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东阳二中2023年下期高二年级开学检测地理试题卷一、选择题。(1-60题,每题1分;61-66题,每题3分,共78分。)1.图为某地景观照片。据此可知,该景观为()A.热带雨林景观B.温带草原景观C.常绿阔叶林景观D.落叶阔叶林景观【答案】A【解析】【详解】读图可知,图中为热带雨林典型的茎花现象,故该景观为热带雨林景观,A正确;温带草原景观、常绿阔叶林景观、落叶阔叶林景观都没有茎花现象,BCD错误。故选A。2.传统民居形成深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房屋位置的选择、取材、布局、朝向、结构等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四类民居属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读图可知,图B为云南傣家竹楼,属于西南地区,B正确。图A为微派建筑,分布于安徽省;C为土楼,分布在福建省;D为蒙古包,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都不属于西南地区,ACD错误。故选B。学校社团外出考察,发现了一块含黄铁矿的黑色页岩,并在其中找到了裸子植物的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请判断该岩石形成时可能所处的环境和地质年代()A.氧化环境、中生代B.还原环境、中生代C.氧化环境、古生代早期D.还原环境、古生代早期4.下列动物的出现时间不可能与该岩石形成时间为同一时期的是()A.哺乳动物B.鸟类C.三叶虫D.两栖类【答案】3.B4.C【解析】【3题详解】据材料“发现了一块含黄铁矿的黑色页岩,并在其中找到了裸子植物的化石”可知,黑色页岩并含黄铁矿指示了还原环境,AC错误;裸子植物出现于古生代晚期,繁盛于中生代,B正确,D错误。故选B。【4题详解】裸子植物出现于古生代晚期,繁盛于中生代,该岩石形成时间可能为古生代晚期及中生代的某一时间,三叶虫出现于古生代早期,两栖类出现于古生代晚期,鸟类、哺乳动物出现于中生代,故不可能与该岩石形成时间为同一时期的是三叶虫,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氧化环境:存在大量氧化性物质的环境,如氧气、高价氧化物等;还原环境:不含或含极微量游离氧和其他强氧化剂,而且富含大量有机残体和甲烷、氢等还原性物质的环境。"南果北种"已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在武汉市汉南区"登宝隆"特色瓜果采摘园,扶贫干警与村民在火龙果大棚进行了2个小时的直播带货,网友纷纷下单。下图为汉南火龙果的生产方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汉南种植火龙果主要依赖于()A.全球气候的变暖B.国家政策的支持C.市场需求的增加D.农业技术的进步6.直播带货可以使汉南的火龙果()A.销售环节增加B.销售成本提高C.销售渠道减少D.知名度提高【答案】5.D6.D
【解析】【分析】【5题详解】汉南种植火龙果是在温室大棚,主要是依赖农业技术的进步,D正确。全球变暖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错误。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增加不是主要因素,这两者影响的前提是:先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汉南地区的火龙果生产,BC错误。故本题选D。【6题详解】直播带货可以减少中间环节,从产地直达消费者手中,销售成本下降,AB错误。直播是一种新形式,销售渠道增加,C错误。直播的观众来自全国各地,可以使知名度提高,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变化,主要有市场、技术、政策、交通等。广西桂林地区,因自然条件优越,曾是古人类活动活跃的地区。迄今为止,桂林低山丘陵区已发现有人类活动的洞穴遗址38处,其中大部分洞穴与地下河相连,洞内多沉积、堆积物,如洞穴化学沉积物、文化堆积物(古人类活动的遗留物)、河流沉积物以及坍塌堆积物等。全新世中期,整个西南地区气温升高,桂林地区降水增多,许多古人类开始向洞外迁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该地区分布有古人类洞穴的优势条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灰岩广布,洞穴较多B.冬无严寒,适宜居住C.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D.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多,便于采集和捕猎8.古人类在全新世中期向洞外迁移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气温升高,降水增多B.地下河水位上升,淹没洞穴C.部分洞穴坍塌,洞穴内潮湿、闷热D.洞内食物减少,外出寻找食物【答案】7.C8.D【解析】分析】【7题详解】该地区分布有古人类洞穴的优势条件: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天然形成的洞穴较多,不用开挖,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亚热带季风气候,纬度低,气温高,冬无严寒,夏住凉爽,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丘陵地区,森林较茂密,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多,便于采集和捕猎,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全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不属于桂林的气候条件,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8题详解】全新世中期,整个西南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夏季风强盛,气温升高,桂林地区降水增多,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夏季风强盛,降水增多,地下河水位上升,淹没地势低洼的洞穴,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
意;降水太多,溶蚀强烈,部分洞穴坍塌,气温变高,洞穴内变得潮湿、闷热,不再适宜人类居住,因此古人类开始向洞外迁移,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洞内的食物并没有减少,外出寻找食物不是外迁主要原因,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桂林地区古人类洞穴出现的优势条件及地理环境的变化。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紧密相连,在生产力低下的时期,人类崇尚自然,依赖自然的馈赠,自然环境的变化,往往使人类生活选择更好的适宜环境居住,反映了人地的协调观。下图是喀斯特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A.岩石有风化裂隙B.岩石中含有化石C.岩石具有层理构造D.岩石具有可溶性10.图中a、b、c地貌的形成原因是A.流水侵蚀作用B.化学沉积作用C.化学溶蚀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答案】9.D10.B【解析】【9题详解】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所以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岩石具有可溶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10题详解】图中a、b、c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外力作用为流水的化学沉积作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读亚欧大陆与太平洋由热力作用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甲、乙、丙、丁四地之间气压高低与气流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气压高于乙地B.