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射洪中学高2021级2023年上期半期考试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作为“想象力消费”的重要类型之一,科幻电影发挥基于科学的超时空想象力,通过把宏大的假定性科幻世界观剧情化,科幻形象与奇观场景的技术化呈现,让观众想象性地解决社会现实的矛盾,破解未来可能的灾难和危机。《流浪地球2》讲的是《流浪地球》中宇航员刘培强,在2075年的地球危机中为拯救地球而驾驶宇航机撞向木星之前的故事。贯穿这两部科幻作品的是一个人类面对未来灾难自我拯救的超级叙事,一个可以用“人类带着地球流浪”来概括的“高概念”叙述,也是一种全宇宙跨时空视野下的“事件型”叙事——叙述宇宙大事件下的渺小人类或小人物。然而,《流浪地球2》虽以宏大超凡的想象力为动力源,在未来时背景下飞越数代人乃至几千上亿年时光,但却依然颇具现实情怀,颇接人间“地气”,落脚于对人类面临的现实困境和终极问题的关切与思考。加拿大科幻文艺研究专家达科·苏恩文曾提出:“科幻小说是一种现实性的非现实性,要表现人性化的非人类之异类,是根植于这个世界的‘另外的世界’。”也就是说,科幻世界与现实世界有一种互文性关系,这是科幻电影文化想象的重要特点。现实关怀是科幻想象力的重要内容和立足点。现实生活的经验制约着想象的边界,科学的逻辑制约着想象的方式。人类文化的原型和现实政治的意识形态性会折射在对未知世界的想象中。《流浪地球2》“中景想象”世界观下“近未来”的人类,依然充满人间情怀。电影中的宇航员只是一种职业,他们都依然是生活中的凡夫俗子,对现实的插科打诨,加之混乱不堪的地球现实,底层反对派的叛乱——都使我们始终意识到当下的生存现实。 影片在视听奇观之外,计划实施后社会意识的改变,人类的自我异化,悲剧性、暴力化的派别之争,折射了深刻的社会现实和伦理危机。如果说脑洞大开的太阳氦闪、地球危机,2500年的流浪计划给我们以震撼与惊愕,地球的乱象、人性的考验、伦理的难题等,带给我们的却是沉重的,几乎透不过气来的思考。而正是在这些严峻的问题中,在中国科幻电影鲜见的视觉奇观外,《流浪地球2》所表达的“中国想象”“中国思维”“中国方案”就尤其显得重要。《流浪地球》系列的“故事核”或“高概念”,一言以蔽之就是——“带着地球去流浪”。这种对家园不离不弃的情怀显然与西方文化不同。西方文化崇尚流浪冒险精神,其隐含在圣经文化中的文化原型就是“造一艘诺亚方舟去流浪”,这就是小说中就有的“方舟派”与“移山派”的分歧和斗争。显然,作为一种现代神话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其文化原型和思维模式与西方是不一样的。就此而言,《流浪地球》体现了中华民族集体想象、民族意识,传承了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神话”模式——一种“愚公移山”式的,对家园不离不弃,最大程度尊重生命的拯救模式,而非“诺亚方舟”式的。这种“方舟模式”需要抓阄选择生命,这在《2012》《雪国列车》等影片中均有表现,是一种极少数人“精英化”的生存模式,对于普通大众是不公正不道德的。节选自《<流浪地球2>中国式地球危机想象与解决方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科幻电影属于“想象力消费”,其目的是让观众“想象性”地解决现实问题。B.科幻电影会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人类文化的原型和现实政治的意识形态。C.《流浪地球2》中各种人物与情节的设计是为了带给我们沉重严肃的思考。D.电影中的“方舟派”与“移山派”的分歧和斗争,体现的是中西文化、思维上的差异。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宇宙跨时空视野下的“事件型”叙事就是以叙述渺小人类或小人物来表现宏大的宇宙大事件。B.《流浪地球2》中的人物充满了人间情怀,因而它所表现的“另外一个世界”依然根植于“这个世界”。C.“中国想象”“思维”“方案”尤其重要,而西方式的思维并不足以解决深刻的社会现实和伦理问题。D.这篇文章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式,阐述了中西方科幻的特点及差异。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宏大的假定性科幻世界观剧情化,科幻形象与奇观场景的技术化呈现”是科幻电影的一大特色。B.《流浪地球2》的成功除了“接地气”的人物情节设计以外,独具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也是其亮点之一。C.《流浪地球2》中人类的自我异化,悲剧性、暴力化的派别之争其实都是今天世界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的 反映。D.“带着地球去流浪”更符合中国人对家园不离不弃的情怀,对于西方的“精英化”生存模式我们难以接受。【答案】1.C2.A3.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是为了带给我们沉重严肃的思考”错,曲解文意。原文的表述是“带给我们的却是沉重的,几乎透不过气来的思考”,虽然能带给我们思考,但并不能说这就是它的目的。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力。A.“就是以叙述渺小人类或小人物来表现宏大的宇宙大事件”错,扩大范围。依据原文第二段“也是一种全宇宙跨时空视野下的‘事件型’叙事——叙述宇宙大事件下的渺小人类或小人物”可知,应是“叙述宇宙大事件下的渺小人类或小人物”。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及观点的能力。D.“对于西方的‘精英化’生存模式我们难以接受”错,与文无据。根据原文“显然,作为一种现代神话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其文化原型和思维模式与西方是不一样的”可知,存在差异并非意味着难以接受,选项说法于文无据。故选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互联网、大数据和AI等技术的普遍应用,构筑了一个数字化的信息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短视频成为互联网用户日益依赖的内容产品,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现象也越发普遍。如何更好激发短视频的正向社会价值,防止短视频沉迷,值得全社会共同探讨和努力。