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知识清单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助记二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2

2/32

剩余3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知识清单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助记(二)1.官职沿革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从春秋时齐桓公开始,我国历朝历代都设有谏官,如汉朝的谏大夫,谏议大夫,左、右拾遗,均是谏官。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向君主提意见。(×)解析:左、右拾遗是唐代官职。2.礼部,为六部之一,主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务,长官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3.“三司”,在唐代之前,同东汉时的“三公”,是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宋代的“三司”指兵部、刑部、户部。(×)解析:宋代的“三司”指盐铁、度支、户部。4.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将领不能专兵。凡遇战事,在将领中选拔一人给予“都统制”的官名,以节制兵马。(√)5.左徒,战国时楚国设此官,参与议论国事,发布号令,接待宾客。屈原就曾任楚怀王左徒。(√)6.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7.御史,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掌管朝廷礼仪及档案文件等。(×)解析:自秦朝开始,御史成为负责监察朝廷官吏、诸侯的官职,此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8.巡按,“巡按御史”的简称,是被朝廷派遣分赴各地巡视的监察御史,负责考核吏治、调动官职、审理大案等。(×)解析:巡按没有调动官职的权力。巡按是“大事奏裁,小事立断”。9.主持进士考试的人被称为“知贡举”,就是“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清代会试的知贡举多从一、二品大臣中选派,满汉官员各一名,担负考场事务和阅卷取士之责。(×)解析:清代知贡举不担负阅卷取士之责。10.廉访使,宋、元时期的官职名。宋代全称为廉访使者,元代全称为肃政廉访使。主管监察事务。(√)11.尚书,原指掌管文书及群臣奏章的官。南北朝时期,尚书为事实上的最高行政长官。(×)解析:“尚书”之上还有“宰相”一职,并非“最高行政长官”。12.丞相,秦代以后为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有时称相国、宰相,简称“相”。(√)13.翰林是我国古代文官,常为皇帝起草文书,参与编修国史等,并备皇帝咨询。这一职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唐太宗时。(×)解析:应为“这一职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唐玄宗时”。14 .仆射,官名。秦始置,汉以后因之,地位仅次于尚书令,职权渐重。宋以后废,太平天国曾设仆射一职。(√)15.军机处是清代雍正年间设立的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兼任,称为“军机大臣”。(√)16.参知政事是清朝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解析:“清朝”错,应是“唐宋时期”。清朝不设此职。17.侍讲,既指给皇帝或太子讲学,又是官名,指为帝王、皇子讲学的侍从之官。(√)18.巡抚,地方长官,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抚军。总揽一省军政、民政,地位略次于总督,仍属平行。(√)19.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刺”是“刺探、拷问”之意,即任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解析:“刺”是“检核问事”之意。20.节度使是唐朝时在重要地区设立的地方行政长官。因授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节度使”。(×)解析:节度使是地方军政长官。21.功曹是古代的官名,亦称“功曹史”,为郡守的主要佐吏。该官职除掌人事外,还参与管理一郡的政务。(√)22.经略使,唐始设,是边防军事长官,宋代置于沿边各路,常兼安抚史。(√)23.提辖是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曾任此官。(√)24.主簿,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负责参谋的佐吏。(×)解析:“负责参谋”错,应是“掌管文书、办理事务”。25.爵,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赏。旧说周代有王、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解析:应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26.唐代监察御史官阶不高,不能直接向皇帝弹劾违法乱纪和不称职的官员。(×)解析:唐代监察御史虽然官阶不高,但可以直接向皇帝弹劾违法乱纪和不称职的官员。27.万户是古代侯爵最高的一等,食邑万户,号称“万户侯”,后来泛指高官贵爵。(×)解析:“万户”为金初设置、元代相沿的世袭军职,并不是指“万户侯”。28.在唐代,官员官服的颜色因官位的高低而有所不同,高级官员一般是紫色或红色,有“大紫大红”“红得发紫”等说法,官阶低的一般是青色或黑色,从《琵琶行并序》“司马青衫”可以看出,李白当时的官阶比较低。(×)解析:“司马青衫”说的是白居易,不是李白。29 .“解褐”指脱去粗布衣服,担任官职;“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下车”指官吏初到任。(√)30.“移病”指为官者因生病而上书请求退职。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解析:移病,即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并非真的因生病而上书请求退职。31.“迁谪”谓官吏因罪被降职并被流放。其中“迁”指官职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是升职。(×)解析:“左迁”是降职。32.“出”在古代一般指地方的官员到朝廷担任要职,如《琵琶行并序》中“予出官二年”。(×)解析:“出”指京官到地方就任。33.“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其中“黜”指对官员的晋升或进用,“陟”指对官吏的降职或罢免。(×)解析:“黜”指对官吏的降职或罢免,“陟”指对官员的晋升或进用。34.“署”表示授予官职,“领”“行”均表示兼任官职,“权”“守”表示暂代官职。(×)解析:“署”表示代理或暂任官职。35.“加官”指在担任原有的官职之外,又兼任其他官职,例如汉朝的侍中,即为列侯、将军等的加官。“加官”亦指官职的晋升。(√)36.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37.“超”指升迁、提拔,“超擢”“超迁”“超拔”均指破格或越级提升。(√)38.表示罢免官职的词语有“罢、黜、免、夺”等,表示升职的词语有“升、擢、拔、晋”等。(√)39.“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召幸”特指皇帝对臣下的召见。“近幸”指帝王宠爱的妃子。(×)解析:“召幸”指皇帝召见,也指帝王召嫔妃宫女侍寝。“近幸”则多指帝王宠爱的臣子。40.“世荫”指在封建时代,子孙因为先人或祖上有卓越的功勋而世袭官职。(√)41.赠官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在大臣立功后或死后,追授给大臣一个较高的官职或称号。(×)解析:“立功后”错,赠官是我国古代的政治行为,意思是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42.“振恤”意思是赈济与抚恤,即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做出相应的反应和对策。(√)43.中国古代的弹劾制度创立于秦汉,是封建监察制度的核心内容。弹劾权是谏 议大夫最重要的权力。(×)解析:弹劾权是御史最重要的权力。44.优诏,指由皇帝颁发的表示褒美嘉奖的诏书。(√)45.“夺情”指古代官员服丧期满后而被朝廷征用。(×)解析:“夺情”指古代官吏在服丧期未满时被朝廷强行征召。46.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同义用语还有很多,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解析:践政、践莅,含“当政、在任”之意。践袭,含“蹈袭、沿用”之意。践事,含“供职、充役”之意。47.“台阁”在东汉时期是尚书省的别称。因汉尚书台在宫禁内,因此有这一称谓。后亦泛指中央政府机构。(√)48.“股”本义为大腿,“肱”本义为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股肱之臣,指辅佐帝王的重臣,现也喻为十分亲切且办事得力的人。(√)49.起复,封建时代官员在父母去世后,一般应停职回家守丧,在丧期未满时又被朝廷重新起用,叫作“起复”。(√)50.古代用“殿最”表明考核政绩或军功的高低和先后次序,上等称为“殿”,下等称为“最”。(×)解析:上等称为“最”,下等称为“殿”。51.“休沐”,即休息沐浴。古人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后指政府官员每五天一次的例行休假。(√)52.“秩”指官员的俸禄,也可以指官员的官职、品级。“符”是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诸侯用的凭证。(×)解析:“征调诸侯”错,应是“征调兵将”。53.“笏”是古代大臣上朝面君时手中所执的狭长板子。所有的笏形制相同,在上面可以记录君命或旨意。(×)解析:笏的形制不同,按照官品分为玉笏、象牙笏和竹笏。2.教育科举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夏朝学校的名称为“校”,是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为“序”。周代学校的名称为“庠”。古人常以“庠序”泛指学校,或代指教育事业。(√)2.国子监,又称“国子学”或“太学”,南北朝时,或设国子学,或设太学,或两者同设。(√)3 .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也就是太学;乡学则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解析: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与“太学”有所不同。4.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唐代国子监设有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5.国子监之称始于隋朝,之后历代沿袭至清代,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主簿为该部门主管。(×)解析:国子监的主管应为国子监祭酒。6.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门附近而得名,也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术机构。(×)解析: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7.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由私人所设立的与学府没有任何关系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解析:书院一开始由私人设立,但后来官府也对其加以干涉。