD.D【答案】D【解析】【分析】1 、在伞藻的嫁接实验中,伞藻的帽型与假根中细胞核的类型是一致的,说明伞藻的伞帽形态可能决定于细胞核。在伞藻的核移植实验中,将菊花形的伞藻的细胞核移植到伞帽是帽形的去掉伞帽的伞藻中,长出的伞帽是菊花形,由此可以说明细胞核控制伞帽的形态,即细胞核具有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功能。2、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3、科学家曾用非洲爪的蝌螂做实验,将它的肠上皮细胞的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结果获得了新的个体,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详解】A、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伞藻进行嫁接和核移植实验,长出帽形与提供细胞核的一致,证明伞藻的帽形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A不符合题意;B、用不同颜色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的细胞膜蛋白,进行细胞融合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布均匀,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不符合题意;C、绿叶暗处理后,一半遮光,另一半曝光,碘蒸气处理后观察叶片颜色变化,曝光部分变蓝,而遮光部位未变蓝,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C不符合题意;D、将非洲爪蟾蝌蚪的肠上皮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结果获得了新的个体,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D符合题意。故选D。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考生根据要求做答。7.在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研究中发现,线粒体内膜和外膜存在一些接触点结构,它们是某些前体蛋白进入线粒体的通道(图1)﹔光照条件下,类囊体膜上存在电子(e-)传递和H+运输过程(图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能获得离体的线粒体或叶绿体,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2)线粒体前体蛋白以肽链形式经接触点结构进入线粒体基质后需要形成__________,才具有特定功能。(3)在光照适宜等条件下,阻断图2所示的e-传递和H+运输过程,分析暗反应阶段不能进行的原因:_________。(4))希尔在离体的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铁盐等氧化剂,在光照下发现叶绿体可释放O2,能否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元素全部来自水?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答案】(1)差速离心法(2)特定的空间结构(或“一定的空间结构”)(3)阻断类囊体膜上的e-传递和H+运输过程,光反应阶段不能产生暗反应阶段所需NADPH和ATP(4)①.否②.反应体系中可以还存在其他氧元素供体,该实验没有排除叶绿体滤液中其它物质的干扰,也并没有直接观察到氧的转移【解析】【分析】由图2可知,在光照条件下,水光解后产生的e-和H+是形成NADPH和ATP的前提,若该过程被阻断,则不能正常形成NADPH和ATP。【小问1详解】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小问2详解】因为线粒体前体蛋白需要解折叠成肽链才能通过接触点结构,进入线粒体基质,需要再次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才具有相应功能。【小问3详解】图2所示为类囊体上发生的光反应过程部分示意图,据图判断,若阻断e-传递和H+运输过程,则暗反应所需NADPH和ATP将无法生成,暗反应不能进行。 【小问4详解】希尔反应体系中有离体的叶绿体,加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无CO2,在光照下叶绿体能产生O2,因为叶绿体中还有很多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也并没有直接观察到氧原子的转移,所以无法判断叶绿体产生的O2中的氧元素全部来自水。8.光合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为探究氮素供应形态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以粳稻为实验材料,在人工气候室利用无土栽培技术进行了相关实验,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处理措施检测结果硝态氮正常浓度CO2硝态氮高浓度CO2X氨态氮高浓度CO2叶绿素SPAD值50514244净光合速率17.521.53542.8注: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净光合速率单位为[umol/(m2·s)]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配制无土栽培培养液时除了考虑各种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比例外,为保证植物正常生长,还需要考虑_____等理化指标(答出两点即可)。(2)表中X处理措施应为_____据表中数据分析,能够显著提高该水稻净光合速率的氮素形态是_____,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该种形态的氮素使净光合速率提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3)在水稻结实前,农民会适当多施钾肥,促进光合作用产物从叶片运至果实。请以灌浆期(即将结出籽粒)的水稻作为实验材料,用同位素标记法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思路即可),验证钾离子具有上述作用。_____【答案】(1)pH、渗透压、温度、溶氧量等(2)①.氨态氮正常浓度CO2②.氨态氮③.