短视频既有生活的记录和抓取,也有类似原创短剧的展示,还有各种知识的普及,满足了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同时,视频的长度又非常符合注意力法则,往往具有顺畅的用户体验。此外,短视频平台还能根据算法,按用户偏好推送相应的内容。对那些缺少时间管理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的用户尤其是青少年来 说,短视频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造成大量的时间浪费,专注力受损;观看大量无意义的内容造成生活本身的空洞化;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现实感欠缺,等等。针对短视频沉迷产生的负面影响,国家版权局积极推动短视频平台以及自媒体、公众号运营企业全面履行主体责任。当前,一些短视频平台已经推出了青少年模式,对短视频的观看行为进行相对可行的管理。监管部门还需拿出相应的办法,让防止短视频沉迷有规可依,让平台和创作者、发布者有所遵循。此外,短视频的内容制作者也需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努力避免出现低俗无价值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相互配合,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观,养成更强的自主、自觉意识,形成正常多样的爱好和积极合理的社交,培养对学习和工作的专注力,从而更加自信地拥抱正向、有更高文化含量的数字化时代。(摘编自张颐武《激发短视频的正向社会价值》)材料二:近年来,数字伦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所谓数字伦理,是指立足以人为本,在数字技术的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方面应该遵循的要求和准则(如造福人类、可持续发展、共享科技红利等),涉及数字化时代人与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比如,在社会层面,如何弥补“数字鸿沟”,让数字技术的发展更加公平可持续;在企业层面,怎样避免技术滥用、不当采集用户数据;在个人层面,应该怎样区分现实与虚拟,化解网络成瘾、短视频沉迷等困扰。总之,重视数字伦理,提升数字素养,正确应对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挑战,才能让人们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主人,而不被数字和算法驱使。对于生活在数字化时代的个体而言,数字素养意味着如何更好面对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数字化。今天,每个人的关注点和行为数据都已成为数字技术持续获取的目标。这一趋势不仅产生了隐私保护、信息茧房、大数据杀熟、算法歧视与陷阱等问题,还造成了注意力缺失、游戏与短视频成瘾等心理与行为失调。改变的关键,在于个体能够在数字生活实践中反思数字技术对人的认知与行为的影响,学会自我调适、适度节制,让自己掌握信息获取和遨游数字世界的主动权,而不是被碎片信息所淹没,甚至沉溺于数字娱乐不能自拔。要让数字娱乐和虚拟生活成为现实生活的补充,进而借助虚拟生活改善现实生活的质量,让数字技术服务于现实所需。(摘编自段伟文《数字化时代需要"数字素养"》)材料三:2019年6月国家卫健委制定《健康中国行动》,要求“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2019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从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等6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安排。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运用制度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才能更好解决游戏沉迷等问题。 目前,游戏沉迷的危害性及规制的必要性得到了普遍认同。世界卫生组织已把“游戏成瘾”列入了“成瘾行为导致的障碍”疾病项下。因此,针对以游戏为主的电子产品上瘾问题,我国有必要制定和完善以科学为基础的、系统的制度体系,不仅着眼于个体的自我约束,而且要强化对相关产品及其营销的直接规制。《未成年人保护法》第75条规定:“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游戏产品进行分类,作出适龄提示,不得让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的游戏或者游戏功能。”未来,需要进一步明确如何分类、以什么标准分类等问题。此外,针对网络游戏广告及销售等营销行为,有必要根据分类结果作出禁止、限制或许可的规定。通过明确的规范,引导相关责任主体切实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才能有效遏制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过度消费等行为,在数字化时代更好守护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摘编自应飞虎《以制度效能守护健康上网》)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B.C.D.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分析了短视频的正向社会价值和负面影响,指出防止短视频沉迷值得全社会共同探讨和努力。B.材料二“数字伦理”概念的提出,是基于“数字素养”存在着某些问题,两个概念既对立又统一。C.材料三列举诸多政策性文件甚至法律法规,意在强调游戏沉迷的危害及规制的必要性已得到普遍认同。D.三则材料围绕青少年网络沉迷的共同话题,提出了数字化时代防沉迷的不同策略,并强调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6.在数字化时代如何提升个人的数字素养?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4.C5.A6.①使用数码产品时,要增强时间管理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②遵循数字伦理,规范网络行为。