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Word版附答案)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4
2
/14
剩余12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甘谷县2024届高三级第一次检测考试卷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李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知行合一”作为阳明心学的思想核心,进一步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强调了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躬实践而空谈的重要性,对后世进步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影响深远。明清时期思想家王夫之从唯物论角度阐发知行合一,主张“行可兼知”“知行相资以为用”。孙中山结合中国革命需要,提出了“知难行易”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知行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同志则进一步发展了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思想,坚持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提出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反复强调“知行合一”,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号召我们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投身于中国梦的伟大实践。阳明心学的“知行”思想主要有三层涵义:首先,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一体两面。“知”和“行”的实现过程互为表里,不可偏废。其次,真知必行,不行假知,注重躬行实践,即真正的“知”必须付诸实行,要在事上磨炼、在实学中求知。再次,以知促行,为善去恶,对善恶有高度自觉,在道德上防微杜渐。“知”与“行”,实际上就是认识与实践的问题,要从科学的角度加深对知、行的认识。知知:即认识再认识,反映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及发展过程的无限性,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行行:即实践再实践,在认识的指导下,遵循其特有的逻辑,推动实践活动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知与行两者相互作用,辩证统一。具体来看,一方面是知行,即认识指导实践,确保方向与目标的正确性;反之是行知,即实践决定认识,检验理论与制度的正确性。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没有实践就不会有认识,不能正确理解实践也不能正确理解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人类实践发展的无止境,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无止境。反之,认识对于实践也有巨大的反作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知行合一”遵循中华传统文化的哲学理念。知与行,高度统一,同心同体,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知行合一,深刻体现了传统文化“以天为则,以民为本,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和哲学内涵。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思想,所谓“天人合一”,就是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之伺的协调统一关系。“天人合一”的精髓,体现为一种物我之间的通汇贯通,既是一种宇宙观,也是一种价值观,是客观环境与人的生存、人的心态、人的力量相互包容、相互协调的一种平衡。“知行合一”重在强调认识与实践相统一,具有思想与行动、心性与修为、意愿与实践的高度一致性。这与中华人文精神的基本价值取向高度契合,同时,也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高度一致。毫无疑问,阳明心学的思想核心,在于知行合一。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项实践活动,高度需要中国传统文化中学做结合、知行合一的精神指引。