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试题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1(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①都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②都以精美的玉器著称③尚未产生贫富分化④是中华文明多源性的重要例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都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都以精美的玉器著称,而且这两个不同地区的文化证明了中华文明的多源性,①②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已经产生了贫富分化,③不符合题意,排除包含③的ABD项。故选C项。2.西汉建立伊始,各项制度与政策基本沿袭秦朝,但也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下列选项不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是()A.尊奉黄老无为思想B.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C.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D.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初年。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三公九卿制是秦朝时期创立的中央行政制度,西汉建立初期并没有对这一制度进行变化,D项不能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佐证,符合题意;西汉建立初年尊奉黄老无为思想,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这都是对秦朝政策的变化,能够佐证材料中的观点,与题意要求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3.明朝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有这样一段评论:“宇宙风气,其变之大者有三:鸿荒一变而为唐虞,以 至于周、七国为极;再变而为汉,以至于唐、五季为极;宋其三变,而吾未睹其极也……”下列能体现“宋其三变”的是()①门第观念淡化②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③贱民阶层消失④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宋代是中国古代变革比较明显的朝代,宋朝时期由于商品经济和科举制的发展,门第观念逐渐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①②符合题意,A项正确;宋朝时期贱民阶层并没有消失,政府也没有放弃重农抑商政策,③④不符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4.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多样,管理今天的河北、山东、山西地区的机构为()A.中书省B.宣政院C.直隶省D.河南江北行省【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所学可知,元朝政府管理今天的河北、山东、山西地区的机构为中书省,A项正确;据所学,宣政院管理西藏即吐蕃地区,排除B项;据所学,元代并未设立直隶省,排除C项;据所学,元代的河南江北行省辖区并非今河北、山东和山西,排除D项。故选A项。5.地名的变化是历史变迁的缩影。下列地区形势图属于清朝的是()A.B.C.D.【答案】C【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清朝时期疆域广大,西跨葱岭,C项正确;清朝时期西北已经不存在突厥民族,排除A项;根据“哈密卫”判断B项是明朝的疆域,排除;根据“西域都护府”判断D项是汉朝的疆域,排除。故选C项。6.同治十三年(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说:“洋人论势不论理,彼以兵势相压,我第欲以笔舌胜之,此必不得之数也。”据此可知,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A.进行现代化尝试B.保障国家安全C.改变封建统治D.培养新式人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874年中国。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期间,面对列强侵略,李鸿章打算革新海防来保障国家安全,B项正确;洋务运动客观上推动中国早期现代化,而目的是富国强兵,排除A项;洋务运动维护满清封建统治,排除C项;材料中体现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保障国家安全,而不是培养新式人才,排除D项。故选B项。7.“反对单纯防御的消极作战方针,采取独立自主的积极作战方针;武装人民,发展抗日的游击战争,配合主力军作战;建立全国各地军区,动员全民族参战,以便从雇佣兵役制转变为义务兵役制。”上述方针政策制定于()A.瓦窑堡会议B.洛川会议C.中共七大D.西柏坡会议【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期间。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中的方针政策制定于洛川会议,B项正确;材料中的方针政策制定于洛川会议,与瓦窑堡会议、中共七大和西柏坡会议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8.历史的声音或雄浑高亢,或悲壮凄美,令人深思,催人奋进。下表中历史的声音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②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③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 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意义。④观于昏昧之清朝,断难行其君主立宪政体,故非实行革命、建立共和国家不可也。A.④①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本题要求按前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①陈独秀宣传进化论,呼吁“新鲜活泼之青年”,始于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②蒋介石强调全国“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是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③毛泽东指出“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是在1928年井冈山斗争时期;④孙中山认为“观于昏昧之清朝,断难行其君主立宪政体,故非实行革命、建立共和国家不可也”是在20世纪初。