(区分现实与虚拟,化解网络成瘾、短视频沉迷等困扰)③学会在数字生活实践中反思、自我调适、适度节制,掌握主动权。④让数字技术服务于现实所需。【解析】 【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梳理的能力。C.“概念核心是‘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错,应是“数字化时代应遵循的要求和准则”;“使人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主人,不被数字和算法驱使”是“重视数字伦理,提升数字素养,正确应对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挑战”的结果,而不是“数字伦理”的作用。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两个概念既对立又统一”错,由原文“所谓数字伦理,是指立足以人为本,在数字技术的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方面应该遵循的要求和准则(如造福人类、可持续发展、共享科技红利等),涉及数字化时代人与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重视数字伦理,提升数字素养,正确应对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挑战”可知,两个概念没有对立面。C.“意在强调游戏沉迷的危害及规制的必要性已得到普遍认同”错。材料三列举诸多政策性文件甚至法律法规,意在论证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对更好解决游戏沉迷等问题的必要性。D.“围绕青少年网络沉迷的共同话题,提出了数字化时代防沉迷的不同策略”错。材料一论述的是如何更好激发短视频的正向社会价值,防止短视频沉迷,值得全社会共同探讨和努力;材料二论述的是重视数字伦理,提升数字素养,正确应对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挑战,才能让人们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主人,而不被数字和算法驱使;材料三论述的是通过明确的规范,引导相关责任主体切实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才能有效遏制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过度消费等行为,在数字化时代更好守护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三则材料的共同话题是在数字化时代如何过好数字生活,但论述的角度各有不同。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①由材料一原文“对那些缺少时间管理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的用户尤其是青少年来说,短视频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可知,使用数码产品时,要增强时间管理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②由材料二原文“重视数字伦理,提升数字素养,正确应对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挑战,才能让人们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主人,而不被数字和算法驱使”可知,遵循数字伦理,规范网络行为。③由材料二原文“改变的关键,在于个体能够在数字生活实践中反思数字技术对人的认知与行为的影响,学会自我调适、适度节制,让自己掌握信息获取和遨游数字世界的主动权,而不是被碎片信息所淹没,甚至沉溺于数字娱乐不能自拔”可知,学会在数字生活实践中反思、自我调适、适度节制,掌握主动权。④由材料三原文“针对以游戏为主的电子产品上瘾问题,我国有必要制定和完善以科学为基础的、系统的 制度体系,不仅着眼于个体的自我约束,而且要强化对相关产品及其营销的直接规制”可知,让数字技术服务于现实所需。(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端喜宁春强那时,在我的老家石门,无论谁家操办红白喜事,酒席上都是八道菜,故称“吃八碗”。石门的酒席,四人一桌。女人赶席,只跟女人坐一起,不喝酒,饭吃得也快。往往菜一上齐,就立马走人。走时,手中都端着满满的一盆菜。八道菜并没吃几口,全折进自备的盆里往回带,这叫“端喜”。女人吃八碗,其实是端回家吃的。能吃好几顿呢。若是哪位女人赶席而不端喜,反倒让人奇怪了,不仅主人家没面子,连厨师也感到不自在。你不端喜,是看不起主人,还是瞧不起厨师呀?于是,女人端喜,便成了石门独有的一道风景。在石门,能掌大勺做八碗、手艺又出众的,当属春海。春海是我家的邻居,寡言,人长得黑而瘦,细高的个子,一年四季都好戴着一顶蓝帽子。春海当厨,总要支上两口大锅。用砖头在事主家院子里垒起两个炉灶,也只需一袋烟的工夫。起炉灶学问大着呢,弄不好,火不旺,可是要误大事的。所以,无论到谁家掌勺,春海都要亲自起炉灶。两口大锅同时生火,同时做菜,春海却并不显得忙乱,倒常悠闲地坐在凳子上抽烟。满院子都是诱人的香。香气窜了出来,在村中四处飘荡,逗引着每个人的胃口。我们这些讨狗嫌的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风一样在村街上刮来刮去。人坐着,却并没真正得闲。什么时候该用铲子翻动锅里的菜,什么时候该添加什么料,什么时候该起锅了,全凭多年来练就的机灵的嗅觉。春海做菜,从不用口尝,只用鼻子嗅。一嗅,就知道菜是咸还是淡了;一嗅,就知道菜炒得到没到火候。起锅更显功夫,须快。慢了,菜会煳在锅底。春海手持一把硕大的铁舀,噌噌噌,仿佛只是眨眼间,一大锅菜就被舀进缸里了。八口大缸就放在炉灶边,再冷的天,菜也不会凉。更让人称奇的是,春海对菜量的准确把握。几十个碗排放在案子上,春海手中的勺子如韩信点兵,片刻就上完了一道。而缸里正好剩有半拃厚的菜,这叫“留喜”。奶奶八十四岁那年,突然成了催婚婆,天天催早已订婚的大哥结婚。那年月,日子寡淡得很,吃饭成了所有家庭最犯愁的事情,更别说做八碗席了!奶奶却催得急。奶奶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我没几天活头了,你们就成心不想让我吃大孙子的喜酒? 父亲便去找春海商量。老屋里,俩人各自卷起一支烟喇叭,哑哑地抽。