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8月)(PDF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2

2/32

3/32

4/32

5/32

6/32

7/32

8/32

9/32

10/32

剩余2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2024年度(上学期)高三开学考试(生物)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1-20每题1分,21-30每题2分)1.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湘江河中所有的鱼”属于生命系统研究的一个结构层次B.“三倍体”是从个体层次对体细胞染色体数量特征的描述C.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D.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命系统的最高层次内所进行的循环流动【答案】A【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详解】A、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鱼是一类总称,不可能是同一种鱼,也不是湘江河生态系统的所有生物的综合,所有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湘江河所有的鱼”不属于生命系统研究的一个结构层次,A错误;B、三倍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所以“三倍体”是从个体层次对体细胞染色体数量特征的描述,B正确;C、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生命系统,C正确;D、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命系统的最高层次内所进行的循环运动,D正确。故选A。2.关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高倍镜下观察时,用粗准焦螺旋调整焦距B.细胞分裂结束时,可以观察到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C.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前,将待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D.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答案】C第1页/共3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解析】【分析】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详解】A、在高倍镜下观察时,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整焦距,A错误;B、细胞分裂结束时,染色体解螺旋形成丝状染色质,因此细胞分裂结束时,光学显微镜下不可观察到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B错误;C、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前,需要先将待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再换用高倍镜,C正确;D、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D错误。故选C。3.下列物质中,元素组成相同的一组是()A.糖原、胰岛素、甲状腺激素B.ATP、DNA、RNAC.淀粉、淀粉酶、淀粉酶基因D.纤维素、性激素、生长激素【答案】B【解析】【详解】糖原为多糖,元素组成是C、H、O,胰岛素为蛋白质,元素组成是C、H、O、N,甲状腺激素为氨基酸的衍生物,元素组成是C、H、O、N、I,A项错误;ATP、DNA、RNA的组成元素相同,均为C、H、O、N、P,B项正确;淀粉为多糖,元素组成是C、H、O,淀粉酶为蛋白质,元素组成是C、H、O、N,淀粉酶基因的元素组成是C、H、O、N、P,C项错误;纤维素为多糖,性激素为固醇类,元素组成都是C、H、O,生长激素为蛋白质,元素组成是C、H、O、N,D项错误。【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的分类和组成元素,对于不同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4.下图是鉴定生物组织中某种成分的操作流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第2页/共3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图中的甲试剂也可以用于鉴定蛋白质B.可用菠菜叶片替代苹果C.石英砂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D.甲试剂由甲、乙两种液体组成,使用时先加甲液再加乙液【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可知,斐林试剂用于鉴定还原糖,并且产生砖红色沉淀,因此图中是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实验。【详解】A、根据选材及颜色变化(砖红色沉淀)可知,该实验测定的是还原糖,其中甲试剂是斐林试剂,斐林试剂不能用于鉴定蛋白质,A错误;B、还原糖鉴定需要选择无色或浅色的实验材料,由于菠菜叶片呈绿色,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观察,所以不能用菠菜叶替代苹果,B错误;C、石英砂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C正确;D、斐林试剂是由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组成,使用时应先将甲、乙两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D错误。故选C。5.棉是制作衣服的主要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彻底水解后的产物可直接成为构成RNA的原料B.作为植物细胞能源物质,纤维素要比淀粉的储量大的多C.人类消化道不产分解纤维素的酶,食草动物都可以产生D.与糖原和淀粉一样,纤维素也是由许多葡萄糖连接而成第3页/共3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D【解析】【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形成的,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形成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详解】A、纤维素是由葡萄糖构成的多糖,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不能直接构成RNA,A错误;B、纤维素不是植物体的储能物质,B错误;C、食草动物的消化道大多不产生分解纤维素的酶,C错误;D、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D正确。故选D。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历经28年,白银市连环杀人案终于告破,DNA检测技术在案件侦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D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每个人DNA的碱基排序有差异,所以案件侦破中可测定DNA序列判定嫌疑人B.嫌疑人细胞中有8种核苷酸C.DNA一般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D.DNA和RNA都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因此通过RNA检测也可找到凶手【答案】D【解析】【分析】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分布,而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详解】A、DNA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每个人DNA的碱基排序有差异,所以案件侦破中可测定DNA序列判定嫌疑人,A正确;B、嫌疑人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共含有8种核苷酸(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B正确;C、DNA一般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双螺旋结构,C正确;D、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故选D。7.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的性质和功能是由它的分子结构所决定的B.小麦种子烧尽时见到的一些灰白色的灰烬就是小麦种子里的无机盐第4页/共3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人体内Ca2+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等D.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不断地断裂和形成,使水在常温下能够维持液体状态,具有流动性【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中的水分包括自由水和结合水,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被称为自由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被称为结合水。【详解】A、结构决定功能,水的性质和功能是由它的分子结构所决定的,A正确;B、点燃一粒小麦种子,待它烧尽时可见到一些灰白色的灰烬,这些灰烬就是小麦种子里的无机盐,B正确;C、人体内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C错误;D、由于水分子之间氢键的作用力比较弱,氢键不断地断裂和形成,使水在常温下能够维持液态,具有流动性,D正确。故选C。8.质膜是细胞的边界,下列有关质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质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胆固醇和蛋白质B.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作用与质膜上糖被有关C.质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台盼蓝染液可以进入活细胞D.