有利于光合作用有关酶的合成(或提高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活性,或有利于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3)将生长状态一致的灌浆期水稻均分为两组,一组施用正常量钾肥,另一组使用过量钾肥,其他营养条件相同,两组均在14CO2气体环境中实验,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两组植株叶片和籽粒的放射性并进行比较。【解析】【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pH、渗透压、温度、溶氧量以及各种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比例等理化指标的影响。由表格可知,在施用氨态氮时不管正常CO2浓度还是高CO2浓度,净光合作用速率均大于施用硝态氮的实验组。【小问1详解】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多种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配制无土栽培培养液时除了考虑各种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比例外,为保证植物正常生长,还需要考虑pH、渗透压、温度、溶氧量等理化指标。【小问2详解】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究氮素供应形态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表格分析,X处理措施应为氨态氮正常浓度CO2,由表格可知,在施用氨态氮时不管正常CO2浓度还是高CO2浓度,净光合作用速率均大于施用硝态氮的实验组,所以能够显著提高该水稻净光合速率的氮素形态是氨态氮。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该种形态的氮素使净光合速率提高的原因可能是有利于光合作用有关酶的合成(或提高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活性,或有利于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小问3详解】验证钾离子促进光合作用产物从叶片运至果实的实验的自变量是施用钾肥的量,可用14CO2气体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通过放射性检测因变量,所以实验思路为将生长状态一致的灌浆期水稻均分为两组,一组施用正常量钾肥,另一组使用过量钾肥,其他营养条件相同,两组均在14CO2气体环境中实验,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两组植株叶片和籽粒的放射性并进行比较。9.苹果汁美味可口,营养丰富。在苹果汁加工过程中,褐变现象严重影响了果汁的色泽、口感。研究表明,苹果汁褐变是由苹果细胞中的多酚氧化酶(PPO)催化无色多酚物质氧化为醌类物质,醌类物质聚合产生属色素导致的。寻找抗褐变剂以防止果汁加工过程中发生褐变,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PPO能催化多酚物质氧化为醌类物质,其催化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人员将新鲜苹果洗净、切块,并在冰浴条件下快速研磨、过滤、离心后得到PPO提取液。上述操作要在低温条件下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L—半胱氨酸和柠檬酸是两种抗褐变剂。科研人员将不同浓度的上述两种物质分别加入到PPO提取液中,30C恒温水浴后,测定并得到PPO相对酶活性,结果如图。上述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由图中结果可知,在苹果汁加工过程中,选用__________ 作为抗褐变剂效果可能更好。除抗褐变效果外,在果汁加工中选择抗褐变剂时还应该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____(答出2种)。【答案】(1)PPO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2)低温下酶的活性较低,但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温度下能恢复活性(3)①.抗褐变剂的种类和浓度②.L—半胱氨酸③.抗褐变剂的安全性、对果汁口感的影响、对果汁营养价值的影响等【解析】【分析】一般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包括:温度、pH等,在高温、过酸、过碱的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会改变,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会降低。【小问1详解】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使得反应更容易发生。【小问2详解】上述操作的目的是提取PPO,低温下酶的活性较低,但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温度下能恢复活性,因此在低温下操作才能达到目的。【小问3详解】在对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时,自变量会放在横坐标位置,因变量会放在纵坐标位置,所以自变量是抗褐变剂的种类和浓度。比较左右两图,L—半胱氨酸的作用效果更明显,因此在苹果汁加工过程中,选用它作为抗褐变剂效果可能更好。生产的果汁是要供给人食用的,所以抗褐变剂使用时还要考虑抗褐变剂的安全性、对果汁口感的影响、对果汁营养价值的影响等。10.某自花传粉、雌雄同株植物野生型和突变型植株内的染色体如图所示。抗倒伏基因D位于突变型的4号染色体上,易染条锈病基因T位于突变型的8号染色体上,野生型相应染色体上分布着隐性基因d、t。将野生型和纯合突变型杂交得到F1,F1自交获得F2,统计并检测F2的基因型及相应基因型个体数,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基因型DDDdddTTTttt 相应基因型数目507102849834013621021(1)为建立该植物的基因组数据库,科学家需完成__________条染色体的DNA测序。突变体4号和8号染色体上D、T基因的出现是__________的结果。(2)研究人员发现易染条锈病基因的遗传结果与理论有差异,又重复做了该实验,发现基因型TT,Tt、tt的个体数量之比总是与表中数据接近,即TT:Tt:tt≈__________。研究人员从雌雄配子活性的角度提出一种假说:雌配子活性均正常,含__________(填“T”或“t”)基因的雄配子成活率为__________,含另一等位基因的雄配子活性均正常。