半天,春海清清嗓子,说:也该热闹热闹了,这都一年多没吃八碗席了,哪个肚子不空落落的?再不好好吃一顿,人连精神头都没了。父亲望着春海,一脸的沮丧:眼下拿什么做八碗席啊?春海说:我来想办法吧。之后,春海天天晚上都要走家串户,跟村人商量着为大哥做八碗席的事。春海还说通了自己的老婆,同意届时把家中的母鸡杀掉两只,疼得老婆一看见鸡就抹眼泪。春海问,舍不得?老婆说,沙子眯眼了。喜日那天,村里的妇女们早早就来了。她们手中用来端喜的盆都不空着,全装着可以食用的稀罕物。实在拿不出什么的,就端着从山上新采来的野菜。男人们的手也不空着,多是拎着装有老白干的酒瓶子。春海有条不紊地忙活着。傍晌,八道菜相继上桌,全是叫不出名的混搭菜。婚宴开始了。女人孩子们,只顾窃窃地吃,谁也不说什么。男人们也忙着填肚子,酒杯暂时被冷落在一旁。整个院子里,充盈着咀嚼声。这声音美妙无比,也畅快无比,它是石门人等待许久的食欲大联欢。春海衔着烟喇叭,哑哑地看。风轻轻拂过,许是眯了眼,有喜泪款款溢出他的眼眶。散席时,女人们喜笑颜开,端着满满的一盆“喜”,从奶奶身边走过。只是奶奶不知道,她们用来端喜的盆里,个个都倒扣着一个小盆。不然,哪有那么多的菜用来端喜呀!人都散去了,春海才跟父亲一起吃饭。父亲端着一碗酒,站起身,朝春海深深弯下腰去。长辈给晚辈鞠躬,这是石门最高的礼节了。材料二: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所谓了解,是指接受着同一的意义体系。同样的刺激会引起同样的反应。亲密感觉和激动性的感情是不相同的。它是契合,发生持续作用;它是无言的,不像感情奔放时铿然有声……乡土社会是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各个人的相互行为,社会的联系是长成的,是熟悉的,到某种程度使人感觉到是自动的。只有生于斯、死于斯的人群里才能培养出这种亲密的群体,其中各个人有着高度的了解。费孝通《乡之中国》7.下列对材料一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和“地方特色”,既有文化美,又有人情美、生活美,展现了在困境中的坚守与希望。B.在塑造春海这一人物形象的时候,作者运用了肖像、语言、动作、神态以及侧面描写,表现了一位善良能干的厨师形象。C.作者两次写到“泪”,一次是春海老婆,一次是春海,两处形成对比,在对比中突出了春海善良与热心的形象。D.结尾处“长辈给晚辈鞠躬”,表现了父亲对春海的深深的感激,也深化了文章的主指,表达了对于“善”的最高的尊敬。 8.请简要分析文章是如何围绕“端喜”谋篇布局的。9.材料一中的人物群像是如何体现出材料二中的“亲密”关系的,请简要分析。【答案】7.C8.①文章一开始介绍了老家石门“端喜”的风俗与文化传统;②由“端喜”引出文章的主要人物“掌大勺做八碗”的能手春海;③然后写了春海与村民们一起齐心协力筹办“八碗席”的经过,为后文特别的一次“端喜”作铺垫;④最后写女人们端着“喜”从奶奶身边经走过,满足奶奶的心愿。9.①大家都恪守相同的传统(接受同一意义体系):即使是在“吃饭都成问题”的时候,办婚礼的“八碗席”以及席后的“端喜”依然都是大家的“约定俗成”。②关系无言而亲密:为了大哥的婚礼,村民们各自从家里带来食物办这场“八碗席”,以无声而善意的行动支持乡里乡亲。③彼此有着高度的了解:他们了解奶奶的心意,所以“端着满满的一盆‘喜’,从奶奶身边走过”,用善意安慰老人的心。【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C.“两处形成对比”错,两处并没有形成对比,春海流泪是喜悦与感动,春海老婆流泪是因为心疼,也并非不善良。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思路和谋篇布局的能力。“八道菜并没吃几口,全折进自备的盆里往回带,这叫‘端喜’”“人端喜,便成了石门独有的一道风景”文章一开始介绍了老家石门“端喜”的风俗与文化传统;“在石门,能掌大勺做八碗、手艺又出众的,当属春海”由“端喜”引出文章的主要人物“掌大勺做八碗”的能手春海;“奶奶八十四岁那年,突然成了催婚婆,天天催早已订婚大哥结婚。那年月,日子寡淡得很,吃饭成了所有家庭最犯愁的事情,更别说做八碗席了”“父亲便去找春海商量”“之后,春海天天晚上都要走家串户,跟村人商量着为大哥做八碗席的事”写为了大哥的婚礼,春海与村民们一起齐心协力,各自从家里带来食物,筹办“八碗席”的经过,为后文特别的一次“端喜”作铺垫;“散席时,女人们喜笑颜开,端着满满的一盆‘喜’,从奶奶身边走过。只是奶奶不知道,她们用来端喜的盆里,个个都倒扣着一个小盆。不然,哪有那么多的菜用来端喜呀”最后写女人们端着“喜”从奶奶身边经走过,满足奶奶的心愿。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先从材料二中找到“亲密”关系的理解,再结合材料一的群像描写进行分析。 ①大家都恪守相同的传统(接受同一意义体系):结合材料一“奶奶八十四岁那年,突然成了催婚婆,天天催早已订婚的大哥结婚。那年月,日子寡淡得很,吃饭成了所有家庭最犯愁的事情,更别说做八碗席了!”“散席时,女人们喜笑颜开,端着满满的一盆‘喜’,从奶奶身边走过”可知,即使是在“吃饭都成问题”的时候,有些仪式还要举办,办婚礼的“八碗席”以及席后的“端喜”依然都是大家的“约定俗成”。②关系无言而亲密:结合“里的妇女们早早就来了。她们手中用来端喜的盆都不空着,全装着可以食用的稀罕物”“男人们的手也不空着,多是拎着装有老白干的酒瓶子”“八道菜相继上桌,全是叫不出名的混搭菜”可知,为了大哥的婚礼,村民们各自从家里带来食物办这场“八碗席”,以无声而善意的行动支持乡里乡亲,体现了乡村邻里关系的亲密。③彼此有着高度的了解:结合“散席时,女人们喜笑颜开,端着满满的一盆‘喜’,从奶奶身边走过”可知,他们了解奶奶的心意,所以“端着满满的一盆‘喜’,从奶奶身边走过”,其实盆子里是空的,她们用善意安慰老人的心。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李陵字少卿,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①以备胡。天汉二年,贰师②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③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上曰:“毋骑予女。”陵对:“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诏陵以九月发。陵将其步卒五千出居延,至浚稽山④,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召八万余骑攻陵。明日复战,斩首三千余级。单于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陵军战一日数十合,复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矢且尽。