质膜具有流动性,表现在其上的磷脂可侧向自由移动运动,而蛋白质都能运动【答案】B【解析】【分析】质膜主要由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组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质膜的基本骨架,质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质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详解】A、质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A错误;B、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是通过质膜直接接触实现的,与质膜上糖被(糖被具有识别作用)有关,B正确;C、质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台盼蓝染液不可以进入活细胞,C错误;D、质膜的流动性主要表现为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D错误。故选B。9.下列关于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A.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溶酶体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第5页/共3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大了有氧呼吸相关酶的附着面积C.中心体与细胞的分裂有关,高等植物细胞无中心体也能进行分裂D.内质网膜直接与核膜、高尔基体膜相连,是细胞内物质运输的枢纽【答案】D【解析】【分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细胞分布形态结构功能器线粒动植物细胞双层膜结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体叶绿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植物叶肉细胞双层膜结构体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内质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加工以及脂质合成“车间”网高尔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囊状结构基体间”及“发送站”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核糖动植物细胞内质网上,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体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溶酶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体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变液泡成熟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的坚挺中心动物或低等植无膜结构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体物细胞【详解】A、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而溶酶体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中,A正确;B、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大了酶的附着面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B正确;第6页/共3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这些细胞的分裂与中心体有关,而高等植物细胞无中心体也能进行分裂,C正确;D、内质网膜一般内直接与核膜相连,外直接与细胞膜相连,与高尔基体不直接相连,而是通过囊泡相联系,D错误。故选D。10.科学家进行了许多实验探索细胞核的功能。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硝化细菌无细胞核,因此不能形成核糖体B.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是细胞代谢与遗传的中心C.伞藻嫁接实验不能证明细胞核控制伞帽的形状D.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细胞核中的DNA含量通常较多【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2、细胞核包括核膜、染色质、核仁;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核内的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详解】A、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无细胞核,但能形成核糖体,A错误;B、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是细胞代谢与遗传的控制中心,B错误;C、由于假根中有除了细胞核之外的细胞结构,所以伞藻的嫁接实验不能充分证明是细胞核控制伞藻伞帽形状,需要另外设置核移植实验,C正确;D、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细胞核中的DNA含量不会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C。11.科学家将番茄和水稻幼苗分别放入Mg2+和SiO4-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培养液的起始浓度相同。一段时4间后,培养液中离子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叙述正确的是()A.番茄吸收SiO4-的量多于Mg2+4第7页/共3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番茄和水稻幼苗的根对Mg2+和SiO4-的吸收具有选择性4C.水稻根细胞膜上Mg2+转运蛋白的数量比番茄根细胞膜上的多4-4-D.番茄细胞中的SiO4能释放到培养液中,使培养液中SiO4浓度高于起始浓度【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细胞吸收水分和离子是两个相对对立的过程,对于番茄来说,吸收的Mg2+多于水对于SiO4-4,对于水稻来说相反。【详解】A、对于番茄来说,Mg2+和SiO4-4起始浓度相同,但培养液中Mg2+的浓度下降,SiO4-4的浓度升高,说明番茄吸收的Mg2+多于吸水,而吸收SiO4-4少于吸水,即番茄吸收SiO4-4的量少于Mg2+,A错误;B、番茄和水稻幼苗的根对Mg2+和SiO4-4的吸收速率不同,说明具有选择性,B正确;C、水稻吸收Mg2+的速率小于吸收SiO4-4的速率,番茄正好相反,说明水稻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数量比番茄根细胞膜上的少,C正确;D、番茄培养液中SiO4-4浓度高于起始浓度,是因为番茄吸收的水多于吸收的SiO4-4,D错误。故选B。12.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如下图甲、乙、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酒精等以图甲方式进入细胞,图甲和图丙两种方式都属于被动运输B.细胞通过图丙方式可以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C.甘油是以图乙方式进出细胞,该过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D.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物质以图乙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答案】A【解析】【分析】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常见的有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第8页/共3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详解】A、氧气、酒精等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与图甲方式相同,图丙表现为顺浓度梯度进行,且需要载体蛋白,因此,甲和丙两种方式都属于被动运输,A正确;B、细胞通过图丙方式为主动运输,通过该方式可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B错误;C、甘油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对应图甲方式,该过程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C错误;D、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吞和胞吐,D错误。故选A。13.某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如下图所示的四种关系,分别用四种曲线表示,在研究具体的物质氨基酸时,发现其吸收不但需要转运蛋白的参与还伴随着ATP的分解,下图中可表示这种运输方式的曲线是()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1、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顺浓度梯度,与膜内外物质浓度梯度有关,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2、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顺浓度梯度,与膜内外物质浓度梯度有关,还需要膜上的转运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3、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协助,需要消耗能量。4、大分子物质运输方式是胞吐和胞吐,依赖于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详解】据图分析,①曲线图中,物质浓度越大,运输速率越快,完全取决于浓度差,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②曲线图中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物质浓度增加,物质跨膜速率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不再增加,原因是受到载体数量的限制,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③氧气浓度变化,不会影响运输速率,说明物质的运输速率与能量无关,运输方式属于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④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物质运输速率也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不再增加,运输方式属于胞吞和胞吐、主动运输;运输氨基酸时,发现其吸收不但需要转运蛋白的参与还伴随着ATP的分解,则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②④可以表示主动运输,B正确,ACD错误。