甲地气压高于丙地C.甲、丙之间气流下沉D.丙、丁之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12.下列地理事象的出现与图示季节相符的是()①塔里木河出现断流 ②长江处在汛期 ③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上等温线明显向北凸 ④北半球中纬度海洋上等温线明显向高纬凸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11.A12.B【解析】【详解】1.图中显示,甲处等压面向上凸,表示同一水平面上甲处气压高,乙处等压面向下凹,表示同一水平面上乙处气压低,A正确;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故甲、乙的气压低于丙、丁,B错误;同一地点的高空等压面与低空等压面往往对称相反,故丙为低气压,丁处为高气压,风从丁处(海洋)吹向丙处(陆地),D错误;材料信息表明,图中等压面为热力作用形成,因此丙处应受热上升,形成低气压,C错误。故选A。2.根据上一题分析可知,图示陆地近地面的气压低于海洋,陆地近地面的气温较海洋高,由此判断,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夏季,塔里木河流域冰雪融水量大,河水丰富,断流的可能性小,①不符合题意;北半球夏季,长江流域受夏季风影响明显,水汽丰富,降水丰富,雨水补给量大,长江处在汛期,②符合题意;北半球夏季,北半球中纬度大陆升温快,气温高于两侧同纬度的海洋,中纬大陆上等温线向低温处弯曲,即向北凸,③符合题意;北半球中纬海洋上等温线都明显向高纬凸,表明中纬海洋上气温比
同纬度大陆高,应为北半球冬季,与图示季节不相符,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点睛】等压面凸起的地方,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比四周(两侧)高。等压面凹陷,表示同一高度上,气压比四周(两侧)低。同一地点的高空等压面与低空等压面往往对称相反。沙漠中树立着无数塔状孤立的石灰岩,称为塔岩荒漠。下图为塔岩荒漠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3.形成塔岩和荒漠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侵蚀、风力沉积B.流水侵蚀、流水沉积C.风力侵蚀、流水沉积D.流水侵蚀、风力沉积14.该地形成塔岩和荒漠的条件有哪些( )①气候湿润②气候干旱③光照强,昼夜温差大④植被茂密⑤多大风天气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④⑤【答案】13.A14.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的相关知识。【13题详解】由题干和图可知该地区气候干旱的沙漠,流水作用较弱,故B、C、D错误;图为风成地貌,既有风力侵蚀而成的风蚀地貌(塔岩),又有风力堆积形成的风积地貌(沙漠),故A项正确。【14题详解】由上题可知,该地为风成地貌,其形成受风力、水分、地面物质组成、植被、人类活动等条件的影响,一般来说这风力越大,故⑤正确;水分越少,光照充足,故②、③正确,①错误;地面物质越破碎疏松、植被越少等,故④错误风成地貌越容易发育形成,综上②③⑤正确,C项正确。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左图图为我国东部某地
土壤剖面图,右图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5.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B.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C.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D.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16.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A.免耕直播B.深耕改土C.大棚温室D.砾石压土【答案】15.C16.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土壤肥力及改良。【15题详解】从上右图可以看出该地土壤表层(0厘米附近)有机质含量低于5,说明地表有机质含量较少,枯枝落叶必须经过分解才能形成有机质,A错;如果人工增施有机肥一般会分布在表层附近,B错;从图可以看出表层土壤肥力较低,说明受外力作用导致肥力流失较多,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富,为流水侵蚀作用,C对;我国东部地区季风气候,降水较多,D错。【16题详解】免耕直播即不耕情况下直接在土地上种植,可以减少土层破坏,而图示土壤表层肥力较低,不适合直播,A错;从图中可以看出土层较深地区土壤有机质较丰富,深耕改土可以有效利用土壤肥力,B对;大棚温室是改变热量条件,不会影响有机质含量,C错;砾石压土主要改变改变土壤水热条件,不能改变土壤有机质含量,D错。太阳活动具有周期性,每11年一个周期,2024-2025年将迎来下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北京时间2022年10月9日,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将利用太阳活动第25周峰年的契机,以“一磁两暴”为科学目标开展观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耀斑现象发生在()
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太阳内部18.太阳活动达到下一个高峰期,届时将会发生太阳风暴,当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可能造成()①地球上磁针能正确指示方向②我国北方出现极夜现象③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短波通信④两极地区出现极光现象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答案】17.B18.B【解析】【17题详解】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出现在色球层,日冕物质抛射出现在日冕层,B正确,排除ACD。故本题选B。【18题详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降水、极端天气增多;产生磁暴,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现象,③④正确,①错误。极夜和极昼现象是地球公转的结果,②错误。故本题选B。【点睛】太阳活动的影响:影响降水、极端天气增多;产生磁暴,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现象。2013年,北京市建成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对全市地质灾害点实现全覆盖监测。下图示意北京市泥石流多发区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北京市的泥石流灾害()A.发生频率与降水量呈正相关B.多分布于西部和北部的低地C.强度只与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有关D.可通过加强监测和预报减少损失20.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于北京市泥石流灾害的预警,是因为其能()
