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6
2
/16
剩余14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常德市一中2024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水平检测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西周在选任官员时,推行“六德”“六行”的道德等级体系。“六德”即“知、仁、圣、义、中、和”,“六行”即“孝、友、睦、姻、任、恤”。这种做法()A.适应了宗法礼制的要求B.完善了官员考核制度C.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建立D.增加了儒生入仕机会【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可知是目的题,正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实行世官制,“六德”主要是道德标准,“六行”主要是宗法伦理,这适应了宗法礼制对选官的要求,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选官制度,而非官员考核制度,排除B项;西周实行贵族政治,官僚政治在战国时期才开始产生,排除C项;西周时期儒生群体尚未出现,排除D项。故选A项。2.学者张岂之在论述秦末到汉武帝时期时,总结指出:“历史之所以成为人群体活动舞台,并非哪一个阶级、阶层在这里扮演独角戏,而是众多人群展示各自智慧才华的场所,这些智慧的结晶就是‘文明’。”这段话意在强调()A.人民群众的革命性作用B.所有人的智慧构成文明C.汉武帝善于重用各种人才D.历史发展是合力的结果【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末到汉武帝时期(中国)。据材料“并非哪一个阶级、阶层在这里扮演独角戏,而是众多人群展示各自智慧才华的场所”可知,作者认为历史发展不是哪一个阶级、阶层而是众人合力的结果,因此,历史发展是合力的结果的说法符合题意,D项正确;本题主要时空涉及秦末到汉武帝时期,人民群众革命性作用主要体现在秦末起义,题干时间截至到汉武帝,人民群众的革命性作用在汉武帝时期就不符合,排除A项;材料主要不是强调所有人的智慧构成文明而是强调历史发展是合力的结果,排除B项;材料没有将汉武帝单独放在一个突出位置强调他的过人之处,排除C项。故选D项。3.东汉统治者为防止地方官相互庇护而推行了“三互法”,规定:甲州人士在乙州为官,同时乙州人士又在丙州为官,则丙州人士不但不能到乙州为官,也不能到甲州为官;三州的婚姻之家也是如此。其做法在客观上() A.遏制了豪强发展B.促进了文化的融合C.限制了官员的特权D.保障了吏治的清明【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时期。据题意可知,东汉统治者采取的“三互法”避免了地方官员之间的相互串联和勾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地方势力的坐大,从而遏制了地方豪强的发展,A项正确;这一做法客观上遏制了地方豪强发展,并不是为了促进文化融合,排除B项;“三互法”仅仅是对官员的任职地点做了限制,和是否限制官员特权没有关系,排除C项;这一做法并不一定能够保障吏治的清明,排除D项。故选A项。4.西晋王朝以法令的形式规定:凡在中央政府担任现职,又兼领本州郡的大小中正,须定期在洛阳东门外“设幔陈席”,聚会一处,及时交换对乡党人士的考察意见,对人物进行品评。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门阀士族的利益B.确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拓宽士族入仕的途径D.增强人才选拔的客观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晋(中国)。由材料可知,西晋时期为了确保在中央任职的中正官们能够及时获取对乡党人士的考察意见,特别规定让他们在洛阳东门外进行定期集会,这一措施增强了人才选拔的客观性,D项正确;这一措施并不是要维护门阀士族的利益,排除A项;让在中央任职的中正官们能够及时获取对乡党人士的考察意见,并不能确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出士族入仕途径的拓宽,排除C项。故选D项。5.唐初继续实行士兵自备粮饷武器的府兵制。722年,张说建议裁军归农,并主张“召募壮士充宿卫”。750年左右,府兵制退出历史舞台。唐代兵制的演变()A.受到了税制改革的影响B.体现了土地制度的变化C.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D.导致了外重内轻的局面【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材料体现的是从府兵制到募兵制的变化,根据所学唐朝中后期由于均田制无法推行,府兵制失去了经济基础也就推行不下去了,B项正确;780年唐代实行两税法,不符合材料的时间,排除A 项;不管是府兵制还是募兵制都是中央政府去管理,不涉及中央集权的加强或者削弱,排除C项。唐代的节度使制度等导致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B项。6.前秦宰相王猛曾对苻坚留有遗言:“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王猛去世后,苻坚对群臣说:“今奉命于天,吾统承大业垂二十载,芟夷逋秽,四方略定,为(唯)东南一隅未宾王化。”据此可知,该时期()A.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B.民族交融促成华夏认同C.正统观念影响政治走向D.南北民族矛盾逐步缓和【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据此可知”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魏晋时期。王猛认为东晋是正统,不建议苻坚进攻东晋,但是在王猛去世之后,苻坚自居正统,进攻东晋,这说明当时各政权统治受到正统观念的影响,最终正统观念影响政治走向,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不同统治集团之间的斗争,而非统治集团内容的斗争,排除A项;华夏认同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项;苻坚进攻东晋,说明当时南北民族矛盾依然突出,排除D项。故选C项。7.