8.成均相传为西周的大学,或谓西周前已有。唐高宗时,曾改国子监为成均监,故后人亦有称国子监为成均者。(√)9.学官是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学政、教授、教习、监生、诸生等。(×)解析:监生、诸生都指学生。10.教授是古代的一种学官,主管学校课试、学规等方面的具体事务。(√)11.博士和教授都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解析:“博士”“教授”都是学官名。12.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教授、博士等人员,是负责教学工作的老师。(×)解析:司业是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事,不负责教学工作。13.博士,指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西晋始置律学博士,北魏始置医学博士,隋、唐又增算学博士、书学博士等。(√)14.学政是“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地方官担任。(×)解析: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15.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宋代始名,各路的州、县学均置教授。(√)16.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17 .监生是国子监的学官。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按规定必须是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清代可以用捐纳的办法取得这种称号。(×)解析:监生不是学官,而是国子监的学生。18.诸生是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但不包括在太学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解析:诸生包括在太学学习的生员,如《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19.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人才。(√)20.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解析:“察茂才”“举孝廉”都是自下而上选拔官吏的制度。21.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被推举的人通过试用考核,再对其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秀才等。(√)22.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他们互相吹捧,弄虚作假。童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就是对此种现象的讽刺。(√)23.科举指隋唐及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至明朝形制完备。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24.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院试、会试、乡试、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解析:科举考试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25.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明经取士。唐亦设此两科,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通过考试者谓之“举进士”。(×)解析:在唐代,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即可被称为“举进士”。26.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吏部,考官通常由吏部侍郎担任,主持考试的人被称为知贡举。(×)解析: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吏部,唐玄宗时改为礼部,由礼部侍郎担任考官。27.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它是功名的起点,考取就可授予官职。(×)解析:考取秀才不能授予官职。28.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考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应试者只限童生,即未成年的儿童。(×)解析:童生试的应考者称童生,与年龄无关,白首者亦可称为童生。29 .乡试是明、清两代每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即考场的意思)。(×)解析: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一次,而非每年一次。30.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31.会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的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32.殿试是科举制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只有皇帝可以主持殿试。(×)解析:“只有皇帝可以主持殿试”错,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持殿试,并不亲自策问。33.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解析:科举考试始于隋炀帝。34.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以进士、明经为主。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35.宋代开设博学鸿词科,简称词科,本来是制科(皇帝特诏举行的考试科目),是一种在科举制度之外笼络知识分子的手段,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解析:博学鸿词科唐开元年间始设,另考试时间并非三年一次,如清代总共只开考过两次。36.八股文是自有科举考试制度以来就规定的一种考试文体。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解析: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37.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内容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帖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有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则只有经义一门。(√)38.经义又称“策问”,即议论。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的问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解析:经义不等同于策问。39.严格说来,中国的科举制度应分为文举和武举(文科和武科)两种制度。武举是专门为选拔武官而设置的科目。武举出身的进士和文举出身的进士地位相同。(×)解析:武举出身的进士地位一般低于文举出身的进士地位。40.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称号;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称号。一、二、三甲统称进士。(√)41.在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及第、落第、登科都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解析:“落第”指应试未中,也叫“下第”。“及第”和“登科”都指应试中选。42.院试录取的第一名叫作“案首”,会试录取的第一名叫作“会元”,殿试录取的第一名叫作“榜眼”。(×) 解析:殿试录取的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43.乡试的考试时间在八月,录取名单称“桂榜”;会试的考试时间一般在三月,录取名单称“杏榜”;殿试没有确定的时间,录取名单称“金榜”。(√)44.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45.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解析: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46.乡试中举意味着已经有资格踏入仕途,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做学官、当知县的机会。(√)47.通过乡试的人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解析:应是通过院试的人可称为“生员”或“秀才”。48.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色纸书写,故而被称为“黄榜”“黄甲”“金榜”。名单由皇帝书写。考中进士可称“金榜题名”。(×)解析: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一般由翰林院或者礼部(各个朝代不一样)书写,皇帝盖章,并非由皇帝书写。49.唐代取士由地方举送中央考试,称为“乡贡”。被举送应试的人称为“举人”。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就称为“进士”,也称为“秀才”。可见唐代进士、举人和秀才概念与后世不同。(√)50.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录取后称为“进士”。明、清之制,殿试后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皆通称为“进士”。(√)51.生员(秀才)参加贡试,考中的人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解析:生员(秀才)参加的是乡试。52.举人参加会试,考中的人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53.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为科名中的最高荣誉。(√)3.姓名称谓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古代有姓和氏之分,三代(夏、商、周)以前女子称姓,男子称氏。氏为姓之本,姓由氏所出。(×)解析:“氏为姓之本,姓由氏所出”错,应是“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2.在古代,姓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姓,而贱者有名无姓。氏同而姓不同,可通婚姻;姓同而氏不同,不可通婚姻。(×)解析:在古代,用以区别贵贱的是“氏”,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3.古人常自称姓名或名,如“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有时也直称所厌恶的人的名,而不称其字。(√)4.