A.对灾情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B.分析灾害的成因,提出相应解决措施C.及时发现地面变动,并传输位置信息D.根据灾害特点,模拟灾害发生的过程【答案】19.D20.C【解析】【19题详解】图中没有显示泥石流发生频率,无法判断A说法是否正确,故A错误。据图可知,泥石流多分布于西部和北部的山区,故B错误。泥石流的强度与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有关,但是和降水的多少,植被的多少以及人类活动等也都存在一定关系,故C错误。泥石流发生之前,可通过加强监测和预报,提前做相关的准备,人员的撤离等,减少损失,故D正确。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20题详解】对灾情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分析灾害的成因,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根据灾害特点,模拟灾害发生的过程都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功能,故ABD错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GPS类似,可以及时发现地面变动,并传输位置信息,故C正确。所以本题正确为C。21.继朝阳路之后,北京第二条潮汐车道------紫竹院路车道沟桥西端至四季青桥路口东侧之间潮汐车道于2014年9月30日6:00启用。该车道每天6:00-12:00为进城方向使用,其它时段为出城方向使用(如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关于设置潮汐车道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缓解不同时段的交通压力B.增加进城车辆的数量C.解决城市交通污染问题D.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答案】A【解析】【详解】潮汐车道是根据早晚不同时间段人流车流进城、出城方向不同来设定的。早晨进入中心城区方向交通流量大,出城方向则流量小;晚上出城方向交通流量大,进城方向则流量小。通过控制主干道车道行驶方向,来调整车道数,可提高车道使用效率,缓解不同时段的交通压力,A正确;从图中看出潮汐车道的使用规定是每天6:00~12:00为进城,其他时段为出城,限制了进城时间,可以有效的减少进城车辆的数
量,B错误;潮汐车道不能解决城市交通污染问题,C错误;在时间上限行与交通事故的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下图示意中生代与新生代全球平均气温与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裸子植物繁盛时代为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时代的全球气候总体特点是( )A.暖湿B.冷干C.冷湿D.暖干23.CO2增多,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①喜马拉雅山雪线高度降低 ②蒸发加剧,温带地区粮食产量可能下降③北温带耕作区向高纬方向延伸 ④高纬度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22.D23.B【解析】【22题详解】裸子植物繁盛时代为中生代,据图分析,找到中生代位置,可以看出:全球平均气温中生代比现代暖;全球平均降水比现代干,因此裸子植物繁盛时代的全球气候总体特点是暖干,D正确。故选D。【23题详解】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是气温升高,喜马拉雅山雪线高度升高;蒸发加剧,温带地区变得干旱,粮食产量可能下降;北温带耕作区向高纬方向延伸;气温升高,水循环活跃,高纬度地区比原来降水增加。②③正确,①④错误。B正确。故选B。24.近些年,以番茄、辣椒等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为特色“红色产业”在新疆快速发展,影响新疆“红色产
业”快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A.水源B.气候C.市场D.交通【答案】C【解析】【详解】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故影响新疆“红色产业”快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市场,C正确;与水源、气候、交通因素有关,但不是主导因素,ABD错误。故选C。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采用该技术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图a示意西北地区春播地膜覆盖景观,图b示意西北地区秋季果园地膜覆盖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图a中地膜覆盖的首要目的是()A.保温保湿B.增强光照C.防风固土D.抑制杂草26.图b果园中地膜的主要作用是()A.阻滞地面辐射---提高地温B.阻滞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提高地面反射率---苹果着色D.提高地面反射率---阻吓飞鸟【答案】25.A26.C【解析】【分析】本题组以地膜覆盖农业生产技术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不同情况下地膜覆盖的目的和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25题详解】图a中的地膜覆盖处于农作物播种时期,大多为春季,此时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地面辐射向外损失的能量,具有保温作用,同时地膜可以减少蒸发,具有保湿作用,这是图a中地膜覆盖的的首要目的,选项A符合题意。由于地膜会反射一部分太阳辐射,从而减少地表的光照,排除B。地膜覆盖具有一定的防风固土和抑制杂草的作用,但不是地膜覆盖的主要目的,排除C、D。【26题详解】
图b显示,果园中水果即将成熟,应为夏秋季节,地膜夜晚的保温作用或白天的降温作用会减小土壤的日温差,不利于水果积累糖分,因此排除A、B。图中白色地膜对太阳光具有反射作用,可以使苹果背阳的一面也能接受到阳光,使苹果的颜色均匀,选项C符合题意。地膜提高地面反射率,对飞鸟的阻吓作用有限,不是主要作用,排除D。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27.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气流常带来晴朗天气B.气压状况:A<B<C<DC.气温状况:A<B<C<DD.④处风力大于②处28.若此图表示南半球某海域大洋环流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洋流位于大陆的西岸B.②洋流流经海区多海雾C.③海区渔业资源较丰富D.④洋流按性质分为暖流【答案】27.A28.C【解析】【分析】本题热力环流考查。【27题详解】读热力环流图,图中①处盛行下沉气流,不易成云致雨,天气晴朗,A对;气压分布的基本规律: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气压越低;水平方向上,风向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故气压状况:B<C<D<A,B错;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气温越低,A、D气温大于B、C气温,而D处气流上升,气温高,故气温状况:B<C<A<D,C错;④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而②为高空的风,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没有摩擦力。故②处风力大于④处,D错。故选A。【28题详解】若此图表示南半球某海域大洋环流示意图,①由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③由高纬流向低纬为寒流、②为南赤道暖流、④为西风漂流,属于寒流。①洋流位于大陆的东岸;③受上升寒流的影响,海区渔业资源较丰富。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热力环流图的判读,并分析热力环流的成因以及对气压、风、天气等的