下表是学者对唐宋时期家训内容的统计,据此可知,唐至南宋()唐、北宋、南宋家训内容(单位:篇数)内容唐北宋南宋总计1处己(修身、励志)51918422勉学、治学31415323睦亲(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团结兄弟)368174治家(包括理财、管理仆从、居所安全、节葬)61410305处世(包括交友、尊师、尊敬长辈、礼仪)51610316从政11116287治国24068女诫5207 9教子原则2428A.文化心态趋于开拓外向B.理学主导地位确立C.儒学义理观念得到强化D.社会矛盾渐趋缓和【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唐至南宋的家训内容中,以传统儒家的伦理思想为主要内容,且日趋丰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理观”指的是合于一定的伦理道德的行事准则,指讲求儒家经义的学问,所以材料表明这一时期,儒学义理观念得到强化,C项正确;唐至南宋,在文化心态上由开拓外向转为内敛精致,反映在家训中,唐代的家训就更加注重处世、从政等内容,宋代的家训则注重处己、治学,排除A项;南宋后期,理学主导地位才逐渐确立,排除B项;唐至南宋,社会矛盾不是渐趋缓和,而是有的时期缓和,有的时期尖锐,比如唐朝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的发生就反映了社会矛盾的尖锐,排除D项。故选C项。8.宋朝时期铜钱因正常贸易或走私向外输出极多,以致国内铜钱流通不足,发生钱荒。史载南宋时有大臣认为“藩舶巨艘……贩于中国者皆浮靡无用之异物,而泄于外夷者乃国家贵之操柄。所得几何,所失者不可胜计矣”。这表明()A.海外贸易直接推动了纸币的产生B.部分官员认识到外贸关乎国家安全C.走私活动是引发钱荒的主要原因D.宋代铜钱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铜钱外流使得我国发生钱荒,并且当时的大臣对此也有一定的认知,认为铜钱外流对我国不利,B项正确;我国最早纸币是交子,产生在四川地区,并不是对外贸易发达的东南沿海,故直接推动不正确,排除A项;引发钱荒的原因除了铜钱输出还有国内经济发展对铜钱的需求,而后者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材料阐释的是铜钱外流导致的问题,国际货币职能指的是一种货币在国际贸易中充当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通过材料无法得出D项,排除D项。故选B项。9.元朝是中国统一王朝史上第一个多民族文字并用的时代,《辽史》《宋史》《金史》由多民族史学家共同编修;儒家经典著作译为蒙文出版。蒙古、契丹、女真人中涌现大批汉文著述家,西域各族文化进一步向中原传播。这些史实说明,元朝()A.推动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进程B.开创运用少数民族文字编修史籍先例 C.儒家学说开始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D.促进了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日趋国际化【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元朝时期少数民度文字并用,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相互交流,推动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进程,A项正确;元朝之前的辽、金、西夏已经运用少数民族文字编修史籍,排除B项;西汉武帝时儒家学说开始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民族内部,而不是国际,排除D项。故选A项。10.有学者指出,黄宗羲不具有卢梭式的民主思想。作为一个追求纲常世界的儒者,他不仅直接参与维护这个纲常世界的政治运作,而且还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学术努力。由此可知,该学者()A.否定了黄宗羲政治思想的进步性B.强调了黄宗羲受到传统观念束缚C.指出了黄宗羲对西方启蒙理念的排斥D.认识到士大夫阶层躬行实践的重要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末清初(中国)。根据材料“一个追求纲常世界的儒者”“直接参与维护这个纲常世界的政治运作”可知该学者认为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并未突破儒学传统,具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B项正确;材料指出黄宗羲思想观念的保守性,这并不代表该学者否定其思想主张的进步性,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黄宗羲的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主张有本质区别,没有体现他对西方启蒙思想的排斥,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士大夫阶层躬行实践的重要性”等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11.明清时期,南方很多地区出现了“一田二主”的现象:一块土地分为田底和田面,田底持有人没有耕作权,只有收租的权利;而田面持有人享有耕作权,并有向田底持有人交租的义务;田底和田面可以自由独立进行买卖、典当、馈赠等,双方互不干涉。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A.商品经济有所发展B.社会阶层流动加快C.人地矛盾得到缓解D.小农经济发展受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的中国。由材料可知,明清时期随着租佃制的发展,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并可以自由独立进行买卖、典当、馈赠等,这反映出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社会阶层流动的信息,且当时社会阶层相对固化,排除B项;明清时期人地矛盾突出,排除C 项;租佃制不利于自耕农经济发展,但佃农经济也属于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发展受阻”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2.康熙帝虽然勤政,但却对苏州织造及其亲信家奴等的严重贪污行为采取纵容的态度;乾隆时期,和珅揽权二十四年,贪赃枉法,无所不为,在生活上大肆挥霍,但得到了乾隆帝的包容。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君主专制制度的痼疾B.商品经济发展的代价C.阶级矛盾激化的恶果D.