第9页/共3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故选B。14.为了探究温度、pH等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其中最合理的是(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新鲜的肝脏研磨液,观察气泡产生速率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选用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用斐林试剂检测C.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新鲜的肝脏研磨液,观察气泡产生速率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酶与底物(反应物)混合后迅速放入不同温度的恒温水浴锅中【答案】C【解析】【分析】1、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2、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详解】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能用过氧化氢溶液,因为温度升高,过氧化氢自身分解加快,A错误;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选用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应该用碘液进行鉴定,因为斐林试剂水浴加热,会影响酶的活性,B错误;C、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选用新鲜肝脏研磨液和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气泡产生速率,C正确;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酶与底物(反应物)应分别在预设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再混合,D错误。故选C。15.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B.植物细胞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等量的NADH,用于第三阶段C.人体在进行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容易让人产生疲劳感D.同一植物的不同细胞中可能同时出现产生乳酸的酶和酒精的酶【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无氧呼吸为乳酸发酵,马铃薯无氧呼吸既有酒精发酵,又有乳酸发酵。【详解】A、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两组都为实验组,A错误;B、有氧呼吸前两个阶段产生的NADH量不同,B错误;C、人无氧呼吸不产生酒精,C错误;第10页/共3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D、马铃薯部分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部分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D正确。故选D。16.某同学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得到下图所示的结果,其中①②③④表示色素带。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实验中,无水乙醇可作为层析液分离各种色素B.③色素带中的色素分子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C.④色素带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高D.提取色素时若未加二氧化硅会提取不到色素【答案】B【解析】【分析】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①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乙醇等提取色素。②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③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④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详解】A、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乙醇等提取色素,但无水乙醇不作为层析液使用,A错误;BC、滤纸条从外到内依次是:①胡萝卜素(最窄)、②叶黄素、③叶绿素a、④叶绿素b,③色素带为叶绿素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①色素带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高,B正确,C错误;D、若提取光合色素时未加二氧化硅,不能充分研磨,也能提取到色素,则4条色素带颜色均变浅,D错误。故选B。17.下列关于实验操作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第11页/共3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新鲜黑藻叶片中叶绿体并进行形态观察和计数B.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CO2的产生与否,可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C.切碎胡萝卜,加适量水、SiO2和CaCO3充分研磨过滤,获得胡萝卜素提取液D.对洋葱根尖分生区进行染色,应选取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等碱性染料【答案】D【解析】【分析】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2、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详解】A、可使用光学显微镜对新鲜黑藻小叶的叶绿体进行形态观察,但不能进行计数,A错误;B、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根据CO2的产生与否,不可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B错误;C、胡萝卜素是脂溶性物质,不溶于水,需要用有机溶剂来提取,C错误;D、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色,对洋葱根尖分生区进行染色,应选取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等碱性染料,D正确。故选D。18.2018年3月14日物理学家霍金去世,他曾经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即“渐冻症”。有研究表明该病是由于突变的基因导致神经元合成了某种毒蛋白,从而阻碍了轴突内营养物质的流动;也有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制作前驱细胞,然后移植给渐冻症实验鼠,能延长其寿命。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分化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B.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分化成的多种细胞中核酸相同,蛋白质却不完全相同C.将控制合成破坏运动神经元的毒蛋白基因替换,可以起到良好治疗作用D.植入神经干细胞,使受损的运动功能得到恢复,可以一定程度改善“渐冻症”【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胚胎干细胞的主要用途是:①可用于研究哺乳动物个体发生和发育规律;②是在体外条件下研究细胞分化的理想材料,在培养液中加入分化诱导因子,如牛黄酸等化学物质时,就第12页/共3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可以诱导ES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这为揭示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③可以用于治疗人类的某些顽疾,如帕金森综合征、少年糖尿病等;④利用可以被诱导分化形成新的组织细胞的特性,移植ES细胞可使坏死或退化的部位得以修复并恢复正常功能;⑤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通过ES细胞体外诱导分化,定向培育出人造组织器官,用于器官移植,解决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的问题。【详解】A、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分化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使细胞种类增多,A正确;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分化形成的多种细胞中DNA相同,但mRNA不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B错误;C、根据题干信息“病是由于突变的基因导致神经元合成了某种毒蛋白,从而阻碍了轴突内营养物质的流动”,若将控制运动神经元合成毒蛋白的基因替换,或许可以起到治疗该病的作用,C正确;D、由“有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制作前驱细胞,然后移植给渐冻症实验鼠,能延长其寿命”可推测植入神经干细胞,使受损的运动功能得到恢复,可以一定程度改善“渐冻症”,D正确。答案B。19.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细胞生长过程中,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交换效率增强②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蛋白质的种类有变化③小鼠体细胞经核移植培育成小鼠体现动物细胞细胞核具有全能性④所有衰老的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染色质收缩,但有的基因还在表达⑤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凋亡和坏死对生物体均有积极的意义⑥细胞凋亡过程中需要新合成蛋白质⑦在一定条件下,细胞会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这就是细胞自噬A.