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卷(二)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卷(二)(测试范围:第七、八单元)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字词百花园。(26分)1.把右图中的诗句工整地抄写下来。(2分)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聒噪(guōjuā)闲逸(tùyì)树桩(zhuāngzuāng)馈赠(guìkuì)某年(mǒumǔ)凛冽(lǐnlǐng)3.读拼音,写词语。(8分)yúshùpǔsùpāoqìchǐxiào()()()()kǎigēhúpànkuàngdájiàohuì()()()()4.我会查字典。(3分)(1)“暇”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2)“缝”字有两个读音,在“门缝”一词中“缝”读;在“缝补”一词中“缝”读。5.根据意思写词语。(3分)5 (1)不用说就能明白。()(2)课文《我的“长生果”》中指作者读书读到入迷的程度。()(3)比喻读书不做细致地分析,笼统地接受。()6.选择填空。(7分)(1)选择恰当的书名填空。(4分)《封神榜》《水浒传》《西游记》《荡寇志》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就会丢下烦琐的《》,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浮想联翩(2)填上恰当的词语。(3分)如醉如痴泪落如珠一位爱好美术的小学教师,他有几套连环画,我看得:《七色花》引得我,《血泪仇》又叫我。二、句子游乐场。(7分)1.按要求写句子。(3分)(1)我们的船渐渐缓缓地逼近榕树了。(修改病句)(2)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改为反问句)(3)一只画眉鸟站在树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仿写拟人句)2.你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照样子,写一写。(2分)例: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1)(2)3.和例句句意不同的一句是()(2分)例句: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A.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5 B.难道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C.你应该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D.你不是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三、课文欢乐谷。(10分)1.四时景物皆成趣。第七单元的课文都是文章。《山居秋暝》写时节山居所见的景色;《枫桥夜泊》写江畔秋夜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长相思》写塞上凄迷,苦寒天气引发词人对家乡的;《鸟的天堂》中加引号“鸟的天堂”指,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月迹》中作者把追求的思想感情浓缩到对的追逐之中。2.第八单元的课文都与有关。《古人谈读书》中孔子用“”教导我们要多向别人请教;朱熹指出读书时最要紧的是“”,从而带动“眼到”、“”;《忆读书》中冰心告诉我们“”;《我的“长生果”》中作者表达对的浓厚情感和对的热爱,说明是自己历程中的“长生果”。四、语言综合运用与实践。(5分)1.读新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在世界读书日(4月23日)来临之际,某教育公益项目联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专业机构的调研支持下,重磅发布《城乡少年阅读现状白皮书》。报告显示,乡村阅读面临缺书、缺机会、缺数据阅读、缺渠道等严峻现实,受访的半数乡村少年中,去年全年课外阅读量不足4本,高达七成的乡村少年缺少父母伴读和指导。(摘编自《消费日报》网)2.本学期,在你们班开展的“整本书阅读”活动中,你一定遇到了一些特别棒的书吧!好书是要分享的,请选择一本好书推荐给你的家人。(3分)我想推荐的书是《》。我推荐的理由是5 五、阅读大舞台。(22分)(一)课内阅读。(10分)①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有的,有的,有的。②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2.“应接不暇”的意思是:。用“”画出选段中表现“我”的眼睛应接不暇的句子。(2分)3.第①自然段从鸟的两方面进行描写,让我们感受到鸟儿多、多,同时也感受到它们生活的。(2分)4.作者在描写鸟儿的活动时,采用了的写法,不仅总体描写了鸟儿的活动,还重点描写了的活动。(2分)(二)课外阅读。(12分)父亲留下的书香我家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从我全家人喜欢读书看出来。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母传留下来的。我父亲别无嗜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陶醉其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这,就说来话长了。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忧心忡忡。这时我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5 不释手。父亲钻研过一本《中国针炙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做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降临了,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下床了!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做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炙……母亲的病治好了,她享受到了古稀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缕缕的书香。1.对文中画“_____”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虽”“却”表示转折关系。B.两个“书香”的意思不一样:“书香门第”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缕缕书香弥漫”指父亲因爱读书而营造的读书氛围,使孩子受到熏陶。C.“我们”家虽然有读书的氛围,却算不上是世代有知识有文化的家庭。2.短文从两个方面写父亲爱读书,分别是()(多选)(3分)A.钻研中医和中草药书B.好读“苦书”C.父亲别无嗜好,就喜欢看书D.陶醉于古今中外名著3.“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中“苦”字加引号指的是什么?“‘苦’不释手”的意思是什么?(4分)4.短文第4、5自然段哪些地方写得特别细致?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六、习作。(30分)题目:我来到了提示:如果有一天,你进入了时光隧道,穿越到了某部书中,你最想见到谁呢?孙悟空、鲁滨逊、白雪公主……请你充分发挥想象,想想你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新奇的事。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想象大胆合理,情节安排有条理,不少于400字。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8-24 20:33:01 页数:5
价格:¥5 大小:2.66 MB
文章作者:180****8757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