传统盛世局面的终结【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康熙帝对……贪污行为采取纵容的态度;乾隆时期,和珅揽权二十四年,贪赃枉法……但得到了乾隆帝的包容”可知清朝前中期,一些腐败官员破坏政治秩序和官场风气,但他们受到了专制皇权的庇护没有受到惩罚,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痼疾,A项正确;商品经济发展并不一定导致政治腐败,商品经济较落后的朝代也有腐败,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斗争,无法反映阶级矛盾,排除C项;康乾时期,中国仍维持了传统盛世局面,排除D项。故选A项。13.19世纪后期,张之洞效仿外国创办了自营企业——汉阳铁厂。他认为矿业和铁路是民生基础行业,决不能与外人共享或分享,于是在其职权范围内坚决杜绝外资的渗入。这表明,张之洞()A.坚守“中体西用”理念B.革新和自强意识兼具C力倡“实业救国”道路D.致力于实现国家近代化【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后期(中国)。根据材料“他认为矿业和铁路是民生基础行业,决不能与外人共享或分享,于是在其职权范围内坚决杜绝外资的渗入。”可推出当时中国处于列强巧取豪夺的经济困境之中,张之洞创办了自营企业,维护中国利权,抵御外国侵略,可见张之洞革新和自强意识兼具,B项正确;“中体西用”即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材料未涉及“中体西用”理念,排除A项;为挽救民族于危亡,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实业救国,坚定地走在实业救国的道路上,张之洞是地主阶级的代表,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张之洞革新和自强意识兼具,致力于实现国家近代化不是张之洞创办自营企业的目的,排除D项。故选B项。14.1896年,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刊发了《论中国参用民权之利益》一文,其中提出在中国君权渐失的情况下,“参用民权”是君权得以行使的必要条件,“必民权复,而君权始能行”。这反映了维新派() A.极力维护传统政治体制B.赞同中体西用思想C.思想宣传受旧势力掣肘D.对民主政治的探索【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6年(中国)。由材料可知,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认为君权的振兴得益于民权的强化,这反映了维新派对民主政治的探索,D项正确;这一时期维新派已经强调要变更传统政治体制,排除A项;“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张,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出其思想宣传受到旧势力的掣肘,排除C项。故选D项。15.1915年在袁世凯召开的外交政策咨询会议上,驻墨西哥公使顾维钧首次大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即应将有关“二十一条”的条约内容以及日本强迫中国接受等情形透露给英美国家。据此可知()A.北洋政府的亲美色彩浓厚B.中国已经卷入了世界大战C.新文化运动提高民族觉悟D.这是基于现实的外交考量【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1915年中国。顾维钧建议将有关“二十一条”的条约内容以及日本强迫中国接受等情形透露给英美国家,目的是争取国际舆论和英美的外交支持,抵制日本的侵略图谋,是基于现实的外交考量,D项正确;材料体现顾维钧的个人主张,未提及袁世凯政府的态度,不能得出政府亲美,排除A项;中国参加一战是在1917年,排除B项;材料体现顾维钧个人主张,不能体现全体民众和整个社会的民族觉悟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16.中华民国建立后,经过广泛选举,选出参议员274人,众议员596人,组建成首届国会。如表反映了首届国会的运作时间。该表反映出民国前期()时间召开时间解散1913年国会北京召开1914年由国会选举的总统袁世凯解散国会1916年首届国会复会1917年张勋复辟,再次解散国会19221924 年再次恢复首届国会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国会正式解散A.政党政治不符合中国国情B.军阀割据影响国会运作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军政对民主建设作用有限【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题目属于影响类选择题,时空是民国前期军阀对国会的影响。根据材料“由国会选举的总统袁世凯解散国会;张勋复辟,再次解散国会;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国会正式解散”可知,民国前期国会的设置始终受到军阀统治的影响,并未真正起到维护民主政治的作用,D项正确;材料并不是强调政党政治对中国的影响,选项表述有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军阀割据的信息,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辛亥革命后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7.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当前中国“资产阶级不能充分发展,因之无产阶级也自然不能充分发展,阶级分化不充分的全国人民,皆受制在资本帝国主义及本国军阀之下,不能不要求经济发展而行向国民革命”。这表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A.建立独立武装的紧迫性B.发展民族工业的重要性C.建立统一战线的复杂性D.进行国民革命的必要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3年(中国)。根据材料“阶级分化不充分的全国人民,皆受制在资本帝国主义及本国军阀之下,不能不要求经济发展而行向国民革命”可知,中共三大认识到中国现阶段的国情,认识到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都受到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的压迫,因此要调整策略,开展国民革命运动,D项正确;建立独立武装的紧迫性在国民革命失败后提出,排除A项;材料强调国民革命,没有强调要发展民族工业,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要联合开展国民革命,并未体现出复杂性,排除C项。