我们倡导“知行合一”思想,强调的是建立在传统哲学理论基础上,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核心是将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实际国情的深厚土壤,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这既是对传统知行观的创造性转化,也是对科学实践观的丰富和发展。(摘编自王离湘《要正确理解“知行合一”思想的科学内涵》)材料二:“知行合一”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口诀,叫做“事上磨”。《传习录》记载了王阳明和弟子的一段对话。弟子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碰到事,不怕事,这颗心要到事上去磨炼,就像一把兵刃,要在磨刀石上磨炼才能锋利一样。王阳明被朝廷任命为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知县。上任第一天,“蓦有乡民千数拥入县门,号呼动地,一时不辨所言,大意欲求宽贷”。原来乡民们鸣冤,是因为庐陵这个地方不生产葛布,却要缴纳繁重的葛布税。王阳明表态:既然朝廷派我来庐陵县做父母官,如果确有不平、不是之处,我一定为大家做主。他立刻召集县府有关人员开会,了解到这葛布税并非国家应收的税种,而是宦官搜刮民财的一种恶劣手段。于是,他宣布,免去今年的葛布税。手下人都吓坏了:这得要担多大的责任与风险?王阳明给上级政府写了封信,言之凿凿,陈明利弊,既不卑不亢晓之以理,又不动声色摆出态度,最后以人情动之,面对奸宦,软硬兼施,竟然就这么轻松圆满地把事情解决了。知行合一,事上磨炼。首先是具备调查、洞悉全局的能力,然后就是敢于担当,碰到事不怕事,而且敢于迎难而上。神奇的是,他越是迎难而上,越是敢于担当,后来他遇到的困难越是迎刃而解。这就是阳明心学的力量,强大的“知行合一”的智慧。(摘编自《王阳明:知行合一,事上磨炼》)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王夫之主张“行可兼知”,孙中山提出“知难行易”,均受到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影响。B.毛泽东提出的“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是对“知行合一”思想的进一步发展。C.当下倡导的“知行合一”思想,是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对科学实践观的丰富、发展。D.王阳明认为真知必行,不行假知,注重在实学中求知,显然把“行”放在比“知”更重要的地位之上。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体现了对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认同与发展。B.“知行合一”的思想内涵与中华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高度契合。C.知知即认识再认识,行行即实践再实践,这说明认识过程和实践活动都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D.从科学的角度认识“知”与“行”,就是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认识知与行的辩证关系。3.下列选项,不能支撑“知行合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A.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B.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C.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D.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4.我们从“知行合一”的思想中能汲取怎样的智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5.两则材料都论述了“知行合一”,论述的侧重点和论证方法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秋风秋雨愁煞人庐隐淡雾仿若轻烟,笼住湖水与岗峦。远处翠翠隐隐,紫雾漫漫。船夫摇着双桨,低唱小调。凌峰吩咐船夫将船拢了岸,踏着细草,走过一箭多路,来到一座孤坟边。四围满是霜后的枫叶,鲜红比血,照眼生辉。树梢头哀蝉穷嘶,似诉将要僵伏的悲愁,促织在草底若歌若泣。她在这冷峭的秋色秋声中,忽想起五年前曾在此地低吟“秋风秋雨愁煞人”!碑上青苔斑斓,字迹模糊。她从地上捡了一块瓦片,将青苔刮尽,露出几个字是“女烈士秋瑾之墓”。“哦!女英雄。”她轻轻低呼着。那夜微冷的西风,吹拂着庭前松柯,发出凄厉的涛歌。沙沙的秋雨,滴在梧桐叶上。她正坐在窗下,忽见门帘一动,进来一个英风满面的女子,原来是表姐。她神色露着张惶,急将桌上洋灯吹灭,低声道:“凌妹真险,你领我从你家后花园门出去,迟了他们必追踪过来。”凌峰莫名其妙地张慌着!她们冒雨出去,向北转过去。凌峰开了后门,把她送出去,连忙关上跑到屋里,还不曾坐稳,已听见前面门口有人打门!她勉强镇定了,看看房里母亲,已经睡了,父亲还没有回来,壁上的时针正指在十点。