①⑤B.①④⑤C.②⑤⑥D.②③⑤⑥⑦【答案】A【解析】【分析】1、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2、细胞分化的实质就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细胞衰老的特征(1)细胞内的水分减少,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2)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3)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它们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4)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第13页/共3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缩,染色加深。(5)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详解】①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体积增大,但其相对表面积减小,物质交换效率降低,①错误;②细胞分化,不同细胞中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种类不同,②正确;③小鼠体细胞经核移植培育成小鼠体现动物细胞细胞核具有全能性,③正确;④衰老的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如头发基部衰老的黑色素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衰老的细胞内染色质收缩,但与凋亡有关的基因还在表达,④正确;⑤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凋亡对生物体均有积极的意义,但细胞坏死对生物体是有害的,⑤错误;⑥细胞凋亡过程中需要凋亡蛋白,因此会需要新合成蛋白质,⑥正确;⑦在一定条件下,细胞会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这就是细胞自噬,细胞通过自噬作用降解非必需物质并重新回收利用,可以维持细胞在营养缺乏状态下的生命活动,⑦正确。综上所述,①⑤错误,A符合题意。故选A。20.关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孟德尔在豌豆花未成熟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②F1表现型为高茎,表明高茎是显性性状③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④F1配子中D:d=1:1,雌配子:雄配子=1:1⑤孟德尔进行的测交实验属于假说一演绎法中的实验验证阶段A.②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C【解析】【分析】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详解】①孟德尔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去雄应在花蕾期(花未成熟时)就进行,套袋的目的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①正确;②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出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因此F1表现型为高茎,表明高茎是显性性状,②正确;③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去,③正确;④F1配子中D:d=1:1,但雌雄配子并不相等,一般雄配子多于雌配子,④错误;⑤孟德尔进行的测交实验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实验验证阶段,⑤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③⑤正确,C正确,ABD错误。第14页/共3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故选C。21.“小饼小葱加蘸料,烧烤灵魂三件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均匀的裹着孜然,在木炭的高温下,每块五花肉都被烤的滋滋冒油,又劲道又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三件套”中的多糖都能经过消化分解为葡萄糖,从而被人体吸收B.烤熟的五花肉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C.五花肉在烤制后蛋白质已变性不能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D.蘸料中的无机盐进入到人体细胞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答案】D【解析】【分析】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大致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蔗糖、乳糖和麦芽糖,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组成,乳糖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多糖和二糖只有水解形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详解】A、多糖中的纤维素不都能经过消化分解为葡萄糖,A错误;B、烤熟的五花肉中含有动物脂肪,富含饱和脂肪酸,B错误;C、五花肉在烤制后蛋白质已变性,但肽键没有被破坏,仍能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C错误;D、无机盐在人体细胞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D正确。故选D。22.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正确的是()A.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蛋白质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B.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功能C.不同氨基酸的R基一定不同,人体细胞可合成非必需氨基酸D.性激素作为信号分子调节生命活动,这体现了蛋白质的信息传递功能【答案】C【解析】【分析】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蛋白质,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有C、H、O、N有的还含有P、S等元素。2、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种类多种多样,氨基酸数量成百上千,氨基酸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3、温度过高、过酸、过碱都会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从而失去活性。【详解】A、沸水浴加热之后,蛋白质变性,构成蛋白质的肽链充分伸展,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肽键不被破坏,因而肽链没有断裂,A错误;第15页/共3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功能,B错误;C、不同氨基酸的R基一定不同,人体细胞可合成非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氨基酸为必需氨基酸,C正确;D、性激素不是蛋白质,D错误。故选C。23.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若甲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则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应为蛋白质、水、脂质、糖类和核酸或C、O、H、NB.乙图说明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C.若丙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细胞内相关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情况,则a、b、c三条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D.若丁图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细胞内相关膜结构的面积变化情况,则图中三条曲线A、B、C所指代的膜结构分别是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答案】D【解析】【分析】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这样内质网膜面积减少,细胞膜面积增多,高尔基体膜面积几乎不变。【详解】A、细胞中化合物含量关系为水>蛋白质>脂质>糖类,元素含量关系为O>C>H>N,若甲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则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应为蛋白质、水、脂质、第16页/共3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糖类或C、O、H、N,A正确;B、由乙图可以看出,游离的羧基为17个,而R基上的羧基有15个,说明一端的游离羧基有2个,即该蛋白质有两条肽链,B正确;C、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根据图中放射性出现的先后顺序可知,a、b、c三条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C正确;D、在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内质网粗加工后“出芽”形成囊泡,囊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这样内质网膜转化为高尔基体膜;高尔基体再加工后,也“出芽”形成囊泡,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这样高尔基体膜就转化为细胞膜。所以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少,即曲线A;细胞膜面积增多,即曲线B;高尔基体膜面积几乎不变,即曲线C,D错误。