故选D项。18.苏区时期,鉴于小商品经济的“两重”性质,苏维埃政权肯定其积极的一面,提出了保护与鼓励的政策。同时,中共认为农民投入到市场活动,是小生产者的商品生产,为防止新的资本主义剥削,苏区要以公有经济为主要方向,经过长期发展以逐渐对私人经济占尽优势并取得领导地位。由此可推知,苏区时期的小商品经济政策() A.服务于苏维埃统治需要B.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C.旨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D.有利于保障战略物资的稳定供应【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苏维埃政权保护私营商业,建立公有经济对私人经济的领导地位,有利于活跃苏区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巩固政权,A项正确;苏区经济政策为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提供经验,但当时苏区并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项;苏区时期的小商品经济政策是为了活跃苏区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排除C项;苏区时期的小商品经济政策有利于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但由于国民党的包围封锁,该政策并不能保障战略物资稳定供应,排除D项。故选A项。19.1938年4月,武汉举办了抗战宣传周。除了上万人的歌咏游行、十万人的火炬游行外,还有几十个演剧队和几百个口头宣传队深入武汉的大街小巷和郊区农村进行抗日宣传。抗战宣传周的举办()A.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促进了中国抗战形势的明显好转C.激发了武汉民众抗日救亡的热情D.引发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上万人”“十万人”“几十个”“几百个”“深入武汉的大街小巷和郊区农村”可知,抗日战争初期,武汉的抗战宣传周参与人数多、涉及地区广,这有利于动员武汉民众积极抗日,C项正确;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排除A项;此时处于抗战初期,中国抗战形势仍很严峻,排除B项;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兴起于“七七事变”,D项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故选C项。20.1947年9月,党中央指示:“不但土地、山林、水利平均分配,而且要将地主富农两阶级多余的粮食、耕牛、农具、房屋及其他财富拿出来,适当地分配给农民中缺乏这些东西的人们,地主富农所得的土地财产不超过也不低于农民所得。”这一指示的落实()A.废除了解放区的土地私有制B.使解放区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解放C.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D.加快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的到来【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所示为解放战争时期我党的土地改革的相关信息,这一指示使得解放区农民分得了土地,在政治上、经济上实现了解放,B项正确;“废除了解放区的土地私有制”说法错误,排除A 项;当时我党工作重心尚未发生转移,排除C项;当时解放战争的进攻阶段已经开始,排除D项。故选B项。21.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全国粮食会议,决定在农村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国家严控粮食市场,由中央对粮食实行统一管理。该举措旨在()A.避免城乡差别的扩大B.满足工业化建设需要C.进一步密切城乡联系D.巩固土地改革成果【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1953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决定在农村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国家严控粮食市场,由中央对粮食实行统一管理”及所学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了“一五”计划。开始了工业化建设。为了解决国家工业化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需求,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城乡差别的信息,该政策与缩小城乡差别无关,排除A项;材料并不是强调城乡关系,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1952年年底土地改革已经完成,该政策与巩固土改成果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2.下图是1960年与1965年我国三大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所有制结构改变B.一五计划的实施C.三线建设的完成D.国民经济的调整【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1960年至1965年(中国)。据图示信息可知1960年至1965年,我国第一产业比重上升,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相对下降,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困难时期,党和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使得国民经济逐步走上正轨,D项正确;此时我国仍是单一公有制,所有制没有发生变化,排除A项;一五计划的时间是1953—1957年,与图示时间不符,排除B项;三线建设是指党和国家于1964—1980年针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以备战为指导思想在我国内陆13 个省区实施的一场以铁路建设为先导、能源原材料工业为基础、国防科技工业为核心、重工业为重点的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建设运动,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2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农村中有些生产队、生产大队乃至公社根据当地群众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在过去集体经济基础上继续实行集体经营,加以必要的改进和改革,探索走向“高水平的集体化”。