影响。如图海南博鳌玉带滩是一条自然形成的狭长形沙滩半岛。玉带滩以“分隔海、河最狭窄的沙滩半岛”而被列入“吉尼斯之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玉带滩是由()A.地壳下陷导致与陆地分离而形成的B.热带珊瑚虫遗体堆积形成的C.河流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的D.海浪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的30.玉带滩的形成使得其西侧水域趋向()A.变宽B.变浅C.变深D.稳定【答案】29.C30.B【解析】【分析】【29题详解】沙滩地貌是外力沉积而成的。图中玉带滩呈狭长形状,沿海一侧较平直,位于万泉河的入海口处,是河流带来泥沙受海浪的顶托在此堆积而成的。所以选C。【30题详解】玉带滩为流水沉积地貌,它的形成会使其西侧水域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而变浅。所以选B。【点睛】左图中Ⅰ、Ⅱ、Ⅲ分别表示土壤中固态、气态、液态成分的体积分数,①②③④表示四种土壤。右图是理想土壤成分体积比例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1.最接近理想土壤的是()A.①B.②C.③D.④32.下列关于土壤形成及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正确的是()A.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B.灌溉改善土壤的保水性和通气性C.气候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D.收获农作物剥夺土壤的部分有机质【答案】31.C32.D【解析】【31题详解】理想土壤中矿物质占45%左右,有机质占5%左右,空气和水分各占20%-30%。结合下图分析可知①的空气所占比重太低,水分所占比重太高,有机质和矿物质所占比重太低,A错误。②空气所占比重太高,水分所占比重太低,B错误。④空气所占比重太高,水分所占比重太低,D错误。③各成分所占比重符合理想土壤的构成,C正确,故选C。【32题详解】森林中的有机质主要储存于生物体内,故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A错误。灌溉容易造成土壤板结,透气性差,B错误。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C错误。收获农作物剥夺土壤的部分有机质,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土壤的肥力及其影响因素,重点是学会观察图中的信息,然后作答。地震灾害往往会链发其他自然灾害。我们无法阻止地震发生,但可以通过防灾减灾手段减轻其影响。下图为地质灾害链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图中甲、乙、丙、丁依次是()A.地震、崩塌、泥石流、滑坡B.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C.泥石流、滑坡、地震、崩塌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34.地震发生时正确避震方法是()①在家中可躲在坚固的桌下或床边②在商场应迅速从高楼跳下③在教室可抱头躲在课桌下或窗边④在室外应远离高层建筑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33.A34.B【解析】【分析】【33题详解】地震导致崩塌与滑坡,暴雨也会诱发崩塌与滑坡,崩塌和滑坡形成的松散物质在暴雨的作用下形成泥石流,崩塌、泥石流、滑坡形成的物质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综上所述,甲乙丙丁依次为地震、崩塌、泥石流、滑坡,故选A。34题详解】地震发生时,在家可躲在坚固的桌下或床边,①正确;绝不能从高楼跳下,②错;地震发生时,在教室不要站在窗边,可抱头躲在课桌下或内角墙角处,③错;在室外应远离高层建筑物,以免发生危险,④正确,故选B。【点睛】考察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及避震方法。兰州市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的交界处,位于两山中间,黄河穿城而过。下表为兰州市人口容量总结表(单位:万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测算方法适度人口容量最大人口容量
基于国内生产总值311338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207344基于生态环境标准22734535.综合各种测算方法,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万人)和最大人口容量(万人)分别是()A.311;345B.207;344C.227;338D.207;33836.为增大人口容量兰州市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A.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容积率B.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C.开发新的城市用地D.发展科技,提高开放程度【答案】35.D36.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35题详解】根据“短板”原理,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分别是各测算方法的最小值。也就是应分别依据短板“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基于国内生产总值”,据此选D。【36题详解】结合上题可知,限制兰州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的短板分别是“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基于国内生产总值”,这些指标和用地规模及经济发展状况直接相关。兰州市人口数量已远远超过最大人口容量,故限制因素中土地限制更加突出,但兰州市位于两山中间,黄河穿城而过,主城区已无潜力可挖;因而跳出河谷是兰州市未来发展的主要战略。治理污染不能扩大容积,发展科技见效较慢,据此最佳选项为C。【点睛】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正相关):一个区域的资源状况包括矿产、水、耕地、气候等方面;一个地区的资源越丰富,区域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人口受教育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等,会影响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因而一个地区的上述条件好,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大。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负相关):一个区域的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水平也较高,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小。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地区的开放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从其他区域调入资源,提高本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用大棚栽种葡萄,这样既有利于种植销售也能方便游客观光。为了促使葡萄植株早发根,多发根,农户在定植后多采用黑色地膜覆盖的方法。图1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2为城市