时间先后顺序是④①③②,B项正确;其它组合不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故本题选B项。9.北京东交民巷见证近代中国百年沧桑。下列有关叙述对应正确的是()①列强将东交民巷地区划为“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清廷给予驻兵特权。②民国八年某日,北京学生于天安门集会示威后,在东交民巷向列强使馆提交了抗议书。③民国十七年,各国大使馆迁往南京,这一带仍驻有各国公使馆。④北京市军管会颁发布告:在北京市内帝国主义兵营的占地一律收回,其建筑全部征用。A.①出自1860年的《北京条约》B.②导火线是“中日民四条约”签订C.③是国民政府与列强废除旧约、签订新约的结果D.④体现了新中国“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答案】D【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中国初期。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北京市军管会颁发布告:在北京市内帝国主义兵营的占地一律收回,其建筑全部征用体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打扫干净屋子”的表现,D项正确;①出自《辛丑条约》,而非《北京条约》,排除A项;民国八年是1919年,②反映的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中国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排除B项;民国十七年是1928年,是南京国民政府政府建立以后,所以③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结果,不是国民政府与列强废除旧约、签订新约的结果,排除C项。故选D项。10.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共十九大内容的有()①提出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②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共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宪法③在之前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④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A.①④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中共十九大上提出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①④符合题意,A项正确;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共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宪法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共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宪法是在十九届二中全会上;在之前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在中共十八大上。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11.作为两河流域早期的定居民族。苏美尔人建立了苏美尔文明,是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目前已知最早的文明。下列项中,属于苏美尔人率先取得的文明成就有()①发明60进制②最早使用战车作战③创立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④发明数字符号“0”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西亚)。本题要求找出苏美尔人率先取得的文明成就,据所学,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最早使用战车作战,说法①②符合题意,A项正确;据所学,创立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的是古代埃及人,发明数字符号“0”的是古代印度人,说法③④不符合题意,排除与之组合的BCD三项。故选A项。 12.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帝国后,在苏萨举行一场波斯式的集体婚礼。亚历山大带头迎娶波斯大流士三世的大女儿,还让他的军官和幕僚们迎娶波斯显贵的女儿,加起来足足有80对。亚历山大此举意在()A.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化B.缓和同被征服国家的矛盾C.推动古希腊文化的传播D.扩大波斯帝国的统治基础【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亚历山大帝国时期。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亚历山大之所以带头与波斯显贵联姻,是为了支持这些显贵的支持,加强与他们的联系,从而缓和同波斯的矛盾,B项正确;亚历山大是为了缓和同被征服国家的矛盾,并不是为了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和推动古希腊文化的传播,排除AC项;波斯是被亚历山大政府的国家,因此他并不是在扩大波斯帝国的统治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13.日本平安时代(公元794-1192年)中期,班田制(仿唐朝均田制)难以为继,国家不再按人身而按土地征税、摊派徭役,并登记土地实际占有者的名字,土地所有者称为“名主”,名主在向国家纳税和承担徭役同时,在乡村中享有特权地位,后来很多名主逐渐发展成享有“不输不入”特权的“大名”,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干涉庄园事务。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日本()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动C.天皇统治井然有序D.大化改新以失败告终【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日本。据题意可知,“大名”拥有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干涉庄园事务,这就大大削弱了中央集权,权力向地方转移,从而导致了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动,B项正确;这一现象说明日本的中央集权不断削弱,天皇的权威下降,排除AC项;大化改新是成功的,排除D项。