这反映出当时()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效有限B.农村集体经济逐渐发展壮大C.个体农耕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D.农村因地制宜探索发展道路【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年以后(中国)。由材料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农村中有些生产队、生产大队乃至公社根据当地群众的要求和实际情况”“探索走向‘高水平的集体化’”,可知当时这些农村尚未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在保持集体化生产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改革,D项正确。材料所述农村尚未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农村采取措施探索集体化生产,未明确体现其结果,且结合史实,后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广,集体经济并没有越来越壮大,排除B项;材料并未指明是因为个体经济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才需发展集体生产,结合所学,是因为从三大改造以来,农村就开始集体生产的模式了,难以在短时间内转向个体经营,需要渐进式推进,因此,这一阶段国家主张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探索农村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24.美国学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一是务实性,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解决问题;二是渐进性,中国改革是速度和渐进的混合体,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制度和政策安排。这可用于解释当代中国()A.改革开放成就巨大的原因B.调整发展模式的紧迫性C.制定对外开放政策的谨慎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据材料可知,美国学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有两大特性:务实性和渐进性,具体来讲,当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符合实际,而且会随着实际情况做出调整,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较好,A项正确;材料中虽然有“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制度和政策安排”这句话,但是不能就此认定当代中国调整发展模式的紧迫性,排除B项;对外开放政策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已经制定,排除C项;材料只是强调当代中国经济发 展呈现出务实和渐进两大特性,没有与资本主义制度做比较,无法得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认识,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5题17分,26题23分,27题1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国占据渭水中下游地区,这里土质好,灌溉便利,商鞅主持变法,主张治国“能事本而禁末者,富”,秦统一前夕,秦相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说:“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齐国多濒海之盐碱地,于是“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管仲改革期间,设工商之乡六,将士、农、工、商并列为国之四民。战国时期,齐国没有实行郡县制,地方行政偏向于分权,商业政策得以延续。——摘编自周振鹤《假如齐国统一了中国》材料二元朝政府曾四次“禁商泛海”,但加起来不过十年时间,元朝大体奉行鼓励、支持海外贸易的方针。明朝建立后,朱元障“禁海外互市”,郑和下西洋停止后,朝贡贸易走向没落,私人海外走私贸易成为主要形式。1567年,明朝开放海禁,但对船只数目、贸易地点仍有严格规定,并严禁与日本贸易。清朝初年,为消灭郑成功势力,清廷实行禁止沿海人民出海贸易的政策,随着台湾被纳入清廷统治,海禁开放,同时进行又先后颁布了各种管理条例,对船的长宽、载量和可载人数等予以限制。——摘编自陈高华等《中国经济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国和齐国商业政策的不同,并概括导致两者差异的因素。(2)有观点认为,元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是小农经济的必然产物。请表明你对此观点的态度,并结合材料二和元明清相关史实作简要说明。【答案】(1)秦国:采取抑商政策。齐国:积极推动商业发展。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商业发展水平;统治者治国理念;政治体制。(2)示例1:持肯定态度。(具体说明言之有理即可)元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性,这是海禁政策的物质前提。从元到明清,随着小农经济逐渐发展,海外贸易政策从大体鼓励、支持转为基本维持限制,后趋于闭关自守。该观点揭示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本质规律。示例2:持否定态度。(具体说明言之有理即可)元代小农经济虽占据主导地位,但大体奉行鼓励、支持海外贸易的方针。