郊区某葡萄园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题。37.葡萄大棚的顶棚覆盖的是无色透明膜,下列过程与棚内温度上升有关的是()A.④过程增强B.②过程减弱C.①过程减弱D.③过程增强38.葡萄园覆盖黑色地膜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水分蒸发B.提高土壤温度C.减少有机质D.增加矿物质【答案】37.D38.B【解析】【37题详解】读图可知,①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葡萄大棚的顶棚覆盖的是无色透明膜,④过程不会增强,①过程不会减弱,AC错误;大棚阻止热量与外界交流,使棚内温度升高,③过程增强、②过程增强,B错误,D正确。故选D。【38题详解】覆盖地膜会减弱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土壤水分改善.A错误;覆盖黑色地膜,减少了地面辐射的损失,会使土壤温度升高,有利于促使葡萄植株早发根,多发根,B正确;覆盖地膜可以保护表土,减轻风、水等对土壤的侵蚀,不会改变土壤成分,不会使土壤有机质减少,或增加土壤矿物质,CD错误。故选B。【点睛】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对流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即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月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39.图中甲处洋流为()A.北半球暖流B.北半球寒流C.南半球暖流D.南半球寒流40.关于图中甲处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带来大量的降水B.渔业产量大幅下降C.易引发较大海雾D.向北航行逆水减速【答案】39.B40.C【解析】【39题详解】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为北印度洋海域,CD错误;根据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相同可知甲处洋流从低温海区流向高温海区,为寒流,B正确,A错误。故选B。【40题详解】据上题分析,甲处是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作用,使降水减少,A错误;甲洋流是离岸风形成的上升流,将海底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渔业资源丰富,渔业产量增加,B错误;甲洋流一般出现在夏季,高温空气遇到寒流经过的冷洋面,易引发较大海雾,C正确;甲洋流自南向北流,向北航行顺水加速,D错误。故选C。【点睛】北印度洋海域由于受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形成了特殊的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夏季在西南季风的影响下形成顺时针大洋环流圈,冬季在东北季风的影响下形成逆时针大洋环流圈。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安全发挥国家队和主力军的作用。该企业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追肥期在宽行进行深耕,玉米收获时留高茬40cm:第二年在耕作过的宽行进行精量播种,形成窄行苗带。据此完成下题。
41.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在纬度低的海南省建立育种基地,原因是可以()A.降低土地成本B.减少病虫害C.提高科技水平D.缩短生长周期42.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放弃均匀种植方式而选择宽窄行种植方式,效益显著。下列关于宽窄行种植方式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利于机械作业②增加间苗、定苗工作量③利于作物通气、透光④改善土壤自然生产力⑤降低作物种植密度⑥减少施肥量A.①③④B.①②⑥C.②③⑤D.②④⑥【答案】41.D42.A【解析】【41题详解】海南省纬度低,水热资源丰富,一年可以三熟,受季节限制小,可以缩短生长周期,D正确;与降低土地成本、提高科技水平关系不大,AC错误;海南省纬度低,气候温暖湿润,病虫害多发,B错误。故选D。【42题详解】据图文资料可知,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便于机械作业,①正确;利于作物通气、透光,③正确;玉米收获时留高茬40cm,自然腐烂还田,可以改善土壤自然生产力,④正确;精量播种可减少间苗、定苗工作量,②错误;宽窄行轮换种植,种植密度增加,应增加施肥量,高茬可自然腐烂在田地里能够增强土壤肥力,⑤⑥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劳动力、种植历史、农业技术等。图为欧亚大陆某区域局部冰川,河流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3.根据冰川、河流的分布可知,有关该区域的地势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A.北部四周低中间高B.整体中部高C.向西、向东两侧地势降低D.南部北低南高44.图中R处附近冰川较多的原因()A.水汽不易受地形抬升影响,降雪少B.纬度高,气温低,积雪消融多C.山谷发育,积雪易留存,冰川数量多D.海拔低,冰川积累多【答案】43.D44.C【解析】【43题详解】根据图中冰川、河流的分布可知,该区域的地势特征是北部四周低中间高、整体中部高、向西、向东两侧地势降低,ABC正确,不符合题意;南部北高南低,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44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R处靠近海洋,水汽在极地东风吹送下,受地形抬升影响,降雪较多,A错误;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积雪融化相对较少,B错误;山谷发育,积雪易留存,冰川数量多海拔低,C正确;海拔低,气温高,冰川积累少,D错误。故选C。【点睛】冰川,是指极地或高山地区地表上多年存在并具有沿地面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冰川多年积雪,经过压实、重新结晶、再冻结等成冰作用而形成的。2022年1月14日~15日,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剧烈喷发,大量火山灰伴随着巨大轰响迅