故选D。24.科学家发现了囊泡运输调控机制。如图是囊泡膜与靶膜融合过程示意图,囊泡上有一个特殊的V—SNARE蛋白,它与靶膜上的T—SNARE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后,囊泡膜和靶膜才能融合,从而将物质准确地运送到相应的位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囊泡膜与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B.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依次参与呼吸酶分泌过程C.分泌蛋白的运输需要囊泡的参与,该过程中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先增大后减小D.图中T—SNARE与VSNARE的结合存在特异性【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内分泌蛋白合成的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然后由内质网产生的囊泡包裹运输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又由囊泡包裹蛋白质将其移动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详解】A、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即细胞中所有的生物膜均属于生物膜细胞,也包括细胞中的囊泡膜,A正确;第17页/共3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呼吸酶是胞内酶,不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参与,B错误;C、分泌蛋白的运输需要囊泡的参与,该过程中高尔基体接受来自内质网的囊泡,同时将加工成熟的蛋白质以囊泡的形式转运出去,可见,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在该过程中先增大后减小,C正确;D、囊泡上有一个特殊的V-SNARE蛋白,它与靶膜上的T-SNARE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后,囊泡和靶膜才能融合,从而将物质准确地运送到相应的位点,故图中T-SNARE与V-SNARE的结合存在特异性,D正确。故选B。25.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生了如图甲所示的变化;S代表两种结构间的平均距离,S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由图甲可以看出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远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B.用黑藻叶片也可以进行该实验,叶绿体的存在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C.图乙中在0~t时间段内,随时间的延长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减小D.若S在逐渐减小,说明此时细胞液浓度大于蔗糖溶液的浓度【答案】C【解析】【分析】甲图表示质壁分离过程,乙图中一定范围内,时间越长,细胞膜与细胞壁的距离越远。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外在原因是由于原生质层两侧存在浓度差内在原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要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详解】A、由图甲可以看出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远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A正确;B、观察质壁分离时,黑藻的叶绿体可以显示原生质层的位置,方便观察质壁分离,B正确;C、0-t阶段,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距离逐渐增大,表明细胞失水,原生质层收缩,细胞液的浓度在逐渐增大,细胞的吸水力逐渐增强,C错误;D、S逐渐缩小,表明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则此时细胞液浓度大于蔗糖溶液浓度,D正确。故选C。26.如图所示,图甲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第18页/共3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图甲中的物质b能降低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pH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所处的pH可能高于曲线②和③C.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所处的温度一定低于曲线②和③D.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所处的酶浓度一定高于曲线②和③【答案】C【解析】【分析】1、分析图甲:b在化学反应前后数量和化学性质不变,b表示酶,a代表反应底物,c表示生成物。2、分析图乙:①②③可表示生成物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反应速率与时间成反比,可知酶促反应速率①>②>③,④可表示反应底物b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详解】A、分析图甲可知,a是底物、b是酶、c是产物,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B、造成曲线①②③差别的因素有很多,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pH下的酶促反应选率,则曲线①所处的pH可能高于曲线②和③,B正确;C、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的酶促反应迷率,据图可知,曲线①②③中的酶促反应速率依次下降,由于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是钟形曲线,故无法判断这3条曲线所处温度的高低,C错误;D、在一定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相关,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所处的酶浓度一定高于曲线②和③,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27.如下图是ATP分子的结构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第19页/共3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ATP水解的过程常伴随放能反应的发生B.③脱离ATP后,挟能量可使载体蛋白等分子磷酸化C.所有生物体都存在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D.①②③脱离后,ATP剩下的部分成为RNA分子的基本单位之一【答案】B【解析】【分析】ATP的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特殊的化学键。ATP是一种含有特殊的化学键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大量化学能就储存在特殊的化学键中。ATP水解释放能量断裂的是末端的那个特殊的化学键。【详解】A、ATP水解的过程会释放能量,常伴随吸能反应的发生,A错误;B、主动运输时,需ATP水解提供能量,③脱离ATP后,挟能量可使载体蛋白等分子磷酸化,引起载体蛋白空间结构的改变,B正确;C、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是所有细胞共有的能量供应机制,而病毒不存在,C错误;D、②③脱离后,ATP剩下的部分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成为RNA分子的基本单位之一,D错误。故选B。28.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测其重量变化,再立即光照1h(光照强度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所示结果。仅考虑表中的四个温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组别甲乙丙丁温度/℃27282930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1-2-3-1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3+3+3+1第20页/共3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27℃与30℃时,该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不相同B.若每天光照12h,该植物在29℃条件下不能正常生长C.该植物在28℃时,光照1h能制造7mg有机物D.温度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的光合速率【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表可知:暗处理后重量变化表示1h植物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即呼吸速率;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1h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2h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详解】A、植物在黑暗环境中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暗处理1h后重量减少量=其每小时的呼吸速率;植物在有光条件下,既能进行呼吸作用又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光照1h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每小时总光合速率-2×每小时呼吸速率,可计算出每小时总光合速率=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2暗处理后重量变化(绝对值),因此27℃该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即每小时总光合速率)=3+2×1=5;30℃该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即每小时总光合速率)=1+2×1=3,即27℃与30℃时,该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不相同,A正确;B、该植物在29℃条件下每小时总光合速率=3+2×3=9,每小时的呼吸速率=3,若每天光照12小时,则一天的净光合量=一天总光合量-一天呼吸量=12×每小时总光合速率-24×每小时的呼吸速率=12×9-24×3=36,由于一天的净光合量大于0,说明植物可以积累有机物,可以正常生长,B错误;C、该植物在28℃条件下每小时总光合速率=3+2×2=7,即其光照1h能制造7mg有机物,C正确;D、植物光合速率需要酶的催化,温度会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细胞的光合速率,D正确。