看门的老王进来说:“外面有两个侦探要见老爷,我回他老爷没在家,他说刚才仿佛看见一个女人进了咱们的家门,那是一个革命党,如果在这里,须立刻把她交出来,不然咱们都得受连累。”凌峰道:“你告诉他没有人进来,也许他看错了,不信请他进来搜好了……母亲已被惊醒,推枕起来。凌峰背着人悄悄将适才的事告诉了母亲,母亲不禁垂泪:“你姑爹姑妈死得早,可怜剩下她一个孤女……又是生来气性高傲,喜打抱不平,现在竟做了革命党,哎!若果有什么意外怎么办?”十二点多钟凌峰的父亲回来了,也是一夜担心,昨夜风雨,不知她躲在什么地方。过了几天,忽从邮局送来一封信,正是秋瑾的笔迹。凌峰的父亲忙忙展读:舅父母大人尊前:前夜自府上逃出,正风雨交作,泥泞道上,仓皇奔驰,满拟即乘晚车北去引避,不料官网密密,甫到车站,已遭逮捕。前途凶多吉少,则可预臆也。但甥自幼孤露,命运厄蹇,又念皇皇华胄,摧残于腥膻之满人手中,谁能不冲发裂眦,以求涤雪光复耶?甥不揣愚鄙,窃慕良玉木兰之高行,妄思有以报国,乃不幸而终罹法网,此亦命也。但望革命克成,又复何憾?唯夙蒙舅父母爱怜,时予训迪,得有今日,罔极深恩,未报万一,一旦溘逝,未免遗恨耳!别矣!别矣!临楮凄惶,不知所云。肃叩福安!甥女秋瑾再拜母亲整整哭了一夜,第二天父亲就到处去托人求情,但朝廷这时最忌党人,虽是女流也不轻赦,等到七天以后,就要绑到法场行刑。父亲不敢把这惊人的信息告诉母亲,只说已托人求情,或者有救,母亲每日在佛堂念佛,求菩萨慈悲,保佑这可怜的甥女。这几天秋雨连绵,秋风瑟瑟,秋瑾被关在重牢里,手脚都上着镣铐,脸上早已惨白,没有颜色。她坐在墙犄角里,黯然吟道:“秋风秋雨愁煞人!”念完这诗句,她紧紧闭上眼睛,但是最终傲然地笑了。行刑的头一天,她的舅父托了许多人情,要会她一面,但只能在铁栏的空隙处,并且时间不得过五分钟。秋瑾这时脸色已变得青黄,两只眼球凸出,十分惨厉可怕。她舅父从铁栏里伸进手来,握住她那铁镣锒铛的手,禁不住流下泪来。秋瑾怔怔地凝注他的脸,不禁惨笑,摇头,凄厉地说:“舅舅保重!”她的心好像碎了,晕然倒在地下,舅父在外面顿足痛哭,而五分钟的时间已经到了。到了第二天十点钟的时候,道路上人忙马乱,荷枪实弹的兵士,一个个威风凛凛,杀气蒸腾。几辆囚车,载着许多青年英豪志士。最后一辆车上,便是那女英雄秋瑾。凌峰远远望见,不禁心如刀割呜咽地哭了。街上看热闹的人,对于这些为国死难的志士,有的莫名其妙地说:“这些都是革命党?”有的仿佛很懂得这事情的意味的,只摇着头,微微叹道:“可怜!”最后囚车的女英雄出现了,更使街上的人惊异,“女人也做革命党,真是破天荒的新闻!”这些英雄,一刹那间都横卧在刑人场上,他们的魂魄,都离了这尘浊的世界。秋瑾的尸骸,由她舅父装殓后,便停在普救寺里。过了不久,革命已告成功,各省悬上白布旗帜,那腥膻的满洲人,都从贵族的花园里,四散逃亡,皇帝也退了位。各处人士公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秋瑾尤是其中一个努力的志士,因公议把她葬在西湖,使美妙的湖山,更增一段英姿。凌峰想到这里,但见荒草离离,白杨萧萧,举首天涯,兵锋连年,国是日非,哪里是理想的共和国家?她不由得悲绪潮涌,叩着那残碑断碣,慨然高吟道:枫林古道,荒烟蔓草,何处赋招魂!更兼这——秋风秋雨愁煞人!船夫已来催上道。凌峰懒懒出了枫林,走到湖边,再回头一望,红蓼鲜枫,都仿若英雄的热血,她不禁凄然长叹。上了小船,船夫洒然鼓桨前进,不问人是何心情,他依然唱着小调。只有湖上的斜风细雨,助她叹息呢!(原载1927年6月《蔷薇周刊》,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秋瑾在被捕后写给舅父母的信中,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和对舅父母的感激及未能报恩的遗 憾之意。B.秋瑾于重牢饱受肉体和精神折磨,在吟完绝命诗后“最终傲然地笑了”,“笑”一词表明她对自己即将得到解脱的欣慰。C.行刑前一天,舅父至狱中与秋瑾短暂的五分钟会面情形,既表现了秋瑾遭受的非人折磨,又反映了清朝反动政府的血腥残暴与无情。D.文章写秋瑾表妹凌峰五年前亲眼所见英雄们横卧刑场的悲惨情景和五年后“举首天涯,兵锋连年,国是日非”的切身感受,展现了当时血雨腥风的社会环境。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主要运用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描述了舅母惊醒后听说秋瑾遭追捕的危险情形后的种种反应,表现了舅母对秋瑾的担忧与埋怨。B.对于押赴刑场、为国死难的志士,街上看热闹的人的种种反应,表现了民众的愚昧、落后,暗含了革命者艰难的处境,同时又衬托了革命者崇高的精神境界。C.本文采用倒叙手法,开篇从扫墓写起,然后用五年前秋瑾逃到舅父母家得表妹掩护逃走,引出下文被捕、营救、探视、被害等一连串情节,文章结构完整,内容充实。D.本文采用回忆与现实交织的叙事方式,以五年后凌峰扫墓始,扫墓终,中间以凌峰回忆秋瑾生前经历和死后境遇为主体,文章描写更真实,情感更丰沛。8.文章开篇写船夫“摇着双桨,低唱小调”而来,结尾又写船夫“洒然鼓桨”“依然唱着小调”而去,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9.“秋风秋雨愁煞人”是秋瑾在狱中留下的绝命诗句,在文中多次出现,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有乔女,因丑而无问名者。邑有穆生,妻死,贫不能续,因聘焉,生一子。未几,穆生卒,家益索,惟以纺织自给。