速升入高空,汤加全境迅速被遮蔽。数据显示火山灰柱层顶高度约39公里。下左图为地球内部结构图,下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45.汤加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来源于()A.①圈层中部B.②圈层上部C.③圈层上部D.④圈层顶部46.汤加火山喷发后近地面的气温降低,主要原因是大量火山灰导致()A.a增强B.b增强C.c减弱D.d增强47.喷发升空的火山灰()A.对生物圈没有影响B.对水圈影响最大C.灰柱最高处在平流层D.灰柱最高处在高层大气【答案】45.B46.B47.C【解析】【45题详解】根据所学,岩浆一般被认为发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读图可知,莫霍面为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其中②为地幔,因此岩浆来源于②圈层上部,B正确,排除ACD。故选B。【46题详解】读图可知,b箭头代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当火山喷发后产生大量火山灰,会对太阳辐射产生强烈的反射作用,即b增强,从而使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近地面气温因此降低,B正确。a代表的是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大量火山灰削弱了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也减弱,A错误。c代表大气逆辐射,由于火山灰位于地球大气层中,会削弱大气辐射向宇宙空间放出能量,而导致大气逆辐射增强,C错误。d代表地面辐射,大量火山灰的存在会使地面辐射减弱,D错误。故选B。【47题详解】火山灰的存在会削弱太阳辐射,使地球上的植物由于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动物等由于气温下降,生命活动受到影响,因此A错误。火山灰对水圈中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水温和化学成分有一定影响,但是相比之下,火山灰直接改变大气的成分,并影响大气的热力作用,进一步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因此对大气圈
影响最大,因此B错误。据所学可知,大气垂直分层分为平均高度12km以下为对流层,12km-50km为平流层,50km---2000km以上为高层大气。根据材料,火山灰柱层顶高度约39公里,其最高处位于平流层,而不是高层大气,因此C正确,D错误。故选C。【点睛】对流层是贴近地面的大气最低层,其高度就纬度而言,低纬度地区高17-18千米,中纬度高10-12千米,高纬度地区高仅8-9千米。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受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受到削弱。大气主要依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温,大气增温后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一部分能量返还给地面,从而实现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读“南半球某地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48.甲、乙、丙、丁四地气压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甲<乙B.丙<丁C.甲>丁D.丙>乙49.甲代表的地点及甲乙之间的风向为()A.郊区、东南风B.郊区、西南风C.市区、东南风D.市区、西南风【答案】48.C49.A【解析】【分析】【48题详解】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图中显示,甲、乙两地位于近地面,而丙、丁两地位于高空,因此甲地气压高于丁地,乙地气压高于丙地,因此C正确,D错误;等压面凸起的地方为高压,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比两侧高;等压面凹陷处为低压,表示同一高度上,气压比两侧低。图中甲地等压面向上凸起,乙地等压面向下凹陷,因此甲地气压高于乙地,A错误;同一地点的高空等压面与低空等压面往往对称相反,因此丁地等压面向下凹陷,丙地等压面向上凸起,因此丙地气压高于丁地,B错误。故选C。【49题详解】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城市空气因热膨胀上升,郊区空气因冷收缩下沉,则近地面城市气压低于郊区,即近地面等压面城市向下凹陷,郊区向上凸起,结合图中等压面特征判断,则甲地代表郊区,乙地代表市区,因此排除C、D;由于甲地气压高于乙地,水平气压梯度力由甲指向乙,结合图中标注的方向可知,水平
气压梯度力由南指向北,南半球风向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左偏,形成东南风,因此A符合题意,排除B。故选A。【点睛】等压面凸起的地方,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比四周(两侧)高。等压面凹陷,表示同一高度上,气压比四周(两侧)低。同一地点的高空等压面与低空等压面往往对称相反。叶圣陶先生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写道:“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读金华双龙洞内部景观图(局部),完成下面小题。50.图示景观属于()A.峡谷地貌B.海蚀地貌C.冰蚀地貌D.喀斯特地貌51.下列地貌中,与石钟乳和石笋成因相似的是()A.风蚀柱B.海蚀柱C.冲积扇D.雅丹地貌【答案】50.D51.C【解析】【50题详解】由材料并读图可知,该地有溶洞、石笋、石钟乳等地貌类型,是喀斯特地貌景观,D正确;峡谷地貌呈现V字形,是峭壁所围住的山谷,一般由河流长时间侵蚀而形成,A错误;海蚀地貌分布于海岸地区的基岩景观,B错误;冰蚀地貌分布于高纬度或高山地区,如冰斗、冰川谷、刃脊和角峰等,C错误。故选D。【51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石钟乳和石笋是溶洞内的微地貌,是碳酸钙沉积形成的,属于流水沉积地貌,风蚀柱是风力侵蚀地貌,A错误;海蚀柱是海浪侵蚀地貌,B错误;冲积扇是流水沉积地貌,C正确;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地貌,D错误。故选C。【点睛】主要的外力地貌的类型:1、流水地貌:流水沉积——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流水侵蚀地貌——峡谷、瀑布、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沟壑地貌、丹霞地貌;2、风力地貌:风力侵蚀地貌——
雅丹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风力沉积地貌——沙丘、黄土高原的形成;3、海浪地貌:海浪侵蚀地貌——海蚀崖、海蚀柱等;海浪沉积地貌——沙滩;4、冰川地貌:冰川侵蚀地貌——冰蚀湖、峡湾、角峰、刃脊等;冰川堆积地貌——冰碛丘陵等。下图为世界局部海域洋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52.图中四处海水表层密度最低的是()A.甲B.乙C.丙D.丁53.关于图中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B.①地沿海污染物向北扩散C.②地受暖流影响降水较少D.②地沿海形成世界级渔场【答案】52.A53.B【解析】【52题详解】海水表层的密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密度越低,图中甲处位于赤道,水温最高,故选A。【53题详解】①地受沿岸寒流影响,气温较低,A错误;①地洋流方向为向北,故污染物向北扩散,B正确;②地沿岸受暖流影响,降水较多,无世界级渔场,CD错误。故选B。【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方面具体表现实例气候全球促进高低纬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与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低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升高,高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降低大陆沿岸暖流增温增湿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影响寒流降温减湿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对荒