故选B。29.某二倍体雌雄异株的植物茎上的刺有长刺、短刺两种类型,已知刺的长短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E+/E/e控制。E+(控制长刺的形成)、E(控制短刺的形成)、e(控制长刺的形成)的显隐性关系为E+>E>e(前者对后者为完全显性),且存在基因型为E的花粉致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植株长刺的基因型有4种,短刺的基因型有1种B.短刺植株自交,后代出现长刺的概率为1/3C.长刺植株自交,后代若出现短刺,则其概率为1/4D.短刺植株与长刺植株杂交,后代若出现短刺,则其概率为1/4【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某二倍体植物茎上刺的长短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E+、E、e)控制,其中E+和e都决定长刺,E决定短刺;E+相对E、e均为显性,E相对于e为显性。【详解】A、该植物与长刺相关的基因型有E+E+、E+E、E+e、ee,共4种;存在基因型为E的花粉致死现第21页/共3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象,故不存在EE的基因型,短刺植株的基因型为Ee,A正确;B、基因型为Ee的短刺植株自交,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Ee:ee=1:1,后代出现长刺(ee)的概率为1/2,B错误;C、长刺植株自交,即E+E+、E+E、E+e、ee自交,子代不可能出现短刺植株,C错误;D、短刺植株(Ee)与长刺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短刺(Ee)的组合有♀E+E×♂Ee、♀Ee×♂E+e、♀Ee×♂ee,后代出现断刺植株的概率分别为1/2、1/4、1/2,D错误。故选A。30.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其数目之比都为3:1,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豌豆和玉米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分别为()A.4:4:1,49:14:1B.13:2:1,1:2:1C.3:5:1,1:2:1D.13:2:1,49:14:1【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在自然状态下豌豆只能进行自交,现有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3:1,即AA占3/4,Aa占1/4,因为在自然状态下,豌豆是严格的自交,可知3/4AA自交子代全部是3/4AA;1/4Aa自交后代中,AA=1/4×1/4=1/16,aa=1//4×1/4=1/16,Aa=1/4×1/2=1/8,故AA共有AA=3/4+1/16=13/16,所以子一代AA、Aa、aa种子数之比为13/16:1/8:1/16=13:2:1。玉米在自然状态下,既能进行自交也能进行杂交,现有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玉米种子,其数目之比为3:1,即AA占3/4,Aa占1/4,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A:a=7:1,后代中,aa=1/8×1/8=1/64,aa=7/8×7/8=49/64,Aa=2×1/8×7/8=14/64,,故子一代AA、Aa、aa种子数之比为49:14:1,D正确。故选D。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1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31.研究显示,台湾乳白蚁粪便具有一种特殊的功效,即其所含有的起保护作用的细菌能阻止并杀死入侵乳白蚁的真菌。下列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台湾乳白蚁、细菌和真菌三种生物都存在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对台湾乳白蚁具有保护作用的细菌的遗传物质是染色体上的DNAC.台湾乳白蚁在咀嚼木材时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第22页/共3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D.台湾乳白蚁、细菌和真菌都含有合成蛋白质的机器——核糖体【答案】A【解析】【分析】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只有拟核;原核生物除了支原体都具有细胞壁,成分主要是肽聚糖;原核生物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DNA为环状裸露的,不构成染色体。【详解】A、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A错误;B、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其遗传物质是裸露的DNA,B正确;C、台湾乳白蚁是真和生物,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咀嚼木材时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C正确;D、台湾乳白蚁和真菌都属于真核生物,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其功能是合成蛋白质,D正确。故选A。32.已知①酶、②抗体、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B.③④⑤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C.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D.④⑤⑥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1、酶是活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2、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3、动物体内激素的化学成分不完全相同,有的属于蛋白质类,有的属于脂质,有的属于氨基酸衍生物。【详解】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如蛋白质、氨基酸的衍生物、脂质等,只有蛋白质才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A错误;B、糖原是生物大分子,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且激素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如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B错误;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抗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氨基酸和核苷酸都含有氮元素,C正确;第23页/共3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D、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脂肪是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D错误。故选C。33.昆虫的外骨骼成分主要是几丁质—一种多糖,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昆虫细胞中还有其他有机分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中合成的糖类都只含C、H、O三种元素B.细胞中的脂质除了甘油三酯还有磷脂和胆固醇两类C.葡萄糖分子是植物光合作用产物,不能存在于昆虫细胞中D.葡萄糖在细胞中可氧化分解为细胞供能也可以转化为甘油三酯【答案】ABC【解析】【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等不能水解的糖称为单糖,由2个单糖脱水缩合形成的糖称为二糖,多糖有淀粉、纤维素、几丁质和糖原;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详解】A、糖类分子一般由C、H、O三种元素构成,多糖几丁质的单体是乙酰葡萄糖胺,含N元素,A错误;B、细胞中的脂质有甘油三酯(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B错误;C、动物细胞中可以从外界获取葡萄糖以及自身合成葡萄糖,因此昆虫细胞中也可以存在葡萄糖,C错误;D、葡萄糖在细胞中除了氧化分解为细胞供能外,还可以作为合成其他有机物的原材料,如转化为甘油三第24页/共3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酯、某些氨基酸等,D正确。故选ABC。34.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是细胞膜,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具有疏水的尾部,水分子只能通过通道蛋白进出细胞B.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均结合了糖类分子,与细胞间信息传递功能密切相关C.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的胞吞过程与胞吐过程和膜蛋白无关D.细胞膜可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但仍有部分细胞不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答案】ABC【解析】【分析】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镶嵌或贯穿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数可以运动,所以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外表面还有糖类分子,它和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的糖蛋白,或与脂质结合形成的糖脂,这些糖类分子叫作糖被。