单于大喜,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南行,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下。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叹曰:“吾不死,非壮士也。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夜半时,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后闻陵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迁盛言:“陵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诬罔,下迁腐刑。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节选自《汉书·李陵传》) 【注】①酒泉、张掖:地名。②贰师:李广利,武帝所宠爱的李夫人的哥哥,武帝遣其伐大宛,因大宛境内有贰师城,故号为贰师将军。③辎(zī)重:粮草。④浚(jùn)稽山:在今蒙古喀尔喀境内。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召陵欲使/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B.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C.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D.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1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年,陵降,不敢求武求:访求B.子为父死,无所恨恨:遗憾C.谢汉使曰:“武等实在。”谢:感谢D.前以降及物故物故:死亡1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虽古名将不过也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B.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C.因发连弩射单于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D.虏骑数千追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陵希望自己能独当一面,为国效力。他向汉武帝提出率领五千步兵出征,牵制单于的兵力,汉武帝答应了他的请求。B.李陵非常勇猛。面对三万强敌,毫不胆怯,杀死很多敌人。单于又召集八万骑兵,李陵愈战愈勇,匈奴一时难以取胜。C.李陵军队死伤惨重,没有武器和匈奴继续作战,李陵在夜里率众突围,韩延年战死,四百多人逃回塞内,李陵被迫投降。D.听说李陵投降,文武百官都归罪李陵,只有司马迁高度评价他;而汉武帝则认为司马迁所言不实,将司马迁施腐刑下狱。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矢且尽。(2)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答案】10.C11.C12.A13.C14.(1)恰逢李陵军中的军候管敢被校尉凌辱,逃出投降了匈奴,详细地说出“李陵的军队没有后援,弓箭将要用完”。(2)汉武帝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凭借中郎将的身份,让他持节出使匈奴,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趁机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武帝召见李陵,想让他为李广利的军队运送粮草。李陵向武帝叩安请求说:“我所率领的人,都是荆楚勇士、奇才、剑客,可用力掐住老虎,射箭必中,希望能自成一军,分散单于兵力。“为贰师将辎重”作“使”的宾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D;“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为独立完整的判断句式,“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作谓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句意: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访求苏武。B.句意: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遗憾的。C.谢:道歉。句意:对汉使怀有歉意的说:“苏武等人的确还活着。”D.句意:除了以前已经投降和死亡的。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虽”,均为“即使”。句意:即使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即使受到斧钺和汤镬这样的极刑,我也心甘情愿。B.“以”,表目的,来/介词,因为。句意:在酒泉、张掖教习箭术来防卫匈奴/年轻时,因为父亲职任的关系而被任用,兄弟都作了皇帝的侍从官。C.“因”,趁机/通过。句意:趁机连发弩箭射单于/你通过我投降,我和你结为兄弟。D.“之”,代词,他们/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句意:几千匈奴骑兵追赶他们/他不死,应该是想得到恰当 的机会来报效朝廷。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四百多人逃回塞内,李陵被迫投降”错。由原文“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可知,李陵投降后,四百多人逃回塞内。故选C。【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会”,恰逢;“为……所”,表被动;“亡”,逃跑;“具”,详细;“且”,将要。(2)“嘉”,赞许;“以”,凭借……身份;“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留在汉匈奴使”;“因”,趁机。