字,也叫表字,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代男女皆为20岁取字。(×)解析:古代男子20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要另取一个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5.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呼,对平辈或者尊辈一般称字,如“苏东坡”。(×)解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东坡居士”是他的号。6.字和名在意义上往往有一定的联系,往往用字来解释名。有些人的字广为人知,本名反而隐没于世,称为“以字行”,如孟浩然,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7.小名也叫小字,乳名,如曹操小名阿瞒,刘裕小名寄奴。(√)8.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古人的名和字由父亲或尊长取写;号由自己取定,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解析:“号由自己取定”错,号多为自己所起,亦有由他人所起的。“只用于自称”错,对他人也可称号,以示尊敬。9.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赞美性的称号叫谥号。如明崇祯帝谥号为“庄烈”,陶渊明谥号为“靖节”。(×)解析:“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赞美性的称号”错,谥号可褒可贬可中性,并非只是“赞美性的”。10.谥号可分为官谥和私谥两大类,有美谥、平谥和恶谥之分。(√)11.庙号是封建时代皇帝去世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所特起的名号,如某祖、某宗等。只有开国皇帝才可以称“祖”,后继者称“宗”。(×)解析:“只有开国皇帝才可以称‘祖’”错。个别朝代的前几任皇帝均可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明太祖”,其子朱棣称“明成祖”。12.隋朝以前,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例,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宋朝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解析:“宋朝以后”错,应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庙号开始泛滥,而唐朝以后,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外,皇帝大多有庙号。13.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加,或死后追加。追加者亦可被视为谥号。(√)14.对皇帝的称呼,有庙号、年号和谥号等,庙号起于商朝,谥号起于周,年号自汉武帝始。(√)15.“髫龀”指小孩七八岁换牙期,代指童年。白居易《观儿戏》曰:“髫龀七八岁,绮纨三四儿。”(√) 16.古代男子十八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解析:“十八岁”错,应是“二十岁”。17.总角是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一种发型,将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形如两个羊角。后代用以称少年时代,如“总角之宴,言笑晏晏”。(√)18.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到了十六岁会把头发梳起来,插上簪子,表示已到出嫁年岁。后称女子待嫁为“待字”。(×)解析:“把头发梳起来,插上簪子”即及笄,古代女子及笄之年为十五岁,而非“十六岁”。19.“而立”“不惑”“知命”都出自《论语·为政》,分别指三十岁、四十岁、六十岁。(×)解析:“知命”指五十岁。20.“古稀”指七十岁;“耋”指七八十岁;“耄”指八九十岁,古代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说法;“期颐”指一百岁。(√)21.“六亲”,历代说法不一,有的以父、子、兄、弟、夫、妇为“六亲”,有的则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22.古代以伯、仲、季、叔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季为老三,叔排行最小。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为“仲父”。(×)解析:“季为老三,叔排行最小”错,应是“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同时,“伯、仲、季、叔”应为“伯、仲、叔、季”。23.古代男子对妻子的称谓有夫人、娘子、拙荆、外子等,女子对丈夫的称谓有丈人、官人、郎君等。(×)解析:“外子”是妻子对丈夫的称呼。24.鸳鸯本为同命鸟,双栖双宿,所以古人用它来比喻夫妇。(√)25.东床指女婿。对女婿称“东床”,源于晋代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坦腹东床”的传说。(√)26.在中国古代,千金用于敬称富人家的女孩儿,今多用作对别人女儿的美称。(√)27.舅姑是古代妇女对母亲的兄弟和父亲的姐妹的称呼,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解析:“母亲的兄弟和父亲的姐妹”错,舅姑是古代妇女对丈夫的父母或男子对妻子的父母的称呼,“待晓堂前拜舅姑”中的“舅姑”指公婆。28.绰号又叫外号或诨名,一般是他人根据某人的外貌、性格、行为等特征而另起的“名字”,如唐代温庭筠因面貌丑陋而被称为“温钟馗”。(√)29.在古代,可以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一个人,如称南宋诗人杨万里为诚斋先生。也可以将一个人的官地名作为他的称谓,如称柳宗元为柳河东。(×)解析:在古代,可以用官地名来称呼一个人,但称柳宗元为柳河东属于“称籍贯”。 30.“郡望”意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如韩愈虽是河南河阳人,但因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31.绅是古代仕宦者围于腰际的大带,缙绅就是把笏板插在大带间,指的是在朝廷中做官之人。(×)解析:“指的是在朝廷中做官之人”错,缙绅可以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引申为官宦的代称。32.古代对百姓的常见称谓有布衣、青衫、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解析:青衫在古代可指学子或低级官员等,但不指百姓。33.古代称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常在名前加职业名,如庖丁。(√)34.古人为表示谦逊的态度,常用“愚”“鄙”“敝”等词语自称,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还用“卑”“窃”来谦称自己身份低微。(×)解析:“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时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并非“谦称自己身份低微”。35.古代臣子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天子、陛下等,帝王的自谦之辞有寡人、朕、不穀等。(×)解析:“朕”只是皇帝的自称,不是谦称。36.读书人的自谦之辞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不孝顺。(×)解析:“不才、不佞、不肖”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而非“不孝顺”。37.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辞。“家”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如家父、家母。“舍”用于谦称自己的家或比自己小的亲属,如舍侄、舍弟。(√)38.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自己为“在下”;小可是自谦之辞,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39.陛,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是臣僚谒见帝王时所处的地位和位置,后来就成为臣僚与帝王面对面时对帝王的敬称。“殿下”也是对皇帝的尊称。(×)解析:“殿下”是对皇子、亲王等的敬称。40.阁下是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的敬称,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41.在古代,臣子常用“寡君”对别国谦称本国国君,用“寡小君”对别国谦称本国国君夫人。如《秦晋崤之战》:“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论语·季氏》:“称诸异邦曰寡小君。”(√)42.称谓前面加“先”,用于敬称地位 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经退位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去世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去世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经去世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解析: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故。先帝指本朝在位皇帝的亡父,也指远古帝王。43.称君主为独夫,称一般人为竖子、小子等,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如《荆轲刺秦王》:“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孔雀东南飞 并序》:“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4.行政区划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尚书·禹贡》记载,中国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徽州。后“九州”成为中国的代称。(×)解析:徽州不属于古代九州,应为雍州。2.“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李商隐《马嵬(其二)》],“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两诗中“九州”的含义应该是一致的,都指中国。(√)3.“十二州”之说起于《尚书·尧典》,它是在“九州”的基础上,增置幽、并、营三州而成。(√)4.县是我国的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始于春秋初期,最初设置在边地,有国防作用。战国时期,县已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单位。(√)5.战国时各国已普遍置郡,如苏洵在《六国论》中说“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战国后期,郡县制已经在各国较为普遍地实行,说明郡县制在当时已正式成为全国统一的行政区划。(×)解析:在整个战国时期郡县制始终是分封制的附庸,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郡县制才正式成为全国统一的行政区划。6.郡县制萌生于春秋,演进于战国,正式确立于秦代。(√)7.