故选B项。14.南美洲有多种类型的混血人种,如卡博克洛人(白人与印第安人混血)、穆拉托人(白人与黑人混血)等。与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关的是()①新航路开辟②玉米、甘薯的传入③黑奴贸易④欧洲人在美洲建立殖民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南美洲之所以出现多种类型的混血,主要是因为多种人种进入南美洲,之所以有多种人种进入美洲,首先是因为新航路开辟,其次是为了弥补美洲劳动力不足而 贩卖非洲黑人到美洲的黑奴贸易,再次是欧洲人在美洲建立殖民地,①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玉米和甘薯本来就是美洲本地的特产,是向外传出,而非传入,排除包含②的ABD项。故选C项。15.1787年美国制宪代表们面临着困境,他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为解决这一困境他们制定的宪法实行()A.联邦制B.两党制C.共和制D.三权分立【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787年美国。据题干“他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及所学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联邦权力至上,同时各州保持相对自治,A项正确;材料表明美国实行的联邦制,而不是两党制、共和制、三权分立,排除BCD项。故选A项。16.1979—1991年英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率从5.4%下降到3%;1981—1982年,美国总统里根共削减了486亿美元政府开支,其中主要是社会福利开支。这些举措()A.是国家对经济干预加强的表现B.是广大人民群众经过长期斗争的结果C.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力图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9年—1991年。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里根政府为了应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经济危机,调整了国家干预政策,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大幅削减福利政策。所以里根政府的这些举措主要是为了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化解经济危机,D项正确;这些举措是对国家干预削弱的表现,排除A项;这些举措是里根政府调整的结果,并不是人民斗争的结果,排除B项;这些举措不能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排除C项。故选D项。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7.《中国的历史》丛书的每一卷均包含“标题”和“副标题”,其副标题往往蕴含了作者对不同历史阶段主要特征的认识。下列序号与其对应的副标题正确的是()卷目标题副标题第一卷神话时代、夏王朝从神话到历史第二卷殷周、春秋战国① 第三卷秦汉帝国秦始皇遗产第五卷魏晋南北朝②第六卷隋唐时代③第八卷辽、西夏、金、元疾驰的草原征服者第九卷明清时代④A.①从城市国家到中华②中华的崩溃与扩大③绚烂的世界帝国④海与帝国B.①从城市国家到中华②中华的崩溃与扩大③海与帝国④绚烂的世界帝国C.①中华的崩溃与扩大②从城市国家到中华③绚烂的世界帝国④海与帝国D.①中华的崩溃与扩大②从城市国家到中华③海与帝国④绚烂的世界帝国【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本题要求结合所学,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相关阶段特征。①“殷周、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政治文明发展的早期,其经历为从城市国家到中华;②“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国家分裂、五族内迁和民族交流交往增多,出现了中华的崩溃与扩大;③“隋唐时代”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可谓绚烂的世界帝国;④“明清时代”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碰撞更多的时期,时代特征体现为海与帝国。其特征先后对应的是从城市国家到中华②中华的崩溃与扩大③绚烂的世界帝国④海与帝国,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本题选A项。18.梁启超曾撰文指出:“古者国有大事,谋及庶人。汉世亦有议郎、议大夫、博士、议曹……以下士而议国政,所以通下情,固邦本。后世恐民之讪己也,蔑其制,废其官。”这反映了梁启超()A.对封建专制制度的修补B.托古改制的宣传策略C.恢复古制的坚强的决心D.民主共和的时代新声【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末年。据题意可知,梁启超认为自古以来就有平民参与国家政治的传统,但后来的统治者害怕平民议论嘲笑自己,才废除了这一传统。所以他是在主张平民参与政治,是在进行托古改制,B项正确;梁启超是通过托古改制宣传维新思想,并不是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修补,更不是要恢复古制,排除AC项;梁启超的主张不属于民主共和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19.下图所示史料是中国共产党在某一时期采取的重要措施(部分),据此推断这些措施集中实施于()在政权建设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在经济建设上,坚持把农村工作的重心放在构建互助组和生产合作社上面来。A.解放战争时期B.社会主义革命时期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把农村工作的重心放在构建互助组和生产合作社上面来”等信息判断,这应该是新中国建立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时期,所以这些措施集中实施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B项正确;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还没有取得全国政权,没有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排除A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已经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与题意不符,排除CD项。故选B项。20.读中古后期西欧城市布鲁日(在今比利时)职业比例扇形图,据此可知当时布鲁日()A.受益于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B.