(或明清小农经济高度发展,但海禁多次松弛。)明清海禁政策与外交关系和政治局势(朝贡体系、倭寇问题、台湾问题和维护统一)关系密切,并非经济形态的必然产物。明清时期,程朱理学作为主流思想,鼓吹重义轻利,不宜轻视文化因素的影响。(或小农经济高度发展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商品贸易发展要求松弛海禁。)示例3:对该观点需辩证分析。(具体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元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性,为海禁政策提供了物质前提。明清的海禁政策与外交关系和政治局势有密切关系,不完全是经济形态的产物。当时海禁政策强化了小农经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政治、政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形态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秦国:根据材料一“能事本而禁末者,富”“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可知采取抑商政策。齐国:根据材料一“设工商之乡六,将士、农、工、商并列为国之四民”可知,积极推动商业发展。因素:根据材料一“秦国占据渭水中下游地区,这里土质好,灌溉便利”“齐国多濒海之盐碱地,于是‘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可知自然地理条件;结合所学可知商业发展水平;根据材料秦国重农抑商、齐国管仲支持商业发展可知统治者治国理念,政治体制。【小问2详解】首先,表明态度,如持肯定态度。说明时结合当时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展开即可,结合所学可知,元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性,这是海禁政策的物质前提。从元到明清,随着小农经济逐渐发展,海外贸易政策从大体鼓励、支持转为基本维持限制,后趋于闭关自守。该观点揭示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本质规律。如持其他态度,如否定或辩证看待,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即可,言之有理即可。26.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追求的目标,其实质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把中国建成为繁荣昌盛的先进国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西方列强手下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它必将削弱这一文明。——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下表是自1913到1921年中国机械输入的价目表,亦可以证明中国日益向工业化的前途发展。1913年1921年纺织机器643000两5109000两 农业机器113000两21192000两其他机器3700000两26732000两附属机器50000两931000两合计4506000两53964000两——摘自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材料三“一五”期间施工建设的工矿建设单位有1万个以上,苏联援建的156个重大建设项目中,有135个已经施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援建的68个工程项目中有64个已施工。工业建成的重要项目包括鞍钢三大工程、抚顺铝厂、哈尔滨量具刃具厂、长春汽车制造厂、山西榆次纺织机械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大连化工厂、佳木斯造纸厂、北京国棉一厂等。开始施工建设的重要工厂有洛阳轴承厂、哈尔滨轮机厂、武汉重型机床厂、富拉尔基第一重型机床厂、武汉钢铁公司、包头钢铁公司、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吉林肥料厂、吉林涂料厂、兰州炼油厂等。大规模工业建设取得宏伟成就,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工业生产能力。“一五”期间新建铁路33条,修复干线和企业专用线共约1万公里。——摘编自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场“自强”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列举其为实现自强目的而在武器方面所作的具体努力。(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中国机械输入的特点,结合时代特征,简述中国近代化的困难和障碍。(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在“一五”期间取得的伟大成就,并结合所学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答案】(1)特点:只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不改变封建统治。(中体西用或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努力: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金陵机器制造局,建成以北洋舰队为代表的新式海军。(任答3点)(2)特点:需求(数量)多;增长速度快;农机增长最为明显。(任答2点)障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压迫;社会动荡,军阀混战;本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国人思想受封建束缚较深。(任4点。其他言之有理亦可)(3)成就:建成了一批涉及诸多领域、门类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建成了东北工业基地;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任答3点)原因:新中国的成立;人民政权的巩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一五”计划的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任答4点) 【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中国。