参考译文:李陵字少卿,被授为骑都尉,带领五千精兵,在酒泉、张掖教习箭术以防卫匈奴。天汉二年,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发,在天山攻击右贤王。(武帝)召见李陵,想让他为李广利的军队运送粮草。李陵向武帝叩头请求说:“我所率领的人都是荆楚勇士、奇才、剑客,可用力掐住老虎,射箭必中,希望能自成一军,来分散单于兵力。”武帝说:“没有马匹拨给你。”李陵答道:“我愿意以少击多,用五千步兵进入单于王庭。”(武帝)传诏李陵在九月发兵。李陵率领他的五千步兵从居延出发,到达浚稽山,和单于相遇,约三万匈奴骑兵包围李陵军队。李陵搏战出击他们,千箭齐发,(敌兵)中箭倒下。匈奴军败退上山,汉军追击,杀敌几千人。单于召集八万多骑兵一起围攻李陵。第二天再战,斩杀三千多敌人。单于命令他的儿子率骑兵向李陵发起攻击。李陵的军队在树林间步行与匈奴骑兵拼杀,又杀敌几千人,趁机连发弩箭射单于,单于下山逃跑。李陵军队一天战斗几十回合,又杀伤两千多敌人。匈奴军队不能取胜,准备撤走,恰逢李陵军中的军候管敢被校尉凌辱,逃出投降了匈奴,详细地说出“李陵的军队没有后援,弓箭将要用完”。单于非常高兴,让军队从四面射箭,箭如雨下。汉军向南行走,士兵还剩三千多人,空手斩断车轮辐条当武器,军吏们拿着短刀,抵达山下进入狭谷。单于的军队挡住了他们的退路,(单于军队)顺着山势滚下石块,很多士兵被砸死,不能前行。黄昏后,李陵叹息说:“我不战死,不是壮士。再能有几十支箭,就能逃脱。如今没有武器再战,不如分散开,或许还有逃回去报告皇上的人。”夜半时分,李陵与韩延年一同上马,十几名壮士跟随他们。几千匈奴骑兵追赶他们,韩延年战死。李陵说:“我没有脸面去见陛下啊!”于是投降了。他的部下四散逃命,逃回塞内的仅四百多人。后来听说李陵投降匈奴,武帝大怒,文武百官都归罪李陵。司马迁极力辩解说:“ 李陵常常奋不顾身以赴国家的危难。(李陵)率领不满五千步兵,搏杀几万军队,转战千里,即使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虽然深陷重围战败,但他打败敌人的战绩也足以显露天下。他不死,应该是想得到恰当的机会来报效朝廷。”武帝认为司马迁所言不实,把他下狱施以腐刑。李陵在匈奴二十多年,元平元年病死。(节选自《汉书·李陵传》)(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满江红·蒜山怀古吴伟业①沽酒南徐,听夜雨、江声千尺。记当年、阿童②东下,佛狸深入。白面书生成底用?萧郎③裙屐偏轻敌。笑风流北府④好谈兵,参军客。人事改,寒云白。旧垒废,神鸦集。尽沙沉浪洗,断戈残戟。落日楼船鸣铁锁,西风吹尽王侯宅。任黄芦苦竹打寒潮,渔樵笛。【注】①吴伟业:明末清初人。②阿童:指曾东下灭吴的西晋名将王浚,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有“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之句。③萧郎:指南北朝梁武帝萧衍之侄萧渊藻,因轻敌而丧失蜀地。④北府:东晋时京口的别称。东晋时谢玄将聚居在京口的避北方战乱而来的流民组建成一支军队,史称北府军。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词怀古伤今,由蒜山连缀起数百年间的不同事件,说古慷慨激越,议论精警雄快。B.上阕开头以浩荡江流、磅礴声势渲染氛围,《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有类似的表达。C.“东下”“深入”等词深刻人微地写出气势、程度。“偏轻敌”言明多读兵书才是取胜之道。D.下阕以景结情,黄芦苦竹、寒潮笛声,从视听角度共同强化了词人悲壮激烈的心情。16.本词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写了“神鸦”,但用意并不相同,请结合诗句比较分析。【答案】15.C16.①辛词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两句,描绘了沦陷区人民把异族统治者当作神明供奉的热闹场景,意在告诫南宋统治者收复失土刻不容缓,表达了收复失地的渴望。②本词中“旧垒废,神鸦集”两句,描写了乌鸦聚集鸣噪,昔日战场营垒只剩断戈残戟的残败景象,抒发了王朝兴替、国破家亡的感慨。【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言明多读兵书才是取胜之道”错,“萧郎裙屐偏轻敌’’,内含了梁武帝被困故事,指出了华而不实的少年贻误国事,而非“多读兵书才是取胜之道”。 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辛词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两句的意思是: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焘祠堂香火盛,乌鸦啄祭品,祭祀擂大鼓。如今“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与“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年沦陷区的人民与异族统治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烽烟四起,但如今的中原早已风平浪静,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这是痛心的事。意在告诫南宋统治者收复失土刻不容缓,表达了收复失地的渴望。本词中“旧垒废,神鸦集”两句的意思是:旧时的营垒一片荒芜,觅食的乌鸦聚集鸣噪。昔日的战场,已一片冷寂、空旷、残败的景象,只剩下让后人凭吊的遗迹。此处词人面对夕盛今衰之景,抒发了王朝兴替、国破家亡的感慨。(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7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醉花阴》中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百无聊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望海潮》中写钱塘江堤上,犹如云雾一般,郁郁苍苍的树木,与写澎湃浩荡的江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廉颇蔺相如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蔺相如避让廉颇的根本原因,也表现了蔺相如的爱国之情。【答案】①.薄雾浓云愁永昼②.瑞脑销金兽③.云树绕堤沙④.