糖被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如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有密切关系。细胞膜的功能为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详解】A、磷脂具有疏水的尾部,但由于磷脂分子的运动可产生间隙,水分子也可通过间隙自由扩散进出细胞,A错误;B、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有些与糖类结合,有些不与糖类结合,例如载体蛋白等,B错误;C、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的胞吞过程与胞吐过程与膜蛋白有关,C错误;D、一般来说,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有限,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但仍有部分细胞不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D正确。故选ABC。35.下图是夏季连续两昼夜内,某野外植物C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的曲线图,S1~S5表示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B点和I点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第25页/共3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导致图中FG段和HI段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相同C.两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可用S2+S4-(S1+S3+S5)表示D.图中C点、D点和F点,细胞中生成ATP的场所相同【答案】AC【解析】【分析】S1+S3+S5为有机物的减少量,S2+S4为有机物的增加量,若前者大于后者,则有机物积累量为负值。【详解】A、图中B点和I点CO2的吸收量为0,即净光合速率为0,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A正确;B、导致图中FG段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是部分气孔关闭,CO2浓度降低,导致HI段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减弱,B错误;C、图中两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白天积累量-夜间呼吸消耗的量,可用S2+S4-(S1+S3+S5)表示,C正确;D、图中C点和F点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都进行,此时生成ATP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D点只进行细胞呼吸,此时生成ATP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错误。故选AC。三、综合题(共4题,共45分)36.下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使漏斗内外的水分子达到平衡时的状态。甲图中:①为清水,②为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____________(指明在甲图中的相应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较乙图中①和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__________。(3)丙图中④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甲图中的③相当于丙图中的____________,它与丙图中相应结构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4)若把根毛细胞放入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它将出现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再放入清水中,它又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5)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③半透膜②.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③.②>①④.原生质层⑤.④第26页/共3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⑥.甲图中的③属于半透膜,没有选择透过性,而丙图中的④属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⑦.质壁分离⑧.质壁分离复原⑨.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根毛细胞无法吸水,植物失水,出现萎蔫现象【解析】【分析】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条件是半透膜和浓度差;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题图分析,图甲和乙,①表示烧杯中的液体,②表示漏斗中的液体,③表示半透膜;实验结果表现为漏斗液面上升了,说明漏斗内溶液浓度高;图丙中④表示细胞膜,⑤表示细胞质,⑥表示液泡膜,⑦表示原生质层。【详解】(1)渗透作用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2)渗透作用发生时,水分从低浓度溶液进入高浓度溶液,乙图显示,水分进入漏斗,说明①小于②。(3)分析题图可知,①②③依次是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这三者共同组成了原生质层④;在植物细胞中,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即图甲中的③,③与丙图中相应结构④的区别是甲图中的③属于半透膜,没有选择透过性,而丙图中的④属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4)将根毛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而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再放入清水中,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而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5)盐碱地中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造成细胞失水,因此植物会出现萎蔫现象。【点睛】熟知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是解答本题的前提,正确辨析图中原生质层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又一前提,掌握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37.如图所示,甲图表示有氧条件下发生在生物体内的生理反应过程,乙图表示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第27页/共3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甲图过程中,能使ATP含量增多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写标号),发生在生物膜上的过程是__________(写标号),过程④⑤⑦⑧__________(填“可以”或者“不可以”)发生在同一生物体。(2)乙图中表示番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是______________。(3)乙图中,经过一昼夜后,番茄植株体内有机物含量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4)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番茄幼苗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遮光,另一部分(b)不做处理(如丙图所示),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6h后,在a、b的对应部位截取相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Ma、Mb。则b叶片被截取部分在6小时内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总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②④⑦⑧②.②⑦③.可以(2)B和D(3)增多(4)Mb-M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可知,②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③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④⑦⑧表示有氧呼吸,④⑤或④⑥表示无氧呼吸。【小问1详解】甲图中能产生ATP的过程包括光反应阶段、有氧呼吸三个阶段以及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故甲图过程中能使ATP含量增多的过程是②(光反应阶段)、④(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或有氧呼吸第一阶段)、⑦(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和⑧(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光反应阶段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阶段发生叶绿体基质中,有氧呼吸第一、二、三阶段分别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上,无氧呼吸第一、二阶段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故发生在生物膜上的过程是②(光反应阶段)和⑦(有氧呼吸第三阶段)。④⑤表示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过程,④⑦⑧表示有氧呼吸过程,在植物体内可以同时发生,故过程④⑤⑦⑧可以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小问2详解】乙图中:AB段,CO2含量逐渐增加,说明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BD段,CO2含量逐渐减少,说明呼吸作用弱于光合作用;DE段,CO2含量逐渐增加,说明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其中B点和D点,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小问3详解】乙图中,由于E点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A点,因此经过一昼夜后,番茄植株体内有机物含量增多。