有孟生丧偶,遗一子乌头,急于求配,忽见女,大悦之,阴使人风示女。女辞焉,曰:“饥冻若此,从官人得温饱,夫宁不愿?然残丑不如人,所可自信者,德耳;又事二夫,官人何取焉!”孟益贤之,慕尤殷,使媒者函金而说其母。母悦,自诣女所,固要之;女志终不夺。居无何,孟暴疾卒,女往临哭尽哀。孟故无戚党,惟一妪抱儿哭帷中,村中无赖谋瓜分其田产。女闻林生与孟善,乃踵门而告曰:“朋友,人之大伦也。妾以奇丑,为世不齿,独孟生能知我。今其身死子幼,自当有以报知己。然存孤易御侮难若无兄弟父母遂坐视其子死家灭而不一救则五伦中可以无朋友矣君但以片纸告邑宰;抚孤,则妾不敢辞。”林将如其所教,无赖辈咸欲以白刃相仇。林大惧,闭户不敢复行。女忿甚,锐身自诣官。官诘女属孟何人,女曰:“公宰一邑,所凭者理耳。如其言妄,即至戚无所逃罪;如非妄,即道路之人可听也。”官怒,呵逐而出。女冤愤无以自伸,哭诉于搢绅之门。某先生闻而义之,代剖于宰。宰按之,果真,穷治诸无赖,尽反所取。乌头渐长,为延师教读;己子则使学操作。妪劝使并读,女曰:“乌头之费,其所自有;我耗人之财以教己子,此心何以自明?”又数年,为乌头积粟数百石,治其第宅。后女疾,求归,乌头不听。病益笃,嘱曰:“必以我归葬!”乌头诺。既卒,阴以金啖穆子,俾合葬于孟。及期,棺重不能举,穆子忽仆,自言曰:“不肖儿,何得遂卖汝母!”乌头惧,拜祝之,始愈。乃修治穆墓已,合厝之。(摘编自蒲松龄《聊斋志异·乔女》)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然存孤易御侮/难若无兄弟父母/遂坐视其子死家灭/而不一救/则五伦中可以无朋友矣B.然存孤易/御侮难/若无兄弟父母遂坐视/其子死家灭而不一救/则五伦中可以无朋友矣C.然存孤易/御侮难/若无兄弟父母/遂坐视其子死家灭而不一救/则五伦中可以无朋友矣D.然存孤易御侮/难若无兄弟/父母遂坐视其子死家灭/而不一救/则五伦中可以无朋友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问名,旧时婚制六礼中第二礼,即男方具书派人到女家,问女之名。文中指议婚求娶。B.“固要之”的“要”,与《鸿门宴》中“张良出,要项伯”的“要”相同,都是邀请的意思。C.“为世不齿”的“不齿”与《师说》中“巫臣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的“不齿”都是看不起的意思。D.搢绅,插笏于绅。绅,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围于腰际的大带。文中指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乡绅大户人家。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穆生死后家里生活贫困,乔女就靠纺线、织布来维持生活;即使改嫁给孟生能使其得到温饱,她也不事二夫。B.孟生死后,他的家产被村中无赖瓜分,乔女为其奔走呼告,在朋友林生的指点下,最后为孟家追回田产。C.家中老妪劝乔女让其子与乌头一起读书,乔女不愿耗费孟家的钱教自己的孩子,而是让自己的儿子学习农耕劳动。D.乔女死后,乌头和她的儿子想把她和孟生合葬,她显灵斥责儿子,最终乌头把她和穆生合葬。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孟益贤之,慕尤殷,使媒者函金而说其母。(4分)(2)宰按之,果真,穷治诸无赖,尽反所取。(4分)14.乔女为什么不愿嫁孟生却愿意抚养孟生之子乌头?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临江仙·赠王友道苏轼谁道东阳①都瘦损,凝然点漆精神。瑶林终自隔风尘。试看披鹤氅,仍是谪仙人②。省可清言挥玉麈,真须保器全真。风流何似道家纯。不应同蜀客,惟爱卓文君③。【注】①东阳:原指沈东阳,即沈约,因求官而累瘦了身体。②谪仙人:被贬谪到人间的神仙。李白《对酒忆贺监二首并序》:“ 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没后对酒,怅然有怀,而作是诗。”③蜀客:指汉代的文学家司马相如,因他是蜀人,故称。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一二句以历史人物喻之。词人以发问的口气,认为不宜一概而论历史人物。“谁道”二字,排除了独见。B.词的上片描绘友人仙人般的容貌和超尘脱俗之气质,引用李白的典故,进一步赞颂友道高洁超尘的风姿。C.词的下片继续赞颂友人的美好品性,“保器全真”体现出词人对友人能够做到保持真气,自爱自重的赞颂和钦佩。D.尾句词人一方面怀着遗憾的口吻,惋惜家乡人司马相如因文君而亡身,另一方面也警告友道不要重蹈司马之覆辙。16.有人评论苏轼的这首《临江仙》构思新奇,结构独特,语言中充满了道学色彩,富含哲理。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哂”子路是因为子路:,。(2)成语“沧海一粟”的出处是宋代苏轼的《赤壁赋》,它由赋中的“,”演化而来。(3)“酒”这一意象常常承载着文人的忧与愁,请在唐诗中选一例:“,。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泛舟绿溪,乘风打太极;素袍斗笠,仗剑走天涯;到草原牧场,化身格萨尔王;身披红斗篷,策马驰骋雪原……最近一段时间,四川、湖北、新疆等多地的文旅局局长们,①地为家乡代言、为旅游助力,不少人也成为“网红局长”,可谓“火出了圈”。