怒涛卷霜雪⑤.天堑无涯⑥.吾所以为此者⑦.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销”“堑”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小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关于喝水与减肥,很多人有个误区,认为喝热水能提高代谢,(①)。理由是喝热水后体温会上升,新陈代谢也就随之提高,就像人生病发烧时代谢会提高一样。实际上,喝热水对健康人的体温几乎没有影响,(②),人体总是恒温的,对基础代谢的影响更是A,自然也就谈不上减肥。不过B 的是,有一项人体实验的结果显示,冰水可以提高新陈代谢。实验将一群健康的成年人分为三组,分别给他们喝常温蒸馏水、常温生理食盐水和3℃的冰水。结果发现,不管是喝常温蒸馏水还是生理食盐水,都不能提高新陈代谢;(③),新陈代谢竟然提高了4.5%,并且这一效果可持续60分钟。不过遗憾的是,新陈代谢提高4.5%带来的热量差,对减肥来说基本上C,平时做菜少放半勺油就出来了。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请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18.A微乎其微B出人意料C无济于事19.①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②不管喝多少热水③而喝了3℃的冰水【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处,前句有喝热水对健康人的体温“几乎没有影响”,又有“对基础代谢的影响更是”,说明影响更小,可填“微乎其微”。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B处,前面说和热水不能提高基础代谢,而实验结果却显示,冰水可以提高新陈代谢,这让很多人意外,可填“出人意料”。出人意料:意思是事物的好坏、情况的变化、数量的大小等出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C处,此处是说喝冰水虽然能提高基础代谢,但对减肥来说却没有什么作用,可填“无济于事”。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解决不了问题。【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此处是说“关于喝水与减肥”的“误区”,“认为喝热水能提高代谢”,下句应与“减肥”关联,“提高代谢”似乎就能达到减肥的目的,由此可填: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第二空,前面说“喝热水对健康人的体温几乎没有影响”,关键词是“喝热水”和“体温”;后句说的是“人体总是恒温的”,此处应当是说“喝热水”,而且照应“总是”,应当用“不管”之类的词语衔接,意思是喝很多热水,可填:不管喝多少热水。第三空,实验的三种水分别是“温蒸馏水、常温生理食盐水和3℃的冰水”,既然“喝常温蒸馏水还是生理食盐水,都不能提高新陈代谢”,那么“新陈代谢竟然提高了4.5%”的就应该是喝3℃的冰水,意思形成转折,用“而”衔接,可填:而喝了3°C的冰水。(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属于孩子们的纯真夏日是无忧无虑的。刘仁杰的《夏至》中,孩子抬着头,若有所思,身后的老人埋头劳作,屋檐下酣睡的黄狗正享受着夏日的宁静。画面中,地里的菜叶儿、盛开的花儿、飞舞的蝴蝶以及孩子的脸庞,都沐浴着日光,闪耀着温暖的光芒。夏至正是莲花初放的时节,“赏莲”便成了夏日里一项极具风雅的活动。莲花素有“水宫仙子”的雅称,大家熟知的宋代文学家周敦颐,就在他的府衙中栽种莲花,千古名篇《爱莲说》应运而生,“出淤泥而不染”的名句更是传诵至今。赏莲既要看莲花娇艳,也要看荷塘碧绿。离开了骄阳,夏日夜晚的莲花也同样娇媚可人。陈孟昕的工笔画作品《夏塘风轻花落迟》描绘了一片夏夜的莲池幻境。画面中,蓝紫相交的夜空、女子素雅的粉红衣衫、白净通透的莲荷,似有皓月普照,清透明亮。画家以独特的色彩,传播出日退暑散后的清凉之感,呈现的充满诗意和无限遐想的夏夜画面。夏至之景,有阳光熠熠,有疾风骤雨,更有宁静闲适的温柔面孔,它交织着多样的情绪,也是生活热度自然的延绵。20.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双横线句子“水宫仙子”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记念刘和珍君》)B.淘气的孩子们去听窗,学会了这两句话,就给两位神仙加了新外号:三仙姑叫“前世姻缘”,二诸葛叫“命相不对”。(《小二黑结婚》节选)C.正憋得难受呢,魏杰同志把我叫去了,要我当“交通”,下山和地方党组织取得联系。(《党费》)D.后来大祸临头的时候,我曾经满怀信心地跟自己说:“奇迹来了!”(《玩偶之家》节选)21.文中画横线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20.B21.示例:画家以独特的色彩,传递出日退暑散后的清凉之感,呈现了充满诗意和无限遐想的夏夜画面。【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水宫仙子”中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A.表示反语;B.表示特定称谓;C.表示特殊含义;D.表示引用。故选B【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横线部分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传播……清凉之感”动宾不搭配,“传播”改为“传递”。二是中途易辙。全句应该以“画家”作主语,“呈现的”改为“呈现了”。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跟跑、并跑、领跑”是奔跑的不同姿态。“跟跑”是指跟在别人后面跑,因其代表着相对落后而往往为人所排斥;“并跑”是与别人并行着跑,代表着齐头并进;“领跑”是冲在队伍的最前面,代表着暂时超越。无论是国家的发展,还是个人的进步,都离不开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唯有跟跑,才能并跑;唯有并跑,才能领跑。作为青年学子,你对于“跟跑·并跑·领跑”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跑”出多彩人生一部《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电视剧,使屏幕前许多观众热泪盈眶、激情满怀。