请设计杂交实验验证以上假说,并预测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12②.基因突变(2)①.1:4:3②.T③.1/4④.F1与野生型做正交和反交,统计后代的表型和比例⑤.F1作父本时,子代中易染条锈病植株:抗条锈病植株=1:4;F1作母本时,子代中易染条锈病植株:抗条锈病植株=1:1【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小问1详解】图1可知,该自花传粉、雌雄同株植物有12对同源染色体,因此为建立该植物的基因组数据库,科学家需完成12条染色体的DNA测序。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小问2详解】由表中数量可知:F2中TT:Tt:tt=l:4:3。野生型(t)和纯合突变型(TT)杂交得到F1(Tt),若不考虑配子活性下降,则F1自交获得F2中TT:Tt:tt应为1:2:1。与实际比值相比,F2中tt的比例增大,由此可知含T基因的配子成活率下降,由“假设雌配子活性均正常"可以推知,F1产生的含T基因的雌配子和含t基因的雌配子之比为1:1,若含T基因的雄配子成活率为x,含t基因的雄配子活性均正常,由配子法和"F2中TT:Tt:tt=l:4:3"可以知,1/2×x=1/8,x=1/4,含T基因的雄配子成活率为1/4。由题可知,实验目的有:①雌配子活性均正常;②含T基因的雄配子成活率为1/4 ,含基因的雄配子活性均正常。因此应设计F1与野生型做正交和反交,统计后代的表型和比例。若F1做父本,则杂交子代中易染条镑病植株与抗条铸病植株的比例为1:4;若F1做母本,则杂交子代中易染条诱植株与抗条锈病植株的比例为1:1。【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氯虫苯甲酰胺(CAP)是目前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杀虫剂品种之一,研究人员从被CAP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降解CAP效果较好的分离株CGW13,初步鉴定GW13为假单胞菌属细菌。请回答下列问题:(1)GW13的最适培养条件为:①以0.1%葡萄糖、200mg/L氯虫苯甲酰胺原药、0.15%硝酸铵为原料配置培养基,其中硝酸铵作为GW13生长所需的_____。②培养细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_____,调节pH需要在灭菌_____(选填“前”或“后”)进行。(2)为了检测所用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3)某研究小组做了探究CW13繁殖的最适温度和分解CAP的最适温度的实验,实验中具体的观察指标分别是,24小时后_____。(4)土壤微生物与农作物生长密切相关,其作用主要体现为_____。虽然CAP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但使用过程对生态安全的影响仍值得关注,因此,研究人员设置了不同施药水平,分析了CAP降解过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活性的影响。除了研究CAP本身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活性的影响,我们还需要研究_____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活性的影响。(5)在获得降解效果较好的GW13后,若要将其进行长期保存,可采用_____的方法。【答案】(1)①.氮源②.中性或微碱性③.前(2)将未接种空白培养基的平板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菌落产生(3)平板上菌落数目和CAP的剩余量(或CAP的降解率)(4)①.土壤中的微生物会将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为农作物提供无机盐(或土壤中的固氮微生物可以作为农作物提供含氮有机物)②.CAP降解产物(5)甘油管藏【解析】【分析】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提供碳元素的物质)、氮源(提供氮元素的物质)和无机盐。另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小问1详解】 ①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提供碳元素的物质)、氮源(提供氮元素的物质)和无机盐,硝酸铵中含有N元素,可作为GW13生长所需的氮源。②微生物培养时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细菌培养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为避免杂菌污染,调节pH需要在灭菌前进行。【小问2详解】为了检测所用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需要进行的操作是:将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的平板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菌落产生:若产生菌落,则证明灭菌不合格。【小问3详解】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目的是探究CW13繁殖的最适温度和分解CAP的最适温度,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温度,因变量是CW13的繁殖情况和CAP分解情况,具体观察指标分别是,24小时后平板上的菌落数目和CAP的剩余量。【小问4详解】土壤微生物与农作物生长密切相关,可作为分解者,其作用主要体现为土壤中的微生物会将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为农作物提供无机盐(或土壤中的固氮微生物可以作为农作物提供含氮有机物);除了研究CAP本身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活性的影响,我们还需要研究CAP降解产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活性的影响,以避免二次污染。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3-10-03 13:50:02 页数:12
价格:¥3 大小:321.69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