对于文旅局长从办公室到镜头前的“躬身入局”,②:认为接地气的有之,认为有创意的有之,认为真代言的有之——当然,质疑质量不高、扮相不好、身份不妥的也有之。这些声音,在网上网下成为了一股潮流,值得从中汲取经验。③的是,经由“网红局长”们的介绍,知名度大增、好感度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困境。从这个角度看,文旅局长的“出圈”,是一种充满创新意识的尝试和探索。我们不妨给予更多包容与鼓励。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3分)19.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B.我可以告诉你们——可是随它去吧。C.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D.我方才也说了——他拥有大批粪土。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饭后怎样做才最合适?有人提出,饭后最好平躺,因为饭后血液集中在胃部,大脑供血不足,只有平躺才能缓解由缺血带来的不适。事实真是如此吗?青海大学杨如意认为,饭后,①,消化机能正处于运动状态,此时平躺会影响胃肠蠕动,不利于食物消化和吸收。不平躺,②?针对这个问题,成都医师毛伟表示,可适当地活动,但若立刻运动,就会增加胃部震动,加重胃负担。尤其是有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患者,这样做可能加重病情。有些人吃饱饭后很容易犯困,有倒头便睡的习惯。武警北京第三医院杨娜指出,人吃完饭后,大量食物在胃里,③,人体就会增加胃、肠的血流量,大脑的血容量就会减少,血压也随之下降,如在这时睡觉,很容易因脑供血不足而形成血栓、中风等。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22.请用否定句式概括上述各段的主要意思,三个句子要形成排比。每句不超过10个字。(3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文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材料一《经济参考报》关注2亿“银发族”如何跨越“数字时代”鸿沟,报道指出:出行打车、网络购物、医院挂号、在线订票……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普遍享受着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国2亿多老人中,相当一部分正饱受“数字鸿沟”困扰,支付、看病、出行面临诸多困难。材料二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曾说,“成功创造了人工智能,很可能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但如果我们不能学会如何避免风险,那么我们会把自己置于绝境”。材料三2023年3月28日百度内容生态共生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百度移动生态事业群组(MEG)总经理何俊杰给出了他的理解:当AlphaGo打败了人类围棋手,AI 不仅没有代替人类,反而成了棋手的最佳陪练。有研究发现,AI的介入使得人类棋手的下棋方法变得更有创造力了。以上三则材料会引发你怎样的思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又该如何理性应对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试题含解析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四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检测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试题含解析
甘肃省张掖市 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答案)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2023-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2023-2024学年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Word版附答案)
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三物理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2023-2024学年高三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Word版附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9-16 00:25:01
页数:14
价格:¥3
大小:4.36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