发展受阻于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C.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D.工商业是市民的基本谋生手段【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后期的西欧。据表格内容可以看出,当时布鲁日的职业中,手工业和工商业占据了绝对的比重,说明工商业是市民的基本谋生手段,D项正确;仅根据布鲁日的职业比例分布并不能看出当时布鲁日 受益于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或者发展受阻于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排除AB项;仅根据职业比例分布不能体现雇佣关系,看不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排除C项。故选D项。21.马丁•路德是16世纪德意志宗教改革的旗手。下图为马丁•路德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辩论的场景(绘画作品)。下列各项中最有可能是马丁•路德的言论的是()A.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B.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C.不应当将“悔改”一词理解为忏悔仪式,即教士主持下的告解和补赎D.我不想变成上帝,……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确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宗教改革期间。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简化教会仪式,提出“信仰得救”等,所以符合马丁·路德主张的应该是“不应当将‘悔改’一词理解为忏悔仪式,即教士主持下的告解和补赎”,C项正确;“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是伏尔泰的主张,“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是康德的主张,这都是启蒙思想的内容,排除AB项;“我不想变成上帝,……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是彼特拉克的主张,这是文艺复兴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22.某学者在某研究性学习时搜集的材料如下:()序号内容(1)白居易在四川任职时作《寄胡饼与杨万州》诗云:“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2)吐鲁番出土文献《唐于阗某寺支用簿》:“雇李□伍斗半面胡饼脚八十文。买果子二百卅五文,沽酒□。”(3)《旧唐书·舆服志》记载了日本僧人圆仁在长安的见闻:“(唐文 宗开成六年正月)六日,立春节,赐胡饼、寺粥。时行胡饼,俗家皆然”(4)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直径19.5厘米的薄饼对该学者的研究有以下几种看法,合适的有()①其研究的主题可能是:从地域角度看胡饼在唐朝的流行②能够证明唐朝食用胡饼的阶层较为广泛③该学者治学严谨,致力于不同类型、不同角度的史料互相印证④诗文等文学作品允许虚构,不能以诗文证史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项组合题。时空:唐朝(中国)。据题干“白居易在四川任职时作《寄胡饼与杨万州》’’“吐鲁番出土文献《唐于阗某寺支用簿》”“日本僧人圆仁在长安的见闻”“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直径19.5厘米的薄饼”可知,该材料可以从四川、新疆、长安不同地域胡饼的流行。。据题干“白居易在四川任职时作《寄胡饼与杨万州》”“雇李□伍斗半面胡饼脚八十文”“(唐文宗开成六年正月)六日,立春节,赐胡饼、寺粥”可知,皇室、官员、民间百姓都食用胡饼。据题干“《寄胡饼与杨万州》”“吐鲁番出土文献《唐于阗某寺支用簿》”“《旧唐书·舆服志》”“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可知,该学者从诗歌、出土文献和实物、史书的不同类型,不同角度的史料来互相印证,据结论可知①②③正确。④错在诗文等文学作品允许虚构,但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本题选A项。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3题15分,第24题17分,第25题18分,共50分。)23.人口变化与人口迁徙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代,特别是春秋后期,是我国古代第一次民族大迁移大融合时期,在北起辽东,南达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里,华夏族(注:华夏之名在西周已经出现,是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和一些少数民族通过长期战争,兼并和融合,迁移和交往,有了日益密切的经济和文化关系,交错混居通婚现象非常普遍,逐渐融合成一个稳固的民族共同体——华夏族。——摘编自沈益民、童乘珠《中国人口迁移》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5个大型城市和63个10万人以上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上海拥有全国半数以上的大型工商企业。七七事变后的短短数年中,全国城乡共有1425万人迁往西部后方,桂林、贵阳、宜宾等城市人口也成倍增加。随着政治中心移往西南,……各类内迁的民营、国营和军工企业约上千 家,大量的企业家、科技人员与技术工人也随之内迁。这对于大后方的工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内迁高校多采用联合办学的形式,其中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建而成的_______已发展为5个学院26个系、350多名教师、3277多名学生的大学。它的教授可谓集一时之选。日后师生人才辈出。——摘编自忻平《试论抗战时期内迁及其对后方社会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迁移、融合的特点,并结合所学说明其影响。(2)完成材料二划横线处的填空。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人口、工商企业、学校大规模内迁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内迁的影响。【答案】(1)特点:范围广、规模大;方式多样;以华夏族主导。影响: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华夏族分布更为广泛;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2)填空:西南联合大学(或西南联大)背景:近代中国人口、工业等主要集中在东部;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失利,东部大量国土沦陷;国民政府的迁都。