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彻底废除分封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分天下为36郡。贾谊《过秦论》中说“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其中的“桂林、象郡”就是36郡中的两个郡。(×)解析:“‘桂林、象郡’就是36郡中的两个郡”错。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年即分天下为36郡。南海、桂林和象郡三郡,为秦始皇公元前214年南平百越后设置。8.秦汉以后,管理万户以上县的称为县长,万户以下称县令;唐代县分上、中、下各级,管理县的人不再有令、长之分;宋代临时由京官管理县政,称知某县事;明清改称知县。(×)解析:秦汉以后,管理万户以上县的称为县令,万户以下称县长。9 .“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郡县制。如“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中,南阳是郡名,西鄂是县名。(√)10.汉初,刘邦鉴于秦王朝孤立而亡的教训,广建王侯。先封“同姓七国”(韩、赵、楚、淮南、燕、长沙、梁),后封“异姓九国”(楚、荆、代、齐、赵、梁、淮阳、淮南、燕),实行了郡国并存制。(×)解析:先封韩、赵、楚、淮南、燕、长沙、梁“异姓七国”,后封楚、荆、代、齐、赵、梁、淮阳、淮南、燕“同姓九国”。11.中国行政区划中真正地出现“州”一级,始于西汉武帝。汉代设置9个州,州的长官代表汉王朝监察所辖的郡、国。(×)解析:汉代设置了13个州。12.东汉设州牧,执掌一州军政大权,州逐渐成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全国的行政区划由郡县制演变为州郡县制。(√)13.汉代“州”开始成为一级行政区实体,中国的行政区划进入州制的新时期,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直至唐代,州一直为中国最高的行政区划单位。(×)解析:直至隋代,州一直为中国最高的行政区划单位。14.中国的行政区划在唐宋时期进入了道(路)制阶段。“道”和“路”最初都是监察区的性质,而后转化为行政区。唐朝的最高行政区划不是州或郡,而是“路”;宋朝的最高行政区划是“道”。(×)解析:唐朝的最高行政区划是“道”,宋朝的最高行政区划是“路”。15.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的诗前小序里说“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这说明当时九江是郡一级的行政区划。(×)解析:“九江郡”,隋置,唐代叫江州或浔阳郡,由后文“江州司马青衫湿”可知,当时九江称江州,是州一级的行政区划。白居易诗与序中的“浔阳”“九江郡”用的是旧称。16.唐太宗依据山川形势,划分全国为十道,唐玄宗把“府”引进行政区划中来,唐道下辖府、州,府、州下领县。(√)17.汉至南北朝时期多称高级官员及诸王治事之所为府。唐朝至清朝的行政区划中,府比县高一级。府的长官叫作知府。(√)18.“都护”一词为官名,“都”为全部,“护”为带兵监护,“都护”即为“总监护”之意。到唐玄宗开元、天宝时,朝廷在内地与边地设有安东、安北、单于、安西、北庭、安南都护府,这就是著名的六都护府。(×)解析:“在内地与边地”说法有误,唐王朝在边地设置都护府。在内地重要地区设置都督府,但不久即以权重而废。19 .安史之乱以后,节度使制被滥用于内地,使这种原为边关所用的军事制度变为内地实际的行政区划单位,而且大者连州十数,小者亦兼三四。而唐初的行政区划单位——道,在安史之乱后已徒有虚名了。(√)20.宋初正式废去道制,改为路制。宋代路下为府、州,府、州之下为县。府与州同级,地位与州相等。国都、陪都,皇帝诞生、居住和巡游过的地方以及地位重要的州,都改置为府。(×)解析:府虽与州同级,但地位要略高于州。21.“军”始于唐,当时称军镇,属军事系统,多设在边区,只管军队不管民政。宋代与唐代一样,“军”属军事系统。(×)解析:在宋代,“军”是地方行政区划单位。22.魏晋南北朝至隋朝时期最高的行政区划单位——州,在唐宋时期仍继续沿用,不过变成了行政区划的第二级单位,隶属于道或路。(√)23.行省(简称为省)制历经元、明、清三代。省名起源甚早,魏晋时期的尚书省、中书省直辖地方。元朝在地方设立若干行中书省,作为朝廷中书省在外地的代理机构,后成为最高一级的行政区划。(×)解析:魏晋时期的尚书省、中书省,都是中枢要署,不直辖地方。24.明代将全国划分为两京和13个承宣布政使司,在布政使司之下设府和直隶州,府以下有县和属州,各直隶州以下有县。(√)25.明太祖朱元璋把国都所在的顺天府(治所在今南京市)改称直隶,也称京师。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年间迁都应天府(治所在今北京市),改称直隶(即京师),而原直隶改称南直隶,又称南京。(×)解析:南京市明时称应天府,北京市明时称顺天府。26.康熙初,改布政使司为省。清朝的省区划分,为中国现代省的政区划分奠定了基础。(√)27.自春秋初至清末,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先后经历了萌芽时期、州制时期、郡县制时期、道(路)制时期和省制时期五大阶段,历时两千多年。(×)解析:应先是郡县制时期,后是州制时期。28.元末明初诗人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诗云:“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句中的“白下”指的是苏州。(×)解析:白下是南京的别称。29.唐代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云:“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句中的“洛城”即洛阳,洛阳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因地处洛河之北而得名。(√)30.宋代柳永《望海潮》词云:“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句中的“钱塘”指的是南京。(×)解析:钱塘指杭州。31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中的“广陵”指的是南京。(×)解析:广陵指扬州。32.杜甫《蜀相》诗云:“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句中的“锦官城”指的是重庆。(×)解析: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也可简称为锦城。33.南宋林升《题临安邸》诗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句中的“汴州”指的是北宋首都汴梁,即现在的安阳。(×)解析:汴州指的是现在的开封。34.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35.项羽灭秦后将秦国本土关中地区分封给秦军三位降将,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合称“三秦”。(√)36.“三辅”本指西汉时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37.京畿,唐朝将长安城周边地区分为京县(赤县)和畿县,京城所管辖的县为赤县,京城的旁邑为畿县,统称京畿。(√)38.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古以二十五家为乡,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闾,因以“乡闾”泛指民众聚居之处。(×)解析:古以二十五家为闾,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39.“里”是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明清时以二十五家为一里,里的主管叫里长。(×)解析:先秦时以二十五家为一里,明清时有变化,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5.礼仪习俗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我国古代以祭祀之事为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吉礼,合称“五礼”。(×)解析:我国古代以祭祀之事为吉礼,以冠婚之事为嘉礼。2.吉礼是古代“五礼”之一,即祭祀天神、地祇、人鬼的礼仪活动。如郊天、祭日月、祭社稷、祭山川、祭天子宗庙、祀先代帝王、祀孔子、巡狩封禅等。(√)3.《曹刿论战》中有这样的话:“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其中“牺牲”是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如牛、羊、猪;色杂为“牲”,如鸡、鸭、鹅。(×)解析:“色杂为‘牲’”错,应是“体全为‘牲’”。4.古代帝王祭祀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只有羊、豕没有牛为“少牢”。(√)5.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少牢,诸侯祭祀社稷用太牢。(×) 解析: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社稷用少牢。6.“家祭”是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如宋代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7.古代祭礼或行大礼前,要沐浴、更衣、独居,不喝酒,不吃肉,戒其嗜欲,以示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解析:“不吃肉”错。古代斋戒中的“不吃荤”,并非吃素食、忌肉食,而是指不吃葱蒜韭姜等有刺激气味的菜。8.祖道是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如《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其中“祖”即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9.嘉礼是饮宴婚冠、节庆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后代的帝王登基、太后垂帘、帝王圣诞、立储册封、帝王巡狩等,也属嘉礼。(√)10.古代男子十八岁行冠礼。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男子的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利。(×)解析: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11.男子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词,并给他起一个与其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12.《周礼》:“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古代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后即可成婚,并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八岁行笄礼后也可结婚。婚礼、冠礼合称为婚冠礼。(×)解析:古代女子十五岁行笄礼。13.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14.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国交情好为“秦晋之好”。(×)解析:“秦晋之好”指两姓联姻。15.古代女子出嫁叫“归”,如《诗经·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归宁”指已嫁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大归”则指已嫁女子回娘家后不再回夫家。(√)16.乡饮酒礼是敬贤尊老之礼,是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历代常以乡饮酒礼作为推行教化的手段。(√)17.