一位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老科学家感慨地说:“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使我们在这个领域实现了由跟跑到与发达国家齐跑的跨越。我们还要不懈努力,争取在更多的领域进入领跑的行列,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航空航天高科技领域,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个人成长的发展,都需要走一条从“跟跑”,到“并跑”,最终成为“领跑”的发展进阶之路。忆往昔,清王朝闭关锁国,沉溺“天朝上国”的迷梦。当西方坚船利炮轰响,方惊觉近代中国落伍了。落后就要挨打、贫穷招致屈辱。帝国列强瓜分殖民地,外国商品抢占民族市场,欧风美雨撼动封建传统文化……雄狮酣眠一蹶不振,华夏根基大厦将倾。直到新中国成立,面临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的残局,追赶世界步伐之艰难可想而知。处于“跟跑”位置的新政权,必要坚持独立自主、迎难而上,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才有抬头之日。看今朝,经过70多年的接续奋斗,中国从贫穷落后逐步走向富裕强大。我国GDP突破100万亿大关,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国人民彻底与贫困告别,我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到了第12位,高速铁路、5G网络领先世界,载人航天、火星探测取得重大突破……站到“领跑”位置的富强中国,雪洗近代百年耻辱,昂然挺立亚洲东方;于世界舞台上备受瞩目,于国际事务中展现大国担当。《左传》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改革发展远未止步,我国在诸多领域仍处于与欠发达国家“并跑”,向发达国家“跟跑” 的阶段:人民生活、教育、医疗等事业与一些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距,在很多关系未来发展的前沿领域,仍面临着高端技术“卡脖子”的问题。“寄言燕雀莫相咤,自有云霄万里高。”只有永葆进击者的姿态,我们才能在欠缺方面攀登“领跑者”所居的顶峰。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肩负的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鼓荡激情扬征棹,一路轻舟乘东风。”于国家发展,我们当凝心神、聚力量,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埋头苦干、久久为功,争取在更多的领域抢占先机,站到世界“领跑”的位置。于个人成长,若你是“跟跑”之后进生,请韬光养晦、逆境前行;若你是“并跑”之中等生,请与同伴相勉励、互竞逐;若你是“领跑”之优等生,请戒骄戒躁,笑到最后才笑得最美。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让我们与国同行,与时代同频,跑出精彩人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共四句话。第一句总起话题:“跟跑、并跑、领跑”是奔跑的不同姿态。跑步是一项竞技运动,有隐喻意味,“奔跑的不同姿态”作为喻体,本体应与人或人类活动相关,指发展的不同状态。第二句分说“跟跑、并跑、领跑”各自的涵义。第一,“跟跑”是指跟在别人后面跑,因其代表着相对落后而往往为人所排斥。“跟跑者”处于劣势,落后于人、被人排斥,对应人生的低谷时期或发展初期,此时内外压力考验着主体的心理韧劲,迈得过去,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开启新的篇章;迈不过去,则尝尽落败的苦楚,甚至沉沦。第二,“并跑”是与别人并行着跑,代表着齐头并进。能并行奔跑的主体须水平相当,以同样的步速向终点奔去。“并跑者”既是战友,也是敌手,一方面奋斗路上互相鼓励陪伴,另一方面也在暗中较劲、互相给对方压力。“并跑”相比“独跑”更不容易松懈,找到合适的并跑对象也是成功路上的关键步骤。第三,“领跑”是冲在队伍的最前面,代表着暂时超越。“领跑者”是强者,实力领先于同一赛场上其他人,因而能独领风骚,是夺冠的热门选手。但注意材料说的是“暂时超越”,一时领先不代表一直领先,领跑之人若不能保持优势,或过早得意,极有可能被后来者赶超。不到终点不知胜负分晓,强者易骄躁,尤需慎戒。第三句总结三者关系和对应主体,“无论是国家的发展,还是个人的进步,都离不开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跟跑、并跑、领跑是阶梯式发展的三个阶段,初期弱势先跟跑,中期成长与人并跑,晋升强者成领跑。这是一个循序渐进,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小到个人进步,大到国家发展,基本遵循这一流程。末句进一步强调:“唯有跟跑,才能并跑;唯有并跑,才能领跑。”从跟跑到并跑,再由并跑到领跑,是两个必经阶段。有人想直接从跟跑越级到领跑,那是极少数天才个案,需要高超的天分,罕见的机遇,一 鸣惊人的爆发力,且难以维持。对于大多数初出茅庐者,追求短期成功是急躁功利、自视过高的表现,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跑得远且跑得稳。导语要求青年学子谈对于“跟跑·并跑·领跑”的感悟。文体可以是议论文,先明确三者涵义,使用比喻论证,将之对应于事物发展三个不同阶段;再阐明三者前后衔接、互相联系的关系,可分举个人和国家的事例予以佐证,还可用对比论证,批判急躁冒进或裹足不前的不良作风;最后结合青年自身,谈处于何种阶段并如何向下一阶段进阶。也可以是记叙文,如记叙一次长跑竞赛过程,描述三阶段不同感受,获得人生启示;再如就中学生成绩评定来讲,跟跑是后进生,并跑是中等生,领跑是尖子生,可以谈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困境、发展道路等。立意:1.先跟跑,再并跑,终领跑。2.跟跑韬晦,并跑加速,领跑功成。3.我辈当昂首前进,助力祖国“三跑”。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8-11 03:15:01 页数:20
价格:¥2 大小:479.39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