影响: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和精神基础;一定程度改变了工业布局和人口布局;保存了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批卓有成就的人才。【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第一小问是特点,据材料一“我国古代第一次民族大迁移大融合时期,在北起辽东,南达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里”可知,范围广、规模大;据材料一“华夏族(注:华夏之名在西周已经出现,是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和一些少数民族通过长期战争,兼并和融合,迁移和交往,有了日益密切的经济和文化关系,交错混居通婚现象非常普遍”可知,方式多样;据材料一“逐渐融合成一个稳固的民族共同体——华夏族”可知,以华夏族为主导。第二小问是影响,据材料一“我国古代第一次民族大迁移大融合时期,在北起辽东,南达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里”可知,华夏族分布更为广泛;据材料一“华夏族(注:华夏之名在西周已经出现,是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和一些少数民族通过长期战争,兼并和融合,迁移和交往,有了日益密切的经济和文化关系,交错混居通婚现象非常普遍”可知,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结合所学从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的角度分析。【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原因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第一小问是填空,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时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西南联合大学(或西南联大)。第二小问是背景,据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5个大型城市和63个10万人以上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上海拥有全国半数以上的大型工商企业”可知,近代中国人口、工业等主要集中在东部;据材料二“七七事变后”可 知,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失利,东部大量国土沦陷;据材料二“随着政治中心移往西南”可知,国民政府的迁都。第三小问是影响,结合所学从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和精神基础、一定程度改变了工业布局和人口布局、保存了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批卓有成就的人才的角度分析。24.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自创立以来,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当时的社会关系还没有发展到足以使工人阶级组织成为一个战斗的阶级,所以他们只好限于幻想未来的模范社会和谴责工人阶级的一切旨在稍稍改善他们的状况的企图,例如罢工、同盟和政治发动。既然我们不应该否弃这些社会主义的鼻祖,正如现代化学家不能否弃他们的祖先炼金术士一样,那我们就应该努力无论如何不再重犯他们的错误。——马克思《政治冷淡主义》材料二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即一小撮富人对千百万劳动者“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应该由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无产阶级专政)来代替。这就是“消灭作为国家的国家”。这就是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的“行动”。显然,以一种(无产阶级的)“特殊力量”来代替另一种(资产阶级的)“特殊力量”,这样一种更替是决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的。——列宁《国家与革命》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摘自黄宏《南方谈话回眸》(1)指出材料一中的“他们”所对应的群体。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对其辩证评价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革命手段上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十月革命前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影响。(3)指出南方谈话的年份,并根据材料概括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发展市场经济的理由。【答案】(1)群体:空想社会主义者进步之处:无情地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反对自由放任的竞争,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不足之处: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有进步、不足两个视角即可,无需完整表述)(2)共同点:阶级斗争;暴力革命。 表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一国胜利论)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影响: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或答推动十月革命的进程亦可)(3)1992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解放、发展生产力;市场是一种发展生产力的经济手段;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根据“他们只好限于幻想未来的模范社会和谴责工人阶级的一切旨在稍稍改善他们的状况的企图”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他们”指的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根据“既然我们不应该否弃这些社会主义的鼻祖,正如现代化学家不能否弃他们的祖先炼金术士一样,那我们就应该努力无论如何不再重犯他们的错误”