鹿鸣宴是古时地方官祝贺考中举人的“乡饮酒”宴会,起于汉代。饮宴之中先奏响《鹿鸣》之曲,随后朗读《鹿鸣》之诗以活跃气氛,故称。(×)解析:鹿鸣宴起于唐代。18.射礼是中华礼仪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华夏先民寓德于射、寓礼于射、寓教于射的珍贵的人文实践成果。周人射礼有四种:大射、宾射、燕射、乡射。(√)19.大射是天子、诸侯祭祀前为祭祀择士而举行的射礼,宾射是接见宾客时举行的射礼。(×)解析:宾射是诸侯朝见天子或诸侯相会时举行的射礼。 20.燕射是地方官为荐举贤能之士而举行的射礼,乡射是天子与群臣宴饮之时举行的射礼。(×)解析:燕射是天子与群臣宴饮之时举行的射礼,乡射是地方官为荐举贤能之士而举行的射礼。21.燕飨之礼,是古时王室以酒肉款待宾客之礼,飨礼在太庙举行,虽设酒肉,但并不真的吃喝,牛牲“半解其体”,也不煮熟,不能食用。(√)22.宾礼是古代“五礼”之一,是诸侯朝见天子的礼节。宾礼共有八种,即朝、宗、觐、遇、会、同、问、视。(√)23.诸侯朝见天子,“秋见曰朝,春见曰觐”,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朝觐。这也是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一种礼制。(×)解析:应是“春见曰朝,秋见曰觐”。24.《孟子·梁惠王下》:“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一般情况下,当时王畿之内的诸侯,一年朝觐四次;封于远方的诸侯则分为“六服”,朝觐的时间因各自服数的不同而不同。(√)25.朝觐是天子单独接见一方一服来朝诸侯,会同则是所有诸侯齐聚京师。会同有大小之分,天子诸侯各自派遣卿大夫参加的,称“小会同”,天子、诸侯亲自参加的,称“大会同”。(×)解析:会同的地点既可以在京师,也可以在别地。26.明代设会同四夷馆,负责接待藩国及外邦使节。使者除朝见皇帝外,还要到东宫朝见皇太子。(√)27.军礼,古代“五礼”之一,即国家有关军事方面的礼仪活动。西周时期,依照四季的变化而划分了四种军礼,春天的叫作振旅,夏天的叫作拔舍,秋天的叫作治兵,冬天的叫作大阅。(√)28.《周礼》中,军礼按内容划分,包括大师之礼、大兵之礼、大田之礼、大役之礼、大封之礼五种不同的形式。(×)解析:“大兵之礼”应改为“大均之礼”。29.古代出征时,为了鼓舞士气,让士兵达到攻无不克的状态,在帅旗之下,将三牲(猪、牛、羊)的鲜血泼洒在地,以祭祀上天,求降福运,是为祭福。这也是古代军礼的一种。(√)30.古代诸侯都亲自参加四时田猎,以及因田习兵、检阅车徒等,分别称为春蒐、夏苗、秋狩、冬狝。(×)解析:应是分别称为“春蒐、夏苗、秋狝、冬狩”。31.军队获胜而归,谓之“凯旋”;皇帝或大臣出城至郊外迎接,以示慰劳,谓之“郊劳”。(√)32.饮至之礼,属于“军礼”之“大封之礼”的范畴,是诸侯朝会盟伐 完毕,祭告宗庙并饮酒庆祝的典礼。后代指出征奏凯,到宗庙祭祀宴饮庆功之礼。(√)33.凶礼是我国古代“五礼”之一,即哀悯、吊唁、忧患之礼,包括丧礼、荒礼、吊礼、禬礼、恤礼等。(√)34.殓分为小殓和大殓,小殓是把死者放入棺中,大殓是将棺放入椁中。根据礼仪制度规定,天子死后,小殓七天,诸侯五天,大夫四天,士三天;大殓在小殓结束后的第二天进行。(×)解析:小殓是给死者沐浴、穿上寿衣、覆衾,大殓是将已装裹的尸体放入棺中。35.古人在丧葬的器具上,除使用棺外,还使用椁。椁是套在棺外的,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所有人均可使用。(×)解析:“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所有人均可使用”错,百姓和一般官吏死后有棺无椁,帝王、诸侯、权臣等死后才有权享用椁。36.丧服制度和丧礼紧密相关。按照与死者的亲疏关系,依次有大功、小功、斩衰、齐衰、缌麻五种服期不等的丧服,其中大功关系最近,缌麻最远。(×)解析:“五服”按亲疏关系依次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其中斩衰关系最近。37.总体而言,凶礼都是在个人或国家遭受不好的事情后,对其表达同情或慰问的礼仪。后世凶礼主要指丧葬、持服、封谥号等与死亡有关的礼仪。(√)38.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孟子非常重视孝悌,他首先提出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解析: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是由孔子提出的。39.九拜,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包括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40.长揖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礼仪,指拱手高举,自上而下。该礼仪不分尊卑贵贱都可使用,但多数用于平辈之间。(√)41.《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其中“拱”是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头顶相合,表示敬意。(×)解析:行“拱”礼时,双手在胸前相合。42.顿首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该词也是常用于书信、表奏中的敬辞。(√)43.稽首是古代的跪拜礼,为“九拜”中最轻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其形式为跪下并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地。(×)解析:稽首是“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44.古人跪时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贴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解析:古人跪时,臀部不能贴脚跟。45.为了表示对人的尊重,古代的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其中“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示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一点,以免饮食污染座席而对人不敬。(√)46.再拜指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开头也常用“再拜”,以示敬意。(×)解析:“再拜”应用于书信结尾。47.膜拜是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48.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一种特有的习俗,起源于周朝。《礼记·曲礼上》载:“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49.避讳的对象有四类:一是帝王,如为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称秀才为茂才;二是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三是圣贤,如避“丘”字;四是长辈,如《红楼梦》中林黛玉写“敏”字总是增减笔画。(√)50.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如将天子的死称为驾崩、山陵崩,将父母之死称为晏驾、见背,将一般人的死称为物故、捐生。(×)解析:晏驾是对帝王之死的讳称。51.佛道徒之死,称涅槃、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52.元宵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该节日的习俗有赏花灯、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到唐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解析:吃元宵的习俗是从宋代开始的。53.寒食节严禁烟火,只能吃冷食。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吃冷食的习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54.清明节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矣”,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55.端午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节这一天要挂艾草和菖蒲、吃粽子、拴五色丝线、挂香袋、避“五毒”、划龙舟等。(√)56.中秋节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雄黄酒等习俗,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解析:饮雄黄酒是端午节的习俗。57.重阳节时家族通常倾室而出,一起庆祝。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饮菊花酒等。(√)58.腊日,古时腊祭的日子,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日”。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 59.除夕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大年三十,指农历十二月三十日。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解析:除夕指农历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即腊月二十九或三十的晚上。6.典章制度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外交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的是礼部。主管军事的是兵部。(√)2.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解析:吏部主管文职官员的任免、考选、升降、调动等事宜。科举考试早期由吏部负责,公元736年后由礼部主管。3.在唐代的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司法刑狱的是刑部,主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收支的是民部。(×)解析:唐代,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没有“民部”一说,主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收支的应该是“户部”。4.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的是户部。(×)解析:“户部”错,应是“工部”。5.西汉的国家中枢机构由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组成,称“三公”。其中大司马总管行政。(×)解析:西汉时,大司徒总管行政。6.“称制”指君主制时代在嗣君年幼、无法亲自听政的时候,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表皇帝执掌国政。(√)7.封禅,封为“祭地”,禅为“祭天”,是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解析:“封”为祭天,“禅”为祭地。8.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具体指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前朝遗民分封领地和相当的治权。(√)9.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君统制,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解析:“君统制”错,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10.