漠形成的影响海洋生物(形成大渔场)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秘鲁渔场海洋航行顺洋流航行速度加快,逆洋流航行速度减慢;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洋流带来的冰山影响航行安全最佳航行线路的选择海洋污染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油轮泄漏、陆地近海污染读土壤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4.下列关于图中各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为腐殖质层B.②为淋溶层C.④为淀积层D.⑥为母质层55.下列关于②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B.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C.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D.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56.下列气候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最快的是()
A.常年高温多雨B.夏季高温冬季温和C.常年低温少雨D.夏季凉爽冬季寒冷【答案】54.C55.B56.A【解析】【54题详解】读图可知,①为有机质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A错误;②为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B错误;③为淋溶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④为淀积层,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C正确;⑤为母质层,⑥为母岩层,D错误。故选C。【55题详解】有机质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A错误;②为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B正确;淋溶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C错误;淀积层,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D错误。故选B。【56题详解】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受微生物的制约,气候是影响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环境条件,常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活动活跃,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最快,低温或少雨都会一定程度上抑制微生物的分解活动,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人类活动。下图为“某自然灾害影响路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7.图示自然灾害几乎影响不到的地区是()A.西北地区B.长江中下游C.珠江三角洲D.青藏高原58.图示自然灾害对东北地区带来的良性影响可能有()
A.阻碍交通B.减少病虫害C.农业增产D.缓解高温【答案】57.D58.B【解析】【分析】【57题详解】读图可知,该自然灾害形成的源地在中高纬度的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向南侵袭亚洲东部,由此判断该自然灾害应为寒潮。从图中寒潮侵袭路径可以看出,寒潮几乎影响不到的地区主要是我国西南地区,西南地区有我国最大最高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寒潮很难爬上青藏高原,因此寒潮几乎影响不到青藏高原,从移动路径来看,寒潮对我国西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珠江三角洲都有较大影响,因此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58题详解】前题分析可知,图示自然灾害为寒潮,寒潮给东北地区带来一系列灾害,但也有积极影响,寒潮带来的低温天气,有可能冻死病虫害的卵,使得东北地区来年的病虫害减少,B符合题意;寒潮给东北地区带来降雪和冰冻天气,从而阻碍交通,但这不是良性影响,A不符合题意;寒潮带来的低温、冷冻天气,可以伤害农作物,因此极有可能导致农业减产,而不是增产,C不符合题意;寒潮出现在冬半年,东北地区冬半年不会出现高温天气,因此缓解高温不是寒潮给东北地区带来的良性影响,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入侵中国的寒潮主要路径:(1)西路:从西伯利亚西部进入中国新疆,经河西走廊向东南推进;(2)中路:从西伯利亚中部和蒙古进入中国后,经河套地区和华中南下;(3)东路:从西伯利亚东部或蒙古东部进入中国东北地区,经华北地区南下;(4)东路加西路:东路冷空气从河套下游南下,西路冷空气从青海东南下,两股冷空气常在黄土高原东侧,黄河、长江之间汇合,汇合时造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接着两股冷空气合并南下,出现大风和明显降温。59.2020年,有28万余人将户口迁入浙江,其中来自安徽、江西的分别高达17%、11.3%。完成迁入浙江人口中来自安徽、江西的占比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经济因素B.自然环境C.产业政策D.空间距离【答案】D【解析】【详解】安徽和江西在空间距离上都离浙江较近,交通便利,人口大量迁入浙江,D正确。经济因素、自然环境、产业政策虽然影响人口迁移,但在此不是主要原因,ABC错误。故答案选D。60.2011年12月23日,广州市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270.19万人:预计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内,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广州提出的“1500万”被称为“临界点”,“1500万”是指()
A.环境人口容量B.人口合理容量C.环境承载力D.土地承载力【答案】B【解析】【分析】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提前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详解】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故为人口合理容量.B正确。【点睛】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人口合理容量,理解即可.2022年1月14-15日,汤加首都附近的海底火山剧烈喷发,喷发的火山灰与蒸汽在太平洋海面形成“蘑菇云”(如图1)。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1.近地面大气最主要的直接热源是()A.①B.②C.③D.④62.从大气受热过程来看,火山喷发产生的“蘑菇云”会()A.增强太阳辐射B.增加大气反射C.减弱大气辐射D.增大昼夜温差【答案】61.C62.B【解析】【61题详解】近地面大气最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图中①是太阳辐射,②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62题详解】从大气受热过程来看,火山喷发产生的“蘑菇云”会增加大气反射,B正确;“蘑菇云”大气不会减弱大气辐射,C错误;“蘑菇云”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白天气温降低,夜晚“蘑菇云”使大气逆辐射增强,昼夜温差减小,D错误;“蘑菇云”不会增强太阳辐射,但会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错误。故选B。