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马克思之所以对空想社会主义者进行辩证评价,主要是他们无情地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反对自由放任的竞争,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但他们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综合材料内容可知,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革命手段上的共同点是他们都主张进行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十月革命前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要表现结合可知是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一国胜利论)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影响则是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小问3详解】本题是特点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年份是1992年。根据“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可知邓小平认为市场是一种发展生产力的经济手段;根据“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可知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根据“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可知邓小平主张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25.马克思曾概括: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亚细亚者,文明起源之地也;欧罗巴者,文明之发达地也。欧美之文明,实渊源于罗马;罗马之文明,渊源于希腊;希腊之文明,实渊源于亚细亚(含埃及)。近世欧洲文明之起源,为第十四世纪所行之罗盘针及火器之用法,并十五世纪前半期之印行术,而此三大发明,非欧人自为。正如马克思所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摘编自尚小明《论浮田和民<史学通论>与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的关系》材料二1750—1900年东西方主要国家(地区)在世界制造业中占比变化表——摘编自拉里•尼尔等主编《剑桥资本主义史——资本主义的传播》材料三16世纪以来的科技革命、武器体系和战争形态表大致时间科技革命新型武器战争形态16—17世纪近代物理学诞生火枪、火炮、鱼雷火枪炮战争18世纪蒸汽机和机械革命铁甲舰、潜艇、机枪半机械化战争19世纪电力和运输革命飞机、坦克、航空母舰机械化战争20世纪上半叶相对论和量子论革命导弹、原子弹核战争——摘自何传启《科技革命改变国际战争的形态》(1)列举古代希腊文明渊源于亚细亚(含埃及)的两个例证。不仅古代西方文明借鉴了东方文明的成果,近世亦是如此,以“罗盘针”为例,简述其对欧洲近世文明的影响。(2)阅读材料二,以1880年为界概括1750—1900年英国在世界制造业中占比变化的趋势,并说明其1880年之前的趋势形成的内在原因。(3)参考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相关史实,围绕科技与人类社会这一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答案】(1)例证:农耕技术、冶铁技术源于西亚,传入希腊;西亚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希腊最初的雕塑艺术很多方面模仿埃及;希腊字母源于腓尼基字母。影响: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推动西欧社会的转型。(2)趋势:1750-1880英国占比迅速增长;1880年之后占比减少;原因:代议制确立完善;开展工业革命,推动制造业发展(答科技的发展亦可);对外殖民扩张。(3)科技就像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也提升了人们的 生活水平。但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制造了一些麻烦,如:环境污染,基因工程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毁灭人类。在战争时期,科学给予人们相互毒害和残杀的手段。在和平时期,科技会使我们生活匆忙和不安定。【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古代希腊文明源于亚细亚的例证有农耕技术、冶铁技术等;同时西亚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希腊最初的雕塑艺术很多方面模仿埃及;希腊字母源于腓尼基字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罗盘针传入欧洲的影响主要是促进了地理大发现;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推动西欧社会的转型。【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根据图表内容可以看出,1750—1900年英国在世界制造业中占比变化的趋势是1750-1880英国占比迅速增长;1880年之后占比减少。1880年之前的趋势形成的内在原因结合所学可从政治、经济、对外殖民扩张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小问3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结论探究题。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可知,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科技的发展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所以科技就像一把双刃剑。结合所学可知,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制造了一些麻烦,如:环境污染,基因工程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毁灭人类。在战争时期,科学给予人们相互毒害和残杀的手段。在和平时期,科技会使我们生活匆忙和不安定。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进行阐述,言之有理亦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9-21 20:05:03 页数:16
价格:¥2 大小:1.11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