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可得出只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不改变封建统治。第二小问努力,实现自强在武器方面的努力,联系洋务运动的军事方面的措施进行回答,例如: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金陵机器制造局,建成以北洋舰队为代表的新式海军。【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13年至1921年的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根据表格中机器的种类可知,主要是在农业和轻工业领域,根据表格中各个机械输入的数字变化,可知增长速度快,需求(数量)多。第二小问障碍,根据表格中1913到1921年,可知这个时期北洋军阀混战,联系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可得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压迫”等结论。再联系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情况,可得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国人思想受封建束缚较深”的结论。【小问3详解】本题是特点、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53年至1957年的中国。第一小问成就,由材料“工业建成的重要项目包括鞍钢三大工程、抚顺铝厂、哈尔滨量具刃具厂、长春汽车制造厂、……兰州炼油厂等。”可得出涉建成了一批涉及诸多领域、门类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些项目在地点上主要是在东北地区,可得出建成了东北工业基地;这些项目有重工业也有轻工业,其建成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第二小问原因,由材料“苏联援建和东欧社会国家援建”可得出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的成立;人民政权的巩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一五”计划的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新中国外交,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独立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历史,是中国政府和人民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努力改善周边环境、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的历史。新中国外交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在实践中,探索并形成了一整套博大精深的理论、深谋远虑的战略和策略,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摘编自曲星著《中国外交50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论题:新中国初期外交捍卫了国家主权。 阐述:新中国成立后,捍卫国家主权成了中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和“一边倒”,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同苏联等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参与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综上所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取得了辉煌成就,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示例”仅为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解析】【详解】本题为探究结论论证题型,时空是新中国初期。根据材料“新中国外交,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独立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历史”,可拟定论题为:新中国初期外交捍卫了国家主权。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以来,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和“一边倒”,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同苏联等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参与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等史实,说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有解析)
天津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化学第五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7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南省 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南省 2023-2024学年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湖南省 2023-2024学年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9-11 20:10:02
页数:16
价格:¥3
大小:61.0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