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11.“则黥为卒”中的“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又称“墨刑”。一般是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再用墨涂在刀伤创口上,使其永不褪色,适用于罪行较轻的犯人。(√)12.诏狱,指皇帝下令查办的案件,也指皇帝直接掌控的监狱。(√)13.“徒流”是古代刑罚。“徒”是剥夺犯人一定时间的自由并强制其服劳役,“流”是将犯人放逐到边远地区以示惩罚。(√) 14.桎梏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具,在手上戴的为梏,在脚上戴的为桎。古代的刑具与刑罚同时产生,并随着刑罚的变化而变化。(√)15.大理寺为掌管刑狱的官署,长官名为大理寺卿。北齐始设,后历代相沿。明清时与枢密院、都察院合称为三法司,会同处理重大司法案件。(×)解析:“枢密院”是唐至元的最高军事机构,在句中应改为“刑部”。16.金鼓,即四金和六鼓,是古代交战时用于指挥进退的铜锣和军鼓,代表行军与战斗的信号。“金”用以进众,“鼓”用以止众。(×)解析:“金”用以止众,“鼓”用以进众。17.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臣下起兵救援,称为“勤王”。勤王是臣子忠君报国的表现,与“清君侧”相同。(×)解析:“勤王”和“清君侧”有不同之处,“勤王”多指在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清君侧”则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坏人。18.五刃,五种兵器,指刀、剑、矛、戟、矢。后也泛指各种兵器。(√)19.“屯田”是指中国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形式。有官屯与民屯之分,以官屯为主。(×)解析:“屯田”有军屯与民屯之分,以军屯为主。20.戍漕是指陆路运输军需物资。古代军需物资运输以水路为主,水路不通时辅以陆路。(×)解析:“戍漕”指水路运输军需物资。21.明朝军队编制实行“卫所制”。军队组织有卫、所两级。兵士有军籍,但不能世袭为军,他们平时屯田或驻防。遇有战争,朝廷派将领征调率领卫所的士兵作战。(×)解析:明朝军籍是世袭的。22.皇后,皇帝的正妻。古代皇后所居的寝宫多位于后宫正中央,因此皇后寝宫可称为正宫或中宫。中宫、正宫也就成了皇后的别称。(√)23.我国古代宫廷制度森严,只有储君居住的宫殿可以称为东宫。因“东”时属春,色属“青”,故又称“春宫”“青宫”。(×)解析:“东宫”也可指称皇太后。24.“太监”本为官名,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只有地位较高的内监才能被称为“太监”。后宦官亦通称为太监。(√)25.禁中,即宫禁,是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禁中。(√)26.古代天子设五庙供奉祖先,后以“五庙”泛指帝王供奉祖先的宗庙,也代指封建王朝。(×)解析:“五庙”错,应为“七庙”。27 .《战国策》“周,天下之宗室也”中,“宗室”指同一祖宗的贵族,即国君的宗族。(√)28.初税亩是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的按人口征税的田赋制度。不分公田、私田,税率一律为亩产量的十分之一。(×)解析:“按人口征税”错,应是“按亩征税”。29.徭役,指古代统治者无偿征调百姓所从事的劳务活动,包括力役和兵役两部分。明代的一条鞭法规定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按户、丁征收。(×)解析:“按户、丁征收”错,应该是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征收。30.“稽籍出赋”指查验户籍来摊派赋税,这样做可以保证人们缴纳赋税的公平性。(√)31.诏是天子及内阁大臣下达臣属的文体,分为即位诏、遗诏、表诏、密诏、手诏、口诏等,属于命令文体。(×)解析:“诏”是天子下达臣属的文体。内阁大臣没有下诏权力。32.租庸调制是唐朝实行的赋税制度。唐代初期规定,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闰月加二日。如果不服徭役,每天折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为调。(×)解析:“称为调”错,应是“称为庸”。唐代丁男受田百亩,每年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作租;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作调。7.天文地理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星宿”是古代天文学术语,指一颗一颗的星星。我国古代将分布于黄道带及赤道带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选作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及其他天象的相对标志,称为“二十八宿”。(×)解析:“星宿”不是指一颗一颗的星星,而是表示邻近的若干颗星的集合。2.“斗”“牛”均属二十八宿,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斗”指北斗星,“牛”指牵牛星。(×)解析:“斗”“牛”分别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3.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是说物的精华就是天的珍宝,宝剑的光气直射(天上)牛、斗二星所在的区域。(√)4.参星与商星在星空中常一起出现、一起隐没,故古人常以参商比喻彼此和睦。“兄弟为参商”指兄弟之间和睦。(×)解析:参星与商星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古人以此比喻人分离不得相见,也比喻不和睦。5.《诗经》“七月流火”中的“流”是下行的意思;“火”指大火星,即心宿。“七月流火”是说农历七月大火星西降,天气越来越热。(×)解析: “天气越来越热”错。大火星在农历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夏去秋来,天气应该是越来越凉。(注意:“七月流火”一词现虽已可以形容天气炎热,但作为古代文化常识,说“天气越来越热”无疑是错误的)6.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极星非常尊崇,认为它固定不动,众星都绕着它转。后来用北极星指代皇帝。(√)7.曹操《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的“星汉”指北斗星,北斗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解析:“星汉”指银河。8.天罡,古星名,指北斗七星的柄。佛教认为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颗天罡星、七十二颗地煞星。(×)解析:“佛教认为”错,应是“道教认为”。9.轩辕是中国古代星宿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代称,后来成了黄帝的代称。(×)解析:轩辕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人文初祖”黄帝的名字,后借指中华民族。10.“星变”即星象的异常变化。古人迷信,认为国家的兴亡、人事的变迁与星变关系密切。(√)11.“彗孛”指彗星和孛星,古人认为彗孛出现是灾祸或战争的预兆。(√)12.华盖是古星名。旧时以为人的命运中有了华盖星,运气就好。如鲁迅《自嘲》诗中“运交华盖欲何求”。(×)解析:旧时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13.古人把东、南、西、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联系起来想象成四种动物形象,并把这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四象用来划分天上的星宿,也称“四神”“四灵”。(√)14.二十八宿包括东方白虎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苍龙七宿、南方朱雀七宿。(×)解析:二十八宿包括东方苍龙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南方朱雀七宿。15.四象中的苍龙象征春季,白虎象征夏季,朱雀象征秋季,玄武象征冬季。四象变化,周而复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解析:“白虎象征夏季,朱雀象征秋季”错,应是白虎象征秋季,朱雀象征夏季。16.我国古代占星家为了区分天空中的不同星区,将天上的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解析:“为了区分天空中的不同星区”错。古人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主要是为了通过观察天象来占卜地上所对应的区域的吉凶。17.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中,参宿是益州的分野,井宿是雍州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故称“扪参历井”。(√)18.古人以星纪、玄枵、娵訾、析木等二十八星次的位置划分地面上国、州的位置,与之相对应。就天文说,称作“分星”;就地面说,称作“分野”。(×)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的“分野”以十二星次为准,战国以后也有按二十八宿划分的。题干中所提及的是十二星次分野法。 19.古人相信天意和人事彼此感应,故“日有黑子”通常被视为朝政有失的证据。(√)20.白虹贯日是一种自然现象。“虹”即彩虹,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白虹贯日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可是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解析:“虹”实际上是“晕”。21.月亮的别称有桂轮、望舒、广寒、银蟾、金乌、银盘、清虚等。(×)解析:“金乌”是太阳的别称。22.中国古代神话中太阳神的名字叫羲和,羲和驾着六条龙拉的车子在天空驰骋,即所谓“日御也”。(√)23.黄道是古人想象的月亮运行一周年的轨道。古人依据天体星象运行变化对人类的影响的规律制定了黄黑道日,用以作为趋吉避凶的参考。(×)解析:黄道是古人想象的太阳运行一周年的轨道。24.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25.古人经常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26.圭表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一种用来度量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直立于平地的石柱叫“圭”,平行于地面的刻板叫“表”。(×)解析:“直立于平地的石柱叫‘圭’,平行于地面的刻板叫‘表’”表述颠倒,应是直立于平地的石柱叫“表”,平行于地面的刻板叫“圭”。27.日晷,古代利用日影测日高度,以定时刻的仪器,通常由晷针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又称“日规”。(×)解析:“利用日影测日高度,以定时刻”错,应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28.浑仪是古代以“浑天说”为理论基础制造的测定季节变换的一种仪器。(×)解析:“测定季节变换的一种仪器”错,应是观测天体位置的一种仪器。29.玄黄,黑色与黄色,是天地的代称。《易经》中认为“天玄而地黄”。(√)30.六合指天地和东、西、南、北四方,亦泛指天下。(√)31.八荒,“八”为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荒”为荒凉的不毛之地。八荒指远离中原的地方,后泛指周围、各地。