第28页/共3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小问4详解】假设a、b叶片的初始重量均为X。在适宜光照下照射6小时,a叶片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则其在6小时内消耗有机物的量为X-Ma;b叶片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且其在6小时内积累有机物的量为Mb-X。由此可知,b叶片在6小时内合成有机物的量=6小时内消耗有机物的量+6小时内积累有机物的量=Mb-Ma。38.如图1表示某一动物(2N=4)个体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图2表示该动物在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3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4表示该生物体内一组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1)图4中甲、乙、丙属于有丝分裂的是_____,该动物是一个_____(雌/雄)性动物。乙图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2)图1中a、b、c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填字母),图1_____对应的细胞内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3)图2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_____(填数字序号)阶段;B过程表示生物体内发生了_____作用。(4)图3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图3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5)图4中_____细胞处于图3中的DE段。图4中丙图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图2中_____(填数字序号)阶段。图4中乙图所示的细胞中相应的数量关系对应图1中的_____。【答案】(1)①.甲②.雌③.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2)①a②.Ⅲ和Ⅳ.(3)①.③⑥②.受精第29页/共3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①.DNA复制②.着丝点分裂(5)①.甲②.②③.Ⅱ【解析】【分析】1、据图分析:图1:a代表染色体、b代表染色单体、c代表核DNA,Ⅰ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分子=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Ⅱ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之前;Ⅲ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但数目均只有Ⅱ中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Ⅳ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数:DNA分子=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2、图2:A表示减数分裂,B表示受精作用,C表示有丝分裂。3、图4: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含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细胞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排列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小问1详解】据图4可知,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含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细胞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排列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甲属于有丝分裂,乙、丙属于减数分裂;根据图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判断该动物属于雌性动物,图为初级卵母细胞,其产生的子细胞是第一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小问2详解】根据图1可知,b数目可为0,c的数目等于a或为a的二倍,故a代表染色体、b代表染色单体、c代表核DNA;图1的Ⅲ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但数目均只有l中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图1的Ⅳ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数:DNA分子=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因此图1的Ⅲ和Ⅳ对应的细胞内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小问3详解】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别对应于图2中⑥、③阶段;B过程染色体数目加倍至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故表示生物体内发生了受精作用。【小问4详解】图3中AB段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1变为2,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每条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和核DNA数之比由1:1变为1:2,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只含1个DNA分第30页/共3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子。【小问5详解】图3中的DE段没有姐妹染色单体,对应图4中的甲细胞;图4中丙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对应于图2中的②;图4中的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1:2:2,对应图1中的Ⅱ。39.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第二组: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1株,先后进行第一组:取90对亲本进行实验D、E、F三个实验杂交组F1表现型交配组合F1表现型合A:30对红花×35红花∶1D:绿茎×紫茎绿茎∶紫茎=1∶1亲本红花白花B:30对红花×5红花∶1E:紫茎自交全为紫茎亲本白花白花C:30对白花×全为白花F:绿茎自交由于虫害,植株死亡亲本白花(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________,最可靠的判断依据_______组。(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3)由A、B两组均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_______。(4)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______。(5)如果F组正常生长繁殖的话,其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答案】①.①白花②.A③.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④.2∶1⑤.紫茎⑥.绿茎︰紫茎=3∶1【解析】【分析】由A组合红花×红花的后代35红花∶1白花,说明发生了性状分离,因而可判断红色是显性,白色是隐性。由于第二组的F组子代全部死亡,故判断茎色的显隐性关系只能分析D组和E组,从D组结果来看,两亲本一定是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若亲本中紫茎是杂合子,则与E组的结果不符,因此D组第31页/共3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亲本中的紫茎一定是隐性纯合子,亲本中的绿茎是显性杂合子。【详解】(1)根据第一组中的A组实验:红花×红花→红花和白花,可知白花相对于红花是隐性性状。(2)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若B组亲本红花植株为纯合子,则子代应该均为红花;若亲本红花植株均为杂合子,则子代红花∶白花=1∶1;而实际情况是B组子代中红花∶白花=5∶1,由此可见,B组亲本红花植株中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若从B组中所取的亲本红花植株是纯合子,则其自交后代均为红花;若所取的亲本红花植株是杂合子,则其自交后代中红花∶白花=3∶1。(3)由B组子代可知,白花的比例是1/6,可以写出1/2×1/3,因此亲本红花的杂合子的比例是1/3,纯合子比例是2/3,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2∶1。(4)第二组的情况与第一组不同,第一组类似于群体调查结果,第二组为两亲本杂交情况。D组后代绿茎∶紫茎=1∶1,属于测交类型,说明亲本一个是杂合子,一个是隐性纯合子,而E组中紫茎自交后代都是紫茎,说明紫茎植株是隐性纯合子,则绿茎植株是杂合子。(5)如果F组的绿茎植株(杂合子)能正常生长繁殖的话,其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是绿茎︰紫茎=3∶1。【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答题关键在于根据亲本表现型、子代表现型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亲本基因型,明确题干中第一组亲本不是一对,而是多对,对于显性性状的亲本来说,可能含有显性纯合子、杂合子两种基因型。第32页/共3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3-09-07 18:10:01 页数:32
价格:¥2 大小:1.24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