【点睛】大气受热过程的三个关键点:①两个热源——地面的热源和大气的热源。②两个过程——地面增温过程和大气增温过程。③两个作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在长江口,咸水入侵主要受径流量、潮汐的控制,河口形状、地形等因素也有影响。图为长江口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3.长江口咸水人侵最容易发生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64.图中水闸对阻挡北支咸水倒灌具有重要作用,其开闭规律最合理的是()A.涨潮时打开,落潮时打开B.涨潮时关闭,落潮时打开C.涨潮时打开,落潮时关闭D.涨潮时关闭,落潮时关闭【答案】63.D64.B【解析】【63题详解】长江地处季风气候区,且长江径流的主要补给是降水,冬季长江流域降水最少,河流流量最少,最容易造成咸水入侵,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64题详解】长江口北支河道狭窄,加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支流量小,且无沙洲阻挡,张潮时咸水易进入,所以涨潮时水闸要关闭,落潮时打开,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点睛】长江的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流量季节变化大,夏季是汛期,冬季是枯水期。原因是长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夏季多冬季少。长江的径流量年际变化特点:长江的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大。原因是地处季风气候区,季风不稳定,降水的年际变化大。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景观自上而下具有“森林一村庄一梯田一河流”垂直景观结构,构成了人与自然高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下图为哈尼梯田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5.梯田生态系统对水循环环节产生的主要影响()A.蒸发减少B.水汽输送减少C.下渗减少D.地下径流增多66.哈尼梯田的“森林一村庄一梯田一河流”垂直景观结构,有利于该地()A.降低暴雨频率B.增加资源利用率C.加重旱涝灾害D.加剧土地荒漠化【答案】65.D66.B【解析】【65题详解】梯田生态系统,扩大了水域面积,蒸发增加,下渗增多,地下径流增多,AC错误,D正确;蒸发量增加,水汽输送增加,B错误。故选D。【66题详解】哈尼梯田的“森林一村庄一梯田一河流”垂直景观结构,有利于该地增加资源利用率,B正确;缓解旱涝灾害,减轻水土流失,该地区降水丰富,土地荒漠化现象并不凸显,CD错误;暴雨的多少受大气运动影响,与哈尼梯田的“森林一村庄一梯田一河流”垂直景观结构关系不大,A错误。故选B。【点睛】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据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中心区是元阳梯田。6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22年暑假,江西省某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到鄱阳湖湖畔进行观察“湖陆风”的研学活动。图1为该研学小组考察前准备的“湖陆风”简图,图2为该小组在湖畔拍摄到的典型地貌景观。
材料二:图3为长江经济带略图。“东数西算”工程是在西部地区发展数据中心,把东部地区的数据放到西部地区去计算和处理,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2022年2月,“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建设包括长三角和成渝在内的八大国家算力枢纽。(1)图1中白天的气流运动主要为_________(填“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晚上近地面的风向为_______(填“西风”或“东风”),造成该地“湖陆风”昼夜风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2)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地势低平,易发生_________(气象灾害)。为缓解该灾害所带来的影响,上游地区可以采取措施_________,中游地区可以采取_________措施。(3)图2中地貌的名称为_________。该地貌是由于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湖口处,因地势_________,水道变宽,流速_________,导致泥沙沉积而形成。(4)从生产成本的角度,分析成渝枢纽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答案】(1)①.逆时针②.东风③.湖陆热力性质差异(2)①.洪涝灾害②.植树造林##修建水库③.退田还湖##退耕还湖(3)①.(河口)三角洲②.平缓③.减慢(4)优势条件:水能等能源充足(或电力成本低):地价便宜(或土地成本低):劳动力廉价(或劳动力成本低)。
【解析】【分析】本题以长江流域图和鄱阳湖湖畔拍摄到的典型地貌景观图为载体,主要涉及热力环流,洪涝灾害的形成及措施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小问1详解】根据湖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白天陆地增温快,近地面气温高,近地面气压低,鄱阳湖增温慢,近地面气温低,近地面气压高,高空相反,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逆时针的大气环流。晚上相反,形成顺时针的环流,近地面气流由陆地吹向湖泊,形成东风,该地“湖陆风”昼夜风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小问2详解】长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地势低平,易发生洪涝灾害,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可操持水土,涵养水源,修建水库可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能有效缓解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小问3详解】根据图2中信息可知,图中地貌为河口三角洲,是因为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湖口处,因水下坡度变缓,河道变宽,加上湖水的顶托,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沉积形成。【小问4详解】算力枢纽,会消耗大量能源,根据图中信息,成渝枢纽地区水能等能源充足(或电力成本低);成渝地区地处我国西部,与东部相比,地价便宜(或土地成本低),劳动力廉价(或劳动力成本低)。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