(×)解析:“荒”应为荒远之地。32.四海,泛指天下、全国。因古代认为中国四周皆有海,遂称中国为海内,外国为海外。(√)33.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 34.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35.河上,指黄河北岸。黄河大体呈东西走向,上方为北方,故称黄河北岸为“河上”。(×)解析:“河上”指黄河边。36.江表,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长江以南地区地处长江之外,故称江表。(√)37.河北、河南,即河的北面和南面,泛指中原之地。(×)解析:“河的北面和南面”错,应是黄河以北、黄河以南。38.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东”指长江以西的地区。(×)解析:古人在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是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39.古代的“山东”,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不同的山,所指地域不尽相同,和今天的山东省不是一个概念;古代的“中国”有“中原之国”的意思,和今天的“中国”也不是同一个概念。(√)40.江南,泛指长江以南,具体指的是吴越之地。(×)解析:“具体指的是吴越之地”错。从古至今,“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41.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四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戎、西夷、南蛮、北狄,有鄙视之意。(×)解析:“东戎、西夷”错,应是东夷、西戎。42.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以南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43.《廉颇蔺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池”中的“西河”,指的是河西走廊一带。(×)解析:“会于西河外渑池”中的“西河”指的是秦晋之间的一段黄河。44.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但也有特殊情况,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中的“河北”指的是河北省。(×)解析:“将军战河北”中的“河北”就是指黄河以北。45.黄河在古代被称为“河”或“河汉”,春秋战国时以黄河以北的地方为河内。(×)解析:“河汉”指的是银河。46.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被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改称南海。(√)47.“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中的“北海”指现在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48.汉朝前,“关”特指山海关;明清至现在称东北三省为“关外”。(×)解析:汉朝前,“关”特指函谷关。49.“三山”指“三神山”,即蓬莱(蓬壶)、方丈(方壶)、瀛洲(瀛壶)三座仙山。(√)50.泰山,为“五岳”之一,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五岳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称,又称“岱宗”,如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51.在秦汉时期,“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也泛指自函谷关以西的战国末秦故地,包括秦岭以南的汉中、巴蜀。(√)52.“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指玉门关。(×)解析:“指玉门关”错。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的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西汉置关,因其在玉门关之南,故名。53.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54.古代大都指今天的北京,汴梁、东京、京口都指今天的开封,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城都指今天的南京,临安指现在的杭州,姑苏、吴郡指现在的苏州,淮上、江都、维扬都指现在的扬州,会稽指现在的绍兴。(×)解析:京口指今天的镇江。55.班固《两都赋》中的“两都”指汉代长安、洛阳,又叫“两京”。(√)56.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杭州。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都晋阳(故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境内)、国都长安。(×)解析:东汉“三都”中的南都应是指宛(今河南南阳)。8.衣食住行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古代平民百姓不能戴冠,只能用“巾”或“帻”来包头,因这种“巾”或“帻”是黑色或青色的,故秦朝时称百姓为黔首,汉时称百姓为苍头。(√)2.古代衣襟又称为衽,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右掩,不同于中原一带人民的左衽。后来用右衽作为少数民族统治的代称。(×)解析: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应是向左掩,中原一带人民则是右衽。后来用左衽作为少数民族统治的代称。3.黄冠是黄色的束发之冠,黄衣是黄色的衣服,二者都可以指代皇帝。(×)解析:“二者都可以指代皇帝”错,黄冠指代道士。4.“巾帼不让须眉”中的“巾帼”是古代妇女所戴的头巾,借指女性,“须眉”则指老年男性。(×)解析:须眉代指男子,而非老年男性。5.《林黛玉进贾府》“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中的“纨袴”是富贵人家子弟穿的细绢做成的裤子,可以借指富贵人家的子弟。(√)6.褐衣是粗布衣,为古时贫贱的人或地位卑贱的人的穿着。“释褐”即脱去褐衣,比喻生活变得富足。(×)解析:“释褐”比喻开始出任官职。7.品服是古代品官所着之服,古代官员分为九品,品级不同,其品服的颜色、形制、质地也不同。如 唐代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服大红,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青。(√)8.胡服是中国古代西方游牧民族特有的服装,适于骑射。唐代服装受胡服影响很大。(×)解析:“胡服”是中国古代西北方游牧和半游牧民族的服装的总称。9.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归功于汉代中原和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当时引进了石榴、芝麻、葡萄、胡桃(即核桃)等。(√)10.“残羹冷炙”指吃剩的汤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羹指热水,炙指烤肉。(×)解析:“羹”本指五味调和的浓汤,亦泛指煮成浓液的食品。11.饥馑指灾荒。五谷收成不好叫饥,蔬菜和野菜吃不上叫馑。(√)12.《孟子·滕文公上》中说“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五谷是五种谷类,在古代所指不同,但均含有稻。(×)解析:唐代以前,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所以最初的五谷中无“稻”。13.义仓是旧时一种储粮备荒的社会习俗,是由民间组织,以赈灾自助为目的的民间行为。(×)解析:义仓是由国家组织的。14.“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清酒”指的是过滤掉渣滓的酒;“浊酒一杯家万里”中的“浊酒”指未过滤的酒,一般用糯米、黄米等酿制,较混浊。(√)15.《孔雀东南飞》中“槌床便大怒”的“床”与现代的床含义相同,都是指睡卧的器具。(×)解析:“槌床便大怒”中的“床”是一种坐具,与现代的床含义不同。16.《滕王阁序》有“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之句,“榻”指的是供睡卧的床。(×)解析:“榻”指的是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17.“帷幄”原指帐幕、帷幔,借指天子近侧或朝廷,还可以指将帅的军帐。(√)18.古代居室一般坐北朝南,分堂、室、房等,其中女子的卧室称为闺房。(√)19.“舆”指秦汉以后君后乘坐的车子。“肩舆”指轿子,起初只是作为山行的工具,后来走平路也以它为代步工具。(×)解析:“舆”原指车厢,泛指车子,后又转义为轿子。秦汉以后君后乘坐的车子叫“辇”。20.古代称人行走,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21.车驾,古代专指帝王和王公贵族所乘的车。所以以“宫车晏驾”讳指帝王或王侯去世。(×)解析:“车驾”专指帝王所乘的车,“宫车晏驾”讳指帝王去世。22.古代将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或套着四匹马的车称为“驷”,且常以“驷”为单位计数车辆。(√) 23.乘传指乘坐驿车,也指奉命出使。传,驿站的马车。驿站即古代的旅店,是供来往官员商旅休息的场所。(×)解析: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24.驰传是古代驿站的一种马车,也指驾驭驿站车马疾行。(√)25.古人乘车,尊者居左,驭者居中,陪乘居右,虚左即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乘兵车与此相同。(×)解析:乘兵车时,主帅居中为尊,驭者居左,另有一人在右陪乘。9.历法乐律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取太阳的变化周期来定月。(×)解析:“取太阳的变化周期来定月”错。农历是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的。2.年号是我国古代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3.“元朔”指一年的第一个朔日,即正月初一。(√)4.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上元”“广德”都属于年次纪年法。(×)解析:“上元”“广德”都属于年号纪年法。5.闰月,指农历中逢闰年增加的一个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称为“闰某月”。(√)6.朔日,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望日,殷周时指农历每月十五日或十六日,后世指农历每月十五日;晦日,指农历每月三十日。(×)解析:晦日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7.正月晦日作为一年的第一个晦日即“初晦”,受到古人的重视,寄托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驱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8.古代“辰时”相当于现在的早上6点前后,辰时即食时,也就是吃早饭的时间。(×)解析:辰时是上午7点至9点。9.二十四节气中排第一的是春节,春节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春节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即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解析:排第一的不是“春节”,应该是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10.既望,指农历每月十六日,表示满月后一天。(√)11.古人把每个季节的三个月顺次称为孟、仲、季,仲夏就是夏季的第二个月。(√)12.丁卯、己巳、戊申,为古人用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古人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人的命运。(√)13.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48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解析: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可得60组,称为一甲子。14.甲子是天干地支纪时循环中的第一个,后世常以甲子指 岁月、年龄,如称六十岁为“花甲之年”,“花甲”是“花甲子”的简称。(√)15.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纪年时,年号和干支不能并用。(×)解析:纪年时,年号和干支可以并用,年号置前,干支在后,如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16.古人用十二地支纪时,其中子时指23点至次日1点,午时指11点至13点,申时指17点至19点。(×)解析:申时指15点至17点。17.古人拿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寅为虎,午为马,戌为狗。(√)18.干支纪年可以用来表示大事件,如“靖康之变”“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亥革命”等。(×)解析:“靖康之变”中无干支,“靖康”是宋钦宗的年号。19.古人把正月初一称为上元或元旦,把正月十五称为元日或元宵。(×)解析:“上元”指正月十五,“元日”指正月初一。20.“中秋”就是秋天的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故称。(√)21.旦日,太阳初出、天亮时,或指第二天、明天,也特指农历正月初一。(×)解析:不能特指农历正月初一。22.腊日,农历十二月廿八,“年廿八,洗邋遢”,这一天,古人有清洗家具、大搞清洁的习俗。(×)解析:腊日是农历十二月初八。23.寒食,节令名,在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故名“寒食节”。(√)24.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25.孟秋为农历七月,通常为立秋、处暑二节气所在的时段;仲秋为农历八月,通常为寒露、秋分二节气所在的时段;季秋为农历九月,通常为白露、霜降二节气所在的时段。(×)解析:“寒露”通常在农历九月,“白露”通常在农历八月。26.古人根据月亮的圆缺把一年均分成二十四段,分别在十二个月中,这就是二十四节气。(×)解析: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的天数均分为二十四段。27.二十四节气中排第一的是立春,排最后的是除夕。(×)解析:除夕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排最后的是大寒。28.夏至白日最长,冬至白日最短,因而古人称夏至、冬至为至日。(√) 29.“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如《荆轲刺秦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30.古代举办宫廷宴会时所用的俗乐,称为“燕乐”。“燕乐”全部来自民间。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时所用的音乐,称为“雅乐”。周代“雅乐”指“六舞”。(×)解析:“燕乐”大多来自民间。31.“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采集了大量民歌,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32.《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民间乐舞,也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解析:《霓裳羽衣曲》是唐代宫廷乐舞。33.五声指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后来又加上二变,即变徵、变羽。(×)解析:“二变”指变徵和变宫。34.古代的音乐把调称为宫调,乐曲均由若干音所组成,或五音或七音,归纳其音列就叫调式。在古代乐律中总共有十二律吕。(√)35.俗乐是各种民间音乐的泛称,雅乐是文人墨客所制作的雅致的音乐的泛称。(×)解析:雅乐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时所用的音乐。10.宫室建筑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古代的房子一般是朝南的。在室的南端上一般要开一个窗户,这个窗户古代称作“向”。(×)解析:朝北开的窗户叫“向”。2.古代的建筑格局是前堂后室的结构。由于整栋房子是建筑在一个高出地面的台基上的,所以堂前有阶,要进入堂屋必须升阶,所以古人常说“升堂”。(√)3.孔子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萧墙”就是挡在堂前的大屏风。(×)解析:“萧墙”是指古代宫室内作为屏障的矮墙。4.“堂”是帝王诸侯行吉凶大礼的地方,一般人家的堂往往只作为祭祀祖先之所。(×)解析:一般人家的堂往往只作为观书消闲之所。祭祀祖先是在祠堂。5.中国古代宫廷分为三朝:举行重大仪式和政治活动的燕朝,处理日常政务的治朝和生活起居的外朝。整个宫廷是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布局结构。(×)解析:举行重大仪式和政治活动的是外朝,处理日常政务的是治朝,生活起居的是燕朝。6.阙,古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的建筑物,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台,台上起楼观。因为两阙之间有空缺,故名。(√) 7.陛,是宫殿。古代臣子向天子进言,不敢直呼天子,就告诉在陛下的侍者,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解析:陛,是宫殿的台阶。殿下,是对太子或诸侯等的尊称。8.夏代就有“明堂”之称。明堂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均在这里举行。(×)解析:明堂,传说始于黄帝,是为祭祀昊天上帝而特地设立的。夏朝叫“世室”,商朝叫“重屋”。周代才有“明堂”之称。9.掖庭,宫中旁舍,是宫中太监、杂役等人居住的地方。(×)解析:“掖庭”是妃嫔居住的地方。10.中国古代祭祀类建筑主要有祭祀坛和宗庙两种。坛是祭天地、祈丰年的建筑,分为天坛和地坛。(√)11.宗庙,指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亦为朝廷和国家政权的代称。(√)12.左祖右社制度指在宫殿左前方建宗庙,在右前方建社稷坛。左祖是宗法的标志,右社是国土的象征。(√)13.修建宗庙的数目,天子为七庙,诸侯为五庙,卿大夫三庙,一般士人和百姓一庙,这体现了社会的等级差异。(×)解析:百姓没有宗庙。14.都城的整体布局均要符合礼制。古代最隆重的祭礼莫过于祭天地、社稷和祖宗,于是以皇城为基点,其南为祭天之坛,其北为祭地之坛,其左为社稷坛,其右为太庙。(×)解析:其左为太庙,其右为社稷坛。15.古代宗庙的正殿曰庙,后殿曰寝,合称寝庙。宗庙是古代帝王、诸侯或士大夫为维护宗法制度而设立的用于祭祀祖先的礼制性建筑。(√)16.中国古代人的身份等级不同,去世后陵墓的规格也有差异。古代陵墓以高为贵,臣仆的陵墓无论墓主功劳多高,都不得超过帝陵。(√)17.青冢,泛指墓,也指庐冢。该词出自杜诗:“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解析:青冢专指王昭君的墓。传说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古人在服丧期间,于父母或师长坟墓旁搭建的屋舍,叫作“庐冢”。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11.文化典籍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韩愈《师说》中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基本技能。(×)解析:韩愈《师说》中的“六艺”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2.“五经”是《诗》《书》《礼》《易》《左传》五部儒家经典的简称,始称于汉武帝时。“五经”加上《乐经》,即“六经”。(×)解析:“五经”中没有《左传》,应改为《春秋》。3.宋人抽出《周礼》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配合,至南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由此而定。(×)解析:《大学》和《中庸》是《礼记》中的篇目。4.《后汉书·张衡传》中有“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其中的“六艺”是指《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六部经书。(×)解析:此句中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学问和技能。5.《尔雅》是我国最早的释词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唐文宗刻石经,将《尔雅》列入经部,成为经典。(√)6.《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编定。原本只称为“诗”,儒家将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又称“诗三百”,共300篇,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解析:《诗经》共305篇。7.经传是儒家的重要代表作品及儒家祖述的古代典籍与解释经文的书的合称。如《春秋》是经书,《公羊传》《穀梁传》《左传》合称“春秋三传”。(√)8.中国古代典籍从内容上分为四部。四部是古代图书分类法名称,包括经、史、子、集四大类。根据这种分类方法,《论语》属于“经”部,《春秋》属于“史”部,《孟子》属于“子”部,《诗》属于“集”部。(×)解析:《论语》《春秋》《孟子》《诗》都属于“经”部。9.春秋战国之际,学者辈出,百家争鸣,哲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文学、农学等十分发达。每家著书立说,后人因为其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子书,如《墨子》《庄子》《韩非子》等。(√)10.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有曲子、乐府、诗余、长短句等别称。散曲是曲的一种体式,没有宾白、科介,便于清唱,内容多为写景抒情。(√)11.“字字写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和“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分别讲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红楼梦》和《聊斋志异》。(×)解析:“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讲的是《三国演义》。12.《杜工部集》(杜甫)以官爵命名,《范文正公集》(范仲淹)以谥号命名,《贾长沙集》(贾谊)以居官地命名,《饮冰室合集》(梁启超)以书斋命名。(√)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8-23 14:48:01 页数:32
价格:¥2 大小:207.75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